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一家人 > 90-100

90-1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娇帐 无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 离婚综艺,但全网劝和[娱乐圈] 被抛弃后,她成了京城一霸 听说你也想杀我? 过热 天然呆对此并不在意[快穿] 修仙界第一病秧子 异种狂热 忘记老婆是蛇妖了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90-100(第1/17页)

第91章 合离 一 要是爸爸妈妈离婚,你俩跟谁……

李东阳, 文坛领袖,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

仕途上纵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毕竟也做到了内阁首辅。

为人性格洒脱、人缘不错。

如果说有些缺点的话, 大概是性格过于圆滑,没有知识分子那种特别的刚直。

刘瑾得宠的时候, 朝中很多官员都辞职了,包括内阁的刘健和谢迁。

只有他留了下来。

不仅留了下来, 还给刘瑾写了碑文, 极其称颂。

但若说是助纣为虐,倒也不至于。

毕竟他也在刘瑾手下保全了不少人。

从弘治到正德,李东阳也一直想要上疏去职。

不过皇帝始终没有批准。

大概是因为他家太近, 祖坟就在西直门外。

这要是挂了, 最多两个钟头就能拉过去埋了, 且用不着告老还乡。

论起文学成就来, 李东阳自然没话说的。

论起做官僚,他也是顶级了。

全身而退,死后不仅没有被清算, 还得了“文正”的谥号。

所以他和张居正, 确实是两种人。

他算是文学家,而张居正是改革家。

魄力上,李东阳终究差几分。

只是, 眼下除了他,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纵然咱们李阁老不一定能干出什么大事业,起码他说话好听啊,字也写的好看。

咱们内阁也讲究论资排辈,他要是不干了,那就轮到谢迁了。

谢迁也不见得就比他强, 说话没他好听,而且还是浙江余姚人。

唉,不是说浙直的就不好。

只是这朝中的南方人实在是太多了,浙江尤其多。

平衡、平衡,万事都要平衡。

其实,若要让他们对照着选一套内阁班子。

大概是张居正、高拱、张熜。

不过,张居正和高拱显然不能一起共事。

一山不容二虎,这俩人一旦对上、铁定斗的你死我活。

想着这俩人还有十几二十年才出生,估计赵鸣是用不上他俩了,只能留给小照了。

至于张熜,

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李东阳可不知道皇帝已经在想着自己的备胎了。

他先是问了贵州普安州米鲁之乱的事。

贵州叛乱,贵州巡抚钱钺、贵州总兵官曹恺、镇守太监杨友征讨不利,连都指挥吴远都兵败被俘。

兵部建议另派大臣前往统军。

说到这边的时候,赵小照正好抱着他弟弟来找亲爹。

“什么?”

一听到要打仗了,他两眼放光。

“哪里?”

河套这一仗,说白了他也就造型上的作用,让他十分不过瘾。

也可能是体内这真的“朱厚照”复活了,反正他现在就想自己亲自干一场。

“太子……”

吓得李东阳脸白了。

“这贵州边陲之地,比北镇更远,您千金之躯、更是万万不能前往的!”

他立刻对皇帝说:“臣推荐王轼提督贵州军务,出征米鲁。”

谁都行吧,反正只要不是太子就成。

赵小照本就是一身反骨。

如果他这次没有穿成太子,那一定就是反贼。

而且十岁的男孩子,本来就到了逆反期,事事要和你作对。

一个十岁的反骨,那真是双重暴击。

赵小照立刻就吵吵嚷嚷起来。

“不行,我要去,我就要去!”

说着就躺在地上打滚。

这招数倒是有些过时了。

这明明是四五岁用的,朱小炜现在使用这一招就很合适。

也正因为如此,赵小照打滚起来,才更加惊悚。

李东阳只能好生安慰。

“太子殿下,贵州派谁都行,可朝廷不能没有您啊,这大半年您不在,内阁六部都要乱套了。”

他偷偷瞅了一眼皇帝,生怕他多想。

——我只是想给您留下儿子,可没有别的心思啊,绝对没有。

“这贵州一来一去,两三年都打不住,不定要四五年的。”

“您刚刚回来,许多政务都要等着您处理呢,宣府的大将军府也要您常去视察啊。不然那鞑靼卷土重来,这可如何是好。”

