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美食网红打卡APP > 230-240

230-24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权杖玫瑰[无限] 林想起陆琮 当哥儿身份被揭穿后 哥儿身份暴露后,他被迫成亲了 [红楼]首辅之妻 [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综武侠]守刀待兔 [崩铁]在我的bgm里,我无敌 吃瓜心声泄露后成了瓜田之主 我不可能和反派HE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1/17页)

第231章

离开湘潭,来到张家界这些天,禾嫒尺一直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在她的声望值超过100万以后,pp内的声望等级便一直固定在5级Mx。

她的用户等级虽然目前还是Lv4,但估计再升一级也要满了。

5级似乎是这个pp的尽头,就像某些软件的评分一样,五星就是满分。

这让她在获得声望等级升满的喜悦过后,陷入了一种略迷茫的空虚状态。

在此之前,pp就像一个职业指引,或者说像是她签约公司的经纪人。

从获得它开始,pp就一直在通过给她发布任务的方式给她提示,告诉她每一步应该做些什么,阶段目标是什么。

但现在,pp似乎已经不会再给她下一步新指示。

只是pp不给指示,她的生活仍旧还在继续。

于是禾嫒尺开始主动思考,在没有pp任务指引的情况下,她下一步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继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

还是想办法再让自己多涨粉,然后再多赚些钱?

就在禾嫒尺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回顾过去时,她开始逐渐发现一些问题。

不得不承认,她在前些日子阴差阳错用一些网络梗让湘潭爆火时,确实是有些飘。

毕竟每天涨粉数都十万往上走,还和城市一块捆绑着上过热搜,哪个同行碰上这种事能不飘啊?

而且她还没团队。

账号是她一个人做的,飘起来更没边了。

等热度逐渐消退,她便反应过来,这种事情估计不会再出现第二次。

湘潭的爆火是多个因素叠加形成的偶然,而她没有让偶然变成必然的能力。

她绝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让第二个城市像湘潭这样火起来。

除此之外,她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在湘潭爆火期间,她涨起来的粉有点水,这个情况和她刚开始做账号时完全相反。

小迟没吃饱这个账号刚开始在各个网站发作品的时候,吸的粉都很真。

尤其是初期那几篇关于泰国餐馆冬阴功的全餐品测评,以及前期的广西、从化系列。

作品虽然有些枯燥,剪辑也生疏,内容没什么戏剧性。

但吸的粉都是与她互动较多的活粉。

后来她的拍摄水平随着换上更好的道具开始获得显著上升,剪辑视频的节奏抓得也比以前更巧,所有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

但随着她的粉丝数量越来越多,平日里发出的作品都更容易为周边带来影响力的时候,事情走向开始偏移她的想象。

在各行各业,各种指标都被数据化的现在,做任何事情大多都脱不开数字的束缚。

因为它很直观。

做自媒体也一样。

浏览量、回复量、点赞、收藏,这些都是影响力的数值直观体现。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禾嫒尺不可能不关注这些。

于是她便发现,有时候费大劲做出来的作品,或许会远不如一些吸人眼球的东西数据好。

她在九月时为老东韩国烤肉写的《怎么会有花钱越少,吃着越好的烤肉店?》笔记,便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她在制作这篇图文笔记时虽说情绪输出很到位,但确实没花太多功夫。

可它带起的影响力,以及后续收入,却远比她平时用心取材、拍摄、剪辑出来的作品更多。

甚至与她的跨城跨省探店系列相当接近。

不得不说,这件事在后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禾嫒尺的作品倾向。到后来,她会有意无意地运用一些反转或剧情,带动情绪,尝试让作品数据变得更好。

有效吗?

有。

这回让湘潭爆火,她就不自觉地用上了一些这方面的小技巧。

前期在湘潭剪辑猫meme视频确实是个偶然的想法,但后期还在剪,就是她故意的。

她这种刚接触正经湘菜的广东人,跑到湖南来吃湘菜,惊讶个三四天就差不多了,哪有一直惊讶成表情包的说法。

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会慢慢习惯的呀!

而且后面的内容,其实还带有一丝她带自己节奏的成分在里头。

没那么纯粹。

自媒体人做账号用上一些小技巧是常见的事,也不需反省或经审判。

但这样涨起来的粉,确实不会如最初那样纯粹。

涨得快,回头掉起来或许也同样轻松。

不过做这行,粉丝多肯定是好事,多总比少要好吧?

