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280-290

280-29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80-290(第1/15页)

第281章

三人坐下, 万斯同住的房子不算大,也就三室一厅一卫,三室中其一作为卧室, 其二是书房,最后一间空着,招待有时找上门的同乡。

这样的环境对于大家族出身的他来说绝对算不上好。

起码万斯选就觉得委屈了自个儿弟弟。

三人在客厅里坐下, 桌上还摆放着茶碗和果子,一看就知道方才招待过旁人。

万斯同见状,拉了一下铃铛, 很快楼下上来一个笑容灿烂的少年。

“先生!”

万斯同指着桌面, “收拾了,再送一壶热水上来, 对了, 去附近酒楼让送一桌席面。”

少年麻溜收拾了桌面, 擦拭干净后又拎着一壶热水过来。

“先生, 可有忌口?”

“不要辣椒, 清淡好消化。”

少年小心带上门出去。

万斯选皱眉,“京城开销大, 回头我让家里给你汇些钱过来。”

以前交通不方便, 只能托付同乡送来, 现在方便了, 可以通过银行汇款, 出的那点费用对于拖欠别人人情是不值一提。

万斯同找出了茶叶泡上,“这是明前龙井,刚到京,就发到我们手里了。”

“还有我钱够用,这边吃饭可以记账, 回头有人一起结算了。”

万斯选很生气,“你收鞑子俸禄了?”

万斯同摇头,“没有,是有人投了一笔钱,说是帮我们改善生活。”

“还说不是,边上就是皇史宬,你让我怎么相信?”

“我依然是布衣之身,没有接收俸禄,之所以从徐馆挪到这边,是这边的史书都开放给我们借阅,我们的开销不归朝廷管,朝廷也管不了我们。”

万斯同坚持自己没收朝廷的俸禄,至于他们的开销哪来的,传闻是一位大富商捐赠,这一点徐大人都点头认可了。

黄宗羲放下杯子,“莫要争论,说正事。”

万斯选只觉得自己弟弟是修书修的脑子都僵硬了,明摆着的事他都看不明白。

他没好气将他们这次过来的目的说了,“老师想要知道这个人是谁,若是可以最好能见一面。”

“见一面啊。”万斯同摇摇头,“希望不大。”

“也就是说你知道那人身份?”

“知道啊,满京城大概是没有人会不知道。”

他指着南边道:“旁边就有一座痘娘娘庙,这些改变从她进京后带来。”

“还有那什么皇家科技大学,最开始叫格物学院,是泰山商行养的学院,本意是发明一些罕见的商品,后来越来越刹不住手,什么水泥、电灯、火车都从学院出来。”

“这样一个学院可敌千军万马,皇帝自然不会让其失去控制,这才改名换姓盖上了皇家的名号。”

他笑笑道:“要说幕后之人,大概就是那一位了吧,那位帝王身边,以贵妃身份入住养心殿的宸贵妃了吧。”

“一个女人?”万斯选嘶了一声。

“对,就是一个女人。”万斯同点头。

“鞑子皇帝被迷得鬼迷心窍了吗?竟然会听一个女人的话?”

万斯同觉得没什么问题,人家有钱呢,再说那是鞑子,女人怎么了,女人照样可以将部落颠覆。

“鞑子的习俗跟汉人不同,他们有女人当家做主的传统,什么男人女人,他们只服强者!”黄宗羲说了一句客观的话。

在山河落入异族之手,他这等学识过众的人都曾陷入迷茫。

不只是讨论救国之策,也有研究过草原牧民为何总能入侵华夏。

都说异族国祚不过百年,他本以为有生之年看不到山河回归汉家之手。

可现在情形看,好像更加渺茫。

在前二十年汉家皇帝快被儒家同化,跟历代皇帝没有多大不同,谁能想到几年前画风突变,整个国家往偏道上一去不回头。

明明最开始就是一个小小的商行,一个不入流的学院。

一转眼竟然都变成了庞然大物。

“所以主持变革的是那位宸贵妃?”

万斯同点头,“八九不离十。”

万斯选突然道:“老师可记得那枚印章,不正是时候养心殿印记?”

黄宗羲点头,“看来就是这一位了,怕是老夫的行踪都在这位掌握之中。”

万斯同惊讶,“老师,你们还去了皇家科技大学?”

