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 24-30

24-3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武侠]守刀待兔 [崩铁]在我的bgm里,我无敌 吃瓜心声泄露后成了瓜田之主 我不可能和反派HE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 [综武侠]江湖潮玩阁 还君春衫 七零:我们还是算了吧! 皇家模范夫妻 错撩后被禁欲皇子独占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24-30(第1/9页)

第24章

之前常有人说,贾母对林黛玉是爱在嘴里,对贾宝玉是疼在心上,不然为什么让林黛玉一直住在她的碧纱橱内,没有个自己的院子。

其实不然。

薛宝钗一路走到了碧纱橱,可以很清楚的看见,这里离老太太最近,老太太最关注着,下人们处处都很用心,纱窗起了线立刻就有人换了,摆件也照着老太太的标准摆,处处不敢敷衍。

林黛玉怎么说也只是个小孩子,想要客居别人家中得到妥善照顾,跟着长辈住才是正常的。

而且据薛宝钗所听说的,这碧纱橱最初住的人是贾府的大姑娘贾元春,后来贾元春入宫,贾宝玉又才住了进来,因着贾宝玉入学,便叫三春姐妹一并住了进来,一起听学,做个伴。

所以后来林黛玉进了贾府,贾母也直接叫林黛玉住进了碧纱橱,这不是什么不看重不疼爱,正是重视疼爱,才会如此安排。

不管贾家内里到底如何,至少在败落之前,贾母是出自史侯府的嫡女,后又嫁进贾府称为超品国公夫人,能拥有一位超品国公夫人的教导,对于林黛玉这样失去了母亲的孤女来说,是十分有助益的。

孤女不好说亲,这是世人眼中的普遍认知,其他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若是丧母又无亲近女性长辈,想方设法也要攀上什么远亲去求教导,这样的教导甚至只是接过去住在府中小院子里,用不用心也只能自己努力,可贾母对林黛玉却绝不是如此。

所以要说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是掺了假的,那就真的是胡说了。

还有说因为后面王夫人的默认,贾家府中传出金玉良缘的传闻,让贾母将林黛玉推出来与薛宝钗打擂台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薛宝钗尚且有母亲,只是丧父,可家里的顶梁柱和继承了紫薇舍人薛公资源的继承人没了,她的婚事尚且艰难起来。

若是薛父并未早早去世,说不定薛宝钗即便以皇商之女的身份也能攀个好亲事,能让王家以嫡次女下嫁联姻的薛公,除了紫薇舍人的身份和太上皇身边红人的地位,手中必定还有别的资本,不然王家怎么舍得下这等血本,让嫡次女嫁给他毫无地位的儿子。

因为薛父会是紫薇舍人薛公手上资本的继承人,即便他只是个皇商身份,也让王家舍得下嫁女儿。

只是薛父早逝,薛蟠年纪尚小,不知内情,他年纪太小,薛父也不可能将那些东西交给他,若是把握不住,那是祸不是福。

可即便如此,薛姨妈也早早的为薛宝钗打算,莫说王夫人是不喜欢林黛玉才选择的薛宝钗,这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薛姨妈一定是早先就和王夫人达成了默契的,贾宝玉再怎么说,也是出自国公府的后辈,他的婚事选择范围怎么说也不会只有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人。

若不是薛姨妈使了大力,王夫人也有别的考量,两人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薛姨妈不会这么使劲的,这传出金玉良缘的事,绝不会是薛宝钗自己拿的主意。

原著中,贾宝玉有一回去梨香院探望宝钗时,见到了薛宝钗的金锁和上面的字,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是一对”。随后薛宝钗的丫鬟莺儿便说“这是个癞头和尚送的,必须錾在金器上。”

按她的理解,应当是这字才是癞头和尚送的,并且说要錾在金器上,因此薛家才打造了这样的一把金锁。

可后来又提到,薛姨妈对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这显然前后矛盾了,是为了引出金玉配,又表明不是自家的算计,那是早就有的缘分,因而薛姨妈才说了这样的话。

