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 100-110

100-11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成了太宰先生的斯托卡 我不做上神很久了 开局一个石头窝:金手指是位面仓鼠 鱼栖梧树下[先孕后爱]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神器灾变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心动难捱[先婚后爱] 豪门管家上岗指北 错发信息给前男友后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00-110(第1/15页)

第101章 若即若离这是哪个在看的?

101章

陈老太后知道怀的是小公主后,沉默了一下之后就是由衷的欢喜,

对崔兰愔道:“很好,你是个有福的。”

崔兰愔就知道陈老太后和她想到一处了。

皇后有子固然会攀到权势顶峰,可其中要经历的险恶和煎熬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到最后,人也该变得面目全非了,很难说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小公主有小公主的好,起码很多事可以从长计议,不必显得吃相那么难看。

陈老太后马上就进入了要迎接重孙女的状态,吩咐高姑姑道,“赶紧将咱们宫里好针线的都招集起来,给小公主的衣裳、被子、鞋袜都准备起来。你去库房里一定要找那最细软的料子。”

说到这里,她还是不放心,就要下炕,“不行,我得自个儿去库房里挑,你们谁的眼光也没有我好。”

“老太后,库房里满当当都是东西,别再给您绊倒了。”崔兰愔一把给她拦住,“有六个月的时候准备呢,哪就急在这一会儿了,您就让高姑姑慢慢选来您看吧。”

崔兰愔这边刚按住陈老太后,没想到高姑姑却不配合,“老太后,我这就带人将库房里的料子都翻出来,到时拿过来您一样一样选,可不能怠慢了咱们金枝玉叶的小公主。”

陈老太后连连点头,“你越发长进了,这就去吧。”

崔兰愔只能眼睁睁看着高姑姑带着一帮人去捣腾库房去了,只这会儿倒罢了,她很担心这样的情形会成为常态。

徐太后、淑太妃、婉太嫔三个过来陪陈老太后抹牌,见到起居间里所有能坐的位置上都堆满了布料,且都是娇嫩细软的面料,淑太妃和婉太嫔就有些猜到了。

淑太妃笑着问:“这是要做小衣裳?”

淑太妃在李老太后跟前服侍了那么些年,说话最有分寸,不该她说她问的一句没有。

陈老太后也不瞒着:“愔姐儿怀的是小公主,得赶紧给孩子穿的用的准备起来。你家锦姐儿不是马上要生了,你没找太医看看是男是女?衣裳用物都是怎么准备的?有好看的女孩儿衣裳样式么,找几件我们瞧瞧现时兴哪些样式。”她指着高姑姑道,“她那里都是古董的样式,可不能给我们小公主穿戴那样的。”

徐太后三个心里称奇不已,陈老太后什么时候有这样长篇大论的时候,小公主还在皇后肚子里呢,若生出来还不得成了老太后的心肝肉一样。

淑太妃也不怕说:“我生端王那时候,得原来的贺院使告诉的是男胎,不过现在的贺院使却没他爹那本事了。

我当太医院里没人会看了,原来还藏着个曹院判。

因着不知道锦姐儿肚里是男是女,衣裳被子这些我们都准备的两样,老太后要不嫌弃,我等会儿就让人送过来几件。”

婉太嫔附和道:“那些太医最小心不过了,可不会给说是男是女,皇后这里,若不是陛下发话,怕也不会说。”

陈老太后点头,又对淑太妃道,“你这就打发人去取,闲着也是闲着,让她们就手开始做起来。”

淑太妃忙吩咐跟来的去取来,她转头对着崔兰愔笑道,“老太后有了重孙女,皇后就要靠后咯!”

崔兰愔扮起伤心的样子,“可不是,这屋里都没我说话的份儿了。”

一屋子都在笑,只有徐太后看着崔兰愔的肚子神色怅然了一瞬,又很快恢复。

崔兰愔了然,徐太后曾经怀过一胎,两个月的时候莫名就掉了,宫里的女人,能得个女儿,日子就有盼头多了。

崔兰愔的心态却好转了,事在人为,她自信只要用心经营,就不至落到那样地步,皇帝也不会绝情到那个地步,她是皇后外,还是皇帝的侄女。

住到延华殿后,崔兰愔开始以为会不适应,住进来后却发现延华殿有澹月居没有的热闹。

延华殿里都是潜邸时熟悉的人,四麟仍如潜邸时一样在这里自如出入,还有钱和、不言、谷丰这些,皇帝也恢复了潜邸时的做派,回到后殿里,除了就寝的时候,就是窝在起居间的罗汉榻上,听她说这说那。

