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00-110(第1/13页)
第101章 刺激 这个改名叫乌格齐哈的人……
这个改名叫乌格齐哈的人和一干外族俘虏并没有被汉王用来祭旗, 京城里的皇帝知道汉王没有抓到各族有头有脸的人物,对这些人彻底失了兴趣,什么进京献俘的活动就被取消了。
对于朱高煦在奏折中所述的要让这些俘虏血债血还的话, 朱棣没当回事儿, 今年得到的三种粮种让他心情大好, 如果不是粮种不够多, 还不能在一两年内让整个大明的百姓都种植上, 他甚至都打算让大明的百姓普天同庆来贺喜。
在心情极度愉悦的情况下,哪怕汉王没抓到外族人推举的首领, 而只有一些小虾米,也不能破坏了他的心情。
收到儿子气急败坏之下字迹狂傲又潦草的奏折后, 朱棣微一扬眉, 虽然有些遗憾, 但心里也早有几分预料, 于是大方的赦免了那些即将被儿子用来祭旗的俘虏, 将所有人发配到了奴隶营喂马。
胡善祥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简直被皇帝的骚操作惊的傻眼,事实上, 她也确实傻愣了一会儿,在朱瞻基用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才回过神来。
“你也被这消息惊呆了吧。”朱瞻基一脸的我就知道的模样,悠悠的喝了口茶道:“不止是你,皇爷爷下旨赦免二叔抓到的那些俘虏的时候,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都震惊了。”
朱瞻基摇了摇头,至今想起百官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皇帝的模样,仍然让他觉得十分的想笑。
“所有人都说皇爷爷是马上天子,征战沙场的暴戾也带到了朝堂上, 看那个官员不顺眼,说杀就杀,
和太祖一脉相承的像。二叔的捷报一传回来,所有人都觉得皇爷爷会恩准二叔行事,大开杀戒以儆效尤,我爹甚至都准备好顶着皇爷爷的震怒去劝上几句试试了,谁知道皇爷爷居然自己改了主意。”
就连朱瞻基当时听到朱棣赦免了俘虏的死罪的时候,都有点不敢置信,更何况是三人成虎的其他人。
胡善祥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眨了眨眼,不确定的问道:“奴隶营的俘虏是喂马的吗?”
她还以为抓到的俘虏留着不杀,就是准备用来搞基建的呢,毕竟初建立的大明是真的到处都缺人。
朱瞻基想了想,大概猜测到了皇帝的意思,回复道:“以往抓到的俘虏往各处派的都有,去五军营建城墙的搬砖的,筑工事的也很多,被分到军马营养马,想来是因为他们是草原人,擅长喂养马匹吧。”
除了这个原因,朱瞻基也确实想不出来留着这些手上染有大明子民血液的外族人有什么必要让皇爷爷赦免留下,只能说这群死囚正好碰上了皇爷爷高兴的时候,才会被轻轻抬手放过。
说起养马,胡善祥的脑子里瞬间浮现起一个清瘦落拓却不羁的身影来,说来自那次见过一面后,胡善祥再没听说过于谦的消息了,也不知道这人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做弼马温。
既然想到了人,胡善祥顺口就问了出来道:“于谦大人现在还在做弼马温吗?”都多长时间了,胡善祥觉得依照于谦的本事,这么久的时候过去了,他本人不说升官发财,至少也该是改头换面了吧。
却不想,从朱瞻基的口中听到的确是于谦根本没有挪窝的消息。
朱瞻基哼笑了一声,他和于谦私下也见过几次面,很为对方的才学折服,他皇爷爷看了于谦写的策论,甚至郑重的说道:“于谦是老天赐给大明的文气。”还说他朱瞻基好福气,未来有这么一个博学多才的臣子辅佐,必将在青史上留下震惊后人的一笔。
福气不福气的,朱瞻基现在也享受不到被大文豪才子辅佐的乐趣,但小夫妻的话里话外总是少不了别的男人的出现,就很让朱瞻基不爽了。
“你当时刺激于谦,给他讲那故事是白费功夫了。”朱瞻基凉凉的说道,并且把发生在于谦身上的故事当笑话般讲了出来给胡善祥分享。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用在于谦身上就是最好的体现,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得来的消息,以为在兵部难以上进,所以彻底的放飞自我,本性必漏了。在军马营就和在自己家里似得一点心都不用操,惬意的我看见了都恨不得上去踹上一脚。”
偶像不打算发愤图强、奋发向上、报效国家,而是已经躺平,准备做一条吃喝不愁的咸鱼,这个消息让胡善祥感觉也挺无厘头的,无理取闹的这个份上,是有所依仗还是准备待价而沽?