由此可见,这金玉良缘之事,是薛姨妈传出的主意,而王夫人也没反对,不然薛姨妈不会直接这样做,毕竟传言流传出去,也不过只是传言而已,王夫人不打算替贾宝玉娶薛宝钗,便不会默认这样的传言,不然薛姨妈是疯了才会这么做,损害的那都是薛宝钗的名声,若是事不成,薛宝钗哪里还有什么出路,要不是心性坚定,寻死的可能都有。

名声如此重要,贾母又怎么会不知道。

男女七岁不同席,而林黛玉和贾宝玉一处住着,早已过了不同席的年纪,可贾母却没有提出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其中一人搬走,三春姐妹尚且还能说与贾宝玉同姓,自是因为兄弟姐妹的缘故,所以不避讳也说得过去,可林黛玉是不同姓的。

另有一事,薛宝钗自和薛姨妈住进了贾府,贾母便以贾宝玉学业暂停,三春姐妹暂时不能更着一起就学的缘由,让她们搬到了王夫人处,说她年纪大了没有精力监管这么多后辈,让王夫人照看,只留下了林黛玉和贾宝玉还在碧纱橱住着。

薛宝钗以为,贾母的心思其实早已昭然若揭。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糊涂的人,比起王夫人对薛宝钗起心思,贾母甚至更早就有了叫林黛玉许配给贾宝玉的想法。

她不是不疼爱林黛玉,而是对于这个自己唯一女儿的唯一血脉,她想了万全的安排,林家已经无人的情况下,林黛玉的靠山只有贾母还一心想着她。

贾敏的两位兄长,贾赦和贾政都不是那等心思细腻的,若要依靠他们,在贾母死后,还为林黛玉操心,那是异想天开,他们最多将这事交给夫人们操心。

贾赦有多靠不住,从他后期将迎春嫁给孙绍祖那样的禽兽便知道了,先不提是不是“卖女抵债”,可当时连贾政都在反对,他却依旧我行我素。而邢夫人是个继室,能对贾敏这个小姑子和她的女儿有多少面子情?她连没了母亲的迎春都不做好嫡母的职责,何论让她费心照看林黛玉?王夫人更是不可能了。

若是没有长辈撑腰,林黛玉就是一个孤女带着巨额的家财嫁给别人,岂不危险?

贾母是思虑了许多,才有了这个决定,两人两小无猜,自幼培养起来的感情,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才能过得好日子。

若是贾府后期没有败落,林黛玉的结局也不会如此凄惨。

伴随着贾宝玉的一声“宝姐姐来了”,林黛玉和三春姐妹们都高兴的迎了出来。

薛宝钗年纪比他们大些,心理年龄自然也更大了,看这群人就像看一群小孩子一样,平日里不由自主的会照顾几分,她们自然感觉得到,觉得这位宝姐姐人好性子也好,大家相处都十分愉快。

探春先行问道:“宝姐姐这又是给我们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因为薛宝钗总是十分照顾她们,有了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就给姐妹们分享了,所以探春才有这么一说。

薛宝钗笑了笑道:“家中的铺子里进了些齐州的绒花簪子,我瞧着颇有些精致可爱,正适合妹妹们戴,这便拿来了,就在这儿选选吧。”

薛宝钗将匣子放在了桌上,见桌上还放着棋子和棋盘,问道:“是我打扰你们下棋了?怎么这棋盘都乱了?”

薛宝钗也会下棋,一眼瞧着,这棋盘乱糟糟的,不像是正经下棋的样子。

贾宝玉在一旁的匣子里搅了搅,耸了耸肩道:“得了,今儿个又没有我的份,宝姐姐怎么总是偏心,女儿家都是宝,而我是根草。”

“那棋盘子方才探春妹妹使赖,这才乱了的。”

探春撅起嘴:“我哪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24-30(第2/9页)

使赖了,二哥哥自己没仔细听这规则,就知道浑赖我,也叫宝姐姐来评评理。”

林黛玉笑道:“宝姐姐不是说,妹妹们都是对的,这理可怎么评?还不如让宝姐姐想想,宝玉瞧着我们总得宝姐姐的东西,可眼红了,宝姐姐可有准备给宝玉的?”

