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330-340

330-34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凤鸣朝 原神:美露莘的我不想当抱枕 和魔法师男友成功奔现后 艾米的农场[种田] 小茶野月白果戈里 林竹生大师兄 恋爱时一个降谷更比三个强! 我每一任宿主都黑化了 5:20亲了琴酒13:14复活了 [综英美]蝙蝠真香警告!

不过他还是很酸就是。

四阿哥根本没放在心上,他的婚事是规规矩矩内务府操办,得到开府费用也该是和众兄弟一样,没有德妃的补贴又怎么样?

年前他可是得了一份礼包,在众多阿哥里算是小富了,比不上皇太子,但在其他兄弟里肯定是数一数二,所以面对三阿哥的酸意,他显得从容淡定。

所以他喝了一口茶,问起了江南盐改的风波。

第334章

“往年挑选盐商, 都走了某些人的路子,可以先拿盐引,等盈利了再补钱, 真没想到富庶的盐商竟然连几万两银子都掏不出。”

哪里是掏不出,分明是到嘴的肉不愿意吐出来。

三阿哥像是听到笑话一样,“这年头卖盐还能亏损, 可真是个大笑话。”

更加可笑的是朝廷,盐引还可以赊账。

一看民间私盐贩子猖獗,卖盐的收入都收进自己口袋, 哪里还愿意花钱买盐引?

“现在可好了, 改盐票制了,只要出钱, 哪怕是个贩夫走卒也可以拿钱去买盐票, 也不局限什么市场, 听说盐政刚传进江南, 那盐价就应声而降了。”

三阿哥喝了一口茶, 想起盐价还有些咂舌。

“少的降低两三成,多的低五成, 这意味什么?盐价降一半, 这些盐商依然有的赚!”

他看了看左右, 压低声音, “我手下门人拿了银子准备去购一批盐票, 一倒手少说一倍的收益……”

他手翻了一下。

“四弟,手里有多余的银钱不如也派人参与,这可是难得赚钱的机会,别说哥哥没告诉你,还是光明正大来钱的机会。”

三阿哥感叹一声, “开府之后才发现钱不够用,花钱如流水。”

四阿哥平静道,“这个,弟弟这里开销不大,银钱暂时够用。”

三阿哥没听出来,他含蓄的炫耀,只当他刚成婚还没意识到平日光是走人情就是一大笔开销,他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我该回去了,等日子长了你就知道哥是为你好。”

***

江南的新盐政仿佛催生了一种新的商机一样,各地的商人都往江南涌入。

盐票似乎成了另一种债券,成为投机者入场的目标。

新发行的盐票只售不赊欠,可因为没有圈定所卖之地,成为市场上热捧的金融产品。

扬州城本来是江南盐商的聚集地,今时好像成了所有新生盐商的汇聚之所。

看着那豪富的盐商,新加入的小盐商都摩拳擦掌,渴望能取而代之。

盐城的银行新挂牌了一种交易,往年只有债券,今年多了盐票。

盐票很简单,将各盐场的盐数量统计发行盐票,这种盐票本就包含了税收。

商人买到盐票,可以根据盐票在指定交货日期内领取到盐票上标记的盐数。

盐票有两种交易方式,一种是定额的小额盐票,一种是大额的签订合同的盐票。

也就是说,往后朝廷收盐税不再是从商人手中收取,而是根据盐场售卖的盐票来抽取税额。

这种方法有个好处,盐商不会拖欠盐税,至于盐场,盐票本不是盐场自己制作,而是相关税务部门制作,税务部门会根据发放的盐票来收税。

银行挂牌交易盐票又给盐票增加了金融属性,允许盐票自由买卖的同时,也允许使用盐票来抵押换取周转资金。

这就相当于买一百两的盐票,盐票拿到手后不急着换取实物,而是先用盐票从银行抵押七十两出来再买盐票。

来来回回能生出近一倍的盐票,之后只要市场上的盐票上涨,卖掉一部分就能获取利润,再将抵押的盐票赎回,花了一百两得到了近两百两的盐票。

当然盐场买盐的价格本就低,只要涨一文就是三分之一的利润,按照之前的盐价翻倍是轻轻松松。

且盐票是根据盐场库存发放,一旦拿着盐票换不到盐,盐场需要支付违约的费用,所以市面上的盐票数目是有限的。

只要盐场的生产速度跟不上,这种玩法就不会崩溃。

有些人嫌卖盐麻烦,只炒盐票,也有人老老实实兑换了盐,辛苦拉到偏僻地方去卖。

盐这种东西,越是偏僻的地方越能卖上价,为了尽快变现许多新盐商并不压库存,而是希望尽快销尽。

这就导致有些地方前脚有盐贩子跑过来,口口声声说是官盐,只要私盐一样的价格,人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30-340(第6/15页)

