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富贵大娘子 > 20-30

20-3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 攻一给攻二发送心动信号 怪她太过迷人 红丘丘的炼金工房 青山如是 那位白月光回来了 禁庭春夜 我才不要当皇后呢 亲错男友后被又争又抢 圣子今天又在搞事[西幻]

被堵住嘴的郑大还不甘心,“呜呜”地与她对骂,又满脸焦急地对着上首哼哼,似在辩解哀求什么。

老县君这回是真坚持不住了,身体摇摇欲坠,呼吸急促不畅。

这时白芍已经快步冲了进来,不等老县君反应,满手银针纷飞,硬给她扎了个精神高昂出来。

“夫人放心吧,这位老夫人适才急火攻心,经我治疗,已经暂提精神,今夜绝不会昏倒!”白芍对徐大夫人信誓旦旦地道。

大夫人点点头,又不好意思地对众人道:“我们家这医女人品医术处处都好,只是说话直了些。”

有这等好戏在前,夫人们哪里还在意医女说话如何?连忙说:“无妨,无妨、”

那边郑老县君咬着牙站直身子,目射寒光,在叶氏、新娘甚至大夫人等人身上一一看过,最终咬牙对大夫人道:“是你筹划的,以求退婚是吗?”

大夫人从嘴里呵出来一口气,脸色冷得能冻死人,“老亲家,看在我那去了的五弟妇和两个孩子的面上,我一向敬您三分,可您不能如此得寸进尺吧?您家子孙妯娌不合,息妇对你们满心怨怼,孙儿行事不检点叫人抓住把柄,我还没嫌你们在我家宴会上闹开,扰了我家的事,您倒硬要赖到我们身上了?”

她气笑了的样子不像作假,郑老县君却必须得咬死了是她,当即就要张口,却被大夫人顶了回去,“您不必在这攀扯我,想要替您孙儿洗清名声了。您儿妇欢欣活跃地先站出来的!您家人先在这咬出一嘴毛了,您还硬要往出抵赖,真当世人都是傻子不成?还有你孙儿——你们郑家养出的畜生!我说他这整日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原来今日竟是他喜结良缘的日子啊!他可知道今日是他姑母的冥寿,他可记得他姑母还是他未婚妻子的母亲?婚前以妻礼娶妓,已于礼法不合,还在他姑母的冥寿娶,纵出这样不孝不悌不忠不义的混账,你们是要打我徐家的脸吗!”

她愈说声量愈高,最后简直是气急了的样子,拾起一旁的杯盏向地下狠狠一掷,“退婚!三书未下六礼未行,这婚约本就是口头上一桩约定,今日便如此杯碎去!今日之后,你我两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们家再敢用不干不净的言语攀扯我家女孩——呵,我家夫君必告到含元殿前!”

含元殿是国朝大朝的地方,大夫人如此说,显然是发了狠了。

“叶氏!”郑老县君头脑转得飞快,立刻瞪向叶氏,“你、你与徐家人勾结!”

赵大夫人沉着脸打断她,“老县君,您给自己留点体面吧!”

正如大夫人所言,她们一家人坏了人家的宴席,在人家席上狗咬狗咬出一嘴毛,这会郑老县君极力想要将此事攀扯与徐家,不就是为了给她孙儿洗清罪名,替郑家保全些名声吗?

见徐大夫人气得玉面通红,周遭的夫人们忙都安慰她,郡王妃沉声道:“老县君年岁大了,珍重自己的脸面吧!还是快将这不肖儿孙都带回去,不然岂不将三辈子的老脸都丢尽了?”

郎君在姑母是未来岳母的冥寿日上娶妓,岂止是给了未婚妻一个没脸?那是将整个未婚妻家与自己亲生姑母的脸面都扔在地上踩了!

众位夫人扪心自问,这种事情若发生在自家——她们八成要疯。

撕破脸皮都是轻的,这真真是要结仇了。

老县君不敢与郡王妃顶嘴,得罪不起信国公府,或者说满座人中她只敢仗着姻亲和徐大夫人碰一碰。

这会徐大夫人说要退婚,她决不能容,见硬的不行,立刻换了一副面孔,娓娓哀求,“问安她伯母,你给我这长辈一个面子。我家大郎的品性,咱们都是知道的,他一向最是斯文循礼,如今发生这种事,定是被人算计!你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与五娘是多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只怕正是因他要娶五娘,遭人眼红,才被如此算计!”

