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70-80(第1/15页)
第71章
先前听说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轮到自己做藩王时,秦阙恨不得一日能有二十四个时辰,自己能长出八条胳膊来。
忙啊,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很多事情都分给下面的部曲帮忙处理了,可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事需要他和琼琅亲自确认。前脚刚安顿好了刑武他们,后脚秦阙又马不停蹄去接待幽州铁骑中来骂街的将领们了。
这一天天的,从睁眼忙到闭眼。等秦阙终于能喘口气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疲惫的端王爷这才发现,他已经大半日没见他家王妃了,问了问随行的部曲,才知晓温珣还在开会。
听到这话,秦阙心中了然:“我去看看。”
这段时间温珣将幽州孩童启蒙教育提上了日程,他想要让幽州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想法是好的,可是实行起来很有难度。就拿蓟县为例,整个蓟县只有两所官学,能入官学学习的都是富商或者小士族家的子弟,百姓家的孩子连入学的资格都拿不到。
等秦阙找来时,会议已经结束了。偌大的会议室中暗沉沉,温珣坐在靠前的位置上,两只手撑着额角,背影看着有些落寞。
秦阙轻轻敲了敲门,笑着问道:“我的王妃,可是遇到阻碍了?”
温珣抬头看去,就听秦阙挑眉道:“是不是官学的那些老学究不说人话了?本王帮你抽他们?”
温珣忍不住笑了,他舒了一口气,神情柔和道:“也不算多大的阻力,做事总会遇到麻烦,哪有一帆风顺的。幽州孩童启蒙教育势在必行,凭他们无法阻拦。我就是突然有些感慨,觉得世界之大,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
“也不奇怪,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会有人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也会有人最大限度地利用手里的那点权利去为难别人,开了半天会后,温珣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别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配合也就罢了,若是不配合,不用他们就是。幽州两百五十多万人,离了他们难道还不做事了?”秦阙的观点很明确,“不是你对我说的么:别为了不值得的人伤身伤神。”
聊了几句后,温珣感觉心里舒坦了不少,他起身收拾着身前的资料:“有点饿了,王爷用饭了吗?”
秦阙上前拿过温珣身边的布包,待温珣将资料装入包中后,他随手将布包挂在了自己腰身上,另一只手顺势牵住了温珣:“没有,这不是等你一起用饭么?”
暮色降临,这也是部曲大营中最轻松的时刻。每一栋营房都亮着烛光,随处可以听见部曲们的谈笑声。此时漫步在营房中,能感受到部曲们的年轻和活力,心中会有一种莫大的安全感和松弛感,别说温珣和秦阙喜欢这种感觉了,就连范栗和他带出来的大儒们也喜欢呆在大营里。
温珣和秦阙喜欢亲自去膳食堂用膳,这样能直观地看到部曲们餐食。大营中的伙食自然没办法和王府小厨房的相比,不过量大管饱,以温珣的胃口,吃一个馒头就差不多饱了。
不过今天不吃馒头,今天吃杂酱面。最近牧场中优化了一批牲畜,给铁骑送了一半肉后,剩下的肉就到了部曲营房中。心思活络的伙夫们半点都不想浪费,每一块肉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上了。边角料剁成的肉馅,调上大酱搁上辣椒,再配入奇奇怪怪的蔬菜丁,就能凑出几桶杂酱来。
吃馒头时舀上一勺往中间一夹,增香添味;吃面条时盖上一条,面条也变得鲜美了起来。温珣嘴唇被辣得红润,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今天的杂酱调得不错,一点腥膻味都吃不出来。”
前两天部曲大营做红烧肉,肉块卖相倒是很好,只是吃起来腥臊,温珣吃了一口就扛不住了。只怪优化下来的猪没有阉割,才会有一股怪味。不过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辽东郡的养殖业初见成效,等到下半年,部曲们就能吃上阉割后的猪了。
秦阙碗中的面条都被辣椒油染红了,谁能想到当初被一根朝天椒辣得涕泪齐下的端王爷竟然是个无辣不欢的主?杂酱里面本来就加了辣椒,他还额外盖了两勺辣。听温珣夸厨子的手艺,他跟着点点头:“是啊,好吃。”
就在二人闷头吃饭之际,一阵鼓点声从窗外传来,温珣抬头看去,就见不少部曲往校场的方向跑去。一看就知道,是文艺兵部的部曲们又整出了新花样。
自从来到文艺兵部后,范岭如鱼得水,逢五逢十,他都会让手下部曲们在校场排演,给其他部曲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听鼓声振奋,温珣笑道:“今天的曲子好像是新曲,节奏感很强啊。”
秦阙刮着碗底的酱汁,“有兴趣的话一会儿去看看?”