“朝廷似有改革科举的意思,天下学子学习书籍也得跟着变,若是取缔八股文,定然有代替四书五经的书籍,我这次前来也是想会一会。”

他摇摇头,“没想到搞出这么大动作的竟然是一位女子,想要见一面怕是希望渺茫。”

万斯同倒有不同看法,“这位和其他嫔妃不同,观其作风,想要办成的事,是一定会办到。”

“不如老师留一段时间,让弟子有个孝敬您的机会。”

说着他顿了一下,“皇史宬有非常多外界见不到的珍藏,全部是大明留下来的。”

当初要不是贪图皇史宬,他是说什么也不会被诓骗进来。

虽然不缺吃喝,还有大夫三天两头诊脉,但有一点到点就关门不准人熬夜,这个规矩太可恨!

以前在徐馆可从没人管他熬不熬夜!

***

宝音看着下面的信,盘算着手中可用的资源。

火车已经开始盈利,从这个月开始偿还银行贷款和利息。

总之未来二十年肯定是亏本的。

它亏本没问题,还得偿还一部分短期的债券。

该怎么办?

只能将蒙古修的那段工程拿来发债券,凑集的资金先还到期的一部分。

话说蒙古那些贵族好像都挺有钱,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兴趣买一段路的冠名权,不买冠名权买些债券也挺好。

宝音将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又觉得该引入一两条鲇鱼来个鲇鱼效应。

蒙古贵族们要是不想家门口那段路该叫苏州路或南京路,那就加钱拍下吧,他们应该也不想未来几百年草原上顶着一个南方城市的名字吧?

再看看包头,城市建得差不多了,该招商引资将城市盘活了。

这样一想金矿还是该弄出来,招凤凰的梧桐树肯定要修得好看一点。

没两天一个新闻再次引爆了京城。

“包头城外六十里发现了一座金矿?”

“假的吧?上回我七大姑六大舅跑了一趟,年前回来说被骗了,什么都没找到。”

“没骗你们,这次是专业的寻矿人马去找的,将包头周围都翻了一遍,最后确定某个烂石滩下面有金矿。”

“嗨,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朝廷找着了,又不会便宜咱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80-290(第2/15页)

“这矿归包头城所有,那边嫌弃矿成色不好,又少,便将那片地方围了起来收门票,只要买了门票,就能进去找金子,找到了就是自己的,人家不管。”

“真的假的?”

“还能骗你不成?你可不知道那附近穷疯掉的部落都往那边迁,草皮都给吃秃掉了。”

包头发现金矿的消息再次引爆京城,这回可不像之前那样,这次恰逢京城和江南铁路开通。

不知道有多少南方人跑到北方来看稀奇,当然也有北方人跑南方游玩的,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

不知多少青年扒上火车想要去包头发家致富。

皇帝听闻消息时挑眉,他看向太子,“真发现金矿了?”

太子摸了摸鼻子,“是。”

“儿臣早前派人过去找,没想到近日传来了好消息。”

“儿臣认为这金矿该收为国有才是,这般拿出去收门票,有些不上台面。”

他心里其实很不悦,找到这座金矿他也狂喜,还想着藏一部分,没想到这么快消息就传开,让他一切盘算都打了水漂。

皇帝将太子的心思都看在眼里,只觉得他跟贵妃斗有点好笑。

贵妃来自后世,哪些地方有未找出来的矿她知道得一清二楚。

说不定这次找到矿就有贵妃的手笔,不是说那矿是深矿,太子怎么不想想埋在地下几十米的金矿是怎么被他的人发现。

他修皇陵都没有挖那么深。

皇帝轻描淡写道:“你知道的,当初为了凑集军费,那块地方等于给出去了,得多年后才能收回来,这金矿在那片土地上,当初是有约定,无论发现地下有何种矿在期限未到之前都不能收回。”

最开始以为是为铁矿和煤矿制定,没想到还真发现了金矿。

太子有些愣神,“我记得军费不是卖了债券吗?”

