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 110-120

110-1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明一家人 娇帐 无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 离婚综艺,但全网劝和[娱乐圈] 被抛弃后,她成了京城一霸 听说你也想杀我? 过热 天然呆对此并不在意[快穿] 修仙界第一病秧子 异种狂热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10-120(第1/13页)

第111章 背叛 那只白色的兔子还窝在笼……

那只白色的兔子还窝在笼子里和它的同胞兄弟姐妹们一起吃着可口的蔬菜叶, 对朱瞻基猛然凑过去的脸和投下的巨大的阴影没有一点反应,大概是因为这段时

日被宫人们伺候着胆子大了气来,没有那般怕人了。

朱瞻基看清一群灰黑之中的一团纯白色绒毛, 先是表情一空, 愣愣的出神, 接着脸上突然出现了胡善祥早先预知的狂喜, 他眨了眨眼睛, 不敢置信的又仔细看了一遍,然后转头看先胡善祥说道:“你还真是神了。”

“这我可不敢邀功。”胡善祥抿唇一笑, 拒绝朱瞻基给她赋予的神通,解释道:“还不是你儿子和闺女闹着要看兔子, 我才让人去找了一只怀孕的母兔逗她们玩, 没想到这生出来的一窝兔子里居然就这么稀奇的有了一个白兔子。”

朱瞻基听了这话, 眼睛看向一脸期待和警惕的看着他的两个孩子, 然后在胡善祥惊讶的目光中, 抢过了孩子, 一人来了一个空中飞人,逗得两个孩子惊叫连连, 却又觉得非常的好玩,毕竟往日里朱瞻基有空的时候, 两个孩子就时常缠着他要举高高。

“你们两个小东西,可真是你们爹我的福星,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等朱瞻基依依不舍的将两个孩子重新放下,小朱祁钰和小朱皛皛那两张白净可爱的脸上还露出了意犹未尽的神色。

“还要飞。”

“爹爹,还要飞飞。”

两个孩子不懂爹娘在高兴什么,但能很敏锐的感受到最近一直闷闷不乐的爹娘好像变得非常高兴,见到今天无论是爹爹还是娘亲, 都空出了时间陪他们玩闹,就缠着两人撒娇。

又陪着孩子们玩了一阵后,朱瞻基提着个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去找太子告知这个好消息。

皇帝的万寿节正常举办。

晚膳的时候,这个好消息已经在整个紫禁城里传的人尽皆知,而随着这个消息广为流传的,则是祥瑞白兔的存在。

它的出现代表了君王有大德,这就和前几日宫殿着火而流传的皇帝失德相悖了。但白兔的出现不是假的,而宫殿着火也可能和宫人燃蜡烛时的不小心有关,但是总而言之,前朝沸沸扬扬的闹出的让皇帝下罪己诏一事被彻底压了下来,几乎无人再感提。

而宫内对这次三殿同时失火的原因也做出了通告,就是几个马虎的宫人夜间偷懒打盹,不小心打翻了烛台,而偏偏那夜风又刮的急,小火便借着风势彻底燃了起来,最后的结果是,除了揪出了几个犯错的宫人被送去宫正司处罚后,再无人敢对此事指指点点的窃窃私语,而皇帝的万寿节就这样正常进行。

胡善祥对自己这段时间的辛苦劳动成果没有白费觉得很高兴,后面几日给太子妃吩咐各处的细枝末节时也很是上心,带着两个孩子去交任务的时候,太子妃对着两个孩子和孩子娘胡善祥更是表示了十分的欢迎。

“难怪都说你有祥瑞之气呢,我原本还不信,这世上那有什么天降祥瑞之类的,多的是用些神鬼莫测的手段造假的来的,但这次太子爷能逢凶化吉,少不了你们献上的祥瑞。”太子妃的态度非常的热情,但也不能说她从前对待胡善祥这个儿媳妇就不亲厚了,只是这个太子妃的态度格外的亲昵罢了。

胡善祥也知道太子妃为何如此模样,皇帝不想下罪己诏,所以躲在自己的寝宫里,做出一副什么都听不到,看不到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明显是不想接茬,但皇帝不接招怎么办?