所以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网感,和一些带动情绪的技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题是她在获得一定技巧,以及认为自己已经初步掌握市场走向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会将作品剪辑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程序化。

她想让作品变得更容易让路人看进去,所以经常会尽量只剪辑引人眼球的,最‘重要’的部分。

这项决定确实会让她的作品更容易吸引一些不认识她的路人,却也无意间使得她的作品出现了看起来似乎没有以前的作品细致,而且越来越短的倾向。

导致关注她一段时间老粉甚至会偶尔留言:[好短,还想看,下次可不可以做长一些,想看长视频!]

禾嫒尺在湘潭期间因为想蹭上国庆流量,剪的几乎都是能快速出品的稍短一些的视频。

紧赶慢赶做出来的作品热度是有了,却也让她的作品看起来没以前细腻。

因此,矛盾产生了。

让她在短期内陪伴一个城市爆火,并且将全平台粉丝数翻倍再翻倍的作品系列在去掉所有客观因素之后,其实没那么让她满意。

而她的老粉,甚至一些刚被吸引过来的新粉丝,似乎也在表示更喜欢她之前的旧作。

刚攀上又一座高峰没多久的禾嫒尺在发现这些点之后,彻底陷入了迷茫阶段。

她在之前的视频剪辑学习过程中无意间接触了太多快、短、冲击力强、节奏感之类的做法。

到了现在,开始分不清楚到底哪些内容对于观众们说是‘有效’的‘重要’部分,哪些是无聊的,可以不出现在视频中的内容。

巧的是,因为禾嫒尺在湘潭的时候已经提前完成了湖南探店任务的所有任务要求,所以严格来说,接下来她只需继续使用经费吃喝玩乐就行。

不需再完成任何pp发布的任务内容。

因此,打那之后,禾嫒尺除了好吃蛙的广告以外便再没发出任何一部新作品。

她‘懒’了下来。

在张家界认识华蕾,似乎是她迈向下一个方向的新契机。

……

华蕾是个生活节奏有些慢的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2/17页)

她不是动作慢,是节奏慢。

而且规则感不是很强,属于相对比较容易迟到,动力却又很足的类型。

打个比方。

她会卡着飞机起飞时间才到场检票,似乎根本不担心飞机走了等不上她。

她似乎是这么想的。

等不上就下一趟呗,怕啥?

刚认识的时候,禾嫒尺当然会对她有些好奇。

于是晚上回到酒店没事干的时候,便干脆跑去看了看华蕾发布在海外平台上的其他视频作品。

发现她果然很慢。

连视频作品都又细又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重点,很难吸引在短视频冲击下变得越来越急躁的人们。

如果一旦看进去,就会发现她的作品虽然剪辑不太顺滑,各种地方依旧有些生疏的部分,整体节奏却又让人相当舒缓。

就像在春日里捧起一把蓬松的蒲公英,往天上吹起飞絮那般舒缓。

并且还会给人一种,看她视频时间没被浪费的感觉。

这是禾嫒尺最近在各大平台上看短视频时候很难获得的感觉。

碎片化的信息能让人在短时间获得很多精准的资料,似乎将人的时间变长了很多,可以叫人知道、学到更多东西。

可不知怎么回事,看完总觉得很空虚。

脑子特别累,好像获取了许多新信息,又好像啥都没看到,时间却没有了。

看华蕾的视频却不会有这种感觉,不仅不累,还会有脑部按摩的效果。

禾嫒尺第一回看的时候就睡着了。

不好意思,确实也是剪得太细有些无聊哈。

话说回来。

禾嫒尺总觉得华蕾作品中细慢的点,或许能提示她,为她未来的作品提供一些新的节奏方向。

于是她便决定试着像自己以前那样,将拍摄的素材全部攒下来,先不急着剪。

等游玩的过程中把整体的节奏和内容都弄明白了,再回鹏城将作品做出来。

当她开始将心情完全放松,慢慢仔细地观察身边事物时,她忽然又注意到一些之前忙起来时比较容易忽略的事。

“山胡椒和腊制品是不是不太容易被没尝过的人接受?”