温珣摇了摇头:“一会儿还有事。王爷,我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我们一起去看?”
秦阙的眼睛顿时亮了:“哦?是实验楼又产出什么好东西了吗?”见温珣摇头,他又猜测道:“那就是你的某个种子发芽了?”
问了一圈后,秦阙实在想不出这个礼物是什么了。温珣悠闲地擦擦嘴巴,笑道:“你随我去就知道了。”
见二人往马场走去,秦阙恍然大悟:“我知晓了,是不是小甜瓜们出生了?”
甜瓜虽然特立独行,可是血统太好了,它眼光还高,在部曲大营一冬只看中了几匹母马。如今母马都揣了小马,小马还没出生,部曲将领们已经将小马们瓜分完了。
谈笑间,二人已经到了马场中,几日没来马场,秦阙发现马场中多了一座房间,还没靠近,他就听见了大大小小的狗叫声。
温珣笑吟吟道:“你不是一直想要养军犬吗?这段时间我让师父和师伯们帮忙寻了一些品种好的狗,今日刚到营房。”
还没看到狗,秦阙已经乐开了花:“狗好!狗好啊!”
犬舍中的狗足有数十种,它们来自大景的各州郡,有些师出名门有些则来自民间。能进入部曲大营的它们有个共同点——聪明,听话。训犬的部曲一声令下,大大小小的狗儿一拥而上,将秦阙围了个水泄不通。
秦阙摸了这只又摸那只,脸上的笑容从进犬舍开始就没停过。见秦阙像个孩子一样快乐,温珣眯眼笑道:“行远,喜欢这个礼物吗?”
秦阙抱着一只大狗的脖颈舍不得松手:“喜欢!这个礼物太惊喜了!谢谢你琼琅。”
直到亲手将犬舍中的上百只狗都摸了一遍,秦阙才心满意足地松开了手:“凉州卫也有军犬,我曾经有幸得到过一条通身漆黑的大狗,我给它取名璟睿。璟是秦璟的璟,睿是秦睿的睿。身边的人不知内情,都觉得这是个好名字。”
温珣:……
“璟睿有点憨,不太聪明,可是跑得很快性子也凶悍。”想到了曾经的爱犬,秦阙眼神中都是怀念,“它喜欢吃棒骨,无论多粗的棒骨都能两口咬断。”
“那后来呢?”温珣从没见过那条狗,“你离开凉州卫时,没带走璟睿吗?”
秦阙眼神黯淡了下来:“璟睿死了,有一次我和将士们巡视边境时遇到了敌人突袭。敌人有备而来,我们小队处于劣势。璟睿为了掩护我们撤退,被敌人打死了……我连它的尸身都没能寻回来。”
战乱时期人命都是草芥,何况是一条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70-80(第2/15页)
秦阙叹了一声,遗憾道:“回头想想,其实我不能算是好主人,每次都和璟睿抢棒骨吃。若是早知它会因我而死,我会对它再好一些。”
温珣心中酸涩,他伸手轻轻握住了秦阙的手掌,温声劝道:“璟睿不会怪你,说不定它已经投胎回到了你的身边。你看这么多狗子,有没有像璟睿的?”
秦阙笑着反握住温珣:“像!所以这些狗子全部取名叫璟睿,璟睿一号到璟睿一百一十三。”
温珣:……
他看明白了,秦阙这是和秦睿秦璟杠上了。
听秦阙再一次提起了凉州卫,温珣斟酌道:“行远,你和凉州卫的将领们还有联系吗?如果有的话,可以送一些辣椒种子和土豆种子去。”
提起这个话题,秦阙有些为难:“实不相瞒,凉州卫林渊元帅脾气古怪,他对我有半师之恩。当时我要离开凉州卫时,和他闹得有些不愉快。到了京畿大营后,我曾经派人给他送过一些物资,都被他丢出来了,他还痛骂了我一顿。”
“许是我那时胡涂,识人不明伤了林帅的心,所以他不认我了。而且现在我成了藩王,掌管幽州军政大权,若是再和凉州卫联系,只怕会生出不必要的事端。而且林帅那人最恨结党营私,先前想要和他攀关系的世家和皇子都被他落了脸面。就算我们把珍贵的种子送过去,他估计看都不看一眼。”
想了想后,秦阙有些纳闷:“你怎么会突然提起凉州卫的事?”