朝臣们下定了心,必须要皇帝给此次三殿的火灾一个交代,皇帝不搭理,那就只能推到太子身上了,谁让太子是监国的副皇帝呢。

而就在汉王和赵王开始使坏,把责任往太子的身上引导的时候,胡善祥那边就即使的献上了代表祥瑞的“瑞兔”,对太子和太子妃而言,可不就是救命的及时雨吗。

胡善祥的嘴角抽了抽,看了两个孩子一眼,没有说话。

糟心哟,她该怎么解释其实这个代表着祥瑞的兔子也是造假的,毕竟白色的兔子哪怕在古代没有多少,但是在现代胡善祥真是见得不能再见了,如果一只兔子就能代表祥瑞,那现代的所有人都去买只白兔子后,再去逛彩票店,每个人都能中大奖了。

但是见到太子妃的心情这么好,而且胡善围也在一边赞许的看着自己,胡善祥还是咽下了解释的言语,对着太子妃道:“善祥和孩子可不敢居功,说到底还是太子吉人自有天相,所以才能逢凶化吉,避开一切厄运。”

没有说什么汉王和赵王不怀好意、搅屎棍之类的话,婆媳两个心有灵犀的相视一笑,同时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朱棣对朱瞻基献上的“瑞兔”很是惊喜,当即就不龟缩了,直接宣了朝臣去上朝,并且宣布了自己要大赦天下的圣旨。也就是现在朝廷和皇帝都富裕了,朱棣才敢直接就开口免除了永乐十七年以前各地拖欠的税粮、课程、盐课、马革等项以及粮草,毕竟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这比帐都是能让太子带户部的官员盘起账目来,会头秃的存在。

而胡善祥也是突然发现,在她告诉了朱瞻基倭国有银矿后,这才几年的时间,大明已经富裕的和她从前所见迥然不同,而这还是从皇帝接下来的几年频频亲征北伐开始的。

众所周知,古代的军队如果要出门打仗,那肯定是要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从前,朱棣撒了欢的往北边跑,每次提起要亲征,就被监国的太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没有银子,而现在,太子已经有数年没有对朱棣哭诉过了,国库里的银子堆得朱高炽每每仅是从账本上看到,就觉得愁的慌。

别急,不是愁银子少,而是发愁这么多的银两堆在国库里再用不掉,他就得再动工修一座或者几座库房了,而这还紧紧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后续从海上运来的银子还在断断续续却不见停迹的运来。

因着又是迁都,又是代表祥瑞的“瑞兔”的出现,这场万寿节也举办的格外盛大,大明不缺银子了,皇帝更是想要一个万象更新的开始,于是这次的万寿节比以往的每一次都要声势浩大。

在万寿节的当日,朱棣更是当着所有参加万寿节宴席的百官和命妇的面,表达了对曾孙和曾孙女的看重,也给太子和太孙了一颗安心丸。而汉王和赵王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不过所有人有志一同的无视了两人难看的神色,仍然自顾自的推杯换盏,共贺佳节。

“呵,不过是一只兔子就这么大肆庆贺,要是我抓住了绰罗斯马哈木献给咱爹,那我朱高煦是不是就成大明第一战神了?”朱高煦喝了一杯酒,表情很是不好,冷冷的讽刺道。

坐在他身侧的汉王妃叹了口气,语气很是不好的讽刺道:“你要真能把那个瓦剌首领的人头献给皇上,说不定皇上一高兴,把太子之位都给你了呢。”

这明显是讽刺的意味,任何人都知道的很,太子和太孙的地位无可比拟的稳固,稳固到无论汉王有再大的军功,也得不到朝堂上文臣和大半武将的拥戴,想要觊觎太子之位,那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汉王明显是烈酒喝多了,竟然没从自家的王妃话中察觉那一丝讽刺,而是在心里把这句话来回不停

的反转,越想觉的越有可能,浑然忘了他爹当年是怎么那“勉之,世子多疾”这张空头支票给他保证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10-120(第2/13页)

而汉王则把自己没能借着这次机会让太子引咎退位让贤的责任归到了逃跑的马哈木身上,捏着酒杯又恨恨的喝了一口,带着几分醉意的想着,下次一定要把那个狡猾的绰罗斯马哈木斩在马下。

而此时逃回草原的绰罗斯马哈木已经和他的族人先汇合,正准备对上次他攻打大明军队时,因为不小心中了土豆的毒,而仓皇狼狈的被擒,然后立刻阵前倒戈帮着大明的军队打杀他们的阿鲁台发动了攻击。

因为阿鲁台部在上一次帮着大明的军队对付瓦剌,以此像朱棣表示投诚之意,不但向明朝称臣,还派遣了使者来大明进宫,姿态摆的很是低,一副从此为大明马首是瞻的模样,让朱棣很是开怀,当即就封了阿鲁台的首领为和宁王。

