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340(2 / 2)
江芸芸适当拍了拍马屁:“那是,我们知府衙门的水田肯定好一点。”
谁知马屁拍在马腿上。
寇兴不笑了,睨了她一眼。
江芸芸连忙露出一个热情灿烂的笑来。
“你看看我这田养得如何?”寇兴岔开话题,说回正事。
江芸芸蹲下来抹了一把泥土,拿出来用手捏了捏:“土色深,土层厚,也没有麻衣,倒是有蚯蚓和田螺,嗯,这土很不错。”
她又踩了踩水:“你看,冒大泡了,这水滑腻黏脚,水也养的不错。”
寇兴满意地捏了捏胡子。
“平日晚上夜间露水多时,早上起来晒好太阳,这土会干硬吗?”江芸芸问着。
“不会,摸上去也都是蓬松的。”寇兴说。
江芸芸点头,这会开始大力夸道:“好,好,我见过养的土最好的人了。”
寇兴知道她在胡说八道,但还是忍不住有些开心。
“算了算了,不和你说了,你且自己去收拾你的烂摊子去吧。”最后他开始赶人。
江芸芸两次都没得到正面反馈,只好委委屈屈跑了。
寇兴看着小年轻人悠然自得的样子,无奈摇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30-340(第6/27页)
摇头。
——真是充沛的精力啊,没有一天是消停的。
“之前还兴冲冲要我把人叫过来,怎么一会儿就让人走了。”老管家把人扶上岸,笑说着。
“心也不在我这里,敷衍我。”寇兴不高兴说道,“让他去忙自己的事情去吧。”
这边江芸芸刚出了前院就和穿着骑马服的寇晗撞了个正着。
“你们关系好到可以去内院了。”杨晏立马质问道。
江芸芸笑说着:“去找知府了。”
“他整日来找我爹办事,三更半夜都来,忙,都是大忙人。”寇晗再也没有对俊秀美少年的滤镜了,只觉得他爹每次吃饭吃到一半被人叫走,只觉得这人真的好可怕。
江芸芸微微一笑,侧开身子:“不打扰两位了。”
“哎,你这衣服怎么脏了?”杨晏又指着她的下摆问道。
江芸芸低头一看。
寇晗露出了然同情的神色:“我爹要你去看那宝贝了,很累吧,我这每日也要帮忙照顾呢,都快累死我了。”
江芸芸笑说着:“真是辛苦三姑娘了。”
寇晗到底是个小姑娘,一听,又不好意思摆了摆手:“我也没有别的事情,我爹太忙了,我娘身子不好,我帮忙照顾照顾,还有寇叔帮忙看着呢。”
“你们背着我在说什么!”感觉被排挤的杨晏震怒。
江芸芸笑了笑没说话。
寇晗也跟着敷衍说道:“嗨,我爹干的好事,算了不说这些了,我带你去看我养的小狗狗,好可爱的,一出生就被狗妈妈扔了,我就给捡回来自己养了。”
两个小姑娘手牵手跑了。
江芸芸拍了拍裤腿凝固的淤泥,准备去找肃王聊聊天,谈谈感情。
肃王一见到他就心生警觉,大声说道:“你找我做什么?这大好的日子,你一个衙门官整天往王府走,也不怕被人说闲话。”
“兰州卫东面的马衔山上有一个很大的马场……”
“喝点水润润嗓子。” 朱贡錝飞快推过来一盏茶,眼巴巴看着他。
江芸芸端着茶盏,盯着朱贡錝看的大眼珠子咕噜了一下。
朱贡錝心虚地移开视线。
“其实我今日是来商量中护卫的事情。”江芸芸话锋一转,和气说道。
朱贡錝又三连拒绝:“那你去找中护卫?找我做什么?我不懂的?我不管事的?”
