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寒门首辅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彗星降临 嫡兄 这寡嫂她不当了 亡夫三更死,小叔五更到 三花猫的祭司手册[种田] 路易莎纪尧姆三春景 华夏先祖,助我飞升! 最强死亡九年后 诱哄无情道师姐动情后 GIN的秘密情人竟是家养精灵?!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寒门首辅》 70-80(第1/18页)

第71章 抢种 可怜这些小麦

商老板叫商会连银子带米一块儿送了来,其他老板也陆陆续续地送来了承诺的蔬菜、水果。

辽东县的基建工程也又一次启动,在一块选址还不错的地方开始打地基盖马厩,重中之重是建好驯马师们居住的房子。务必要宽敞漂亮,给予师傅们最高级的待遇。

当魏熊在周稚宁当初画下的巨幅建模图上,如约定般画下一道道红圈时,周稚宁笑道:“好啊,屋子房子都建起来了,今年大家也不愁过冬了,好啊,咳咳。”

茗烟在她身后站着,适时将手上带着的银狐裘披风披到她肩膀上:“主子小心些,天气一日日转凉了,眼看就要过冬。您的风寒还没好全,依旧咳嗽着,可要担心身子呀。”

身上的银狐裘披风几乎是触体生温,周稚宁垂首摸了一下,心想赵淮徽倒是真的为她好,总是留些好东西给她,哪一日她总得有个回报才是。

随后,她才抬起头来笑着对茗烟道:“我的身子没什么大不了的,赵兄给我留了好几贴药,你去熬了给我端过来吧。”

“哪儿还需要您吩咐,药早就备上了。”茗烟说,“张婉儿姑娘知道您风寒还未好,一早就过来给您煎药。现下里,那药估计还在火炉子上温着呢。”

周稚宁有些头疼:“怎么她又来了?”

“人家张姑娘一片痴心,奴才们怎么好拦?再说了,她好歹也是张班头的表妹。”茗烟说。

要是对张婉儿太过无礼,岂不是打了张班头的脸?人家现在可还在养伤呢。

周稚宁想一想,道:“罢了,药且先放一放,你与我再叫上魏熊,一同去乡下菜地里瞧一瞧吧。”

茗烟知道周稚宁是想躲着张婉儿,立即应下就去办了。不过茗烟还是记挂着周稚宁的身子,不敢真不让周稚宁吃药,所以他叫魏熊悄摸儿地拿帖药出来,他再自个儿煎给周稚宁喝。

还好辽东县附近的几个村儿没有不认识周稚宁的,一听说大人病了药煎药喝,都争先恐后地要献自家的药罐子。

最后茗烟挑了个新的,蹲在田埂上给周稚宁熬药,周稚宁就和魏熊下田。

周稚宁走在田垄处,眯着眼睛往左右两边望一望,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仓皇,不见绿色。她便看向跟随在身边的老农,问:“老伯,现下农田里都种什么粮食?是小麦么?”

老伯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人极瘦,皮肤被太阳晒的很黑,脖子后天一抹晒伤的赤红,脸上的沟壑条条道道,眼珠浑浊而沧桑。

闻言,他道:“回大人的话,是种小麦。但小麦也分春秋,早在九、十月份我们就该播秋麦子了,但是咱们穷,手上没钱买麦种。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了大人,咱们农民手上也有了点富余,可眼看着就要十一月了,播秋麦子的气节就要过了。与其种了小麦又叫它们冻死,我们干脆就不种了。”

但是农民是一年的收成管一年的饭,现在不种秋麦子,到了来年种春小麦的时候又要等。商老板他们的羊毛已经被周稚宁一薅再薅了,现在没有个更大的理由,是再薅不到银子了。可没了银子做保障,来年辽东县说不定又有一大批人饿肚子。

周稚宁皱起眉头,她看着脚下的泥土,然后蹲下来抓了一把。

感受着泥土的湿润与肥沃,周稚宁惋惜道:“这么好的土,要是能种点东西,来年肯定能有好收成。”

魏熊点点头,觉得可惜:“北方本来就以小麦种植为主,现在可惜了。”

“诶,要是我们叫上足够的人来一起种。”周稚宁抬头问:“那是不是可以抢在十一月之前下种呢?”