李东阳不愧是和稀泥的一把好手,好说歹说、才把太子给劝住了。

本来他还提一下太子读书的事。

徐琼退休之后,按理说程敏政被撸了,自然是傅瀚上。

但许多人怀疑是他指使的华昶,为了避嫌,皇帝给他调其他部门去了,让李东阳任礼部尚书。

太子读书,自然是礼部的事。

他说:“陛下,小殿下,该继续读书了啊。”

赵小照撇嘴:“有什么好读的,一点儿意思没有。”

他本就不爱读这些劳什子玩意儿,现在又想起现代的事了,更加一个字也不乐意看。

李东阳:……就算是为我读的,成么……

赵鸣摆手:“你自行安排吧。”

反正你安排你的,咱们太子读不读,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你若是能让他读,也算是你的本事。

赵小照这才想起来的正事了。

“父皇,我妈妈让你过去,快点儿。”

李东阳忙问:“可是那顾选的合离之事?”

赵鸣点头。

李东阳气急:这一大堆国家大事您不管,人家夫妻两人合离这点子小事,都闹了半个月了。

皇帝跟顾选谈心,皇后和顾选那媳妇儿谈心,这有什么可谈的。

赵鸣:……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事儿比你这政务大事有意思多了……

“李先生既然在这儿,就一起来听听吧。”

李东阳:???

好家伙,一个七品小官家里那点子破事。

居然要皇帝皇后太子内阁首辅、整整四个人给你们调解?

从前,先帝废后也没有这么繁琐的流程啊。

*

张宛看着手中机器织出来的棉布,着实相当不错,就是不知道这国外人识不识货。

他们该不会只认丝绸吧。

这丝绸,暂时还是得靠人,机器不行。

“钱锦。”她颇有些感慨,“你们俩之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90-100(第2/17页)

不是挺好的么。”

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算是日久生情。

而且顾选又高中进士,再过几年一定会混出个样子来的。

“是因为没有儿子的事儿?”

那边,李东阳也现身说法。

“你如今还年轻,还不到三十,这事急什么。”

他心中腹诽,我这一把年纪了,不照样也没儿子么。

生出来也不一定能养的活,养大了也不定就不会先你而去。

顾选脸色冷淡。

“并非我要休妻,是她自己要合离。”

其实,如果他真的想休妻,还真不一定能办成。

就算古代重男轻女,好不平等,也好歹有“七出三不去”。

前贫贱后富贵,可也是不能休妻的。

不过,这次是钱锦自己要合离。

合离就合离,大丈夫何患无妻。

他如今是进士,什么样的名门贵女娶不到。

这李阁老不就是现成的榜样么,三任老婆、家世一任比一任显贵。

就算是国公家的千金,不照样做填房。

“合离可以,但两个女儿既然姓顾,她决不能带走。”

这一点李东阳也支持啊。

你俩人爱离不离,合离之后再娶再嫁悉听尊便。

但孩子不管男女自然都是顾家的血脉,当然不能让女方带走。

赵鸣说:“可是皇后问了你家女儿,她们自己愿意跟妈妈。”

李东阳:???

所以呢?

“所以,当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了。”

顾选和李东阳都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荒谬到一时之间都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顾选张了半天嘴,最终还是说——

“陛下,无论礼法,两个女儿都没有跟她们母亲离开的道理,不能因为皇后偏袒就……还请陛下一定要替我做主。”

赵小照和弟弟妹妹在旁边听着。

“哎。”小照问,“要是爸爸妈妈离婚,你俩跟谁?”

“不可能。”朱小炜反驳,“他们不会离婚的。”

“这可不好说,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进有出才是正常。”

能结,它就得能离啊。

况且咱大明,别的不好说。

那休妻废后的那不多了去了么。

朱瞻基这不就开了个好头么,为了把他心爱的孙氏和好大儿朱祁镇送上位,不就给胡皇后废了么。

他儿子朱祁钰,也是子承父业,废了发妻汪皇后。

这两位皇后也都是生了两个女儿的。

对了,朱祁钰的汪皇后现在还活着呢,都快八十了。

你朱祁钰活了三十,朱祁镇活了三十七。

兄弟俩加起来都没人家活的长。

然后就是前头的朱见深,和后面的朱厚熜,都废了皇后。

在大明,这离婚还真不算什么。

朱小炜很难抉择,只好打感情牌。

“那我就跟着哥哥。”他狗腿地说,“哥哥不能不要我啊。”

“放心,长兄如父,谁让我是你亲哥呢。”他转头问,“你呢?”

