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270-280

270-2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70-280(第1/15页)

第271章

杭州留了几日, 该看过的景色都看过了,周围都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但并没有比后世好到哪里去。

后世的景区虽然翻修过, 看起来少了一些古朴气息,但是好歹没这么破旧。

旅游这种东西就是得看些不常见的,稀罕的景色, 在古代搞旅游还不如建几座现代化高楼来吸引人参观来得更好。

看着两江总督满眼的不解,宝音很快领悟过来,顺势改口。

“将名胜古迹修一修, 沿途开设一些客栈酒楼吸引游客。”

宝音拿西湖举例子, “西湖边的雷峰塔可以利用起来,修缮后再大肆宣传白娘子故事, 找人润笔渲染, 将这个故事与梁祝齐平, 吸引文人墨客过来巡游西湖。”

“西湖边再安置一些小船, 可以收一些船资带着游客巡游西湖, 河边种满荷花,供人欣赏, 要是有名人赋诗一首, 说不定能比上黄鹤楼。”

“只要人进入杭州, 吃喝都得消费, 这样经济不就带动起来了?”

两江总督听得沉默不语, 倒是杭州知府很是心动,特别是在听说可以用衙门名义牵头将这些古迹整合起来,找商人投资,也可以打包以年限出租给商人,每年只收租金。

不管怎么说衙门这边都能得上一笔收入。

宝音见没人开口, 笑了笑。

她现在是一身男装打扮,被皇帝拎到身边,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她是哪位公主伪装。

这件事稍微提一提,宝音顺势带出了捐款一事。

皇帝缓缓开口说捐个一千两,一众地方官员不约而同跪地感激涕零,看着挺没意思。

大家都在做戏,有几个是为这片土地上的人真心考虑?

宝音叹息一声,总觉得之前一番话对牛弹琴了。

她看向听得认真的大阿哥和太子,脸上露出了笑容,还好还有下一代能够培养。

***

二月底,黄宗羲就有启程的意思,被弟子给拦住。

“春寒逼人,若是染上了风寒可就不好了,不如等到四月,不冷不热再出发,再说现在赶过去,那边火车也没通行不也是在江宁府白等一场?”

三月上旬黄宗羲终于忍不住了,拿着拐杖敲打徒弟后背,“你再找借口阻拦,别怪为师将你驱赶出师门!”

此言一出,徒弟只好妥协,吩咐人准备行囊,关键是出行的船。

绍兴水系发达,要先从这里出发前往苏州,再从苏州前往南京。

黄宗羲想这么快离开也是因为圣驾即将抵达绍兴的消息传来。

他不乐意为鞑子王朝效力,自然也不愿意见鞑子皇帝。

到时鞑子皇帝来到绍兴召见他,他是见还是不见?

别觉得是他自我感觉良好,黄宗羲从来不会小窥梨洲先生的名头,实际上这些年凡是来绍兴的人,大多数都会跑来请见他。

若是这次鞑子皇帝再次召他充当顾问他该如何婉拒?

以前让地方官员代请,他还有理由拒绝,这回要是当面请他,他再拒绝岂不是不给皇帝面子。

虽然他也打算给鞑子皇帝面子。

总之他还是决定先避开。

就这样前脚黄宗羲乘船离开绍兴,后脚圣驾就抵达了绍兴。

本地官员已经提前收到命令,不允许惊扰百姓,也不允许强迫百姓前来迎驾,最终入岸口只有一众官员等候。

宝音坐着船进入了绍兴的水道,看到沿途的乌篷船才有了江南水乡的即视感。

古色古香的绍兴要比杭州更有江南水乡的气息,不知道苏州如何。

他们这一行的浩浩荡荡船只将不大的水道都霸占了,也幸好提前清了道,空空荡荡的水面才能容下这么多船。

皇帝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前往禹陵致祭。

禹陵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埋葬之地,大禹治的大河是黄河,如今皇帝治的还是这条河。

船抵达了会稽山山麓,众人也没有下船就在船上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皇帝领着太子大阿哥还有一众臣子上山祭拜去了。