当华蕾向她提起自己对张家界本土饮食不那么适应的时候,禾嫒尺就是这么想的。

第232章

张家界一带位置属湖南,这里的菜也是湘菜,属湘西菜,和湘江一带的湘菜又有不同。

这边山特别多。

或许是因为山多的地方种植养殖起来比平原更麻烦,交通也相对更不方便,不容易进行贸易。

这里的食材,多是山货,或腊制品。

毕竟如果交通方便,家里杀只猪,吃不完的部分可以拿到集市去卖,各家各户只要常杀家禽家畜,就总有鲜货吃。

用钱换着买就行。

如果交通不方便,住在附近的人家也少,吃不完的部分便只能想办法保存起来。

于是这里的人便想出保存食物的好办法。

肉类做成腊制品。

菜则晒干,或是做成坛子菜。

或许是这个原因,湘西菜中连用的干辣椒、剁辣椒都会比湘江流域那边更多一些。

对于喜欢吃腊制品的人来说,腊鱼腊肉腊鸭都是好东西,大家会尤其喜欢其中的烟熏香气,不管是蒸、煮、炒,都能尝出独属于腊制品的特殊风味。

但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腊制品的味道却没那么好接受,甚至会无法将腊食品的烟熏味和油烟味区分开来。

要是运气差些,碰上品质不好,又没处理干净的腊肉,就像在舔十年没洗的锅底。

湘西菜不光喜欢用腊制品,还喜欢在烹制各种菜品时加入山胡椒。

山胡椒油的味道很奇特,它带有微妙的柑橘香气,用于去腥增香,增加风味相当合适。

听起来是不是很适合加到荤菜里解腻用,尤其适合腊制品?

嘿嘿,最初发现山胡椒的湘西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还这么干了。

而且运用得相当娴熟。

对于已经习惯当地饮食的本地人来说,山胡椒特殊的味道的确能让各种山货尝起来更独特清新,习惯以后甚至还有种魔性上瘾的意思。

这种特点和香菜、折耳根会有些相似。

问题是,清新的味道所有人都喜欢,不光是做菜的厨子们,还有洗洁精的厂家们。

山胡椒油特殊的柑橘香与清新香气,和大部分洗洁精的气味非常像。

本地人肯定不那么觉得,因为洗洁精味和山胡椒味确实不是一样的东西。

但没尝过的外地人在初次接触的时候,却不那么容易分出来。

如果这时候,有一位不爱吃腊制品,对山胡椒也不耐受的外地人出现,并且兴致满满地想挑战一下腊制品加山胡椒烹饪的本地特色菜。

对她来说,便相当于品尝浓烈油烟与洗洁精混在一块的味道。

效果就跟吃不了香菜也尝不了折耳根的人,遇上一碗凉拌折耳根香菜那样刺激。

夹一筷子就能轻松将人原地送走。

如果说湘江流域的湘菜更容易给人带来安稳的美感。

湘西菜便像一支鼓点高低起伏的巫祝之舞,显得神秘又诡异。

因此,游客们对张家界的饮食评价总是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对上磁场的人会觉得自己碰见了人生菜单,无论如何都搭不上脉络的人则会觉得当地饮食实在可怕。

还有人会在不解当中尝试理解。

华蕾就不解地理解着。

不过她是职业原因。

如果她只是单纯的游客,在发现自己可能对当地饮食不太适应后,会直接跑到当地的连锁快餐店打发三餐。

或是尽量找一些常见的,吃起来味道更‘安全’的食物填饱肚子。

张家界遍地的韩餐日料就是这种作用。

但她来拍摄旅游视频,顺带还想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就肯定不能那么干。

禾嫒尺见她似乎还想再多试试不同的湘西菜,便开始思考如何让一位对山胡椒与腊制品不太感冒的外地人更容易接受这里的饮食。

于是,在两人一块登上天门山景区内的999阶梯,瞧着雨后云雾在天门之中吞吐而过时。

禾嫒尺问出了一句不太合时宜的话来:“你听说过外婆菜吗?”

华蕾:“啊?”

