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40-150(第1/17页)
第141章
“来来来,让我看看花一个星期更新的APP多了什么功能。”
说着,禾嫒尺点进APP。
一眼瞧去,界面变了。
字体更大,指引和下导航更清晰。
APP右上角还多出一个类似桌面宠物一样的黑白色智能迷你机器人。
长得像只胖熊猫,长按以后能将它拖动至页面任意地方。
“这是个什么东西?”禾嫒尺好奇地用手戳了戳。
下一刻,胖熊猫居然在屏幕上打起滚来:“不要戳我啦,我好痒痒啊。”
“哦?居然是这种设置吗?”
见胖熊猫会动,禾嫒尺又继续戳,想看看戳不同的地方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连戳十几下之后胖熊猫白脸鼓起,浮起红晕,表情变得暴躁,还不停跺脚:“别闹啦,我要生气了!”
“好吧。”禾嫒尺这才放下继续戳它的想法,“更新一周就多个熊猫,除了卖萌以外就没别的用处吗?”
结果胖熊猫像是听见她的话一样,略微整理自己的容姿后,马上开始自我介绍。
“我是美食网红打卡APP小管家,简称小美,小美除了卖萌以外还负责很多东西,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问我,现在开始给您介绍APP的新功能。”
“首先更新的就是地图模式,按这里。”小美往APP最下方的地图标识指了指。
禾嫒尺顺着小美指引的方向打开地图模式,一张微缩的本国地图出现在眼前。
地图上的大部分面积都是白色,禾嫒尺曾经去过的广西、广东,目前都是点亮状态,呈绿色,还能看见上面有一个黄色的星星。
点击属于广东、广西的星星时,当地地图会被放大。能看见当地地图内,禾嫒尺曾经去过的城市已被标蓝。
要是再点开标蓝的城市,地图会再次放大,禾嫒尺去过的店铺会在上面以星星记号标出来。
可惜手机屏幕太小,导致地图上的记号看起来很拥挤,店名也叠在一起,看得不是很清楚。
好在能通过手势缩放,将地图放大。
禾嫒尺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拉,尝试把地图放大至合适大小时,小美似乎通过举动看出她的需求。向她招招胖手,并指向屏幕右上角的投屏图标。
“如果觉得地图太小可以将APP投至更大的屏幕上使用哦。”
“投屏?能投到哪儿?”
按照小美的提示,禾嫒尺点击投屏图标,瞬间跳出两个选项——
电脑和平板。
想着电脑屏幕更大些,禾嫒尺果断选择电脑。
下一刻,美食网红打卡APP便直接跳转至电脑,并迅速适应电脑屏幕大小,化作横屏模式。
屏幕上的地图更大,代表店铺的图标也不再挤到一起。
胖熊猫小美被一并投到电脑屏幕上,看起来更胖了。
它不知道禾嫒尺正在心里夸它长得肥美,正趴在屏幕上,提示禾嫒尺点击店铺图标查看详情。
禾嫒尺按照提示,用鼠标随手点进名为羊魔牛的店铺星号。
马上,屏幕上便跳转至该门店的专门页面。
页面内包含禾嫒尺在店里吃过的美食名称,消费过的订单历史记录,以及她对该店铺美食做出的所有评价、作品。
每个作品吸引多少人浏览(非其他平台的浏览次数记录,而是实际人数。),多少人到店消费,消费金额等,都能在里面看得一清二楚。
“快看这里!”小美扒在作品列表框上,示意禾嫒尺跟着指引看,“每个作品还更新了数据分析内容哦。”
禾嫒尺这才发现自己的每个作品名旁边,都有一小段APP给出的标红评语。
例如禾嫒尺之前发的从化系列视频旁就就有这么一句:浏览人数尚可,实际到店消费人数较少,以现有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浏览用户群体距离店铺较远。
“是这种原因吗?”禾嫒尺扒着自己的作品记录,一个个往下看系统评语。
让人意外的是,她发现在所有作品里,早期的《长红十几年的泰国餐馆居然还藏着这样的菜?》居然浏览人数:消费人数比例最高。
过年时发出的作品到现在还能持续给她带来收入,长尾效应很强。
还没等禾嫒尺仔细看完自己的往期作品评语,小美又拉着禾嫒尺继续看地图模式里的新功能。
在大地图中进入省份、或城市时,屏幕最下方会出现一大排菜名。
仔细一看,便能发现全是禾嫒尺在获得APP之后品尝过,并拍照评价的美食。
点击美食名称后,会跳转至该美食的专属页面。
电脑屏幕左边是一张张禾嫒尺曾拍过的照片,以及视频素材片段等资料。
屏幕右边则是店铺列表,代表她去过的哪些店供应这道菜。
最后,禾嫒尺还发现屏幕下方有一个全息投屏按钮。
不过目前按钮是还是灰色,按下去也没反应。
按照小美的说法,目前APP供能不足,有些功能还无法完全使用。
“基础更新内容就是这些啦!其他新功能会在使用过程中慢慢解锁,接下来APP要发布更新之后的第一个任务!”
