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明第一首辅 > 290-300

290-30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从厨艺精通到追星全能[娱乐圈] 掉到虫族后我成了唯一的治愈系!!! 被送给病弱公主后 被阴湿男鬼盯上的反派[快穿] 病弱白月光阻止大魔头 啵嘴咒术能否拯救柯学世界 藏窈窕 禅月 海之国漂流记 江湖群雄为何战战兢兢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90-300(第1/21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自来这天下, 就没有一个藩王是讨人喜欢,没干过一件坏事的。

但朱贡錝稍微好点。

许是处于边缘复杂地,做的太过分容易被当靶子,又许是家里确实没什么子嗣可以为非作歹, 又许是肃王的身份注定他不能太过高调, 不然容易引起京城那边的忌惮。

江芸芸曾打听过几日, 无非就是侵占良田, 又得益于兰州确实没什么田,她目测之后大概只有庄田两千多倾, 还在山上圈地养马, 然后是店面一千多间,水磨二十轮,船磨一只, 煤洞三眼, 琉璃瓷窖四座, 倒也没有强抢民女、□□父妾、插手政务、买卖人口、草菅人命、贩卖官位等等恶劣卑鄙, 令人发指, 罄竹难书的事情发生。

矮个里拔高个, 算是优秀藩王典范了。

又听说四任肃王大都是吟诗作对,风花雪月的性子, 这任据说脾气不错,虽说整日冷着脸,但很少发火。

江芸芸跟着段俍从后门悄悄入了据说是永乐年间, 肃王朱楧在兰州西门外兴建的莲荡池。

虽说现在的兰州不似自己印象中干燥少雨的气候,反而草木茂盛, 流水潺潺, 但要说在这里搞个小西湖, 那也是耗费人力物力的。

这池子大概占地两百余亩,最为显眼的就是正中的那个池子,叠石为舟,其余皆种莲花,一眼看去,隐隐还有庙宇庭院,林立而起,错落有致。

段俍显然对此格外熟悉,也热情地为人介绍起来:“这两个是东西院,很是雅静,西院穿墙过儿就是晚红院,一到傍晚,夕阳西下,好似刘霞微醉,里面有盟鸥馆、梦鱼斋、惠风轩等等,若是你得了王爷青睐,今后就能仔细逛逛了,好看极了。”

江芸芸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这个东院是早红院,一早一晚,图的是凉快爽气,内有藕香馆、思鲈斋、嘉鱼轩,里面有几汪池鱼,很是肥美可爱。”

说起这个,江芸芸反而来了兴趣,把那位置仔细记一记。

段俍眼尾一瞟,一看他来了兴致的样子,高兴坏了,声音都微微提高了,继续指了指北墙一个高高的亭子。

“那个是螺亭,下临黄河,盘旋而上,若是站在那里,不但整个院子的风景了如指掌,便是兰州的山水也是历历在目。”

“还有宛在亭、四明亭等等,但要走得深一些才能看得到,也是一花一景,美丽异常。” 段俍说完就眼巴巴去看江芸芸。

江芸芸那是一向能拉满情绪价值的人,立马用热情又不谄媚,喜欢又不夸张的口气说道:“定然是极好看的,可惜我无福看了,真是可惜。”

段俍一听,立马露出宽慰之色:“你只要把王爷哄好了,这院子定然是能仔仔细细看一遍的。”

江芸芸一听,笑容更是热切了。

段俍只当自己是好心提点过了,他也听进去了,就兴冲冲带人去找王爷了。

两人绕了一炷香的时间,江芸芸眼尖,远远看到有只花孔雀站在一个亭子里。

江芸芸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衣服,满意点头。

——不相上下的花啊。

“那个亭子就是四明亭,名字可是王爷取得。” 段俍骄傲说道。

他把人送到入口,却没有跟着上去,只是指路说道:“顺着小路一直走就到了。”

江芸芸颔首表示谢意。

她长相温和,眉宇清雅,若是愿意对人散发善意,那很少有人是不吃的。

段俍也不例外,一见他年纪还小,便忍不住多说了一句:“王爷最喜道了。”

江芸芸再一次点头致谢,然后一人踏入小道,没多久就走到那个亭子外面。

若是远远看去,亭子只是有着金碧辉煌的属性,但走进了才发现,内里更是富有春秋。

明明是冬日,边上也并未有花花草草,空气中却能闻到花草的清香。

三面悬挂着挡风的帘子,却又丝毫没有挡住日光,仔细看去才会发现头顶镶嵌着一颗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微光柔顺,自有一番不一样的明亮。

江芸芸上前行礼。

朱贡錝转身,不经意一看,心头一震。

——好花的衣服。

他忍不住在那件花衣服上留恋了片刻,还怪好看的,花花绿绿的,这绣工一看就是南方的,好看,精致,想要!

