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 100-110

100-11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流量密码 [娱乐圈] [聊斋]好熊传奇 私养娇珠 世风日下[GB]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穿扶苏[秦穿] 怎么办,又被反派缠上了[快穿] 陛下千万要听话 和直男竹马一起上恋综后 嫁给一个糙县令 不乖

李攀苦笑了一下:“你怎知道不是?同我相比,你还好运了些,至少你长到十几岁才与爹娘分离,而我在六岁的时候,便眼睁睁地看着你爹砍下了我爹的头颅。”

孔四贞像被人攥住脖子一般,登时哑了。

“你……你骗人……”半晌,孔四贞方才嘟囔道,嚣张的气焰早已散尽,只余不服输的涟漪。

“我没必要骗你,你自可以问问你爹爹,崇祯五年的登州,他是不是亲手砍下了一位背着女孩儿的将军的头颅,那便是我的爹爹。”

孔四贞还想狡辩,虽然她从心里早已默认了结果:“我爹爹英雄盖世,手下的亡魂没有几万也有上千,哪里还记得住……”

李攀叹了口气,认真道:“他定是记得住,我的爹爹……叫李攀。”

孔四贞垂下脑袋不说话了,

似乎脚下的一个小土洞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恨不得将头扎到里面探究一番。

李攀也不打扰,任由她研究了一阵儿。许是被长久的沉默折腾得厌烦,孔四贞猛地扬起头,直直地看向李攀:“所以呢,你就想杀了我呗!”

那混不吝的架势和白净的小脸儿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李攀不由得怔了一下。

半晌,李攀苦涩道:“说实话,我以前的确是这么想的,我想杀了孔有德全族为父母报仇。可后来,是将军改变了我的想法。”

她挺直了身子,回忆着记忆中赵明州语重心长的模样:“她说,我们这些人打来打去,不就是给那些王侯将相做嫁衣吗?与其我们这些底层挣扎的人们互相折磨,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推翻那些高高在上的魔鬼呢?生而为人,本就是平等的,没有人该当皇帝,更没有人该做奴隶。换句话说,这个天下,本就是属于‘奴隶’的,属于我们的。”

孔四贞的眼睛越睁越大,这李攀说得每一话她都听得清清楚楚,可她怎地偏生听不明白呢?

什么奴隶,什么平等,她到底在说什么啊?人本就是该分三六九等,这天下本就属于九五之尊……怎么会是属于她们自己的呢?怕不又是那赵明州编出来蛊惑人心的吧!?她记得三国时期的张角也是妖言惑众,想来赵明州应是和他一脉相承。

心思急转间,擅长诡辩的孔四贞找到了李攀话里的漏洞。她轻蔑地嗤了一声:“说得好听,还平等,还我们你们的,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咱们成了一伙的。若真是那赵明州说得那么好,凭什么你坐着,我反而被绑着?咱们不是平等的吗,你怎么不和我一起被绑着?我怎么没和你一起盘腿儿坐着?骗小孩子的浑话偏偏……”

话音未落,孔四贞便看见李攀站起身,提着匕首走了过来。

孔四贞虽然嘴上不饶人,每一句话都直捅别人肺管子,一副“有本事你打死我”的破落户架势,可实则雷声大雨点小,心里还是存着一分怕的。此时,见李攀不偏不倚地走向自己,当下奋力蹬腿,向后缩去。

“你干嘛!说不过就要杀人是吧!你——”

“唰啦”一声,绑在身后的麻绳应声断落,饭盆里热腾腾的饭食被推到眼前。

“赵将军从不骗人。吃完饭,你就可以走了。”李攀认真道。

全身束缚皆除的孔四贞瞠目结舌地坐在地上,半晌才蹦出一句:“不是……你们这些人都有病是吧!?既然要放我,开始为什么要抓我!?我告诉你啊,可别跟本姑娘玩儿什么七擒孟获的伎俩,本姑娘不吃那一套!”

小瓷偶的眼睛亮晶晶的,颧骨上红润的皮肤也亮晶晶,呲出的小虎牙依旧是亮晶晶的,把李攀逗笑了。

“赵将军或许是诸葛亮,可你这身板儿却不像孟获。我再说一遍,赵将军从不骗人,你已经自由了。”

李攀摊开厚实宽大的手掌,掌心上有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

“这是给你爹爹的书信,是赵将军口述,由她的亲弟弟齐小兄弟亲手写的。当然,你如果想要读,也不是不可以。”

李攀前后展示了一下信笺,道:“信没有封口。”

孔四贞只顾着惊讶,没有任何反抗的任由李攀将书信塞到她的腰际。

李攀掀开帐帘,态度温和地一摆手:“孔姑娘,请吧!”

