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联邦第五自治星 > 70-80

70-8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原神]你们枫丹这牢正经吗 进了[无限]公司上班 神女与青狮 宦逢三春 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流量密码 [娱乐圈] [聊斋]好熊传奇 私养娇珠 世风日下[GB]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这个接收器接受的是地球在2000-2500年前发出的电波,目标是NC1201星系群,当时科技还不是很发达,他们觉得NC1201有个空洞区域,发出去的电波应该得不到回信,不过研发新的接收器的时候还是把那个地方划出来了。”别人不知道工作人员为什么那么快定位了大致的电波方向,骆清逸在课上讲过这个这些,自然记得清楚。

卫煊当下就明白,别人或许还蒙在鼓里,骆清逸在看到工作人员的大致定位之后,心里就已经有数了——华夏这次接到的电波,十有八九是未发现的星球发送过来的。

果不其然,大约30分钟之后,工作人员逐步解码,将之前的信号串联起来。

“我们带着诚恳的心,期待与您的相遇。

“我们位于……

“我们拥有……

“我们孤独地生活了数万年,解码信息的时候激动万分,或许我们这一代人无法迎接你们的到来,但是请相信,拉茨凯尼星球所有人民会一直等待你们……”

围观了全程的领导人十分高兴:“这地区,这些文字……都是联邦现存记录中的,也许现在看直播的网民众谁能去回想一下自己星球的童话故事,还能找到这样陈恳而真挚的回复记录。”华夏怎么可能这么好运,接二连三地发现新的星球呢。

那人说完之后想要征求同伴的附和,一转头却发现身边的人脸色极为难看。

他十分疑惑:“泽尼先生,您怎么了?”

泽尼先生声音都颤抖了:“你们刚刚说,电波上说他们的位置位于那里?”

负责汇报的研究员又仔细看了看解码出来的位置,点点头,又重复了一遍:“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联邦第五自治星》 70-80(第6/16页)

波给出的位置结合如今的通用的宇宙图,应该是GD1201星系群S-DNIS空洞附近。”

现场一片寂静。

在大伙儿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播突然间就断了。

[卧……槽……]

[感觉今天的头条有了……]

[这群领导人还想着看热闹,结果自己站在了热闹中心……]

[????发生了什么,怎么大家都这么震惊,就算是真的发现了新的星球,也只是常规操作吧?]

[←前面,宇宙分布课程不及格吧,1201星系群不知道?]

[S-DNIS空洞边缘有个GD1201,是个十分奇葩的星系,上面发现了多相似环境的恒星系统,复制粘贴似。但是里面目前只发现了一个星球]

[该星球星体极大,打破了所有发现它之前科学家们对宜居星球球体的最大范围的规定。]

[重点是这颗星球上有很多科学家们觉得“不宜居”的情况,多个地点曾被科学家判定绝对不可能有生命,可偏偏上面住了人。]

[宇宙史上最特立独行的星球,那个星系据说很多颗和他们一样怪异的星球,不适合人生存,偏偏上面住了人。]

[星体庞大,资源丰富,发展史和科技发展都与联邦极为不同,联邦第一颗自治星由此而生。]

[可是现在……华夏似乎发现了第二颗坎库星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坎库星球的地理环境不再是独一无二,能开采这个星系资源的人也不再是坎库星人,这颗新发现的星球“兴许”会成为第二颗和坎库一模一样的星球。

而联邦曾经因为坎库的特殊,允许该星球自治。

科学家们曾经猜测,GD1201星系上的恒星伴星系统就跟复制粘贴似的,若是真能发现坎库星球之外的已经有人发展的星球,极有可能会是第二颗坎库,到时候可能就有第二颗自治星诞生了。

可是坎库星球加入联邦将近5000年了,联邦第五颗自治星都来了,那个星系中始终没有发现第二颗有生命的星球——无论是宜居的还是非宜居的,都没有生命存在的迹象。

正因如此,坎库星球才显得那么独一无二,自治权拿得无可争议。

谁曾想到,今时今日,众目睽睽之下,一段突如其来的电波,会将当年因为遍寻生命而不得的“可能存在第二个坎库”的猜测展露在大家面前呢?