江芸芸是打听过王爷喜欢穿红戴绿的爱好,但万万没想到,传闻比现实还夸张,这人看到好看的衣服挪不开眼!

她只好微微往边上挪了挪,哪知道朱贡錝的眼珠子忍不住跟着走了一步。

“咳咳。”江芸芸咳嗽一声。

朱贡錝这才回过神来,勉强把视线往他脸上看,只是这一看更看呆了。

江芸芸心中警铃大作。

她明明是打听过的,肃王朱贡錝对美色并不留念。

“好好好。”谁知,朱贡錝快步下了台阶,脸上带着热情的笑,伸手想要去抓江芸芸的手。

江芸芸想也不想就挪开了。

那手指扑腾了一下,没握到她的手,只是顺势抓到了她的袖子,谁知朱贡錝不仅不生气,反而笑得更开心了。

“吕岩有言:‘真元孕育,仙风道骨,岂是凡胎’,本王修道以来,见过千千万万的人,可从未见过江同知这样,最雄姿直气,不涂脂粉,仙风道骨,不涴尘埃的年轻人。”

江芸芸半信半疑看着他,大眼珠子活像能说话一样。

信的是她在琼州的时候是见过那些真的爱好美色的菜株野,两个人的眼神确实不一样;疑的是毕竟这个表情是在太过热情了,实在不太正常。

许是朱贡錝也发现是吓到人了,声音温和起来,脸上几乎能滴出蜜来,盯着江芸芸看,跟看个宝贝一样:“江同知,可有出家的想法?”

江芸芸想也不想就拨开他的手,神色堪称面无表情,甚至还有点麻木。

——碰到两个修道的,一个比一个不靠谱,真是元始天尊,阿米佛陀啊。

朱贡錝被人甩开手其实是有点不高兴的,可一转眼就看到江芸芸眉上的冷光,那点不悦立马就烟消云散,激动得老脸都红了。

“孤冷清奇,清瘦道骨,总天所授,好好好,真是天生的修道圣体啊。”

江芸芸没说话,因为这个开场白和自己预想的几个方案相比,有点过于离谱了,所以一时间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

许是江芸芸的沉默太过震耳欲聋,朱贡錝也猛地回过神来,面前这个小刺头不好惹,皇帝都敢撅蹄子,被贬官了,还慢慢悠悠拉着一头小毛驴往西北赶,可别把他惹毛了,直接把自己一脚踹了。

“江同知,找我有何要事?”朱贡錝板着严肃的脸,端着王爷的架子,故作高深地质问道。

被颠倒主次的江芸芸也没出言反驳,只是在抬头时露出一个灿烂的笑来:“王爷原来对修道感兴趣。”

朱贡錝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不争气地闪了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90-300(第2/21页)

江芸芸被看烦了,直接露出一口雪白的牙。

朱贡錝莫名后脖颈发凉,艰难移开视线:“算是有些研究吧。”

“原是如此,怪不得。”江芸芸故作深沉说道。

朱贡錝随口说道:“我修道之事,人人皆知,江同知有话就说吧,遮遮掩掩做什么,若是你愿意随我一起……”

他越说眼睛越亮,一改意兴阑珊,正打算继续说道。

“承蒙王爷厚爱,出家还是出世自然是随缘的,就是家中还有老娘要照顾,怕闹起来。”江芸芸一脸和气地拒绝着。

朱贡錝打量着面前之人,质疑道:“可你的面相瞧着……”

高贵的出身,又是家中独子,养成了他有话直说的性子,只是这次他还未说话,突然被江芸芸那黑漆漆的眸光冷不丁一瞧,心中一个激灵,猛地清醒过来,话锋一转:“很是孝顺,那算了,出家之事有缘再说。”