魏熊迟疑道:“可行是可行,但辽东县的农田那么多,就是再来几千上万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把小麦全部播种。”

“但就算不能全部播种,播一半也好啊,来年也有一半的口粮可以支撑。”周稚宁不舍地将手中的土重新抛回土地,“我得想个办法,找点人过来帮忙才行。”

“那不如求助乌雅连识?他们部落人多,而且现在通商一事尚未完全确定,地牢里还关押着一大批俘虏呢。”魏熊道。

“不可。”周稚宁摇摇头,“种地不比其他,草原人对此甚是生疏。万一乱种,导致小麦还没发芽就死在地里,反倒是得不偿失。要找,也得找有种植经验的汉人才行。”

“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农民们肯定都在忙自个儿家的地。哪里有时间来咱们辽东县?”魏熊摇摇头,“依我看,这麦子是种不成了。”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没试过怎么知道不可以?”周稚宁站起神来,“让我来想想办法。”然后又看向老伯,“老伯,这几天您先回家去,天气冷了,小心冻着。这麦子我来替你们想办法,一定不让大家吃亏。”

老伯忍不住哽咽:“周大人,您真是观音菩萨在世啊。”

周稚宁就怕老人哭,赶忙又是一阵安慰,就和魏熊离开了田垄。

这时候茗烟的药也熬的差不多了,还冒着热气呢。

周稚宁接过来吹了两口气,正要喝,结果瞧见黑漆漆的药汁忽然荡起了一点涟漪,与此同时,她也觉得鼻尖冰凉凉的,似乎落了雨一般。

她抬起头看向天空,才发现不知何时,天空已是积满了乌云,黑云压城城欲摧,叫人没由来的觉得压抑和喘不过气。有星星点点的白色碎屑不断地飘落下来,却不是雨,而是雪。

“天啊,下雪了。”茗烟呼出一口白气,不可思议地看着天空,“北方这么早落雪吗?”

“是啊。”周稚宁清亮的眼眸清楚地倒映出飘雪的模样,“北方的初雪来的比南方早的多,现在只是小雪,往后才会下大雪呢。”

随后她低下头吹了吹汤药,紧接着就将这碗苦汁一饮而尽。虽然喉头的苦意如同翻江倒海般涌上来,可热药下肚,她略有些寒冷的身子倒是有了些暖意。

但再看那几位老伯,都穿的十分单薄,周稚宁将空了的药碗递回给茗烟,道:“回县衙之后,去拟张告示出来,告诉全县百姓,县衙可以免费提供姜汤,路过县衙的百姓尽可以进来喝碗浓汤驱驱寒。”

不像现代用电器就能得到一杯热水,古代要热水就只能烧柴。柴价虽不算太贵,但烧开一锅水要耗的木材却不少,总体来看也是贵的。穷人负担不起这个价,更穷的,就算是砍了柴,也是用柴去和富人换米吃。

冻死和饿死各选其一。

所以周稚宁的这碗热姜汤其实能在无形之中救下许多人,只是县衙的账簿上又要记一大笔开支了。

茗烟简单在心里算了个数,就忍不住为这笔数字咂舌,但他也知道周稚宁向来舍得在老百姓的身上花银子,也不就多说,答应下来。

尔后,周稚宁又对魏熊道:“魏熊,你去核对一下有哪些富商承诺过要送我们过冬衣裳的,预备要送多少套。把数字记下来,再去县内查访一下,看看哪些人家过冬衣裳不够的,优先发给他们。”

想了想,她又补了一句:“若是备下的过冬衣裳不够,就以两三个人算作一件,暂且先凑合着。余下的我再来想办法。”

魏熊也点头:“是。”

“茗烟心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寒门首辅》 70-80(第2/18页)