薛宝钗平日里总想着这些姐妹们,自然送东西十分频繁,但这么频繁的送贾宝玉却是不合适的,不过偶尔也借着薛蟠的名义一碗水端平,也送些小玩意到贾宝玉院子里。

听了林黛玉这话也不尴尬,只笑道:“就你促狭,宝玉哪里就眼红了。”

第25章

不过也真没把贾宝玉就晾在那里,那可是这府里最不能忽视的人之一,薛宝钗怎么会怠慢他。

早就猜到贾宝玉会在这边一起玩耍了,薛宝钗叫人上前来拿了彩色线绳。

“这是上好的苏州彩绳,用来做宫绦是最好不过的,那些个玉呀珠子的小物件,闲来无事做这些宫绦正好。”

宫绦是用彩色的线绳编织而成的压衣裙的挂饰,也是一种女红,所以几个姐妹们都是会做的,她们本也闲来无事做些女红。

至于那些玉呀珠子的,也有说法。

薛蟠接收了家中的生意,其中就有做珠宝玉石生意的,只是这珠宝本就做的富贵生意,结交的人脉也自然不同,在薛父去世薛蟠尚未长成的这些年,那管事的人早就背脊硬了,不说送上该送的账簿没送或者是送的敷衍,逐年分红也少了,甚至最后干脆不送了,只说主家去世没有人脉生意难做。

到了薛蟠回到京中接手,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因着薛蟠经验不足,先去处置了其他重要的产业,珠宝虽贵重,但在薛家的生意中占比不算多,所以走漏了风声,那管事的提前走了门路溜了,薛蟠如今也不想太高调,又是在京中,便暂且按耐下了,不便大张旗鼓的去寻人。

何况这铺子被别人经营了这么多年,账本也都是别人做的,一时半会儿还真拿捏不到别人的短处。

所以薛蟠便将这铺子收回,剩余的也不是什么成色上好的珠宝玉石,挑了些不错的留下来,就叫这铺子先关了。

珠宝玉石这类生意不比其他,薛家的供货商都在那老管家手中,这些东西靠的都是经年的累积,薛蟠一时半会儿不好找新的合作人选,这也是那老管家有门路溜了的缘故,财帛动人心,有钱什么事办不到。

而这些关掉了铺子留下来的存货,薛蟠干脆一股脑的都送给了薛宝钗,薛宝钗整理了好一阵子,将其中轻巧精致的小物件都挑了出来送人,不算是特别贵重的,却又价值在那的,自然也都送了贾府的人许多。

“这些给妹妹们玩着,宝玉的就叫身边的人帮忙做着,到时候人人都有了,可不能再说我偏心了。”

薛宝钗打趣了一句,贾宝玉不好意思道:“我不过随口一说,宝姐姐哪里偏心了,宝姐姐对我们最是照顾了。”

贾宝玉这话说的也不是客套,薛宝钗比他们的年纪都要大,他们又都还小,没有出门交际的时候,薛宝钗本来也没有要嫁给贾宝玉的心思,自然处处表现出姐姐的身份来照顾着她们,姐弟情什么的总比男女之情安全。

再有薛蟠如今整个人像是焕然一新一般,踏踏实实做生意,竟然还有几分天赋,又搭上了贵人,薛家的生意逐渐恢复,又是为了和贾府和谐相处拉进关系,这点儿抛费薛宝钗也是可劲的花。

总归后面迟早要搭进去的,只要一天没能听到圣上的声音松这个口,悬在薛家脑袋上的刀就不算拿走了。

探春最先嬉笑着去瞧:“你们先掰扯着宝姐姐到底偏不偏心,这好东西我可就先选了。”

惜春眨了眨眼:“我可没说,也让我先选选。”

就连迎春也难得的说了句:“宝姐姐对我们都很照顾的。”