胡善祥觉得这两种都有可能,毕竟于谦的才华是真的让朱棣和朱瞻基这对爷孙俩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咿,怎么突然觉得有点恶心。
感觉有点不舒服,胡善祥适时的转换话题道:“那这群俘虏是不是就归于谦管了?”
既然那群俘虏成了最低下的奴隶,又被发配去养马,那肯定要要于谦负责的,大小也是个官,那怕躺平做了咸鱼,证实也是该干的吧。
这个毋庸置疑,朱瞻基直接就点了头,这批俘虏肯定是会被带到京城的,不然留在辽东,让他们找到机会和关外的族人里应外合吗?
“咱们什么时候再去见见于大人吧,我还挺佩服他的才华的,依于谦的本事,入内阁封侯拜相不在话下,老是这么心灰意懒的也不是办法,我觉得还是欠刺激,我上次将给他的故事还有别的版本,我就不信不能把他刺激的振奋起来。”
胡善祥略带憧憬的说着,虽然被偶像的躺平刺激的有些失望,但大概是她上次出力不到位的缘故,这一次,她保证会让咸鱼自己发愤图强起来。
为了不再听到一个萎靡不振的偶像的消息,胡善祥凑到朱瞻基身边温柔的哄道。
被爱妻的小意温存伺候的舒舒服服的朱瞻基没有答应。
是的,不但没有答应,反而是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原因就是胡善祥日渐丰隆的肚子,被朱瞻基用这么个理由给拦下,胡善祥遗憾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自从御医确诊她的腹中是龙凤胎之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将她当成了易碎品,生怕她磕着碰着了,这不,本来就没有出宫的自由了,这下更是只能在自己的宫殿里修养身体。
摸了摸肚子,想到再有几个月就将出生的孩子们,胡善祥只得熄灭了出宫的心思,将带故事这一任务交托给了朱瞻基。
“……弼马温在天庭里通了大篓子,官也干不下去了,只好返回花果山……后来被如来佛祖制服,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前往西天拜佛取经的唐僧救了出来,一路斩妖除魔……”
什么反抗天庭、竖旗为妖、自立为王的话题是不能讲的,将其中故事略微删减了一番,这一回没有魔改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就出来了,朱瞻基听的入了迷,侧过头问道:“这话本子谁写的,还挺有深意的。”
胡善祥笑了,说道:“我也挺喜欢的,虽然你见不到他本人,但我也没见过,并且以后也见不到,所以我们两个在这件事上也算是扯平了。”
朱瞻基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感情那人还没出生,估计就是他百年之后,那人和他的话本才会现世。
不得不说,这一刻,朱瞻基洞察到了人生对他最大的恶意,提前知道了某些事,知晓未来才华出众的大才子,却不能与之一见的遗憾。
故事被朱瞻基讲给了于谦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00-110(第2/13页)
,对方有没有发出什么令人深叹的听后感胡善祥不知道,但从朱瞻基回来后那智珠在握的模样来看,两人的交流应该算得上是友好的,至少朱瞻基告诉胡善祥,于谦听了孙悟空的故事后,让他带回了谢意,并且说自己必不会一蹶不振让她失望的话。
失不失望的,胡善祥已经不在乎了,因为现在她已经没心情想那么多了,生孩子的疼痛已经占据了她全部的心神,这一刻除了庆幸一次来个双黄蛋,她或许就可以不用再受生子之痛了,再也没有其他的想法。
也不知道是该说命数使然还是道一句巧合罢了,胡善祥和孙妙涵两人发动居然是在同一天。
虽然到了春天,但冬日的严寒还未从京城里退去,皇宫里虽然冷肃,各处也都燃了足够的炭火,暖融融的让人在寝宫里也不觉得身上冷。