“是啊,那些地作为债券的抵押物,户部跟银行签订,这事朕没有管。”

太子面露遗憾,哪怕再想要那座矿,他也知道朝廷这边不能主动毁约。

紧跟着太子又提起来另一件事。

“昨儿个有几位蒙古王公来找儿臣……”

他吞吞吐吐,这事他都不好意思说。

皇帝心里明了,这事都传进他耳朵里了。

“你是说拍卖路名那件事?”

“是是,儿臣觉得这路修在蒙古,合该选用蒙古各旗名才合适。”

“哪里来的合该?这钱你愿意替他们交?”

皇帝冷不丁问道。

太子忙跪下,“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不该失了和气。”

“太子,你可知修一条铁路要花费多少钱?”

“如今户部都欠着这银子,只能不断发行债券偿还之前到期的,寅吃卯粮到这份上了,六部可都盼着有钱入账,你确定要因为同情蒙古王公帮他们说情?”

太子怔住,他只是想拉拢蒙古王公,怎么还惹上这等麻烦了?

第282章

“儿臣考虑不周, 请汗阿玛降罪。”太子当机立断请罪。

皇帝轻瞥他一眼,放下了眼镜。

“以后遇事可要多思,莫要横冲直撞, 行了,且退下来吧。”

见太子退下,皇帝面色复杂。

他这个儿子不是不聪明, 是太聪明了。

孩子年幼有年幼的好处,随着年龄渐长,一个个都生出了别的心思。

再一想他有十多个儿子, 皇帝不由揉额头。

***

在京的王公贵族们注意力都没有放在金矿上, 他们比民间早知道消息,在消息未传开之前就派亲信跑去一探究竟了。

坐火车又不是很费劲的事, 当天坐, 隔天晚上就到, 很快大家伙儿都收到了消息。

是有金矿, 只是太贫瘠, 下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那地方衙门拿这事当噱头吸引人过去, 真要挖到了优质金矿, 还不知道得多少年。

一听是糊弄人的, 京城这些精明人就不当一回事了。

眼下是春日, 从去年就影影绰绰传出消息说会修蒙古的铁路, 至于从哪边修,经过哪里还没有个定论。

体验过火车的便利,谁不想将火车修到自家门口的?

要是修到自家门口,冬日里可以随便去南边过冬,这不比大雪天蹲在帐篷里看雪来得强?

有哪个草原上的汉子不喜欢繁华城市, 又不是天生贱皮子?

当然关键是向他们的博格达汗表明立场,谁敢在这个时候拒绝将铁路修到家门口,那不就说明有异心?

漠南被满人统治了近半个世纪,又持续不断的联姻,自是关系密切。

这跟尚且不稳定的漠北有很大不同。

是以从去年皇帝从承德离开后,就有不少部落王公悄悄跟上,说是去新城看看热闹,反正入冬之际来临前,不少草原部落到跑来体验过西洋景。

也没一股气坐到京城,坐了几站就下来。

虽然口中说没有骑马快,但还是意识到这样东西的出现大概会改变当前格局。

还有一些漠北刚归附的小部落干脆在包头过冬,反正这时候回漠北也来不及了,这边虽然是荒漠,可再往北一点草地还算碧绿。

关键是包头城内也卖青贮饲料,索性将羊群里的羊卖出去一些,再换来饲料。

去年冬天大概是这些小部落度过的唯一暖冬,没有常见的白灾,没有冻死饿死牛羊,简直跟做梦一样。

今年皇帝南巡回来,传出来确切消息,一时间工部大门都快被踏塌了。

“这位王爷,我们真没办法给个准话!”

“是,铁路通过哪里,上面还在研究中,不是一拍脑子的事……”

“这让下官帮您找人通通气?万万不可,下官哪有那么大台面,连面见皇上的资格都没有。”

再换到内阁,内阁的大学士推托。

“铁路规划不归内阁管,这个得找铁路局,是,那边研究后将结果上报皇上,到时会昭示出来。”

再去户部,“户部只负责拨款,这地点还真没权利更改,要不您直接去找铁路局,或许您所在的旗就在规划地点上也说不定。”

“这个,最先修到您哪个部落?要不您再去铁路局问问?”

总之六部和内阁不约而同将皮球踢到了铁路局这个半官方衙门。

为何说半官方呢?