在官府眼皮底下出售,大家都信了,难得有买得起的官盐。

结果这批人刚走,后脚又来了一批,得知前面的人只卖私盐价,骂了一句后当场便宜一文。

这盐比私盐还便宜,这谁能忍住,反正盐这东西又不会坏。

结果这批人走后,又跑来一批,还是卖官盐。

这下大家囤了够吃一两年盐了,哪里还买得下,结果盐贩一看,直接只要私盐的一半。

这谁能扛住?官盐只要私盐的一半价,从古至今都没这样的好事。

大家自然不能错过。

如此几次后,哪怕是个普通农户都知晓了盐价降了。

不提大盐商丢失了聚宝盆,就说私盐也比不上一批又一批的盐贩子,别说人家还是官盐。

有些私盐贩子一开始就摇身一变成了官盐贩子,后来发现买私盐的利润越来越低,还面临杀头的风险,直接买了盐票,混了个身份。

三月里,第一季的税收报上来,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个季度收上来的税抵得过原来两年的税收,可见往年流失了多少盐税。

关键是这盐税定的也不高,三文一斤的盐里,只收一成税。

这积少成多就可以看出往年的盐引流失了多少盐税。

最后怎么样,全便宜了大盐商和盐枭,百姓吃到的是高价盐,朝廷还收不上来盐税。

皇帝看着数目,只吩咐了一件事,“盐铁茶,商量一下,可依照新盐政一样办了。”

这是看到盐税,又想着开源新的财源了。

四月新茶是赶不上了,没关系可以慢慢制定。

宝音听闻后皱眉,她自己就有不少茶山,可是知道茶叶这东西本来就很难走私,再加征茶税后只会出现一个后果,那就是剥削茶农,当茶农觉得采茶不再赚钱后,会抛弃茶山。

就如同后世一样,农民抛荒进城务工一样。

想到这里,她亲自去了南书房。

皇帝听闻她的来意陷入沉思,“你的意思是不改茶税?”

宝音摇头,“不是,改,只是跟盐票制不同,而是采购和销售环节交税。”

“设定一定免税额度,普通茶农买个十斤二十斤,总不能收税,超过一定斤数开始收税。”

“采购茶叶的收购商人在贩卖茶叶时开增值发票,按照票值收税,拿到增值发票的茶商在出售茶叶时开具零售发票,报税时需要交纳增值部分的税,就是零售发票减去增值发票的部分,只从利润里抽税,这样可以促使终端茶商向上级商人索要发票。”

“而税务部门只需要盯着终端的商人,变相控制了上级茶商。”

“至于茶农,就不应该收商业税,他们是茶农,说到底是农,收的也该是农业税。”

“同时国家这边也可以组建专业的茶商部门,以国家形式对外贸易,比如草原,比如罗刹国以及周边国家,为促使茶农将茶叶出售给国家部门,应该给予农业税减免的优惠,这样才能令茶叶这一行繁荣起来。”

“茶农多,茶叶多,收上来的税才更多,不是吗?”

皇帝看向一旁的侍讲。

“记下了吗?”

官员停下笔,将记录下来的纸张呈上去。

皇帝看过后,又还了回去,“抄录一份传给户部,令户部依言照办。”

说着还意有所指道:“朕这些臣子只会照抄,就没有一个主动动脑筋为朕分忧解难吗?若是没有皇后,朕怕是得犯了大错。”

宝音瞅了他一眼。

[真是的,这时候还找机会敲打人。]

不过她面上还是带着合体的笑,“这样说来我还立功了,皇上是不是该奖赏我?”

他含笑道:“自然是该奖赏,皇后看中了什么尽管说。”

宝音露出惊讶,“何时变得这么大方?”