崔兰愔这时候才意识到,她心底里很留恋潜邸里相伴的那些时光,还有潜邸里相处的那些人。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少了笑眯眯的长史,好在她还要往潜邸理商课提举司的事,还是能经常见面。

还有一件事让崔兰愔有些拿不准,二十八日大婚后,皇帝一直没同她有燕好之事。

开始她以为是因着大婚连着新年,每日都是脚不沾地的忙,皇帝体谅她有孕就忍着了。

可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再三日就到元宵节了,皇帝就一直清心寡欲着。

他也不是对那事儿没念想,崔兰愔分明能感觉到他在忍着。

之前为着关于她情郎老迈又古怪的传言,理亏之下,于床笫间她大胆主动了一阵。

可随着她怀孕,回家里待嫁住了半个多月,就发现,再亲密的两人分开一段时间,就有些放不开手脚了。

反正,现在让她再主动,她是抹不开脸的。

这样半个月下来,皇帝一直若即若离的,最多就是搂着她,在她额上脸上蜻蜓点水一样划过,崔兰愔也矜持起来,稍靠近他些,都要强忍住脸红心跳。

不知怎么想到皇帝曾说过的,“知晓怎么让一个馋的止了口腹之欲么,无他,管饱管够一阵子,他自己就不吃了……”

皇帝现在这样是吃够吃腻了么?所以有想法也宁可忍着?

愣神的功夫,皇帝从西阁回来,不语赶忙张罗摆膳。

用罢膳,皇帝对她道,“后面你身子不便,也不好总出去,东

阁现在也不用,就给你见商课提举司的人用。我已准了宋提举可往延华殿行走,一般的事你就传唤他在东阁问话吧。”

崔兰愔惊讶地看着皇帝,“我去东阁?朝臣们……”

“自己家里何须看别人眼色。”皇帝拉她坐到罗汉榻上,“你不是用着宋提举顺手么,外头的事你都可以交给他。”

宋长史最能干能张罗,那样岂不是真回到了潜邸时的日子,崔兰愔很是意动。

“不是还有个给你赶车传话的,让他顶个延华殿侍卫的缺,也许他宫里宫外行走吧,这样你里外都便利了。”

崔兰愔没想到皇帝还知道耿大有,若是耿大有也能在宫里宫外来回走,她于很多事上都能掌控了。

“表叔……”崔兰愔才要扑过去,随即想到两人现在的状况,她忙装着倒茶给掩饰过去。

待喝了一盏茶,两人一起来了前头正殿,皇帝去了西阁,她带着不语去了东阁。

大婚和新年皇帝封玺那几日,崔兰愔往西阁和东阁都逛过,东阁原是给皇帝起居的,是里内寝,外起坐的格局,这会儿已改了样,布置的和西阁相仿,只里面的用物更秀雅精巧。

崔兰愔坐到雕龙凤纹的平头案后,欣赏着案上的紫檀嵌百宝梅竹纹砚屏,显然这也是皇帝私库里的珍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00-110(第2/15页)

这些外物上,皇帝对她是一点不藏私。

不语引着宋长史和耿大有进来,两人激动地拜道,“臣叩见皇后娘娘。”

崔兰愔忙叫起,“咱们自己人,无需多礼。”

宋提举嘴还是颤的,“臣没想到还能跟着皇后娘娘做事。”

耿大有是根本说不出来话,若不是不语过来拉他,他都不会起来。

他这样还是好的,好歹还能跟在宋提举身后进宫,没有失仪的举动。

得谷丰来说,皇帝点了他做延华殿侍卫,从此他也有了从八品的官身,他爹他娘已经高兴魔怔了,一个错眼没拦住,他爹就往工部去给老爷报喜磕头去了。

她娘则是撒腿就往夫人和大小姐那里拜谢去了。

之前才学起的宣平伯府管家和管家娘子的做派,这一遭又都丢沟里了。

于西配殿等着皇帝召见的朝臣不少,都看见皇后往东阁去了,随后她身边的内侍引着商课提举司的宋提举,还有从娘家时就一直跟着她出门的耿大有进了东阁。

这是什么情形?皇帝理政的正殿从不许女人涉足,就是皇后也不行。原来的本元殿如此,延华殿也是一样。

如今,皇后不但进了东阁,还在里面见了商课提举司的人,要知道商课提举司的前身麒麟堂就是皇后未嫁前掌着的,她之前收上来的那些商税到如今也没个说法,想到皇帝的特立独行,他不会是还要皇后接着掌商课提举司吧?

