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 50-60

50-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 作精大小姐换亲下乡以后[八零] 旧巷长情 [足球]女装碰瓷马队后 我真的不喜欢数学 我的心,Un Lock 病美人带崽上娃综后爆红了 亡夫成了首辅后 首领宰的书架 完美合影

二白踮着脚,绕几个木槽巡视一圈后,摇晃尾巴蹿到郑青云腿边,仰起小脑瓜求表扬。

郑青云伸出手在它下巴上轻挠几下,毫不吝啬地夸奖:“干得好!”

狗崽尾巴摇得更欢。

确认没有小鸡受伤或精神不佳,郑青云提起木桶,招呼二白去另外两处喂鸡。

家里人只要得空就会劈竹篾编竹篱,圈起来的地界儿是越来越大。但依然在里面做了隔断,分出三块。

虽然喂食麻烦些,却也方便他们清点数量,有什么异常也能一眼看出。

三群鸡都喂过,又仔细检查一番篱笆有没有破损,门是否关紧,郑青云才拎上木桶回屋。

至于二白,在竹篱边撒泡尿后,小跑着钻回窝,紧挨大黑将自己圈成一团,闭上眼呼呼大睡。

鸡养得多,家里人也不可能一天到晚盯着,干脆就在矮林给两只狗也搭上窝棚。有它们守在这边,要省心许多。

屋里,方竹她们正准备早食。因为急着下地收麦,就只蒸一屉昨晚弄好的荞麦馒头,又做了一盘腊肉炒笋、一碗清炒菘菜、一盆韭菜鸡蛋汤。

郑青云回来时,饭菜都端上桌,只待动筷子。

吃得饱饱的,郑青云给大黑二白也送去吃食,顺道给鸡圈的木槽添满水。天气热,鸡也要多喝些水才行。

家里都收拾妥当,几人便拿上镰刀、背起背篓出门。由于秦家种的麦子也不多,三四口人一天就能忙出来,今日便没搭伙,都是各忙各的。

等到地里,三个大人没停歇,拿着镰刀一字排开,弯腰就开始割麦子,方桃也跟在后面拾掉落的麦穗。

这会儿太阳刚冒头,还凉快着,抓紧多割一些,往后就能少晒一阵。

但他们速度再怎么快,也快不过太阳升起。

火辣辣的阳光照下来,晒得人大汗淋漓。被麦芒拂过的皮肤泛起红,经汗液浸湿又疼又痒。但也顾不得那么多,只能忍着不适继续干活。

豆大的汗珠自额头顺着面颊滚落,最后滴进地里,眨眼就消失不见。

乡下人的辛劳向来如此。

几人干活一点不含糊,中途只去树荫下喝口水,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重新扎进地里。硬是在晌午之前把一亩地的麦子割得干干净净。

村里晒场上有石碾,是专门用来碾麦子的。但今儿割麦的多,他们注意到早有人背了几捆麦子回去,估计早把石碾占着,不知要用到什么时候。

郑青云他们没去问,直接把麦子背回家,铺在院子里。

立马就有鸟雀扑棱着飞下来,被郑青云拍着手赶走。

陈秀兰抓撮糖末撒进水壶荡了荡,给每人倒上满满一杯甜水,看眼屋外的麦子道:“都弄回来了,不差这一会儿,吃完饭再打。”

割麦不是什么轻省活计,弯腰挥臂一上午,吃的那几个馒头早化得没影儿。先时忙着还不觉得,这会儿一杯糖水下肚,反而感到腹中空空。

一听陈秀兰说做饭,赶紧就行动起来,摘菜、生火、淘米……都没闲着。

院子里种的各种菜已经开始挂果,又不赶时间,晌午饭就精细得多。

豆角腊肠焖饭、烧茄子、凉拌黄瓜、炒南瓜叶、菘菜汤,量都做得足,油水也重,很能饱肚。

一顿饭吃完,日头还高着,外面热烘烘的,满是麦子的味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50-60(第6/14页)

郑青云找来连枷分给方竹和陈秀兰,又对屋里的方桃嘱咐:“把门窗都关紧,省得灰都跑进去了。”

方桃连连点头,砰地一声关上门,待在灶房里收拾碗筷。

屋外三人早已拿起连枷,分站院子两头。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扬起手臂,又重重落下。