说着,她瞪了叶氏一眼,显然意有所指,而后面对徐大夫人,又换上哀求的表情,“我舍了我这张老脸,求你信这孩子一回,给一次成全他和五娘的机会!他们俩自幼青梅竹马地长大,是多么要好?我知道你对大郎一直不大满意,只怕是因我家没落了,只看家世,他确实高攀五娘,可若只以贫贱寒微论姻缘,那要耽误天下多少有情人呢?”

她一边放低身段,还一边用礼法道德来压大夫人。

赵大夫人气道:“你这老妇,好不讲理!如今还要为你那混账孙儿分辨?”

老县君破釜沉舟,不再顾她,只顾自哭道:“只是我那可怜的女儿,你在九泉之下睁眼看一看,如今徐家如日中天,是再看不上咱们家的门第,要为咱们的五娘匹配高门了!我的儿啊,你若尚在人世,娘怎有今日低声下气着一回——”

这是道德压人不成,开始撒泼苦街了 。

有好事的人悄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富贵大娘子》 20-30(第6/27页)

转头去看,只见徐大夫人身后那两个年轻娘子都脸色铁青,年长的那个浑身泛着哆嗦,嘴唇轻颤,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

那人当即心里叹息一声——这真是生得不巧,摊上个老泼妇外大母。

徐大夫人被气坏了的样子,被赵大夫人紧紧扶着,嘴里直道:“你!你!你还有脸喊五弟妇!”

老县君见她弱势,更加得意,正要再发挥一番,却听门口传来一道冷冷的女声:“老县君何必如此胡搅蛮缠——满京人士谁不知我家儿女议婚从来不以门第高低论贵贱。”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月光下赫然立着一位面笼含霜的青衣娘子,年轻娘子一双冷风眼本就生得天然有种t睥睨终生的傲气,此刻满含冷意,更有一种叫人不敢直视的威势。

但见她玉冠束发,身披天青鹤氅,率众而来威势逼人,所过之处徐家人皆俯首顺从——赫然是在京中贵眷圈子沉寂已久的徐家大娘子,延春真人徐问真。

她缓步入内,盯着郑老县局,徐徐道:“郑家今日在此,行为种种荒诞不端,老县君又如此栽赃辱骂,是郑家要与我徐家为敌吗?”

第23章 第23章 给郑老太太送终半程

“真娘?”赵大夫人一喜, 但不等她们许久,郑老县君沉着脸不快地道:“这哪有你说话得份?”

她目带倨傲地看着徐问真,沉声道:“真人在家修行为先太子祈福, 理应贞静自守,时夜已深,怎还出来走动?我们长辈说话, 又哪有你张口的道理?”

她言语一落,徐大夫人面色阴沉地瞪向她, 如一只被侵犯领地的母老虎,“今夜, 我女儿说的话就是道理!”

徐问真并不在意老县君这一套由内而外散发着腐朽土味的礼法打击, 她看向老县君的目光淡淡的, 便如高在云端的人垂头看一只蝼蚁, 她本人又是傲然的, 完全不在意这只蝼蚁——她可太知道郑老县君这种一辈子以旧世家之名为傲, 好像还活在百年前的发霉老布料们最接受不了什么了。

果然, 郑老县君见状急火攻心, 目眦欲裂。

这群仗着时势祖坟冒青烟爬上来的泥腿子,怎么有底气这样看她!

在她要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时候, 徐问真再次启唇, 这一次出口时言中竟带着两分轻慢的笑意:“我提醒老县君一句, 今夜我祖父祖母俱在府中。惊动触怒了大长公主, 不知郑家能否承受得住。”

提起一向性如烈火,眼中不容砂砾的大长公主, 老县君气弱了一分——按照那位佑宁大长公主以前的作风,是真能当场扇她巴掌。

然而今夜她无论如何不能孙儿失去了徐家这门婚事,于是只能高声哭起女儿来, “我的顺娘,我的儿啊!母亲这辈子只得你一个女儿,珍珠宝贝一般爱着,捧在手心上长成人,当日看徐家有一个珍爱你的好处,才将你嫁来,不想你才阖眼十年,徐家他就嫌弃我家家道衰微贫困,翻脸不认人了,如今还要把你定下的婚悔去!”

“好叫老县君知道,当年徐郑两家议婚时,您家老太公官居五品下。如今您家老太公去了,您的长子、郑家的当家郎君还是五品下。要说衰微——您家家道合适繁盛过?”

徐问真话音一落,有几道喷笑声从不远处隐隐传入老县君的耳朵,徐问真还在持续发力:“我五叔虽不在京中,可每年三节两寿从不怠慢。怎么,如今您孙儿做出如此不堪入目的畜生行径,我们要保住自家女儿,就成了‘翻脸不认人’了,那从前种种好处,都被你们郑家吞去哪里了?”

