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20-230(第1/15页)
第221章
小迟没吃饱的全平台粉丝数在不停上涨,包括最难涨的小众点评关注数。
某些有心人想关注她的数据,只要打开她的个人主页进行刷新,就会发现每次刷新她数据都会变得和前一次不一样,有时还会忽然往上猛地跳上一截。
最近几日在湘潭取材的美食博主数量不在少数,能完全吃上这波热度,让粉丝数量快速上升的美食博主人数也不算太少。
但涨粉涨成这样的,目前仅有她一个人。
说来小迟没吃饱在各大平台的账号能这么涨粉,还得谢谢同行们。
最开始那批到达湘潭拍摄进行美食作品取材的博主,为了蹭到话题流量,或多或少都会在作品里提到她的名字。
有些还会在标题里@她,为作品起一个类似《打卡传说中香得美食博主胡言乱语的湘式卤菜》之类的名字。
甚至还有些博主会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数据更好,看起来更吸引人。会故意把小迟没吃饱偶遇湘潭之后发生的事情,描述得更夸张富有戏剧性,好让不明真相的网友们参与讨论。
次数多了之后,哪怕是之前不怎么关注这件事的网友,也能大概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引发事件的美食博主到底叫什么名。
到后来,则逐渐演变成哪怕其他博主发的湘潭美食作品没有提过她,评论区也依旧会有人讨论起这件事来。
[笑死了,现在一看到湘潭美食视频我就想起那个叫什么小迟的博主去湘潭找朋友玩,结果在那卡bug。]
[哈哈哈,对,最开始她的粉丝还以为她被盗号了,听说差点报警。]
[啊?我听的版本是已经报警了,后来发现就是她本人,找到她的时候,发现她在湘潭买麻辣丝?]
[麻辣丝?好吃吗,让我看看?]
[什么鬼,我听说的是有人分析说她现在已经可能是人机,被AI夺舍了,笑死我。]
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网友们聊得有来有回,不免会引起一些路人好奇,然后问。
[啊?楼上在说什么,发生了什么?可不可以跟我展开说说。]
这种评论出现之后,不用太久,底下便会多出一段热心网友的事件说明。
现实生活中,以前的街坊邻居们没啥娱乐,总容易吃饱了没事干到处串门说八卦。
而网络发达的现在,聊起八卦来更是方便且无边界。只要有那么几人闲着,就能攒个局凑一块瞎聊。
因此,小迟没吃饱的名字便在网友们有意无意的传播之下,几乎被完全和湘潭这个城市捆绑在一起,成了一个段子。
等禾嫒尺发现这件事的走向已经越演越烈,到后期发展已经完全超出她的想象时。
【恭喜您的声望等级升至5级,5级声望商城现向您开放。】
她收到了APP的声望等级提升提醒。
意味着她的全平台粉丝数已过百万。
……
收到信息提醒的时候,禾嫒尺才刚离开陈灵家没多久。
她打定主意,决定回酒店后要在自己的作品评论区里翻找湘潭本地网友的美食推荐,好再多探几家没去过的店子试试。
不过在这之前,她要先到附近超市买根老冰棍吃。
就是一块钱一根,吃起来不甜不腻,放嘴里冰冰凉凉特别舒爽的那种。
真是想想就高兴。
只是等她收到消息提醒后,站在大街上往超市方向走的禾嫒尺,便瞬间把自己想买老冰棍吃这个事完全忘了。
开始机械地往酒店方向挪。
不是吧?
这么快吗?
就百万粉了?
中秋的时候好像还差着好几十万呢?
走在路上时,禾嫒尺在脑子里想着事,偶尔还会拿起手机刷刷自己在各个平台上的后台数据,导致她的样子看起来相当严肃
路过的人看见了,可能会以为她在思考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并决定不要打扰到她。
实际上她经过郑重思考之后,脑子里只剩一个想法——
她禾嫒尺很有可能要从一个小富婆变成一个真正的富婆啦!
哈哈哈哈!