第106章 误身得道(六)舞刀弄枪的手爪子,怎……

甫一出军帐,孔四贞便遥遥看见树下拴着一匹小马,正专心致志地啃着树皮上的青苔。

“这是将军给你准备的。”李攀解释道。

孔四贞跟看傻子一般打量了一下李攀,一边抬步一边道:“我可真走了!?”

李攀微笑颔首。

孔四贞再无犹疑,拔腿便往小马身畔跑去,单手一撑跃上马背,另一只手顺势拽下缰绳,一勒马颈,双腿一夹马腹,一声清越的“驾”喝之后扬长而去。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毫无拖沓迟滞,旁观的李攀不由内心暗暗喝彩。

机灵敏捷,身手利索,是个做斥候的好苗子,李攀心中暗道。

这边厢的孔四贞可没有这般闲情逸致,她以最快速度冲出了营区,一口气跑了半个多时辰,方才停下来歇口气。一路上她频频回望,唯恐赵明州和李攀改变了主意,又派人将她捉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100-110(第6/10页)

去。

猫在吃掉老鼠之前都会好一番玩弄,只怕这赵明州也是个猫脾性的,万一她起了兴致,捉捉放放,放放捉捉,自己岂不是要吃尽苦头?

心里这般想着,催马的鞭子便抽得更急了,又跑了半个时辰,见后方始终没有动静,孔四贞这才驻马河畔,让跑得直喷响鼻的小马喝口水。

趁着小马喝水的当口儿,孔四贞摸出了被李攀塞在腰际的书信。信封上的落款字迹很是清秀,漂亮的簪花小楷,墨迹均匀,铁画银钩,比自己的字都要好。

“这赵明州字儿还怪好看的……”孔四贞有些不情不愿地夸赞道,突然又想起李攀对她说过,这封信是赵明州的亲弟弟齐小兄弟代笔,当下又嘲讽道:“我就说嘛,舞刀弄枪的手爪子,怎么能写出这种好字。”

迎风抖开折叠整齐的信纸,孔四贞盘腿儿坐下,认真读了起来。

“时局纷扰,满清与我明之争,已历数载寒暑。此番战事,致使百姓流离失所,伤亡惨重,实乃人间之大不幸。然此等灾祸之源,非出于两国将士之私斗,亦非汉军旗袍泽之过,皆因满清统治阶级之野心勃勃,贪婪无度所致。

近日,吾军在战场之上,偶得贵千金孔四贞小姐。孔小姐于战乱之中,失怙恃之护佑,孤苦伶仃,实乃无辜之羔羊。吾等身为武人,虽执干戈以卫家国,然亦知慈悲为怀,仁义为先。故特遣人将孔小姐送归,望孔公能珍视骨肉之情,妥善安置,使孔小姐得以在亲人之侧,享受天伦之乐。

明与满清两国百姓,本无仇怨。岂料满清独揽大权,肆虐横行,内则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外则挑起战端,生灵涂炭。致使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吾等愿与孔公及汉军旗袍泽共谋和平之策,共抗满清统治阶级之暴政,以造福苍生,共保安宁。

愿孔公深思吾辈之言,共图大计,使两国百姓免遭战火之苦,共享太平之福。”

“这是什么狗屁浑话!”孔四贞狠狠将信纸拍在了地上,双目灼灼地瞪视着那张信纸,就好像那按在地上的是自洪荒年间而来的上古凶兽一般。

“还造福苍生,共图大计,这不就是将爹爹放在火上烤吗!?”

她气冲冲地用两只手指捻起信纸就要往河水里丢,可在那轻飘飘的信纸即将离开她的掌控之时,她却倏地停住了。

她心里清楚,这封信若是被心怀叵测的人看到了,就会成为自家爹爹私通外敌的证据,到时候只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可不知为什么,她心里的某一个角落却发出小声地,却坚定地抗议。

——她说得对!

自家爹爹是最早一批投降满清的将领,她自小便看惯了父亲脑后绑着的金钱鼠尾,心里也没有汉人滔天的逆反情绪。

可随着年岁渐长,她也隐隐看明白了些什么。

朝代更迭,政权相争,百姓并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权益。相反,更疯狂的压榨,更血腥的屠戮却随之而来。孔四贞知道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便是因为不愿剃头,被清军砍掉了脑袋。这就是百姓期待的“盛世”吗?