听人说有身孕的妇人吃核桃和葡萄对孩子有好处,核桃补脑,会让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而葡萄里富含的维生素让孩子的眼睛又大又亮,大概就和作文里有一双葡萄一样黑黝黝、水灵灵的眼睛一样吧,也不知道这种小道消息是从哪里起的头,但胡善祥觉得无所谓,冬日里有的吃就不错了,在物资匮乏的古代想那么多有个啥用。
胡善祥不但自己炫,还以照顾自己身体为由,把孙妙涵这名有官职再身的御医也给叫来了,或许是不想看到大明唯一的一名女御医挺着肚子在宫内乱晃,所有人有志一同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太孙妃时不时的传唤孙御医开小灶一事只做没看见。
但这天偏偏不巧,整个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在宫内等人等的着急的胡善祥正想打发人去看看,就见小宫女和小太监慌张的跑来报告孙夫人滑了一跤,要生产了的消息。
好在孙妙涵当时已经距离青宫不远,立刻就被有力气的太监背了过来,宫内的产房早已准备妥当,胡善祥直接就吩咐将人送了过去,而等慌乱的人群一走,胡善祥就发现自己也要生了。
第102章 再也
不要生了 时间凑的太巧,……
时间凑的太巧, 趁着刚刚发动,肚子还没有太剧烈的反应,胡善祥居然还能忙里偷闲的胡思乱想。
按照月份, 她的肚子和孙妙涵的时间都差不多, 但其中的差别可就大太多了, 她怀的是双胎, 按理说孩子要比孙妙涵的早出生, 但偏偏孙妙涵就那么不巧的滑了一跤,眼看着肚子里的孩子就要比自己的孩子年长了, 一个时辰也是年长。
胡善祥突然觉得好笑,不由联想到大概是肚子里的孩子不想给人当弟弟, 所以就着急忙慌的想要出生了, 边想, 胡善祥还边笑了出来, 觉得自己有够傻的。
“太孙妃正生着孩子呢, 不攒着力气, 傻笑什么。”胡善围莫名其妙的斥道。
胡善祥的月份大起来以后,胡善围就见天儿的往这边来, 算着日子临近产期,还直接将差事托付给了手下的女官, 人直接就全天的候在了青宫,因此,宫女一禀报说太孙妃发动了,胡善围就匆匆忙忙的赶来了。
虽然衣冠还有些凌乱,但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胡善围虽然没生过孩子,但见过宫里的产妇, 不,确切的说是太子府里的。
“没什么。”胡善祥眨了眨眼,故作调皮的回复道:“就是觉得有个顽皮的孩子也挺好的。”
“都这时候了,还有心情开玩笑。”胡善围白了胡善祥一眼,见她精神还不错,便有条不紊的吩咐接生婆和宫女行动起来,烧水的烧水,熬药的熬药。
胡善祥被人搀扶着在室内来回的走动,顺便还喝了一碗红枣银耳羹,就在阵痛越来越剧烈的时候,突然听到来自隔壁房间的一声惨烈的喊叫,把她给吓得一哽。
娘嘞,孙妙涵叫的也太渗人了,和杀猪的似的,脑海中刚浮现出这个想法,胡善祥瞬间就意识到,自己的境况也没比孙妙涵好到哪里去。
痛感说来就来,悄无知觉又仿佛撕心裂肺的疼,让胡善祥整个人都麻木了,眼看着疼的脸色加嘴唇都是苍白的,胡善围终于打发了宫女扶着人躺在了床上。
脑海中一片空白,除了疼就是疼,两辈子头一回生孩子,虽然听说过妇女生产时的可怕,但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胡善祥还是止不住的害怕。
她泪眼汪汪的扭头向胡善围撒娇道:“姐姐,我害怕。”
人在最恐惧的环境下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念叨最亲近的人,而胡善祥念完了姐姐后,就开始叨叨起了朱瞻基的名字,两个人来回的从她那张嘴里不停的替换,仿佛只要叫着两人,什么可怕的事情都会瞬间烟消云散。