还有,这么久了,皇后是不是该搬到凤仪宫住了?

经了几遭,朝臣们也长了记性。

新上来的左都御史是这样问的:“陛下,延华殿里人来人往的,别再扰了皇后养胎,还是凤仪宫里住着安稳些。”

户部尚书跟着道:“孕期不好劳神,皇后召见宋提举,是要将商课提举司的事交出去么?”

皇帝这回没烦,嘴角好似扬了一丝丝,“公主喜欢住这儿。”

因着皇帝和皇后都没瞒,这会儿都知道皇后怀的是小公主。

这边正消化着,皇帝又道,“朕的私库自要皇后掌着。”

所以,皇帝的意思是小公主喜欢住延华殿,所以皇后就不搬了?商课提举司收上来的商税就归到皇帝私库里了?

宋提举和耿大有走了,崔兰愔往里间去转,坐到罗汉榻上想歇会儿,拿过靠枕才要垫身后,靠枕下露出一本话本子来。

她随手拿过来,呆滞在那里,“若即若离缚心锁”,这是什么鬼?哪个在看的?

第102章 滴水不漏皇帝到底学没学呢?……

102章

她大略翻了下,真的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且这还只是其中的一本,前摘里有介绍,这是成套成集的一系列话本子,堪称情爱三十六计。

这本“若离若即缚心锁外”,还有“欲擒故纵困心锁”,“我见犹怜惜心锁”,“欲语还休怜心锁”等等,统共有三十六册之多。

三十六册里的主角都是一个人,讲的是风流书生林四郎凭着这三十六计,如何游走在一众女人间,俘获芳心无数的。

这话本子同时下粗制滥造的很不同,虽说的是情爱事,内容却引经据典描述的很是生动曲折,里面的配图也跟精美,该是请丹青高手画就的。

虽没看过别的,只这一本“若离若即缚心锁”就让崔兰愔佩服到五体投地,她发现了,男人若是装扮演起来,根本就没女人什么事儿。

若是将那三十六计都融会贯通了,于情场上该是何等所向披靡?

翻了大概后,崔兰愔在想,谁会在东阁里看这样的话本子?

是来收拾东阁的小内侍带进来偷偷看的?崔兰愔随即就否定了,延华殿乃社稷之所在,钱和都是黑白不错眼地盯着,哪个也不敢在这里钻空子走神。

尤其还是皇帝和她要坐的罗汉榻,再是胆大包天的也不会坐上来。

虽然很不可思议,却都指向一个人,那就是皇帝!

崔兰愔拿手指点着话本子上的“林四郎”三字,她冷哼一声,林四郎在话本子里对相府千金使得好一手若即若离的伎俩,赵四郎在宫里对着她扮的若即若离也挺娴熟。

赵四郎这是觉着和她睡一起没了情趣,又想看她情丝暗许,不能自己么?

真是,凭什么他想如何就如何了!

等等,赵四郎是什么时候看这话本子的?

崔兰愔回头再琢磨两人间的事,越想疑点越多。

潜邸时,赵四郎那样萧索地跟她说看破时,是真的有感而发,还是看了“我见犹怜惜心锁”?

还有赵四郎提出相好时许她的一年后离开,就有欲擒故纵那味儿。

相好后遇着事就说要散了,可哪回也没见他真不来,这会儿看来,不就是欲语还休加上欲擒故纵么?

崔兰愔越想越对得上,再想想赵四郎连燕好之事都要专门学了,提前学这些也不是不可能。

要是真的,她岂不是被他拿捏的死死的,最要紧的,赵四郎是不是就没想放她离开?

越想越窝火,就算她已经离不开了,她也得给场子找回来。

将话本子揣到袖袋里,她招呼不语去了凤仪宫,会同齐安三个理好了官务,近午间的时候她回了延华殿后殿。

皇帝回来后,她神色如常地同皇帝一起用了午膳。

这阵子都是她在内寝歇晌,皇帝在外间的罗汉榻上歇晌。

消食后,她却没有离开,将放到多宝阁上她平时装零碎东西的匣子里的话本子拿出来,摊到皇帝面前,“瞧我在前头东阁里发现了什么?”