如果赵明州所说的,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的世界真的存在,若她所说的未来有一天真的会实现,那会不会是一个对所有人都更好的明天呢?

孔四贞收回了手,将书信再一次掖回到腰际。

***

泉州府破,孔有德一路北逃,到达了漳州,便就地驻扎下来。一方面是自己刚吃了败仗,不敢北归,不如留在漳州等待机会反攻;另一方面是孔有德的妻妾尽丧,最疼爱的小女儿又生死未

卜,自己又受了重伤,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北逃了。

在漳州歇息了几日,身上的伤口逐渐愈合,破损的耳廓也结了痂,可耻辱感却又跗骨之蛆,难以消珉。

无数次,他挣扎着从噩梦中惊醒,全身汗出如浆。而梦中李攀如同鬼魅般笑着的面容却始终挥之不去。

这一次,他败得彻彻底底,不仅仅是一场攻防战的胜负,更重要的是气势上完全的败北。

他引以为傲的骑兵队伍,竟然被他曾经嗤之以鼻的火枪兵打得丢盔弃甲,而那些看上去毫无反抗能力的火枪兵,据说只死伤了十余人。

十余人……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死伤比。而他的队伍,则被打得需要和漳州的城防兵重组,方能成伍。

孔有德静静地坐在黑暗中,捂住了自己因为结痂而坚硬如蛹壳的耳廓。突然,他五指用力,狠狠地在自己的伤口上攥了一把。刚刚凝好的血痂皲裂开来,露出内里嫩红色的血肉。孔有德的眉头一紧,随着血水的溢出,却随之松开。

也许,赵明州和李攀带给他的耻辱,已经远远超过了**上的痛楚。不,应该说**上的痛楚甚至能够减轻那挥之不去的耻辱感。

孔有德就这样一脸麻木地凝望着浮动着月影的窗格,一动不动。

“王爷!王爷!”屋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将孔有德从臆想的梦魇中拉扯回来。

他没有应声。

“王爷!格格回来了!”

下一瞬,孔有德掀开被子,披衣下地,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

房门被猛地推开,清凉的夜风隽着一具温热的身体扑入了孔有德的怀里。

“爹爹!”

孔有德低下头,悲喜交加地看着女儿哭泣的脸。这是他最在意的珍宝,自小便跟着他长在军营里,是陪伴他时间最长的儿女。孔四贞的颧骨微微凸起,显然一路风餐露宿让她消瘦了些,可她却如往常一般灵动健康,似乎没有承受丝毫战争的凌虐。

可是他明明听说,四贞被赵明州部捉住了,生死未卜啊……此刻又怎会……失而复得呢?

“四贞,他们……他们有没有欺负你,有没有打你,饿着你?”孔有德急急问道。

“没有”,孔四贞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女儿吃得好睡得好,倒是打伤了他们三个人呢!”

“那……那你是自己逃出来的?”

“不是”,孔四贞直率地摇了摇头,“是他们放女儿出来的。”

孔有德将怀中的女儿推远了些,不可思议地上下打量着她:“他们自己放了你?”

“是啊,他们给的小马还在外面拴着呢!”孔四贞蹦蹦跳跳地转了一圈:“爹爹不用担心,女儿好得很!”

孔有德看向跟在孔四贞身旁的侍卫,那侍卫面色郑重地点了点头。

孔有德的脸色沉了下来。

第107章 误身得道(七)人们簇拥着它,仰视着……

数日后,明州军返回了主城肇庆。

迎接他们的,是拥挤在城门外街道上密密匝匝的人群。翘首以盼的肇庆城百姓们如同沉默而坚固的城墙,他们分开一条用干净的黄土重新铺垫过的道路,注视着这支由自己的姊妹兄弟组成的队伍。他们没有欢呼,没有拥挤,甚至下意识地放低了喘息的声音。肇庆城的百姓们早已得知了华夏的死讯,就算是尚且蒙在鼓里老人和孩童,也在看到那盖在明州军旗下的棺椁时,明白了那其中埋葬的含义。

不知道是谁,伸出手,轻而又轻地抚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100-110(第7/10页)