力道带动长杆前端绑在一起的短木棍旋转,一下下拍打在晒得焦脆的麦穗上,发出沉闷声响。

灰尘混着碎叶高高溅起,落在头顶,被汗液粘在脸上和脖颈,又或者钻入鼻腔,着实不轻松。

直到胳膊发酸,地上的麦穗尖尖都被打烂,三人才停下手,将连枷扔到一边。

陈秀兰搂起一堆麦秆上下抖动,有麦粒簌簌落下。

她笑了笑,说:“不用打了,青云把麦杆子抱走,我和小竹来筛。”

又忙活几刻钟,院里总算只看得见金黄的麦子粒,被阳光暴晒后,打眼一瞧,似乎在微微震动。

“可算又忙出一桩大事!”陈秀兰瘫坐在堂屋椅子上,猛灌一大口凉水,“身上痒得很,今儿也别等着晚上了,歇一歇就烧锅热水洗洗,把衣裳都换下来。”

郑青云应了声,直接起身去石缸打上两桶水倒进铁锅。又给灶里添上火,让方桃瞧着,自己便拎着凉水去草屋冲凉。

天气热起来,洗漱用的水用不着烫,一把火就烧好。

等郑青云从草屋出来,另外三人也依次去从头到脚都仔细洗过。换上一身干净的麻衣,方才觉着身上爽利许多。

今年运气不错,收麦子赶上好天气,一连几日都没下雨。麦子晒得很好,没受潮没发霉,人人面上都带着喜色。

收完麦子,也到交夏税的时候。

收成好,麦子收回来也没什么折损,这粮税都交得高高兴兴。

从乡里交税回来,郑青云便又背上一袋去村口,用大石磨磨成白面。回家就蒸了一屉豆角肉包,一屉茄子包。

新麦子磨出的面又白又香,面也发的好,包子蒸出来十分暄软,几口一个,都顾不上吃旁的菜。

第55章 第 55 章

蝉鸣不休, 夏日已至。

远处丛林绿意汹涌,炙热阳光当空而照,晒得树叶卷缩,连偶尔吹来的风都被热浪裹挟, 又闷又燥。

堂屋的门大开着, 明晃晃的光堪堪洒至门槛处。

方竹坐在桌前补衣裳, 方桃就在旁边慢悠悠摇着蒲扇, 凉风微微驱散热气。

一只蚊子嗡嗡叫着在眼皮子底下飞来飞去, 惹人厌烦。方竹把针别在布头上, 缓缓抬起双手,瞅准时机猛的一拍,终于安静下来。

突兀声响也惊得正打盹儿的陈秀兰往前一栽,瞬间便睁开双眼, 迷蒙地看向四周,声音含糊:“咋了, 出什么事儿了?”

方竹摊开手, 把掌心被拍扁的蚊子摘掉,闻言有些好笑,“没,是我在打蚊子。这会儿也没什么事, 娘不若去床上歇着。”

“这时节往那儿一坐就瞌睡, ”陈秀兰张嘴打个大大的哈欠, 又抬手抹掉眼角挤出的泪, “那我去躺会儿,你也别做久了, 难得清闲。”

方竹拿起针在发顶蹭蹭,复低头缝衣, “嗯,我给青云把衣裳补好,也去眯一阵。”