温珣解释道:“这不是听你说璟睿的事吗?我想着凉州的狗和其他郡县可能不一样,如果可以的话,想搞几只凉州的狗来。”
秦阙皱眉想了一阵后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什么人养什么狗。林帅养的狗都和他一个德行,凶悍但是不聪明。要我说还是大黄最聪明,咱现在有了这么多璟睿,还有大黄小黄,已经足够了。”
温珣哭笑不得:“这话你可别让凉州卫的人听见了,不然肯定得削你。”
林帅是谁啊,哪怕温珣从没见过他的面,也知晓凉州卫元帅林渊是和卫椋齐名的悍将。秦阙竟然在背后说林帅不聪明,被林元帅手下的人知道了,这事没法善。
第72章
忙碌的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六月。六月,是春收的季节,对于这次春收,幽州的官员和百姓都无比期待。新上任的官员们想要看看自己的治下能产出多少粮食,佃户们指望着田亩中的产出能填饱全家的肚子。
春播至今几个月,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可耕种的田亩不断增加。如今幽州境内,有产出的良田就有六十万顷,更别提正在发展的辽东辽西两郡了。光是这个春天,迁居到这两郡的百姓就开垦出了近万顷的良田。等到秋收时节,这些新开垦出来的田亩又会有新的产出。
这几日走在官道上,放眼一看到处都是抢收的百姓,每一个郡县都能看收公粮的官差们。
往年到了收粮的时节,百姓们总是愁眉苦脸,他们的田地本就是租种而来的,辛苦收上来的粮食先交一大半给主家,剩下的粮食往往都得交给官府,落到自己肚子里面的也就只有可怜的一小袋。遇到灾年,他们甚至交不上主家要的粮,只能卖儿卖女卖身填饱肚子。
今年不一样了,交粮的百姓们脸上带着喜色。今年收成好,只要是勤快的人家,交了公粮之后家中剩下的粮食足够他们吃到年底了。而下半年还有秋收,听说官府会发亩产千斤的粮食种子,到时候一人种地全家都能吃饱了。
“哎嘿~王爷你是没看到啊,山海关内六个郡,官粮仓从来没这么满过!”这几天秦甲带着部曲们运粮,哪怕天塌下来,他也要将部曲大营和幽州铁骑的粮仓装满了。
秦将军眼底布满了血丝,脸上的笑容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灿烂:“所过之处,百姓们得知我们是端王部曲,对我们都非常好。他们说,要不是王爷和王妃,他们还在过食不果腹的日子,哪里能有地种有粮食存余?”
“官府发土地发种子这种事,他们从没听过也没见过。王爷和王妃一定是天上的神仙派来拯救他们的,有几个郡的百姓给您和王妃立碑见庙了。那碑建了一丈高,庙里面的雕像也威猛!”
听到这话,秦阙愣了一下:“威猛?有多威猛?”
秦甲想了想后,终于从脑海中翻出了恰当的形容词:“就像寺庙里面的十八罗汉一样的威猛。”
实不相瞒,看到雕塑的那一刻,秦甲和他身后的部曲们险些笑岔气。毕竟是乡土百姓凭着自己的想象捏出来的雕像,百姓们哪里知道秦阙和温珣的俊秀,他们仿照着寺庙中的罗汉像捏了两个人,其中为了表示对温珣的尊重,代表温珣的那个泥人头上还戴了一朵花。
形象确实不太美好,和本尊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大家的心意部曲们是看到了。
秦阙哭笑不得:“那估计是没眼看了。这几日你辛苦了,本该让你休息几日,不过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你跑一趟。”
秦甲站直了身体:“但凭王爷吩咐!”
秦阙道:“你带一千人和粮食跑一趟雁门郡。”
秦甲秒懂:“末将领命!”幽州春收取得了大丰收,自然不能关门只顾着自己吃饱,他们还有一部分兄弟驻守在并州,自家的粮库满了,当然不能让在外面的兄弟挨饿。
秦阙摆摆手:“到了雁门郡后卸了粮草,再装满煤回来。”
秦甲瞪大了眼睛:“煤?”什么煤?哪里来的煤?
部将震惊的表情很好地取悦了秦阙,秦阙也忍不住笑开了花:“今天早上传来的消息,许氏兄弟在汾水以西发现煤矿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冬天就有用不完的煤炭了。听说是个大矿,你带兄弟们去探探虚实。哦,别忘了,六月十六我和王妃大婚,你记得带刑武他们回来观礼。”
秦甲呲着雪白的大牙连连点头:“哎!好,好!王爷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掐指一算后,秦甲愣了:“哎,六月十六……不就是六天之后吗?”