胡善围心疼的看着躺在床上,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恨不得与她感同身受,可这做母亲要经历的疼痛,她却代替不了,只能帮人擦着额头冒出的冷汗,不停的轻声安慰。
“别怕,姐姐就在这儿陪着你,哪里都不去。”
“朱瞻基。”胡善祥喃喃道:“我以后再也不要生孩子了。”
“尽说些傻话。”这一次,胡善围没有斥责,只是心疼的说道:“已经派人去前朝通知太孙了,太子妃也已经赶来了,就在门外等着呢,你一定要好好的。”
胡善围再说些什么,胡善祥已经听不太清楚了,更没有心情对比一下她和孙妙涵谁生孩子时叫的更惨烈,等她从模糊中恢复了丁点意识的时候,身边给她擦冷汗的人已经从胡善围换成了朱瞻基。
胡善祥眨了眨眼,又自己看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痛的头晕眼花,但还是不敢置信的呢喃道:“我是不是在做梦,居然在产房里看到了朱瞻基。”
古代的规矩大如天,胡善祥早做好了自己在产房里孤军奋战,而朱瞻基在产房外喝着茶、吃着点心悠闲等待的准备,她记得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妃子生产,皇帝和后妃都是这么做的,至于有几分真心和几分担忧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看胡善祥醒了神,还能说话,朱瞻基瞬间送了一口气,说道:“没有做梦,我一听小太监说你要生了,就从前朝跑回来了。”
至于小太监后续说孙御医也在生产的消息,他就没听了,但自己一路从前朝跑到后宫来,身后跟着的人中好似有许道中的影子,人应该是跟来了。
朱瞻基刚从前朝回来,就被产房外等候的太子妃给拦住了,说了一大堆人刚进去,生孩子要很长时间的话,让朱瞻基坐在椅子上等着。朱瞻基刚想答应,就听到从产房里传来的一声声压抑不住的惨叫和呻吟,时不时的还有自己的名字,于是,忍不住想要推开挡在门口的宫人进去。
太子妃给朱瞻基灌了一脑子的产房不吉利的话,但这些都没能让朱瞻基放弃,直接就说道:“皇爷爷都说了善祥是祥瑞,有祥瑞在的地方有什么不吉利的说法。”
说完,便再不看愣住的太子妃,推开了守门的宫女,闯进了产房,接替了胡善围的工作。
看不见人的时候恨的想骂他,但等真的见到了人,胡善祥突然觉得自己满肚子委屈想要倾诉,但最终都化成了嘴边的一句话。
“我再也不要生孩子了。”
朱瞻基此时也顾不上其他的了,胡善祥刚才的叫声太惨烈,模样惨白到几乎让人觉得没有了生机,于是尽可能的顺着胡善祥的话安慰道:“好好,不生了,我们再也不生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00-110(第3/13页)
听到的这话的其他人很想翻一个白眼,帝王家哪有嫌弃孩子少的,都是恨不得多子多福,别看太孙和太孙妃这个时候这么说,日后再有了孩子,指不定怎么想呢。
胡善祥却被这话安慰到了,心里的委屈瞬间消散了大半,漂浮无根的心瞬间安定下来。
好在或许是两个孩子都急着要出来,争先恐后的疼痛过后,再接生婆的“用力,再用力”的喊叫声中,胡善祥揣了将近九个月的崽终于出生了。
孩子被接生婆用温水擦干净后先抱给了朱瞻基看,朱瞻基却紧紧地握着胡善祥的手,瞧了一眼两个孩子后,仍然守候在胡善祥的身边。
胡善祥虚弱的身体无力的躺在床上,此时见到折磨了自己近两个时辰的孩子,突然想起了什么,抓了朱瞻基一下,问道:“我和孙御医谁的孩子先出生的?”
朱瞻基不明所以,却还是准备回答,但却突然想到自己也不知道孙妙涵那边如何了,于是就转头看向抱着其中一个孩子的胡善围。
胡善围也不知道,于是就直言道:“我把孩子抱出去给太子妃看看,顺便问问宫女们孙御医那边的情况如何。”说完,示意另一个抱着孩子的接生婆跟着她出去。
等人走了,朱瞻基就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不解。
“你们这生个孩子还要分个先来后到?”