迎春的声音柔柔弱弱,却引得薛宝钗瞧了一眼,不由得心底叹了口气。

平心而论,贾府教养女儿,都是一样的照顾,老太太固然对林黛玉偏心些,可对迎春探春惜春,都是一样的待遇。

不提她们如今挪出了碧纱橱,之前在碧纱橱的时候,老太太给她们的东西,都是一式三份,一模一样的待遇。

迎春探春是庶女,惜春是嫡女,可她们都是在老太太这一处教养,吃穿用住皆是没什么差别,贾宝玉进学,她们也都跟着一块,不然怎么个个都能吟诗作对,可见老太太并没有忽视她们的。

可搬出了碧纱橱,离了老太太跟前,王夫人又并不上心,这些贾府的老人们便有些倚老卖老,看碟下菜了。

惜春是隔壁国公府的嫡女,如今的当家人是她的亲哥哥,不是自家府里的姑娘,到底那些人怕闹得太难看不好收场,也只是偶有怠慢,不敢太过。

探春虽然是庶女,可她的生母赵姨娘还在世,且也有些受宠,更生了个儿子贾环,贾政也不是那等对后辈不管教的人,如今他膝下也就贾宝玉贾环和贾探春三个儿女,贾宝玉又对探春不错,探春情商高,也得王夫人喜欢,自己性子又强硬,倒是没人敢怠慢她。

迎春却是不同了,她没有惜春那等让人顾忌的背景,生母已逝,又是庶女,继室邢夫人是个不过问这些事的主母,而贾赫更是懒得管这些事,哥哥贾琏却是嫡子,又娶了妻,哪有功夫关注庶出的妹妹。

总有人说,迎春那等懦弱的性格,有那样的结局,只是她咎由自取,这话有些没有道理。

她自小便没有人关注她关爱她,也没有人能替她撑腰,她如何能养成探春一样的性子?成长环境对一个小孩子性格的养成是巨大的,不能将她性格上的缺点当作是她应该承受一切不好结果的理所当然。

可是薛宝钗也帮不了她,她只是个客人,便是和贾家有些亲戚关系,到底还是个外人,如何能插手贾家的教养之事,也只能时不时送些东西给她,叫她能过得好些。

这事终归还是得迎春自己立起来,只是迎春现在没有底气罢了,其实老太太尚在,贾母对这些家中的姑娘们,到底还是多了些疼爱之情的,真要是闹出来,贾母也会替迎春撑腰,只看她敢不敢了,不过薛宝钗才来贾府没有多久,有些顾忌交浅言深的理,不好现在就对迎春说太多的话。

薛宝钗只能时时提点一下,现在敢混闹替迎春出头的,也就贾宝玉了。

于是薛宝钗道:“前些日子送的禹州的粉兔毛围脖,迎春妹妹怎么没戴,天气冷了,可不能为了美却去贪凉。”

薛宝钗一行人到京中已是入秋,待安置好家事,薛蟠出去处理了生意,开始自己行动之时,就已经入冬了。

薛家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这禹州之地多养牲畜,其中的兔毛制品颇多,本来只是贱品,比不得熊皮虎皮狐狸毛之类的。

薛宝钗给了薛蟠新的染色方子,将有些发黄的兔毛先漂成了雪白雪白的,后又调了配色,染成了其他漂亮的颜色,焕然一新之后,这兔毛做的围脖柔软舒适,毛茸茸的又十分可爱,非常受小姑娘们的欢迎。

在外卖得极好的东西,薛蟠自然也不会落下他如今的人脉,李家送了去,又给金陵老家的人送了去,宣郡王府虽还没有小主子,也送了不少瞧着暖和可爱的护袖,倒是宣郡王妃颇为喜爱,水二爷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24-30(第3/9页)

只送了染色技艺高超,颜色如彩虹般的兔毛褥子,图个新奇,剩下的也给薛宝钗和贾府的人送了不少。

因着至今也不知那位水二爷究竟是宗室的哪位爷,所以那难得的彩虹兔毛褥子送的极为低调,也不外售,薛蟠也没有招摇的意思,卖出的兔毛制品便没有再那般染色的,大多都只是雪白的染了些花色,所以粉色的也十分稀有,都给贾府送来了。