江芸芸微微一笑,依旧是和和气气的样子:“确实要一分缘分的。”

两人就站在台阶下,感受着兰州冬日的冷风呼啸而过,耳边似乎能听到外面一时间都沉默了。

朱贡錝年纪大了,被冷得一个哆嗦,再也装不上体面,自己先上了台阶,随口说道:“上来坐吧,上茶。”

那些好似木头一样的婢女们终于动了起来,脚步轻盈地奉上热茶,随后又送上各式糕点瓜果。

虽是远在兰州的冬天,却能吃到新鲜的冬桃和橘子,一个个饱满圆融,即使在浓郁的茶香中依旧能散发出水果的清甜。

“雨前龙井,你是扬州人,应该喜欢喝这些。”朱贡錝端起来却没有抿一口,反而透过薄薄轻烟,安静看着江芸芸。

江芸芸也没有喝,手指搭在杯壁上,好一会儿才笑说着:“下官没有喝过,但王爷府中的东西一定是极好的。”

“那你喝一口,算是不错,等会打包一袋送你,回头你也能装点一下门面。”朱贡錝收回视线,颇为热情说道。

江芸芸微微一笑:“那就多谢王爷了。”

朱贡錝嘻嘻笑了两声,果然和坊间说的一样,脾气极好。

“其实本不想打扰王爷……”江芸芸刚起了一个头。

朱贡錝飞快接了下去,一脸认真说道:“没关系,打扰得极好。”

江芸芸眼珠子一动,随后哎了一声,差点没说下去。

不是她马前失蹄,实在是朱贡錝有点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咳咳,甘州中护卫缺棉花的时候,唐指挥可有和王爷说过。”江芸芸也不弯弯绕绕了,直接问道。

朱贡錝一听,不爱笑了,沉了脸往后一倒:“这是你们衙门的事情。”

“衙门自然是全力以赴的,已每斤贴补五十文了。”江芸芸叹气说到,“可衙门到底还有其他政务啊。”

朱贡錝一听也跟着叹气,直愣愣说道:“江同知初来乍到,大概还不知清楚,我们肃王府不富裕的,这些年也是努力好多次了,却还是没有本事跟上太祖时期的要求。”

说起这事,江芸芸听了都要说一句肃王倒霉是真倒霉啊。

要知道根据太祖的规定,亲王是有一万石的岁禄标准的,但奈何当时边地粮储不足,根本无法供应藩王需求,所以太祖在洪武二十八年特旨削减部分藩王的岁禄,近期就藩的代、肃、辽、庆、宁、谷六王,暂给岁禄五百石。

先代肃王就是吃了年纪小的亏,第十四个儿子,爹都七老八十了,他都没成年,好不容易就藩,还没坐热屁股,就碰上这样的事情。

一开始说是权宜之策,然后又碰上自己的侄子继位,开始削藩,瞧着不对劲,主动迁藩,刚到兰州还没坐下,他的好四哥上位了!

本以为柳暗花明,结果他的好四哥也说要削藩,而且第一个就开始对他下手,直接把甘州左护卫改名叫庄浪卫了,然后嘴上说的好听,要给全部藩王加薪!结果转头就把他落下了!!!

后来等到他四哥的好大儿登基,第一任肃王的好侄子算是个仁心的,也说要浅浅加了一波,可怜见的,肃王的岁禄终于涨了,由五百石变为一千石,与岷王朱楩齐平,不过依旧是藩王中垫底的存在。

事情走到这一步,肃王们也不是没有努力过的,只是万万没想到,朝廷又又又开始削藩了。

第二代肃王朱赡焰眼瞧着刀又又又要落自己脖子上了,主动上交甘州右护卫。

如此,肃王一脉只剩下甘州中护卫,但他转念一想,我都这么主动了,朝廷总该给我点好处吧,于是立马上疏朝廷请求增给岁禄。

万万没想到,这个仁宗的儿子,他的侄子凶得很,岁禄没要到,只换来宣宗一顿臭骂。

——洪武、永乐中,肃府岁给禄米五百石。肃庄王于《祖训》所载岂不知之?而不言少者,盖以地里辽远,运输难艰,知朝廷斟酌得宜也。我皇考仁宗皇帝即位,推恩亲亲复增米五百石,共一千石,比旧加倍。今王又欲增禄,是不知民力之难也。朕即位以来,一切事悉遵旧规,岂敢纤毫有所改作。尔等职在辅导于王之前,亦尝言及此乎?王之斯言,盖亦尔等之言。尔等之心其审思之。