……

禾嫒尺身上确实是有点狗屎运在。

拜昨天下午开始的那场大雨所赐,张家界上空出现了大晴天时绝对看不见的云海。

从城里往上看,或许只能看见四周山峰被云海遮挡,整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3/17页)

张家界被埋在雾气之中,仿佛陷入迷障。但在登上天门山后,便能发现,天门山的位置果然巧妙。

腾起的云海竟能恰好待在天门平台之下,让天门山看起来仿佛真像登天之门。

若是正好遇过一阵风将云雾吹散,藏在雾气后头的山峰便会短暂地出现在人前,片刻之后,又陷入雾中再也不见。

哪怕有人说这里藏着一个修仙门派,看起来也好似真是那么回事。

毕竟在古代人的眼里,现代人能用索道飞到这么高的山上随便乱玩,确实也挺像仙人。

前不久刚在索道上飞完的禾嫒尺嗨皮极了,拿起相机一直不停地拍。

或许是齐全的拍摄装备让她看起来像有点功夫的摄影爱好者。

没多久,她便被好几位路过的游客搭话,帮人家拍了好些照片,成功收获一箩筐带有各地方言味的谢谢。

“哎呀,客气啥。”得到谢谢的禾嫒尺拍得更欢,各种角度姿势乱拍一通,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实际也不知她到底给人都拍了些啥。

待到中午时分,见云雾已经开始消散,两个把景区所有玩的地方都逛过一遍的人才直接下山回城找饭吃去。

目标就是禾嫒尺之前提起过的外婆菜。

外婆菜在湘西菜中的地位,有点类似湘江流域的小炒肉。

不用特意挑店子,随便哪家饭馆都能炒,要是连这个都做不明白,店子也不是非要开。

她俩午餐时选的店,是靠近索道入口附近的一家鱼杂专门店。

会选这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华蕾说自己在坐电梯时看见了这家店的广告牌,想尝尝张家界做法的熟鱼子,也就是鱼杂煲。

禾嫒尺也没吃过,好奇得很。

安排!

……

“鱼杂煲里也会有山胡椒油吗?”禾嫒尺点餐的时候向服务员询问着。

“会有的,你们能吃吗?”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禾嫒尺看着正在翻看菜谱的华蕾思考片刻,才问:“可以不在锅里放山胡椒油,然后单独给我们一小份山胡椒油,让我们在碗里自己放吗?”

“好的。”服务员应下之后便到厨房找大厨安排去。

或许因为淡季店里客人不算太多,没多会儿,到后厨告诉大厨记得不要放山胡椒油的服务员便又回来了。

手里还端着一小桶米饭,以及与鱼杂煲一同下单的外婆菜肉沫。

刚出锅,还冒着烟。

想着这是美食博主推荐尝试的本地美食,外婆菜刚上桌,华蕾便凑上去闻了闻,又用筷子试探着夹起一小撮尝味。

她非常认真地把菜放进嘴里咀嚼,再细品。

没多会儿,华蕾认真的表情逐渐松动:“脆脆的,又咸咸的,感觉很适合配些没什么味道的主食。”

她主动给自己添了些米饭,再用外婆菜配着尝。

最开始那几口她还用筷子慢慢夹,到后来便直接用勺将外婆菜与米饭拌匀了往嘴里塞。

一小碗米饭下肚,嘴巴好不容易空出来的华蕾才放下碗问:“外婆菜到底是什么菜呀?”

她好奇地用勺子往自己碗里搁一勺外婆菜肉沫,又用筷子将深褐色,甚至显得有些黑的外婆菜碎碎翻开,尝试从被剁成末的各种菜干之中寻找美味的缘由。

“就是一些晒干的蔬菜。”

见华蕾似乎还挺喜欢这个味道,放下心来的禾嫒尺才慢慢告诉她,外婆菜里都有些什么食材。

如果说在张家界中比较出名的三下锅、打鼓皮属于端上桌时让主人家更有面子的待客过年大菜。

外婆菜就属于普通人家在平日里也能轻松尝到的日常美味。

它的主要材料为萝卜干和梅干菜,都是山里比较容易获得,也极易储存的常见食材。

也不知最初是谁最开始将这两种食材放在一块炒,估计是谁家外婆吧。

萝卜干自带的甜脆与梅干菜的咸香搭在一块简直绝配。将它俩泡发后再切碎,配上喜欢的缸豆,或是大头菜干之类的食材与蒜末辣椒随便一炒,便能直接化身为一份无敌下饭菜。

禾嫒尺和华蕾桌上的外婆菜则是和肉沫一块炒的,出锅前还撒了少许蒜叶碎为其增香。

这份在湘西最普通的家常菜,让原本对湘西菜还有些不太适应的华蕾对当地美食好感度大大提升,还为它拍了好些特写。

拍摄期间嘴里一直念叨:“非常简单轻松的美味。”