机灵,魏熊可靠沉稳,有你们二人协助我办事我很放心。”周稚宁低低咳嗽了两声,目光担忧地望向这片土地,“但当务之急还是麦子……”

虽然只是下了一场小雪,可是雪过以后,辽东县里外上下、各事各物都披了一层薄薄的雪。雪渐化吸热,辽东县的温度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低下来,县衙里的衙役不少人都换上了厚实一些的棉服。

在这样的天气下,周稚宁在县衙大堂上坐着批折子总是手僵,在茗烟的劝说下,还是将办公的地点移去了自个儿房间。

嘎吱——

茗烟推门进来,斯哈斯哈地搓自己的耳朵,一面哈白气,一面说:“主子,您让我办的事儿奴才办妥了。”

周稚宁正在和逐渐冻结的砚台做争斗,闻言,头也不抬地问:“有多少人来喝姜汤?”

“可不少咧。”茗烟搓着手回想了一下,“一上午就有二十来个,一锅姜汤只够轮一遍的。这还只是小雪呢,这往后要是落了大雪,咱们怕是还得再支几个锅子。”

“支就支吧,总不能把人给冻着。最冷的时候,你们再去药铺买些强身健体的药放在汤里一起熬,银子不够使的话就从县里的账上直接拨,告诉刘师爷一声就成。除却买种子的银子绝对不能动,其他的你就看着办吧。”周稚宁舀了点温水进砚台,这才出了点墨,“茗烟,过来给我研磨。”

“主子,您要写信?”茗烟窜过来按住墨条,利索地磨起来,“您是要管京城里的赵大人要人么?”

“京城离咱们这儿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周稚宁拿毛笔蘸了磨,“所以我自然要找位更近的。”

然后开始在信纸上落笔——

“柳怀禛将军敬启,后辈周稚宁久慕鸿才,冒昧致书,以求教诲。今……”

此前赵淮徽曾对她说写过一封家书给柳怀禛,在信中请求柳怀禛在辽东县危难之时出手相助。周稚宁一直在想该如何利用这个关系,才能既全了自己,又不至于太为难别人。

如今这个机会正好,她借只是借些人手来,总不至于让柳怀禛太为难。

写完信后,周稚宁落下自己的印签,就交给了茗烟去寄。

若是快马加鞭的话,大概一两天的时候就能到。

果然,两天以后,周稚宁就收到了柳怀禛的回信。

茗烟笑道:“都说柳将军生了一副侠义心肠,这次回信定是有消息来了。”

周稚宁也是笑着拆开了信封,打眼一看,发现柳怀禛给她写的开头首句是:“忽得兰言,欣喜若狂。”

她自己倒是久久慕名柳怀禛,要高兴的发疯也该是她发疯才对,怎么柳怀禛会这么回她?

只是略微想一想,这事儿就被周稚宁抛到了脑后,继续往下读。但是越看,她的脸上却越凝重。

因为信的语言虽然很委婉,但还是明确地透露出了“未能为力”这四个字。

只是具体原因柳怀禛并没有透露,只是遗憾地表示自己这边抽不出人手。

“边境难道有异动?”

周稚宁蹙眉深思,却想不到会有谁在这个时候来犯。

这时,倒是隐约听见窗外传来一阵喧哗之声,像是两方人扯起皮来,你一句我一句吵的不可开交。

这事儿周稚宁一般懒得管,都是叫茗烟处理,茗烟也在行。果然,茗烟才听见了吵闹声,就撸起了袖子,哼哼道:“我倒要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在大人心烦的时候闹事。”

说完就跳出门去。

周稚宁还在苦苦思索。

若是从柳怀禛那里借不到人,她就只能拜托乌雅连识了。可是这是最下乘的方法,鬼知道没接触过种田的草原人会把种子种成什么样?说不定到了来年他们会是白忙活一场。

罢了罢了,现下是能抢种一点是一点,先叫魏熊带几个衙役收编几个小组,先领头下地干活儿吧。

周稚宁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站起身来,正要去前厅大堂寻魏熊时,却远远地瞧见魏熊拍打着自己的衣服,脚步匆匆地朝她走了过来。