说话的时候,胡善祥就感到喉咙沙沙的疼,可能是惨烈的叫声让嗓子也嘶哑了,于是白了朱瞻基一眼,没有回答,朱瞻基也就是问问,得不到回答也不在意,轻声小意的哄着人休息,然后等人虚弱的睡着了,才吩咐宫女精心伺候,之后退出了产房。
太子妃正欢喜着龙凤胎的降世,对儿子进了产房也没那么忌讳了,抱着刚得到的大孙子和孙女使劲儿的乐呵,见朱瞻基走出来后才恋恋不舍的让人将孩子抱回去,别
吹着了春日的风。
“说来也是奇怪,早上还洋洋洒洒的下着雪呢,这孩子一出生不但雪停了,连太阳都出来了,可不就是个好兆头么。”忌讳不忌讳的话,有了皇帝有言在先的祥瑞在,那一切的不吉利也都摇身一变成了吉利。
太子妃致礼于消减太孙不顾一切进产房带来的影响,但有些事注定在石头、墙角都长了耳朵的皇宫里隐瞒不了,皇帝听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脸上的神色淡了几分,想着太孙和太孙妃的感情也太深厚了些,觉得不是太好,就见太子操着那胖乎乎的身子圆润的滚到了面前。
“爹,喜事啊,大喜事。”朱高炽一脸欢喜的笑着拱手行礼道。
朱棣正想问是不是他的重孙子出生了,就听朱高炽接着说道:“刚刚雪停了……”
都开春了,又突然洋洋洒洒的下起了雪,让朝野上下都皱了眉头,就怕不知道这雪什么时候才停,钦天监也测算不出具体的日子,于是只能让皇帝召集了太子和官员,一大群人在尚书房里商议。
太孙也在商议的人之列,只是被太子妃派来的小太监叫了回去,大雪带给百姓的不禁是严寒和瑞雪兆丰年,还有或许会遭受的雪灾。
因此,关于如何处理雪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提前探讨就迫在眉睫了。
太孙虽然走了,但朱棣想也知道是因为什么事,让官员们商讨出一个方案给他后,就把人都打发回了奏事处,在尚书房里等消息。
他还以为太子给他送的是有了重孙子的好消息,谁知开头就听到一句雪停了,虽然这个消息也值得高兴,但朱棣还是有种被扫了兴的感觉,横了太子一眼,冷声道:“除了这个呢?”
“额。”太子愣了一下,抬眼看了一眼他爹并不好看的脸色,瞬间反应过来,笑着道:“儿子正要说呢,您有重孙子了,刚刚太子妃派人来禀告说,太孙妃正午十分产下了一对儿龙凤胎,就在太阳破云而出的那一刻,”
不得不说,太子是个说话懂的渲染的人,这么一通话说下来,瞬间就把孩子出生和雪停联系到了一起,让朱棣高兴的同时也不忘给两个刚出生的孙子博个功劳。
第103章 起名 朱棣当然也听出来太子话……
朱棣当然也听出来太子话里话外堆砌出来的意思了, 但并没有出言反驳,而是沉默的认下了。
自古帝王没有不喜欢祥瑞之说的,他能被外邦进宫的长颈鹿期满, 以为真的是山海经里的麒麟, 就有这种侥幸的心里存在。
而胡善祥被钦天监算出来的祥瑞一说, 一开始朱棣并没有当真, 以为是夸大其词之说, 但这么久下来,太孙妃献上来的一样样东西, 都让朱棣对这个祥瑞深信不疑,于是, 自然而然的, 朱棣理所当然的认为胡善祥的命带祥瑞是千真万确的, 并且信的切切实实。
朱棣刚想开口, 将雪停一事和刚出生的重孙子、重孙女联系起来落实, 做实天佑大明, 天佑他永乐皇帝的真相,然而, 就是有人见不得他开心,或者说见不得太子开心, 直接就跟在太子后面过来破坏气氛了。
“呵,雪停是老天爷开恩,不忍百姓受苦受难,和两个刚出生,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屁孩儿有什么关系,太子爷你这牵强附会的工夫也太勉强了。”
朱棣的三个儿子,老大太子朱高炽是个极为有眼力见儿的, 会看人眼色行事,依靠这项本领荣获了他爹并不属意的太子之位,能力可见非常。
老三就是个狗脾气,别看整天一副老二第一,他第二的样子,其实特别的识时务,该低头的时候在太子和太孙面前也低眉顺目的很,很是弯得下身段。就更别提面对着他爹了,恨不得整日笑脸相迎的供起来,倔脾气这种是万不敢在皇帝面前上演的。
能说出不看人脸色、这种破坏气氛话的,也就那个嚣张跋扈的老二——汉王朱高煦了。
这一瞬间,朱棣和朱高炽父子不怎么相似的脸上,表情竟然出乎寻常的一致。