因为它跟内务府差不多性质,只是这个铁路局完完全全是为铁路服务,也掌握在皇上手中罢了。

至于为何没有收归朝廷,说到底里面的股东关系太复杂,从王公贵族再到民间富商,只要有点资本全掺和了一脚,皇上只能说占股最多,却不是唯一的老板。

朝廷想要收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80-290(第3/15页)

里面也困难重重。

光是跟士绅收税就阻力重重,就更不要提这件事了。

铁路局在哪里?

很多人以为在京城内,内城的某个地方,其实不是。

铁路局不在内城,也不在外城,而是在西山火车站不远,一个两层楼里。

两层楼一排就有二十间,上下四十间,全都塞满了忙碌的人群。

这还只是京城的总部,随着铁路在扩散,各个站点都设立的分部,只为能够管理当前站点,和属于他们管辖区域的铁路。

繁忙的铁路局迎来了草原上的贵客。

这些贵客一个个态度高傲,上来就命令将选定的地方设定为火车站站点。

确定了火车站点,该如何将线路修建到哪,这就是铁路局该解决的问题了。

面对这些贵客,铁路局早有准备。

他们将一张地图拿出来,上面是已经初定下的路线。

“这边记下了您的建议,我们内部会考虑您的建议。”

“暂时会将您这个站点定位通州二站,至于结果如何,到时我们会在各个火车站点公示。”

一众贵客突然觉得不对,通州路是什么鬼?他们是四子部,就算起名也该叫四子部站才对!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已经有了一个通州站了。

“你小子什么意思,给爷爷说清楚!”

一群草原大汉闹起来可是非同小可,真打起来那是会打死人。

“诸位,请冷静一下!”

外面揣着枪的安保人员涌入进来,将一众人围了起来。

“住手!”

常宁大步走进来,一脸不悦,“你们来闹什么?”

没错,不善军事,只会吃喝玩乐的恭亲王被他的亲亲三哥和嫂子塞进了铁路局,就是应对这种情况。

都是一起在承德打过猎吃过烤肉的自然是认识常宁。

“恭亲王,你们跟我说说,到咱们四子部的火车站为何叫通州二站,您今日要不给个合理答复,咱们今日就不走了!”

“嘿,不走了!”

“没错,这起的是什么名字,咱们四子部被并入通州了吗?”

“行了,跟我走。”

一众人互相看看,大步向前跟着常宁走了。

常宁领着他们去了旁边一栋楼,这栋楼比之前朴实无华的楼要好看不少,外面还有一块大平地。

进了屋,常宁让他们随意坐,他自个儿也捡了个上首的座椅坐下,还跷起了二郎腿。

“你们想要交代那就给你们一个交代,你们也知道我们铁路局是花大价钱修的铁路,目前收入是入不敷出,上面想了个办法就是将各个路段的名字拍卖出去,通州二路只是暂时命名还没有定下来。”

“目前有晋商王家愿意助一臂之力,捐献百万两白银在某段路改为他王家先人的名字,你们想保住自个儿部的名字也不是不可以。”

他竖起一根手指,“十万两,只要一百万的十分之一就能锁定命名权,怎么划算吧?”

一众人有种听到天方夜谭的念头,为什么到他们自己地头的车站还需要他们自己花钱保住名字?

“没钱!”

有人张口就来。

一提到钱就警惕,早年皇上打三藩都穷疯了,还想找草原部落借钱,他们一个个装穷才躲过,哪里肯这个时候暴露出来?

“对,咱们那只长草,辛辛苦苦放牛放羊一辈子,哪里有钱?”

常宁一摊手,不在意道:“没钱也没关系,或许有其他部愿意出这笔钱。”

他起身一副要往外走的架势。

“哦,对了,只有锁定了命名权才会考虑将车站修到哪里,没有的只能看着火车经过自家门口跑到别的部去。”

什么命名权,摆明了就是逼迫他们自己出钱修车站。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这就是太子被找上的事由。

太子只是去试探了一下,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试探结果出来,太子摆出了一副愧疚表情。

“是孤能力有限,这事已经帮各位问过了,怕是不行。”