【指引任务①:一个成熟的自媒体人要开始学习自己接广,请在所有自媒体账号简介附上自己的邮箱联系方式。
任务奖励:解锁各平台虚假评价识别功能。】
禾嫒尺看见任务描述时,心里咯噔一下。
“接广?接广不是在声望商城用影响力换就行了吗?”
她赶紧点进声望商城,生怕商城里的广告会被下架,系统更新之前她还看上里头一套洗碗机来着。
进入商城后,她发现各种广告还好好地待在原地,甚至一周不见,又多出好几种新品。
这下禾嫒尺被搞蒙了:“既然能在商城里用影响力换广告,为什么还要我自己接广?”
小美神秘一笑,没说什么。
想着在简介附上自己的邮箱账号并不费事,禾嫒尺也不多纠结,没花几分钟便将简介修改成功。
APP也不卡任务进度,马上弹出任务完成提示。
随后便跳出提示。
【明早9:00后便可使用虚假评价识别功能。】
……
砰——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禾嫒尺被隔壁租客关门的声音吵醒。
城中村改装的公寓老毛病,隔音不太好。
昨天晚上,她在APP看自己的往期作品评价和各种数据时,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
一摸手机,看时间居然还没到9点,禾嫒尺便再赖会儿床,起来洗漱做早餐——烤土司片。
等9点一过,她再次打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40-150(第2/17页)
小众点评、或是小紫书、逗音等平台,查看各种美食评价时,发现各平台内容果然发生变化。
某些评论内容旁会出现来自美食网红打卡APP的类似,刷分、假评价之类的小字标注。
更神奇的是,小众点评的评分星级,会出现两种评分。
一种是点评的原评分,一种是经过APP过滤不真实评价后的真实评分。
“这个功能好用!能省去以后在网上搜索美食商铺时,自己过滤虚假评价的时间。”
获得新功能的禾嫒尺捧着手机,游走在各个平台之间冲浪,顺带在里头观看各种美食评价。
“哦哦,这种居然也是假的,之前根本没看出来。”
“啊?这个居然是真实评价?好吧,之前确实也没看出来……”
正当禾嫒尺狂刷评价,把其他事都抛诸脑后时,她昨日才放到各平台简介内的邮箱号里,已经躺了一封新邮件。
……
做自媒体如何接广,以及与各种金主联系是很重要的事。
某些自媒体平台为了让博主们更容易赚钱,甚至还设有自己专门的接单网页。
单主们只要注册账号,就能在里面看见各大平台的博主报价以及大家的作品数据等,方便交易。
不少单主觉得通过平台交易比较麻烦,有时也会直接通过邮箱联系博主。
邮箱是个好东西。
我国网友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平时其实不太使用邮箱。
路人粉最多只会发个私信,不太会专门给邮箱发信息,所以使用邮箱作为联系方式,能过滤不少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消息。
大部分没有其他主页,靠接单挣米的自媒体人都会把邮箱挂在线上,好让自己不至于错过金主们的消息。
禾嫒尺不。
她压根没想起来这事。
直到她的小美跳出来提醒,作为自媒体人要时常记得查看邮件。
“啊?我昨天才在简介上放联系方式,应该没这么快就有新邮件吧?”