皇帝含笑看着她,那态度似乎在问,他何时小气过了。

“就这套粉瓷吧。”

宝音随手指着柜上的一件瓷器道。

皇帝看了一旁的魏珠,“还不给你女主子收起来。”

宝音也笑着让人收下了,然后问起了六阿哥的婚事。

五阿哥的婚事办了,接下来该轮到六阿哥了。

六阿哥也十七了,婚事该准备起来了。

就算明年成亲,十八岁也可以了。

皇帝想了想,“再等等吧。”

连续操办了三个儿子的婚事,私库可是承受不住了,得先缓一缓。

说着又想到私库入账问题。

“命内务府置办一茶庄。”

显然他也是看中了茶的利润。

内务府来钱还是很容易,怎么最赚钱?当然是跟着国家政策走,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以前内务府赚钱的方式太粗糙了,宝音都有些看不上。

“行,知道了。”

宝音应下,正常的商业行为她不反对,她自己商行也经营茶叶生意,如今出口海外的大量红茶可都是她的生意。

总不能说她能做,内务府不能沾吧?

她还没那么霸道。

说起来茶叶的出口量越来越大了,海外也有人发现了商机,开始种植茶叶了。

大清这边若是不加大产量倾销,打压国外的茶商,势必会衰弱,这部分利益会被洋人抢走。

就跟往后的瓷器一样,国内瓷器不值钱,反而让国外的骨瓷占据了高档位置。

第335章

密云水库要修, 边关的边界线要理清,一年忙到头,总觉得忙了很多, 又什么都没做。

皇帝是个空闲不下来的人,前脚跑去承德避暑,后脚又提出南巡了。

行吧, 这次宝音是不打算跟着了。

有什么好跟着的,不就是那回事吗?

不过今年有些不同寻常,最近几年在江南的动作还是挺大, 皇帝的名声好上不少,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着走一趟。

皇帝一走,将他那些儿子全部带上了, 皇太子也跟着去了, 京里只剩下宝音和一众嫔妃。

闲着没事, 嫔妃可以喊儿媳进宫聊聊天, 打打牌。

相比之下宝音就没那么自由了, 她得兼顾着朝政。

没错,皇帝这一走, 将朝政一块丢下了。

当然主要高官肯定是跟着走, 仍然有一些事需要宝音来处理。

比如刚出炉的茶税。

没错, 她也没想到提完后, 这堆事落到她手里, 隔三岔五要听户部官员汇报情况。

“减轻茶农负担,引导他们多种茶叶,税收主要集中在商业税上。”

宝音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对茶农收重税这一点很不赞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30-340(第7/15页)

之后户部对于茶商的税是设立在十取二,也就是二成的税, 宝音沉吟后,“弄个阶梯税,若是一年贩卖的茶叶还不足十斤无需交税,之后一百斤缴纳多少,一千斤缴纳多少,赚取的利润越多,收取的税也越多。”

这就是鼓励小商人,限制大商犯。

若是茶叶被个别茶商垄断,也有制裁的方式。

户部官员下去了。

宝音坐在座椅上翻看皇家学院的上报,经过近百次飞行实验,飞机技术已经成熟。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

***

换上了干净利落的骑装,剪了齐耳的减龄短发,宝音出现在城郊外的一块开阔场地上。

面前停放着一架类似后世直升飞机差不多的飞机,这架飞机怎么说呢?有点圆润。

“东家,这架飞鹄号已经经过了上百次的飞行实验,经过多次改造,能够保证飞行安全……”

“飞行安全是在降落上,关键时刻是降落伞,降落伞设计得如何?挑选出合适的料子了吗?没有自己研究,我需要一种结实布料,能够带着成人从高空安全降落。”

领着几人往外走,宝音开口,主要是往化学纤维材料上,现有自然界的布料硬度韧度还达不到。

且降落伞还不是一个,除去主伞还得有两个副伞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远离飞机跑道后,宝音站稳后停下脚步,再回头,这里距离飞机有一里远。

“无线传讯如何,在飞机上可以做到跟陆地上联系吗?”

“是,已经做出了,只是距离有限制,只有进入塔台观测范围内才能够接到信号。”

“可以了。”

前方的直升机螺旋桨转动起来,飞机跟着升起,升向上空。

宝音抬起头,拿手遮挡住比较耀眼的阳光。

远处有骑着马跑过来的身影。

飞机,白马,可真是让人错乱啊,这个变了样的世界。

***

皇帝跑去南巡去了,宝音也没有委屈自己,刚入夏就去畅春园了,还将宫里的大小主子一块带了过去。

畅春园变得热闹了,因为今年多了不少新媳妇。

才过了几个畅快日子,宝音接到了皇帝的电报。

还真是早晚各一通都没有断过。

她唯一庆幸的是电话线没有通到江南去,不然怕是得煲电话粥了。

“嗯?济南发现了假/钞?”