这东西说贵是贵,但兔毛本也是贱物,既然是薛家自家售卖的,贾母也让她们安心收下了,但也没人说总偏着要薛家的东西不好听这等话,何况这围脖做的精致小巧,却又十分保暖,姑娘们都十分喜爱。

是以,如今这里,薛宝钗自己是带着的,林黛玉自有一身贾母给的火红的狐狸毛披风保暖,但也因着兔毛围脖和袖套可爱,也一起戴着,毛绒绒的从披风里露了出来。

探春和惜春,还有贾宝玉,也都多少戴着,只因这东西确实做的实用又可爱,便是觉得不够珍贵,可为了这份可爱,大家也都忍不住要试一试。

而薛蟠给薛宝钗的自然都是最好的那一批,这一试,都觉得十分好用,就连贾母也用上了一套,所以伺候的人也都由着主子们穿上了,偏偏今日迎春却没穿,到叫她显出来了。

听了薛宝钗的话,贾宝玉道:“宝姐姐说的对,迎春姐姐今日穿得单薄了些,只有披风可不行,怎么不带围脖,外面风大,冷着呢。”

迎春只低着头,轻声道:“没关系,我不冷。”

林黛玉不知这贾府中的事,但是察言观色的本领却是有的,只觉得迎春的脸色似乎不对劲,惜春年纪小,懵懵懂懂的看着,也不懂这些。

探春倒是心思玲珑,一把抓住迎春的手:“手都冰凉凉的,如何不冷。”

一旁迎春的丫鬟正要上前说话,探春倒是先开口质问道:“你们是怎么伺候的,若是着凉了,老太太问起来,瞧见迎春姐姐刚搬出去住便病了,可没你们好果子吃!”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推动剧情,后面要调整下原著事件的发生顺序,提前说一下,五一出去玩嗨了没更新,等下晚上还有一更。

第26章

探春倒是一开口便搬出了老太太来,迎春是姐姐,这事上贾宝玉还没有做主的意识,听到探春的话,才反应过来。

贾宝玉皱了皱眉:“怎么刚搬出去,下人便这般疏忽了。”

迎春身边的丫鬟这才站出来说:“都是姑娘的奶嬷嬷,仗着辈分大,总是占姑娘的便宜,平日里寻摸些给姑娘备的吃的喝的也就罢了,自前些日子搬出了碧纱橱,没了人看着,她越发的过分了,这次就连宝姑娘送给姑娘的不少物件都给弄走了。”

“这兔毛围脖也是如此,非说这兔毛是贱物,配不得姑娘身份,非给拿走了,气的姑娘无法,只得哭了一场。”

贾宝玉气道:“这老婆子!离了老太太跟前竟是无法无天了,连主子也敢欺负!我这就和老祖宗说去!”

说着便要起身,迎春并不敢让他去打扰老太太,连忙拦住他:“罢了,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她年纪大辈分大,我何必与她计较,倒是辜负了宝姐姐的一片心意。”

薛宝钗摇了摇头:“迎春妹妹,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都是我的一片心意,妹妹喜欢了用上了,那自然是好的,就是送了人,也不算辜负呀?倒是这奶嬷嬷这般无法无天的欺负你,你可得硬气起来才是。”

探春点了点头附和道:“宝姐姐说的才对,她今日敢拿宝姐姐送给你的东西,明日是不是连老祖宗送给你的东西也敢拿了?仗着奶了姐儿这般张狂,非得给她教训才是。”

贾宝玉就要起身:“这事一定叫老祖宗给你做主,将那猖狂的老婆子给撵出去!”

一旁的丫鬟各有心思,只有贾宝玉的身边人听得心急,她们作为家生子自然知道这府里大大小小以年纪辈分欺人的事情,可谁又敢多说几句,只因府里一概都是这样的,若是老祖宗发话要整治,她们这些丫鬟们都讨不了好。

林黛玉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虽然不清楚贾府里的这些官司,但是瞧见丫鬟们一副又焦急又不敢插话得模样,开口道:“如今是凤姐姐管家,不如先将这事禀告给凤姐姐处理?”