回过神来的秦甲拔腿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着:“王爷放心,属下一定带着刑武他们回来参加婚礼!”
大婚之日还有六天,若是换成了大家闺秀,此时一定心情紧张又喜悦地等待着大婚之日的到来。而温珣完全没有即将结婚的自觉,此刻他正和几个老农站在棉花地中研究棉桃。
王楮寄来的棉花种子满打满算种了三亩地,第一次种棉花的温珣对此非常谨慎,他亲自挑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来照顾这些棉花。在老农们的伺候下,棉花种子顺利地发芽了,开花了,如今半人高的棉花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棉桃,臌胀的棉桃中,孕育着幽州将士和百姓们越冬的希望。
秦阙寻来时,一眼就看到了正低头和老农说话的温珣。见此,秦阙也没出声,而是静静站在不远处的田埂上,等着温珣忙完手里的事情。直到一盏茶后,温珣才发现了正在揪棉花花瓣玩耍的秦阙。
四目相对后,温珣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小册子:“王爷稍等片刻,我还有几句话,说完就来。”
秦阙微微颔首:“不忙,你慢慢做事就行。”
等温珣挤开密实的棉花来到秦阙身边时,秦阙身前的田埂上已经落了一片粉白色的花瓣。温珣有些心疼:“王爷这是辣手摧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70-80(第3/15页)
”
秦阙很有经验地说道:“我没摘下全部的花,你看,我只摘了几片花瓣,里面的花……花啥还留着。”
“花蕊。”温珣瞅了一眼,果然,附近绽放的棉花花朵都少了一两片花瓣。虽然丑了点,但是不影响授粉。
“忙完了吗?绣坊送喜服来了,走,一起去试一试喜服?”秦阙起身在袖口擦擦手,当他满心以为温珣会和他一同回去时,却见温珣笑着说道:“稍等片刻,我去看看那边的菜地。”
秦阙啧了一声,委屈地嘟囔着:“这种小事交给下面的人就行了,何必亲力亲为。”
温珣神色未变,笑吟吟说道:“重要的事情,自然要亲自盯着些。就拿这棉花为例,王爷看到了吗?棉花地里面的棉花高低不同壮弱有别,估计里面有好几个品种。不做好标记,一一记下特性,到时候棉花熟了一采摘,种子又混到了一处。”
“有些棉花能结一树的棉桃,有些只能结几朵。现在就要将这些不同特性的东西区分出来,下次播种的时候我们就能挑选好品种试种了。”
“毕竟是第一次种棉花,谨慎一些总不会出差错。”
听温珣说得头头是道,秦阙哼哼了两声:“对,重要的事情是要盯着些。你看,本王还得亲自盯着我家王妃试喜服。这是不是证明,在本王心里,我们两个人成婚的事情大过种棉花?还是说明,在王妃心里,我们的婚礼不如棉花重要?”
眼见秦阙又要胡搅蛮缠,温珣四下一看,趁没人注意这里,飞快在秦阙脸颊上亲了一口,低声道:“都重要,在我心里,种棉花和成婚都重要。好啦行远,我们去试喜服。”
端王爷承认自己没出息,王妃一哄,他的嘴巴就像河里的翘嘴鱼一样压不下来了。
蓟县最好的绣坊花了半年时间才绣出了秦阙他们的喜服,六月温度升高,丝绸质地的喜服灵动之余也添了凉意。喜服绣的并不是常见的龙凤图,而是祥云仙鹤和并蒂莲。风吹动时,衣摆上金色的云纹便流动了起来,更增加了几分华美。
当温珣身着大红色的喜服从屏风后走出来时,秦阙的眼睛顿时就直了。他鲜少看到温珣穿艳色的衣裳,如今才知晓,原来红色和他家琼琅也是如此相合。
“好看……”书到用时方恨少,想要夸奖温珣时,秦阙才发现脑海中的词语竟然如此匮乏。红了脸的端王爷对着自家王妃傻乎乎地笑着,脸颊都被鲜艳的正红色晕上了颜色。
温珣也是第一次见秦阙穿红色,明明两人身上的喜服是同一个款式同样的花纹,可是穿在秦阙身上却多了几分霸气。不过看到秦阙傻笑的脸时,这份霸气又变成了憨气。
“不枉费绣坊的女工们熬更守夜,这两身衣服确实做得好,该赏。”温珣笑吟吟问道,“行远觉得呢?”