徐问真振声道:“好叫老县君知道,我徐家儿女嫁夫取妇,从不门楣高低论贵贱,只看人品德行。古人云,德者,本;财者,末。德者莫过于贤孝,尔家郎君不孝父母贪恋颜色罔悖礼法,失德之大莫过如此!如此不贤不孝之辈,还敢高攀我家娘子?”

说起不论门楣贵贱,她可再有底气不过了,徐家七夫人如今不就满脸懵地在大夫人身边站着呢吗?

对郑老县君这种人来说,什么礼法、德行,她都不在意,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保住自己的利益,她只会两耳不闻一切道德,一心只念自己的礼。

所以徐问真这些话,对她等于白说,索性徐问真不准备用这些来说服她,方才的话,都是说给在场的夫人们听的。

今天过后,“道理”两个字,就要牢牢钉在徐家这边,任郑家怎么挣扎翻不了身。

郑老县君被她蔑视郑家、口口声声骂郑家狼心狗肺的话语气得浑身哆嗦,大夫人不给她再次发言的机会,立刻上前,“来人,将这厚颜无耻的一家人都给我打出去!今日以后,我徐家与郑家再无瓜葛!谁敢再在我家提这个不孝不贤、狼心狗肺的狗玩意,通通给我打出去!”

她手指着郑大,对在场众人宣告两家婚事彻底烟消云散。

郑老县君还要挣扎,问安却站了出来,似乎下定了莫大的决心,对着老县君郑重拜下,“外大母。”

老县君眼睛一亮,忙挣扎着、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地唤她:“安娘!你的婚事、你的婚事可是你母亲订下的啊!你母亲撒手闭眼去了,你连这一点要违了她,难道要叫她九泉之下还不瞑目吗?”

这话一落,赵大夫人的脸色很难看了,呵斥她:“老县君您要点体面吧!”

不知今夜是谁满口攀扯亡人,难道不是她存心要叫她的女儿泉下不安吗?

然而一个孝道礼法在上,她这句话对问安确实是一件大杀器。

无论怎么回答,只要她不顺从郑老县君,不“顺从”郑老县君口口声声提到的早逝的郑氏夫人的意,“不孝”这两个字就会死死压在她的头上。

大夫人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目光紧紧落在问安身上,一刻不敢挪开。

另外两位素日与大夫人交好并喜爱问安的夫人忍不住道:“老县君还有脸面口口声声提及自己女儿?”

七夫人被大夫人在夜色掩映中狠狠掐了一把,她下意识向前跑了一步,然后猛地回神强站住脚,一片死寂的场面下,她的动作格外引人瞩目。在众人注视当中,七夫人嘴唇嗫嚅半晌,忽然破口大骂:“郑家老泼妇!你不就是对我们徐家未曾百依百顺扶持你们郑家、让你们郑家扒着吸血不满吗?你本事闹到我公府门前去,闹到问安她爹爹跟前去!可你只会趁着男人不在,在这欺负小女娘,还是借着外祖母的身份压你可怜失怙的小孙女!”

徐家的好处,我娘家还没摊上呢,你倒是趁着往来走动从我长嫂手里扣走许多好东西!

七夫人越想越气,见大夫人没打断她,胆气壮了起来,掐腰骂道:“你有本事冲着我舅姑去!冲着我长嫂……和我来!你欺负问安一个小娘子算什么本事?”

若说徐大夫人她们这些新贵出身,在老县君眼里还配与她说话,七夫人这等出身,在老县君眼里就是给她垫脚都不配了!而且高门女眷们交际,往往都讲究个体面,徐问真方才的话就已经算是很刮人狠厉的了,不想这还有个指着鼻子骂人的。

被一向看不起的人骂得这样很,郑老县君嘴唇直哆嗦,险些两眼一翻,不等她倒下离场,问安已经用力磕下三个头。

“问安自幼蒙外大母怜惜,常过宅中走动,外大母疼眷之情、丧女之痛,问安本意以终生为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富贵大娘子》 20-30(第7/27页)

,代母亲孝敬外大母身前。不想今日出此变故,郑家大郎竟以一妓子侮辱我母亲冥寿,我若仍视他为兄,已辱母亲泉下,若再嫁他为妇,岂不将母亲一生清名与孜孜关爱都践踏入泥土?他为侄者,可以寡廉鲜耻不顾孝道践踏姑母疼爱,问安为女者,却不能容忍母亲受辱!”