陈秀兰点点头,晃着蒲扇走开。

没人说话,屋里重新陷入安静,只间或响起打蚊子的啪啪声。

手里的衣裳破得有些厉害,被树枝钩坏好几处,方竹费了些功夫才弄完。

收拾好针线篓子,姐妹俩也各自回屋。

脱掉外衣搭在肚子上,只穿件无袖汗衫,露出整条胳膊,再往凉席上一躺,身上舒坦许多,方竹不一会儿就昏昏欲睡。

有风自窗户钻进房内,拂动床角悬挂的艾草枝……

迷迷糊糊间,二白的吠叫声从矮林那边传来,不似往日撒娇卖痴时的嘤嘤叫,带着凶狠和威吓,一阵高过一阵。鸡群也似受到惊吓,鸣叫此起彼伏。

方竹翻身下床,扯过外衣披上,边系带子边往外跑。一出门正好遇上同样听到动静,着急忙慌出来的陈秀兰和方桃。

几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出几分凝重。

“二白从没这么叫过,估摸是有什么东西来偷鸡,都当心点儿。”陈秀兰快步到灶房里抽出几根手腕粗的木棍分给姐妹俩,径直往院外跑。

三人跑出院门,远远就见所有鸡都惶惶不安地扯着喉咙高喊。二白也没在窝里,站在圈大鸡的竹篱外,弓起身子汪汪叫得可凶。

按理说若是黄鼠狼、老鼠什么的,应该早被吓跑才是,方竹隐隐觉得不对,暗自握紧手中的木棍,向着鸡圈靠近。

等走近一看,更是头皮发麻。只见鸡舍门口落叶之上摊着一条土褐色、身形不大的蛇,正缓缓吞食一只老鼠,这会儿已经只剩一截尾巴尖在外面。

身后陈秀兰和方桃控制不住地惊呼。

方竹心里也在发抖,但还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果她没认错,这应该是条毒蛇,若是放跑,万一下次它追着老鼠跑进家里怎么办。

一瞬间,方竹脑海里闪过许多令人发毛的可怕情景,终于还是伸出手去推竹篱门。

陈秀兰连忙拉住她,嘴唇颤抖着愣是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方竹宽慰道:“它现在暂时动不了,不会有事儿的。”

竹篱门打开之时,方竹就扬起手中木棍,却不想二白比她更快。嗖地一下蹿出去,冲着蛇狂吠。

正进食的蛇察觉危险,不安地摆动身体,头也在伸缩,看起来竟是想把老鼠吐出来。

二白看它没发起攻击,却是胆大起来,伸出爪子踩住蛇身,张口去咬它的头,任凭方竹怎么唤都不退后。

也亏得这蛇体型不大,卷起尾巴拍在二白身上也没什么威胁。

可方竹还是看得胆战心惊,生怕二白被咬,提起木棍过去把它赶到一边。被放开的蛇头上已然挂有浅伤,看着也不大精神。但方竹还是不放心,照着七寸补了一棍,确认它不再动弹后,丢掉木棍。

那股劲儿一过,方竹便觉得手脚发软,缓缓蹲在地上。

陈秀兰在身后大喊:“怎么了?”

也不怪她不敢靠近,她连黄鳝都怕,更别说这种滑腻腻的危险动物。

方竹摆摆手,“没事儿了,娘你去拿个麻袋,顺便家里剩的雄黄都拿过来吧。”

“哎,我这就去,小桃在这儿陪着你姐。”陈秀兰话落便小跑着回家。

方竹唤了二白过来,拎起它仔仔细细检查一番,没看到任何伤口,狠狠松口气。

不过还是没忍住拍拍它的屁股,训斥道:“就你胆子大!”

二白只仰头吐出舌头呼呼喘气儿。

方竹又不忍心了,揉一把毛茸茸的狗头,终是露出笑来。

陈秀兰很快折返。

地上的蛇虽然奄奄一息,却没有一个人敢碰。最后还是方竹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50-60(第7/14页)

木棍把它夹到麻袋里装上。

三人又清点一番鸡群后,将所有雄黄绕着鸡舍、竹篱撒上,才关上门出来。

危机解除,鸡群又恢复平日的状态,东啄啄西刨刨,又或者卧在土坑里散热。

麻袋里的蛇方竹没扔,听说药铺是收这些的,应该能换几个钱。但几个人都很膈应,也没敢带回屋,麻袋扎紧后便扔在墙角阴凉处。

在堂屋歇了没一会儿,二白又叫起来,这回声音就欢快许多。

方竹出去一看,却是王金花。外面太阳还烈着,她戴了顶草帽,到屋檐下一摘,便能看见额角的密汗,和紧贴鬓角的缕缕发丝。

方竹赶紧迎她进门,陈秀兰给她倒杯凉水,又把手里的蒲扇递过去。

王金花也没客气,一口将凉水饮尽,并重新添上一杯。

“在家就听见狗叫,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陈秀兰面露苦色,“倒叫你跑一趟,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鸡圈里进了条蛇。”

王金花显然也是怕蛇的,夸张地搓搓胳膊,“那可逮住了?若爬进屋里就不好。”