不过是帮着问一问,又没承诺能办到,白得一份人情,这事做得值。

皇帝说太子太聪明也不是没有道理,短短两年给他一种太子猛然长大的感觉。

***

宝音翻开书本,她让人寻来不少黄宗羲的著作,有不少都是他的弟子收集。

这些书是竖格式,看着可真是费眼睛。

随意翻了翻,确定看不懂,宝音去找人支援。

她抱着这些书往隔壁乾清宫走去,进门后听见隔壁朗朗读书声,她停下了脚步。

宝音若有所思,本来她是找南书房的侍讲学士,现在一看,上书房的夫子也挺合适。

近两年上书房阿哥们添加了不少课程,不只限于满语蒙语还有汉家四书五经。

年长几个阿哥学的课程里有数学、化学、物理、医学等等。

总之满蒙宗学里学的阿哥要学,满蒙宗学里没有的阿哥也要学。

这类通常是琴棋书画和西洋语。

阿哥们的课程被塞得慢慢地,因为有了电灯,他们的学习的时间也在调整,没往少地减,而是多加了半个时辰。

这事宝音挺无语,皇帝是对自己儿子学习管得真严厉。

课程一多,夫子们倒是轻松了,因为多添了几位夫子,他们时间排得更宽松了。

宝音就盯上了教四书五经的那位,好像是叫张廷瓒。

张廷瓒,张英的长子,没有他弟弟出名,主要是死在了张英前头。

当然现在还好好活着,挺受皇帝待见,现在是詹事府少詹事,为太子和皇子服务。

第283章

南书房成立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这里聚集了翰林院里不少博学多才的人。

皇帝求学、疑问,总能在这些人里找到答案,可以说是皇帝的外置大脑。

宝音进去时, 皇帝正和一群精英说话,聊的就是铁路。

他也没有避着她,铁路很重要, 稳定,四通八达,比早前的官道和漕运海运都安全。

火车修到哪里就能控制到哪里, 这一点国内精英已经达成共识。

在宝音看来这群精英更像是皇帝的顾问, 会给他不同角度的建议启发,同样的精英团她也养了, 只是更偏向于商业。

“漠南面积过大, 在哪个地方设立站点不重要, 重要的是几个蒙古旗都要穿过。”

“臣认为最好是草木丰盛偏一点的地方, 火车站建立后可以尝试着让一部分牧民定下来。”

“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 不可能会留在一个地方定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80-290(第4/15页)

“若是利用火车将远方的优良牧草运送过来呢?”

“这……”

“北边不是有了储备牧草的工艺,据说生意做得还挺大, 科尔沁草原就卖了不少草场的草。”

一众汉臣一个个出主意, 坐在上首的皇帝不作声。

宝音在外间等了片刻, 才听见皇帝将人打发的声音。

“此事再议。”

“见过娘娘。”一个个迎面撞上, 只好拱手请安再退出去。

里面安静下来, 宝音走了进去,皇帝放下杯子正准备起身,看她抱着几本书过来,挑了挑眉。

[借我一个人,帮我翻译一下这些书中内容。]

“哪个人还得让你跟我说借字?”

“张英的长子, 太子身边那个。”

“翻译什么书?”

皇帝走过来从她怀里抽出一本,“是黄宗羲写的?”

“没研究过他的思想理论,这不是想着要见面了吗?先临时抱佛脚了解一下。”

她将书放在桌面上,叹了口气,“之乎者也,看着就心烦,读不进去,好歹找一位学霸帮着翻译一下,倒也不用一字一句翻译,就是帮我提炼一下,这书里到底说了什么。”

皇帝放下书,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你呀,不学无术。”

“早前就说了让你多读读书。”

宝音反驳。

[我都读了二十年了,有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文言文学的都是千古名篇,不够名气可上不了我的课本。]

说来后世有几个知道黄宗羲?

要说李白那肯定是人人皆知,不知道那就是行走的五十万!

“没必要找张廷瓒,他学识不算拔尖,回头我找几个翰林院侍讲过来,你坐在帘子后面想问什么直接问。”

宝音一听,这样也很不错。

于是就这样决定了。

宝音一连听了三天,又翻看了不少论文,大致明白了这位大儒的思想主张。

这位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出名的学生,他的教育主张是将庵堂寺庙都改为学堂。

学校不只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同时也是讨论国家政治的场所。

宝音听完第一个反应就是民国。

民国可不就是施行了这一套。

这教育思想确实超前,可惜这是清初,满族统治下不可能允许。

想象一下,满族为主导的朝廷施展什么政策,下面全是汉人的学校对着这些政策指指点点,这朝廷能忍?