如果说以前,发现了第二个坎库星球,联邦能乐呵呵地给它一个自治权,可是如今牵扯上帝国的归降问题,这就不好说了。

总不能按照原计划撤了华夏的自治转交帝国,然后转头又按照给坎库的待遇给这颗新的星球吧?这新星球还是华夏发现的呢,不说别的,就说华夏这千年内协助联邦发现了6颗——现在是颗了——有生命星球的功绩,谁都不好意思再说它于联邦无贡献了。

“眼下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骆清逸失笑,“大多数自然而然发展出生命的星球,其实历史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最后也许会殊途同归,人类社会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每颗星球的发展都有带着本星人的特殊,他们这样急忙忙地关掉直播,反倒会让人多想。”

专家之前还说坎库星球不应该有人诞生呢,这还不是出来了个联邦第一自治星吗?

原本什么都是未知,只要运作得当,这只会是一次“新星球的发现”现场。可坏就坏在那些媒体自觉敏锐,觉得这个突然出现的星球会影响上层针对华夏的计划,匆忙关掉服务器,显得欲盖弥彰。

“你好像并不惊讶这颗星球的出现。”

太巧了。

卫煊想。

仿佛就是骆清逸说完的那一瞬间,预言似的得到了回复,这样一封足以搅乱联邦新动作的电波,在不算平常但是称不上特殊的日子里被展露在观众面前。

哪怕换上一个日子,不说换上一个没人来参观的日子,只要在场的不是这些人,这封电报就算来了,也只是悄无声息地报上首都星,然后大伙儿慢慢悠悠地商量对策,根本不会这样闹得人尽皆知。

这样的突然与惊变,竟为之前骆清逸说的那一番话添上一抹神性。似乎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可是卫煊与他相处那么久,怎么会不知道这个人是怎样的呢。

他并没有对大环境洞若观火的能力,他甚至没有他父亲那般的热血,在军事上也只是一知半解。他拥有令人瞩目的天赋,却也矛盾地甘于平凡,卫煊在他身上看到了华夏人特有的共性——慵懒的,随遇而安的,却又能把握住任何机会的平凡。

卫煊不由得回想起几个月之前,当他陪着父亲踏上华夏的土地,在一群墨绿色的军装中第一眼看到的穿着白衣的骆清逸。

他的眉眼中深藏着深切的悲伤,却又那样温和地亲吻父亲的骨灰盒,为成功守护了家园的父亲而骄傲。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另一种模式的“坚强”。

卫煊在军中见过各种各样的来接亡者回家的家属,独独见到了这样平静而坚强的年轻人——后来,在华夏生活至今,他见过太多将悲伤压抑在心中,带着先人的挂念去开展新生活的华夏人,可是那些人都不是第一个给了他异样感觉的骆清逸。

第一个,总是那么与众不同的。

因为第一个看到他,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无数种新鲜的体验,渐渐的,目光再也无法从他身上移开,心里微妙的感觉会随着时间日积月累,最终凝聚成一颗名为“喜欢”的种子,然后悄无声息的,在又一个“新体验”的午后,突然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便发了芽。

“不是常用的成语,以后多看两眼就能记熟悉了。”看,这样足以引起全联邦注意的乱子,在骆清逸眼中都敌不过刚刚新教学卫煊的那个词来得有成就感,仿佛刚刚直播中天文台收到的不过是一封来自首都星的问候语。他甚至悠闲地把这个成语翻译成联邦文字,双语又给卫煊介绍了一次。

卫煊在他的期待下缓慢地咬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让卫煊学会一个新词仿佛才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再听见他第三次就能念顺利之后,骆清逸笑了起来。

卫煊的视线定格在他的笑容上,对于这样的笑容对自己越来越有吸引力这件事感到奇妙。

“一直看着我干什么?”骆清逸疑惑地问。

“没什么。”卫煊学习他的样子,不纠结被关掉的直播中铺天盖地[????]的弹幕,若有所思地说,“期待有一天,我能体验一下这个词语的感觉。”

那一定会是一个美妙的体验。他想。

毕竟他现在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早在他来到地球的那一天,他其实就已经亲身经历了一个华夏极为浪漫的成语。

只不过今天才知道它的读音而已。

它应该叫做[一见钟情]。

错不了。

第75章 七十五

直播中发生的事情根本不用等到第二天,当天下午就开始发酵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联邦第五自治星》 70-80(第7/16页)