宝音起床有点晚,醒来还是被外面的声音吵醒。

“外面出了什么事?”她疲倦声音响起。

虽然出行有车有船,可这种舟车劳顿的疲惫是洗不去的,她就不喜欢这个时代动辄赶路几个月,真不是人能受得了的。

到后世坐几天火车都觉得熬人,更不要说这个年代这么长的路程了。

有宫人前来禀报。

“是岸上有几位渔夫在捕鱼,已经派人驱赶了。”

宝音挥挥手,“赏赐些银子,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容易。”

她洗了把脸,待清醒一些才吃迟来的早饭。

怀表指针指向十点,这时候山上还没有动静,显然一行人还未归来。

她下了船,在岸边走动,老远就看到观望的人。

那些人躲躲闪闪,给她一种看猴子的感觉。

好吧,要是她住的地方来了大人物,她怕是也会跑去凑热闹。

凑热闹不正是人的天性吗?

宝音蹲在船尾觉得有趣,招呼人将她的渔竿取出来。

撒了一把有点干的点心粉末,没一会儿鱼就上钩了,她眉飞色舞,谁能想到今日运气这么好。

她待在船上,骨头都快要生锈了,只能钓鱼打发时间,可船太多,动静也太多,船停靠时很少能钓鱼上来。

几条活蹦乱跳的鲫鱼,都才巴掌大,她笑眯眯让人用油煎了熬汤喝。

新鲜的鱼就得这么吃。

到了下午,浩浩荡荡的队伍才从山上下来,皇帝换了一身衣服,给官员赐宴。

这边的官员也机灵,请来了本地的名士乡老来做伴。

宝音对着这样的政治宴席不感兴趣,取出来皮克牌招呼宫女陪她打牌打发时间。

中途太子还过来一趟,说是皇帝觉得某样本帮菜味道不错送来她尝尝。

这边花雕酒和醉鸡比较出名。

醉鸡便是本地独有的越鸡和花雕酒制成,入口滑嫩,吃起来比白斩鸡多了酒香味,口味确实不错。

只是她不善酒力,才吃了几口就感觉到脸发烫。

想着反正都碰酒了干脆又尝了醉蟹和醉虾,虾是鲜活的,吃到嘴里不仅不腥,反而有点鲜甜。

这类生吃的冷食一般她是不碰的,这个年代可没有很好的驱虫药。

只尝了两口,便让人撤下了。

除了几样冷菜还有一砂锅三鲜汤,用的也是鸡肉和鲜虾,还有油炸后的菜丸子。

汤色清淡,野趣味十足,都不是什么昂贵的食材,应该很受皇帝青睐。

她中午吃过了鱼汤,这会儿不是喝饿,稍微尝了个鲜,就让身边的人撤下去分食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70-280(第2/15页)

旁边的船上宴会还未结束,没一会儿她听见外面没了动静,刚赶上一牌局结束,便让人去打听去了。

没一会儿马必应回来禀告。

“万岁爷那边想要召唤绍兴这边的大儒说说话,不料这位大儒前日出门游学,家人并不知其踪迹。”

显然皇帝这是被折了面子。

宝音略微思索了一下道:“吩咐人去送些醒酒汤,今日菜品多放了酒,皇上那边怕是吃多了酒,让梁九功请皇上休息。”

马必应连忙退出去传话。

没一会儿又跑回来说,“大阿哥发了怒火,说要惩治那个老匹夫。”

宝音闻言面色大变,“将大阿哥带回房间休息,哪些人听见都敲打一遍,不允许将这些话传出去。”

江南有几个人不能动,明末三大儒就位列其中。

这三人是公认大儒,动了他们江南的文人大概得炸开锅。

如今所有人都希望稳定下来,经历过乱世也没有人愿意打破这份宁静,安抚这三人,以礼相待就是朝廷的诚意。

别看大清对于言论看得紧,文字狱也没断过,但这三人的言论书籍都被地方官员收集起来,官方出书。

黄宗羲还被请去修明史,哪怕被拒绝,他的儿子和弟子还是代替他进了京。

虽然不做官,不拿俸禄,但已经等于黄宗羲本人表态。

他可以做明臣不臣服清廷,但是他的子孙却承认是大清子民。

有了这位在,满族跟江南的矛盾就有缓和的机会,别忘记了满族跟江南可是有血海深仇。

大阿哥这是喝多了不省事,真当人家就是一个年迈老头?