不管郑老县君怎样胡搅蛮缠,郑大在亲姑母兼未来岳母的冥寿之日偷取妓子,这事是无可辩驳的,不孝、违礼这两桩罪名自然死死钉在了郑大身上。

问安长跪不起,决然道:“请外大母体恤!问安情愿此后终身不外嫁,在家服侍高堂,为母亲结庐守孝,绝不嫁与侮辱母亲之人!”

郑老县君浑身哆嗦着,“安娘,你、你与你表兄的婚事是你母亲所愿啊!她希望你归于郑家,与我再全天伦之乐,你还不明白吗?”

“因为母亲所愿,所以问安不会再嫁与旁人。如此,既不嫁与侮辱母亲之人,不算违背母亲的意思嫁与旁人。”问安深深叩首,“于外祖母垂爱之情,问安此生再无法报答,唯有日日长奉佛前为外祖母祈福,诚愿外祖母福寿安康,永无疾馁。”

就健健康康地看着徐家扶摇直上,郑家低落谷底,看着你的宝贝孙儿浪荡轻狂为家族惹祸,一生一无所成吧。

她在心中为郑老县君送上最虔诚的祝福。

“你这孩子!”一旁看了许久的郡王妃一急,忙要拉她,“这话是能浑说的?”

大夫人满面急色地上t去劝她,“安娘,我知道你性情刚烈,绝不容人辱及母亲,可终身之事咱们尚可以徐徐图之,你母亲九泉之下若知道你为了争她的一口气耽误了自己终身,她如何能够心安啊!”

“王妃,伯母。”问安抬起头,满面热泪,双目赤红,却坚定地摇头,“唯有我持身最正、最无可挑剔,我才最有底气,为我母亲平冤驱辱。”

她说着,站起身来,定定看着郑大,“圣人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我母亲与我骨血一场,今日你辱我生母,此仇不报,我又岂堪为人?”

她说着,猛然回身拔出堂前装饰的祖父佩刀砍向的衣袖:“今日之后,你我两家割袍断义,我母亲与你再无关系,她再无你这等辱她冥寿令她九泉难安的男侄。”

再一刀,划在郑大的手臂上,老宅中的仆人们时常保养老郎君佩刀,此刀藏鞘多年,仍然锋锐无匹,一刀既下当场见血。

“这一刀,我还今日之辱。但此仇未完,今日之后,我再见你,仍以敌寇视之。”她收刀回鞘,缓缓转身看向徐问真,“敢问长姊,徐家子何待敌寇?”

“见父母仇,得刀杀之、得剑刎之、得棍棒笞之,赤手空拳,亦绝不留之。”徐问真一字一句,落地有声。

问安冷冷注视着郑大,“我待你,当如此训。”

郑大被塞着嘴无法呼痛,但从他狰狞的面孔、瞪大的眼睛、哆嗦的身体和……逐渐濡湿的下裳,可以看出他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和恐惧。

郑老县君这一回是真的目眦欲裂,凄声高喊:“孙儿啊!”一面就要向郑大扑过去,郑大夫人已经抢先她一步,先扑在郑大身上,胡乱抱住他在他身上摸索伤痕,老县君转过头怒瞪问安:“徐氏毒妇!”

事已至此,再无回转的余地,老县君索性撕破脸,破口大骂:“贱婢子!你眼中还有王法没有!”

“——为亲长报仇就是王法!”又是七夫人,她被人从身后一把推了出来,又冲到众人之前,脑筋转得飞快憋出如此一句,再骂起来就很顺畅了,“你才贱婢!你全家贱婢!你家那不孝不悌不义不礼的玩意,若不仗着娘胎里高攀,连给我徐家娘子们端洗脚水都不配!这些年你每每仗着五弟妇来我家讨好处,可我如今看着,怎么你没怎么将五弟妇当回事?倘若你真疼五弟妇,今夜你孙儿的大巴掌都扇到你女儿头上了,怎么你还能无动于衷还保护孙儿?我若是你,没王法的杂种羔子敢玷污我女儿的冥寿、欺辱我女儿留下的一点血脉,我、我非生撕了她不成!”

“你、你——”郑老县君这辈子没想过有一天自家孩子被骂成“没王法的杂种羔子”,浑身哆嗦着憋出两个字,浑身瘫软着往后倒,眼睛翻白——这一回是真要晕过去了。

“白芍!”大夫人立刻唤,白芍上去银针如飞,将郑老县君扎得双目僵直,但一直睁着,打眼一瞧……状态好像还成?