然而,外族毕竟是外族。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在阿鲁台部、兀良哈部和瓦剌这些野心勃勃的部族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所有人都以为阿鲁台部以后就是大明在关外的内线的时候,因为长时间的休养生息,阿鲁台部竟然逐渐强大,吸收了不少来投奔的小部落,竟然又生出了背叛之心,对大明的使臣或者恣慢侮辱,或者强行拘留,而所有的一切在马哈木带着瓦剌的军队朝阿鲁台部奔来的时候,彻底的无法控制了。

阿鲁台的首领面对绰罗斯马哈木带领的来势汹汹的瓦剌军队,居然又一次的临阵倒戈,不但杀了拘留在部落里的大明使臣,割下对方的头颅送给了朝廷,甚至和瓦剌合谋,带着军队袭掠兴和杀死了守将都指挥使王烦,这一下,朝野震动,朱棣更是气的几天几夜的睡不着觉,当即就要发兵让言而无信的阿鲁台部血债血偿。

第112章 出征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朕……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朕要是再不给阿鲁台部一点也颜色瞧瞧,恐怕他们真以为朕拿不动刀了。”朱棣阴森森的咬牙切齿道。

朱高炽低头不语,没再说什么打仗有伤天和, 国库没银子之类的话, 阿鲁台部的投降和反盘, 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些异族的卑劣和狡诈,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他朱高炽再怎么荏弱,一个男人该有的血性还是有的。

“太子, 此次我大明颜面扫地,被阿鲁台部欺到头上来了, 朕已经决议御驾亲征,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朱棣看着往日他一提亲征, 就立刻有诸多借口劝诫的太子, 此刻沉默的低着头, 冷冷的问道, 然而话中满满的都是威胁。

朱瞻基担忧的看了一眼他爹,想要替他爹回话, 然而下一秒,朱瞻基刚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就被朱棣瞪了一眼,只能抿了抿嘴,然后在心里默默祈祷他爹一定要识时务点,千万别在他皇爷爷的雷区蹦跶。

还好这一次朱高炽没有让朱瞻基失望,他沉默了下开口道:“阿鲁台部反复无常,是该吃些教训,爹您要御驾亲征, 儿子举双手赞成,至于军饷您不用担心,儿子会和户部商量给您备齐。”

朱棣一扬眉,对大儿子识时务的态度很是满意,然后直接开口道:“宣召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方宾、刑部尚书吴中来养心殿议事。”

至此,大明对阿鲁台部和瓦剌部的进攻正式开始,然而,或许是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心知肚明惹到了不该惹的人,怕被抓到了报复,阿鲁台部的首领不知从何处无师自通了望风而遁的本事,居然回回都能从皇帝的手下提前逃脱。

永乐二十年,阿鲁台部接到了皇帝带着大军北伐的消息,离开就带着部族一路往更北方跑去,朱棣当然不会就这么让人跑了,带着军队一路穷追猛打,然而他们在大漠上还是不如自小在大漠长大的外族更适应,追了一个多月后,还是没能找到阿鲁台部的老巢。

无奈之下,朱棣只能带着手下的将领挑了个软柿子兀良哈捏捏,然后就带着大军回朝了。

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部又犯了先撩着贱的老毛病,对着大明的伸出了蠢蠢欲动的爪子,别说朱棣了,脾气好的太子也也不再惯着这个反复无常的外族,于是积极的参与到皇帝亲征的会议里,忙上忙下的给大军提供出征的粮草。

然而,让胡善祥哭笑不得的是,皇帝此次出征居然又是无功而返。

“我去,这人也太能逃了。”胡善祥吐槽道:“要不你们下回进入大漠的时候每个将领都备一个指南针,省得再让他们逃了。”

朱瞻基却摇了摇头,说道:“跟这个无关。”

“大明的军队有最精良的武器和装备,要收拾个阿鲁台不在话下,你说的指南针大营里就有,并且每个将领都配备了一个千里眼,哪怕距离还有千米之遥,也能发现他们的踪迹。但是……”朱瞻基苦笑一下,对阿鲁台部那种望风而遁的本事是真的觉得无言以对。

都有胆子杀大明派去的使臣了,却没那个和大明军队硬碰硬的干上一仗的决心,除了逃就是跑,这样的人当初是怎么有的胆量觉得可以和大明杠的?