看样子,她好像要将这道菜推荐给外网的网友们。

除此之外,她对接下来的鱼杂煲期待感还变得更足了。

……

和外婆菜相反,鱼杂煲上得很慢。

慢得禾嫒尺以为厨房里的鱼得在池塘里现捞。

她还对华蕾说:“鱼杂还是得新鲜才好吃,听说鱼不新鲜没鱼泡吃。”

两人吃着外婆菜慢慢等,木桶里的饭都快凉了,鱼杂煲才姗姗来迟。

将砂锅堆得满满的鱼子鱼泡被浸在橙红色的汤汁里,搁在瓦斯炉上用火温着。锅里明晃晃的各式辣椒嚣张得很,似乎在向大众宣告自己的底味。

嗯,可能很辣。

这么想着,禾嫒尺给自己倒了杯茶放一旁晾着,随时准备给自己降火。

没想到鱼杂入口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辣,还总让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贵州?

第233章

为了尝到眼前这份鱼杂煲原本的味道,禾嫒尺往自己碗里加上少许山胡椒油,浇上一勺热汤混合均匀,再将锅里的鱼杂往里泡了泡,才放进嘴里。

鱼籽的颗粒刚入口,便在嘴里逐渐散开。

咸鲜中带着微酸辣意的鱼杂汤早已渗入每颗鱼籽的缝隙当中。

随着咀嚼,鱼籽绵密又微微粘牙的口感充满口腔,每咬一下,它便在牙齿的缝隙之间迸开。

再多嚼几下,山胡椒油特有的清香味,便会淡淡浮现在舌尖,赶走高蛋白鱼籽自带的少许腻味。

果然。

禾嫒尺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感觉。

眼前这锅鱼杂的调味确实和贵州菜有相似之处,尤其是锅里加的新鲜番茄和山胡椒油。

或者说木姜子油吧。

地理不太好的禾嫒尺放下筷子,打开地图搜索湘西的位置。

她发现湘西再往西边过去些还真是贵州,难怪饮食习惯有相似的地方。

省与省之间的界限好像也没那么清晰嘛。

这么想着,她给自己夹起一块脆嫩的鱼泡,随后看向华蕾。

“鱼杂的味道对你来说可以接受吗?”

“嗯。”刚尝过鱼杂地华蕾点头应着,还给自己盛了一小勺鱼杂汤仔细品味。

“有点神奇的调味。”华蕾是这么评价的。

在干掉两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4/17页)

块鱼籽后,华蕾不由自主地开始将注意力放到被禾嫒尺搁在一旁的山胡椒油上。

一边吃饭,一边往那瞄。

最终,她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直接越过禾嫒尺将山胡椒油的瓶子拿起,打开瓶盖闻了好几下。

“你是说,我之前对这里的饮食不太适应,就是因为这个小瓶子里的油对吗,不难闻啊?”

她疑惑地思考着,像是想起些什么:“好熟悉的气味,像芳香油……”

似乎是因为觉得山胡椒油的气味闻起来不难受,她干脆往自己的筷子上倒了一滴,然后放嘴里尝。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越不让吃越要吃。

禾嫒尺虽然让厨师别往鱼杂锅里放山胡椒油,却一点也不影响华蕾非要亲自试试它的味。

尝过山胡椒油的华蕾吧唧两下嘴,然后满脸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禾嫒尺。

好奇心是会传染的。

从未试过空口吃山胡椒油的禾嫒尺也给自己弄了一滴油尝。

凉凉的,香气很浓,但油本身不咸不辣不酸不甜,也不麻,没什么味。

“嗯。”

这里的山胡椒油确实和木姜子油是一个东西,之前她在家做贵州调料测评的时候尝过,差不多就是这个味。

对了,这家店的鱼杂煲感觉还不错。

禾嫒尺招来服务员:“你好,我是做自媒体的美食博主,可以商量个事吗,我想在店里取点视频素材……”

……

或许是因为弄明白了自己之前对湘西菜不太能接受的缘由,接下来几日,华蕾对当地美食兴趣越来越浓厚。

甚至还尝了尝禾嫒尺买的当地零食鱼嘴巴。

两人游玩路线相对一致,便干脆直接结伴从张家界路过芙蓉镇再玩到凤凰古城,成功将热门湘西旅游路线打卡一遍。

也是这个时候,禾嫒尺才知道,张家界-芙蓉镇-凤凰古城这条游玩路线不光在国内有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名气。