反正郑大夫人还没来得及抱着儿子发疯,就和郑老县君、郑大一起,被徐家的婆子们连拖带拽地拉出去了。

看得出来,她这一回是真的大受打击,实实在在地瘫软了。

她上了年岁,虽然多年养尊处优,但儿孙不成器,殚精竭虑地为家族打算,身体不算太好,今夜对她绝对是重大打击,回去之后若无好医者吊命,只怕真要有不好了。

她可不能不行在近日,得等问安平平顺顺地走上青云路,她再回老家自生自灭去。

徐问真微微侧首,含霜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轻轻点头示意已经安排周全。

那边大夫人冷笑道:“养出个在姑母冥寿日通奸娶妓的混账东西,等着我家参你们郑家的奏章吧!”

一时徐宅中就剩个叶氏站在院里格格不入,她自己左看右看,竟然仰天而笑,然后对问安道:“我从前看你性子温吞软糯,原来却是看错了——哈哈哈,早知你们姊妹都是如此脾气,我,我何苦误了我的安儿啊!”

她一生无子,娘家兄弟唯留下男侄叶安一点血脉,所以她才急红眼睛要为侄儿谋算徐家女,想让侄儿与问宁“偶遇”,然后处出情分来,徐家疼爱女孩,婚嫁不大看门第,他侄儿得了问宁的看重,此后为徐家女夫,定然一生富贵平顺。

不想她这一番谋算竟做了郑家大房的垫脚石,侄儿被郑老县君命人打断了腿,医治后会落下残疾不说,后来医者竟然还诊出日后只怕不良于子嗣!

叶氏这才彻底发了疯,在听到郑大在外养别宅,又在采买成婚之物时憋出这一把大的。

她自然知道从今往后郑家是再不能容他了,但这么多年对郑家的怨恨攒在今日爆发出来,送了郑家一个颜面扫地,郑老县君的心头肉孙子失了前程,叶氏觉着值得很!

她仰脸笑着,疯疯癫癫地转身而去,她的婆子们忙过来搀扶她,徐大夫人看着她的背影时眼神有一瞬的冷意,又很快收回目光。

今夜之后,这就是个不值一提的人了。

这一场宴会便只能虎头蛇尾地散了,夫人们将一年份的热闹都看足了,走的时候一一安慰大夫人、七夫人与问安,尤其到问安跟前,表情格外复杂。

今日来凑热闹的一位年轻县主走到问安跟前时,格外感慨,“日前只见你是个斯文循礼之人,不想还有如此血性。”

她年岁与徐问真相仿,生得一双周家人的凤眼,乍一瞧二人竟有些相似。

问安对她便未生出抵触之情,只轻轻揖礼为谢,县主摆摆手,又宽慰她道:“那王八羔子甩了就甩了,一块脚底泥踢了去不足为惜。你母亲泉下有知,见你如此孝顺,只有倍感安慰的。但你要珍重自己,人活一世,毕竟不能只为了别人活。”

她已算是交浅言深了,不过因问安今夜行为对了胃口,还有徐问真在,才说了这句,然后干脆便将话说明白,“今日之后,京中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富贵大娘子》 20-30(第8/27页)

你的行为必多有议论,称赞者有之,贬低者必然有之。不过你是循孝道为母出头,大义在你这边,难听的话你索性不必管他。徐家的娘子应当都会骑马,等我肚子里这块肉落了地,办马球会你一定要来。”

问安忙揖礼应诺,不等再客套两句,县主已走到徐问真身前,笑盈盈地问:“舍得出来了?今日可真威风,把那老妖婆气得都说不出话了。”

“为见县主娘娘,顶着天上下针都得出来。”徐问真笑着看她。

二人对视一会,都笑了。

县主周宣雉细细打量着徐问真,好一会才道:“我还说夏日再到云溪找你进山打猎去,不想你却先回来了,还一连这么长时间不见我——过几日必得出来陪我玩,不然我可不依了。”

徐问真讨饶道:“真是忙着。”

“呵,我还不知道你?”周宣雉白她一眼,“是懒得出门吧!我走了。”

徐问真笑盈盈行礼,“恭送县主。”

“可不敢受,皇伯父特许你受皇子妃供奉,你非要我给你行一礼?”周宣雉摆摆手,“真走了。”

她潇潇洒洒转身离去了,徐问真回过头,身边已都是大夫人最亲近的一批夫人们,是看着她打小长大的。

舅母赵夫人挽住她的手,仔仔细细地上下打量,满眼含笑,“今日真亏了我宣娘,你母亲往日最会与人吵嘴的,今儿怎么还嘴笨起来?”

自然是为了顺理成章地让徐问真出场。

她在前头广袖一甩大杀四方了,徐问真哪还有出来的意义?