……
回到酒店。
酒店房中的商务椅上,禾嫒尺的坐姿显得从未有过的端正。
不开玩笑,她好像真的要变成那种传说中真正的富婆了。
5级声望商城里面售卖的货品,依旧是用影响力兑换的各种广告任务。
目前市面上所有和美食、餐饮有关的广告,她全都能接,而且报价不低。
像之前她抽奖抽到的那套动辄三五万一套的品牌橱柜套装,就躺在五级商城的首页前排。
如果她想给家里免费装一套,只需花费10万影响力在声望商城兑换一次广告任务。
品牌方的服务专员便会直接上门为她家厨房进行测量,定制,安装。
等成品出来,拍成视频广告发布至各大平台后,她还能根据发布平台的粉丝数,再额外获得2~6万不等的基础广告费,以及10%消费提成。
对于半年前的她来说,10万影响力或许是个很大的数字。但现在,她从数据好一些的作品中获得的影响力都不止这些。
10万,洒洒水啦。
不过话说回来,她的粉丝数量高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可以不通过声望商城接广。
根据她本人的经验,如果这个广告由她自己线下接洽接取,到手的广告费用会比在声望商城中接取更多。
声望商城就像一个会抽成的中介,接广会让她的总收益变少。
但好处是不会有烂账,也不需她直接对接业务。
但不管通过哪个平台接广,类似的广告一个月只要接一部,哪怕不算其他部分,她接下来的年收入也会轻松接近百万。
不过接广的事情暂时先放到一边。
她退出了广告详情页面,转而点进商城中的跨城探店板块。
果然。
声望商城升级之后,跨城探店板块也已经出现了新的跨城任务。
之前能接的跨城任务仅有广西、福建、海南、贵州、湖南、江西,这几个地方。
广西、贵州、湖南的任务她已经接过了,本来已经仅剩福建、海南、江西、这几个地方能去。
而现在,则多出一圈能去的新城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江苏、浙江、湖北。
接取跨城任务所需影响力依旧是10W,跟以前不一样的是,任务提供出行的基础规格提升了。
不管出行时买的是高铁票、飞机票、还是城际客车、包车、均是全舱位报销。
也就是说她可以公费乘坐头等舱和商务舱拉!
除此之外,还可获得10000差旅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20-230(第2/15页)
、5000餐饮补贴的报销额度。
这笔费用,足以支撑禾嫒尺在任意节假日前往任意城市探店,还不需过多考虑开销问题。
“哈哈哈,又有好几个不同的地方可以玩了。”
“下次去哪里好呢?”
“江苏之前吃小龙虾的时候去过一次了,可以暂时放一放。江西不错,但是饮食习惯和湖南有些相似,最好稍微隔一隔再去。”
“福建和海南冬天去好像比较好,冬天暖和。但是云南、重庆、四川也很难放弃啊~”
要不抽签?
小富婆禾嫒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从酒店备的客户意见簿上撕下几张标签条,在上面分别写上不同地方的名字,兴冲冲地准备抽签用。
还没等她真抽,便又反应过来。
不对。
她想啥呢,现在她在湖南呀。
当然是想想接下来去湖南哪里玩呀,湘潭酒店太划算了,住这么些天她的差旅补贴还剩四千多块没用完呢!
不过在此之前她还要先下楼买根老冰棍,刚才忘买了。
……
刚经历粉丝数大涨,职业生涯往前大迈一步的禾嫒尺,倒是轻松又快乐地哼着小曲下楼买冰棍吃去了。
而就在她酒店附近的某些人,确切地来说应该是某些商家,则显得没那么轻松。
最近这段时间,几乎整个湘潭的餐饮业生意都变得比以往更好一些。
被小迟账号推荐过的店铺,更是早早吸足了流量,属于其中生意最好的一批。
好到什么程度呢?
ID名[吃不到就吵吵]网友在网上发笔记。
[你们是人吗,才中午一点多啊,就把卤菜店备好的卤菜全买空了???]
笔记上还配了一张卤菜店展示柜的图。
柜里仅剩稀稀拉拉的几把菜和少量鸭肠,凑凑卤一下也能尝个味。
半个月前还能卖到傍晚6~7点的卤菜,已经几乎被完全清空。店里那些稍微来迟了点儿的旅客们见状全都很懵。
美味卤菜店的老板也很懵。
她之前是想着客人多了以后,能提前下班来着,但没想提这么前。
才中午一点多啊,哪有人在这个时间下班的?
眼见到店打卡的旅客们满眼失望,觉得自己现在关门好像也有些早的店主只好试探着问:“其实湘潭卤菜店也很多的,你们要不要换一家试试?”