那面红旗。

越来越多的手伸了出来,试图触碰那抹明亮的红。

那具红色包裹的棺椁,如同一条乘风破浪的大船,在人潮之中威严地,静默地航行着。人们簇拥着它,仰视着它,拥抱着它,送它前往天蓝色的彼岸。

在走进城门之前,赵明州胯下的花斑马突然止住步子,驻马回首,发出一声如同哭泣一般漫长而凄切的悲鸣。明州圈住它愈发瘦弱的脖颈,将头抵在它热烘烘的鬃毛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返回肇庆城的赵明州没有丝毫的停歇,直奔永明宫。

朱由榔满心忐忑的凝望着窗格外被切割的石阶,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他知道于情于理,这段时间他都应该将身体让给般般才对,毕竟般般思念了姐姐那么久,她一定想第一眼就看到归来的姐姐。

可是……

朱由榔的目光在石阶上游移着。

可是他也想早点见到她啊……

这时,一抹红色飞快地奔上石阶,朱由榔痴痴地凝了片刻,让出了身体的掌控权。

虽然接管身体的般般已经提前数日做好了心理建设,可在看到自家姐姐的一瞬,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淌了下来。

她扑进明州怀里,将脑袋埋在姐姐充满尘土气息的衣服里,小声地呢喃道:“阿姐,你瘦了……”

脑后感知到五个温热的触点,明州的手轻轻地摩挲着般般的发,良久没有说话。

她该如何对般般说明这些天里她内心的跌宕起伏,般般还那么小,她连属于自己的躯体都没有,她又怎么忍心将这些苦难与痛楚加诸其身呢?但是那早已隐隐笃定的决断呼之欲出,容不得她再有丝毫的隐藏。

“般般,姐姐想……”她试探着开口。

“阿姐,你想和清廷正式开战了,是吗?”

赵明州怔住了:“般般,你……你猜到了?”

般般缓缓摇了摇头:“不是我猜到了,是小王爷猜到了。他说,自华公子死的那日起,这件事便再无可缓和了。”

“最开始,我是姐姐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牵挂,阿姐的一切都围着我而转,为了我的安全,为了我的未来,为了夺回属于我的躯体,为了拯救我被困的灵魂。后来,姐姐的身边有了明州军,有了要守护的肇庆城的百姓。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自华公子开始的。华公子就是连接着阿姐与这个世界的桥梁。”

“可是此刻,桥断了,阿姐的心也就被困在这里了。小王爷说,按照阿姐的性格,定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绝不会因为华公子的死而低头。所以,与其说阿姐要和清朝开战,不如说……阿姐……”

般般的食指上头顶的天花板一指:“要和那鬼老天斗一斗。阿姐的心是自由的,是神明也困不住的鹰。”

轻轻地,如同一朵开到荼蘼,几近纯白的杏花悠然飘落在清潭之上,赵明州的心泛起一丝温暖的涟漪。

“是他说的?”

“嗯。”般般无比坚定地点了点头,想了想又不甘心地补充了一句,“小王爷说了,他义无反顾地支持阿姐!”

赵明州无所谓地笑了笑,抬手在般般的脑袋上抚了抚:“阿姐想知道般般的想法。”

般般抓住赵明州的手,放在自己怦怦跳动的心口上:“阿姐,你听听,般般比全天下任何人都支持你!”

哪怕囚于朱由榔的躯体里,般般的笑容依然能够突破那层表象,呈现出孩子的真挚与热忱。般般的眼睛亮晶晶的,一瞬不瞬地看着赵明州,就仿佛她是她唯一的神明。

赵明州心头一颤,垂下头声音低沉道:“般般,你还太小,也许并不知道做出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赌上我们的一切。”般般的回答出乎赵明州的意料,那早慧的坚定语气本不该属于一个11岁的少女。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回忆,我们的过去,甚至我们的未来。”般般柔软的手轻轻抓住赵明州瘦削的手,“阿姐,其实有一件事我从来没有告诉你,我其实偷偷看过你打比赛——”

那时的般般难得身体状态好了些,便央求着护士姐姐带她偷偷溜出去,给刚开始打比赛的姐姐现场加油。刚毕业的小护士拗不过她,只得违反规定带着她来到了人头攒动的比赛现场。想象之中自