“他们跑的太快了,每次我们的侦查兵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但带着人追上去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人早就逃之夭夭了。”

对这样的答案,胡善祥也没有解决之法,毕竟论速度,双方军队骑得都是战马,论装备,大明军队有火炮、火铳,这些都是阿鲁台和瓦剌等部族害怕的,然而哪怕双方力量悬殊,只一个追不上,就只能让大明军队望着阿鲁台部逃窜的背影恨得咬牙切齿,望而兴叹了。

然而,哪怕次次被朱棣打的望风而逃的阿鲁台部,依旧没有长记性,在永乐二十二年的正月初七,大明朝堂正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是,阿鲁台部又一次进犯大同、开平两地的消息,被守将奏报了朝廷。

这屡次锲而不舍的撩虎须的行为让朱棣甚微震怒,连着今年就是第三年了,他被阿鲁台部接连三年不断的进犯行为彻底激怒,哪怕大部分的朝臣因为前两次亲征的无功而返,反对皇帝继续亲征,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皇帝的决心,那怕御医说皇帝的身体不能劳累,朱棣还是坚持要出征。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初九,距离阿鲁台部进犯大明才两天,朱棣就下令征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各卫的士兵,以三个月为期限会合于北京及宣府。

四月初四,连十几日后的万寿节也不打算过了,直接就命皇太子朱高炽监国,三杨辅佐,带着太孙朱瞻基和汉王、赵王两个儿子就从京师出发了,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此次出行居然把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给带上了。

是的,于谦升官了。

在从军营回来之后,于谦也不复朱瞻基和胡善祥对他的期待,短短三年间就爬上了兵部侍郎的位子。

胡善祥每每从朱瞻基那里听到于谦又升官了的消息,为人高兴之余不免有些郁闷。

小朱祁钰和小朱皛皛已经四岁了,到了可以开蒙的年纪,胡善祥一直都很想让于谦来做他们的老师,可这注定只能是失望了,因为皇帝哪怕再宠爱两个重孙,也觉得把于谦派去教导刚开蒙的孩童有些大材小用。

但朱棣也没有把话说死,给了朱瞻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等孩子长大后懂事些了,再让于谦去教导。当然,肯定是只有朱祁钰的,至于朱皛皛,朱棣觉得,女子应该贞静娴熟,识大体、懂规矩就行了,学那些无用的四书五经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这让胡善祥很是郁闷,觉得潜意识里朱棣也是噶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10-120(第3/13页)

男子主义的人。

但就算胡善祥不喜欢朱棣的大男子主义,但也无法说朱棣对自己的两个孩子不好,因为大概是重孙辈的第一人,朱棣对两个孩子的宠爱甚至有时候让朱瞻基这个他自小手把手养大的孙子都吃醋。

胡善祥知道永乐二十二年,就是朱棣最后一次亲征阿鲁台了,等他这次从阿鲁台回来的时候,她们见到的只会是皇帝的棺椁,而非活生生的本人,这大概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怎么了,表情这么难看,看着心事重重的?”朱瞻基和胡善祥带着两个孩子告别的时候,不经意的从胡善祥的脸上看到了那一丝的惆怅和哀伤,忍不住狐疑的问道。

“没什么。”胡善祥摇了摇头,想了想,看了一眼两个孩子,对朱瞻基说道:“皇上要出征了,你带两个孩子再取给皇上请一次安吧,下一次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胡善祥的语气带着遗憾和黯然,朱瞻基本就是聪明人,几乎是瞬间就从这样的情绪中察觉出了一丝异样。

从永乐二十年开始,到现在永乐二十二年,在这三年间,几乎每年皇爷爷都会御驾亲征一次,可前两次出征的时候,胡善祥也有带着两个孩子送行,却从来没说过让孩子再给皇上请安的话,朱瞻基的心里有种很不好的预感,他愣了一下,然后看向了胡善祥,却见胡善祥注视着他的目光,不躲也不闪,在看清了他面容下的不敢置信后,点了点头,给了他一个确定的答案。

霎时间,朱瞻基的心里就是一空,觉得周围安静的仿佛独成了一个世界,但他很快回过神来,他没有太多的时间想这些事。

胡善祥的意思很明显,让皇爷爷御驾亲征前,再见一面自己的重孙,言下之意,毋庸置疑就是说这是最后一面,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朱瞻基想起

御医一直说的皇上的身体不能劳累,有心想劝劝皇爷爷不要御驾亲征了,但等他回头看向皇爷爷的方向时,才发现一直在车架中端坐的皇帝,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骑在了马上,英姿勃发的身影不输他这样的年轻人,这一刻,朱瞻基红了眼睛,却再也说不出劝人留在京城的话。