“如果还愿意在我这吃,我可以去隔壁菜市场现买一些菜回来备货。但是现做会有些慢,得等两个小时,怎么样?”
说着,她便开始将展示柜里剩下的食材收拢收拢,再现做现拌了,准备给还在店里等的客人尝味试试。
……
吃不到就吵吵很生气,一直站在店外跟笔记底下的网友们不停互动。
有些网友会煽风点火,也有些网友在尝试帮助她。
卡卡:[湘潭好吃的卤菜店还挺多,不止这家。你那附近有好几家也不错的店,我把地址发你吧。]
De:[我刚去过一家还不错的卤菜店,虽然不知道跟这家小迟推荐的比起来怎么样,要我发给你吗?]
大聪明:[哈,还好我是上午十一点去的,买得早,看,买了这么多,让你云吃一口?]
正当她在评论区刷得起劲,却又听见开店的年轻店主在喊她,并给她递来少量卤菜,让她尝尝。
好吃的东西总是更容易使人快乐。
往发脾气的小朋友里塞一颗糖,她就很有可能被甜得不记得自己在发什么脾气。
这招有时候对成年人也很好使。
本来心情不太好的吃不到就吵吵在尝过试吃的卤菜后,几乎一秒多云转晴。
她放下刚才还在打字打个没完的手机,钻进店里不停问:“真的可以现做吗?两个小时?可以呀,我等!”
“可以点餐吗,我想吃那个卤的虎皮凤爪,还有你刚才给我试的那些,嗯嗯……”
转头,又回到刚才风向已经有些不好的笔记里。
[@卡卡@De,谢谢你们,但是店主小姐姐人太好了,把剩下这点卤菜做了送我们尝。又说现在还早,可以去隔壁菜市场现买材料现做一些,让我们先去其他地方玩,晚点再过来拿,哈哈!]
她才刚说完,底下便有一串网友跟着回复。
[真的吗?能不能多卤些,把我的份也做了呀?]
[哈喽,你还在店里吗,能不能帮我问一下店主小姐姐,谢谢。]
[我、我、我也要!]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隔壁菜市场的摊子里。
第222章
和美味卤菜店的情况不同,菜市场那家卤菜摊的老板,是被游客们忽悠到不能下班的。
卤菜摊的空间比店面小,平时在菜市场摆摊的这家卤菜摊总会比美味卤菜店关得更早。
国庆人多,下午一点还没到,老板的东西便差不多都卖完了。老样子,东西卖完以后她啥都没想,就惦记着要打牌去。
过节呢,哪有人过节不打牌的,她要打一个下午的牌。
结果她才刚想收拾东西,就叫来买卤菜吃的游客堵住了。
“阿姨,你别走呀,哪儿就没菜卖了,菜市场里不都是菜嘛,你说你要什么,我去给你买。”
“对呀对呀,这才几点钟,哪有这么快下班的,我们都是从其他地方大老远过来看你来的咧。听说就是你的卤菜把美食博主吃得走不出湘潭是吗?”
“你可太厉害了,那啥,顺便再卤些肉菜呗,这玩意应该卤起来也很快吧,煮熟了泡一泡?”
“哦,要炸是吗,那炸一下泡一泡。”
本来想着赶紧下班好打牌去的卤菜摊老板,愣是被游客们一句句的夸奖忽悠得晕头转向。
到后来,她不仅忘了自己要去打牌的事,甚至还打电话临时从家里喊出来一个帮手。
理由相当充分。
“……打什么牌,国庆当然要上班,你看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到我们这里来庆祝国庆,肯定要给人家好好吃的,别躺了,快出来!”