这本也是应该的,如今王熙凤管着家,迎春不过才从碧纱橱搬出来没几个月,便出了这等奶嬷嬷欺负小主子的事,自然告诉王熙凤处置是最好的,要是贾宝玉一冲动真去老太太那里先告了状,让老太太亲自发话彻查和处理此事,又将拥有管家之权的王夫人和行使管家权利的王熙凤至于了何处?

探春倒想借这事也狠狠敲打一番自己身边的人,不过林黛玉这话也没说错,如今管家的人是王熙凤,她又是王太太的侄女,这事并不好越过她们向老太太禀告。

拿这点事打扰老太太不好不说,若是老太太发了话,那可就不只是整顿迎春那一处屋子的事情了,府里的几房都逃不过,主子们都得惊扰个遍。

再有那受主子们宠幸看重的老嬷嬷们,若要整治奶嬷嬷仗着年纪辈分大欺负小主子的事,不小心牵扯到了她们,今日这些站在这里听她们说要去告状而没有阻拦的丫鬟,有一个算一个都得被秋后算账。

再有,这等事,即便探春如今还没有触碰到管家之事都隐约知道,这府里踩高捧低以势欺人的事再常见不过,那些辈分越大年纪越大的嬷嬷们更是没一个简单的,总不能将她们全都给换掉了,若是做不到,便不好得罪她们,不然别说现在在场的这些小丫鬟,怕是除了宝玉无人敢怠慢,她们姐妹几个少不了要吃点亏了。

探春也只好劝着些宝玉:“二哥哥消消气,这等事凤姐姐那样的能干人还能处理不了吗?也别扰着老太太了。”

迎春惜春也劝道:“我们才搬出来了没多久,何必叫老太太替我们操心。”

贾宝玉只好作罢:“那就先告诉凤姐姐,若是那老婆子还不收敛,便叫人撵她出府去!”

这样子的话一听就是孩子气话,那是国公府姐儿的奶嬷嬷,即便是犯了错,也大多是送到庄子里,哪有撵出府去的,不过众人安抚住了贾宝玉,倒也没再解释给他听。

薛宝钗默默不做声,贾宝玉还是有些优点的,至少他对姐妹们还真是困难到了眼前,便想着要去帮忙。

以现代人的人眼光来看,他自然不好的地方多的是,可以这时代的人的目光,他这样愿意怜惜人的性子又善良的公子哥,倒也能称得上好人了。

林黛玉吩咐了人拿了新的兔毛围脖和手套来,叫迎春戴上:“这都是新的,宝姐姐送了许多,我还没来得及戴,迎春姐姐先戴上,可别着凉了。”

探春帮着给迎春戴上了,又道:“别提那等子不开心的人了,快来一起选选这彩绳,颜色漂亮得很。”

众人年纪都还小,情绪来的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便将这事拋在了脑后,一起热热闹闹的选起来了东西。

不过一会儿,却有人忽然道:“史大姑娘来了。”

薛宝钗一愣。

其他人却以为她是听着陌生,不知道这史大姑娘是谁,连忙给她解释这史大姑娘的身份。

“这位史大姑娘也是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因着常来拜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24-30(第4/9页)

老太太,偶尔也在这边住上三两日。”

“如今宝姐姐也来了,我们姐妹几个更多了,倒是玩的热闹许多。”

薛宝钗笑了笑:“如此,我们是不是要去老太太那边了?这些话,倒是可以等史姑娘留下来我们慢慢聊,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要是姐妹们都相处的来,我想自然也与我相处得好的。”

薛宝钗怔愣并不是她不知道这位史大姑娘是谁,她自然知道这位史大姑娘是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算起来也是贾宝玉的表妹,可是她记忆中,史湘云本不该在此时出现的。

薛宝钗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随即又松了开来,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她便已经想过,因为薛姨妈和薛蟠这两人和印象中的不同,这世界似乎与她所看过的红楼是有些细微的不同的,只是身处这环境中,总也喜欢以现有的信息去推测一切。