“逮到了,好在小竹胆子大,我是一见就腿软,拿它没辙的。”

“那就好,你们家现在鸡养得多,容易招这些东西,平日里要小心些。胡郎中那儿不是有驱蛇虫的药粉吗?多买些回来,到处都撒上,艾草什么的也经常熏着。”

陈秀兰对方才的事儿还心有余悸,自是连连点头。

王金花见几个人脸色都不大好,哈哈一笑:“算了,不说这些,怪瘆人的。再过两日就是圆圆的百日宴,到时把你家的桌椅板凳、碗碟筷子都借我使使。”

“这还值得特意说一嘴,管他什么,你拿去用就是。”

王金花笑呵呵地应好,又聊起百日宴的其他安排,你一句我一句的,很快便把那点糟心事儿忘到脑后。

直到傍晚郑青云从山上回来,收拣猎物时,方竹才想起外面的麻袋,赶紧告诉郑青云:“墙角麻袋里有条蛇,你明早一道带去卖了。”

郑青云神色一凝,“家里进蛇了?”

“在矮林发现的,多亏有二白。”

郑青云微微颔首:“我明天去药铺买些药粉回来。”

入夜,风总算凉爽几分。

方竹洗漱好,早早躺在床上,一闲下来,难免回忆起白日的事,手还是有些发软。

正胡思乱想着,就落入一个带有水汽的宽厚怀抱,细细密密的吻落在耳畔,瞬间打乱她的思绪。

身上热烘烘的,方竹实在忍不住推开郑青云,“别闹,刚洗的澡。”

她原以为郑青云还要再缠一会儿,没想到这人很快撒手,让到一边给她打扇子。

不禁有些疑惑地回头看他一眼。

郑青云牵起嘴角,手下动作不停:“快睡吧,有我在呢。”

身后凉风阵阵,也没有扰人的蚊子,方竹慢慢阖上眼,竟是一夜无梦。

第二天等她起床,郑青云早就出门。

快到晌午,他才回来,手里还抱着只大寒瓜。

外面太阳正烈,一家人都聚在堂屋里。

擦洗干净的锃亮菜刀在绿皮寒瓜上轻轻下压,只听咔嚓声响起,寒瓜便一分为二,露出里面红透的瓜瓤,和墨黑的瓜子。

方竹手起刀落,将一半寒瓜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四块,分给大家。

将嘴张到最大,狠狠咬下一口,稍加咀嚼,清甜的汁水顷刻溢满口腔,舒爽无比。

少量淡红汁水顺着手臂缓缓滴落在地,留下小片印记,引得蚊蝇飞扑。

方竹吃完一块瓜,方才抽出空说话:“好甜,这个是不是很贵?”

郑青云把瓜皮收拣到一起,好留着兔子吃,“八文钱一斤,这只瓜就四十文。”

“啧,跟我想得差不多。不过天热吃上一块还是不错。”

陈秀兰也在旁边搭话:“吃着凉快,还是值当的。剩下那半我看就留着晚上再吃。”

这正合其他人的意,好东西自是舍不得一下吃完的。方竹连忙找来木盆和竹筛子把另一半寒瓜罩上,送去灶房放着。

回到堂屋,郑青云正掏出钱袋子算账,他满脸都是喜色,想来收获不错。

铜板和碎银滚在桌面上,叮当作响。

方竹记得郑青云只带回两只野兔,一只野鸡来着,但桌上竟有两小块碎银,至少也是二两,不禁疑惑道:“今儿怎么卖这么多?”

郑青云笑笑:“昨打死的是条蝮蛇,毒性烈,虽然个头不大,但蛇胆还有用,药铺给结了二两。”

“这么多?”

“这还算少的呢,我看前面有位大哥,抓的都是活蛇,两三条就换了十多两。”

陈秀兰倒吸一口气:“乖乖!”