……
网络带来的流量,对湘潭的餐饮业造成了巨大影响。有正面的,当然也会有负面的。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游客太多,导致不少店子根本接待不过来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个情况禾嫒尺也注意到了。
于是她想了想,便干脆在自己发出的各个湘潭美食作品底下,置顶了湘潭美食征集评论。
方便湘潭网友们将自己平时喜欢的店子推荐给网友们,好分散客流。
随后,她便收拾自己的拍摄家伙,准备出门继续探店。
这回她的目标和平时稍有区别,是一家主做外卖米粉的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20-230(第3/15页)
没错,就是前些天她在外卖平台上点过的那家。
……
岳塘区某纺织厂职工宿舍改造的居民区里,有一家小小的便利店。
小店面积不大,存货区加上店面也不超过十平米,过道还很窄,走进走出都得侧着身子,是家地地道道的居民便利店。
路过的人们大多不会注意这家店的名字,但它还真有自己的名,叫麦丽的小店。
放在二十年前,这样的便利店开得到处都是,几乎每个小区都能有个好几家。
家里要是没了油盐酱醋,可以随时到店里买一些。
小朋友们放学了想买些小零食,也能花上几毛跑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随着时日过去,各种各样的连锁便利店开往各大城市。网购也好,商超送货也好,也做得越来越方便。
这种小小便利店的存在必要似乎变得不那么大,生存空间更是变得越来越小。
麦丽的小店店主麦丽,便早早察觉到了这一点。
她的店是外婆留给她的,每个月不需交租金,赚多赚少都可以全部留着自己花,经营成本相当低。
可相对应的,赚得也不多。
她在湘潭有能住的地方,平时花用也不多,照理说其实便利店赚来的那点钱其实也够她吃用。
但她还有个孩子。
很小,才一岁多。
养孩子还挺费钱的,但她存款不多,便利店盈利也不太多。
有些人会建议她干脆将店子租给别人,自己再去找个班上,或许能多挣点钱。但她小孩实在太小了,得有人看着才行。
什么,你说孩子她爸?
“被车撞死了。”
死没死不知道,反正麦丽平时是这么跟人说的,也没人知道真实情况。
陷入困境的麦丽思前想后,想出一个办法。
试着在店里上架外卖米粉。
在湘潭,大家通常会把米粉当作早餐吃,最早的时候,米粉店甚至都不做午市,早饭点一过,就能收拾收拾直接关门。
随着后来大家的夜晚娱乐活动越来越多,起床的时间也变得没那么早,还总有人在午餐时间也想尝碗米粉,粉店的营业时间才开始逐渐往后延。
但在外卖啥都能买得到的现在,在湘潭,米粉却没怎么打入外卖市场。
主要原因,大概是因为便宜。
湘潭米粉价格不贵,一碗定价大多也就6~10元,在店里吃的时候还能随便添加各种小菜。
一般情况下,只要花上个位数就能吃得舒舒服服,谁会跑外卖上点米粉呀?
要是一个人吃,20块钱的起送费都凑不满。
卖米粉的店家也不耐烦在外卖平台上架这个。
毕竟平台又要抽成,真做外卖还得考虑打包该怎么弄的问题,说不好上架以后也总共卖不了几个钱,麻烦。
这些问题对于麦丽来说,当然也是存在的。但她做对外卖赚钱这事,期待值没那么高。
一天能赚几十,一个月就能多千把块。要是生意不错赚个一百,一月下来就有三千。
再加上便利店的盈利,让她和孩子一块生活,是足够的。
麦丽是个做事细心又麻利的人,事情想到了,就会去干。
说是在店里上架米粉,她也不胡来,卖之前,她先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测试米粉在外卖的时候应该怎样保证味道。
米粉的做法、粉码、汤的熬煮就不说了,她都会,而且水平并不比湘潭大多数粉店的标准水平低。
但除此之外,她还测别的。
例如每份米粉的汤和粉放进外卖盒里时,比例应该怎么搭,米粉放久了会糊到一块怎么办,米粉和汤分开送时没味怎么办等等。
等她测满意了,真正将店铺资料登上外卖平台之后,便发现店里的米粉确实卖得不好。
肯定啦,毕竟她测得再好,卖的也是湘潭米粉。
在湘潭,卖湘潭米粉的人可太多了。说得翻上天去,也就是湘潭街边能随便买到的东西。
但好在外卖中,她的竞争对手极少,等下午大部分粉店把门一关,便总能接上一些订单。
虽少,很少,但有。
而且还有回头客。
不说别的,就最近吧,不远处有家酒店的房客就一直在回头。
几乎是天天吃,天天点,点得她都快把这位客人的房号记住了。
1203,对吧。
有那么好吃吗,1203的禾女士?