宝音对这位改观了,看来能够被称为大儒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这位似乎偏向于精英教育,宝音将问题记下,决定见面时商讨一番。

确定了见面,她便跟皇帝提了。

“安排在皇家科技大学,不用跟那么多人。”

“不用我陪同。”

宝音摆手,“多大点事,就是讨论一下教育理念,能有什么大问题。”

“我让老四随你一同去。”

宝音想了一下,“四阿哥?”

四阿哥虚岁都十三了,倒也可以出来见见世面。

“行吧。”

转头四阿哥就来养心殿报到了,十二岁的他头一次得了差事很雀跃。

“汗阿玛吩咐儿子,近几日跟着您。”

宝音笑呵呵问他,“你额涅身体还好吗?”

去年是佟佳氏的死劫,本来不是多大的病,不知怎么病情加重起来。后来中医没法子了,将城外西医叫了进来,最后拉到医院做了手术,手术之后她精神就不太好。

四阿哥神情低落,“额涅情况尚且还好,只是身子不爽利。”

宫里人到处在传皇贵妃快不行了,听说当初皇上差点就下了封后的旨意,没想到临门一脚又被救了回来。

四阿哥已经知道自己的生母是隔壁永和宫的德妃,他和小六还有小十四是同胞兄弟。

知道自己生母不是佟佳氏,他很是别扭。

以前养母对他忽冷忽热,小的时候不知情,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现在才知道他跟养母所生,甚至玉碟上他依然是德妃的儿子。

这让正处于敏感时期的少年有些不知所措。

养母对他的好是有目共睹,生母对他的不冷不热也是有目共睹。

只是养母宫中又养着其他小阿哥,一时间让四阿哥性子变得敏感起来。

这一点宝音真的是爱莫能助,毕竟不是养在自己膝下的阿哥,皇帝之前也提过抱一个阿哥给她养着玩。

她对于养别的女人的孩子没兴趣,自己都不想生,更不要说帮别人养孩子了,所以她果断拒绝了。

对于四阿哥这位后世的雍正,宝音还挺关注。

“这几日你正常上学,等出宫时我会派人喊你。”

***

黄宗羲在弟子这里暂住了一日,就嫌弃这边太过吵闹,时不时就有人上门找万斯同。

隔天就回了北京会馆。

万斯同自然是追了过来,追来之时还带着一箱子书籍,都是外界没有的孤本,他这样的身份,孤本自然是可以随意抄写。

这次带上也是讨老师欢心。

还领着老师兄长看了京城周边的风水,还带着去城外大汤山温泉泡了。

这边的温泉已经开发成为度假山庄,这还是靠着小汤山别宫的名气起来。

有远见的商人和寺庙合作,引热汤泉下山,将度假山庄修得美轮美奂,不属于苏州的园林。

也吸引了不少无力在附近置产的客人来这里游玩。

四月的北京气温还不是很稳定,时不时来一股寒流,再加上马上就要入夏,进入淡季,温泉山庄抓紧南方来的游客做一波促销活动。

还将广告打到了北京会馆里,毕竟谁都知道住得进北京会馆的都是优质房客。

跑完温泉赏了西山,还看了高处的水道。

黄宗羲开始嫌弃万斯同太过黏人将人打发走了。

转头他就和万斯选溜溜达达去了皇家科技大学。

几日没来,正好赶上了学院里的学生在跑步。

偌大一块草地,一群学子围着圈跑,看起来有点傻。

黄宗羲却点头,“君子六艺缺一不可。”

一副好的身体需要长久锻炼,年轻那会儿他也是拿起武器保卫过家园。

他能活这么大岁数,不就是每日保持一定的运动吗?

谁说随便走走就不算运动了?

欣赏完跑得跟死狗一样的学生们,黄宗羲还品尝了这边食堂的早饭,吃完后才慢悠悠随便进了一间教室。

如此几日,他将所有的课程都听了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280-290(第5/15页)

遍,还跟一些学生搭话去看他们的实验。

看到了如同神仙施法一样的奇迹,也看到隔着一里路两人拿着竹筒对话。

看到学习法律的学员,关于当今法律有无错失分正反两方辩论。

看到了专门对时政弊点痛下针砭的讨论。

他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说这个学院一切都对了他的胃口,除了不教四书五经不务正业外。

逛了一圈,他再次被请去了校长室。

那位女校长态度和气地请他上座。

“黄师,校长这边抽出了时间,想在近日跟您见上一面,您这边哪日抽得出闲暇时间?”