方竹却皱紧了眉:“我们昨天也是无奈之举,但捉蛇还是要不得,若被毒蛇咬上一口损失就大了,能避开就避开。”

陈秀兰也是连连点头:“小竹说得是,不要去招惹这些东西,你爹就是被毒蛇咬伤没救过来,你可别犯糊涂。”

“我晓得的。”郑青云知道娘亲忌讳这个,本就没动过心思。再说他虽打猎有一手,但抓蛇却没怎么历练过,还是不冒险为好。

陈秀兰见他神色不似作假,又嘱咐道:“出门一定记得把药粉带上,手里随时拿根棍儿,多敲打敲打再往前走。”

郑青云一一记下。

第56章 第 56 章

今天是圆圆满百天的日子, 因近来太阳毒辣,开席的时间定在酉时。

但方竹他们离得近,自是要早些过去帮忙的。吃完晌午饭,一家四口就着手准备。

方竹平日在村里穿的都很朴素, 惯是粗布麻衣, 有些还带着补丁, 头发只拿布巾一裹, 图的是干活利索且耐脏。

今儿去吃席却不能太随意, 要穿戴体面些才行。

她特意挑了身艾青色的襦裙穿上, 又坐在妆台前拿木簪子把头发绾起。想了想,最后还从屉子摸出一朵小巧精致的绢花别在头上。

至于其他的首饰就没戴,胭脂水粉也免了,打扮的太惹眼也不好。

一家子都收拾妥当, 便拿上给圆圆备的礼,出发往秦家去。

远远地就看见秦家院子里挂着许多红布和灯笼, 房顶上青烟缭绕, 喜气满满。

时候尚早,还没什么客人,秦德福父子领着几个汉子摆桌椅板凳,王金花则正跟办席面的宋莲婶子商量菜色。

方竹几人一进门就挨个打招呼。

听到声音的王金花转过头来, 看见他们眼睛一亮, 乐呵呵道:“你们来了, 快进屋坐喝茶。”

陈秀兰摆手:“你忙你的, 我们直接去看圆圆。”

“哎,她们都在香荷那屋呢。”

郑青云留在外边儿帮忙, 只方竹她们进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50-60(第8/14页)

屋里除了许香荷和秦小芳,还站着几个眼熟的妇人, 正手拿拨浪鼓或布老虎逗许香荷怀里的圆圆玩儿。

圆圆今天穿着五颜六色的百家衣,白嫩嫩的脖子上挂着长命锁。因为天热,没戴帽子,露出细软乌黑的短发。鞋子也没穿,一双脚丫肉乎乎的,泛着粉红。

屋里这么多人,她也不怕。睁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左看右看,时不时挥挥手,咿咿呀呀地“说”上一大串,逗得一屋子人发笑。

等陈秀兰抱起奶娃娃,方竹就把贴身放着的红布包拿出来,取出里面的一对银镯套在圆圆手腕上。

圆圆生得白,肉也多,两只胳膊跟藕节似的,银镯子戴在上面刚刚好。

许香荷没说什么客套话,只拉着圆圆的一只手轻轻摇晃,眉开眼笑道:“哎哟,这好看呢!圆圆谢谢奶奶婶婶了。”

另外几位妇人都跟王金花交好,也没有说酸话的,俱是笑眯眯夸赞方竹她们眼光好,圆圆是个有福气的。

又有人调笑道让方竹也抓紧生一个,被陈秀兰三言两语挡回去。

说说笑笑一阵,窗外变得嘈杂起来,道喜恭贺声接二连三响起,客人陆陆续续上门了。

又进来几个看圆圆的妇人,屋里挨挨挤挤的都快站不开。许香荷干脆给圆圆套上罗袜,抱她出去。

一出门就有人接手抱娃,这个抱完那个抱,许香荷倒是轻松下来。

外面到底还有太阳照着,几个月大的孩子皮肉嫩,经不得晒。许香荷只抱着圆圆在屋檐下站会儿,让她露个面就回屋。

其他人也都散开,要么跟人聊天,要么去灶房帮着择菜。

太阳逐渐西沉,正好落入苍翠丛林之后。灼热阳光被遮去大半,只余丝丝缕缕透过树叶间隙洒入院中,在地上留下斑驳光影。

肉香味越发浓郁,有那嘴馋的伸长脖子往灶房瞅,口水咽了又咽。

晚风起,一盘盘热腾腾的菜被端出灶房。王金花招呼一声“开席”,大家伙儿便都往桌上挤。

秦家今日的宴席很是丰盛,十大碗里荤的就占一半。红烧肋排酱汁浓郁,入口一抿,咸香嫩肉就自骨头脱落。粉蒸肉是用苞米面裹的,看着金黄金黄,入口即化。还有糯米和猪肉做的珍珠丸子,重油用干辣子炒出的鸡块和凉拌猪肝。