江芸芸放下茶盏,叹气:“唐伦不愿意见我。”
朱贡錝冷笑一声:“谁叫你把他夫人拐走了。”
江芸芸伸出手指摇了摇强调道:“是前夫人。”
“唐伦自己选的休妻,和离都不行。”
“做人有点过分了。”江芸芸非常护犊子地说道。
朱贡錝也觉得这事唐伦做得太绝情了,也跟着叹气:“家务事,不好说。”
“现在不是了。”江芸芸又说道,“周青云现在是我的人。”
朱贡錝被怼了好几次,也不高兴了:“你今天专门来气我是不是。”
江芸芸无辜地连连摇头:“不是不是,真的是来说正事的。”
“找我的就不能是正事。” 朱贡錝没好气说道,“你找其他人试试看吧。”
“那我们就说说马场的事情。”江芸芸话锋一转,继续说回前话。
“我觉得还是先说唐伦的吧。” 朱贡錝气弱了,不吭声了。
“行。”江芸芸非常好说话,立马又转移话题,“那我们就说说中护卫军屯的事情。”
朱贡錝倒吸一口气,又不说话了,苦着脸说道:“怎么说这事啊,多危险啊。”
“富贵险中求嘛。”江芸芸宽慰着。
完全没有被宽慰道的朱贡錝板着脸:“和我有什么关系。”
“本来是没有的,但我刚从守备营回来,继佩可真是为士兵考虑的好将军啊,瞧着是要答应了,这事只好不坏,大家双赢,定是能引起一些舆论的,所以我出门后又想着中护卫到底和王爷有点关系,回头他们要是表现得十分抗拒,这要是被有心人送到京城去……”江芸芸善解人意地半真半假地胡说八道着。
朱贡錝果不其然陷入深思。
轮对京城的畏惧,肃王府绝对是所有藩王里第一名的。
“可是做了,京城就不说了吗?” 朱贡錝谨慎问道。
“那是中护卫做的,和王府有什么关系。”江芸芸想了想又补充道,“好事是只属于一个人的,但坏事那肯定要牵连众多的。”
朱贡錝犹豫着:“什么事情,你说来听听。”
江芸芸把在守备营的话又讲了一遍。
“那衙门不是就收不到钱了?” 朱贡錝质疑,“这么大块地的钱就不要了,那多吃亏。”
江芸芸摇头:“我们没有收到这笔钱,但军队不是收到了吗,本就是官员一体,算不上衙门吃亏不要了。”
“你真的就是想给老百姓找块地种啊。”朱贡錝想了许久,回过神来,震惊问道,看江芸芸的目光都敬畏起来。
江芸芸哭笑不得:“他们供给军队后,剩下的钱就能自己花销了,回头大家签署一个雇佣签约,大家也是各司其职,井水不犯河水。”
“现在说得好听,可军屯给军队纳税的粮食可比他们纳给他们的多?难道他们都心甘情愿这么矮人一头,这样和佃户有何区别。” 朱贡錝继续质问。
江芸芸搓了搓手:“王爷大概还不知道,衙门今天白日出了一张公告,回头这些地归属于百姓后,按照先行标准纳税的。”
朱贡錝和她大眼瞪大眼,好一会儿才大为吃惊:“你又来!!”
两炷香后,朱贡錝终于看到了那张公告和那片后续的文,半晌没说话。
江芸芸热情问道:“王爷,可有不懂的?”
朱贡錝沉默了。
通俗易懂的政令发布。
条理清晰的文章赋论。
就是不识字的老汉,你念给他听,他也该能听懂一些的。
“你这个还是充满不确定性啊。” 朱贡錝忍不住问道,“这到底是有多少百姓没有地,军队万一不给你地呢?要是那些乡绅不配合你呢?”
江芸芸眨了眨眼:“所以我不是在做工作吗?”
朱贡錝看了看他,又指了指自己:“我的工作?”