……
1203的禾女士在找到麦丽的小店时,麦丽正抱着刚睡着的孩子坐在便利店的老躺椅上看电视。
和外边的热闹不同,国庆的老小区依旧保持着安静的气氛。似乎外边再闹,也和这里没什么关系。
躺在椅子上的麦丽背对门口,根本没注意有客人到来,不过哪怕注意到了,估计她也不会有什么动静。
小便利店都这样,自助就行。
循着导航好不容易找到地址的禾嫒尺走进店里环顾四周,没在便利店里发现半点米粉的痕迹,只好小声地问:“你好,外卖平台上卖米粉那家麦丽的小店是这里吗?”
听见这话,发现店里来了没见过的陌生人,麦丽才疑惑地转过头来:“是的,有什么事吗?”
附近知道她这卖米粉的人数量不多,会把便利店当米粉店光顾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会问这种话的人,通常只有送外卖的骑士。
看着也不像啊?
……
来湖南之前,禾嫒尺其实已经从陈灵口中大致听说过湖南米粉的名头。
常德牛肉粉、衡阳鱼粉、郴州杀猪粉、长沙米粉等等在外地都多少有些名气,但湘潭米粉的名声却不怎么大。
所以刚来湘潭那时,禾嫒尺根本就没想过要在这买米粉吃。
第一次点,还是因为她在酒店里刚起床,想随便找些吃着舒服,暖呼呼的东西填个肚子。
于是她便在外卖平台上遇见了麦丽的小店。
这里要吐槽一下老板麦丽,她做米粉的水平,跟她在外卖平台上的店铺装饰水平完全是两个极端。
店里米粉照片拍得灰蒙蒙的,名字起得跟米粉没有半毛钱关系,店头像还是个卡通人像,看着一点食欲都没有。
要不是这附近外卖米粉的店子就那么两家,她也不会在这点。
吐槽完了,再说回正题。
第一回尝到湘潭米粉时,她已觉得小有惊喜,但米粉毕竟是她曾经吃过的东西。
与此相比,湘潭某些她没尝过的美食给她惊喜更大,对比之下,湘潭米粉给她带来的体验便没那么出彩。
再后来,随着她在湘潭吃的东西越来越多,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20-230(第4/15页)
要分享给大家的店子也一家接着一家冒出来,导致她一直没空拍摄湘潭米粉的探店分享。
但没拍是一回事,却不代表她没吃。
相反,她吃得还真不少,算下来频率几乎高达一天一份。
有时起得早了,想下楼吃些本地早餐,便能在附近的米粉店来上一份。
有时在屋里剪视频剪得不想出门,又想吃些热乎的东西暖暖肚子,她便会选择光顾麦丽的小店。
每每吃完之后觉得满足,想着下回可以不吃吧,等真饿了,又不知怎么回事总会莫名其妙想起它。
这种情况次数多了以后,禾嫒尺才后知后觉地愈发觉得湘潭米粉厉害。
好吃的东西连着吃一天,两天,三天就差不多行了,再往后多少会有些腻味。
可她在湘潭连吃好一段时间米粉都没给她这种感觉,反而越来越上瘾。
如果说其他湘潭美食更容易给初次接触的人带来惊艳美感,湘潭米粉便倾向于润物细无声。
它相对来说看似没那么出彩,却能一直在。
第223章
得知眼前这位陌生人是美食博主,而且想在店里录视频取材,麦丽相当惊讶。
她惊讶的不是对方的身份,而是——
“你怎么找到我这的?”
奇怪,就连小区里的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她的便利店在做外卖米粉呀?
再说了,想到米粉铺取材选哪儿不好,为啥非要找她的外卖店,难道要出一期什么黑暗小作坊视频?
但她手续齐全,店子也没很黑暗,难道最近出了什么便利店和米粉铺不能一起开的新规定?
顿时,心中闪过一百种可能性的麦丽心中警铃大作,戒备心噌噌往上增,并犹豫着要不要拒绝禾嫒尺的取材邀请。
短短数秒,麦丽心中想法换完又换。
而不知道对方在想啥的禾嫒尺则直接掏出手机。
“说来也巧,我能发现这里,主要是因为前些天在店里点过好几次外卖。”说着,禾嫒尺还将刚翻出来的外卖订单记录出示给麦丽看。
“喏,我买过好几次呢,这些,下面这些都是。”
看过订单记录的麦丽恍然大悟,一秒不到的功夫便把之前心中闪过的各种念头全部放下。
是你呀,1203的禾女士。
老熟人了。
可以,取材没有问题!