禾嫒尺忐忑地登上邮箱,在一堆垃圾邮件中找到自己的目标。
“您好,诚邀您加入我们探探工会,加入我们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广告.机会和曝光,以后你发的所有作品我们都有人去点赞……”
“……”
广告啊。
工会广告。
别搞了,她不需要加入公会。
禾嫒尺随手将一堆垃圾邮件丢入回收站,准备关闭邮箱时,收件箱忽地又亮起一个小红点。
与此同时,APP也发布出两个新任务。
【指引任务②:与更多同行取得联系,获得更多业内信息。
任务完成后,声望商城将正式开放跨城探店任务组。】
“跨城探店任务组?”是之前那种去广西探店的任务吗?
“与更多同行取得联系,意思是让我加入工会?不是吧?我只想自由点儿当个体户呀。”
禾嫒尺点开收件箱内的新邮件,脑海里还有些发懵。
好在很快,她便明白任务不是这个意思。
与更多同行取得联系,就是字面意思。
仅取得联系就行。
第142章
“合作联动?”禾嫒尺打开新邮件时一头雾水。
邮件是一封来自同行的合作邀请。
内容很简单,主要是希望能和她一起完成类似《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一样的合作视频。
这事得从之前开始说起。
视频《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到从发出到目前为止,各种数据依旧还在上升,光是P站的播放次数已经超过五百万。
制作视频的小迟和陆爷爷账号当然也没少涨粉。
不过大家在看视频时,其实会更倾向关注出镜者,所以陆爷爷账号的粉丝数会涨得更多。
比小迟号多很多。
甚至后来居上,刚进驻P站不久的陆爷爷粉丝量已经超过小迟。
羡慕也没办法,毕竟人家身上有多年练下来的厨艺,基本功扎实,碰上机会可不就是红得快嘛。
然而禾嫒尺没想到的是,其实她本人也同样引起了某个群体的注意。
主要是同行。
账号刚做起来,不算完全新人,但数据又不算那么好的同行。
自媒体其实不好做,尤其是前期。
粉丝数量不多,粘性也少的时,作品阅读量少,互动量不大,平台给的流量自然也不多。
大家为了博得更多观众注意,都会想尽方法整各种花活。
自己整还不算完,还会留意同数据的同行怎么整。
也不用特意关注,大数据抓取兴趣内容后,首页会自己冒出来。
《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最近这么火,自然同行们也能刷到它。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眼里,在《挑战和前行政总厨学做菜!》中能看到的内容也不太相同。
一般网友看完视频,或许脑子里想的都是好吃的。
但同行们看完,有相当一部分会透过视频思考它背后的制作状况。
随后便会发现仅在视频内以声音出镜,负责拍摄剪辑的小迟没吃饱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对象。
她自己本身有些流量,但是拍摄合作视频时又不抢镜。
后期剪辑和拍摄这些麻烦事都由她全程负责,合作者只要出镜就好。
粉丝涨得还多。
用玄学的话来说,就是她旺人。
玄学在业内其实也是一个很莫名其妙的指标,例如在小紫书发布笔记,能不能给流量,完全看运气。
小迟的运气看起来就挺不错。
而且还是能蹭的那种不错。
于是,有些心痒痒的自媒体人便开始向她发出合作邀请。
合作视频不好发得太频繁?