这件事实在是太巧了,巧得像是故意安排过了一样。

甚至有华夏人在论坛里面问道:“这不会是故意的吧。”他们自己都觉得这应该是自己人早就已经检测到了这个星球的存在,但是直到今天才做出“意外”在全宇宙网民的见证下发布出来,虽然是为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是这种巧合真的太不能用意外来形容。

可偏偏这就是一个意外。

是个连华夏政府都在头疼的意外。

直播切断之后,场馆的参观是不可能再继续了,回程中坎库星球的人全程瞪着华夏人,就差没上手揪着对方的领子问对方是不是看坎库不顺眼,故意给他们星球找麻烦呢。

“我们也别慌。”关上门之后坎库星球的政府人员们凑在一起开了个简会,“就算真的是最坏的情况,”提出意见的人用手指了指上面,代表了首都星,“能不能把那个新的星球纳入联合范围还不一定呢。”

“往常都是联邦和帝国争夺这些新发现的星球,如今帝国已经投降,还有谁会出来搅局。”有人嗤之以鼻,依旧觉得事情不够乐观。

“难道现在战争结束了,宇宙大环境就是和平的了吗。我看未必。”那人双手食指做了个打叉的动作。

“你是说……星际海盗?”

星际海盗曾经抢先发现了几个还处于封建时期的星球,那里的人信奉神灵,没有任何的高科技可言,可是人类社会已经有了完善的发展,换言之,星球已经经历了有生命星球前期应该经历的多次向死而生的循环,地表下有着大量的资源位未发现。

星际海盗便谎称神灵下凡,利用迷信,大肆发展宗教,扩展自己的信徒,如今那几颗星球已经俨然成为了星际海盗的领地。

有传言说,等帝国与联邦融合之后,联邦下个目的就是这些猖獗的星际海盗了。

“你是说给他们透露信息?”权益被威胁的情况下,猜到这样的建议,那人已经在思考可行性,他微微皱起的眉头也只是觉得此事不一定能办妥,“那颗新的星球既然已经能回信,那就证明他们已经处于科技时代。”

“那又如何,我们又不是真的要给星际海盗送去新的星球资源,你们忘了星际海盗最让人厌恶的是什么吗。”

强抢啊。

不然怎么说是海盗呢。

“我们星系很多资源是外星系人无法抢夺的,星际海盗向来眼馋,如果现在多出个新发现的星球……”可操作的手段就多了。

“可是……”也有人犹豫,“为了这件事就和星际海盗联手,是不是不好?”

“我们也没说一定要联手,只不过先往最坏的进行打算,”提出建议的人依旧没觉得自己说得哪里不对,反倒是瞪了他一眼,“华夏明显是有备而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管怎么说,我建议我们最好多和首都星那边走动走动,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消息。”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人头,很快就有人用密码传送回星球,让政府内部高度警戒,多个部门都动起来,随时注意首都星那边的情况,并且如果首都星要安排人接触新的星球的话,利用星际时间差和自治星大会等理由,尽可能拖延与新星球联系的时间。

坎库星球那边,部长们看到解密信息之后都十分生气,觉得华夏人就是察觉到自己的自治权伸手威胁,所以拉扯出一个新星球和他们作对,部门之间活动的同时,也开始利用民间媒体,在坎库星人网络里上眼药。

什么“华夏抢夺坎库资源”、“华夏身为自治星大会的东道主,居然给坎库下马威”、“华夏人目中无人对自治星大会的与会星球人员不够重视”、“华夏科技比起大部分星球都落后”等等,反正都是摸摸索索地弄个容易产生的误会的图片,开局一张图,造谣全靠编。

大部分留在本星生活的人看的都是坎库这边网络转播的自治星大会信息,不像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非自治星的网友,一般会双开两个频道——毕竟本星新闻频道只会对自治星大会进行节选,而华夏那边则是全程直播。

于是很多“黑料”就这么在坎库星球那边流传开来,坎库星球内网也渐渐多了些民情激愤的言论,甚至首都星公网也渐渐变得不和谐起来。

这股不和谐的声音,渐渐渗透了华夏内网,在短短5天之内,华夏大部分有关自治星大会的讨论帖总是神奇的在两三百楼之后就变成对骂贴,最后不是被删除就是禁止跟帖。

如果说最开始很多人觉得是自己的错觉,那么等媒体能跟踪报道的最新会议内容出来之后,华夏人终于相信不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华夏和坎库星球八竿子联系不到一块儿,他们这是哪门子的“为了你们好,于是我们建议BLABLA……”