假/钞?

宝音神情严肃起来,济南距离北京不算远,竟然没有收到消息,关键是火车站点可以通过济南的。

数了一下京城可用的人手,皇子们被带走了,关键的官员……

“来人,宣恭亲王!”

***

恭亲王府,正是傍晚,闲着无事可做的常宁在逗鸟儿。

这几年一种脸上带着腮红的黄色鸟儿在京城流行开了,叫声清脆,还会唱曲学舌,已经代替八哥和画眉成为八旗爷们掌上爱鸟。

常宁这几年彻底闲下来了,一方面是他身体不好,早年生了一场大病,二是侄子们都长大了,关键是人还多,还一点的差事也轮不上他。

话说早两年还跟着东奔西跑,这一转眼就闲下来了。

退居二线后常宁多了个养鸟的乐趣,跟养鸽子比,养鸟更干净一些,再说这异国的鸟小模样确实可爱。

正逗着鸟就看见自家闺女回来了。

这闺女嫁人后回来的次数倒是频繁了,比在宫里时回来的还要频繁。

“怎么,又看中什么了?”

常宁觉得这闺女就是漏风的棉袄,什么都往公主府捞。

“哪有?就是回来看看额娘和您,听说永绶生病了。”

“早好了,又不是多大的毛病。”

“听说腿上长了个痈,这还不是大病?”

“治好了,没事就回去,别总跑来,也不怕别人说。”

“有什么好说的,我自己家还不能回了?”

常宁说不过她,这些公主一个个都被皇后惯坏了,都嫁人了,还总是往外跑,说回娘家就回娘家,不爱去塞外住就不去。

正说着外面来人了,说是园子里皇后娘娘宣他走一趟。

常宁还以为是有重要的事,赶紧上马往京外跑,再晚可就关城门了。

***

“情况就是这样,皇上停留济南期间,阿哥们出门溜达,发现了市面上出现了假/钞,至于假/钞已经命人送往京城,晚上火车应该能到。”

“济南那边三阿哥和四阿哥被留下调查,你呢拿到假/钞后尽快查明白纸的产地,墨的产地。”

这次假/钞案件非比寻常,因为有完整的变色防伪标记,这个普通人可做不出来,得是有犯罪组织的人才能办到。

一旦假/钞泛滥,对真钞可是会产生很大影响。

其实假/钞案在后世都禁不了,还是网络支付畅行才减轻了假/钞的危害。

大概也没人想到打败假/钞的是网络支付。

常宁没想到喊他过来是为这件事,他忙道:“让我查案子?皇嫂也看得起我了,不行啦,我不行!”

宝音白了他一眼,“想什么?只是让你盯着,这事已经交给了刑部,命刑部调集京城的侦查高手,你的任务是盯着,多给刑部施加压力。”

这个可以办到。

常宁领命了,然后又说起了另一件事,“二哥还在京城,不如请他一起?”

宝音凝眉,其实从大阿哥出了纰漏,致使裕亲王福全背黑锅后,福全就减少了出门应酬。

倒不是不高兴背了黑锅,而是身体出了状况。

“你可去看过?情况好些了没有?”

常宁连忙道:“还算不错,对了,他家的三小子保泰也是半大小子了,要不也带他去凑个热闹?”

宝音敲打他,“做正事,可不是去玩。”

“今晚在园子休息,明天赶紧去查。”

“……是。”

***

济南府。

在火车途经站点的济南府变得热闹不少,每年光是来看趵突泉的游客就有很多。

四阿哥和三阿哥陪着圣驾,本来好好的,谁想半途多了个差事被撂在这了。

两兄弟送完火车,面面相觑,

三阿哥看了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哪里查起?”