人家一句话,就能让他得不到文臣的支持,断了那条通天的路。

好在这句话只是在他自己那艘船上乱说,听见的人不多,处理完后续,宝音也有些疲惫。

临近傍晚,皇帝睡了一觉清醒过来,也从身边的人那里知晓了大阿哥的口出狂言。

皇帝面无表情,听到梁九功说完宸贵妃的处置后,神色才缓和了下来。

“吩咐大皇子,就说朕说的让他在船上闭门思过。”

“起驾去探望贵妃。”

宝音很头痛,也不知道是不是赶路导致,额头一胀一胀像是睡多了的那种痛法。

她叫来了随行的太医。

这种情况叫西医没什么用处。

太医诊脉后,宝音一脸期盼问道,“是不是能扎几针,让疼痛消失?”

“娘娘说的针灸止疼?可缓解,减轻。”

随后又暗示她,临近经期吹了风导致,让她近期注意保暖。

知道原因后她点头,太医在她颈椎之处扎了几针。

针尚未落完,皇帝便走了进来。

他见宝音脖子和头颅上的银针很是惊讶。

“生病了怎么不派人告知朕?”

宝音一副不在意的语气道:“就是冷风吹多了有点头痛,又不是多大的事。”

第272章

皇帝转而看向太医。

“贵妃情况如何?”

待太医也说了是受了寒, 皇帝坐在伸手拉过了她的手。

“是不是昨夜吹了冷风?”

宝音抽回了手。

[别瞎胡闹,我身上还有针呢!]

室内人眼观鼻当作没看见。

皇帝又问太医,“要针灸多长时间, 可要喝药?”

[就是有点头痛,针灸缓解一下,你也太啰唆了!]

这世间嫌弃皇帝管得紧说他啰唆的也只有她了。

早前还有太子, 随着太子年岁渐长,明白了君臣,父子二人也不复幼时亲近。

君父、君父, 先是君后是父。

皇帝以为自己要成为孤家寡人的时候, 偏偏送来一个能听见她心声的人,让他也有了说心里话的地方。

人在高处站久了, 高处不胜寒, 久而久之就真变成冷酷的神像了。

宝音觉得皇帝最近有些不对, 她等了一会儿, 太医过来起针, 有宫女拿棉签蘸了酒精擦拭伤口。

宝音感觉到一阵凉意倒吸一口气,她挥手, “都下去吧。”

船舱内人都退了出去, 宝音这才是握住他的手, “最近怎么了, 很累吗?”

劳碌奔波的不只是她, 还有他。

他比她还要累,这一路就没有停下来休息过。

更不要说他如今已经三十多了,体力远不如几年前。

皇帝摇摇头,“无事,你自己保重好身体。”

他好赖都有三十年可活, 关键是她。

说着他脸上带上了怒气,“保清这小子真是一点都不省心,还让你帮着收拾烂摊子。”

宝音无所谓道:“又不是多大事。”

“再说大阿哥也是为你打抱不平。”

皇帝叹息一声,“这小子太过冲动。”

大阿哥冲动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这事他们又不是现在才知道,反正也没将他列为皇位候选人。

宝音随口道:“冲动也有好处,起码血性还在。”

说完她自己都愣住了,想起一件事来。

她蓦然看向皇帝,“……这件事交给保清去办如何?”

皇帝惊讶,“你说江南土地改制的事交给保清?”

宝音手里多了一大批土地,皇帝又不是不知道,甭管是骗来的还是抢来的到她手里就是她的,这地契名字都改了还能有假?