两人闲聊几句,大致了解禾嫒尺想要些什么素材的麦丽,便将她往便利店后边的小厨房里领。
便利店很小,藏在后边的小厨房就更小了。
里边也就放得下一个汤锅,一个煮锅,一个接到小订单之后快速热汤热粉用的小奶锅,以及一个蒸米粉用的机器。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零零零散散装着各种小配菜和粉码的不锈钢小缸子。
小厨房里所有厨具看着都比正常商用尺寸更小,也就比常见家用的略大一些。
禾嫒尺还特意往温着大骨汤的锅里看了一眼,问:“今天生意是不是还不错,汤看起来剩得不是很多,接下来还够用吗?”
没想到麦丽却告诉她:“今天生意和平时区别不大,剩下的汤够用的,今天过节我还特意多煮了些,看样子可能还会有剩。”
没错,最近湘潭虽然来了不少来寻找美食的游客,但游客们却暂时还未给麦丽带来任何影响。
也是。
大家来湘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吃。
真想吃湘潭米粉,随便路边找家店子坐下就是,怎么会上外卖平点米粉吃?
也就那些不想出门的人才会这么干。
但如果不想出门,国庆就不会跑到湘潭来,还不如在家躺着舒服。
在这家自己光顾了好些天的外卖米粉店后厨里转过一圈,还没开始摄像取材,仅大致了解烹饪流程,以及外卖平台抽成的禾嫒尺有了一个新疑惑。
“……老板,你做米粉外卖能赚钱吗?”
“能啊。”麦丽理所当然地说:“只是赚得没那么多而已,毕竟我是开便利店的,卖米粉只是副业。”
麦丽手里没什么钱,赚的也不多,生活负担说起来其实算不得轻。
但她不喜欢诉苦,也不喜欢哭穷。不像某些人那样,明明赚得盆满钵满,还要到处说自己亏着钱做生意,将自己说得跟做慈善的一样。
赚了就是赚了,没赚就是没赚,进账一单算一单,一天一百是赚,一天十块也是赚。
她没趁着禾嫒尺问盈利的时候,开始诉说自己一个单身妈妈带孩子有多难多不容易。
反倒是被问起如何让外卖米粉吃起来跟堂食很像时,说个不停。
“我跟你说,这个方法不是我吹,可能附近也就只有我一家是这么做的,就是出餐之前先用出来的粉码的汁拌一下……”
“……码汁有油,可以防粘黏,你吃的时候应该也有注意到,粉是提前拌过的,有味。除此之外粉新鲜也比较重要,粉都是我当天蒸的,通常一天蒸两次。”
“为什么不一次多蒸些?因为我这是便利店嘛,下班很晚,所以外卖也可以做到很晚,粉只在早上蒸一次,放到晚上就不那么好吃了……”
比起哭穷,麦丽更愿意分享一些自己在经营粉店时发现的小诀窍。
她觉得自己能把这些诀窍研究明白还挺厉害,但平日里没人问她这些。旁人更加关注的,是她单身带娃,而不是悄悄开了家外卖米粉铺,外卖米粉能不能好吃。
这回禾嫒尺来取材,见啥都好奇,还总是一脸认真地听她讲,一下便将她的分享欲全勾了起来。
因为便利店闲,外卖也没啥订单,见禾嫒尺根本没有急着要走的意思,她便干脆直接从米粉的粉浆开始讲起,一路聊到配送的辣椒小菜和包装盒。
话匣子打开以后,她也不管自己说的东西会不会被剪进视频,反正聊了再算。
“你想怎么剪都行,我说的东西就没有不能播的。”
一下午过去,聊得高兴的麦丽把底子倒了个一干二净,等禾嫒尺离开以后,她才一拍脑袋。
“哎呀,忘记问她账号是什么了,回头我好给她点个关注点个赞啊。”
晕了,没想到聊一下午,连人家账号是啥都不知道,下次要是能碰上再问问吧。
不过估计也不是什么大网红。
毕竟她闲时也没少看美食博主的探店作品,根本没见过长这样的。
再说,人家大网红都有团队,哪有像她这样一个人拍的呀。
转头,麦丽忙起来又把这个事忘了。
直到她刷到小迟没吃饱的新作品《湘潭美食特别篇,外卖居然还能和堂食一个味?》
前面忘说了,麦丽其实是小迟没吃饱的粉丝。
小迟的贵州、广西、湘潭全系列,她都有看。
“……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20-230(第5/15页)
是吧。”麦丽退出视频全屏,多次查看作品发布者的资料信息。
1203的禾女士,居然是你?!