皇帝不可能活着回到到京城了。

朱瞻基在这一刻彻底的明白了,但他没有办法阻止,与缠绵病榻相比,死在征战的途中,也许更符合皇爷爷心里的想法。

他看了一眼胡善祥,对着她点了点头,蹲下身抱着两个孩子就往皇帝的方向走去。

胡善祥注视着他的背影,默然无语。

孩子们去和皇帝道别,而胡善祥也没能闲着,她的心里七上八下的,虽然有历史认定了太子朱高炽会上位,但汉王朱高煦也不容小觑,此次出征,他也跟在皇帝的身边,万一皇帝在回程途中驾崩的消息被他所知,说不定他就直接带着手下的将士兵变了。

而历史上皇帝驾崩的消息被瞒的死死的,其中少不了皇帝身边人的干预,胡善祥的视线看向皇帝身后的内侍和文臣们,可以说只要他们不让消息外传,那么汉王肯定不会察觉到蛛丝马迹。

胡善祥还在胡思乱想,而朱瞻基已经抱着两个孩子回来了。让乳娘将两个孩子抱到太子妃的身边,胡善祥对着朱瞻基小心的叮嘱道:“皇上御驾亲征的心意坚定,劝是劝不回来了,此次出征若是出意外必然是返程的时候。我已经和妙涵给你们准备了足够的金疮药和止血散,你千万要保重自身,我和孩子还等着你回来呢。”

第113章 交战 朱瞻基没问御医能不能救……

朱瞻基没问御医能不能救治皇帝的事, 医者救得了病却救不了命,明明御医给皇爷爷看诊的时候都说了,身体不能劳累的话, 可还是没能阻止皇爷爷御驾亲征, 也许这就是皇爷爷想要的吧。

而朱瞻基唯一能做的, 就是做一个孝顺的孙子, 时时刻刻陪在皇爷爷的身边, 再最后的日子里尽一回孝道。

“保重,等我平安回来。”朱瞻基说道。

远处皇帝正派人喊着尽快出发, 胡善祥也不想这个时候给朱瞻基拖后腿,拉住朱瞻基即将转身的胳膊上的衣袖, 语速飞快的说道:“注意点你的表情, 千万不要让汉王起疑心。”

朱瞻基深知自己身上压着的是整个东宫以后的命运, 当即眨了眨眼, 把一直忍着的眼眶中的泪眼消去, 才对着胡善祥点头, 然后转身和大部队会和。

“所有人就等着太孙您了,这架子可真大啊。”汉王冷冷的看了一眼最后过来和他们集合的朱瞻基, 嗤道。

朱瞻基心里正不好受,不想在这个时候和汉王对上, 然而下一秒他看到汉王已经像只刺猬一样,浑身上下竖起了防御,就想到了刚刚胡善祥说的,不能引起汉王怀疑的话,压了压心里的酸意,怼道:“又要离家一年了,我自然要交待太孙妃照顾好两个孩子, 毕竟皇爷爷可喜爱他们的很,若是有一个冷了伤了,别说我了,皇爷爷也心疼的紧,二叔还没有孙辈,自然是不懂皇爷爷这种隔代亲的心情,没事儿,我明白的,等堂弟们大婚后有了孩子,二叔您就能明白皇爷爷爱护小辈的心了。”

爱护小辈?开什么玩笑。就朱高煦的性子,呵呵,听到朱瞻基的话,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副想笑又不能笑的表情。

“祁钰和皛皛被太孙妃教的很好。”朱棣听到孙子和儿子打嘴仗,倒是没有愤怒,他还沉浸在刚刚两个孩子奶声奶气的给他问安中,一个说祝他旗开得胜、早日归来,一个崇拜的看着他,不见其他人对他的害怕和恐惧,羡慕的看着身穿铠甲的他,居然开口想要和他一起去打坏人。

哈哈哈,哈哈哈。

才到他膝盖那么高的孩子,连打仗是什么估计都不知道,可却敢说出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话,不愧是他们朱家人的子孙,不愧是他朱棣的血脉。

朱棣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他想到这一次朱祁钰的年龄还小,等下一回,朱祁钰年龄大一些,至少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吧,毕竟他们的父亲朱瞻基也是在那个年岁被他带到战场上长见识的,到时候,就把朱祁钰也一起带到战场上,他也手把手的教他。

“当年你也是七八岁就随我一起上了战场,一晃眼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朱棣感慨的说道:“等再过几年,祁钰就到了和你初次跟随我上战场的年龄了,咱们也把这孩子带上,磨砺磨砺。”

朱瞻基强行压下的酸意又不受控制的在心里横冲直撞,他低了下头,不让眼前的人看出自己的不对劲儿,但还是附和的说道:“都听皇爷爷的。”

他还能怎么说呢,说没有日后了?这是皇爷爷您最后一次御驾亲征了,甚至刚刚和朱祁钰的见面也是最后一次,日后就是相见,见到的也只会是您的灵位?