——你祖父,你爹都不说少,怎么到你这里就说一千石了少了,是不是不孝啊。

——百姓运粮食到辽东你知道有多辛苦嘛,你倒好,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知道要钱,你是不是不仁啊。

——你一家才几口人,几张嘴啊,好端端要什么粮食啊,一千石还不够自己吃嘛,是不是不忠啊。

三重压力之下,之后的肃王是屁话也不敢说话了,只能安安分分呆在边境装死,不是出世修道就是吟诗作对,本想着日子要不就这么过吧,可眼看现在边境线一点点挪过来,真是山不就水,水就山啊,肃王们思前想后,更是一个屁也不敢放了,唯恐惊动了京城的人。

如今的肃王就很老实,修修道,做做事,吃吃喝喝,也是吃得心广体胖的。

江芸芸被人直白拒绝了,也不气馁,只是叹气:“王府的情况,在京城的时候就有人与下官说过了,下官也是颇为震惊的,只是此事确实有些为难,若非万不得已,下官如何敢劳烦王爷。”

“京城?”朱贡錝眼皮子一动,“原来江同知来之前也是做过调查的,真是仔细人啊。”

“毕竟也是身负重任。”江芸芸状似无意说道……

朱贡錝没吭声了。

“京城?陛……我是说,你是有什么重任啊?”他强吊着一口气追问道。

“建设兰州。”江芸芸一本正经,正义十足地说道。

朱贡錝看着她一腔热血的样子,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是摔死了。

——这个无法无天的刺头样,看上去哪里是来办事的,根本就是要来杀人的。

——李广都干杀,国舅爷都敢惹,还有什么不敢的!

“我怎么听说你身边有个锦衣卫佥事啊?”他虚弱问道。

江芸芸羞涩说道:“太子殿下仁爱,怕我一路遇到危险。”

——骗鬼呢,太子殿下才几岁,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90-300(第3/21页)

不是就知道玩,怎么还知道塞个锦衣卫过来陪你玩,锦衣卫哪有这么闲!这些人,凶得很!

“哎,不说这些了。”江芸芸叹气,话锋一转,说回正事,“今日借着段家老仙人大寿的日子来见王爷,第一是怕给王爷惹麻烦,徒增风波,也是久闻王爷大名,特来拜会,今后要在兰州城同舟共济,共度风雨。”

朱贡錝一听,悄悄去看江芸芸,只觉得果然是状元郎,真是会说话啊。

“第二也是想要王爷能急公好义,助下官能完成棉花一事,劝服甘州中护卫能主动购买棉花,一来我也好给朝廷交差,免得御史们总是蠢蠢欲动,二来也让这次兰州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季。”

朱贡錝一听,下意识移开视线,眉头紧皱,怎么老是说钱,中护卫也不太富裕啊,回头还不是要跟我要钱!

“第三则是这几日因着棉花之事,在民间有诸多打探,几次三番意外打扰到王爷的私产,真是心中羞愧。”

朱贡錝心中咯噔一声,又去看江芸芸,生怕他去告状,他真是怕了皇城的那一支兄弟子侄了,拿起刀真是不手软的。

“第四说来也惭愧,衙门缺钱,想要问王爷借点。”

但是你要是说起钱,我又觉得浑身哪里不对劲,还不如拿刀杀了我呢。朱贡錝又一次移开视线。

江芸芸只当没看到对面之人纠结的神情,满脸带笑,一脸诚恳,说起话来有条不紊,神情也是真挚的。

“早早就听说肃王仁义,这才厚着脸皮想要求一个解决的办法。”江芸芸掏出手里的纸张,“也不多,衙门一斤要补贴五十文,需要两百五十两,之前和三位指挥那边打过商量,又怕他们那边也是不宽裕,所以也要提早做好准备,那边一共需要一千四百两,加上我这里的两百五十,一共要一千六百五十,摸个零,两千两白银。”

江芸芸嘴皮子格外利索:“可以先打个欠条的,哎哎哎,王爷!!”