不止华夏人,看热闹的外星域网友们都觉得华夏被针对了,不过大部分人没往自治权那边想,而是觉得坎库星球老早就说了自己的宇宙的特例,宇宙上万年内都不会再出一个星球,结果被华夏从疑似本星系那边揪出一个带生命并且自我发展了文明的星球,这一巴掌打下来可不好受。

他们觉得坎库是在报复。

并且很期待华夏人打算怎么办,是要骂起来,还是打起来,反正现在他们好无聊,看热闹真心不嫌事儿大。

然而大伙儿期待已久的骂战并没有起来——或者说眼看着就要起来了,却被天空之外传来的消息硬生生把那火苗压下了。

——迎接“牡丹漆”的宇宙飞船已经来到仙女系,即将进入银河系,但是正如他们出发前计算路线的专家们所说,哪怕措施做得再多,但是安全率依旧不可能是百分之百。

他们所要经过的仙女系的一个恒星星系上,一颗行星似乎迎来了死亡后的新生,大量的炽热气体冲击本星系覆盖层,将大量物质抛向外太空,而它的一颗行星正行进到它的最近点,正好被这接二连三的气体冲乱了自身的运行轨道,从而发生了一系列于宇宙来说十分微小,对飞船来说却十分巨大的冲击。

飞船虽然安全离开了那个范围,但是由于冲击与震动,“牡丹漆”已经出现了裂痕——这种情况下,专家不敢携带它冲进地球的大气层,毕竟哪怕它碎成上百块还有得救,但是要是碎成齑粉了,可就真的完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建造临时空间站,并且使得空间站完美模拟地球环境,让专家在那里暂时居住一段时间并且对“牡丹漆”进行初期修复,等它较为稳定之后再带着回到地球,降低它碎成粉的风险。

这个消息是由华夏新闻台公布出来的——也就是说,在大家知道华夏人要建造空间站的时候,人家已经派遣施工队出发了并且可能已经动工了。

大伙儿这才想起来许久之前那个惊动整个华夏的“古董”,虽然惊讶华夏又为了它兴师动众,可是想想华夏人之前的骚操作,又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让他们没想到的,华夏所谓的“空间站”并不是常识中的要绕着星球转圈的那种空间站,他们所谓的“建立空间站”,竟然是在柯伊伯带外的一个较大、较空旷的区域,建立了一个人造太阳、一个中等规模的空间站,并且建造模拟循环系统,据说要按照地球的环境来对空间站进行模拟,确保漆器离开保护箱出来时,能尽早接触地球环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联邦第五自治星》 70-80(第8/16页)

这个工程太过浩大,现代飞船行速那么快,所有人都认为华夏来不及在飞船进入太阳系时弄完。

已经对华夏有意见的坎库人说着风凉话:“地球外那么多空间站放着不用,跑去建立新的,可别上报了首都星之后款项批下来了,结果飞船都回来了你们还没建好,就让它烂尾在那边了吧。”

这一风凉话神奇的没招来华夏人的怒骂,一时间那个帖子冷冷清清,让坎库人以为自己在华夏底盘太嚣张,华夏网络可能把他给墙了。

可是切出论坛主页,却又见其他帖子照常刷新,自己去别的帖子上跟帖也没什么问题,反复切换之后,才终于相信,不是华夏网把他给墙了,是真的没有华夏人理会自己。

难道华夏人在被嘲讽多了之后,竟然真的能全体控制自己的手没有来刷论坛并且不在回帖了?

不对。

那人又看了一眼刷新之后的论坛首页,点进去之后隔着翻译器都能感觉到华夏人的激动。

【我恨!我们老师带着15个师兄师姐走了,我差了一科器材融合没考过,他不让我参与实习!】

【我也恨!我老婆表面上说得好好的给我们两个人都报了名,结果她怕多一个人多一个竞争对手,只报了自己和闺蜜,我现在只能在直播上看他们施工的过程。】

【啊,上一次紧急工程还是在隔壁S-HJK上建立战时物资储备仓,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

【哈哈哈哈,我们老师就在飞船上,发了通讯过来让另一位老师带着我们过去长长见识,开心!