小核桃说:“我单开一本。”

赵小照不满意:“核桃,大哥我待你不薄啊。”

小核桃不想再进行这没营养的话题了。

“他们到底为啥要合离?顾鸳和顾鸯又为什么一个都不肯跟她们爹?”

“第二个我知道。”朱小炜举手:“顾鸳说了,她家老太太老是让她缠足,天天说她。”

“缠足是什么?”

“就是把脚缠的小小,听说好看。”他补充,“只有女生要缠,我们不要。”

“这不疼么?”

“好看啊。”

小核桃呸了一口:“好看个头。”

第92章 合离 二 裹足,自然不前

钱锦也没有想到, 她和顾选最终也走到了这么一天。

而且是这么快就走到了这么一天。

曾几何时,柔情蜜意已成往日黄花。

他说她变了。

她说:“你变了。”

好吧,明显两个人都变了。

钱锦说:“虽说是家中定下的差事, 但是当年我同他在成婚之前就见过。”

她问他:“以后不能纳妾,只能一心一意对我一个人, 你若同意就在一起,你若不同意便罢。”

他们家虽是商户, 但是有钱。

那时的顾选只是一个秀才, 他们也未必找不到别的秀才。

钱锦说:“那时,答应我了,便不能反悔。”

其实这个要求也没什么, 毕竟那时

候的顾选, 也未必能够高中, 未必能够做官。

若只是一个普通人, 也没有资格纳妾。

就算他想,自己也没钱啊。

难道还想用老婆的钱不成。

至于没有孩子,

“我虽然不如他读书多, 但也略知一些道理, 从前的北宋的司马光,不就是没有子嗣照样也不纳妾。旁人可以,他怎么就不行?”

而且陛下身为天子, 都能和皇后一夫一妻。

顾选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纳妾。

“就算是为了子嗣,如今我还不到三十,不是也生了两个女儿么。”

就算是无出,也可以过继。

就算是他不肯过继,那也得年过四十无子才可纳妾。

钱锦说:“我同他, 便已经是恩断义绝了。只求皇后帮我,让我把两个女儿带走。”

两个女儿,大的叫顾鸳,八岁了,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了。

小的叫顾鸯,才五岁,可能还搞不清楚什么状况。

张宛看着他们俩,就仿佛看到了几年后小核桃的模样。

“快过来,让我看一看。”

顾鸳叩首说:“殿下,如果父亲和母亲和离,我愿意跟着母亲。”

“是你父亲对你如何不好?”

顾鸳摇头:“没有。”

家里的事,父亲不怎么管。但若说对她们不好,那也没有。

顾鸯拉着姐姐、怯生生地说:“皇后娘娘,我也想跟妈妈和姐姐在一起。”

方才说了这许多,钱锦一直还算是平静。

但听两个女儿这么一说,她也是忍不住潸然落泪,就差和孩子们抱头痛哭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90-100(第3/17页)

她想合离,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哥哥却是坚决反对。

“妹子,不许他纳妾,哥哥我一定是站在你这边的。但是合离,你是疯了么?!”

她嫂子来劝说:“阿锦,从前他一个穷小子,你都愿意嫁他。如今他发达了,你怎可轻易放弃,白白便宜了别人。”

又对两个外甥女说,“你俩不懂事,不要胡闹,如今你们是官宦家的千金,要是合离同你母亲走了,日后不定变成什么样了。”

钱锦知道兄嫂的意思。

“我手上有嫁妆,也是饿不死的,女儿们跟着我,必不会让她们冻了饿了。我也不回家,不麻烦哥哥。”

她冷笑:“说到底,哥哥也不过是怕失了一个京官的妹夫而已。”

“你这是什么意思?”她哥哥忍不住了,“我难道不是为你好,你便是同他合离了,你还能再嫁什么样的人家,还能比他好么。”

钱锦反驳:“我为什么还要再嫁,天下的男人都是一般黑心。”

她有几家铺子,都是自己在经营。

就算没了,她有手有脚,也不至于饿死。

为什么还要嫁人。

眼见又要吵起来,她嫂子赶紧说:“阿锦啊,纵然你相公做了再对不起你的事,可你总归还是要想想两个孩子啊。”

她哥冷冷道:“你好好想想吧。”

“真要合离了,影响她们的名声不说,日后也再难瞧见了,这可都是你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啊。”

她哥反正是想不明白:“你到底为什么非要合离?一个纳妾,这不是还没纳么。”

钱锦咬牙:“我就是为了她俩,才定要离了顾家的,我不仅要合离,两个孩子我也都要带走。”

她兄嫂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这……从来没有这个说法啊……”

合离也是有的,带孩子的也都是寡妇。

何况顾家如今发达了,如何会……便是那两个孩子,难道就肯?