“对哦。”
朱贡錝忍不住愁眉苦脸:“按道理这事是和我没关系的。”
“可唐伦不理我。” 江芸芸也跟着唉声叹气。
两人坐着齐齐叹了一口气。
“这事我能帮你说一下,但是唐伦未必同意。” 朱贡錝说道,“而且这样等于交出多余的土地,又是一场纠纷,本来多余的粮食多少自己的,现在不是都不是自己的,谁愿意啊。”
江芸芸和颜悦色说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30-340(第7/27页)
“可其他收益难道还不够嘛,百姓都能好吃好喝的,大家也才能好吃好喝,本来大家都能好声好气吃着饭,有人要是想要揽下全部菜,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她顿了顿,平静说道:“自来只有百姓会造反,河对岸蒙古人真要打得进来,哪里需要每年在我们这里虚张声势。”
朱贡錝神色一冽。
江芸芸出门时,正好看到唐伦走了进来。
他瘦了许多,三月中旬的兰州还带着冷风,他的衣领上缀着一圈细小的白绒毛,衣服上的花纹依旧鲜艳,腰间挂了一圈玉佩璎珞,瞧着更像一个富贵的公子哥。
两人都默契地停了下来。
唐伦一脸阴沉地盯着江芸芸看。
江芸芸和颜悦色地点了点头。
唐伦勉强皮笑肉不笑,然后转身离开。
老管家看得眼皮子一跳,连忙说道:“唐指挥最近备婚太忙了,近日又赶着来送请帖呢,没别的意思,我这边派车送您回去。”
江芸芸摆了摆手,笑说着:“不用,我自己走回去,你快跟上去吧。”
老管家一听也跟着连连点头,越发觉得唐伦这人也太不知好歹了,这事迁怒江小同知实在没必要。
等人走远了,江芸芸才嗤笑一声:“虚伪。”
不过她还没出院子,就听到郡王朱真淤把她叫住了。
“那些女侍卫都训练好了。” 朱真淤热情洋溢地走过去,“江同知可以抽空赏脸看看嘛。”
江芸芸只好脚步一转,去看看她亲自招的女侍卫了。
容貌是其次的,身形要魁伟矫健的,最好会读书,虽然要求有点高,但这一次招人可比衙门热闹多了,许是王府开出的月俸确实有点点点高,所以成功招了二十人。
兰州比她想象中的要更为开放一些,许是因为饱受侵扰,百姓活得困难,有一口饭的事情,大家都会挣扎得过来。
请来训练的人也是中护卫麾下的一名千户,老实木讷,勤勤恳恳,倒是平平安安度过一个月,今早光荣下岗了。
那些女侍卫穿着大红色的盔甲,面色红润,一个个身形板直,瞧着就很精神。
“这十人是给娘的。”朱真淤指了指第一和第二列的十人,“娘亲自选的,很喜欢。”
那十人齐齐抱拳行礼。
江芸芸笑着点头:“妮笙她们确实很厉害,能文能武的。”
“对,我娘也很喜欢她,让他做了小队长。” 朱真淤笑说着,“江同知可真了解我娘。”
“用的武器都是统一的吗?”江芸芸随口问道。
“长木仓和佩剑都学了。”为首的妮笙镇定说道。
“那很好,我以前也学过这些。”江芸芸笑说着,“很锻炼人。”
“你也学过。”朱真淤好奇,“你不是只会射箭嘛。”
“都是略懂一些。”江芸芸谦虚说道。
朱真淤立刻露出敬佩之色:“江贤弟你可真厉害。”
江芸芸一见他戴高帽子就心生不妙。
“两位妹妹可是也学过的?听闻她们生辰要到了,我这里刚好有收到很好的一把长剑和长木仓,若是她们喜欢,正好全了我送礼物的心……”朱真淤这人图穷匕见。
江芸芸面无表情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小姑娘对自己生日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掺和的。”
朱真淤心虚移开视线。
江芸芸待不下去了,她觉得朱真淤这小子越看越碍眼。
——她才不要江渝又或者江漾嫁到王府去呢。
——这能是个好地方!
她急匆匆走了,朱真淤还跟着走了好几步,亲自把人送到门口,江芸芸跑得更快了。
江芸芸先回衙门开始重新制定税率规定,悄悄设定了不少暗律,比如五十亩以上卖家若是要继续卖地,市面价要翻倍,直接限定了买卖;又比如若是迁居到军屯附近的百姓,和普通百姓一样,再比如乡绅手下的佃户的抽税不能超过百分之三……
她涂涂写写写出了一个大概,就准备回家了,以至于今日回家天还未黑,全家都一脸震惊。
“你怎么回来了?”江渝脱口而出,“被打回来了吗?”