离得近了,周稚宁才看清魏熊的衣服居然都湿了,脸色也不好看,是被气成这样的。

一见着周稚宁,魏熊就向她告状:“大人,今天排队领姜汤的队伍里不知道怎的,混进来两个打北边儿来的汉子,不知道咱们这儿排队领汤的规矩,只管抢。好几个乡亲都被抢了汤喝,我原先要与他们理论,谁料他们与我将打起来,撞翻了装河水的水桶,把我搞成这幅狼狈模样。”

周稚宁眉头皱的更深。

魏熊的能力她是知道的,寻常人根本打不过他。

那两个人应该不是普通人。

“走,带本官去瞧瞧。”

“是。”

两个人一路到了前面大堂,魏熊指人给周稚宁瞧:“就是他们俩。”

周稚宁眯着眼睛看过去。

确实是两个身形魁梧不输魏熊的汉子,一个国字脸,一个胡子拉碴,身上都披着破衣烂布,脚上的靴子也满是泥泞。

可是周稚宁更加仔细看了看那鞋,随后冷笑一声,道:“魏熊,带一伙衙役去将这两人扣下。”

“大人,这两人恃强凌弱,是不是要打他们的板子?”魏熊问。

“恃强凌弱?我看倒是‘临阵脱逃’这四个字更适合他们。你看他们脚上穿的,三寸的皂底纳四层的布,靴后还有丝绦相配。不是杀人越货的贼匪,就一定是逃兵!”

周稚宁沉下脸。

这两个逃兵若真是从北方来,看来柳怀禛那边确实是出事了。

第72章 县债 做文章

魏熊再加上几个衙役,轻而易举地就将这两个逃兵给抓了回来。

周稚宁的书房中,这两人噗通两声给周稚宁跪下,求饶道:“大人,大人,我们再也不敢了。我们就是冻坏了,这才忍不住多喝了两碗姜汤,我们再也不敢了。”

周稚宁不确定这两人会不会是柳怀禛手下的兵,也担心立即挑破二人身份,他们会愧极生变,闹出一些棘手的事来,于是先按下逃兵一事不表,而是先顺着二人的话道:

“要想饶你们也容易,你们需得一五一十地说清自己的身家背景。不然在这落雪的时候,忽然冒出你们两个生面孔。不是卷了主家钱财出逃的家仆,就是抢了百姓财物的劫匪!”

两个人对视一眼,见周稚宁没提逃兵的事儿,眼里有些庆幸,便自称是更北边儿居住的百姓,开始对周稚宁表起清白来。

“大人,我们二人本是居住在北边的村民。本来也是安居乐业,但是今年落雪来的比往年更早些,堵塞了回城的路,以至于导致境外的探子回报不及时,竟然误了大消息。”

周稚宁眉头一皱:“什么大消息?”

“边境线外的元朝残部要偷袭我们。”

话音落下,房中的人都震惊了。

早在太祖立国之时,就已经把元朝旧部打的接近崩溃,已然成了一片乌合之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寒门首辅》 70-80(第3/18页)

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所以太祖根本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设置边防九镇,也只是为了防止有敌国攻打。

现在太祖崩逝,又经历了成祖,以至于到如今的陛下,已有两三代朝代更迭,没想到元朝残部却在这时卷土重来了。

“他们趁着风雪而来,因为事发突然,所以一击打溃了柳怀禛手下的两个先遣小队,差点叫他们夺了城。是后来柳将军又带人夺了回来。”

这下周稚宁知道为什么柳怀禛那边抽不开身了。

“这些元人,亡我大明之心不死!真是可恶!”魏熊咬牙。

周稚宁默默点头。

其实以柳怀禛的能力,哪怕有风雪的相助,这些元人也只能占据一时的优势,不会是柳怀禛的对手。况且元人早就被打的只剩残部了,剩下的这些实在不足为虑,她倒不用太过担心。

“魏熊,把他们带下去关起来。”周稚宁敲了敲自己的桌面,“改天寻个差不多的日子,派两个人将他们押送给柳将军。”

两人面面相觑,大呼冤枉。

“大人饶命啊!我们可都是良民!”