没事,先联系上,排个队,以后有机会合作也是好事。
在此之前,好些类似的合作邀请早就躺在禾嫒尺各平台私信聊天窗口里。
只是禾嫒尺在早期因为写某些笔记导致和人产生冲突以后,已养成不主动看私信的习惯,所以一直没发现而已。
收到合作邀请的禾嫒尺还挺高兴。
“合作好啊。”
禾嫒尺在平台上搜了搜对方的ID名,先点个关注。
“杭州啊?有点远呀。”
暂时她还没去杭州的打算,合作好像不太合适,先加个好友扩张联系人列表吧。
想起自己还有任务要做,禾嫒尺便学着这位同行的样子,开始到处加人扩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40-150(第3/17页)
没多久,她甚至通过某位热心同行的帮助,被拉入一个全是自媒体人的活跃内部大群,在里头水上了。
然后在里头快速交一大群网友,并学到一些她以前从未细心留意的知识。
主要关于如何接广,和接广的报价。
跟禾嫒尺原本了解的数据不太一样的是,本来她听说小紫书的粉丝们消费倾向更强,所以更值钱。
但其实小紫书只是更好接广,单只广告报价最高的是P站。
原因是因为P站视频基本都是长视频,单支广告制作起来更麻烦,所以价格高。
小紫书和逗音广告制作起来简单许多,所以哪怕效果不错,价格也会更低。
不过小紫书和逗音接广门槛低,尤其是小紫书,哪怕账号只有千粉,也一样可以恰饭,更适合新人。
之前一直在声望商城用影响力购买广告,从未自己接过广的禾嫒尺,这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她的账号比想象中似乎更值钱。
目前各平台广告报价大概是粉丝数量的10%~20%左右。
例如禾嫒尺在P站目前的粉丝量是12万,那么她的广告报价就是1.2~2.4万之间。
小紫书的粉丝量在3万左右,报价就是3~6千。
图文少一些,视频高一些。
这个新发现,让禾嫒尺突然有种松一口气的感觉。
在这之前,她的收入大头其实一直依赖来自APP的探店影响力分成。
赚得很开心愉快是真的,让她感到担忧也是真的。
本来APP的出现就很莫名其妙,万一哪天APP消失,她的收入来源不就没了吗?
现在好了,哪怕APP消失她也有办法自己赚钱。
放松下来的禾嫒尺心情大好,随后开始对比APP内声望商城内的广告报价,然后越看越不对劲——
“小美!商城广告的报价抽成也太狠了吧?还是我用影响力买的咧!”
前不久她在商城内接到的P站刀具广告报酬才3500,外加5%购物提成。
那时她的P关注数量已经超过10万。
正常报价哪怕从最低的算也要一万多啊,一万多!
差这么多的吗?!
小美被禾嫒尺喊得一激灵,“噌”地一下跳起来跑到屏幕后方,最后仅从屏幕角落露出小半个脑袋解释。
“声望商城里的广告任务计算方法和现实接广不太一样,提成收入占比更大。
看过视频的网友们不管通过什么频道购买商品,我们都有办法计入购买数量,支付购物提成。
而且在声望商城可以接的广告很多,能自己挑,又不用直接跟甲方对接,很方便的。”
禾嫒尺仔细想想:“好像也是。”
报价是报价,成交价是成交价。
哪怕百万粉自媒体博主也无法时常接到广告,更别提在广告里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推广。
要是碰上挑剔的甲方,时不时要求修改广告,估计也很烦。
而且实际上刀具广告的广告费加上提成,目前已经6000+,后续还在涨,估计再过段时间,涨到1万也不奇怪。
差距确实有,细算起倒也不那么大,而且完成商城广告任务还能得用户经验值,倒是不亏。
见禾嫒尺没生气,小美又从屏幕后方跑出来:“不过一个成熟的自媒体人确实得学习自己接广,建议你有空接一个试试。”
它捧着胖乎乎的脸蛋不停叭叭:“虽然我们现在确实有从你的广告费里抽成,其实我们商城前期有扶持你呀,还记得吗,声望商城最开始上架广告的时候其实你根本没办法自己接广……”
是了。
禾嫒尺想起来,确实有这么回事。
声望商城最初上架广告时,她的全平台粉丝才刚过1000。
也就是公众号、小众点评、小紫书、逗音、P站这5个平台的粉丝数量相加,刚过1000。
单个平台的粉丝数才几十、几百。
一般自媒体人在这个时期根本接不到任何广告。
但禾嫒尺可以通过用影响力购买的方式,在商城内获得恰饭机会,通过发布广告的方式,赚得少量钱和广告样品。
虽然现在看来当时赚的钱不多,不过那会儿她发现自己能接广时是真的高兴。
毕竟能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嘛。
不多不少的,也算给她增添一些经营账号的动力。
而且后来声望商城内粉丝数:广告费的比例一直不算少,好像是粉丝数涨上来后,比例才开始跌的。
整个声望商城的售卖逻辑似乎跟她的个人能力成长有关。
美食网红打卡APP似乎像是在投资一个什么项目,或是公司在培养员工似的,在养她。
前期她没什么能力的时候,APP会用奖励为她解决基础生活需求,带来创作动力。
等她后期成长起来,能真正赚钱之后,再从她的收入里抽成,把前期投入赚回去。
禾嫒尺看着屏幕内一直说个不停的小美,若有所思。
这是……
“未来的我在养以前的我吗?”