江芸芸没好气说道:“就不能盼着我好点。”
江渝哦了一声:“厨房有银耳汤,先去喝一碗。”
她又没走,突然抱臂打量了一下江渝和江漾。
两人不解,齐刷刷看了过来。
“做什么?”江漾警觉。
“你们都几岁了啊?”江芸芸用脚勾了一个小凳子,挤出笑脸问道。
江渝气笑了:“我几岁你都不知道!我们都要及笄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江漾的生日,再过半年就是我的生日了。”
江芸芸大惊:“这么快,我老觉得你还是孩子。”
“才不是,大人了。”江渝翘着小脚,得意说道。
江芸芸尴尬地搓了搓手,犹豫不决。
“你想说什么直说。”正在背大明律的江漾不耐烦说道,“我还有一张没背呢,都已经被人落下好多了。”
“对啊,磨磨唧唧的。”江渝也正忙着写这几日下地的心得,皱着眉头,涂涂改改。
江芸芸的脖子伸长,古古怪怪凑过去,压低声音小声问道:“你们有没有成亲的想法啊。”
两人小姑娘齐刷刷抬头,一脸震惊,随后又对视一眼。
“没想过。”两人齐齐说过。
“那有没有心仪的人啊?”江芸芸又试探着。
小姑娘们坦坦荡荡地摇了摇头,看上去一个比一个懵懂。
江芸芸却是突然笑了:“真是乖孩子啊。”
她掏出糖,一人一块:“吃吧,等会准备吃饭了。”
江漾接过那块桂花糖,沉默片刻后说道:“你哥疯了吗?”
江渝立马把糖塞进嘴里,随口说道:“谁知道呢,她一向莫名其妙的,别理她,快背书,等会可以吃饭了。”
那边,张道长正蹲在角落里写东西,江芸芸端着银耳汤走过去:“我屋内有书房,你去那边写,蹲这里像什么样子。”
“蹲这里有思路,脑子回血得快。”张道长碎碎念着,“所有人我大体都看了,医药费真不少啊,你们衙门付的钱吗?”
“付的钱,这笔钱说什么也要付的。”江芸芸也跟着蹲下来说道,“她们身上的病严重吗?”
“有些人怕是今后都不能生孩子了,这要是以后嫁人了怎么办啊?”张道长小声嘟囔着,揪着胡子,来来回回修改着方子,整个人忧心忡忡。
“我看她们还挺不安的,你回头安抚安抚她们,不卖身是好的,但回头赚不了钱,还不是要走老路,我好不容易救回来的人,我可不想他们重走歪路。”
“那些找来的大夫还好用吧?”江芸芸问道。
张道长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30-340(第8/27页)
脸嫌弃:“一般般,水平比我差一些,自视甚高,没看过什么女人,一个寒症也磨磨唧唧的,而且他们态度不太好,也就郡王来的时候态度好一点,瞧着还不如郡王对这些女子温和。”
江芸芸叹气:“实在没人了。”
“其实用用也是还好的,普通的病症都会,我平时也都盯着的。”张道长又说。
“我给一个很厉害的女大夫写信了,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来。”江芸芸一屁股坐在台阶上,随口说道,“你也别太急,我看你都累瘦了。”
张道长得意起来:“你知道我辛苦就好。”
谢来冷笑一声:“你瞧瞧人家江芸的小脸,再看看你的大脸,谁不知道为了讨好你的打分,那几家人整天给你送好吃的,你都背着我偷偷吃完了。”
江芸芸瞪大眼睛。
张道长骂骂咧咧:“我给他们擦屁股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啊。你们锦衣卫怎么整天听墙角,说人坏话啊,真没意思。”
谢来从外面心事重重回来了,冷笑一声,也端了一碗银耳汤坐在江芸芸边上。
两人并肩坐着,看着夜色逐渐黑了下来,只剩下厨房里的光亮。