顾选这人,张宛也是见过的,之前这不还给他们办过事儿么。

男人想要在官场上钻营,这也没什么。

至于家中如何,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也不太好说。

张宛想了想问:“你可想好了?”

钱锦点头:“绝不反悔。”

说起来,钱锦应该是张宛来到这个世界后最早接触的几个女性。

她们应该能算得上闺蜜。

但因为身份等级上的差异,没有平等,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感情。

就好像帝后,也是先君臣,后夫妻。

他们之间没有基本的平等,也很难谈什么真爱。所谓的爱,都不过是皇帝单方面的施舍而已。

朱佑对张皇后,算是与众不同了。

和这个时代芸芸众生不同,尤其是哪些囿于后宅的女子不同。

钱锦的身上,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她的脸上,似乎就写着“不妥协”三个字。

她曾也说过:“虽然生做女儿也没什么不好,但若是男子,自然能够去开创一番事业。”

能读书的,便读书科举。

读书不成的,便还可经商做买卖。

再不行的,总归有田的种田,有工的做工,天地总是广阔的。

“我爹小时候,是将我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教养的,我也从来不输给他们,可是……”

可是似乎也没有什么用。

“殿下,我想合离,实在不行,就让顾选休了我,我也无所谓。”

她和顾选,便是恩断义绝了。

张宛认真说:“若只是合离,纵然他不愿意,我也可以说上两句。”

可想要两个女儿都跟着母亲,是有几分难办的……

就算是现代,父母离婚,有两个孩子的,大部分也是一人一个。

若两个太小,倒是可以都判给母亲。

若是再大一些,确实也可以自己做主了。可这不是不大不小么。

“如果你们姐妹俩一定得分开,必须要一个跟爸爸,一个跟妈妈,那你怎么选?”

这话说的,小女儿立刻就哭了起来。

“不,我不要和姐姐分开……”

张宛决不是想当什么封建社会的卫道士。

钱锦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女子,都有胆量离婚,有胆量带着孩子,纵然娘家不接纳,她也不怕。

她用这样的勇气,她绝对应该百般支持,但她还想做的更多一点。

“皇后娘娘,我……”

顾鸳大概是想说什么,又觉得难以启齿。

但张宛其实已经开出来了,神色顿时严肃了起来。

她问:“你这双脚,是裹了足吗?”

所谓缠足,大家都懂。

用布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

一般需要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因为当时骨头还是软的,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

这缠足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

明清时期,更是缠足之风盛行,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有缠足者。

方绚的《香莲品藻》说——“丑妇幸足小邀旁人誉”。

只要三寸金莲缠得好,即使容貌平庸、也会受到称赞。

反之哪怕是螓首蛾眉、朱唇皓齿,只要裙底莲船盈尺,便大煞风景,最多落个“半截美人”之名而被人嗤之以鼻。

明朝的时候还只多数是裹脚,宽度窄,而非长度短。

到了清朝,便是流行所谓的三寸金莲。

三寸就是十厘米,这不就是残废了么。

把一双正常的脚缠成这般模样,一个正常人变成残疾人。从个体来说,她们要受多大的痛苦自不言喻

从女性来说,有一双这样的脚,那更是什么都不用干了、也什么都不能干了。

裹足会怎样?

“裹足,自然不前。”

既不能劳动,也不好出门。

只有困守家中,甚至站立、行走都要扶墙靠壁。

这样一来,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自然就顺理成章,“男强女弱”也就成了天理。

女子如有什么不满、反抗,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唯有忍气吞声,听任摆布。

所以,宫中的宫女是从来不要缠过足的。

这缠了足的,还怎么办事。

这缠足是什么,不是“莲步娉婷”、“踏春有迹”、“步月无声”、“一弯软玉凌波小,两瓣红莲落步轻”。

是父权、是夫权,是压迫。

——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90-100(第4/17页)

钱锦冷静地说:“纵然夫君背叛,那也没什么。但我决不许顾家如此磋磨我的女儿,折断我女儿的羽翼。”

“好。”张宛说,“但若我以皇后的身份,准了你们合离,顾选必然不服,别的官员想来也不服,觉得是我以权欺人。”