这时魏熊也终于可以骂出声了:“呸,什么良民,当逃兵就算了,还抢百姓的姜汤喝,只是把你们重新押回军营,而不是打你们几十板子已经很好了。”

两个人瞪大了双眼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暴露的,就这么被魏熊和几个衙役带了下去。

“这么看来,这两个逃兵应该就是那两支被打散的先遣小队里的。边境苦寒,这二人耐不住寂寞,干脆就逃了。只是身上的其他物件都扔得,就靴子一时找不到替换,所以才一直穿着赶路。”周稚宁道。

这事儿在边境很常见,周稚宁并不意外。

“主子,咱们本是要找柳将军借人的。现在将军抽不开身,那咱们这地……”茗烟叹气道。

不用茗烟多说,周稚宁自己就头疼了。

现在播种秋小麦的事情又一次陷入了僵局。

*

北方下过了小雪,天气就是一天一变,受冻的人一多,县衙里的暖炉锅子一天到晚都不熄火。

县衙,漫天飘雪,北风呼啸。

茗烟一边将抓好的补药丢进锅子里熬,一边冻的直发抖,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喷嚏,朝烧的正旺的火炉靠近了些。

“哟,茗烟兄弟,可委屈你在这儿熬着了。”岳中旗三两步走进来,大力拍去身上的雪,“这天气可真是冻坏人了!来,也给我来碗热汤。”

茗烟揭开锅盖给岳中旗舀了,岳中旗接过之后也不讲究,叫旁边蹲着喝汤的百姓给他腾了点地方,就在犄角旮旯里盘腿坐下了。

“欸,我说你别光顾着喝啊。” 茗烟把抄勺交给厨娘,自个儿蹲在岳中旗旁边,“大人叫你和魏熊一块儿去那些大户家里领棉衣的,衣裳呢?”

“急什么?那些大户上赶着巴结咱们大人,衣裳是少不了,只是运回来要花一番力气。”岳中旗砸吧了几下,咕噜噜灌完剩下的,再一抹嘴,“天寒路滑,道路又泥泞,我们的车队有一半儿陷在了东边进城的泥地里。魏熊和几个兄弟在哪儿看着,我自个儿跑来到县衙里寻人来帮。顺便取取暖。”

茗烟翻了个白眼:“你不早说,白叫人家受冻。”

然后就站起来预备着跑到后唐去告诉周稚宁。

偏巧那边周稚宁已经掀开了门帘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告示,见茗烟和岳中旗都在,便道:“可是要出去?”

茗烟就将岳中旗的话重复了一遍,请示道:“大人,这会子雪正大呢,那车怕是不好出来。要不叫魏熊他们回来,等雪停了再拉?”

“行。”周稚宁说话的时候嘴里也冒着白气,折起告示道:“正好本官另有事情吩咐,你叫上些人和本官一块去城西。顺便把魏熊也叫回来,只留一两人看着棉衣就是。”

说完,她就连轿子都不曾坐,直接出了县衙大门。

岳中旗还在疑惑:“大人做什么这么急?”

茗烟却已经急急忙忙地取了把油纸伞,赶忙跟着追了出去:“大人!大人!你不穿斗篷好歹打把伞啊!你的风寒还没好呢。”

岳中旗的问题没人解答,他又不是个聪明的,只好糊里糊涂地先把碗放好。

那边有几个同样喝汤的百姓笑着说:“岳捕头还不快跟去,周大人说这话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就是把县衙里的衙役老爷们都带去也没什么,有什么大家替周大人看门儿呢,保管出不了错儿。”