史湘云的出现究竟是正常的,还是说她这个人有些不对劲,那也得等见了面才知道。

众人便一起去了老太太那里,史湘云正在给老太太请安。

薛宝钗抬眼一瞧着,心道,这原来就是史湘云了,十几岁的姑娘说不上有多美,稚气未脱,但也能看出来是个美人胚子,和其他几个姐妹不同的是,史湘云对着贾母笑意盈盈,看起来娇憨可人,眉眼之间却还有些许的英气,看起来洒脱又灵动,充满生机和活力,难怪贾母也十分喜爱她。

见众人都过来了,其余的人都是熟人,贾母便向她介绍了薛宝钗:“这是你的宝姐姐,如今正客居府中,最是温柔大方,你在这儿住上几日,正好一同玩耍。”

史湘云转了转眼珠,笑盈盈的叫了声:“宝姐姐。”

贾母也对着薛宝钗介绍了史湘云:“你便叫她湘云妹妹就好。”

薛宝钗也柔柔一笑:“湘云妹妹。”

贾母互相介绍了一声,便开始赶人了:“玩去吧,别在我这里待着了,知道你们坐不住,一整天的跟个皮猴似的,把我这碧纱橱吵嚷得热热闹闹的,叫我这老婆子听得心热得很。”

贾宝玉笑嘻嘻的上前:“老祖宗,我们这是怕吵到您,不然就真跑您面前来玩了。”

贾母被哄得眉开眼笑:“知道你孝顺,想陪着我这老婆子,不过小孩子家的,老祖宗可陪不动了,你们自己下去玩去吧。”

众人这才告了辞,带着史湘云也一起回了去。

史湘云只带了一个丫头,也不叫她跟着,贾府自有丫头跟着她,她来的勤了,那是老太太安排给她的人,走到碧纱橱给史湘云收拾屋子去了。

没错,她也住在碧纱橱,老太太是很喜欢把喜爱的晚辈放在碧纱橱的,不过史湘云的屋子离贾宝玉的却是远的很,离林黛玉的有些近。

瞧着林黛玉的样子不甚在意,看来是她之前便在那里住过,有些习以为常了。

众人回到了方才的房间,薛宝钗送来的彩绳还没有挑完,不过还好这玩意不是按件数算的,彩绳数量还多得是。

薛宝钗大方道:“方才正与姐妹们和宝玉挑选这彩绳做宫绦,湘云妹妹也来挑一挑?”

一旁还有几个姐妹之前说话间已经分好了的绒花簪子,薛宝钗瞧见史湘云的眼神往那儿一扫,不过那东西已经分完了,不好再叫她挑选,薛宝钗便也装作没看见她那一眼,想着等下回去再补送一份,就当见面礼了。

史湘云听了薛宝钗的话,也不客气,爽朗道:“一来就偏了宝姐姐的东西,真是多谢宝姐姐了。”

林黛玉抿唇一笑:“你可快选,宝姐姐送我们的都是好东西,你若不要,别人就要开抢了。”

第27章

探春当仁不让:“方才二哥哥还在说要抢呢,我可争不过二哥哥,快让我先瞧瞧。”

宝玉笑嘻嘻道:“我何时说要抢了,不过我也想先瞧瞧。”

或许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争着抢着的东西要香着,几个人来了趣味,兴致勃勃的挑选着,薛宝钗便静静的坐在一旁喝茶。

棋盘就那样散乱着,也没人去碰,薛宝钗瞧了半晌,她们终于挑选完了,回头看着薛宝钗盯着那棋盘看。

林黛玉笑道:“宝姐姐可瞧出来什么了?”

薛宝钗无奈的摇了摇头:“你们没下棋吧,我可瞧不出来这是什么新玩法。”

林黛玉掩嘴笑了笑:“那就要问宝玉了。”

史湘云道:“二哥哥这是又带了什么好玩的来?”

探春说道:“二哥哥方才还耍赖呢!”