秦阙这会儿只顾着点头:“嗯嗯,好看,好看~”显然温珣说什么,他都只会点头。
看着挂起来的两身喜服,温珣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去年的现在,他们正在前往幽州的路上,担心着随时可能出现的偷袭,前途未卜。而今年的现在,他们不但在幽州站稳了脚跟,甚至他就要和秦阙大婚了。
回想过去一年的经历,就像做梦一般。谁能想到陷入绝境的自己,能遇上一个知冷知热想要相守终身的人?
转头看看秦阙傻笑的脸,温珣心中的恍惚感逐渐变得踏实。呼出一口气后,温珣伸手牵住了秦阙:“走吧,我们去确认一下婚礼的流程,到时候大庭广众之下,可别出错了。”
大婚的场地设在了王府,这几天萧瑾瑜将府中的危险排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到时候有所疏漏。当他来到秦阙二人的院落中时,就见值守的暗卫露出了惨不忍睹的表情。萧将军眉头一皱:“怎么了?”
值守的小暗卫叹了一口气:“试喜服的时候,王爷笑得比得了骨头的大黄还开心。”“对啊,王妃牵着他出门的时候,王爷同手同脚,哎……没眼看了。”
萧瑾瑜一头雾水:“啥?大黄?”
第73章
六月十六,天气晴朗,诸事皆宜。
今天是端王爷和端王妃大喜的日子,一大早,蓟县城中张灯结彩。有钱人家取出红绸挂在门上,没钱的人家也会在门楣上挂上红纸剪成的花。商户们早早打开了店门,店铺中的东西都给了前所未有的优惠。
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了起来,巷口街尾随处可见正在摆席的百姓。借着端王成婚的理由,街坊邻居凑一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跟着一起热闹热闹。今天入蓟县的人,到了饭点无论走到哪一条街巷,都会被拉着坐下吃饭。
最开心地当属城中的孩童们了,一早上端王部曲已经在街上散了好几轮糖果了。孩童们的兜兜臌胀,每个人都尝到了来之不易的甜。他们不知道端王爷和端王妃长什么样,但是他们知道,这两个人是带着他们过好日子的人。
清脆的童谣回荡在街巷中,往来的人脸上带着诚挚的笑意,不少人换上了过年才舍得穿的新衣,想着沾一沾王爷和王妃的喜气。
部曲大营和军营内也是同样地热闹,将士们杀猪宰羊,膳食堂香飘数里。虽然绝大多数的将士们没办法来观礼,但是王爷和王妃的喜气,无论如何都得沾一沾。
端王府前更是热闹,前来参加婚宴的宾客络绎不绝,各色的马车将宽宽的街道围堵得水泄不通。今日能受邀前来参加婚宴的都是幽州境内有头有脸的人物,身着华服的诸位大人们在王府前碰头,寒暄客套声不绝于耳。
随礼后的宾客会在仆从的指引下进入王府,王府前厅已经摆好仪仗,只等观礼之后就能入座用餐了。
刘湍站在宾客中间,听着周围的道喜声,垂眸遮住了眼底的暗淡。说不遗憾是假的,温珣就像是天上明月,自第一次见面,刘湍就深深被他吸引了。只恨他没能在最恰当的时间和温珣相遇,此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嫁给别人。
就在刘湍唏嘘感叹时,耳边突然传来了端王部曲提醒的声音:“刘公子,您家的小少爷走到后院去了。今日府中贵客多,还请公子看好家中孩子。”
循声看去,只见一位神情倨傲的少年正扭着脖子涨红着脸试图挣脱部曲们的钳制。刘湍眉头一皱,眼神逐渐不耐:“刘琇,你在做什么?”
待部曲松开后,那少年几步蹿到了刘湍身边,不满道:“一群莽夫,本公子好歹是客人,竟然对客人如此粗鲁。”
刘湍低声呵斥道:“你当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幽州,今天是什么场合?往来的都是贵客,你若是冲撞了谁,我不会管你!”