家阿姐大杀四方的形象并没有出现,相反,刚刚涉足拳坛的赵明州经历了职业生涯之中最惨烈的一场比赛。

刚刚开场,赵明州的鼻子就被对方打破了,鲜血从鼻腔中涌出来,顺着人中滑过裂口的嘴唇,汇聚在下巴上,一滴滴落向地面。赵明州只觉得鼻腔又麻又痒,拿手臂胡乱地蹭了一下,一汪血色弥漫开来,将她沁满汗水的皮肤彻底染红。她就这样顶着那鲜血淋漓、狼狈不堪的脸,被对手打倒了八次,又爬起来九次,直到最后精疲力竭,摇摇欲坠着轰然倒地。

那是般般第一次了解搏击,也是最后一次踏足姐姐的比赛现场。她没有像之前所说的那样给姐姐加油,而是全程都缩在人群里,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她噙着眼泪看完了整场比赛,攥着小拳头离开了闹哄哄的人群。

“从那个时候我就明白,哪怕要为之失去一切,也要赢得站着的尊严。”般般总结道。

站着的尊严……

赵明州抬起头,认真地看着那双属于般般的眼睛,继而微抬下颌,迎向窗外晴朗的天空。

你们高高在上太久了,早就忘了那一撇一捺的“人”字该怎么写了,是时候让你们垂下头,看看那些熔炉里挣扎的蝼蚁了。

正在这时,宫殿的门被猛地推开了,般般慌慌张张地抽回被赵明州握着的手,佯装威严道:“何人无礼?”

眼睛一瞟,却看见齐白岳正一脸惨白的立在殿外,一只手紧紧攥着门框。

般般赶紧躲回了宁芳,推朱由榔接管身体,出来应对。

明州看齐白岳双眼呆滞地瞪着自己和朱由榔,出言唤道:“白岳,怎么了?”

齐白岳的嘴唇抖了抖,似乎强压下心头悸动的情绪,低声道:“阿姊,你的马……”

赵明州瞬间读懂了他话里隐含的情绪,向着宫外的马厩飞奔。

第108章 误身得道(八)吾力虽微,仍愿倾其所……

马厩前,早已经聚集了一堆人。桐君、罗明受以及忙乱的马倌交错穿梭着,而明州一眼就看到那躺倒在地的,最熟悉的老战友——她的花斑马。

喘息声在自己的耳道里逐渐增强扩大,形成令人惊骇的回响,遮蔽了周围所有的声音。在众人或震惊或悲怆的目光里,赵明州缓缓走上前,跪坐下来,将花斑马的脑袋扶起,搁在自己的膝盖上。花斑马尚在无意识地喘息,却是进气儿少出气儿多,已然是强弩之末了。

“它怎么了……”赵明州低声问道。

桐君将手搁在赵明州的僵硬的肩膀上,回道:“马倌说是心痹之症。”

赵明州脸上呈现迷茫之色,用手拍了拍鸣响不停的耳朵:“桐君,你大点儿声。”

桐君蹲了下来,面对面地看着明州,再一次重复道:“它是心痹之症……救不得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100-110(第8/10页)

“哦……”明州吐出一声如同叹息般地回答,弓下身子,将头紧靠向花斑马逐渐失神却依旧温柔的眼睛。马儿狭长的睫毛轻微地颤动着,如同蝴蝶的翅膀滑过明州的脸颊。

“谢谢你……一直以来谢谢你。”明州低声呢喃道。

花斑马用尽最后的力气抬起眼皮看了自己的主人一眼,眸中的神采如风中烛火,倏地亮起又刹然而隐。

明州没有起身,依旧保持着近乎跪拜的姿态,抱着花斑马的脑袋。

“明州……”桐君想要劝解,却见明州无力地挥了一下手。

“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无论是最为熟悉明州的桐君,还是并肩作战的罗明受,亦或是齐白岳,还是后来才赶来的绾绾,都能看出明州满身的疲惫感,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尽管心里老大不情愿,可明州的决定他们也只能尊重。

几人一步三回头的离开,明州耳道里叫嚣的喧闹声也逐渐平息,只剩下如同一条直线的单调嗡鸣声。

一双洁白如玉的手缓缓抚上马颈,离明州的手尚余一掌的距离。

“我说了,让我一个人……”明州转过头,却对上朱由榔的双眸。

赵明州叹了口气,又把头僵硬地转了回去。

“鞑子喜欢叫我‘花马赵’,可现在,我的花斑马死了,你说他们该叫我什么?”赵明州自嘲地笑了,凄凉的笑声从唇齿中溢了出来,逐渐变为苦涩的呜咽声。

她用手捂住脸,弓着背,痛苦的蜷缩着,像一弯拉满到即将崩断的弓弦。

朱由榔抬起手,小心翼翼地放到那颤抖的肩背上方,又缓缓地收了回去,攥成拳,搁在自己膝上。

“赵将军,我们北伐吧!我们打回家去!”