↑楼上你这就拉仇恨了,我已经控制不住扒IP地址的手了!

↑嘿嘿,华夏联合大学,楼上来找我吗?】

接连切了好几个帖子,他们才确信华夏人是真的不在意他们到底说了什么风凉话,他们有着自己的关注目的。

随即他们又刷到了一条新闻:本报讯,为保护“牡丹漆”,在华夏联合大学任教的骆大元帅之子即将启程前往柯伊伯带参与“空间站”的建设。

众人:“????”

不过这个新闻再刷新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但是不少人还是截了图,这件事没在华夏这里掀起波澜,倒是引起了外网的轰动。

骆大元帅诶,烈士诶,他的后代不是应该好好地保护起来吗,为什么要为了个破东西而送离地球,并且还这样肆意报道?

这不就是在告诉帝国那些想报仇的人:靶在这儿,过来打。

外网讨论得轰轰烈烈,即将启程的骆清逸倒是没有受影响,他收拾好了行李,又在卫煊的保护下登上了飞船,离开了地球。

第76章 七十六

有关骆清逸的外出消息没有后续,大部分人就没有继续关注,只认为是新闻工作者说风就是雨地编造假消息,毕竟没人会想到,在这个华夏迎来各方势力、连骆夫人都被上面明里邀请参与大会暗里加派人手保护的节骨眼上就那么轻飘飘地离开华夏。

按照现在的飞船技术,从地球到柯伊伯带用不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建造模拟地球环境的空间站却不是那么好施行的。

按照专家们的计划,空间站所需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现成的,只需要打磨一些零件,就可以在地球上组装了再运过来,之后开启人造太阳、调适空间站上的环境等等,用时大约一个月——但是按照“牡丹漆”目前的行程,最迟不用3天,它就要到达柯伊伯带了。

骆清逸到达临时空间站的时候,就看到整个工作团队凌而不乱地各司其职,耳边还能听到不少不同声线但是无一不是略微沙哑却字字清晰的指令:

“测试小行星带的活动轨迹,随时报告空间站的建造进度……”

“环境模拟第三版做了吗,实验对象后续变化要时刻观察,故宫的专家到了吗,安排他们跟进实验……”

“人造太阳的数据已经全部导出了,马上送到专家组那边……”

“外部安全布置如何,随时准备接应护卫队,防测系统开启 ,武器设备已经批下了,赶紧把分布情况写成书面报告发回中央……”

所有人都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几位老者听到动静之后抬眼看了下门口,看到十几个人走近来,动都没动一下就划开屏幕:“我听说故宫已经分好了小组,我们已经把资料整理出来了,组长麻烦过来接收一下,来几个人带师傅们带工作室——工作室已经按照之前院长提出来的要求布置好了。”

没有所谓的欢迎礼也不需要彼此介绍,此时此刻大伙儿都只有一个名字——文物抢修者。

骆清逸被分到了生态模拟组,他将和一部分专家一起组建起新空间站的仿生系统,争取在“牡丹漆”到来之前把空间站打造成小型地球。

他的护卫队分布在临时空间站的安保人员之中,只有卫煊随行他左右。

骆清逸第二大学的主专业就是生物与环境,当年毕业课题就是以地球百年治理为题展开的,对地球的环境变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跟随专家们进了工作室,很快就投入了其中,为了避免卫煊无聊,他还会挑个空闲时间与对方说说华夏环境治理史,可惜卫煊的天赋技能大概都点在了机甲驾驶以及战场上,骆清逸说得再多,他眼中也只是清亮一片——一个字都没听懂的那种无辜的懵懂。

骆清逸最开始还会时不时和他说会话,到了后面越来越忙就顾不上他,等到他和一群同事们计算完数据,无限地接近“万无一失”后,长吁一口气回头时,才发现不知何时卫煊已经被人群挤了出去。这人沉默地站在门边大概一步远的墙边,双手抱胸,随意地往后一靠,整个人显得慵懒而随性,工作室的氛围热火朝天,他所在的区域清冷而安静,在门口进出的人,没有一个能注意到他。

而被人忽视的卫煊浑不在意,只是专注地看着骆清逸,那双继承自母亲的黑色眼眸中,清晰地倒映着猝然回头的骆清逸的身影。

那一瞬间仿佛周围的都安静了下来,骆清逸将自己的那一部分材料交给了身边的人,缓缓地离开了人群。

“该休息一下了。”卫煊明明对这些实验数据一窍不通,却神奇地明白骆清逸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目前就等着新的空间站到位,实际动手,也就意味着,眼下的骆清逸已经有空闲时间了,“去餐厅?”