她嘴里说的土地改制,并不是后世的承包制,而是最开始的农社和农场。

她准备学习后世先将农场农社开起来,顺便引进大型农耕设备,先将劳动力解放出来。

这事真要去办需要一个能压得住的人,能抵挡住地方牛鬼蛇神的人,这个人非贵族不可。

宝音是真看重了大阿哥,主要是借助他的阿哥名头。

皇帝思考之后摇摇头,“老大撑不住。”

宝音笑笑,“就借一个名头,等铁路开通,北京到江宁也就两三天时间。”

“你问问老大,他要是答应,我不反对。”他还是妥协了。

之前不同意是担心老大留在江南会有生命危险,江南是反清头子的根据地,真要单独将老大留下,说不定哪天他就收到痛而失子的消息。

既然只是借个名头,他自然是无所谓。

皇帝拍了拍宝音的手关心询问,“头还痛吗?”

宝音被提醒了,还别说针灸过那种一望一望恨不得捶脑子的疼痛确实没了。

这种疼痛她也清楚就是躺多了,头部血液不循环引起的,这样一想她不由怀念后世的乳胶床垫和枕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70-280(第3/15页)

瓷枕对颈椎好,可对头不友好。

“已经不疼了。”

“那就好。”

两人就着大阿哥的事聊起了黄宗羲这个人。

对于黄宗羲本人皇帝是很敬仰,宝音也意外道:“没想到这时候就有人有这样的见解。”

[竟然有人想开启君主立宪制,果然是目光长远。]

可惜没更大胆点,只写了限制君主的权力,怎么不干脆废除皇帝一职呢。

她感受到旁边凝视的目光,果断不再胡思乱想。

“黄宗羲这人在绍兴宁波杭州都有开设学堂教学,几十年下来徒子徒孙无数。”

前朝死了一百多年的王阳明现在都有人追随,更不要说黄宗羲这样的当世大儒了。

宝音其实对顾炎武更好奇,这位可是明末东林党最后的中心人物,他在自家东林学院撰写的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更是传到了后世。

明朝别看党争很多,归根到底是皇权和臣权的争夺,这个争夺从朱元璋建国就留下了祸根。

朱元璋那样乾纲独断的人绝对不允许臣子指染皇权,他精力充沛熬死了太子朱标,八十多岁杀得满朝血腥。

不然文人也不会从朱允炆下手,就差将朱允炆养成第二个赵光义了。

只可惜朱允炆身边的人没干过朱棣,再之后哪一位皇帝不面临党争?

黄宗羲跟顾炎武底蕴到底少了一些,他是科技落第归家,之后才成了三大儒之一。

皇帝数了朝中江南的官员哪些跟黄宗羲有关系,才道:“这样的人不能动,只能等他老死了,再施恩厚葬。”

动了影响太大,不过没关系,三位大儒剩下的两位都已老迈,活不了多久,他熬得起。

宝音点头。

[我知道,末代皇帝溥仪不也没人动他,连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新国家成立后不也只做了十年劳动,之后不也安然无恙安度晚年吗?]

这话听得皇帝很无语,每次想说些什么,她都爱说些扫兴的话,他都怀疑她是不是故意的。

“老大还是性子太冲动,需要打磨一番。”

宝音不认同,“保清其实挺不错,作为皇子足够了,你又不能指望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完美,你也没有太多皇位留给他们争。”

“保清放到后面,完胜后面的皇帝。”

[说到底还是你将所有气运都耗光了,才让后面的皇子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很不赞同,“保清有将军之资,现在打磨总比上战场上吃亏。”

宝音疑惑,“战场?还要打仗?”

她指着北方,“准噶尔还是罗刹国?”

皇帝铿锵有力道:“西藏!”

***

大阿哥被禁足在船上心里很不服气,但是很快就有人来跟他拆碎了讲诉黄宗羲这个人的特殊性。

大阿哥有些彷徨,“这人地位这么高?那我这么说他,传出去岂不是没有任何文臣投靠?”

可能缺什么就稀罕什么。

大阿哥在骑射上出色,文采就不怎么样,他见老三整日混在翰林院中,对于招揽文人也有些意动。

只是没想到只是一次埋怨竟然惹出这么大的祸来。

他倒是不在意得没得罪黄宗羲,只是文官对他有意见,少了支持如何去争夺皇位?