大夫人却不能说,便只状似头疼地叹道:“我是早被那老婆子缠得心乱如麻了,幸而这两个孩子还清醒着——弟妇,今日多亏你了。”

她握住七夫人的手,情真意切地道:“若无你拔剑相助,只怕那老妇还要在此不知歪缠多久呢。”

我,拔剑相助?不是被你们推出去的吗?

七夫人有一瞬间茫然,然而长嫂待她温声细语的样子实在是太让她无法自拔,便半昏半醉地沉迷其中了,最后被夸得脸都红了。

赵夫人与几位夫人牵着徐问真的手说了一会话,赵夫人还嘱咐:“过几日家里宴会,你一定要来!你外祖母时常念叨你呢,你去了,干脆在家里住几日,好好陪陪你外祖母。”

徐t问真道:“如今搬回京中,家中事情整顿好了,我自然常去探望外祖母。只是还养着明瑞明苓两个小的,他们两个离不开我,不得不走到哪、带到哪,他们正是闹人的年纪,带过去只怕扰了外祖母的安静。外祖母若不嫌弃,改日我就带他们过去玩一日,叫外祖母瞧瞧他们,如今真是好玩得紧。”

赵夫人笑着点头,为她理了理鬓角凌乱的碎发,轻声道:“回了家就再别往出走了,山中苦寒,你母亲日夜悬心惦记着你。如今京中有很多热闹新奇地方,改日你与表姊妹们约着一同走一走。就在家里安心住下吧,万事有我们这些长辈呢。”

她说完,就听外头通传——却正是前头开玩笑提过的信国公赵守正来接她了。

因有旁家夫人,赵守正不好进来,便在门外等着,众人嬉笑着推她出去,相互别过,另外几位夫人纷纷上了马车。

大夫人在门口送客到最后一刻,赵家夫妇早套好了车,却最后才离开。

客人散去 ,四下皆静了,赵守正才对徐问真道:“好好留在京里,与你爹娘一处生活。若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只管来找我,常来家里走动,你外祖母与你舅母都很想你。”

徐问真笑着揖礼,“那我可要时时登门了,舅父勿嫌我呱噪。”

赵守正摆摆手,意思是:废话。于是他不回答,但摆手就是答应了,催马引车带着妻子回家了。

徐问真回京这段日子,其实赵夫人一向是常到徐家来的,但今日是徐问真在那年之后头一次于京中交际宴会上露面,夫妻二人才彻底定下了心,多说了一些话。

人皆散了,问安还要细致地命人一项项收拾院落中的陈设桌案、屋里的残羹杯盏,打发赏钱给今日来的艺人们,封口费倒是不必,就指着他们将那“徐郑二三事”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呢。

当然包括问安今夜落地有声的誓言。

她立誓长侍母亲灵前,当然要做出表现。

徐问真在一轮明月清辉的笼罩下看向徐问安,“做好准备了吗?”

问安神情如常,平缓中透有一种水滴石穿的坚定,“持素守斋,素衣简服,不饰珠玉,不簪鲜花——母亲去世,问安年岁尚幼,如今年将成人,就让问安再为母亲执三年丧,以全孝悌吧。”

那就是哪怕事成,会坚持下去,而不是仅仅做月余样子。

这样很好。

事有百密一疏,只有处处周全,事尽全力,敢于自苦,才能摘下世间最甜的蜜。

在徐问真很小的时候,大长公主曾对她说过,朝堂上的人、宫城里的人,只有时时刻刻将戏挂在脸上、演在身上,演到最后自己都信了,世人才能行。

今日台省列卿,哪一个不是孝子贤孙正人君子演了一辈子?

演到如今,几分真几分假,只怕自己都不清楚了。

徐问真仰头望着天上一轮明月,许久,道:“吾妹当如月。此月何清,此月何皎洁,此月何堂堂。”

能做到本心如此最好,做不到,便让外人以为你如此。

是真是假,行为能做到无愧于己、无愧于人便很好。

问安不知听出几重意思,叉手徐徐低身,“长姊教诲,问安永记于心。”

次日,京中最新逸闻——徐家郑家姻亲相杀二三事横空出世,两日不到便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谈,宫中,新入御史台的徐纪的一封参郑大之父教子无方的奏章更是将话题推向新的高潮。