“难怪在路上总能碰见好些外国游客。”禾嫒尺恍然大悟。

“是的,我也是外国游客。”华蕾说这句话的时候,正跟禾嫒尺一起在凤凰古城非常有名的虾饼店外排队买虾饼吃。

前边也在排队的两个半大小孩听了还好奇地偷偷瞄她几眼,然后把刚拿到手的虾饼放进嘴里。

下锅之前还新鲜得活蹦乱跳的小河虾在做成饼后,虾肉依旧饱满紧实,吃起来没有虾壳的坚硬感,一口咬下“嘎吱”作响。

明明是油炸的虾饼,吃起来却充满河虾的鲜甜清香。

小朋友吃上几口虾饼后,满脑子都是如何能让家长再买一个的想法,再没思考是不是能用外国游客练习一下英语口语的事。

而这位小朋友心中的外国游客则正操着一口被腌入味的湘味普通话对炸虾饼的奶奶说:“少刷点辣酱谢谢!”

……

禾嫒尺对凤凰古城的第一印象印象不算太好。

虽说她出行的日子是淡季,但或许是因为她到凤凰那天恰好碰上周末吧,古城里从附近过来的游客数量还真不算少。

白天在古镇里逛着,总觉得镇子稍微小了些,街边店铺里的商品千篇一律,路上到处都是举着牌子揽客的商户,照相馆开得到处都是。

晚上酒吧里头乱哄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在大声说话做直播的主播,除了夜景灯光好看以外,好像没啥意思。

待个一天两天够够的,住一晚就走吧。

刚来凤凰古城时,禾嫒尺就是这么想的,回程的高铁票都安排上了。

一日后,清晨。

“呕~”

禾嫒尺在凤凰古城的江边民宿卫生间里吐了。

原因倒不是因为她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导致肠胃炎,纯粹是自己作的。

谁叫她昨天晚上大半夜还跟华蕾出去吃烧烤喝米酒呢。

两人想着临别之前喝点小酒庆祝一场,吃过烧烤第二天便各回各家。

烤鱼烤串烤茄子吃个没完,甜滋滋的米酒叫人感觉不到它的酒精浓度,更是一杯接一杯。

禾嫒尺嗨皮起来一不小心便喝高了,回民宿的路上还淋了雨。

恰好碰上凤凰降温。

冻吐了。

昨天半夜起就开始发烧,脑瓜子稀里糊涂的还睡不着。

好嘛,要是继续这么下去,估计今天是真走不掉了。

禾嫒尺尝试让自己感觉好受一些,便开了热水给自己擦把脸,顺带将民宿里的空调暖气打开。

空调暖得很慢,江边的吊脚楼里保温又做得不太好。

大清早的,生病的禾嫒尺感觉自己越来越冷,只好打开民宿前台的微信问:降温好冷,能不能给我加个被子?

几分钟后,对方发来肯定的回复。

已经往身上套了好几件薄衣服的禾嫒尺便将自己裹在被子里,靠在窗边等待第二床被子来临。

顺带在手机上进行退票操作。

没办法,发烧呢,好起来之前还是别到处乱跑吧。

就在禾嫒尺用手机进行退票操作,顺便问问住在其他民宿里的华蕾有没有冻着时,不经意间,她的目光扫过窗外的沱江。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吧。

禾嫒尺被这座建在沱江边上的古城摄去心魂。

……

沱江起雾了。

天将亮未亮,碧绿的漓江水上朦胧地映着两岸的吊脚楼与背后山峦,将还未醒来的古城衬得仿若一副幽绿的水墨画。

昨晚还热闹非凡的两岸静得能听见人在石板路上走路的声音。

裹紧被子的禾嫒尺烧得发晕,本来应该直接躺在床上啥也别干才好,见了外头的晨雾,却不知怎的走出了阳台。

她紧了紧身上披的被子,从阳台朝外望去。

不远处的雾气之中,戴着笠帽的船夫正撑着一艘小船在沱江中间划过,在江面留下一片涟漪。

或许是真的烧得有些晕了。

她竟觉得船夫正要穿过晨雾,前往另一个未知世界。

片刻后,被抱着被子来敲门的前台从静默中惊醒,她才重新回到开启空调后温度逐渐上升的屋内,盖着两床被子呼呼大睡。

如果这是一本悬疑小说,或是带着迷幻色彩的玄幻故事,到了这个时候,或许就应该进入某些迷一样的剧情环节。

可惜这是美食文。

所以大家接下来还是只能看她到处吃饭。

……

着凉引起的高烧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传染性,只要身体基础好,稍微暖起来,高烧便会自然退却。