皇帝拿过瞥了眼就放下了,“这是白麟打外头掏来的。”

崔兰愔盯着他看,“不是表叔看的?”

皇帝捏了下鼻梁,无奈笑道,“

和你说实话吧,之前察觉到你觉着我做皇帝后变了,我不想你怀着孕还要多思多想,就想哄你高兴些,只我于这些也不会,就让白麟去给我找些话本子来学学,不想他却给我弄来这个,我翻了几页就扔到榻上,想来是不言忘了收拾。”

滴水不漏,无懈可击,崔兰愔又不确定了,皇帝到底学没学呢?

若是不言和谷丰她还可能去问出来,换到白麟,她就绝不会拿这样私密事去问。

不管皇帝是不是对她使了那些招式,她这样将书摆到他面前,向皇帝表明她已经怀疑了,后面他再使什么招式就会掂量一二了。

剩下的,她总会慢慢证实的。

同皇帝在一起,她也不是没长进,起码学会了来日方长。

晚上就寝时,皇帝照例给她将四面的被子严实掖好了,犹豫了一下说道,“你别多想,你孕中辛苦,我忍着些也是该的,好歹让你顺顺心心过了节。”

说着话,他探手从床边案上的抽屉里拿出个小册子,搂着她一起翻看,只见上面详细记了一笔又一笔,某年月日,愔愔欠赵祁浴间敦伦一回,某年月日,愔愔欠赵祁书房敦伦一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00-110(第3/15页)

崔兰愔没想到他还真记了,一把夺过来就要撕了,被皇帝护住又扔回抽屉里,“这都是我忍饥挨饿换来的,你不兴赖账。”

她看着皇帝,这会儿无论如何喊不出表叔了,大概是脑子里转了一下午,这会儿想都没想就喊出来了,“赵四郎,别让我抓到你的小尾巴。”

皇帝真的太狡诈了,这是知道若离若即不好使了,马上就恢复了之前的粗放不羁?

听她喊“赵四郎”,皇帝非但不显心虚,还来了劲儿,将头拱在她肩上,要求道,“赵四郎不好听,你还没喊过我的名字,表叔之外,你也可以喊我‘祁郎’,我也不叫你愔姐儿了,谁都能叫,我不想同人一样,以后就叫你‘愔愔’。”

随后,就开始这也“愔愔”,那也“愔愔”起来,这样叫法也太腻歪了,崔兰愔胳膊上止不住的鸡皮疙瘩。

见皇帝还在那里歪缠,崔兰愔实在忍无可忍,断喝一声,“赵祁你睡不睡,不睡你就去外间罗汉榻。”

“喊赵祁也使得。”皇帝挨过来道,“说好了,过了元宵我要收账。”

第二天,崔兰愔从凤仪宫回来,就在后寝和东阁里翻找,想给那三十五本各样心的话本子找出来,甩到皇帝面前,看他还要编什么话。

只是能找的地方都翻遍了,也再没找出一本来。

十三日的时候,永嘉公主找来凤仪宫,邀她道,“十五那日你能不能出宫,那晚吴杨河上各家的画舫要举行赛灯会,因着所费不赀,这回是隔了五年才有的,错过了就太遗憾了。

你想像一下,美奂美轮的灯下,衣香鬓影,才子名妓,有灯景有人景,多有趣?

到时我也租艘画舫,咱们赏完灯会,在船上再住一晚,于水声灯影里入睡必是别样的滋味,如何?”

崔兰愔很是意动,可想到自己眼下的身份,“要是两个月前,我肯定就应你了,这会儿我要去,御史们不得堵到延华宫来弹劾我?还是算了。”

永嘉公主还不想放弃,“锦姐儿这几日就生了,这一两个月都不得出来,你要再不陪我,我是真没意思。”

崔兰愔就道,“让你的范郎或是韦郎陪你,不是更应景儿。”

永嘉公主只得同她说了实话,“我是去看美人的,带着他们岂不碍事。”

崔兰愔一言难尽地看着她,“你又要换?”