怎么哪里都有他来扫兴。
朱棣恨不得直接吩咐马云将自己不讨人喜欢的二儿子给赶出宫去,别老是在他面前晃悠,说些不好听的惹人烦,但老二刚立了大功回朝,此时责难并非好时机,于是,只能强压着怒气,一脸平静的说道:“我觉得太子说的很对,这场雪连钦天监都测算不出该停的时候,偏偏孩子一出生就停了,可见是老天爷知道咱们大明子孙繁茂,特意给的祝贺,汉王你觉得呢?”
汉王朱高煦一脸懵逼。
他能说什么,他觉得雪停和太孙妃生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好赖话都被他爹给说完了,完了还威胁了他一下,他还敢说不好的话吗?也就刚刚趁着两人没有反应才口出狂言了一下,要是再驳了他爹面子,怕是他爹得让他把里子也折进去。
朱高煦默默瞅了一眼不动声色,低头听命的太子,又看了看跟在自己身后,一副为自己马首是瞻模样的弟弟,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父爱。
行,是他朱高煦不配成了吧。有了太孙就不要儿子了,这连重孙都有了,他朱高煦在皇帝跟前就更没地位了。
朱高煦扯着笑脸,温和的说道:“爹您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这时候,朱棣就是说他的重孙子和重孙女是天命福星,他朱高煦也非常识时务的闭口不言,装聋作哑了。
朱棣白了汉王一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00-110(第4/13页)
,打算说出自己提前给重孙们准备的名字,让老大看看哪个比较合适,但又转头一想,孩子的爹朱瞻基还没来报喜呢,他们就把名字给起了,有点不太妥当,因此打算等朱瞻基到了再开始商议,便转了话题,问太子最近的政务。
被众人等待的朱瞻基正将两个孩子抱在胡善祥的窗边,看着老婆孩子的安静的睡颜,突然生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时间如果一直停留在这一刻也不错,有自己最心爱的妻子,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和女儿。
或许是心里的温柔给朱瞻基带了一层深厚的滤镜,对着两张刚出生,和猴屁股一样的笑脸,他居然能从中看出几分他娘口中肖似他的模样,眉清目秀,粉雕玉琢的,越看越觉得长大后会是多么的活泼可爱、古灵精怪、调皮捣蛋、惹人喜爱、伶牙俐齿、聪慧过人……
“你一个人嘀嘀咕咕的傻笑什么呢?”
胡善祥醒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朱瞻基傻爸爸附身的模样,不由得张嘴问道。
朱瞻基迫不及待的给爱妻分享自己的期望和预想,试图勾起胡善祥陪他一起温馨的附和,却不想迎面而来的是胡善祥一脸无语凝噎的表情。
“……”
“你这是什么表情,你生的居然自个儿还嫌弃上了。”朱瞻基一脸受伤到难以置信的模样,心疼的看向两个孩子的方向。
意识到自己的表情做的太突兀了,胡善祥连忙换上一副和蔼的傻爸爸同款脸,就和刚睁开眼看到的朱瞻基那副表情一样,换都不带换的说道:“哪有嫌弃,你看错了,我心疼都来不及呢。”
朱瞻基一脸的不相信,他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但爱妻刚生了孩子,胡善围说她的身体还非常的虚弱,需要精心的调养,不能生气,也不能累着,于是只能顺着胡善祥的话选择了相信。
他还记得胡善祥刚刚睡前问过的话,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非要知道这个,但既然胡善祥提了,胡善围也去关心了一番,并将孙妙涵也已经生产的消息传了过来。
“咱们孩子是正午出生的,孩子刚一出来,炽热的太阳就从稠雾浓云后冒了出来,可亮堂了,我看着都觉得喜庆。孙御医那里,许道中在陪着,她的孩子听胡尚宫说是未时出生的,比咱们的孩子要晚几刻钟,以后他们俩就是哥哥和姐姐了。”
她的孩子比孙妙涵的儿子先出声了?这也太争气了!