第24章 第24章 温馨岁月,静好时光。

外界热火朝天的新闻逸事、郑家的惊涛骇浪狂风骤雨都已与徐府无关了。

一切先期准备都已做好, 国朝天子以孝、礼统御天下,京中再如何翻起重重声浪,议论问安那日的言语是否过于烈性出格, 只一个孝字,就足以顶住所有不善的议论。

同样,被奏不孝、非礼的郑大, 会受到朝廷的厌弃不喜。

其实他如果只是在婚前养妓,只能算是风流, 就算与妓偷偷成婚,没有下三媒六聘的契书, 便不算正经婚礼, 顶多算是年少轻狂的意气之行。

所以问安才会借着郑氏夫人的冥寿, 踩死了他不孝违礼的罪名。

只有不孝、违礼, 才能让他彻底被朝廷与儒家主流厌弃, 从此与功名前程再无关系。

郑家之事至此就算了结, 未出几日, 郑家郎君被圣人贬斥, 以教子无方夺官,京中的风流名士做不下去了, 一家人收拾包袱, 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至于车马奔波回到宅院已经衰败的故土, 会对已经失去诰命的郑家老娘子身心造成多大的打击, 那就不是徐家人要操心的了。

她作茧自缚,纵火烧身, 与人无尤。

留国公府的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富贵大娘子》 20-30(第9/27页)

墙之中,徐家的日子一切一如既往。

大夫人仍旧紧锣密鼓地筹备家事,见通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 问安的婚事告一段落,见明和问满却都耽误不得。马上又是她母亲信国公府老夫人的寿辰,大夫人要准备贺寿事宜,再加上族中、府中事务,每日还是忙忙碌碌的。

倒是七夫人处,因为那晚为问安“仗义执言”,而有了意外之喜。

——经过上回十七娘与徐问月、十郎房中柳氏之事,七夫人与七郎君已经分居好些日子。七郎君搂着枕褥去了厢房睡,倒是没在外头流连声色,家中并无姬妾女婢,问就是公务忙碌,他新入御史台,虽是平调,但一下进了紧要的衙门确实事务良多,还有许多旧日的章表文书等待他细细研读学习。

但朝政再忙,夫妻生活就不过了?

七夫人心知他还是恼自己在柳氏一事上的作为,她自己心虚,便不敢委屈,只每日可怜兮兮地围着七郎君给他端茶递水,飞针走线间外袍、寝衣做了十来套,整日围着七郎君转,连儿女们的事顾不上了。

七郎君铁了心要叫她记些教训,往后碰到这种事别再犯傻,一直坚持睡厢房不回屋。

问满最初还为父母不和而暗暗心焦,在祖母的点拨下细细观察了两日,发现了关窍,便不再悬心,借着七夫人没心情关注问显的功夫,狠抓问显功课,加上一个徐问真在外头大棒加甜枣,问显这段日子肉眼可见地斯文讲理许多,不掐尖卖快了,念书肯用心了。

问满这下心内大安,等七郎君因七夫人为问安仗义执言之事而与她和好了,还感到有些怅然若失——夫妻生活一恢复正常,七夫人有心情关注孩子们了。

问显肉眼可见地又活泛了,索性她如今对姊姊们是又爱又畏,一时还没再跳脱起来。

女儿的怅然七夫人可不知道。

夫妻俩从成婚起便如胶似漆,从未有一次连续超过一个月分开的。这一个多月,七郎因为小侄女受了大亏、七夫人在其中的错实在离谱,必定得吃个教训,才咬牙没理七夫人懊恼悔过时的眼泪。

如今七夫人在外立了这件把郑老县君气得昏过去的“大功”,大长公主都亲口称赞了,七郎顺坡下驴,不搞冷战了,和七夫人心贴心地做检讨,从自己身上开刀,说全是自己不曾仔细理解她、没意识到她在家中的不安,才叫她受柳氏奸人蒙骗,乃至助纣为虐酿下大错。

说到动情处,举拳擂胸热泪滚滚,俨然是一副痛心懊悔至极的模样,七夫人哪里受得了这个?这月余的委屈怨怼都化作心疼,夫妻俩抱头一哭,七夫人指天发誓日后七郎指哪她打哪,在家绝不与阿家、长嫂顶脖子,对大侄女当家一定没有二话。

七郎君细细打量,知道没有更真心实意的了,才欣然收住哭声,只还忍不住哽咽,轻轻叹息,“是我负夫人。”

“我负郎君!”七夫人哪见得他“梨花带雨”的模样,已然底线全无,又道:“我知道我的错处大了,害得十七娘受了这一遭苦,等十弟妇回了京,我必向她负荆请罪去!等十七娘成了婚——”

她咬咬牙,下定很大的决心,“我一定给她厚厚地备一副添妆!”

七郎含笑握住七夫人的手拉到胸前,“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夫人知错就改,可谓大善。我得夫人,便得一贤内助,日后我做得三公,不知卿愿为夫t人不耳?①”

七夫人破涕为笑,推他一把,嗔道:“油嘴滑舌的,只会哄我!”