身边人忙让他宽心,“贵妃娘娘已经派人禁止外传,等过些时日哪怕真传出去,阿哥您也可以说是有人故意破坏您的声誉。”

太子松了一口气,不由感激道:“还是贵母妃疼我。”

“大阿哥,宸贵妃请您过去。”正说着门外有人禀报。

大阿哥不高兴道,“我在禁足……”

虽然高兴宸贵妃帮他遮掩过去,可不代表他就原谅了让他禁足这件事。

再说只有汗阿玛才有这个权力,她凭什么呀?

还有这船上的侍卫竟然听一个后妃的话,一点面子也不给他。

大阿哥生气了,他觉得他是皇帝的长子,哪怕比不上太子,也不是后妃能够拿捏的,偏偏还真就办成了。

这让他情何以堪?

这会儿回味过来,大阿哥不高兴了,说召唤他,他就过去呀。

“皇上也在娘娘那里。”

大阿哥灰溜溜地来到主船上,在船头老实地等待传唤。

不一会儿里面就传来皇帝的声音。

“让他滚进来。”

大阿哥走进去老老实实认错。

“孩儿喝多了,不应该妄言当世大儒。”

他又朝上首鞠躬,“儿臣多谢贵母妃及时封锁消息,不然儿臣得闯下大祸。”

宝音含笑道:“我就说保清赤子之心,是为你这个做阿玛的抱不平,行了,别吓着孩子,这事保清虽然有错也是情有可原。”

大阿哥红着眼睛看向宝音,“还是娘娘心疼儿臣。”

[你这个儿子也不是善茬。]

宝音面上不显,跟着做心疼模样,“心了,也是你受委屈了,这黄宗羲身份非比寻常,哪怕皇上都得优待,这人如此不给皇上面子,不说你,就是本宫也愤怒得狠。”

大阿哥跟找到知己一样,将心中话都吐出来,“可不是,不过是一老头,竟然跟汗阿玛摆架子,在圣驾来临前一日避开,显然就是故意的。”

宝音和皇帝对视一眼,皇帝拿眼神问她。

这就是你说的有血性,赤子之心?

[……这可是你的儿子。]

好吧,纯粹是误判了,老大就是个憨憨。

宝音咳嗽一声,“保清,喊你过来是安排你一桩差事,你看你要是能办就接下,不能办我再另换人选。”

大阿哥先看了皇帝一眼,再警惕道:“您先说说。”

宝音温柔说道:“是这样,前些时日我买下了一些地,这些地就在江南,我打算规划一下,建成皇庄那样,只是这些地原主人怕是会使一些绊子,所以想让你出面压制这些人,不需要你留在江南,派些人盯着便是。”

说着低声道:“这事我本来交给太子去办,只是太子忙着其他事,你若是没空,回头交给太子也行。”

大阿哥一听太子要抢,立马道:“儿臣愿意效劳。”

皇帝无言以对,这个傻儿子。

宝音心里乐呵道,[保清还是有优点。]

什么优点?人傻好骗吗?

第273章

船队很快离开绍兴前往苏州。

前世宝音是南方人, 在北方上学,对于苏州只是在视频里刷过,并没有亲自来过。

苏州和杭州还是有点区别, 苏州是一望到底的平原,看不见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70-280(第4/15页)

,还未入城先看到了不少精致的园林。

城内城外都有, 他们入住的城内最富有商人腾出来的园林,假山活水,没有一处不成景, 也没有一处不精致。

这里的园林大概将华夏的风水和美学展现淋漓尽致, 不是后世做几个类似窗瓦,放几块假山修个池子再种几棵竹子可以媲美。

入驻园林的当天, 宝音匆匆阅览过, 等到隔日才有心情观赏。

大阿哥精神抖擞招呼人去勘察地去了。

宝音这边也没闲着, 吃早膳的时候身边人轻声来禀报, 说是苏州城内几位官员夫人来请安。

带头的是苏州织造的母亲, 皇帝的那位奶娘曹玺的妻子孙氏。

就在不久前,曹玺应诏从江宁织造变成了苏州织造。

看似平升, 实际上就是之前挪用税款放贷的惩罚, 可能会调离江宁几年。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借口, 真正原因是原来的苏州织造去世, 皇帝找到合适人选, 才让曹玺暂时顶上。