“对对对!”
一直叭叭的小美听了禾嫒尺的说法很是赞同:“我喜欢你这个说法!”
“真的吗?”感觉自己似乎窥探到APP一丝秘密的禾嫒尺赶紧问:“那你呢?你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会找上我呀?”
“哈哈,小美当时找到你是因为……哦不能说。”小美意识到自己差点说漏嘴,赶紧停止叭叭,一溜烟跑个没影。
与此同时,似乎为了转移禾嫒尺的注意力,手机通知栏再次跳出新消息。
【经检测,您的指导任务②已完成,声望商城的跨城任务组已开始修建,很快完工。】
【指导任务③生成中……】
【智能任务生成系统检测到您的最新作品《小龙虾测评》已完成,但您似乎对于自己的作品完成度抱有疑问,现根据您的疑问生成新任务。】
【指导任务③:请自费前往湖北、江苏、湖南体验当地特色小龙虾做法,提高作品《小龙虾测评》的完成度。
奖励:开放粉丝体验评价查看功能。】
第143章
“自费?不是吧。”
APP更新之后居然变抠门了,以前发布任务时各种报销,现在让她出门吃小龙虾居然还要自费。
在心里吐槽完之后,禾嫒尺才静下心来观看眼前的任务说明。
把奖励中的粉丝体验评价查看功能先放下不提,‘对于自己的作品完成度抱有疑问’这句话算是点中她最近的状态。
没错,禾嫒尺对自己做出来的《小龙虾测评》其实没有自信,这是她把作品做完之后才后知后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40-150(第4/17页)
发现的事。
和其他探店视频不一样的是,她这的测评视频、文章,其实都是基于她本人的角度,喜好,在鹏城的小龙虾店内探店所得。
哪怕评价里加上了各种客观因素、例如价格、性价比、调味时的咸淡等,依旧非常主观。
要说饮食口味这种东西大多都是主观的,其实也没错,但她依旧抱有疑问。
禾嫒尺迷上小龙虾是一个多月前的事。
在此之前,她对这种食物的认知几乎完全空白。
广东日常不怎么吃小龙虾,鹏城更不是小龙虾的发源地,各种做法都不是从这儿出来的,至少从味道来说,就不一定拔尖。
凭什么用自己仅一个多月内,在鹏城对小龙虾的认知,去给别人评价呢?
不是很公平吧。
这种想法让她在推荐店铺的时候也很没底气。
像这些天深受禾嫒尺喜爱的虾鱻鱻。
她自己觉得味道很棒,性价比也高,但推荐的时候,也只敢说这家店的油焖算自己目前在鹏城内最喜欢的味道。
实际上这家店的水准,放在以油焖著名的湖北算什么水平,她是不知道的。
这种对食材的认知空白让她甚至在写评价时也缩手缩脚,不敢像往常那样笃定。
感觉相当不适。
APP发布的新任务恰好能解决她的困惑。
不知道鹏城的小龙虾属于什么水平?