乐山见江芸芸今天早点回来,高兴坏了,说要做她爱吃的水晶猪蹄,让她补补身子。
江渝几个小姑娘正脑袋凑在一起,也不知道嘀嘀咕咕说些什么。
张道长就在他们背后碎碎念着,翻来覆去都是药名。
江芸芸突然松了一口气:“真舒服,这天气。”
“婚嫁是个问题,工作也是个问题。”谢来突然说道,“外面的人都吵翻了,一会吵你不通人情,把这些女人都带走了,还有人说你色欲熏心呢,今日又开始说你的残暴专制,断人生路,这兰州城,每天都在说你,你倒是能忍得住做自己的事情,耳朵也不痒,还能说这天真好。”
江芸芸笑:“你知道思想的改变吗?妓女从良,人人都会看低一眼,所以要去改变世人的想法,女人无辜被坏人牵累,不骂坏人,去责备女人这是不对的,我们要一视同仁,她们和其他人没有任何不一样。”
谢来拧眉。
“就像张道长担心的婚嫁问题,让世人摒弃贵贱观念,这太难了,但我会尽力的,不过工作的话,我都想好了,就等着时机成熟,就能一举胜利,她们有了工作至少能走上正路,但也要一步步来,我实在太忙了。”江芸芸也饿得厉害,咕噜噜喝完了,突然回过神来。
“对了,我那好大一个徐叔怎么还没回来!”
——徐叔怎么没回来!
徐叔自己也不明白,但他不明白的是江芸是不是太得民心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徐叔再一次离开兰州城是为了做两件事情。
一个是去京城带三份信, 其中两封是给自家公子和祝公子的,还带了三十车兰州的特产回来,给熟悉的人都发了一点后其余都放在自家店里买了,听说之前钦差队伍回来时还不小心夸了夸兰州物产丰富, 东西好吃等等, 所以这一批货卖得很不错, 反响也好。
另外一封是给二条胡同的谈家, 说要给一个名叫谈允贤的女大夫,江芸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兰州的绣品。
谈允贤读完信, 摸着桌子上的那些精美的绣品, 半晌没说话。
“我还要去琼州一趟,回头会重新经过北京。”徐叔体贴说道,“江同知说此事绝不勉强, 可以考虑到, 等我从琼州回来时。”
谈允贤反扣下信封, 起身说道:“如此就麻烦你了。”
徐叔走后没多久, 谈允贤坐了回去, 沉默片刻后又重新拿起那些绣品, 那些绣品水平参差不齐,绣得好的, 图案俨然栩栩如生,也有一般的,但看着密集的阵脚也能看出绣花人的努力。
她蓦地叹了一口气。
江芸的事情就连她也有所听闻, 耳边永远都有他的消息。
当年那个害怕看医生的小少年,笑起来时还带着一丝稚气, 一看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乖巧听话, 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少年成了青年,当真成了书中所说的——‘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模样。
傍晚,家人都回家时,谈允贤掏出那封信,认真说道:“我有个事情要宣布。”
徐叔在京城交代事情,又带了一批货物准备南下去琼州做生意了。
临走前又听闻京城有了兰州风波。
——有人弹劾兰州三卫所抢占民田,荒废军屯……
徐叔回家后还忧心忡忡跟徐经说道:“外面又开始讨论兰州了,公子可千万不要掺和进去,正在吏部等铨选呢。”
徐经目移,随后轻轻地嗯了一声。
“我下午就走了,公子在京城要好好照顾自己。”徐叔又开始唠叨了,“回头夫人和老夫人就会上京替你活动活动,这次我们争取留在京城,回头徐家可就真的光宗耀祖了……”