至于那位大名鼎鼎的李煦,暂时还未能有那个威望坐上那个位置。

旁人宝音懒得见,她是跟来玩的,又没有任务在身,没必要搭理这些地方上的人。

不过这位孙氏到底是皇帝的奶娘, 宝音还是愿意赏赐一份恩典,召人过来见一见。

好吧,她就是对《红楼梦》为原型的家族感兴趣。

那可是《红楼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一位林妹妹。

孙氏虽然做了多年的官夫人,但看得出来身上还有宫廷的影子,行礼时很标准。

宝音含笑让她起身,又吩咐人看座。

除了孙夫人,还来了几位官员夫人,都是苏州内顶层的那一撮。

这些人身边还跟着漂亮少女,有几位宝音看着也眼前一亮。

只能说不愧是江东,鼠辈出名,美人也出名。

宝音吩咐人看赏,然后询问几位女孩都读过什么书。

有人说只读过女四书,还有人摇摇头说不识字。

宝音笑笑没说什么,又反问起苏州这边的缠足情况。

“太皇太后虽下令禁止八旗女子裹足,却没有禁止汉女,不过前些年有医者统计,说裹足后,女子少动,导致生产时体虚无力,导致难产情况频频。”

“朝廷为了人丁考虑,才禁止裹足,只是传入民间不免被人妖魔化,以为朝廷又要打什么歪主意。”

“最后只能定下从官员着手以身作则。”

“尔等都是官家女眷,也应该理解朝廷的政策,莫要觉得偷偷裹足会没人发现,这种事不举不纠,一旦朝廷认真起来,你们还能将折断的脚骨再拉直不成?”

一众女眷忙附和说不曾让家中女儿裹脚。

宝音停顿片刻吩咐人上茶和点心。

“跟朝廷反着来的思想不能有,你觉得是自家事,朝廷还能派人进入闺房拉女人脚看不成?”

“但是在朝廷看来,这种行为就是跟朝廷反着来,也别心怀侥幸,一旦被人举报,会连累家中男儿的前程,到时后悔也就晚了。”

她扫视了一圈,看到有几个坐立不安。

她就知道不敲打一下,没人将禁止裹足当一回事。

朝廷是不会派人查,你既然做了就别怕别人来举报你。

官场上可是随时等着抓人小辫子,你给自家女儿裹足是不是不满朝廷,跟朝廷对着干,心念前朝?