其实,他们平日里以权欺人、以势压人的时候还少么。

也许正是因为此,所以他们才不肯让别人也如此。

“你们可愿意对簿公堂,把这事说个明白。”

钱锦说:“臣妇愿意。”

如今她还是臣妇,很快就可以脱去这枷锁,恢复自由之身了。

从前她是女,而后她是婦。

这婦比女多什么,多一把扫帚,寓意女子承担家务劳动。

张宛却给了写了一个“妇”,身旁更像是几把尖刀。

第93章 合离 三 皇后善妒,这本就是不贤

张宛早就注意到, 后宫的宫女都是不裹脚的,不然就没法干活了,看来大家都不是傻的。

至于妃嫔, 有的裹、有的不裹,倒没有三寸金莲那么可怕。但只要开始裹了, 总归是越裹越小的。

说白了,就是为了迎合男人的审美, 觉得什么都是小小的好看而已。

他们对自己可不是这么要求的。

张宛看着自己这双脚。

“张皇后就没有裹足。”

赵鸣说:“幸好朱佑也没这个癖好。”

正常人, 大家都是正常人。

张宛说:“明初,朱元璋将张士诚旧部改编入丐户,下令浙江地区的丐户, 男不许读书, 女不许缠足。”

呦, 缠个足还高贵起来了。

说来, 缠足一是划分阶级的特权行为,风气也是上行下效。

贵族女子自己不用干活,所以把缠足看成是高贵与美。

以此鄙视区别于那些市井乡村的妇女。

你看, 我这双脚、看着就是不用干活的。

至于到了清朝, 虽然清廷是下令不许满族女子缠足的。

但民间反而愈演愈烈,脚也越缠越小。

赵鸣说:“我们也下令,不许缠足。哪家姑娘缠足, 就砍她爹的头。”

“下个令容易的很,可他们也不会照做的。”

他们也不可能真的让锦衣卫带刀上门去检查小姑娘的脚,然后真的砍了她们父兄的脑袋。

此风既然不是一天形成的,也就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消解的。

“我看大家逆反心理挺严重的。”

张宛都开始异想天开了。

“你说,要是朝廷下令让所有人都必须缠足,不缠不行, 会不会大家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不来这一套了?”,

赵鸣:???

“要不,就说女子缠足,生不了孩子?或者、生不出男孩?”

这都不能说是对症下药,简直是以毒攻毒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女子不能自立,只能依附于他人。

男人喜欢小脚的,她们就只能小脚。

说大脚嫁不出去,家人就说什么也要把骨头打断、裹成小脚,好卖个好价钱。

张宛恨恨然:“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原以为顾选他们也是平民出身,不该沾染上这些习气。

哪知道,这富贵还没两日呢,就要给女儿们缠足了。

“官宦人家的千金,都是要缠的。”

钱锦自是不肯,大女儿顾鸳性子也犟。

眼看着到了七八岁,她那双脚又格外的大,让她祖母看了十分不满,硬是要给她缠了。

“祖母你也是大脚,我娘也是大脚,为什么我就要缠足?我不要!”

顾选自然是站在自己母亲这边的,大声呵斥女儿。

“你懂什么,这都是为了你好。你看京中闺秀,不也有许多缠足的。”

钱锦这一听不乐意了。

“我也没有缠足。”

“那是你父亲没有远见,也是你们家一介商户,还没有资格缠足。”

钱锦冷笑:“这么说来,大脚的我是配不上官人您了。如今官人是不是也要把我休了,另娶一个小脚的贵女来?”

“钱锦,你不要太过分。”顾选脸色阴沉,“纵然当初你们家资助过我,这几年我也还干净了。”

“你——”

“她姓顾,她们姓顾,是我的女儿,我让她们做什么就得做什么。”

夫妻之间吵架也是常事,床头吵床尾和呗。

却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他俩就吵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卿也很无奈啊。

——你们知道我们大理寺是干什么的么?

——是我大明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啊。

——主要负责什么?

——负责平反冤假错案!

全国的卷宗、全国的冤假错案,都要靠我们大理寺这几个人。

就你俩离婚这点子破事儿,你们自己在家写一个合离书不就完事儿了么。

居然要闹到大理寺来,浪费司法资源,简直离谱!

皇帝也是,平日里早朝都看不见您的影子,现在这个事您居然知道发话了?

到底什么是轻重缓急?