朱贡錝一听这数字已经是坐也坐不住了,整个人晃了一下。

爱财如命的朱贡錝别说借那肉包子打狗的两千两了,便是二两!他都是心疼得再滴血的。

“这钱衙门有了,肯定还。”江芸芸手指搭在茶壁上,愁眉苦脸地保证着。

“实在是事情紧急,一旦我们的商人从亦力把里回来,势必会引起轰动,到时各路官员的折子往上这么一送,若都是批评我们倒也罢了,就怕是夸得,到时候又付不出钱来,这可如何给陛下交代啊。”

——哦哦,又又又是陛下!

马上要晕的朱贡錝清醒过来了。

“可王府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他挣扎说道。

“可现在除了您,下官实在不知道找谁了,如今兰州商业凋零,农业短缺,鲜有大户之家,唯有几家还拒不见人,如今事情紧急,下官也是来不及收拾他们了,等此番事了,定是要一、个、个、查过的。”

朱贡錝坐在椅子上发呆。

江芸芸看着他的样子,微微一笑,从袖子又掏出一张纸:“我之前意外得知了一些王爷的产业,又不小心查了历年的税,又不经意发现王爷的产业好想没有报备,也没有纳税。”

朱贡錝盯着那薄薄的一张纸,眼睛都直了。

不仅每一处经商的产业都写的清清楚楚,就连在哪里的土地,亩地多少,产量多少都写的明明白白。

这手艺一看就是锦衣卫干的啊!

江芸芸和气说道:“如今御史们抓得紧,陛下那边很是看重边境的战事,若是王爷能做出表率,那其余人岂不是都要执王爷牛耳。”

朱贡錝看了一眼那张纸,又看了一眼江芸芸,似哭似笑:“我瞧着我是安静一些才好。”

江芸芸看着他,片刻后一脸喟叹怀念:“可兰州现在需要您,当年高皇帝让藩王镇守边境,不就是为了守国门,护百姓,可如今那些王爷,也就肃王一脉还在边境,时也命也。”

朱贡錝沉默了。

“下官打算重新规划商税。”江芸芸声音倏地温和下来,“堂堂正正做生意,回头谁也挑不出错来啊,两头受益的事情,陛下看得也喜欢。”

“那你是小看那些御史了。”朱贡錝嘴里嘟嘟囔囔着,后面几个字也听不清了。

江芸芸笑了起来:“可我现在也不是好好站在这里嘛。”

朱贡錝忽然又想起线报里说的,江芸在京城两次,次次都惹得御史台倾巢出动的盛景,谁听了不得说一声年轻人就是脖子硬啊。

“我就说今日出门怎么听到乌鸦叫了。”朱贡錝接过那张纸叹气,“感情是来报信的。”

江芸芸和和气气笑着,瞧着又是那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那我先说好,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朱贡錝认命了,随后理直气壮说道,“我可是王爷!”

江芸芸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行,棉花的事情肯定就麻烦您这一次。”

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铺若是真的可以花点钱从而得到光明正大的权利, 又有何不可?”

段家书房内灯火通明,几人身着光鲜亮丽的衣服,整整齐齐地坐在两侧,再最下面站着的赫然是一脸郁色的段俍。

九十高龄的段家老仙人段菉坐在上首, 神色平静。

“王府产业庞大, 一旦开始缴税, 只怕会有人心中不安。”坐在下首说话的是目前段家长房老爷段环, 犹豫说道。

虽然肃王府的产业是比不得其他王爷的,但确实不少, 肃王地位尴尬, 别说出头了,露个面都要小心一点。

“我还以为他是去讨好王爷的,没想到是去讨钱的, 怎么说也该恭敬一些。”段俍不悦说道。

“七月份传来的消息, 可是说他江其归是想当着陛下的面, 亲手杀的李广, 可见此人性格桀骜不驯, 兰州来了他, 未必是好事。”又有人开口说道。

“可陛下没有处置他。”段菉淡淡说道,“能打发人的地方不少, 可偏偏来了兰州,谁看了不生三分疑心,两月前他过金城关那日, 见了王总制,说了什么不得而知, 但听闻王总制病了两月的身体总算是好了。”