抽噎声停止了,赵明州微微直起了背脊。

不知为什么,在与朱由榔说话的时候,明州耳中那让人烦躁的鸣响便止息了。

“打回家去我听般般说,你全力支持我?”

明州微红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朱由榔,朱由榔赶紧垂下眼帘,点了点头。

赵明州抬手阖上了花斑马的眼睛,面上的神色无悲无喜:“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支持我的结局。连一匹马都没有办法寿终正寝……它年龄已经很大了,本来想这次回来就让它退休,让它能自由自在地吃吃草,遛遛弯,找几个小男朋友……可现在……都没了。”

在明州说到“小男朋友”时,朱由榔脸上倏地一红,但他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又变回如坐佛般低眉垂目的姿态。

在他脸上的红晕退却的瞬间,赵明州审视的目光便射了过来:“你要明白,如果你真的义无反顾的支持我,结局也许还不如它。也许会像华公子那样,惨死在小人之手;也许会像史阁部那样,被多铎砍下头颅。朱由榔,你真的想好了吗?”

“我是退无可退,但你也许,还有选择的机会。”

朱由榔端正了姿势,夏末的微风已经有了一丝清爽的凉意,隽起他因为奔跑而散乱的发丝,飘向明州所在的地方。他罕见地毫不闪躲地看向她,眼眸清澈,倒映着那红色的小小身影。

从她高擎着红旗冲进肇庆城的那一刻起,他的目光便再也无法离开她的身畔。

真正退无可退的人,是他。

朱由榔的嘴唇颤动了一下,勾勒出一个柔和的笑容。

“我幼时身体羸弱,很难寻到同龄的伙伴,因此经常花费一整日的时间盯着院子里的蚂蚁看。”

明州并不打断,但心中却不由好笑:我讲东他讲西,我讲选择他讲蚂蚁,只怕这小王爷又要讲大道理。想及此,她换了一个更舒适的姿势朝向他,二人相对而坐。陪在他们身边的,是再也不会发出悲鸣的花斑马。从旁人的角度来看,二人更像是策马至此,就地歇息的一对儿年轻情侣,而不是共同面对天下之局,生死之事的君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困在水洼里的蚂蚁,那个水洼并不深也并不大,甚至只能容纳一只挣扎的蚂蚁。可巧合的是,水洼的正上方有一个滴水的屋檐,滴下的水珠正巧能砸在蚂蚁身上。所以,无论那蚂蚁挣扎多久,又多么无限接近陆地,依旧会被从天而降的水珠,一遍一遍地砸回水坑里。”

“小时候的我想不了那么深,只是觉得心里难过,盯着那蚂蚁看了好久。可那时的我却忘了,只要我伸出手,就能带它逃离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循环。”

“赵将军”,朱由榔的声音柔和明亮的如同一条夏日的河流,“在大明生死一线之时,是你带着明州军冲入了肇庆城,成为了那双将我与百姓救出循环的手。而此刻,无论前面是鲜花满路,还是万丈深渊,我都愿意赌上我的一切,陪你去看一看。”他的双手端正地放在膝盖上,素首低垂,无比虔诚:“吾力虽微,仍愿倾其所有托举将军。”

“万望将军容允。”

赵明州定定地看着他,许是朱

由榔心绪激昂,他不在觉地前倾着身子,与明州的距离越来越近。从赵明州的角度,能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细微的褶皱,下垂的狭长睫毛以及颧骨上方几难辨认的一抹微红。耳畔的嗡鸣声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树叶被风吹动的哗啦声,细弱却动听的金铃子的叫声,以及成片的青草弯腰倒伏发出的闷闷地呼呼声。

赵明州感到自己躁动愤怒的心,在这一刻,似乎缓缓落向了地面,落向了某个温暖的,安逸的角落。

她想她明白了,为什么般般要将那个灵魂庭院称为“宁芳”,这位小王爷的确是拥有能够让人安定平静的力量。对于一个历史上的帝王来说,这个能力是可笑而荒唐的,可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

她叹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从刚开始近乎麻木的冷峻变得平和柔软。

“那你现在愿意帮我一个忙吗。”