之后七郎如何细细与她分说御史台职位的利弊,她这位夫人在掌家交际上要发挥的重要性,与决不能触碰的红线,听闻事关郎君的官位,七夫人便很上心了,将所有紧要的点牢牢记住。

七郎又将自己的一位身体还算强健的乳母请回院中,名义上是说七夫人需要调理一段身体,请她帮助料理家务,实则是为了教导、约束七夫人。

幸而为了夫君,七夫人怎样都能忍受,乳母待她很客气恭敬,更叫七夫人无处挑剔,在日常家务、人际往来上,见了几次乳母的利害,便很信服了。

七郎的小院一时风平浪静,一家和美。

徐府内最大的是非制造处偃旗息鼓了,大长公主不用日日再对着仲妇的怨妇苦瓜脸,只觉连空气都格外清甜甘美。

临风馆中,徐问真一如往日地陪伴家人们,闲时插花品茶、做香读书,偶尔花下抚琴、柳前作画。

一旦远离尊荣富贵场,时光便会安静下来,仿佛走得很慢。

乍被推着离场时,她曾有一段时间日夜为生命悬心,自然无法享受这种清幽。云溪山避世而居远离喧嚣的几年,对她的心性或许是一种磨练。

山风吹去浮躁,清泉洗走世路尘埃与浮华。

金乌斜落都慢的日子,更有闲暇坐下,慢慢品味那些年少时匆匆读过的书,学那些当年囫囵吞枣学过的技艺。

昨日针线上人送来了奉大夫人命给她制的夏裳,其中还混有几套帐幔帘幕,一色是桃粉、丁香、姜黄等鲜艳柔和又不会不过于浓烈逼人的颜色,绣纹精美细致,质地轻软不凡。

见素见通都不在家,大夫人身边只有徐问真这一个亲生孩子,把三份的心都放到了她的身上。哪怕明知日常衣食住行徐问真都已是京中一等一的优渥,她还是忍不住多为问真安排打算。

这是嫌问真屋里的帐幔颜色清素,觉着春日天还未炎热时,人在屋中久对着青绿之色会生出郁郁之情,又不愿强制要求女儿,才在新进的料子中仔细选出合宜的颜色,叫针线上人缝制好徐问真喜欢的花样送来,供她挑选。

徐问真见了,好笑无奈,指一指含霜,道:“你这松绿帐子前日可白换了。”

到底不忍拂逆母亲的好意,问真选出一套丁香绣葡萄牡丹碧萝团花纹的帐幔来使人换上,又因十七娘最近身体逐渐好转,语言学得不错,干脆将她拎来,带在身边教这小傻妹妹布置屋室。

徐问真素喜清幽雅致,居室中陈设花草盆景往往多些,玩物摆件只取清雅精妙,点缀得恰到好处,唯有手边案几上常有一二爱物,可供时刻把玩。

近日最得她喜欢的是只有半臂高的极精巧的水晶瓶,瓶中供上白玉兰、翠竹叶,摆在屋内案上,恰如一瓶春色。

因正合心意,便没有动,仍供在几上。

十七娘近几日说话已经很利索了,在徐问真身边坐着,听她端着茶,悠闲地品评叫使女取出来的陈设物件,再指点她一两句应如何摆放搭配。

“春日负喧,窗外花木繁荫,但天气并不炎热,屋内陈设颜色过冷,便易使人心神伤郁,忧思重重;过艳,却会有热烈逼人之感,因而取清新鲜润的颜色帐子挂在屋中,可解忧情不闹人眼,最相宜。”

婢女捧来一只锦盒,盒中是一对通体无纹、温润如玉的粉釉瓷瓶,瓶子形状姣好,恰如一对亭亭玉立的画中仕女,不缀花草只看瓶子本身,已经格外细腻美好。

“这丁香色的帐子取云曳纱制成,其质轻盈,其色鲜柔馨雅,春日挂在屋中十分相宜。如仍嫌此色冷不足热烈,可以再添一对颜色艳而不冲的瓷瓶,锦上添花之余,不至于繁烈太过。”

徐问真叫她就着女使的手细细看那对瓶子,“此瓶釉色匀称鲜亮,瓷胎细腻润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星铁:就不能让我安心刷委托吗? 分身们每天都在为我争风吃醋 从暴雪开始求生[末世] 春蚕缚 离婚了,我吃的更好了[快穿] 该角色禁止攻略! [足球]第一门神 金丝雀过期不候 失忆魔尊被小猫扒掉道袍后 五条老师想要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