永嘉公主吃吃笑着,“哪能呢,我是喜新不厌旧的。”

崔兰愔无话可说,“别到时又哭哭啼啼闹开。”

永嘉公主挽住她的胳膊,“有皇后给我做主,我怕什么。”她又求道,“去吧,我都听说了,于陛下的私事,御史也不敢多嘴了,你往东阁理商课提举司的事,不是连点水花都没起?”

崔兰愔其实也想去逛逛散散心,从准备婚事到现在,她就是出宫也都是在潜邸理事,就家里都坐不多会儿,真有些憋闷到了。

她想想道:“毕竟是元宵节,等我同表叔商量下。不过画舫是去不得,到时咱们在云来酒楼的包厢里赏吧?”

有得陪已是大好,永嘉公主连声应好,又怕她不忍留皇帝一人,吐槽道:“陛下不是爱打瞌睡么,你不在他更好打瞌睡个够,没准他心里巴不得呢。”

皇帝于她外出的事是很大方的,只要她提了,一般都会允。

之前几回提前找她回去,正是皇帝于那事上最有兴头的时候,这会儿他都能忍这么久了,又说了会等她过完元宵,崔兰愔倒不担心皇帝会阻拦。

还是中午歇晌的时候,崔兰愔开了口:“表叔,元宵节……”

“嗯。”皇帝应了,商量道,“我好似从没陪你出去逛过,要不元宵节晚上咱们出去赏灯吧?”

崔兰愔不认识一样看了皇帝半天,最后抬手在皇帝额头上抚了下,“也不烧啊,表叔你不是过事太多错乱了吧?”

皇帝睐了她一眼:“我是听说,很多年轻夫妻和订了亲的男女都会于元宵晚上出去逛一逛,之前端午和仲秋节是我疏忽了,这回就想补给你,你却这样想我。”

崔兰愔眯眼看着,皇帝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下绝不坐着的,八百年都不会想出去的人,忽然要陪她出门去逛,怎么想怎么让人怀疑。

第103章 元宵日越发理不清他想法了

103章

崔兰愔就道:“表叔不喜欢出门走动,还是别勉强了,咱们孩子都有了,哪用再讲那些虚浮的,难得有闲暇,你还是认真打坐吧。”

“吴杨河画舫上有赛灯会,永嘉约了我去赏。”她怕皇帝误会,解释道,“我们不往画舫上去,就在云来酒楼的包间里赏,有赤云赤月跟着,表叔就放心吧。”

皇帝却没如她所想,笑看着她:“愔愔是不想我陪着?还是觉着我碍事?”

崔兰愔愁闷地看着他:“你又这样,各得其乐不好么,何必勉强?”

“不勉强,我偶尔也要出去体察下民生,不能纸上谈兵。”

皇帝都这样说了,崔兰愔就没法拒绝了,“那我同永嘉说一声,让她自己去吧。”

“嗯。”皇帝道,“咱们街上逛过了,就往云来酒楼用宵夜,待赏完赛灯会再回来。”

听着也还不错,崔兰愔只不放心,“表叔你确定?可不兴逛一半儿又回的。”

皇帝莞尔,“放心,等你看够了卖弄书生会搔头妓子咱们再回。”

被皇帝一语道破,崔兰愔也不扭捏,“还得是我表叔,足不出户也能坐知天下事,连吴杨河上的事都一清二楚。”

既然要去云来酒楼,崔兰愔就道,“要不叫上永嘉吧?我爽约自己去,扔她一人怪不好意思的。”

皇帝审视地将她从头看到脚,虽没做亏心事,崔兰愔也给他看得有些发毛,“表叔你做什么这样看我?”

“看来你一直当我是表叔。”

“你本来就是我表叔呀。”崔兰愔觉着他问的莫名。

“不要碍眼的。”皇帝说完,将踏上的方几搬下去,拿过靠枕摆好,拉着她躺下去,“睡觉。”

永嘉公主不能一起,崔兰愔有些可惜。

被他箍着也起不来,崔兰愔只能留在罗汉榻上一起歇晌。

换了地方歇晌,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

崔兰愔越发觉着皇帝比女人还善变,只歇晌这事儿就变了几变了。

才知道怀孕那会儿,皇帝往澹月居都是陪她在内寝歇晌,等婚后她住到延华居,皇帝却说他要早些走,怕扰她,就在罗汉榻上歇起了晌。

这会儿却是连理由都不找了,又拉着她睡一起了。

比起除夕元日,崔兰愔更喜欢元宵节。

除夕元日直到初八,不管是宫里还事寻常人家,都是各

种繁琐,要祭拜祖宗,要族里开宴,要会亲走亲,还要亲朋间互相摆席宴请,可说没一日闲暇。

元宵节则不同,阖家用了晚膳后,就可以兄弟姐妹一起出门去逛,逛晚了,还可以在外用顿宵夜,可说是一年里最快乐无拘的日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00-110(第4/15页)