掌厨的宋莲婶子做惯席面,每道菜味道都调得正合适,不咸不淡,好吃得恨不能连盘子嚼了。

主食除去一盆苞米饭,还有筐荞麦馒头,就着菜肉定能让人吃个饱足。

吃肉喝酒,八卦吹牛,一时间院子里更热闹几分。

方竹坐的桌上大婶大娘居多,这些人伸长胳膊抢菜,也不耽误说话。

不知是谁起的头,话题拐到郑大河、郑大江两家的矛盾上。

因为今日两家没一个人来,大娘们说起来肆无忌惮,也没刻意压低声音,方竹也不得不听了一耳朵。

她们说得很杂,其实总结下来就是兄弟因为银钱结下仇,郑大河还闹着要郑大江交出传家宝,日日都不得安宁。郑大江夫妇好像也不似表现出来的那般良善,坑大哥家的阴损主意一个接一个,骂仗也从未落下风,什么恶毒话都说得出来。

方竹听得乐呵,有好事儿的问她怎么看,她就低头吃菜,装作没听见。

宴席结束后,村民们没再多坐,三三两两结伴下山。

院子里重新安静下来。

方竹他们没急着回家,帮忙把满地狼藉收拾干净,才拎着王金花特意给大黑二白装的剩菜,踏着月色而归。

晚风习习,吹散一日的燥热。有萤火虫自路旁杂草中飞起,在夜幕下闪着星星点点的光。

一回家,大黑和二白就迎上来,在每个人腿边蹭蹭。

借着月色,将剩菜剩饭倒进狗碗,看着两只狗埋头吃得欢快,几人才关上院门回屋烧水洗漱。

第二日早上天色不大好,太阳迟迟没有出来,头顶的乌云也越聚越多。

陈秀兰抬头看天,面上有些高兴:“晒了这么多天,总算是把雨盼来了,可要让地里的庄稼喝个饱才成。”

郑青云转身进屋拿了锄头等家伙事准备出门,“我去水田看看,顺道割些草回来。”

方竹接话:“等等,我跟你一起去,两个人到底快些。”

“我一个人就成。”

方竹却没理他,自顾自将镰刀放背篓里,往肩上一甩就往外走。

郑青云无奈,只得大步跟上,还不忘提醒陈秀兰:“娘,你记得给鸡舍再铺些干草,检查看看有没有漏洞。”

天色不好,两人走得很快,没多久就到水田边。岸上捕食的青蛙一只接一只跳进水田,扑通直响。

秧苗移进水田几个月,早已扎稳跟脚,根茎粗壮,叶子也是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郑青云放下背篓,取出里面的锄头,径直往水田上方走,“我去掏沟,你割草就好。”

方竹也已经把镰刀握在手里,闻言点点头:“我先把水田埂上的割了,等会儿回去再顺着水沟割两捆。也不知道要下好久的雨,多备些更放心。”

“我这边弄起来快,一会儿就来帮你。你也别着急,当心着,别割到手。”

方竹弯腰抓住一把飞蓬草,笑道:“我晓得,哪儿有那么毛躁。”

接下来两人各忙各的,都没怎么说话。

郑青云把水田两侧水沟里的淤泥和落叶掏干净,又在下沿的田埂上开出几道缺口,便拿上镰刀去给方竹帮忙。

水田埂上的草经常割,新长出来的并不多,两人各站一端,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就弄干净。

简单搓节草绳将割下的草捆在一起,往郑青云背篓上一放,小两口就离开水田,转到沟边。

或许是要下雨,小鱼纷纷钻出水面透气。若是往日,定要下水捞几回才作罢,今天却是没这个闲心。

沟边的草长得旺盛,种类也多,方竹专挑着鸡兔爱吃的割,不知不觉中离郑青云越来越远。

“小竹,快过来。”

方竹突然听见郑青云在后面叫她,转过头不明所以:“干嘛?我这里还有好多没割呢。”

“有好东西。”

方竹将信将疑,还是抵不住好奇心,抱着刚割下的嫩草往郑青云那边去。

“能有什么好东西?”她在郑青云身后站定,嘟囔着低头往地上看,下一瞬便两眼放光。

只见郑青云扒开的绿叶下藏着挨挨挤挤的淡红果子,经他触碰已经隐隐能闻见香气。

“呀,好多地枇杷!”