朱由榔忙不迭地点头,带着一种近乎殷勤的主动:“将军请讲。”

“咱们去那边儿山头上挖个坑儿,把我的好战友埋了。”

第109章 长夜将尽(一)这北伐,究竟要怎么‘……

天空蓝得几乎透光而出,将秋日的山坡映照出绮丽的华彩。若不仔细观瞧,极难发现那掩映在枫叶下缓缓移动的队伍。

他们身着统一制式的棉甲,身姿匍得极低。那棉甲的颜色与众不同,是如同衰败枯草般地苍黄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分彼此。士兵的脸上涂画着或黄或绿的油彩,只隐约露出被阳光晒成小麦色的皮肤。

他们不急不躁,每当有山谷吹上来的山风将草野吹得倒伏之时,他们便立时停止前进的步伐,卧入就近的草窝里。此时此刻,只怕天空中翱翔的苍鹰也难以发现这帮比狡兔还要谨慎的士兵。

“赵将军”,苏观生数次抻长脖子辨认无果后,不好意思地低声道:“苏某也真是老年昏花了,到现在还没看着咱们的人呢……”

身边没有义子苏大强作陪,苏观生只得麻烦观礼台上的赵明州来讲解。

赵明州爽朗地笑了笑,用手指着山坡上每隔十米便树立的距离标牌:“苏大人,您能看见那个红底黑字的标牌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100-110(第9/10页)

苏观生眯缝着眼睛看了看,忙不迭点头:“能的能的。”

“那就好办。您就盯着那标牌瞧,隔不多时便会有几个黄色的人影一闪而过。”

“哎呀!我看着了!”苏观生突然抚掌大笑,引得周围的文官集团同僚连连侧目。

要说这也怪不得苏大人,他漫无目的地看了十分钟了,这才刚刚找到目标,又岂能不惊,岂能不喜?

高高垒砌的观礼台上,主位上坐着朱由榔与太后,左右各设两处副台,则挤满了武将文臣。副台的下首是百姓们也可进入的阅兵区域,肇庆城的百姓们都穿戴着自己最鲜亮的衣服前来观礼。

这场阅兵式,是扩大规模后的明州军第一次公开亮相,自然万众瞩目。此时展示的是斥候阵列,在赵明州的安排下,明州军的斥候们穿上了新装备——隐彩服,从山坡上攻向设定好的目标地。

“这怪不得苏山长,吾也是观之良久方有所查。”瞿式肆捋了捋长髯,对赵明州微笑颔首,“的确是赵将军练得好兵,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骁勇无匹啊!”

“瞿阁部过奖了,若没有阁部的后勤支援,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赵明州赶紧顺着瞿式肆的话头儿夸了下去,“还有各位大人对我军无限的包容,坚定的信心,以及倾尽全力的支持,这才是我军能不断向好的根本原因。”

“赵将军说得好!”

“赵将军高见!”

这一夸让所有观礼台的文官集团们都面上有光,应和声响成了一片。

似乎是为了给这将相和的盛景再添一声彩,已经升任参将的李攀高喊了一声:“射击!”

所有隐藏在树影中的士兵齐齐起身,向着二十米外的枪靶射击。

“砰,砰,砰”一阵带着火药味儿的烟雾弥漫开来,自烟雾之中又冲出十数支利箭,以摄魂夺魄的声威钉在靶子上。

“好!”短暂地静默之后,观礼台上的众人发出惊天动地的喝彩声。

不多时,十五位头顶着红缨的士兵列队来到观礼台前,高高举起十五个枪靶。

只见那枪靶的圆心皆有一个被子弹击穿的黑洞,而一支雕翎箭则稳稳地钉在那洞眼儿上,十五个枪靶尽皆如是。

这一下,连最为沉稳刚毅的瞿式肆瞿大人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鼓起掌来:“百步穿杨,百步穿杨啊!”