众人沉默。

“李广之事, 余波未消, 你我敢赌嘛?”段菉轻声问道。

众人对视一眼,却还是沉默。

李广之事瞧着只死了一个千刀万剐的李广,可因此牵连的官吏却数不胜数,宫内甚有传闻公主也是因此而死。

“钱财之事,本就是最不值钱的,如今只需要让一些钱,却能试试他的水,也无不可。”段菉不可置否说道,“且先看看江其归到底想要做什么?若是真有本事,交好一些也无坏处,不是说太子殿下极其喜欢他嘛。”

“可一旦真的让王爷的产业见了天日,往后可就不好收回来了,此番无事,可不代表今后无事啊。”段环忧心忡忡说道,“如今边境不安全,一旦腹背受敌,王爷难以自保。”

“是啊,虽说当今仁慈,可如何都依赖外人之仁心呢。”

“若是直接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90-300(第4/21页)

个两千两,便不再和江其归打交道,也能静观其变。”

“是啊,听闻他走之前,已经致仕的内阁首辅徐溥城外相送,两人谈了许久,也不知内阁到底是何想法。”

众人议论纷纷,站在最后的段俍想说话,但碍于今日就他一个晚辈,只能欲言又止。

“惟能,你可是有话要说?”祖父段菉温和问道。

段俍连忙上前行礼,随后说道:“只是担心有一就有二,若是今日顺了江其归的意,他日王爷能否安然拒绝他。”

段菉摸着胡子,点头:“这就是王爷和官吏间相处的把握了,若是配合,就怕他得寸进尺,若是不配合,一封密件,我们都要惹祸上身。”

是了,到现在为止,江其归到底有没有第二道圣旨,谁都不清楚。

他要是真的被贬兰州,那自然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谁也不需要把他放在眼里。

可若是他身负重任,来兰州不单单是做做功绩,那所有人都要对他警惕一二。

本不该如此疑心,只是偏偏是他,是这个据说亲手把李广送上刑场的江其归。

兰州官场在听到他的名字后,谁没有心中震了震。

“不知王爷有何想法?”段环轻声说道。

段俍连忙说道:“可要孙儿去问问王爷。”

段菉摇头:“今后做事可要稳重一些,如此毛毛躁躁去问王爷,便是大忌讳,我们让你跟在王爷身边是要你学习,你且只学到如此嘛?”

段俍惶恐行礼。

“去一边待着。”段环不悦呵斥道。

外面的更声隐隐传来,屋檐上的灯笼被风一吹也跟着晃晃悠悠,在门上倒映出一圈圈光晕。

“但棉衣之事,确实是事出有因。”无言片刻后,年迈的老人叹了一口气,“没有棉衣,谁来保卫兰州,江同知既然能弄到棉花,也算是办了实事。”

“这都要军队自己出钱,他算的好听,谁知道衙门到底有没有出钱。”有人嘟囔着。

“听说通判在清点衙门账目。”段环解释道,“寇知府性格沉稳,不会作假的。”

“难道真的要听江其归的,他年纪尚轻,又初来乍到,这番要是成了,尾巴不是要翘上天了。”

“没有这事,尾巴也翘上天了。”段俍小声说道。

“还是说回是直接给钱,还是听了他的商税意见吧。”段环拉回话题,“总要有个章程来。”

“产业置换有的是法子,他一个读书人,自来就是埋头苦读,哪里懂这些,等人一走,有的是办法改头换面。”段菉看向自己的儿孙,和气说道,“直接给了钱,到显出王府财大气粗,被那些御史盯上反而不好了。”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凝重。