徐经就低着头涂涂写写,也没说话,也不附和。
“公子在写什么啊?”徐叔好奇问道。
徐经借着端茶的动作,盖住折子,随口说道:“没什么,不是说要去铺子再看一眼吗?早点回去早点出发,免得耽误其归的事情了。”
徐叔被转移了注意力,也跟着收回视线:“是了是了,我要去看看了,马上就要去琼州了,可不能耽误事情。”
徐经笑眯眯说道:“是啊,其归的事情最要紧了。”
就在徐叔出门前,听到门房那边通报祝公子来了,又忙不迭请人进来。
“这个折子上去后,内阁有找你……”祝枝山一见到徐经就问道。
徐经咳嗽一声,面不改色说道:“述职折子上去,内阁就是意思意思说两句……对了,徐叔给你带了山参,你等会儿记得拿。”
祝枝山一看徐经挤眉弄眼的样子,立马闭嘴,也跟着笑说道:“山参好啊,北方的山参,外加还是徐叔亲自送的,肯定是最好的。”
徐叔笑得见眉不见眼:“祝公子就是说得好听。”
“快去做事吧。”徐经又催道,“路上也很远,要早点做准备啊。”
徐叔笑呵呵走了:“好好好,走了,你们好好说话。”
等人一走远,祝枝山就挤眉弄眼说道:“我们衡夫真的长大了啊,都会瞒着大人了。”
若是江芸芸在定会惊讶徐经的变化,整个人都黑瘦精神了,面容也坚毅不少,再也看不出当年富贵公子的弱气模样。
“你就知道促狭我。”徐经无奈说道,“你来看看我写的折子,我这次打算直接弹劾肃王了,听徐叔的意思,中护卫乃是第一任肃王麾下的卫队,唯肃王马首是瞻,我们弹劾了他,就是杀鸡儆猴。”
祝枝山也来了精神:“对,我也是这个意思,我也拟了一道,但我直接弹劾那个周伦了,我前几日去找敬止,听说此人生活奢靡。”
“那可要敬止一起来?”徐经问道。
祝枝山想也不想就摇了摇头:“估计不想惹麻烦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30-340(第9/27页)
“这事也不麻烦,也不冒头。”徐经笑说着,“现在和兰州有关的折子也不少,我们只是提起此事而已,而且他是钦差队伍一员,应该更有说服力才是。”
祝枝山还是摇了摇头:“算了,没必要,而且其归就找我们两个,说明就靠我们两个也能做好此事,万一人多闹大了也不好。”
徐经一听,也跟着点头:“那你也让唐伯虎少说几句,刚考好试呢,好好休息等等成绩。”
—— ——
徐叔那边无知无觉出了京,火速赶完琼山县,一边是为了徐家的生意,还有就是为了江芸芸临时交代的事情。
——兰州的兰绒很好,但到底昂贵,成本高,听说琼山县的棉花种植技术有了进步,我想请你去琼山县买来种子,再请几个人来帮忙指导兰州种棉花。
徐叔有意和江芸打好关系,自然是满口应下。
他想得很好,要是有人不同意来兰州,他就偷偷自己花点钱加上去,肯定把人请过来,棉花种子更别说,多买几种,保证江芸满意。
但万万没想到,一听说是江小县令要买种子,不少人热情地送自家免费的种子来。
“我们都以为棉花卖不出去呢,谁知道好卖的很!而且我们的棉花大,产量好。”
“做成毯子,那些外番人都是几百张几百张买的。”
“我就说江县令是神仙下凡吧,都能算到的。”
百姓们围着徐叔叽叽喳喳说着,一脸喜色。
徐叔没想到江芸离开都要两年了,还这么多人记着他的好,嘴里提起来都一脸骄傲。
“那可否有人愿意随我去兰州推广棉花种植,江同知说了,包吃住,有月俸,等教会了,就把你们都送回来。”
这话一出,大家面面相觑。
“兰州?很远很远吧,要走很久的吧。”
“是不在打仗的那个地方啊,我昨天听北方来的人说,我们县令在那里打死了很多蒙古人。”
“那不是要死人!好危险啊!”