“倒也不用去他处,就在校长室,一切都按照您的行程来。”

黄宗羲神情自若问,“老夫近日都有时间,不过先问一句,校长是那位终结天花的活神仙吗?”

青珞笑笑,“校长很特别,您不必紧张,见过一面就知道了。”

黄宗羲觉得有趣,这还是头一回有人让他不要紧张,话说上一次还是进京赶考那年,同乡领着他们去见东林党的大佬。

欸,人老了,总是爱回忆过往。

四月二十四日,阳光普照,春日正好,一辆马车出了皇宫往西门跑去。

注意到的也没当一回事,只以为是哪个宫女到年纪了被送出宫,这样的事每月都有。

宝音坐在马车上,一路都是宽敞的水泥地,在经过大皇府时还让人将马车停下。

大皇子府正门修得很敞亮,此时大门紧闭着,让人忍不住遐想高门大户里面是什么样子。

对面是一块废弃的草场,此时沿街修墙,似是准备作为他用。

“大哥今日不在家。”四阿哥小声提醒。

宝音笑笑,“没打算找你大哥,就是认认地方。”

“走吧。”

过了皇子府的围墙就是回子聚集的寺庙,大阿哥不愿意跟回子做邻居,霸道地让人迁走,双方各退一步,这里改成了□□教堂。

别说这种异域风情的教堂看着还挺赏心悦目。

西城这边她还没来过,这边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很陌生。

没想到回到古代,反而是寺庙、教堂带给她熟悉感,毕竟这些才是真正留到后世的建筑。

第284章

皇家科技大学突然放假, 一众学子都不允许留在学校。

完全不明白状况的师生不少,很快收到了学生会通知,今天去门头沟大水坝春游, 车子都雇佣好了,什么都不用带,出人就行了。

“听说还联系了京中的玉落春阁送点心, 那里的点心可贵了,平时根本吃不起。”

“学生会这是找到了哪家冤大头?”

这可是有前例的,皇家科技大学里, 老师只管学生课业。

后来发现申请的社团越来越多, 多到根本检查不来,就将权力下放到新组建的学生机构, 也就是学生会。

学生会就是学生自己投票选出会长和干部, 负责校内学生的事宜。

有点民主意思, 传出后学生们都踊跃, 这近千的学生里, 肯定有那种被众人视为领头羊一样的人物,且还不止一个。

主要的参选人报名后, 初选根据选票来投, 每位学生都有一票投票权, 可以投给自己选择的人, 也可以弃权。

出切选出票数最高的十人, 十人要发表演讲,诉说自己未来管理学生会的理念和施行方针。

可能是头一次参与进这种活动,所有学生都很积极。

学生会长选出来后,后面的干部也一一选出来。

学校这边有什么消息要通报,都是先通知学生会, 再由学生会传达下去。

不得不说多了这么个组织,教师们也轻松许多,不用被繁杂的事务绊住。

当然学生会管理的社团也只是学生之间有兴趣成分的社团,像是大型实验之类,那还是由老师来把关。

学生会的资金一部分是学校发,一部分是自筹,学校的资金有限,学生会会联系城内的多个商人募集资金。

用募集来的资金举办过多个大型赛事,这次春游也是学生会出面,一听还有昂贵的糕点吃,就以为是找到了一位大金主。

玉落春阁就是西式点心店,用的是上好的牛乳黄油和鸡蛋,全都是好东西,糖分多高油,对于后世来说可能不健康,对于这个时代却是好东西。

还有那蛋糕,内城的每个老寿星过寿都得订一个,软绵绵不需要牙的糕点才是好糕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玻璃城的一场季风 听说你曾深爱我 [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相爷的乡野妻 冰山伯爷为我折腰 成为限制文男主的妻子 厄运食肆[全息] 绿茶穿成万人迷文女配后 用柯学马甲伪装文豪 离婚律师很难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