不用宝音讲明白,这些人自己就能吓死自己。

裹足这件事宝音也不跟男人说,后院做主的是女人,她们不了解事情严重性,不当一回事,那她就让她们了解。

说什么她也要将死灰复燃的裹足之风给刹住了。

大概是没想到只是来混个脸熟,最后竟然得了这么个消息,这群人走的时候脸色都挺凝重。

宝音也没有孙氏的身份对她有什么另眼相待,也就一个奶妈,赏个脸见一面也就得了。

没有人打扰,宝音将这个园林里里外外观赏了一遍,然后不得不承认畅春园跟这里相比,显得有点粗犷。

不过江南的园林玲珑小巧又精致,北边的园林宽阔大气别有一番风味。

两者也不可能比。

南边园林人家自己花钱修来住,畅春园真要修成这样,该被人骂成宋徽宗在世了。

下午的时候她换了一身汉服装扮出门。

江南这边的经济可不是只依靠丝绸,还有香料、棉麻、桐油生漆和灯草等等。

灯草就是油灯中用编织成的那个心,因为需求量很大,在江南也有很多从业者。

跟北京已经出现电灯不同,江南这边还是油灯,也不是电灯没有传进来,而是发电不易,哪怕是京城也不是每家大户都能用得起。

还因为按电灯数量收费,有些人家只在外院正院几个紧要地方安装。

就算引入江南也只有富商能用得起,之所以没有引过来,也是宝音有考量。

江南这块还没有盘顺,最好还是从江宁开始。

至于有商人会不会偷学了自己建,反正她是巴不得,毕竟科技进步不就是先模仿再超越。

在她手里握着,最后也只是变成一潭死水就跟后世的小日子国一样自己一边玩去,还被人耻笑每次都点错科技树。

宝音在外面逛了一圈,然后有个意外发现,这边街上的女子并不在少数。

她印象里江南应该是风气最封闭的,什么裹足、贞节牌坊基本上都搁在这边,实际情况却是这里女人逛街并不是新鲜事。

每个城市的百货楼都不一样,苏州的也很有地方特色,两层宽敞楼房,外面看是古色古香,走进去才发现隔间的挡板都被拆了,只留着几根顶梁柱,然后是摆放整齐的木质货架。

货架上摆放的可就不只是本地特产了,一进门就受到冲击,一块长案板上放着比一头牛差不多的海鱼,下方堆砌着大量散碎冰块,旁边堆积的是一麻袋一麻袋晒干的海菜。

带着独有的海腥味,有人拿着喇叭不断放着,“治大脖子病的海菜,可以治大脖子病的海菜,特价出售!”

宝音也被震住了,这喇叭啥时弄出来的,她怎么都不知道?

然后她发现自己小瞧了底下人的发明能力,别说是喇叭,还有人将放映机架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广告!

她看看外面,没错是古代,再看门内,好家伙,直接是另一个世界!

往里面走,什么拍照室,八音盒、万花筒全都整整齐齐摆放在柜台上。

这里的百货楼明显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楼卖些寻常东西,普通市民也能买得起,二楼属于奢侈品,都有专门的人陪同讲解。

宝音上了二楼,这边有各种珠宝、古董,还有新出来的发明,连照相机都有,可以说只要出得起钱,这里都能买到。

她逛了一圈,还看到了金银铜雕花做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70-280(第5/15页)

大富翁卡牌,还有牛骨镶螺的麻将。

大概是看她没有看中的东西,陪同的人递上来一张请帖,说是近日有一场小型的内部拍卖会。

“都是女性喜欢的拍品,有些家族会将一些祖传的首饰古董送来拍卖,反正用不上索性换些钱。”

“没有标记,也不知是谁家出来的,都是前朝的款式,您有兴趣可以拍下收藏,听说还有几纸谢道韫手书草稿。”

这话令宝音有些吃惊。

谢道韫是谁?听这个名字只觉得熟悉,但是说起她的公公王羲之大家就明白了。

谢道韫是历史留名的才女,传言她字美,只是没有笔迹留下来,只留下几个诗稿。

这手书要是真的,留到后世那可就是国宝!

宝音坐不住了,她对这些后世已经失传的宝贝没有抗拒能力。

看她四处找地方藏古董就该明白她有多想将这些东西留到后世。

回去后,派人打探消息的人也回来了,宝音想要知道的消息哪怕不在京城她也能拿到。

“是一位前朝告老的子孙,这位在任期间极爱书法,收集了不少前人古迹,那谢道韫的几张草纸是夹在一本书中。”

“因是女子所书一直没当回事,后来给家中女儿拿去练字,因字迹有几分王羲之的影子,便猜测是晋时所作,当时王家还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才女谢道韫。”

“收拍卖品的人也不确定是否是谢道韫笔迹,只是冠了这位的名头。”

宝音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勘测年代的仪器,只能从纸墨和字来判断年限。

古董造假又不是后世才有,这是老祖宗传下去的祖传手艺了。

宝音想了想,“派个人拿着请帖去拍下,要是有其他珍贵的古董也拿下,珠宝首饰就算了。”

她不缺钱,这个帝国再也没有比她钱还要多的人。

除了推科技树,她唯一的爱好就是收集没能流传后世的东西。

她还想着争取多活几年等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她出钱帮他刊印,可惜她不一定能活到那个时候。

忙完这件事,就听见有人传大阿哥回来了,说是非常暴躁。

正在喝茶的宝音来了兴趣,“将今日跟大阿哥的太监叫一个过来。”

第274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你不见我 四福晋养男外室日常(清穿) 北宋生活日常 郡主的旧情人回来了 宅女也有修罗场吗?[系统] 穿越后救下病弱权臣 老实beta从审讯室开始[gb] 惊蛰东方晔闻斓 清穿之四爷养成记 星际留子渡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