……
特别篇的内容因为涉及外卖,所以和其他作品不一样,不好用容易吸引人的美食短片作为开场骗人点击。
所以这回,禾嫒尺的切入点换了,她决定先在开头试着先用话题引起共鸣。
特别篇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点外卖的时候见过一些无法从名字和店铺头像判断店里卖什么的店?”
“这回我来湘潭玩的时候就碰见一家这样的店,来,截个图给你们看看,大家一起猜猜这家店是卖什么的,请把答案打到公屏上。”
“……3、2、1,现在公布答案。当当当当,没想到吧,这是一家米粉铺……”
“……再点进店里给你们看看这家店的商铺外卖内装,我放大一下商品详情页的图片给你们看,看这个图,是不是一点食欲都没有?”
“简直了,当时如果不是我想吃米粉,如果不是附近只有这家店和另外一家烧烤店提供米粉外卖,我绝对不可能在这下单……”
“但是!重点在这里!”
“我在湘潭期间,到目前录制视频为止,总共在这家店下了7次订单,这些是订单记录。”
“先声明哦,我是吃过湘潭堂食米粉的,所以这家店真有点东西,现在带你们去探。”
再往后,视频画风才恢复成平时的样子,开始正常录制。
……
守在便利店里的麦丽将视频慢慢看完了,店名和头像被吐槽她也没有生气,就是觉得很好笑。
“难怪她来店里的时候一直旁敲侧击地问我,要不要试着改个头像或名字。”
“……有这么糟糕吗?”她看不出来。
不过视频播出的现在,倒是不用改了。
作为看过小迟所有旅吃系列的老粉,她相当清楚小迟的影响力有多强。
估计要不了太久,店里就会出现不少新订单。顶着这个被吐槽过的店名和头像,总归以后生计是不用愁的,说不定生意好了,还能多攒些钱。
但这部视频让她感到安慰的点却不是这个。
麦丽将刚播放完毕的视频进度条往前拉,从正式探店的地方,再一次往后看。
她在看视频的内容,也在看弹幕。
作为一个单身带小孩的小区便利店店主,麦丽在社会上绝对不属于任何成功人士范畴。
相反,她还很容易成为反面教材。
但她习惯了。
从小到大,她很少会受到家长或是旁人的夸奖,反而总会被人说她这不行,那不够。
如果她拼了劲去达到其他人所说她不行的点,也不会获得任何夸赞,仿佛那才是理所应当。
看起来,她身上就像没有任何优点。
时间长了,有时她也会认同大家的说法,甚至做出总结,或许过成现在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她没有优点。
但在这部作品里,她却不是那样。
如果经常关注一些媒体八卦,或许就会知道作品的拍摄、剪辑方式,甚至配的旁白和字,都可以有效引导舆论话题的走向,以及大众关注方向。
小迟的作品当然也有专属于她的镜头语言,以及引导方向。
在小迟的作品内容里,没有提起一句在她身上容易产生争议的家庭状况。
反而将内容完全专注在她的事业之上。
她说过的每一句关于自己怎么处理外卖米粉的话,都被小迟用心地提炼出来,想方设法放进视频里。
在小迟的口中,镜头里,她用心思考过的各种处理方式,均成为了非常值得学习的关键。
就连她那奇怪的店铺起名审美,以及商品详情页面的模糊照片,到最后也能成为她直爽不虚伪的理由。
仿佛在向看视频的所有人说,这些全部都是她的优点。
[米粉外卖还能提前拌一下吗?她好细心!]
[笑死了,第一次见卖家秀和买家秀能完全反过来的店]
[这个姐说她研究外卖米粉如何保持味道的时候眼睛在发光哎]
[粉多汤少真的不好吃,这么处理是对的]
一条又一条飞过的弹幕,均表示网友们已经完整接收到小迟通过镜头传达出来的信息。
开始将麦丽多年以来暗藏在心中无人发现的挫败感,一点一点往下清理。
第224章
麦丽赚得不多,至少和某些大店相比不多。哪怕禾嫒尺在她店里取过材,也依旧如此。
规模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