几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贾宝玉无奈道:“哎呀都说了我没有耍赖,是你们听错了规则,罢了罢了,几位好姐姐好妹妹饶过我吧。”

“这棋我看也下不了了。”棋盘都已经乱成了一团,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耍了赖,“不如来作诗吧!”

吟诗,作对,下棋,女红……这便是姐妹们在一起玩的热闹的日子,平日里亲亲热热的,倒也没什么大矛盾,史湘云还常与林黛玉睡在一处,日子便这样一晃而过。

……

……

“我儿,此次进宫,要多加小心。”

入宫待选的日子终于快到了,她们这些待选的姑娘要先查明身家,随后统一带着行李去最外围的宫殿里先住着,要教好了她们的规矩,随后才开始选拨。

薛姨妈对着薛宝钗不安的叮嘱着:“要不然……咱们不留宫中了?不是还有你哥哥吗?他不是搭上了水二爷和宣郡王,等牛痘的成果一出来……”

“母亲。”薛宝钗打断了她的话,摇了摇头不赞同道:“一码归一码,牛痘之事,是因为乃是用人命试验,事关重大,我们实在担不起这个风险,这才交给了那位水二爷和宣郡王。”

这个计划固然是为了换取薛家的一线生路,可是那只是走投无路之举,牛痘防治天花的事若是试验出成效了,那自然是功在千秋德在万代之事。

但当前,那都是让人命去试验的,他们做这等试验之时,也是小心再小心,就连选择的人,也是千挑万选,不仅要守口如瓶,还有家人也同样考察了一番。

随后再将这些人放到庄子里,好吃好喝的养着,叫他们锻炼身体,养得身体康健强硬了,才敢给他们试种牛痘,生怕有谁身体不好抗不过去出了人命。

她们薛家只是皇商,背不起人命官司,但这样的数据并不全面,因为人身上的天花也是能防治天花的,总有那么些人得了天花却侥幸活了下来。

可是这不是薛宝钗提出牛痘这等大杀器的最终目的,这东西必须得证明,无论男女老少,它都是能有作用的,不止是需要在年轻健壮的男人身上才行。

“交出去,让皇家的人试验,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只要真的试验成了,就算不是我们做成功的,圣上也会记下我们的功劳,但这功劳也不能说,能将薛家所做的所有事情一笔勾销。”

要真说起来,薛宝钗薛蟠两个小儿,薛姨妈一介女流,又能做什么大事?若只是如此,一笔勾销倒是简单了。

可惜薛家与几大家族绑的太紧,获得了利益的同时,也要一起付出代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从成为红楼薛宝钗开始》 24-30(第5/9页)

“可是我们不能被动的等那位水二爷或者是宣郡王给我们请功吧?人家身份贵重,都是祖宗,我们哪里惹得起,又哪里敢催促他们?只干巴巴的等着,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何况入宫待选本就是应该走的一个过程,我们只当敬重圣意,规规矩矩的进行选举,若是选上了是我的幸运,也是另一条出路,选不上也还有哥哥兜底。”

薛姨妈道:“可是……若是真选上了,谁知道要在宫中蹉跎多少年呢?那贾家大姑娘,至今在宫中还没有消息穿出来呢。”

此次进宫待选是三轮,前两轮都是宫中的嬷嬷按照规矩进行考核,而最后一轮却是由皇宫的主子们亲点,若是不想留在宫中的,早就开始打点,过了第一轮或者第二轮再落选,归了家去也有面子,若是到了第三轮被主子们选上了,那就得留在宫中,得等到二十五岁才能出宫。

入宫待选的年纪大多都在十三到十五之间,到二十五岁,十来年的时间便蹉跎在宫中,谁受得了呢?

薛姨妈十分担心:“也不知道那些公主郡主好不好伺候,我儿,你在家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如何去做伺候人的活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创建了基金会 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 我用术式玩坏时间线 满朝文武都想做我娇夫? [崩铁]第四天灾造神计划 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明月渡剑 他失忆了 被弹幕养大的翔阳 你知道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