闻言刘琇垮了脸,委屈不已:“小叔现在说话,和我爹一模一样。你变了,自从你来到幽州之后,你就变了。你不是那个意气风发肆意张扬的小叔了……”
“别说端王府了,就算是皇宫,我都进出无数次了。我们刘氏宅邸往来的哪个不是贵人?小叔未免太看低自己了。”
刘湍叹了一口气,伸手摸了摸少年额头前的碎发:“小叔初来幽州时也和你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经历了一些事后,才知晓先前的自己有多粗陋和浅薄。过两年你就要弱冠了,小叔希望你也能遇到一个看重你之人。”
这段时间刘湍往鲜卑运了几次盐,虽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70-80(第4/15页)
幽州和鲜卑明面上已经达成了协议,可实际运作时,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有几次,他差点以为自己回不来了,若不是温珣派人及时将他捞了回来,此时的他也不知在哪里做孤魂野鬼,幽州刘氏分支今年春天的利润更不可能成倍增长。
想到温珣的笑脸,刘湍深深叹了一口气,心中更添了几分怅然。这么好的人,他若是能早些遇见该多好。
缓了缓后,刘湍认真看向刘琇:“方才你跑到哪里去了?”
刘琇嘟囔着:“都说端王妃长得好,我想看看他到底长什么样。结果还没靠近后院,就被王府的仆从给逮住了。小叔你是不知道,端王府真穷啊。之前太子纳侧妃时,太子府中哪怕是偏院都花团锦簇,结果你猜怎么着?端王府只有前厅布置了,后院空落落的,假山都小得可怜。”
“我想不明白,就算幽州荒僻,我看我们刘氏分支的宅邸中也没这么寒酸啊。端王好歹一州之主,怎么成个婚还搞得这么破败。”
刘湍眼神一凝,“慎言!刘琇,你若是再胡言乱语口无遮拦,一会儿我就送你回本家。你小小年纪懂什么?只看到了外表浮夸,看不透内里的锦绣。”
“从刘氏宅院到端王府,一路走来,你看到百姓们在做什么?他们像是自家在娶亲,发自内心地为端王和王妃高兴。你再看先前我们参加的那么多的婚宴,有几户人家做到了这点?”
见小叔真的生气了,刘琇委委屈屈闭上了嘴巴。在家中时,他最喜欢这个小叔,小叔风流倜傥狂放不羁,和家中那些一板一眼的长辈完全不同。自从小叔被家里人丢到幽州之后,刘琇感觉天都塌了。好不容易求得爹娘同意让他到幽州看望小叔,他才不要还没玩尽兴就被小叔送回家。
刘琇委屈地点了点头,恳求道:“小叔,我知道错了,你别赶我回家……”
刘湍舒了一口气,刚想说什么,就听宾客中传来了惊呼声:“范家的大儒来了!”循声看去,只见红毯的尽头出现了以范栗为首的大儒团。范栗换上了先帝亲自授予的礼服,他老人家一马当先,稳稳走在最前面。
紧跟着范栗的,是范琉范璃和卫椋章淮。范式一门三名大儒,整个大景人都知晓。章淮也是江南有名的大儒,何况他还是端王妃的恩师,他出现在大儒团队中也情有可原。可卫椋是怎么回事?
不知内情的众人窃窃私语:“哎?大将军王怎么也在里面?”“他身上还穿着同样的礼服,难道也想给端王他们证婚?”
卫椋闻言挺直了脊背,眼神中流露出了几分得意。呵,他就不解惑,憋死这群人。
五人大大方方从众人面前走过,等走到厅堂中时,范栗居中,四人靠后站定。随即,部曲们喜悦又嘹亮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王府。
“吉时到——新人进场——”
虽然前两天已经排演过几次了,可是当温珣的身影出现在回廊的另一边时,秦阙的心还是狂乱跳动了起来:“琼琅。”今日的琼琅和往常不一样,他看起来更加俊美温润,直叫自己挪不开视线。
温珣发现自己的手心中浸出了细密的汗珠,原以为自己不会紧张,可是真站在这里,他还是没压住心底的喜悦和羞怯。甚至于此刻脑海中还有些恍惚和难以置信:他要成婚了?他现在要参加的是自己的婚宴?