皇帝元月里是祭不完的祖,十四日子时,皇帝又爬起来去奉先殿供了五谷灯。

晨起,光禄寺于延华宫丹陛设天地神位,焚烧了元宵宝,烟熏火燎中,崔兰愔也睡不着了,难得起了个大早。

齐安同乐平一起带着人往各宫派了汤圆。

皇帝却是不爱吃的,碗摆在他手边,他一口都不肯吃。

崔兰愔没法子,舀了一勺送到他嘴边,“吃!”

皇帝张嘴吞了,强咽了下去,嘟囔道,“我该下诏元宵不许吃汤圆。”

皇帝前几日就取消了元宵大宴,这要再不让吃汤圆,往后也不用过元宵节了。

回到西阁,皇帝就吩咐钱和,让他安排午间给各官署送汤圆,必保人手一碗。

朝臣们都当皇帝是因着取消了元宵大宴,用这个省俭的方式同臣子们共贺元宵佳节。

只有崔兰愔知道,皇帝是对汤圆怨念太深,自己苦别人也要苦。

因着宣宁帝才去,今年元宵宫里就没起灯山,也就没有奉天门观灯,宫里显得比外头冷清多了。

歇晌起来,皇帝已去了西阁,崔兰愔起来往福宁宫去了。

徐太后、淑太妃、婉太嫔三个正陪陈老太后说话。

她搬到了延华殿,要理宫务,还要掌着商课提举司的事,就做不到似以前那样整日陪着陈老太后。

徐太后三人没问一句,却开始上午下午都往福宁宫来,上午陪着陈老太后抹牌,下午就陪着她说话逗鹦哥鸟,陈老太后根本没有自己呆着的空闲。

见她进来,淑太妃扶着她往炕上坐了,“这里暖和。”又剥了个蜜橘递到她手里,“先甜甜嘴。”

高姑姑掩嘴笑着:“太妃,您别抢我活儿啊?”

崔兰愔很感激三人这样来陪陈老太后,。

她允了永嘉公主可以随意出入宫里,不必像之前那样要提前请见。

见淑太妃担心要生产的李宜锦,她前日发话让李宜锦进宫待产,又让曹院判守着李宜锦生产,昨儿接了李宜锦进宫,淑太妃逢人就要念她的好。

崔兰愔看了眼徐太后,淑太妃和婉嫔这里好谢,徐太妃无儿无女,娘家又都流放在北地,她想表下心意都无从下手。

可三个人里,徐太后帮她最多,崔兰愔就很想为她做点什么。

或者她找机会问问皇帝,看徐家是怎么一个情形?

哪怕让徐太后和流放在北地的家人走动起来,她也会很高兴吧?

打窗户里看见齐安进了院子,看时候,该是凤仪宫里忙好了。

齐安进来,先说了另一样事,“西边儿往外放话,说是李宜馨要往归真观修道,我以为那边是要闹什么幺蛾子,打发人去看,还真不是假的,那边给李宜馨要用的收拾了,我过来的时候正往外搬呢,好似连家都不回,直接就住到归真观。”

身为李家人,淑太妃再了解不过,第一个不信,“我们锦姐儿能看破做女冠,李宜馨都不会,那边儿又要做什么文章?”

陈老太后就道:“李家一直当李宜馨奇货可居,可惜到皇帝这里却不好使了,李宜馨在宫里住这么久也无收获,没什么名目就出宫,脸上又挂不住,这样借着看破了当女冠出去也能挽回一二,待一段时候,她再回家嫁人也不耽误。”

淑太妃点头附和,“老太后这样一说我就懂了,可见我们看事还差得远着,些许小事就一惊一乍的。”

澹月居里还留着她之前的衣裳,送走了徐太后三人,崔兰愔去澹月居换了晚上要出门的衣裳。

不想引人注意,崔兰愔穿了件玉色的素绸棉袄裙,拿了件浅栗色素绸的毛斗篷。

因为是带帽的斗篷,怕压乱了头发,桑枝只简单给她挽了个髻,给她挑了个碧玉荷叶的分心戴了。

酉时,皇帝过来福宁宫,同崔兰愔一起陪陈老太后用了晚膳。

知道两人要出宫游玩,陈老太后很是支持,“年轻夫妻就该如此,别弄得太老相了。”撵着两人赶紧走了。

崔兰愔以为直接出门就好,皇帝却拉着她回了延华殿。

进了后殿,皇帝问她,“你不给我收拾下?”