禾嫒尺下午醒来时空调已经被她嫌热关掉了,烧也已经退得差不多,只可惜后遗症还挺严重。

高热过后的她浑身无力,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5/17页)

走路都有些费劲。

前些天一直同她一块玩耍的华蕾身体比她更好些,居然啥事没有。早上退过房便直接回去了,所以现在的禾嫒尺身边没有玩伴,只剩她一人。

醒来以后她也没想做些什么,只是觉得吐过以后肚子空落落,想随便找些东西填肚。

下楼、出门、右拐、走三步。

她走进了距离民宿最近的粉店。

病了就是这样的,哪怕禾嫒尺是美食博主,到了这个时候也没力气挑三拣四。

随便找些看起来安全的食物往嘴里塞就行。不能太油,最好也不要辣,大米饭对她现在的胃来说可能都有些硬,刺激性食物最好都不要吃。

如果禾嫒尺在广东,估计会给自己买一份砂锅粥,可现在她在湘西凤凰。

哎,吃碗清淡些的粉吧。

禾嫒尺进入的粉店似乎是专卖牛肉粉的苗家牛肉粉铺,招牌牛肉粉、牛杂粉、腊肉粉都是18一份,除此之外还有肉丝、酸辣、木耳等便宜些的口味,价格基本在10~15之间。

进店之前,禾嫒尺想的是来份最清淡的素粉,进店之后,她看上了老板那个盛放牛肉码的缸子。

里面的牛肉看起来好像还不错?

禾嫒尺犹豫了很久。

到底是保险一些吃素粉,还是满足自己的嘴巴,来份牛肉粉尝尝?

最后,她干脆把决定权交给老板:“老板,我想要一份招牌牛肉粉,但是肚子不太舒服,可不可以不要辣?”

店里的老板是位瞧着三十多岁的女子,戴着一双粉色花袖套正坐在店里玩手机,听禾嫒尺这么问,倒是没说能不能不要辣,反而回问她:“你肚子不舒服是怎么啦?”

禾嫒尺现在老实得很:“昨晚喝酒着凉,吐了。”

“哎哟,天气冷喝酒确实容易着凉。”

或许是觉得肚子着凉不算太严重,不影响吃粉,老板这才动手给禾嫒尺煮粉吃,还说:“牛肉里的红油只是看着红,没什么辣味,我不给你打红油,但肉上会沾一点点可以吧?”

随后,她又特意给禾嫒尺多打了些汤:“不舒服喝点汤暖暖胃,粉不够跟我说,可以再添。”

“你坐那,我给你端过去。”

禾嫒尺点的牛肉粉是宽粉,粉宽度比长沙、湘潭的粉还要宽上许多,而且看起来还挺厚实,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吸味的样子。

再加上禾嫒尺要求少油不辣,更是让米粉看起来有些寡淡。

她胃里本来就还在抽抽,不太舒服,寡淡的米粉放到眼前更是让她提不起食欲。

吃东西只是她的生存本能。

毕竟浑身没力的症状有可能是病的,也有可能是饿的。

禾嫒尺夹起一小撮米粉放到嘴边,机械地吸入口。

下一瞬,她因疲惫而显得黯淡无光的眼眸微微亮起。

嗯?

经常被诟病的景区店也能有这种味道吗?

第234章

凤凰古城的牛肉粉,可以说是能满足人们对牛肉粉大部分想象的标准牛肉粉。

粉上配的牛肉块头不大,但放得多。一颗颗被切成正方形的肉粒被炖得耙软,肉外头沾的少许红油就像老板说的一样,仅是瞧着颜色好看而已,只香不辣。

看起来宽大的粉条居然比想象中软滑,与香浓的大骨汤一同下肚,居然让禾嫒尺原本还在抽抽的胃异常舒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 恐同Beta今天也在被迫贴贴 单向匹配 满门抄斩二十一次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渣攻试图洗白[快穿] 我是佐樱好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