那就去盛产小龙虾的地方试试吧。
……
P站美食翻车赛道up主绵绵大王刚在南京禄口机场下机。
下机后,她并未马上离开机场,而是继续待在机场等人。
对象是她前不久刚认识的新网友,小迟没吃饱。
说来也巧。
前不久,她刚仿照小迟和陆爷爷教你做菜两位博主合作的烹饪教程出了一期新作品。
新作品给她的烹饪翻车学习视频添砖加瓦,P站播放量顺利涨至一百多万,算是近期播放次数最多的视频。
顺带,也让#大头鱼剔骨挑战获得一定热度。
一套组合打下来,三方受益。
打那之后,大家在网上偶尔会互动一下,不过也仅限于互相@对方,除此以外再无更多交流。
和小迟变得熟络在她意料之外。
契机是小龙虾。
*
飞机刚在机场结束滑行,开始排队下机。
禾嫒尺关闭飞行模式,并打开聊天软件,在对话框中输入:
我的飞机刚到机场,现在开始排队下机,等会儿我也要去拿行李,你在几号转盘呀?
前一条信息来自绵绵大王:
我飞机没误点,在等托运行李[开心.jpg]。
她和绵绵大王是前不久在一个全是P站美食up主的群里认识的。
认识那会儿,她还不知道对方是绵绵大王。
绵绵大王在P站的粉丝数量上百万,已经算头部up主。要是顶着大号在群里出没,估计会引来不少群众围观,所以她平时喜欢用小号。
在禾嫒尺的印象里,这种头部up主应该很忙,平时没什么时间才对。
没想到她不光不忙,还很水,是个赛博e人,话超多。
两人搭上话的时候,绵绵大王正用小号在群里疯狂吐槽她家附近火了两年的小龙虾店。
“不知道现在的老板都怎么想的,店倒是变大了,东西却偷工减料,没以前好吃,还卖那么贵。”
很巧,禾嫒尺最近对小龙虾相当上头,还正在做测评,一见小龙虾三个字便快速加入对话。
两人在手机上噼里啪啦打着字,聊得有来有回。
一个多小时后,已经从大群聊到私窗。
从吐槽开始说到小龙虾的各种做法,互相发图伤害彼此,然后对着屏幕流口水。
最后只好各自下单一份小龙虾外卖,吃完又继续聊。
那时的禾嫒尺刚在APP上接到小龙虾的异地体验任务不久,于是随口便说自己近期准备去江苏、湖南、湖北,把当地特色小龙虾全吃一遍。
结果绵绵大王一听,兴趣来了。
说她也要去。
这种发展对一般网友来说相当不正常。
太快了,哪有刚认识就结伴去那么远的地方旅游玩的?
但她俩不太一样。
严格上来说其实她们不能完全算普通网友,还能算半个同事。
碰上和吃喝有关的事,大家第一时间想的都不是纯吃,而是和事业有关。
自媒体创作者每时每刻都在思考下一期视频要做什么,于是正好。
绵绵大王说:我们去拍小龙虾逛吃vlog吧!
为了让小迟对自己放下戒心,她这才脱下马甲,并通过绵绵大王的P站号向小迟发送暗号,证明双方身份。
随后,两人共同出行的行程就此定下。
*
绵绵大王跟禾嫒尺一样,平时拍视频的重点都不是本人,而是食物本身。
大家的脸基本不在视频内出现,导致见面时还废了些功夫。
小迟:“我到行李转盘了,哪个是你呀?”
绵绵大王:“我在3号行李转盘旁边,戴着粉色遮阳帽,室内戴帽子的人不多吧,能看到吗?”
小迟:“穿黄色衣服,拖着白色箱子的?”
绵绵大王:“不对,[照片]我行李箱长这样。”
禾嫒尺看着照片内没什么特色的行李箱想了想,随后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遮阳伞打开撑起。
一秒汇合成功。
才刚见面,绵绵大王便迫不及待地拉着禾嫒尺往外走。
“走走走,吃南京花雕冰醉小龙虾去,吃完我们去盱眙。”
没错,两人的第一站目标其实是盱眙。
江苏是小龙虾大省,盱眙小龙虾更是出了名的品质好。
十三香小龙虾听过吧?