骆清逸笑着点点头。

无独有偶,不少实验室都有人结伴而出,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看上去各部分工作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

明知道卫煊对他的专业不明白,骆清逸还是惯性地和他陆陆续续地提了一些,谁知道卫煊对新事物接受地很快,没多久就能够反问骆清逸一些问题了,骆清逸愣是能从他的疑问中发现了一些在他们这些专业人员看来应该更为完善的部分——一个小时之后,一向淡然卫煊忍不住轻声叹息。

吃完午餐的骆清逸很快又钻进了实验室,逮住了里面的组长,将自己的发现说了一遍,于是原本应该结算数据然后上传汇总的收尾工作硬是在2分钟之内变了一个方向,之前外出的人员几乎前后脚地踏进实验室的门,屏幕一开,草稿一放,就这么开始了第二轮的测算。

卫煊一开始还是觉得骆清逸一旦忙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联邦第五自治星》 70-80(第9/16页)

来就顾不上别的这一点很伤身体,但是随着他的话题渐渐往目前柯伊伯带的环境拓展,卫煊渐渐能听懂了一些之后,情绪瞬间被惊讶所替代——如果他没理解错的话,这个狭窄的实验室之中,不足10位工作人员,竟然用他不能理解的算法精准地计算了空间站附近直径数十公里区域的太空物体的运转轨道,挑选出了所有有可能冲击他们选定的临时空间站建造地点的碎石和“尘埃”,正源源不断地发向另一个工作区域。

卫煊唯一能确定的是,这群人恐怖如斯,竟想要在半天时间里把所有的危险性因素人工排除。

就在卫煊为这庞大的工程而惊叹的时候,华夏这边,坎库星球代表团成员面对华夏官员,神色日益冰冷,两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星球在短短几天内碰撞出了敌意,坎库星代表团揪心那个新发现的文明,根本不想在华夏多住,会议上疯狂抢夺发言权,将自己准备的建议在几个会议中搞定之后就想要提前退出自治星大会。

理由都是现成的,他们坎库星所在的星系是目前人类文明中公认的最不宜居地带,多年来外出移民的人多,去坎库定居的人少,除了坎库星制造的飞船,其他星系的飞船并不会刻意安装防护他们星系特殊辐射的装置,所以联邦要是真的想去找那颗星球,还得他们本星系的人带路、帮忙。

但是自治星大会举办这么多届,从来没有哪颗星球这样想要半路退出,这无疑是在打东道主的脸。

最重要的是他不是私下提出的,而是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带着不容拒绝的笑容坚定地发布了说明。

几乎是把两颗星球的对立摆到明面上来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华夏代表团居然也没有留他们,只说华夏通往外星系的几条航道已经封锁,如果坎库代表团要临时离开,恐怕需要等上3-5个华夏日,又或者稍等2天左右,等临时航线开启,他们再送坎库代表团离开。

坎库代表团在直播镜头里当场表演了变脸:“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对外航线已经封锁了?”

几大代表团还在华夏上,华夏封锁地球航线,也不怕有心人抓到把柄说他们威胁代表团的人身安全。坎库人当时就觉得华夏人这是疯了。

让他恼火的是,华夏的发言人自始至终都是笑眯眯的,态度十分温和,回答他的问题时也不紧不慢:“航线封锁的通知于昨天上午十点就已经发出,此次航线封锁大约需要7个华夏日,而且我们航空局已经在加班加点申请备用航线开启,各位代表不用担心。”

“你们无缘无故封锁相关航线七天,是准备要干什么?”