赵明州自豪的微微仰起下颌,轻声道:“再有准头的枪,也得射到敌人的头颅里,才算百步穿杨。”

瞿式肆转头看着这位冉冉升起的大明女将,她的脸上挂着饶有深意地笑容,让那平凡的五官也迸射出动人心魄的华彩。

瞿式肆心中暗道不好,这赵明州哪里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别有一种压榨官吏的本事,与她共事的这一年里,瞿式肆可算见识了个彻底。只要她赵明州想办的事情,哪怕是把所有官员的脑袋都绑在裤腰带上,昼夜不休忙得提溜转,那也得办成。最可怕的是,圣上还全力支持,跟着这位赵将军一起驾驶着大明这驾马车拼了命的狂奔,当真是历史上明君能臣的模样。

此时见赵明州这一笑,一种无形的压力便笼罩在瞿式肆的头顶。

躲是躲不掉的,赵明州已经把话点得这么清楚了,他也只能“束手就擒”了。瞿式肆叹了口气,越过欢呼不断的众人走到赵明州身边,压低声音道:“看来赵将军有话要对瞿某讲。”

赵明州笑着摇了摇头:“瞿阁部,您又搁这儿明知故问。我什么心思,您还不知道吗?”

瞿式肆的脸色沉了沉,沉吟半晌,缓缓道:“不可。至少……现在还不行。”

赵明州也不恼,依旧保持着那天朗气清的笑脸:“那阁部就跟我讲讲,到底为何不可,为何还不行?”

瞿式肆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将赵明州让下了观礼台,二人边走边谈。

“我知将军意在北伐,剑指陪都,可将军有没有想过,这北伐,究竟要怎么‘伐’?”

“想北伐的人不仅仅是我赵明州一个,这个天下所有被奴役被压迫的人们,都在追寻一场正义的战争。”赵明州正色道,“我听过一句话,叫做‘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说得就是咱们这种情况。若要北伐,咱们就得抛却门户之见,联络天底下所有向往自由,追求公义的人,东去福建联络郑氏子弟,北上湖南联合堵胤锡与何腾蛟,一鼓作气攻占江西夺下赣州,沿江东进江苏直逼南京!”

瞿式肆本想找出些破绽,可赵明州极有条理的分析还是让他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就如同艺术家欣赏他最得意的造物一般,赵明州的成长也总是让瞿式肆惊喜。但惊喜归惊喜,瞿式肆还是给赵明州当头泼下了一盆冷水。

“赵将军,看来你的确是深入思考过北伐一事,无论是格局还是方向,瞿某都无法提出异议。可是,赵将军,咱们的钱从哪儿来?”瞿式肆目光深湛,直直地看向赵明州,“兵车未动,粮草先行,若想要北伐,不聚起十万众便难以成型。可十万人的车行马嚼,衣食住行,那可是天文数字,更何况北伐旷日持久,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之事,这钱——从哪儿来呢?”

第110章 长夜将尽(二)瞿某早已在船上了,赵……

赵明州没有露出瞿式肆预想中的迷茫或者沉吟之态,相反,她怔了一下笑了起来。

“阁部,咱们可是想到一处去了。要想北伐,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仅凭现在肇庆城与周边城镇的生产力,是难以完成北伐的资金循环的。现在全国各处都在打仗,像肇庆城这样安定的居所已是少

之又少。咱们明州军又不能像满清那帮兔崽子那样,到一个地儿就烧伤抢掠,也不能像李闯王似的跟地主追饷,咱们都得靠自己。”

瞿式肆脸上严肃的神情松了松:“看来赵将军也知道粮饷筹备之难。”

赵明州冲瞿式肆挤了挤眼睛:“我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我知道自己在前方打仗,阁部替我吃了多少瓜落,受了多少委屈,我心里记着阁部的恩情呢!”

瞿式肆心头大畅,只觉面前赵将军的形象愈发高大沉稳,让人高山仰止。岂料,赵明州话锋一转,道:“所以,我和圣上研究了办法,可以帮阁部大人去了这心头大患。”

“哦?”瞿式肆也被调起了兴趣,“赵将军有何高见?”

赵明州清了清嗓子,微微前倾身子,格外神秘道:“我和圣上商量了一下,决定发行一款‘北伐债券’。”

“债券?”

“对,就是债券。所谓债券,就是朝廷向民间发行的一种借贷凭证。百姓们可将家中余财,或金银,或粮食,乃至布匹等物资,按一定价值折算,借予朝廷,资助北伐。而朝廷呢则会向百姓们发放等价值的债券,以示凭证。”

“我们准备以十年为期,从第二年开始,每攻下一个大型城镇,完成一个军事目标,朝廷就会依照债券的标准对百姓进行分成,多借多得,少借少得,但只要你手中持有北伐债券,都会随着朝廷的北伐而获取收益。而该城镇的税收也会相应支付给债权人,让债权人能够持续获得收益。”

“十年期限一到,债权人将会获得百分之三百的收益,也就是本金翻了三番。而这仅仅是基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