环视一圈,温珣在宾客中看到了哭成泪人的阿兄,看到了躲在角落笑得灿烂的袖青红玉和吴伯他们,看到了目光殷切的师祖和师伯,看到了部曲们善意和期待的笑容。
最终温珣的目光落在了秦阙脸上,这时他才发现,秦阙的眼眶不知何时红了,而自己的视线也不知何时模糊了。
一对新人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靠近,站定后,秦阙伸手在袖中掏了掏,摸出了一方雪白的帕子给温珣摁了摁眼角:“我家琼琅今日真俊,不愧是吴郡最俊美的郎君。”
待视线清明之后,温珣抬头看去,只看到了秦阙眼底的湿意。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王爷的眼泪为何能收放自如?方才我以为你会喜极而泣哭上一场。”
秦阙咧嘴笑了,“你可别说,差点眼泪就掉下来了。不过本王的眼泪只留给亲近之人看,才不哭给这么多宾客看。”
“噗”。温珣忍不住笑了出来,随即他觉得自己掌心中一暖,低头看去时,秦阙已经握住了他的手。
“走吧王妃,我们去拜天地。”端王爷感受着手中的温度,心中无比踏实。果然取消红绸是正确的,无论多奢华的红绸,都比不上亲自握着爱人的手来得实在。
在众人祝福的目光下,温珣和秦阙十指相扣缓步从红毯上走过,最终站在了证婚人身前。
为了今天的婚礼范栗写了几千字的祝词,就算他和他的儿孙们娶亲时,都没有用上如此华丽的辞藻。华美的词语太多,秦阙和温珣没能寄下全部,但是他们看到了师长们眼底的喜悦和期盼。每一个词语,都是师长对他们满满的祝福和期待。
大儒证婚,宾客们原以为今天的仪式会很长。没想到等范栗读完证婚词后,其他的几人什么都没说,仪式直接进入了拜堂环节。
在大景,达官贵人娶亲时流程颇为复杂,就拿拜堂为例,拜天地之前,会有专人吟唱祭拜天地的诗词,求天地庇佑这对新人。可是轮到秦阙和温珣时,这两人直接对着天空的方向行了个礼,然后就直起身面向东南和西南方向遥拜高堂。
全程行云流水毫不拖沓,眨眼间二人夫夫对拜已经完成,部曲高呼:“礼毕——”
在场的宾客齐齐傻眼:这……这就完了?
这可是王爷娶亲啊,为什么省了这么多的流程和步骤?哪怕是城中商户娶亲,仪式也得搞一个时辰!
随着部曲们高呼“礼毕”的声音,秦阙和温珣转身看清了宾客们脸上错愕的神情,二人相视一笑。这就是他们经过层层删减后想要达到的效果,六月气温升高,一套完整的流程下来,别说他二人汗流浃背,就算是观礼的宾客也扛不住。
仪式向来是做给人看的,心意到了就行。与其为了形式主义受罪,不如来点实在的。
二人上前几步步,高声道:“感谢诸位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婚宴,话不多说,大家吃好喝好!千万尽兴!”
说话间就见部曲们开始布置观前厅和花园,花园中拉上了能遮挡阳光的轻纱,回廊下整齐摆上了酒席用的圆桌。部曲们训练有素,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原本观礼的厅堂已经变了模样,秦阙和温珣拜天地的地方撘成了礼台。
紧接着范岭带着他的文艺兵们登上了礼台,一曲战鼓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而来:“今日乃是王爷和王妃大喜的日子,我们部曲大营文艺兵部准备了几个小节目给大家助兴——”
就在众人的注意力被台上的节目吸引时,圆桌上铺上了红绸,各种冷盘流水一样放置在了上方。和冷盘一起上桌的,还有一个个写了名字的木牌。今天到场的宾客众多,为了防止混乱,袖青他们早早按照宾客名单安排了坐席。
其中最靠近礼台的便是主桌,能坐在上面的宾客身份也越尊贵,比如范栗,比如卫椋,比如章淮等……可正北方的两个座位上,却没有留名字。
就在众人觉得这两个是端王和端王妃的座位时,就见二人分别拉了一人往主桌的方向而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被迫造反了》 70-80(第5/15页)
长福的眼眶还红肿着,发现弟弟的意图后,他连连后退:“阿珣,不行的。阿兄不能坐这个位置,你看,同一桌的有权有势,阿兄只是个小老百姓,会给你丢脸的。”
温珣一边笑着,一边推着长福的后背往其中一个座位上坐:“阿兄当然坐得,天地君亲师,老天在上黄土在下,君在长安,阿兄是我唯一的亲人,自然要坐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长福鼻子一抽,眼泪又掉下来了:“呜呜呜,阿珣……阿兄会给你丢脸……”
温珣将长福摁在座位上,一边掏出帕子给兄长擦眼泪,一边软声道:“没有阿兄,就没有今日的温珣。”
紧邻着长福的范栗宽厚地笑了笑:“是啊,这一桌上,除了新人之外,你最大。”
另一边,秦阙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吴伯整张脸都红了,被秦阙扛来摁在座位上时,他还羞得抬不起头:“老奴身份低贱,怎能坐这里,王爷,您别拿老奴寻开心了。”
秦阙认真道:“方才阿珣说,没有长福就没有今日的他。同样的话,我也要送给吴伯。吴伯,没有你,就没有今日的秦阙。吴伯,你是我的家人,是我的长辈。”
吴伯以袖掩面,袖口很快晕湿一团,口中还在喃喃着:“老奴怎能当得?”