“在柯伊伯带建一个临时空间站而已。”

那话一落,整个采访会场都安静下来,半晌,只听见坎库代表团中,一个较为年老的代表破口大骂:“你欺负我们不参与宇宙建设没有常识是吗,空间站建立从申报到建立没有半年哪里能完成,而且你们往航线里放个空间站是什么意思,你们华夏人是怎么回事啊,背着我门暗地里动手脚也不想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吗。”

这话说到后面,所有人都知道他指的是华夏故意在大众面前让大家知道“坎库星老家那边可能出了个有生命的星球”这件事——虽然他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对于已经认定的事情,他并不打算容许华夏人反驳。

“那是常规条件下,”华夏代表神色不变,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只不过是因为特殊情况需要建设临时空间站,空间站建立之后会开启大门迎接‘牡丹漆’,之后空间站一路运送其回国,并不会站道航线,各位请放心。”

代表团说我放你个头的心,你吹牛都不打草稿的。

这下子坎库代表团也不急着走了,他们和本星打了声招呼,留在华夏之中等待后续。

不仅仅他们,连看了那场直播的网友都笑了,不少人轻而易举就找到了华夏临时空间站建造的直播频道,他们弹幕上打着“期待奇迹”心里却想着“如何嘲笑才能让我心满意足 ”。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自治星大会进入了往届都会有的疲惫期——在大会闭幕之前,与会代表团总会有那么几天不参与会议,而是在东道主星球上四处游玩。

这次他们游玩的不是华夏的名胜古迹,而是临时空间站的建造场地。

于是原本只有华夏中央台直播的空间站建造场,迎来了好几拨记者。

当那一眼望不见边的试验场地出现在直播间时,不同频道的弹幕不由自主地顿住了。

那是一个什么样大场面?

它嘈杂——无数人员正在场地中发布号令,他们主宰着这个临时空间站的走向;它混乱——机甲材料、铁骨钢筋、光脑设备、绿叶植被等等堆放在一角,面前只用了一块牌标上①②③④。

矛盾的是,它又十分安静——除去发号施令的专家人员,工人们总会在接受指令的下一秒开启工地机器人,然后结伴离去,场地上只剩下机械的冲击声和机器光脑的相互问候:“1阶段数据无误,已向 0120号发送反馈报告。”“0120号收到,新数据已生成,群发第7小群……”“收到。”“收到……”便再也听不到哪怕是一丁点人类交谈的声音。诺大的场地中,明明那么多人忙碌穿梭,却又像空无一人般安静且空旷。

同时,这个场地又是有序的——所有运送过来的材料都被分门别类,以号码标注,在调取材料时,不仅仅要过光脑审核,还要由负责人核对数据无误才能签字出库。这样双倍的审核原本应该增加劳力,可是各材料堆放处排队的人从来不会超过三人,让人看得啧啧称奇。

跟随代表团来的记者们想要找个人采访却又无从下手,好不容易趁着一位联系人停下来喝口水的空隙,正要带着悬浮摄像机往前,却见旁边窜出来个不速之客。

“我们现在看到李先生已经完成一部分的工作,现在正在休息,李先生,我们能看看您的计划表吗?”那是一个所有记者看了都会皱眉的记者——他穿着十分随意,没有西装没有领带,只是一件灰色体恤,看上去不像个正经记者,倒像是网络自媒体的那种。

那位李先生一边喝水一边将自己面前的屏幕转了个向,示意他随意看。

记者从自己的包里给李先生递了点小零食,示意同伴把焦点对准屏幕:“各位观众朋友,我们现在看到,所负责的空间站右翼区域部署已经全部布置下去,据我们刚刚在B区得到的资料,右翼下角的软形态组织应该是1个小时之前才敲定下来的,但是我们看到李先生的任务栏中,软形态建造所需特殊材料的申报已经得到批准并且发回,也就是说材料E区域102号仓库在接下来30分钟之内就能开启了,哦,建造机器人已经把右翼区域的建成估算时间发过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到这个区域的人都是带着翻译器的,大伙儿自然能把对方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但是听得到是一回事,听明白了是另一回事……

而且……特殊材料申报批复那么快……说出去谁信啊?

记者们面对着弹幕中密密麻麻的“华夏记者说了什么”的询问,都没好意思让机器进行实时翻译。

实在是这种话翻译出来,被小的只会是他们。

网友们不开心了,纷纷大骂自家频道记者工作效率底下,一边翻墙爬华夏的直播频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遗珠 野餐指南 金丝雀不干了 长公主的小驸马想和离[重生] 隔壁的社恐总裁好像暗恋我 霸总今天追到真少爷了吗? 高岭之花遇到糙汉后Ⅱ 圣斗士余的冥后今天来了吗 与光同尘[娱乐圈] 殿下的金丝雀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