岳中旗便一笑,果真多点了两个衙役一块儿去了。

等到岳中旗带着魏熊等人一路赶到城西的时候,周稚宁已经一头钻进了田里,低着头,弯着腰,似乎在丈量着什么。茗烟则打着把油纸伞站在周稚宁身边,自己也不敢挨着伞檐半点,全都拢在了周稚宁头上,一边嘴上还劝:

“大人就是有再要紧的事儿,也不该这么糟蹋自己的身子。咱回县衙先穿身暖和的披风来吧,不说挡雪,但好歹御寒。”

周稚宁却没理他,兀自研究着什么。

茗烟劝不动,只好给魏熊和岳中旗两个使眼色。

这二人一左一右地靠上来,还没站稳呢,就听见周稚宁道:“从明天开始,本官想卖县债。”

茗烟不懂:“大人,什么叫县债?”

周稚宁沉吟了一会儿,站起身来说:“现在咱们辽东县要下种子,可是缺人。但隔壁县城的农田现下大多数都弄好了,接下来就等着过冬。咱们要是能借动他们的人帮辽东县办事,种子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大人,这不可能。”岳中旗摇摇头,“属下就是在这片土生土长大的,这个时候天冷,乡亲们又大多没有足够的棉衣,只能待在家里不出来。一家人凑在一起取暖,倒还能省些柴火。顶多再有些人家砍了自家的白菜、萝卜出来卖,赚额外的油水。否则大家是不会轻易出来的。”

“是啊,大人,别说其他县城农民的棉衣了。就是咱们辽东县的棉衣也不够。”魏熊在这时开口,“就拿属下去那些大户家里领的棉衣来说吧,咱们辽东县人口有近两万人,除却妇孺病残以及其他行当的,也还有农民的人数起码也有八九千。可大户们送来的棉衣只有一半儿,还有一半儿还不知上哪儿去凑呢。”

棉衣是重要物资,在严寒的古代是足以卖进典当行的物件儿。所以一般家庭里边儿能有一件棉衣就是万幸,若有遇见谁人要外出,一件棉衣还得两个人轮流穿。其余的就多穿两件夏衣蹲在家中挨冻。

周稚宁道:“这便是本官要卖县债的理由,而且要卖给那些布商。”

然后周稚宁就将自己写的告示拿给魏熊三人看。

“县债乃全县共有,持有县债者来年可根据米市行情、辽东县的收成情况向辽东县索取一定比例的银两,债份儿越多,来年米市价涨,辽东县收成越好,能索取的定例就越多……”魏熊一字一句地读出这些字。

岳中旗紧接着读:“但今年县债售卖分为两千份,一份卖今年一斤白米的价格。”

茗烟赶紧算了一下:“今年的米价虽因为商老板他们囤货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寒门首辅》 70-80(第4/18页)

奇涨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有赵大人和周大人都找个商老板,这段时间白米的价格已经降了不少。来年不知道会不会再涨。”

“所以决定这县债多少的,其实还是辽东县的收成?”魏熊说。

周稚宁点点头,用手指了一下这片土地:“你们看这片土地,肥沃、辽阔,如果种上种子,来年必定丰收。本官想这对于那些商贾来说,会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话虽然是这样说。”茗烟为难,“但是大人,你这县债的说法我们从未听说过,难保那些商贾会信大人。”

“本官也知道,但好在那些马厩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可以找个日子接驯马师们来了。到时候,咱们再借乌雅王上的名,好好出一回风头。”周稚宁一笑。

“大人这样说,可是已经想好了叫我们做什么了吧?”魏熊笑道。

“到时候,魏熊你便这样……”周稚宁靠近魏熊,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第73章 徒弟与师傅 汉人的以礼相待

乌雅连识与周稚宁一同盖章的《两族通商文书》发放出去之后,着实在周围的县城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激起了大范围的讨论。

这个时候,恰逢马厩已经搭建好了,周稚宁便和乌雅连识一同敲敲打打地去接驯马师们入城。

看着辽东县门口的即使冻的发抖,但依旧努力保持礼节的守城士兵们。和后面被三到六个人团团抬着的三牲礼,乌雅连识不由挑了一下眉毛,对摸鱼儿说:“他们的礼节未免太周全了些。”