四阿哥回道:“还是从之前发现的地方。”

二人发现假/钞也是意外,就是在一家古玩店,这不是想着万寿节快到了,在宫外也不能当不存在,于是出来寻摸礼物。

这假/钞古玩店老板找给他们的,因为做得太逼真,等回去时候才发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30-340(第8/15页)

有多逼真呢,暗纹和变色彩墨都模仿的如出一辙,唯一的疏漏是纸质不同。

真钞纸质特殊,这种特殊要长时间摸惯了真钞才能一下区别开。

两位阿哥是摸着真钞长大的,假/钞拿到手就发现不一样,可放在几张真钞里,不仔细看很难分辨出假/钞。

本来以为只是个别现象,等在济南府多走了几日,两人就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

假/钞好似已经泛滥了。

本来以为上报上去就完事了,谁能想到这差事竟然落到了两人头上。

这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起假/钞案会持续多年,涉案人数之多高达十万人,其中不乏身居高位的高官。

***

都说家里出现一只蟑螂,不用想房间里一定是被蟑螂占据了。

宝音听到常宁的汇报,神色不是很好。

本来以为案件会很快有突破,没想到查了一个月了,什么进展都没有。

“不是说是侦查高手吗?为何查不出来?”

“这……”

常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是时不时跑去刑部绕一圈,也看着刑部的人跑得起飞,就是不见案件有进展。

宝音心里很失望,“再命刑部从全国征召破案高手,我要尽快听到好消息!”

常宁惊讶,“从全国征召,皇嫂的意思是……”

宝音神色难看,“查案当然是找专业人员,地方捕快,不对,现在改叫警察了,将地方一些破案率高的警察调进京,再盘查假/钞出现区域,最起码得知道假/钞从何地方流出,又散落到哪些地方。”

常宁竖起大拇指,“这是个不错办法,臣弟也觉得刑部官吏就是一群废物,这事还得找专业的人去做……”

第336章

常宁一走, 宝音脸上的情绪恢复平静,似乎并不是那么着急。

京城仿佛一盆热油,被滴了几滴水一下子炸开了。

假/钞一事最开始并未泄露, 但随着各路查案能手被调集进京,相关消息很快泄露。

京城各大商号开始默契的拒收钞票,不, 或者说是减少收钞票,而是改为收银圆和铜钱。

纸钞案对普通人百姓影响不大,普通人大多数还是使用铜钱, 偶尔使用银行发行的铝币, 铝在工业化的后世可能不值钱,可是在这个时期, 纯铝大量获得得依靠电解, 这比铜钱还保值。

或者说比银获得还要难, 所以铝币在市面上还没有造假办法。

毕竟制作一枚铝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百倍千倍, 没有谁会去做这个亏本买卖。

这日, 一纸报纸揭露了□□案的经过和结果,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这家报纸手眼通天, 竟然连一开始刑部调查的方向线索都报出来了, 之后刑部迫于压力, 向地方征召破案高手的事也跟着宣告出来了。

这简直是将刑部放在了架子上烤。

刑部, 那可是六部, 朝廷紧要部门,结果因无能上了报纸,大失脸面。

要不是民众在关注这件事,这几家报馆非得被砸了不可。

各地入驻警察入驻京城,穿着新制服的警察出入京城, 出没在大街小巷总觉得多了不少安全感。

没多久先到的一部分被派往京城周边调查,足够的警力很快摸清楚了假/钞出现的地点和一开始出现的地方。

但是很快案件就进入了死胡同,因为总有人跑在他们前头毁灭证据。

比如说墨,这种变色墨看起来和真钞票大致相同,实际上真钞放进水里不会破墨也不会化,假/钞放入水中短时间内是没有变化,只要超过一刻钟定然会褪色,同时纸也会变烂。

纸不好追溯源头,墨不一样,这种变色颜料从贝壳中提取,真钞用的墨是利用化学将小分子分离,再用粘合剂重新黏合,附着在纸张上不会掉色。

假的没有这道程序,但显然墨的原料是同一种,也就是说这个案件需要从沿海有大量这种贝类的地方调查。

目标自然是对准了真钞使用的颜料产地,既然做得这般逼真,那就不是普通团伙能办到。

定然是对真钞的一两道工序有一定了解。

刑部调查案件,银行这边也没有闲着,开始正式宣告第三代纸钞上市,同时持有旧钞的可以前往当地银行换取三代纸钞。

当然假/钞不归银行管,有收到大量假/钞的商户可以到地方警局报案,等案件侦破,会酌情补偿。

三代纸钞可能很少人知道用上了棉,回疆大范围开发种棉花收获的棉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以前中原的棉花多是用来做布料,纸钞票一直未能换代,而是每年发行没有回收市面上流通的纸币也是这个原因。

正是因为第二代流通的太长了才会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制作出假/钞牟利。

其实第三代早几年就设计出来了,只是没有足够的储备,没办法一次性替代掉市面上流通的旧货币。

银行在有条不紊的兑换新币,潮水退去,谁在裸游就很明显了。

京城关于假/钞报案特别多,都是两年来存了一批假/钞还没来得及花出去的,按照时间来算京城才有可能是假/钞出现的源头。

京城?眼皮底下?