胡善祥欢呼一声,熬过了最初那段不敢置信后,看向两个孩子也带上了傻妈妈的心理,尤其得知她的孩子出生在孙妙涵的还在之前,就更是心情爽的冒泡。
虽然不知道这股劲儿来自哪里,但它猛然就出现在心头,并且被问了出来,得到了答案后,胡善祥也有种终于尘埃落定的感觉。
前朝还有一堆的事要处理呢,而且他还没有亲自去给皇爷爷和爹禀告这个好消息 ,虽然早就有宫人被他娘派去禀报过了,但朱瞻基觉得自己还是亲自去一趟的好,这样比较有仪式感。
细细的安慰了胡善祥一番,确认没有任何的疏漏之处,朱瞻基才离了产房去往前朝。
胡善围无缝衔接了朱瞻基的位置,带着太子妃陪着说了一会儿的话,就借口胡善祥要好好休息,将人送走了。
然而已经睡了一觉的胡善祥根本没有困意,把宫人都赶出去后,在胡善围不赞同的目光下给两个孩子喂了奶,但胡善围不赞同归不赞同,当胡善祥说出“母亲亲自喂养的孩子身体格外的健壮”后,也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隐瞒大军里,给胡善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充当门神。
两个孩子吃饱了就闭着眼睛开始睡,倒是真跟个小猪仔一样,胡善祥越想越觉得好笑,这两个现在可不就是只会吃吃睡睡的小朱崽子么,也不知道前面皇帝他们会给孩
子起个什么名字。
胡善祥不是没想过争取孩子的取名权,但朱棣和朱高炽都在,两人又都是博学多才的人,取得名字一定好听并且寓意好,她就不班门弄斧的献丑了。因此,只能遗憾的现在心里默默的称呼小朱一号和小朱二号。
对了,小朱一号是姐姐,小朱二号是弟弟,虽然两人赢了表哥,弟弟却输给了自家亲姐姐,胡善祥看着两个孩子安静的睡颜,几乎可以想到以后两个孩子之间肯定会为了称呼拌嘴、吵闹,那景象一定非常的热闹和温馨,让她忍不住莞尔一笑。
两个孩子的亲爹此时已经一路兴冲冲的赶到了尚书房,一进门先看到自家二叔那张冷漠、厌烦、又狂傲不可一世的脸,但朱瞻基心情美滋滋的很,见到这么一副表情都觉得比往日顺眼的很,也不在乎过去的龃龉,对着汉王笑得像开了花一样灿烂。
毛病。
做什么大惊小怪的。
汉王知道朱瞻基喜得贵子,儿女双全,所以心情大好,别说是他了,、要是他的爱妃能给他生一对象征祥瑞的龙凤胎,他朱高煦也能春风得意的飘起来,而现在的情况是,在他爹眼带威胁的逼视下,朱高煦不但不能酸溜溜的给予朱瞻基一对无聊的白眼儿,还得同样面带笑容的和对方说上一句“恭喜”。
热闹的欢笑一堂后,就着好心情,朱棣提起了给两个孩子的取名大事。
“太子和太孙一起上来看看,朕选了很多字,都觉得意义不错,选哪个都好。但瞻基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这又是太子你的第一个孙子辈,就由你们俩个一人选一个吧。”
朱棣拿起手边写了满满一张名字的宣旨,让太子和朱瞻基各挑一个,他觉得自己的举动非常的大方,毕竟他让出去的也是他第一个重孙辈的命名权呢。
明朝的开国之君,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早有预见,把子子孙孙的名字都给安排了个一半多,一点儿都不担心某个偏旁部首被用无可用的情况发生。
而燕王一脉的字辈便是出自“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中,轮到了朱瞻基儿子这一辈,用的便是“祁”字,带的偏旁是“金”。
第104章 朱祁钰 金有“富有、辉煌、明……
金有“富有、辉煌、明亮”之意, 但以它为偏旁的部首却大都带着金戈之意,要挑些合适而又寓意好的,也不是那么容易。