朱瞻基什么都没有再说,在皇帝一声令下,命令大军开拔之后,骑着马跟在了皇帝的身后。连汉王故意过来挑衅说:“嘴上没毛的小屁孩儿还想打仗?还没有马腿高,别刚坐上马背,就摔了下来,到时候丢的可就不是太孙你一个人的脸了。”

冷冷的瞅了汉王一眼,朱瞻基没再搭理他,任由这个惹人烦的苍蝇在一边嗡嗡的叫。

而朱高煦讽刺了朱瞻基几句后,见对方一副万事勿扰的模样,好像他无论说些什么,都不理睬的样子,也觉得很是无趣,又察觉到周围都是若有若无在偷瞄他们的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10-120(第4/13页)

线,也不想做戏台子上的戏子给人观赏,只能无趣的驱马离去。

朱瞻基的心里愁绪万千,但却无人可以倾诉,只能把什么都闷在心里仔细琢磨。

最初的那股感情和不舍过去后,冷静下来的朱瞻基就开始为自己的日后做打算了。

皇爷爷若真的出事,在军营里肯定是瞒不过二叔的,而唯一能帮他隐瞒,不让消息泄露的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了,可只有亲信还不行,他到时候不能离开皇帝的身边,所以那时必须有一个身份够而且向着他们东宫的内阁大臣回京城给他爹报信。

那这个人是谁合适呢?

朱瞻基想到了跟着他们一起出征的内阁大臣,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三杨中的另外两个人,杨士奇留在京城辅佐他爹监国处理政务,而杨浦早就在几年前就被关进锦衣卫的诏狱读书呢,所以能帮他的人只有杨荣和金幼孜了。

打定了注意,朱瞻基就把自己全副的身心都投入在了赶路上,此时的他当真是恨急了连续三年了一直骚扰大明百姓的阿鲁台部,恨不得早日找到他们的踪迹,大开杀戒,一洗自己的郁气。

而留在京城里的胡善祥也没闲着,皇帝驾崩的具体日子她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事,必须要赶在汉王得到消息之前让太子朱高炽登基,所以无论是皇帝身边,还是京城里的讯息,都必须瞒住了,不能让汉王府的人带着一点消息离开。

好在朱瞻基走之前把他手上的人脉告诉了自己,胡善祥

当即吩咐他们监视汉王府和赵王府的一切动静,务必不能放一个人离开京城。

她倒是有心全城戒严,但胡善祥手上没权,若是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和举措,不说太子不答应,太子妃也不可能同意,恐怕还会以为她疯了,而留在京城辅佐太子的杨士奇恐怕更会以为她想要牝鸡司晨了。

哎,想把万事俱备,好让朱瞻基没有后顾之忧,怎么行动起来这么难啊,果然还是她的话语权不够,否则,直接下令全城戒严,看谁能说一个不字。

胡善祥在京城里等消息,以便自己能随时随机应变,而半个月后,大明的军队已经到达了隰宁。

正如朱棣曾经预料过的那样,阿鲁台的大军听到他带着五十万大明军队御驾亲征的消息,早已在去年逃之夭夭,听派出去的斥候说,他们逃到了达兰纳穆尔河,朱棣当即就下令全军加速追击。

然而,或许是上天注定不想让朱棣完成心愿,进入五月开始,草原就频频下起了大雨,这下,所有人的心情更沉重了。

神机营的火铳和大炮最怕的就是受潮,而这种天气,他们大明的火炮根本无法拉到战场之上,也就等于是说他们大明对付这些关外的异族最厉害的武器不能用了。

而让众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大明军队的灾难居然还没有结束,在连续几天的大雨后,军队中的很多士卒受了湿寒,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暂停赶路,抚恤士兵。

朱瞻基带着人去军营中的药材库查看了一番,他想着军中备下的成药可能会不够,便想让军中的大夫把缺少的药材列一份清单出来,好尽快派人送回京城。

谁知,等他到了药材库后,才发现哪怕用了两天的治疗湿寒的药材了,医者告诉他,暂时没有缺少的药材,军中的药材还可以用不少时间。朱瞻基也是这个时候才突然想起,临别前,胡善祥好像有叮嘱他,备齐了一些药材之类的。