这个结果不能说意外,只能说还在意料之中。

案件交给常宁盯着了,宝音只有一个要求将涉案人员全部翻出来。

***

八月份皇帝回京了,赶回来的倒是好,正是凉爽的时候,深刻怀疑是不想夏日赶路,特意入秋了才回来。

皇帝回归,一众皇子们也回来了,难得大阿哥也从前线回来了。

皇帝回归后先过问了假/钞案,随后开始对阿哥们封赏,也就是赐爵。

宝音看着坐在对面的人,深切觉得他有收集癖好。

[嫔妃是凑在一起升,怎么皇子们也这样?]

皇帝正在写阿哥们的爵位,这次是不打算一次到位。

写到一半听她在心里嘀咕,不由抬头看了她一眼。

“老大老三封郡王,老四老五一直到老八封贝勒,下面的小九小十封贝子如何?”

宝音起身走过去,就看到他在阿哥名下方写好了爵位。

“怎么只给大阿哥和三阿哥封郡王,四阿哥还去西藏,还不能得一个郡王爵位?”

皇帝盯着她看了片刻,“去西藏是为谁办差?”

宝音不说话了,好吧,帮她做了不少事。

“胤禛这次功劳不足以封郡王,封了他胤祺该如何安置?”

宝音没话说了,又看看下面,“七阿哥立的功只封一个贝勒,可惜了。”

“八阿哥可是在苦寒之地待了许久,也只得了一贝勒爵位?”

皇帝放下笔,“前面哥哥都是贝勒,他们两个小的有什么可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330-340(第9/15页)

说来说去最得利的是大阿哥,明明犯错,只是稍微弥补一番,就得了个郡王爵位。

不过也对,大阿哥可是皇帝第一个立住的阿哥,在他心里地位本就不同,除了太子,怕也就大阿哥能占点分量。

至于后面的阿哥,基本上都没付出什么感情。

皇帝懒得搭理她在心里的揣测,定下爵位后就命人送去礼部,让礼部派遣官员去宣旨。

“你去哪?”

看着她潇洒起身往外走,皇帝忍不住叫住她。

宝音回头看了他一眼,摸了摸长了一点的头发。

[修修头发去。]

“都已经够短了,可不准再短了!”

最近京城都流行短发,一问还是皇后起的这个头,好家伙想说理都没处说去,不知多少人来找他告状了。

宝音吐槽,“男人能剪,女人为什么不能剪,还有性别歧视吗?”

她往外走,“我有剪头发的自由!”

等走出乾清宫,宝音脚步放慢了,低声吩咐人,“派人走一趟毓庆宫,将太子妃请过来。”

太子妃来得倒是不慢,进来后先行礼。

宝音忙喊她坐下,“马上就是中秋节了,皇上刚回宫,皇子们也有喜事,今年的中秋大概会大办,你这边有什么章程?”

太子妃好奇地问,“弟弟们有何喜事?”

宝音笑眯眯地将封爵的事说了,这会儿太子妃显然还没收到音儿。

她沉默片刻,“母后有什么安排?”

宝音当没看到她的为难之色,“今年打算大办一场,不如两西华门外的那块地方收拾出来,摆上戏台子,宫里宫外也方便,宫内实在是挪不出地方。”

太子妃点头,“母后想得周到。”

“行,回头我让人拿牌子给你,你来安置。”

太子妃退下,回到毓庆宫就将消息告诉了太子。

太子还在处理政务,等收到消息后,只让人回太子妃说他已经知道了。

乾清宫这边没瞒着,送去礼部的旨意也没有遮遮掩掩,这转头该得到消息的已经得到消息了。

圣旨不是当场就下,好歹得准备一下,礼部这边安排官员,仪仗队,还得通知皇子那边,香案等等都得备上,哪天去哪个吉时抵达都是有讲究。

总之该得到消息的都得到消息了。

等太子回宫,太子妃说起了这件事。

“您说母后特意跟我说这事是有意还是无意?”