“大人,您别急。”

“我不急,我急什么,又不是我夫人要同我合离。”

算了,谁让您是皇帝呢,谁让您是皇后呢。

既然是上头交代的,那什么冤假错案都先放到一旁,先忙你们家这无聊的离婚吧。

大理寺卿无语,就这点破事,连个卷宗都没有,怎么判?

还有两个孩子?

不是,什么时候合离也会牵涉到孩子的归属了?

妇人合离可以带走嫁妆,但怎么能带走孩子?

两个女儿?

儿子固然不可能,女儿也不行啊。

你说她们愿意跟着母亲?

她们愿不愿意,重要吗?

不过,这件事情皇后特意关照过了,让他们好好审。

没错,皇后啥都没说,也没让他们要偏袒于谁。

可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连弦外之音都算不上。

现在问题就在于,如何合法地把那顾家那两个小姑娘、送到她们亲妈手上。又让顾选没别的废话。

前一日,大理寺卿特意找了顾选。

“大人……”

“你怎么回事?人在官场,连后宅里这些事都闹不干净。”

顾选脸色也是黑如锅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90-100(第5/17页)

从前对钱锦那么好,这些年对钱家那样提携。

钱家也仗着朝中有他,在乡里横行。

自然他们和那些朝廷大员比起来,这根本不算是什么。

他自觉太对得起钱锦了,对两个女儿也是悉心培养,让她们读书识字明理。

结果,就是明的这样的理。

大理寺卿说:“我跟你出个主意,你不要合离了,把你夫人哄回去,此事了结。”

顾选:……

“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在皇后那边得了青眼,皇后都是帮她的。你莫不是失心疯了,还想得罪皇后不成?”

若是别的皇后,得罪也就得罪了。

咱们这皇后能一样么,她可是陛下的眼珠子。

你得罪皇后,那就是得罪陛下。

你得罪陛下……你还想不想混了?!

“我是朝廷命官,皇后还能把我如何!”

顾选梗着脖子说:“难道皇帝皇后一夫一妻,就要全天子的男子都只能娶一个女子?皇后善妒,这本就是不贤!”

说皇后不贤?

大理寺卿啧啧:“我看你是不要脑袋了,我可不管你这事了。”

此事朝野也颇有议论。

大家都是男子,自然觉得顾选没错,一点儿错都没有。

“不过,那顾夫人是个烈性子,这种事她还真干的出来。”

“那时,顾选被廷杖,不就是他夫人给他把肉拣回去做了腊肉,现在还挂在他家里呢。”

“他夫人该不会一气之下,把那块腊肉炖了给他吃了吧……”

“哎呦,这恶心的别说了。”

至于缠足的事,大家也听说了。

“皇帝不纳妃妾,皇后就不许臣子纳妾。她自己是个大脚,就不让别人缠足,皇后这实在是过于跋扈了。”

“皇后这是生了太子和魏王,若是皇后也没有子嗣,难道陛下真不纳妾?怎么可能。”

这日总算到了他们离婚判决的时候了。

本来张宛是要去现场瞧一瞧的,但是鉴于她如今在外面的名声实在是不咋地。

她要是去倒显得她格外施压,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见皇后没来,大理寺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对顾选他们说:“陈述一下你们的诉求。”

两人都是要求合离,双方没有异议。

至于嫁妆。顾选择是很傲气地说他一分不要,全部交由钱锦自己带走。

这些年来,他们在京中住的房产都是钱家置办的。

他也是个清水衙门,不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种。

但只要想要,有的是办法有钱。

大理寺卿还是想劝和不劝分的。

“顾夫人,你二人识于微时,他助他多年苦读最终金榜题名,自己也能得到诰命之身。”

他语重心长说,“你们二人是多少人都艳羡不来的福气,何必真的走到这一步。”

钱锦和顾选对视了一眼,也许内心也有那么一丝松动吧。

但终究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

“往事不可追。”

钱锦说,“当年他身无分文,我也不后悔嫁他。”

——如今他功名在身,她也不后悔离开。

“我本嫁的是他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劳什子功名。”

顾选大概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兰因絮果,也不过如此。

最后,焦点就集中在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上了。

对此,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顾选说:“孩子姓顾,自然是要留在顾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给残疾大佬冲喜 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重生后和最强咒术师HE了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 她好能忍 思你如狂 嘉靖感而有孕之后 失忆后爱上了前夫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 家主悟重生会变成爽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