摸鱼儿瞥了一眼两队原地待命的唢呐乐队,也是默默点头,但他觉得:“王上,属下觉得这正是周大人认为王上威严遍布草原,所以才会对驯马师们礼遇有加。”

诚然,这个马匹拍的乌雅连识非常舒服,但以他对周稚宁的了解,这人闹这么大动静一定是另有所图。

“先看看周稚宁到底要干些什么。”乌雅连识说。

很快,到了驯马师入城的时辰,远远的就看见一队人骑着高头大马走了过来。

这些人高大强壮,马匹也是健壮不已,毛发乌亮。一双双碧绿的眼睛,昭示出他们的异族人的身份。深邃的眉眼和高挺的鼻梁,将他们显得轮廓硬朗。

马队到城门依例下马对周稚宁行礼。

为首的一个大胡子用不甚正宗的中原话说:“中原的官员你好,我是驯马师以勒扎。这些,是我们乌雅族进献给中原官员的礼物。”

周稚宁抬头朝后面看去,发现在以勒扎的身后还跟着一支马队。十二匹骏马的背上,背满了充满异域风情的礼品。有色彩大胆鲜艳的腰鼓,也有毛色光滑漂亮的羊皮。

周稚宁微微一笑,行手礼道:“多谢。”

紧接着,就该是乌雅连识出来说两句。

乌雅连识走到驯马师的面前,客套地说:“以勒扎,你是草原上最厉害的驯马师,也是最忠诚的草原战士。本王相信你在辽东县的这段时间,一定凭借你忠贞坚定的良好品质,和周大人他们相处愉快的。”

这便是在提醒以勒扎不要将驯马的秘诀透露出去,只帮辽东县训马,做好分内事情就够了。

以勒扎闻言,单手盖住左胸,神情认真道:“草原神在上,我必然不负王上重托。”

周稚宁心里也跟明镜一样,她笑了笑,转头对茗烟和魏熊点了点头。

茗烟和魏熊收到周稚宁的眼神示意后,茗烟悄悄退出了人群,魏熊则高声喊道:“奏乐!起!”

磅礴的乐声呼啸而起,唢呐高昂入云,笛子声轻快欢乐,鼓点也是给的恰到好处。

以勒扎以及其他驯马师被这突如其来的乐曲一惊,有些不知所措,周稚宁解释道:“这是我中原对待重客的礼节,还请您和您的族人请往这边走。”

言罢,周稚宁领头走在前面,以勒扎以及马队跟在后面。

乐队站在两边吹奏乐曲。与此同时,还有百姓们夹道欢迎,齐声欢呼:“欢迎乌雅族!欢迎乌雅族!”

被这热情的喊声吓了一跳,但驯马师们大多数还是以一种又好奇又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们。

然后,茗烟不知道从哪儿领出来几个穿着干净的小孩子,穿过人群来给驯马师们送花。

只是这花并不是真的,而是用彩布扎出来的绢花。堆在一起新奇又好看,许多驯马师接到花之后都面露惊奇,连声夸奖:“好漂亮!”

以勒扎也忍不住将这绢花看了又看,然后摸了摸给他献花的小孩子光滑的脸蛋。小孩子被他粗糙的手一摸,忍不住咯咯地笑了笑,轻声轻气地说:“叔叔再见。”

然后就跟着小朋友部队一块走了。

以勒扎的目光跟着这孩子飘出去老远,一脸胡子的黑汉子都忍不住咧开嘴笑了笑。

乌雅连识在旁边看着,顿时心生不妙,但又挑不出什么错儿,只好继续跟着队伍走。

很快,队伍到了马厩处。

自从动工以来,乌雅连识一次都没来看过。因为以他来看,马厩就是马厩,再怎么修的精良也修不出个花儿来。再加上周稚宁自个儿也没去监督过,所以他也以为马厩建的必定平平无奇。

谁知到了现场一看,才知道这马厩建的十分整齐规整。这栏杆,这房顶,一看就知道是用的新木,靠近时鼻尖甚至还能闻到淡淡的木香。

马厩旁边还有一排排精神面貌看起来极好的小伙子们,个个劲衣短打,站的规规矩矩,双手背在身后,两脚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

见到这一群奇装异服的驯马师们,为首的一个小伙子站出来,深吸一口气,中气十足地喊:“全体都有!向师傅问好!”