“可他的秉性脾气不试,这今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段菉叹气说道。

段俍也跟着紧皱着眉头,脑海里浮现出江芸的样貌。

那双黑漆漆的瞳仁,在夜色中依旧明亮,被灯笼不经意一晃好似小猫儿一样,看得人下意识停在原处。

可那日在黄口边,她站在那些粗鄙高大的士兵面前,身形修长,眉目清冷,说话不卑不亢,谁也不敢小觑。

再是今日,她穿着花团锦簇华丽衣服,朝着他热情笑着,那些冷淡,那些强势,都消失不见了,瞧着可太和气了。

——他到底要做什么。

—— ——

江芸芸要做什么。

当然是先盘活经济啊。

没钱一切都是扯淡。

得益于兰州因为丝绸之路发家,所以商业底子还算厚实,甚至还有不少外邦人出没,虽说这几年因为战乱逐渐开始凋零,但向南向西的生意还算兴隆。

总体来说,虽不能对外拉动经济,但对内商路并没有被割断,有源源不断的商人通过西安府,运送东西来兰州贩卖,兰州也非只收不卖。

据江芸芸这一月的观察,兰州有两样东西可以作为招牌打出去。

第一是兰州盛产的“兰绒”,兰绒其实就是羊绒,因为非常保暖,深受富贵人家喜爱,据说就连大内织染局都来采买物料,用各类羊绒毛织彩龙袍,曳撒衣之类,再者兰绒的纺织经过多年演化,已经非常技术高超。据说兰州绒、褐的生产工艺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民间有言:‘造为织金妆花之丽,五采闪色之华’。

因这两个特性,兰绒价格昂贵,一件袍子就需要花费百金,一匹则要十余两,一些手艺高超的人家,只要纺织几两羊绒,就能维持一家一年的生活费。

第二个东西则是水烟,听说来源是三国时隐士孟节,他曾献烟给诸葛亮,用以治疗瘴气患者,后来随着丞相六出祁山,烟草辗转传入甘肃,兰州的五泉红泥沟,因为背山临水,肥土层深厚,所以水烟质量很好。

这个其实是江芸芸自己走访的时候发现的,本以为是什么上瘾的东西,蹲在店门口悄悄观察了好几日,最后得出结论这东西有治病提神的功能。

老板热情邀请她抽一口,江芸芸三连拒绝。

这个东西最出人意料得是这东西目前不太受欢迎,只说喜欢的人格外喜欢,而且兰州本地很喜欢这水烟,所以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这两个东西都可以作为招牌打出名声。

江芸芸走访了半个月的市集,对兰州的市场也是有了初步的了解,边境的买卖因为不稳定所以都不便宜,加上西北的战线其实已经在家门口了,大片山林土地在对面,所以没什么肥沃的土地,所以连生存之本的粮食都不便宜,一斤要十文!

为此,她打算借鉴琼山县的做法,制定商税标准,统一市场经营,规范商业贸易。

阿来坐在对面捧着糕点吃,见她奋笔疾书,不解问道:“不是本来就有税收价格吗?难道是打算提价?”

江芸芸摇头。

“哎,大家不好做生意的。”阿来继续说道,“敌人来一阵,就亏一阵,没来也赚不到那里去,跑生意外面又好危险。”

江芸芸抬眸,随口说道:“说来听听,怎么个危险啊?”

“外面有匪啊,而且每个城门都要缴税,我们兰州又远,这一来一回,能赚到的可不多,小商人跟着大商队才能得到庇护。”

江芸芸想了想:“肃王嘛?”

阿来嗯了一声:“据说肃王的商队走的时候,很多人都跟着的,而且他们也不额外收费,只要不打扰到他们就行,肃王的商队都有护卫,寻常匪类都不会骚扰的。”

“瞧着你倒是对肃王很是崇敬。”江芸芸笑说着。

“肃王不怎么出来。”阿来想了想又继续苦恼说道,“其实我也不懂,但我之前听说外面的王爷都会杀人的,还会抢女人,肃王没有杀过人的,也不会把人抢走,就是喜欢看看水,看看花,哦,还喜欢给寺庙道馆捐钱。”

他捂着嘴巴,小心翼翼说道:“没儿子,肃王们都生不出小孩。”

江芸芸笑了笑:“真是大胆,少说这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90-300(第5/21页)

来连连点头,傻笑着:“就是给同知你说一下,外面肯定不乱说,他们对这些肯定很敏感,胡说了可是要挨打的。”

江芸芸点头,很快就写好一个初稿。

“寇知府今日在府衙嘛?”江芸芸问道。

“听说街上有人闹事,他亲自带人去了!”阿来随口说道。

江芸芸惊讶:“有人打架斗殴嘛?这些事情也要亲自去嘛?”