徐叔叹气:“是危险的,所以百姓过得不好,江同知很忧心,就跟当时在这里任职一样,想给他们找个出路,也过上好日子。”
那几个棉农面面相觑。
“我们得仔细想想。”为首的那人低声说道,“这毕竟太远了,我们回去好好商量商量。”
徐叔也不强求,这些招人的事情是要慢慢来的,也要找本事好的人。
他还有时间,可以选好之后,再自己给价格,钱给多了,肯定会有人愿意的。
只是没想到第二日傍晚,突然有几个棉农结伴而来,敲响徐叔的大门。
“我们整个村子回去都商量了一下。”为首那个黝黑的汉子说道。
“兰州太远了,咱们也没出过县,大家都有些犹豫的。 ”他继续一板一眼说着,“村子愿意出门的也不多。”
徐叔叹气表示理解。
“不过……”那汉子眼睛一亮,“我们想好了,我们几个身体好,年纪也不大,赶路也不会拖累你们,而且我们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我们都觉得县令帮了我们这么多,现在他有事要我们帮忙,我们视而不见也太没良心了,所以村民们推选出我们,当然我们也是自愿的。”
徐叔惊呆了。
那汉子继续说道:“我们虽然技术一般,但也学了不少,所以我们是愿意出门的,对了,还有一个人也要来,但是要晚点来,说要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后面会赶上我们的。”
徐叔看着那五个一脸认真的年轻人,突然沉默了。
一个好县令突然成了百姓心中一个明亮的符号。
自从,他们一辈子都会牢牢记住。
这个想法直到他临走时,眼看就要出了城门了,突然有一大群人涌了出来。
“这是我给江芸带的礼物,谢谢他送我来琼山县,我太喜欢了。”一个小姑娘跑到他边上,把一个巨大的包裹用力塞到他车里,“谢谢江芸,我太快乐了,我进健妇队啦,你告诉他,我进健妇队啦。”
“这是我给江县令的绣画,谢谢他让我学到新手艺。”
“这是我给江县令做的衣服,他长高了吗?我放大量了。”
随着停留的时间越来越久,很多很多人涌过来,把徐叔的车队都围住了。
“给我向江县令问好。”
“江县令什么时候回来看看我们啊。”
“现在我们粮食可便宜了。”
“我们现在的棉花种的可好了,他喜欢我送你们啊。”
徐叔惊呆了。
江芸。
他第一次惊觉江芸的成就根本不是世人嘴里的寥寥几句。
他成了百姓嘴里的一道光,难以泯灭的一道光。
兰州城内。
陈继慌慌张张把准备出门的江芸芸拦下,着急说道:“这么办?有人弹劾我,难道要把我抓起来?”
“是不是钦差看我不顺,又要推我出去啊?”
“这事怎么办?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啊?”
陈继急得不行,拉着江芸芸就要回大营,差点把人直接踉跄提溜走了。
江芸芸哎了一声,连忙站住,把人拉着:“你别急,大庭广众,拉拉扯扯的,我自己走。”
“你不会打算见死不救吧。”陈继沉下脸质问道。
“没有的事。”江芸芸小声说道,“我这不是打算仔细听听你到底听到什么消息了吗?”
陈继叹气,主要是被举报了侵占百姓田地等等的事情。
零零碎碎的有杀良冒功,脾气差,欺压百姓等等。
“怎么办?”陈继目光炯炯地看着她,大手捏着她的胳膊,非常急迫地希望江芸芸给出一个好办法,“我要急死了!”
江芸芸的眼珠子目移了一下。
——别急,这事她很有办法。
第三百三十四章
虽然陈继快急死了。
但江芸芸是不急的。
因为这事就是江芸芸她找人做的!
但是面对陈继这么急, 她自然也不能都当无事发生,就昧着良心,安慰道:“你先别急,我去看看最新的邸报是怎么回事?”
陈继果不其然又急了:“就这么个回事!”
“你快想想办法。”他抓着江芸芸直晃, “怎么办啊?是钦差看我不爽, 继续告我的状吗?”
“还是我又得罪人了?”
“朝廷会不会派人把我抓起来啊?”
“应该不会吧。”江芸芸又悄悄避开了他的视线。
——朝廷才没空呢, 春闱都要公布成绩了呢!
江芸芸悄悄把他的手挪开:“我有句话想说, 但是说了又怕你不爱听,坏了我们的关系。”
“说啊, 要急死我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