话音落下,十来个小伙子卯足了劲儿高声喊道:“师傅好!”

所有人都被这热情的问好震了一下。

以勒扎懵懵地抬手:“大、大家好。”

周稚宁笑道:“以勒扎,这些是本官为你们安排的学徒。以后会在你们手底下做些打杂之事,协助你们驯马。你们若想保留秘诀,防着他们也无事,但他们对你们,依旧以师徒之礼相待。”

乌雅连识和摸鱼儿眉心一跳,总觉得周稚宁这样安排对他们很好,但是一转头看见以勒扎等人同样一副震惊脸,又总觉得怪怪的。

“现在请各位师傅挑选自己的徒弟。”周稚宁道。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做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场面一时间有些僵,倒是徒弟队伍里那个领人喊话的小伙子主动站出来,自我介绍道:“各位师傅,在下姓庄名黎国,今年十七。早年就当过驯马小吏,有些经验在身上。不知道有哪位师傅看得起我,愿意让我来帮帮忙,打打杂。”

不愧是专门挑选出来的机灵人,在这种场合格外会灵活变通。

既然有人主动开口,又有周稚宁在一边看着,总不太好拂了人家的面子,于是由以勒扎缓缓开口道:“我收你。”

庄黎国脸上露出一个笑,立即小跑了两步到以勒扎面前,结结实实地给以勒扎行了个拜师礼,然后就恭敬地站在了以勒扎的身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寒门首辅》 70-80(第5/18页)

有了以勒扎做开头,其余乌雅族人也逐渐松动起来,开始各自挑选徒弟。

不过半个时辰,每个小伙子都有了各自的师傅。

这时候,也差不多快到午时了,该用膳了。

周稚宁笑道:“诸位,我们中原人有句俗语,叫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诸位远道而来做客,本官也得尽一尽地主之谊。今日,本官特意在繁华的米城设下筵席,请大家赏脸亲往。”

其实周稚宁说话太讲究,这些驯马师没怎么听懂。这时候,他们身边的徒弟就派上了用场,一个个都悄声在自家师傅身后或重复,或翻译,这才叫大家明白,原来周稚宁要专门请他们吃饭。

中原人就是客气啊。

以勒扎笑呵呵地说:“谢谢中原的官员。”

周稚宁便摆摆手,示意徒弟们牵上师傅的马,一块儿跟着去。

乌雅连识本觉得连着马一块儿牵去是不是太过招摇了,谁知他才转头,就看见魏熊居然跑去牵了驮礼物的马队,带着领头马也踏上了去迷城的路。再加上乐队吹吹打打,徒弟们浩浩荡荡,衙役们为周稚宁开路,整个队伍招摇极了。

哪怕因为寒冬许多人都缩在家里头,看见这样大的阵仗都忍不住探出头来瞧瞧热闹。

“这是哪里来的队伍?”

“听说周大人要和蛮子们通商啦!”

“哟,你们看那些东西,蛮子也有这么好的鼓啊。”

米城离乌雅族们进来的地方还有点远儿,一伙人跟着周稚宁走了半天,都没看见酒楼出现,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旁边还时不时有群人跟看猴似地瞧他们,驯马师们都有些为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同人]异能是智与障的我要如何求生 穿成总裁的顶流替身 完结+番外 炮灰攻逆袭记[穿书] 我靠吃火遍全网 黑化男主为我爆灯 爱不爱 来自未来[娱乐圈] 暴君洗白计划[穿书] 追妻不晚:历少的心尖宠 [斗罗]自创魂环后还要拯救武魂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