郑青云连忙让到一边,“你来摘,我一个人割草就成。”

方竹看着周围已经有好几堆草,估计也差不多够吃几日,没跟他争,直接把背篓拿过来摘地枇杷。

一整片的地枇杷,多数都已经红透变软,方竹蹲在地上捡得很是开心。别看它们长在泥土之上,个头也不大,但果肉香甜,对乡下人家来说可是很不错的果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50-60(第9/14页)

天色越发昏暗,风也吹得更频繁,两人没敢再多待,急急忙忙往家赶。

将将把草送进茅草屋放好,就听屋顶传来丁零当啷的声音。

不多时,有细细的水流汇聚到檐下,织成一席水帘。

方竹把背篓里的地枇杷全都倒进木盆,放在屋檐下。流水冲击着果子,带动它们起起伏伏,也荡去表面沾染的泥土。

待水快满时,方竹把木盆端上来,仔仔细细把每一颗地枇杷撮洗干净,才滗掉脏水,重新进屋。

外面雨声不绝,一家四口围坐在桌前,吃着香甜的果子,看远处树影在风雨中摇曳。

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翌日清晨才停歇。院子里都被冲击的坑坑洼洼,积满浑浊的黄泥水。方竹和陈秀兰拿起扫帚打理乱糟糟的小院。

郑青云却是跑去查看鸡舍。

幸好之前没图省事,鸡舍盖得严实,里面并没有淋湿太多,只是地面沁入些许泥水,问题不大。鸡群也精神着,没有打瞌睡的,一放出来就叽叽喳喳地四处找食吃。

果园里的菜终于喝足水,一改之前的蔫巴样,重新变得翠绿□□。

第57章 第 57 章

太阳晒了大半日, 裸露的地面逐渐变得坚实干燥,不至于走几步就粘一脚的泥。

但树林里依然潮湿,令人舒爽的凉意扑面而来。

厚厚的落叶吸满水,草鞋踩在上面扑哧响。树叶上缀满晶莹剔透的圆润水珠, 不小心碰到便簌簌落入颈间, 激得人缩脖子。

方竹一手拉方桃, 一手挎竹篮, 紧跟在郑青云身后钻入树林。看见菌子就弯下腰, 若是认识的便小心摘下, 择掉表面的枯叶松针后,放进篮子里。

至于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哪怕再好看,也是不会碰的。

“你们俩就在这儿, 我去前面看看。”郑青云挥刀砍断一根被风吹断的细沙树,开出一条路来。

方竹蹲在地上扒开一堆冒起的枯叶, 把藏在下面的菌子捡了, 抬头看向郑青云,叮嘱道:“才下过雨,路滑,不用刀的时候就放背篓里, 万一摔了也没什么大碍。”

“嗯, 知道了。”郑青云答应一声, 顺手把柴刀扔进背篓, 继续往前走。

方竹见状收回视线,又低头认真寻菌子。

夏日雨后, 各种菌子争相钻出地面,只要眼神好, 不愁找不到。

不知不觉中,方竹领着方桃走得远了些。林中寂静阴暗,偶然直起身,发现四周都见不着郑青云,方竹忙叫住方桃,双手拢在嘴边大声呼喊郑青云的名字。

清亮声音在林间回荡,震飞栖息在枝头的鸟雀,引来一阵嘈杂,总算多了些生气。

方竹很快听见郑青云的回应,心下微松,面上也浮起笑,叫上方桃循着声音走去。

三人在半路相遇。

“捡了多少?”方竹踮起脚往郑青云背篓瞅,有些意外,“呀,这么多黑木耳呢。”

“看见根烂杨树,上面都是木耳,我全摘了,其他的菌子倒没怎么瞧见。”

“木耳也好,炒肉、凉拌着都香,”她又把自己的篮子往上一提,好让郑青云看得清楚,“今年这边的菌子不密集,走好远才寻到几朵,我也捡的不多。”