“是士兵!”阿来又小心翼翼说着,愁眉苦脸的,“我们兰州城里都是士兵,很容易打架的,要是打伤士兵倒也好,但要是打伤了百姓,打翻了百姓的东西还不付钱,哎,所以我们知府或者通判都是亲自过去的。”

江芸芸眉心微动。

“要是知府回来了通知我一下。”她把写好的初稿放到一侧,叮嘱了一句,开始翻开册子,准备推行农事册。

阿来点头。

“来了来了!!”外面突然传来喧闹声。

阿来立马机灵说道:“我去看看。”

江芸芸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

没多久,阿来就匆匆跑了,一脸激动:“棉花,棉花来了!好多啊,好多啊!!好多人都去看了!真的有棉花!”

“听说三个营的人都去看了。”

“外面都是人,同知去看看嘛。”

江芸芸抬起头来,也颇为兴奋说道:“比我想象中得快,走,去看看。”

只是江芸芸刚出了衙门,就看到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正对着谢来比划着双手,那样子别说有多激动了。

谢来抱臂,随意靠在谁家的门板上,漫不经心地听着,时不时点了个头,神色瞧着有些敷衍。

他像是突然察觉到有人的视线,便抬眸看了过来,远远看到人群中穿着官袍的江芸芸,笑了起来,懒洋洋抬手打了一个招呼。

一直说话的乞丐也跟着扭头。

赫然是张道长的模样。

“呜呜呜。”张道长朝着她飞奔过来,瞧着马上要把他撞倒了,又堪堪刹住脚,直勾勾地看着她,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加钱。”

江芸芸立马翻脸:“没钱。”

“呜呜,谢来!谢来!你说话啊!”张道长打算去找个帮手来。

谢来一步三摇,晃晃悠悠走过来,站在江芸芸边上,带着不顾他人死活的狼狈为奸的气质,施施然说道:“不好意思,刚统一战线了。”

张道长哭了:“呜呜呜,我差点就回不来了,你们两个坏人。”

“回头给你加鸡腿。”江芸芸敷衍地拍了拍他的胳膊,笑说着,“走,去看热闹去。”

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芸芸来的正是时候。

押棉花的人被人堵住了。

三位指挥和参将带人围住三边, 可怜的寇兴手里还抓着两个兵痞子只能被迫堵在第四边。

正中的商人压力很大,谁说话都只能‘嗯嗯’、‘啊’、‘是是是’、‘这这这’等等,肉眼可见的着急和敷衍。

“我们守备营可是等着这东西了,陈老板不若随我们走一趟。”

“先回衙门再商量吧。”

“陈兄可别这么说, 我们兰州卫还等着这一轮棉花呢, 可别耽误了事情。”

“回了衙门, 按照江同知说的分配不是一目了然嘛。”

“周兄这话说得, 谁不等这一轮棉花,我们中护卫人少, 先去我哪里弄好也更方便不是嘛。”

寇兴的声音被三位武将完完全全压盖着, 愣是没有一个人理她。

秦铭苦着脸说道:“何来管这些事情,让他们自己争去就是了。”

寇兴看了一眼惶恐不安的商户,又看着不像来做生意的兵将们。

“那后续可就没办法收尾了。”他抹了一把脸, 正打算继续说道, 突然看到躲在人后看热闹的江芸芸, 那双大眼珠子看得圆溜溜的, 简直气急, 伸手:“还不给我过来。”

江芸芸没得看热闹了, 只好哎了一声,拨开人群, 笑眯眯走了过来。

她一来,原本还熙熙攘攘的争论便默契停了下来,所有视线都下意识看了过来。

“比我想的还早一日。”江芸芸对着领头的商人笑说着。

这次是五个商户一起运回来的棉花, 为首那人据说是那条线上的老大,很有本事的一个老头, 第一次见面, 虽那人全程一声不吭, 江芸芸就知道这人不可小觑。

“托大人的福,一路上不敢怠慢,日夜兼程送过来的。”那老头姓陈名昱,朝某一处扫了一眼。

江芸芸笑说着:“我初来乍到,自然是谨慎一些的。”

“自然,大人有大人的规矩,我们一介草民自然是受着的。”陈昱有个本事,许是张了一张笑脸,三分杀伤力的话从他嘴里戏谑说出来便都烟消云散了。

江芸芸也不恼:“第一次规矩好了,第二次才能无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创建了基金会 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 我用术式玩坏时间线 满朝文武都想做我娇夫? [崩铁]第四天灾造神计划 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明月渡剑 他失忆了 被弹幕养大的翔阳 你知道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