太子脱下鞋子,“你是觉得皇额娘是在跟孤卖好?”

太子妃沉默后笑着道:“母后又没有子嗣,也不见跟哪位阿哥特别亲近。”

要说跟四阿哥亲近,可跟八阿哥的福晋处得也不错。

太子“哼”了一声,“那你是想多了,根本不了解皇额娘的为人。”

小时候还有这个想法,长大后就不这么想了。

“皇额娘没有子嗣不是她不能生,是她不想生,她不是自愿进宫,是被汗阿玛硬逼着进宫,真翻起脸来连汗阿玛面子都不给。”

“你只看她表面和和气气,跟你们这些小辈表现得和蔼可亲,却不知道她的手段。”

皇太子想到她第一次发脾气,弄得京城物价飞涨的事,摇摇头,“她和汗阿玛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人吵吵闹闹这么多年不可能分开。”

“也别觉得孤是太子,她就得巴着孤,孤这个太子说不定还没有她在汗阿玛心中地位高。”

都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这几年皇帝对他的戒备他不是没有感受到,唯一庆幸的是后娘没有子嗣。

太子妃没想到会得了这么一番话,她还以为是这次南巡,皇上没有带母后,让母后有了危机,才向太子示好。

现在看来不像是那回事。

“难道只是随口一说?”

太子已经换了拖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

“也不一定,皇额娘从不做无用之事。”

若是这对夫妻的对话传到宝音耳朵里,她肯定会喊冤枉,她哪里是有意的,明明是想给皇帝找些不自在。

当然就算知道她也不会放在心上,这会儿她收到了江南一位女官来的告密信。

信内容让她勃然大怒,立马去找皇帝算账。

皇帝正在喝茶,听完她的来意后喷了出来,“你说什么?有人怀上了朕的龙种?”

第337章

宝音一阵阴阳怪气, “可不是呢,怎么也想整出十八年后私生女上京找爹这种笑话?”

两人不约而同想到多年凑在一起看的一出戏,那会儿她可还没进宫呢。

“瞎胡说, 我这次去江南可没有宠幸别的女人。”

说得自己跟多洁身自好一样,这满宫的女人是笑话吗?

宫里怕是一块金砖都比他干净。

[行了,我又没说什么, 要是真有就赶紧接进宫来,我可不想十几年后听到什么笑话。]

皇帝觉得一口又大又圆的黑锅背在了自己身上。

要是有的话,他肯定带进宫里, 就李煦还送了一貌美女子, 不也被他回了吗?

要是真有也就算了,偏偏这次他实属冤枉。

见他不认, 宝音将证据送到他手里。

皇帝看完后, 瞅了她一眼。

宝音这段时间还是短发, 那种齐耳学生头, 显得很有青春气息。

有时候跟嫔妃走在一块都不是一辈人。

已经是做祖母的年纪了, 却没有半点人老珠黄的迹象。

此刻画着长长的眼线,这么一挑就没有狐媚眼, 按理说皇后这样装扮肯定不合时宜。

无奈这人从年轻时候就引领宫内时尚潮流, 她的妆容隔上一段时间就变化一下, 有时候化完妆直接不像她本人。

宫里还都喜欢仿她的妆容。

放下信, 他走过去将人拥在怀里。

“不是我, 这事你得还我个清白。”

清白?

宝音白了他一眼,清白这词放在他身上都不清白了。

“我才不查,要查你自己查。”

她才不沾手,“这佟爷不是你还能是谁?”

不是他,那就是一同去江南的皇子们, 反正是这些人。

这信上可是写了夏日之时在寺庙相会,偶得珠胎暗结,便拿了男方留下的玉佩去官府寻求帮助。

玉佩纹路都印在信上了,当她不认识吗?

皇帝哄她,“行,我派人去调查还不行吗?”

转头这事皇子们都知晓了,这差事听说落在了四贝勒头上。

四贝勒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落了这么个差事,去调查自己亲爹还是亲兄弟的风流韵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玻璃城的一场季风 听说你曾深爱我 [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相爷的乡野妻 冰山伯爷为我折腰 成为限制文男主的妻子 厄运食肆[全息] 绿茶穿成万人迷文女配后 用柯学马甲伪装文豪 离婚律师很难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