见长福和吴伯稳稳坐在了主桌上,温珣和秦阙并肩而立再度牵手。亲朋祝福家人团聚,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婚礼。
第74章
幽州的世家贵族宴请宾客一般分餐制,一顿宴会下来,桌上的餐盘流水一般,餐盘中的食物却像喂猫一样只有几口。宾客们必须想办法消磨时间,才能避免对着空盘子发呆的局面。
而今天的宴席格外爽快,十个人一桌的大圆桌上摆满了冷盘热炒,每一道菜分量十足的同时也色香味俱全。
刘琇自认为参加过不少皇室举办的宴席,可是他从没参加过这样别开生面的席。餐桌上的菜肴有很多都是他没见过没吃过的,那些红红绿绿的菜蔬搭配着肉食,吃起来清爽解腻。小少年被辣椒片辣得直哈气,却舍不得丢下筷子:“小叔,这个是什么菜啊?怎如此特别?”
刘湍怎会关注桌上的菜肴,他的注意力都被正在敬酒的温珣吸引了。从他这个角度看去,正好能看见温珣颀长白皙的脖颈,随着温珣的动作,瀑布一般的长发微微荡漾,看得刘湍的心中起了一圈圈的涟漪。压下眼底的郁色后,刘湍不动声色道:“不太清楚,应当是幽州的特色菜肴,喜欢你就多吃点。”
刘琇抬眼看了看刘湍,不知道为什么,这次来幽州,他觉得自家小叔像是变了个人。如果说先前的小叔是风流倜傥说干就干的风流浪子,现在的小叔给他一种不知该如何描述的感觉。刘琇想了想后,突然想到了宅院中那只被关在了笼子中的猛虎,平时看着和大猫没区别,可是只要笼子一打开,它就会飞扑出来伤人。
温珣和秦阙正在敬酒,二人酒杯中盛着的是兑了水的米浆,喝起来只有甜味没有酒味。也只能这样,温珣才不会半途醉倒。
今天酒席上的所有菜肴都是二人亲自定下的,除了几道幽州特色的肉菜之外,其他的菜肴都来自部曲们耕种的田野里。所有的菜蔬都是昨夜采摘,送到王府时,叶片上还带着露水。菜品好,做出来的菜色就鲜美,每一个参加宴会的宾客都对今日的菜肴赞不绝口。
桌上有菜肴空了,就会有仆从们及时添补,因而哪怕是胃口大的武将们,也美美的祭奠了五脏庙。
一场婚宴宾主尽欢,等散场时,武将们大多醉倒在了桌下,而文臣和世家们也脚步踉跄眼神迷离。
这就是秦阙想要看到的效果,若是不灌醉这些人,万一他们闹洞房可怎么办?
等安顿好最后一个赴宴的宾客后,天色也暗了。端王府亮起了红灯笼,秦阙脚步轻快地穿过回廊直奔后院,现在终于到了他最期盼的环节了。
当秦阙的脚步快要踏进院门时,他脚步一顿,扬声问道:“暗卫何在?”
当下院中传来了不下三道声音:“属下在!”
秦阙满意地点点头:“本王和王妃的洞房都守好了吗?”
几个暗卫高声回应道:“回禀王爷,绝无闲杂人等靠近!”
很好,秦阙笑吟吟道:“辛苦诸位了,厨房中已经为值守的兄弟准备了酒宴,今夜好好休息。都下去吧。”
很快院落中的脚步声散去,秦阙瞅着卧房中透出的烛光咧嘴笑了:“琼琅。我来了~”
一进门,秦阙就见温珣坐在书案前看礼单。见此场景,端王爷毫不犹豫地抽走了温珣手里的册子:“王妃,洞房花烛夜你竟然还有心思看礼单?本王不好看吗?”
温珣笑吟吟抬头,不出意外地看到了秦阙眼底的笑意:“好看,今天行远最好看。你看,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就在等你呀。”
房中的圆桌上放了合卺酒,见此端王爷双手一抚笑道:“还是琼琅知我心意!”
清冽的酒水缓缓注入到了酒盏中,二人各自取了一杯酒相对而立。酒香微醺,烛光朦胧,不知是天热还是酒意上头,二人的脸颊都泛起了淡淡的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