“不打紧,再去别处转转。顺便看看我下的套子有没有逮到野鸡,回去就菌子炖着吃正好。”

方竹乐道:“行,那我们快去。前日席面上那盘炒鸡我只夹一块吃完就没了,你这么一说还真有些馋。”

方桃也撇撇嘴控诉:“我跟婶娘也是,还没抢到几块,那个狗蛋就直接上手抓了。”

她边说还做出呕吐的模样,显然嫌弃得不行。

村里吃席就是这样,总有那么几个贪心又马虎的,恨不能端起盘子直接往嘴里倒。就连郑青云那天也没吃两口,他和一帮汉子同桌,喝酒吹牛的多,口水四溅,看着就倒胃口。

也正是因为知道大家都没吃好,他才提起这茬。家养的母鸡要下蛋,小鸡又没长成,自是舍不得。

心里想着喷香的鸡肉,三人脚下不带停的,又换了地方。

郑青云每回进山,都会寻找鸟兽活动的痕迹,然后在附近布下绳套或者挖坑。怕误伤人,还会留下显眼的标记。

因为有姐妹俩在,郑青云没带她们往深山走,只在外围打转。

山足够大,一路走着也捡到不少菌子,竹篮里渐渐冒尖。

而且他们运气不错,在一处陷阱发现只脚被拴住的野鸡,还在不死心地奋力挣扎。

“估计套住没多久,还挺精神的。”郑青云连忙上前一把揪住野鸡翅膀,将其脚上的绳子解下。

“看着还挺肥,够吃一顿了。”方竹高兴得不得了,跑去一边折了棕叶子回来,帮着把野鸡的腿和翅膀都绑好。

三人下山的时候可谓收获满满,各种各样的菌子、黑木耳装满竹篮和背篓,郑青云手里还提着只野鸡。

路上遇到几个进山捡菌子的妇人,看见郑青云手上的野鸡都有些艳羡。但可能还是怕他,也没多说什么,只跟方竹打句招呼。方竹好心给她们指了自己去过的地方,又提醒见到打有木桩或树上刻印记的就不要靠近。

高高兴兴回到家,陈秀兰一眼注意到大野鸡,听说要炖菌子吃,也乐呵呵表示赞同。

日头还高,方竹她们在屋檐下择菌子。今儿摘的多,留够自己吃一顿,剩下的明早都能带去县城卖。

郑青云给灶里生起火,烧上半锅水,出来也蹲在一旁帮忙。他抬眸看向郁郁葱葱的菜园子,说道:“明天多带些菜去,一道卖了吧。”

果园的空行里都种上蔬菜,每天精心照料着,追肥、除草、捉虫,样样没马虎,因此都长得很好。

说起这个陈秀兰就高兴,满面笑容地接话:“全摘掉也没事儿,刚下过雨,要不了两天,就会结新的。”

方竹:“那明儿早些起来摘,新鲜的才好卖。”

陈秀兰把木耳挑出来放到另外一边,又说:“再买两把扇子回来,自己编的到底不经用。”

好几双手一齐忙活,菌子很快就分拣干净,锅中的水也烧得滚开,灶房里热气逼人。

郑青云拿上刀和碗去后院杀鸡放血,方竹舀好热水给他送过去。

拔光毛的野鸡不小,肚子剖开还能见着黄油。除了鸡肠没要,其他的内脏都没丢,里面甚至还有两枚已经成形的蛋黄。

不过他们有肉吃,没打算炖这些。只用锅里剩下的水烫一烫,便让方桃送去给大黑二白吃。

或许是因为矮林照不到太阳,凉快着,两只狗只在他们刚回家那会儿过来亲热一阵,就跑去那边打盹。

不过方桃端着碗一出院门,一大一小就立马发现她,摇着尾巴飞奔而来。方桃直接把碗里的东西倒在地上,分成两堆。两只狗各吃各的,不争不抢。

灶房里,郑青云把拔过毛的野鸡在火上燎一遍,又搓洗过两回,才将其剁成小块。

等一切都准备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他是锁骨控 我的姐姐是女配[末世] 重生之掌中宝 有家花店[重生] 本王且娶且撩 伪装帝后 你若离去最相思 那片星空那片海网络版 重生之前女友的逆袭 纯禽王爷的金牌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