崔兰愔反应不过来,他不是回来连衣裳鞋子都懒得换的么,怎么要出门就讲究起来了。

皇帝这会儿一身玄色锦袍,是应城贵公子常见的穿法,她疑惑道,“这一身不就是换了要出门的,还要怎么收拾?”

皇帝看着她:“没听老太后嫌我老相么?”

“你又听哪儿去了。”崔兰愔拽着他要走,“老太后那是让咱们别老气横秋地过日子。”

皇帝不动:“咱们穿一样的。”

崔兰愔拿他没办法,只得又叫不言去找了身玉色的素绸棉袍出来,皇帝换好了,又往她头上瞅。

崔兰愔也不用他开口了,给他重新梳了头,戴了个碧玉的束发冠。

皇帝一身厉害功夫,大冬日都穿单的,这一身棉袍都厚了,崔兰愔就没给他拿毛斗篷。

应城里,最热闹的就是大中街到夫子庙一带,那里百货云集,商铺林立,元宵节时沿街的商家会挂出各样的花灯,猜对灯谜可挑一样好看的花灯带走。

还有舞龙舞狮的,有踩高跷、耍杂戏的,各样的把戏层出不穷,让人流连忘返。

每年都有很多年轻男女于这里看对了眼,就连高门的公子小姐也会借着这会儿相看,不知促成了多少姻缘。

这一回出去,四个麟都跟了出来,加上不言、不语、桑枝、艾叶、赤云、赤月,一行十二人两车六骑出了宫。

皇帝竟没有反对桑枝和艾叶跟着,崔兰愔可不信皇帝转性了,越发理不清他的想法了。

因着赤云赤月常跟她出门,未免引人注意,两人都妆扮了,只要不是熟人,一般是认不出的。

还没到大中街,车马已很难往前了。

放眼望去,灯火通明中,四面八方的人全往这一处汇聚。

只能赶着马车往边上人少的地方停了,一行人步行往大中街走。

崔兰愔打量着皇帝,还好,他脸上并未见不耐。

白麟在前面开路,青麟和赤麟分左右拨开人群,玄麟殿后,崔兰愔被皇帝揽在身边,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一行顺着人潮进到了大中街。

去年元宵时,崔兰愔也同崔谡和崔戬来逛过,原以为不会有新鲜感了,这会儿同皇帝拉着手旧地重游,她竟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觉。

等她往边上铺子挂的一盏精巧的八仙灯多看了几眼,皇帝拉着她过去买下,看着他生疏地同掌柜的问价,还自己拿过白麟手里的碎银递给掌柜的,崔兰愔莫名觉着皇帝有些可爱,于人来人往中,竟品出了不一样的意趣。

有小童手里拿着串糖葫芦站在边上,崔兰愔不由咽了下口水,当着那么些人,她不好意思直说馋小童的零嘴,扯着皇帝衣袖喊了声,“表叔。”眼却往小童那里直勾勾看着。

皇帝跟着就意会了:“给你也来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100-110(第5/15页)

第104章 遇见谁不解风情?

104章

一街的挂灯谜的铺子中,有一家吸引的人最多。

这家叫拾香记的香料铺子,因着挂出的灯谜难猜又不俗,引得很多文人墨客竞相来猜,于每年的元宵节都是最出彩的。

姚瑛悄悄拉了下边上人的衣袖,往拾香记指着,“夫君不去试试?”