朱瞻基瞬间松了口气。

将士们有了足够的药材,一个个的,身体的恢复的很是迅速,没过几天,在皇帝的指挥下,他们终于追上了一直和老鼠一样,非常会躲藏的阿鲁台部的残余部队,一个个就跟疯了似的,追上去,三下两下杀了个尽心。

许是上天对大明或者皇帝的磨难终于过去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他们的军队终于和瓦剌、阿鲁台部正面碰到,开始了正式的交锋。

火铳和大炮还不能用,那他们就真刀真枪的上,看了一眼在观察地图的皇帝,朱瞻基突然请命要去做前锋。

原本,他是想要牢牢守在皇爷爷身边的,但朱瞻基不想让皇爷爷在最后的日子里留有遗憾,无论是马哈木、也先,还是阿鲁台的首领本雅失里,他都不想放过他们,不能再让这样的机会错过,让他们再次逃跑。

“去吧。”朱棣看了朱瞻基一眼,不明白自从来到大漠之后,一直跟在他身边,赶也赶不走的孙子怎么突然想做前锋了,但朱棣没有想太久,只以为朱瞻基是想要立功,所以同意了。

朱瞻基带着人马来战场支援了,他在心里给自己下了死命令,绰罗斯马哈木、也先、本雅失里,无论哪一个也好,他一定要带回一个人的脑袋。

战场不是闹着玩的,朱瞻基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不好,一上来就和绰罗斯马哈木碰了个对脸,看到那张脸,朱瞻基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就拿着武器在马上前和人打了起来。

绰罗斯马哈木的年纪太大了,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但他知道能在大明军队中打头阵的人必然不可小觑,因此也不顾两人之间体力和年龄的悬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还没有打败大明的军队,没有同意草原,他不能死在这里。

朱瞻基最后只是重伤了马哈木,而人却被在乱军中一直关注着他的手下给救走了,朱瞻基遗憾的看了一眼他们逃远的背没有追过去,因为在和绰罗斯马哈木交战的时候,他看到了在不远处被一群人护在当中正奋力杀出重围的本雅失里。

第114章 皇帝驾崩 朱瞻基没有追过去也……

朱瞻基没有追过去也有自己的考虑在内, 瓦剌虽然可恨,这几年却没有故意对大明挑起过战争,而阿鲁台却不一样。

明明已经接受了臣服于大明的命运, 然而却又出尔反尔、背信弃义, 数次骚扰大明边境, 更何况他们此次出征的目的就是打击阿鲁台部, 反正绰罗斯马哈木也已经被自己重伤, 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没有足够的药材, 也必然会因为伤势加重而亡,是生是死就看他的命硬不硬了。

朱瞻基骑着马气势冲冲朝本雅失里的所在冲去, 速度带块, 周围不停砍杀的两军人马都有意无意的避开了这位, 本雅失里砍杀人的时候, 也没忘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随时准备冲破重重围挡逃跑, 然而朱瞻基确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了。

阿鲁台部的首领本雅失里最后看到的一眼是朱瞻基的剑随之落下,剑光折射在他的眼中, 让他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从此后再也没有睁开。

朱瞻基带着本雅失里的头颅回到了军营大帐中献首, 朱棣愣了一下,虽然已经从报信的士卒中知道了此事,但当他的孙子勇猛的在万军之中取得本雅失里的项上人头,并献给自己的时候,朱棣还是不由自主的开始激动和自豪。

这是他的孙子,是他留给大明江山的第三代继承人,日后会继承大明, 带着他的志向让大明有一个不逊于贞观之治的盛世。

“好,好,瞻基,你果然没让爷爷失望。”朱棣笑呵呵的说道。

“是皇爷爷教导有方,否则瞻基也不能万军之中取下他的首级。”朱瞻基沉默了一下,还是将自己打伤了马哈木一事告知。

“请皇爷爷下令尽快派人追击瓦剌残存部队,绝对不能给他们足够的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皇后生存日常》 110-120(第5/13页)

养时间。”

朱棣也甚至乘他病要他命的道理,同意了朱瞻基的请求,吩咐道:“陈懋、金忠,朕命你们二人为前锋,带上一路人马沿途骚扰瓦剌的残部,绝对不能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末将领命。”

朱瞻基没想到自己的提议虽然被通过了,但自己作为前锋的请求却被皇帝给无视了。忙请求道:“皇爷爷,我想跟着两位将军一起前去。”

朱棣却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他刚刚没顺着朱瞻基的话令他前去追人,就是不想让朱瞻基在这种时候远离他身边的意思,因为朱棣感觉到他的精神日渐流失,身体也渐渐地虚弱无力起来。

大限将至了吗?