盱眙就擅长做这个。
从鹏城前往盱眙没有直达机场,只能选择附近城市中转。在两人眼里,距离盱眙一百五十多公里的南京就是一个好选择。
两人离开机场便打车直奔目的地。
——一家由绵绵大王南京粉丝推荐,开在社区里的夫妻店,食味美龙虾馆。
龙虾馆装修相当清新,白墙白地,除了干净就是干净,而且还没人。
当然啦,她俩到店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根本没人在这个时间吃饭。
店里空调都没开,敞着门,仅开着一把大风扇在里头摇着头乱吹。
热死个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40-150(第5/17页)
热得老板夫妻俩都跑隔壁小卖铺蹭空调去了,见店里来人才舍得回来。
“吃小龙虾吗?从哪儿来呢,怎么还提着行李箱,来把箱子放这儿吧。”
“这天气热的,给你俩开空调哈,能吹风不?坐这儿凉快。”
禾嫒尺和绵绵在室外才站了一会儿便已经开始冒汗,坐下啥也不说,先喝口水,再点一份3斤重的超级炮头花雕冰醉小龙虾。
最近网上有优惠,377一份,均价125.6,她俩就冲这个来的。
是不是有点贵?
是哈,125.6一斤呢,虽说禾嫒尺最近没少赚钱,但她消费思维还没转换过来,如果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出来吃,指定舍不得。
不过这次和绵绵一块出门,倒是不能在消费这块拖后腿。
两人点完虾也没歇着,见老板夫妻俩在忙活,便举起各自的拍摄道具,紧跟在老板后头,跑到店内养虾的池子去看。
老板娘见她们感兴趣,便回一句:“我们的虾都是养在店里现称现杀的,十三香、蒜蓉、清蒸都这么做。
但你们点的是花雕冰醉,这个得提前醉上,所以没现称环节,现在从冰箱里拿出来马上就能吃。”
这不,要不了多久,虾来了。
这家店的花雕冰醉小龙虾卖相不美。
一只只通红的小龙虾被放在大铁盘子上端上来,底下还沁着少量花雕冰卤汤,和可乐一个色。
龙虾面上还点缀着少许冰块和柠檬片,尽管如此,瞧着还是不太好看。
只是这会儿的禾嫒尺没工夫注意小龙虾卖相美不美,反而被它的尺寸夺去心神。
炮头是最近小龙虾的一种叫法,重量1两一斤以上的小龙虾,就叫炮头,禾嫒尺在鹏城探店时也见过。
而她们点的超级炮头,则是1.4两一只,一只能抵禾嫒尺平时吃的两只重。
放手上,连钳带身的,快比她巴掌还长。
“快快快,我拿着,你拍一张!”禾嫒尺招呼道。
“在录了在录了,我录视频。”
绵绵大王将镜头对准禾嫒尺手中的小龙虾。等确定对好焦后,禾嫒尺照着虾头用她今年吃虾以来学会的拆虾功夫用力一捏,再一拧。
虾头与虾身的位置便断裂开来,随后带着肥厚虾黄的头部被完整抽出,暴露在镜头之下。
“哇~”
“哇~”
两人“哇”得整齐,哇完以后半天憋不出别的形容词来。
开始忙活上了。
早在小龙虾上桌之前已经架好相机的禾嫒尺手中飞快剥着虾壳。
手举相机的绵绵大王则把相机往桌旁一放,用支架架架好,也开始拆虾吃。
禾嫒尺第一次吃这么大的小龙虾。
花雕冰镇小龙虾的做法和某些虾不太一样,除了剪脚以外不能做预处理,得整只做。
所以得现拆虾头虾线。
这时,一只虾的品质好不好,就会被看得非常清楚。
食味美的小龙虾个头虽大,却比禾嫒尺想象中要干净。
虾线不算很脏,不会像某些虾一样黑漆漆,反而偏白。
虾腮更是没有一丝灰黑,估计养殖环境相当干净。
拆下来的虾肉显然已经小了一圈,上头不沾汁水,瞧着有些寡淡,倒是闻着挺香。
禾嫒尺将虾肉放至镜头前给个特写,随后便连肉带黄一并丢入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