却没听到身边人的回应,她侧头看去,却见自家夫君望着对面一处不动,对身边的一切都毫无所觉。

姚瑛顺着谭绍的目光看去,眼神也挪不开了。

那两人明明是寻常的富户打扮,却能于人群中一眼望到,两人的相貌太出众,无论多不起眼的衣着,都掩不住他们的光芒。

就如天上的这一轮明月,将这一街的人都衬成了暗淡的星子。

竟是皇帝带着皇后出来逛了,两人

还穿了一样色的衣袍,连头上戴的都是一色的碧玉。

虽只见过一回皇帝,皇帝的疏离和冷情却给姚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算后来一再听说皇帝对崔二小姐是如何的纵容宠惯,她也实在想不来,那样无情无绪,习惯于长久沉默的人,是会怎样同崔二小姐沟通。

沟通都难,又该怎么相处呢?

对于崔二小姐,姚瑛的心态很矛盾。

早在没同谭绍定亲时,她就知道谭绍有个青梅竹马的绝色表妹,谭绍一心想娶,却因着那表妹是病秧子,谭绍的母亲一直反对这门婚事。

生在姚家,姚瑛很小就知道,姚家女子的婚事是要利好于姚家的,所以她对情情爱爱这些从无期盼。

长辈们替她挑中了谭绍,即便知道谭绍心有所属,她也没什么抗拒就应了。

只是难免会觉着对不住崔二小姐,就想尽自己的力对崔二小姐有所补偿。

却是她想多了,得以出入卫王府的崔二小姐,根本不需要她怜悯补偿。

尤其家里为了得到卫王认同,提出让她的亲哥哥娶崔二小姐时,那会儿姚瑛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

明明姚家才是卫王的外家,姚家的公子小姐们才是卫王的亲表侄女,卫王何以如此里外不分。

可世上很多事根本没道理可讲,不甘又能怎样,位高权重的卫王想要如何,有不满也要憋着。

直到卫王做了皇帝,姚家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有名有实的皇帝外家,

对于外面关于崔二小姐的传闻,她也释然了。

谭绍中举后,她带着十里红妆嫁到了谭家,做了谭家妇。

每日孝敬公婆,陪伴谭绍读书,日子很是平和安逸,她已经很少想起崔二小姐。

听得崔二小姐怀了皇帝的孩子,皇帝要迎她做皇后时,姚瑛真的对崔二小姐佩服至极,从表侄女到皇后,崔二小姐好心机好手段。

看来只要是男人就过不了美人关,皇帝也不例外。

可皇后岂是那么好当的,远的不说,家世显赫如陈老太后和徐太后都坐不稳的位置,崔家还要崔皇后拉拔,崔皇后后面只会有苦说不出。

姚瑛摇了摇头,想着该怎样不着痕迹地提醒谭绍回神,她不想让谭绍脸上挂不住。

想是这样想,她的眼神还是不由自主飘到对面,又定在了那里。

看着皇帝如普通男子一样过去问价,又不假他人之手地付了银子,给崔皇后买了花灯。

隔这么远,她都能看出皇帝根本就没做过这样事,可他还是为崔皇后做了。

这还只是开始,崔皇后不过拉着他往拿糖葫芦的小童那里瞅,皇帝就第一时间领会了她的意思,随后一点都不介意旁人眼光地弯身同那小童询问卖糖葫芦的所在。

随着小童指过来,姚瑛才发现卖糖葫芦的铺子就在她身后。

这回不用她提醒,谭绍拉着她避到了旁边的糖水铺子里。

通过洞开的门窗,能看到皇帝扶着崔皇后的腰来到了卖糖葫芦的铺子前。

尽管放缓了语气,皇帝的声音还是透着疏淡,“店家,来一串糖葫芦。”

边上崔皇后拖住皇帝的衣袖,“两串!”

皇帝的大手包住皇后的小手,“别酸到牙。”

皇后摇着皇帝的手:“我放着吃。”

皇帝哄道:“再想吃,厨下随时能给你做,新鲜的才好吃。”

皇后却不说话了,只管拿那双水汪汪地美眸瞅着皇帝。

皇帝就妥协了,拿过随侍递上来的银子交给店家,“来两串。”

皇帝才接过两串糖葫芦,皇后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串在手,她扒开皇帝又要往她腰上环去的手,推着他站到前面,“还请赵四郎挡一挡,容我先小尝一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豪门社畜不干了 当上弦壹转生宇智波 婚后生情 重生之摆烂相夫人 [娱乐圈]万人迷模拟器不太对劲 全星际唯一人类幼崽 诸朝直播周游世界[古穿今] 排球界最强幼驯染 上司为何这样对我 从签到开始的位面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