朱棣让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个人先挑, 但都是他已经认真斟酌过的字, 是他觉得非常不错的。
朱瞻基的目光在纸上一扫而过, 虽然认真看了每个字, 但他觉得其中的那个“镇”字非常和他的心意, 他在心里早就想好了这个字,而非常巧合的是他皇爷爷选中的字里也恰好有它的存在。
然而, 朱瞻基盯着这个字看了一眼就遗憾的放弃了,因为当他兴致勃勃的和胡善祥讨论起用这个字作为他们孩子的名字时, 被一脸惊恐到怀疑人生的胡善祥给激烈的拒绝了。
当时爱妻的表现令朱瞻基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也干脆, 太反对了, 意志坚定的仿佛是他这个当爹的想要害儿子一半, 也不想想怎么可能。
朱瞻基还记得当时胡善祥自以为很小声的嘟囔道:“还不如让太子爷起名字呢。”
朱瞻基委屈, 他觉得这个字多好啊,他想了很久才定下来的, 可孩子她娘不同意,朱瞻基只能放弃。
为了安慰被打击的有些失落的朱瞻基, 胡善祥只好大发慈悲的把给女儿的命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00-110(第5/13页)
权交托给了他,朱瞻基闻言,立马又精神了起来。
女儿的名字是两个人一起想的,最后定下了“皛”字。
“陶渊明有诗曰‘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①,杜甫也说过‘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月光’②希望这两个孩子人生一片光明、敞亮。”
朱瞻基望向胡善祥看着他的眼中, 眸中是亮晶晶不容忽视的光彩,像极了明亮的星星。
“皛字还有皎洁的意思,希望我们的女儿像月亮一样皎洁明亮。”
大抵即将做父母的都会对给孩子起名是珍重万分,胡善祥也想起了一处皛字的出处,含笑着望进朱瞻基的眼眸深处,道:“度翠壁以星落,薄乘鹿而霜皛,③你的对孩子的心意,我能不知道么,彼此彼此。”
两人忽然都笑了起来,女儿的名字最终尘埃落定,朱皛皛在父母的期待中来到了这个世上。
可惜只取到了女儿的命名权,朱瞻基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转头看向视线在各个美好的字上不断徘徊的老父亲,哎,算了,他的名字也不是他爹取的,估计也是他爹一辈子的遗憾了,他的这个孩子就让他爹取名好了。
“爹,皇爷爷选的字都不错,你有没有看好的?”朱瞻基期待的问道。
这一瞬间,他突然希望他爹和他的父子之间的联系突飞猛进起来,虽然不到心有灵犀的程度,但父子之间的血缘和关系让改能让他爹感受到他心里的期待吧?朱瞻基这样想着,望向他爹朱高炽的目光越发热烈。
可惜朱瞻基注定要失望了,这对父子的关系虽然亲密到几乎无话不说,至少太子对大儿子的一片舔读情深是朱棣比不了的,朱高炽都觉得他爹对他和两个弟弟,都没他对他儿子这么用心。
朱高炽五感敏感,自然是察觉到了朱瞻基一直盯着他的目光,愣愣的回头看过来,听到了儿子的话,想了想,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些等待他挑选的字,沉稳而又充满期待的说道:“玉,洁白无瑕,如琢如磨,温润和雅,有君子之风,这个孩子,就叫他朱祁钰吧。”
钰?
朱瞻基仔细琢磨了一下,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看来他爹对这个孩子的期待值还挺高的呢。
朱棣没有意义,这个字本就是他选出来的其中之一,寓意都非常的美好,无论太子选哪一个都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