朱棣不知道,但这样的念头却在心里徘徊,无法消弭。他不敢传太医来给他诊脉,怕这样的消息传出去后影响了军心,到时候他的二儿子只怕也不会再受控制,像一头出笼的猛虎般对着他的孙子瞻基,而后便是他再也不想看到的画面。

“朕还有其他的事吩咐你,接下来你去伤兵营看看,京城里送来的药材是否足够,若有缺少的尽快传信回去,令人补上。”朱棣随意找了个借口就将朱瞻基打发了,然而朱瞻基却没有再反驳,或许是从朱棣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坚持,便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朱瞻基每天都会去伤兵营巡视了一圈,慰问了受伤的士兵,帮着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军中的将士们见到高高在上的太孙竟然如此的礼贤下士,不光态度温和的给伤病包扎,还把自己的靴子脱给了一个在战场上丢失了靴子的即将死去的士兵,让他没有遗憾的上路,所有的士兵对朱瞻基的好感和敬意有内而发的高涨。

而这样一个在朱瞻基看来无足轻重的举动,却为他赢来了料想不到的军心,也给日后打败造反的汉王的失败压上了一根稻草。

然而今天,朱瞻基从内线处得到了一个消息,于是他没有回自己的大帐,而是转个了弯,往杨荣的帐中而

去,当然,他也没忘记一路上避开着点人,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到达杨荣的帐中,竟然发现金幼孜也在。

这倒是省事了,否则朱瞻基还要让杨荣派人去请他来。

“太孙怎么来了?”

杨荣是从朱棣的皇帐中刚刚回来,因为皇帝服了药让人伺候着歇息了,所以处理完了事务的杨荣也正准备躺下休息一会儿,结果还没沾到榻,金幼孜就悄咪咪的做贼一样的来了,两人刚说了几句话,就见帐帘被掀开,太孙朱瞻基步履如风的走了进来。

问话的是金幼孜,他和杨荣不同,他是铁杆的太子党,和在皇帝面前从不故意个太子一脉说好话,好似站中立的杨荣不同金幼孜和东宫的关系可以说是极为亲密,但他来找杨荣也只敢悄默默的,而朱瞻基居然就这么直接的进来了,连在门口问一下都没有,把金幼孜给吓得立马掀开帘子左右的瞧,就怕后边跟着尾巴。

“我来的时候四下里注意了,没有人跟着。”朱瞻基把金幼孜拉进帐中,然后看着杨荣道:“杨大人,我听说皇爷爷今晚休息前,将英国公张辅叫了过去。”

朱瞻基深明点到即止的道理,他说这句话就是想试探一下杨荣的立场,毕竟在所有人看来,杨荣既没有战队太子,也没和汉王沆瀣一气,是铁杆的帝党。

来之前朱瞻基说这句话还有些犹豫,怕打草惊蛇,万一杨荣没有站队他,而是接受了汉王的拉拢,那自己这一下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然而令朱瞻基没想到的是,金幼孜居然在此,那这件事就好张嘴的多了,谁让金幼孜是铁杆的太子党呢。

金幼孜也紧随其后,看着杨荣道:“我就是因为这事才来找的你啊。”

“皇上的身体只怕是不成了,能不能回到京城都不知道,但是我们不得不防,张辅毕竟和汉王的关系太亲近,谁知道他会不会偷偷的给汉王高密。”

金幼孜说的正是他们三人都担心的,杨荣沉默了下,意识到无论是太孙还是他的同僚,只怕都要从他口中得到一个答案,否则今晚不会善罢甘休。

隐藏了半辈子的杨荣无奈的叹了口气,把白日里皇帝下达的旨意简单的说了几句。

“前日里,陈懋和金忠两位将军传来消息,说是瓦剌首领马哈木因为伤势太重、无药可以,死在了被他们追击的路上,他的孙子也先丢下了他的尸体,带着剩下的残部往更北方逃去了。”

“皇上的心腹大患已经被解决,也觉得身体日渐不适,已经生了想要班师回朝的想法,估计明天谕旨就会下达。”

杨荣的如实以告让朱瞻基和金幼孜都松了口气,三人再交谈了几句手里的情报和消息后,便各自离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穿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 穿成反派雄虫后,我成了万人迷[虫族] 被阴湿美艳公主盯上后 把男主推下深渊后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 当黑莲花误入限制文 急诊医生在兽世种田 [综英美]出发!平行哥谭当偶像! 穿进强取豪夺文后躺平了 穿越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