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2 / 2)
然而,她说了这许多,除了恩情与报答,似乎再无其他。
他沉默片刻,未再接话,只是微微张口,饮下她递来的茶水。
晚青妤喂他饮完水,将杯盏轻轻搁在桌上,随后坐在桌前,目光落在那些伤药上,开口道:“我就在这儿坐着,你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唤我。太医院终究不如亲王府方便,若是你想吃什么,我出去替你买来。”
萧秋折见她坐得远了些,眼中滑过忧色,应声道:“你去让方齐到街上买些好吃的,多买些,顺便替我带身干净的衣裳来。”
她闻言,立刻起身:“好,我这就去。”
她快步走出房门,寻到方齐,将萧秋折的吩咐一一告知。方齐点头应下,迅速去操办了。
晚青妤正欲回屋,一旁的方于忽然唤住她:“少夫人,公子他……可还好?”
萧秋折醒来后,这兄弟俩还未曾进去探望。
晚青妤点点头,回道:“好多了,你随我进去看看他吧。”
方于吸了吸鼻子,随她进了房间。
一进屋,方于便见萧秋折躺在床上,一条胳膊被厚厚的纱布包裹,动弹不得。他的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哽咽:“公子,您受苦了……都怪我,当时我该先冲进去救晚大人的。”
萧秋折望着他懊悔的模样,心中酸楚,无奈一笑:“多大的人了,还这般模样。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再说了,自家人出事,哪能让你冲在前面。”
方于和方齐这兄弟俩自幼便跟随萧秋折。那年家乡水灾,父母为救兄弟二人双双殒命,幸得前去查看灾情的萧秋折救了他们,并为家乡修建了一座坚固的长桥。自此,兄弟俩便誓死追随,萧秋折待他们亦如亲兄弟。
方于又吸了吸鼻子,低声道:“可是,您这胳膊……怕是会留下疤痕。太医说,从上臂到手腕都有烧伤,若是留下疤痕,该多难看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折青欢》 23-30(第6/22页)
。”
这般俊美的皮囊,若有损伤,实在令人心疼。
萧秋折瞥了一眼手臂,淡然一笑:“哪有那么严重,不过是些轻微烧伤,涂些药便好了。况且,穿上衣裳,谁又瞧得见,不必在意。”
他虽嘴上说得轻巧,目光却不自觉地投向晚青妤。想必,没人会喜欢一具伤痕累累的身躯吧。
晚青妤见他望来,心中愧疚更甚,轻声安慰道:“对,没人会在意的。心灵美的人,怎样都是美的。回头我去寻些修复伤疤的药,无论如何,我都会尽力帮你恢复如初。”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伤成这样,怎能不让人心疼?
她总是能说出这般温柔的话,听得他心中暖意融融。仿佛从小到大,除了方于和方齐,再无人这般真心实意地关心过他,甚至连他的父亲也未曾如此。
如今,他突遭此难,不仅多了一位关心他的祖母,还多了一个关心他的晚青妤。
萧秋折见方于的胳膊也缠着纱布,关切道:“你也伤着了,快回去歇着,别四处走动,更别自责,好好养伤。”
方于应着,退出了房间。
方于走后,晚青妤一时不知该做些什么,局促地站在原地。萧秋折见她如此,猜想她心中仍挂念着自家兄长,便道:“你先去看看二哥,等方齐买饭回来,我让他去唤你。”
晚青妤点头起身:“那好,我让玉儿在门口候着,你若有什么需要,立刻让她去叫我。”
“好。”
萧秋折望着她消瘦的背影消失在门前,心中一时五味杂陈,分不清是欢喜多些,还是复杂多些。
他不如晚青妤那般头脑清醒,可她……也未免太过清醒了。
——
付府坐落于皇城之中,毗邻宫墙,与言书堂亦不过数里之遥。立于府中观景台上,远眺言书堂旧址,只见残垣断壁间,灰烬随风飘散,宛若一场未散的梦魇。
付钰书的祖父得前朝皇帝钦赐这座府邸,其规模之宏大,完全不逊于亲王府。
高高的观景台上,付钰书立于父亲付知锦身后,低眉垂首。每闻一次那焦灼的气息,心中便多一分沉重。言书堂,昔日巍峨,如今却化为灰烬,令人唏嘘。更令他难以释怀的是,晚青禾身陷火海,险些丧命于此。
付知锦凝望言书堂方向,声音低沉而凝重:“书儿,你可看清了?这便是弱肉强食的世道,非黑即白,何来侥幸?晚家世代清正,晚青禾亦是如此。然而,纵使清白如雪,亦难免失足。一旦踏入深渊,便有万劫不复之险。唯有自身强大,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你游历两年,想必已深谙此理。”
“如今晚青禾出事,翰林院之位恐难保全。为父已为你打点妥当,荐你入翰林院。待你掌权,便可助晚青禾查明真相,或能为他父兄报仇。青妤那丫头,颇有她父亲当年的风骨,为父一直颇为欣赏。只可惜,未等为父为你们筹谋婚事,萧秋折便横刀夺爱将她强娶了去。”
言及此
处,付知锦转身行至付钰书身前,轻拍他的肩头,满面慈祥地道:“这两年,为父亦深感愧疚,懊悔当初未能让你迎娶青妤。不过,书儿放心,若你仍对她有情,为父定当竭力相助。萧秋折虽强势,却也难违人心。你只需安抚青妤,萧秋折那边,为父自有计较。”
付钰书闻言,心中震动。往日他只觉父亲对外宽厚,对自己却严苛,甚至因此负气离家。如今方知,原来父亲也是疼爱他的。
他急忙躬身行礼,感激道:“多谢父亲为孩儿筹谋。钰书心中确有青妤,亦愿娶她为妻。只是如今萧秋折将她带回亲王府,孩儿一时难以接近。不过,孩儿定会设法助她脱困。”
付知锦含笑点头,慈祥不减:“萧秋折此人,与他父亲大不相同,性情强势的可怕。此番他冲入火海救晚青禾,恐怕是为掩盖什么。但是真诚最能打动人心,他既让人看到了想看的,也会得到应得的,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过些时日便是宫中春日宴,届时各家眷属皆会赴宴,为父会为你安排妥当。萧秋折与青妤的利益联姻已非秘密,太后亦知晓此事。待为父进宫为太后讲学时,自会提及。你专心争取青妤,言书堂之事,你无需再忧心,交给为父处理。”
付钰书心中感激,欣然应道:“多谢父亲为孩儿费心。”
——
方齐采买归来,摆满了一大桌子,各色菜肴酸甜辣咸俱全,更有各类精致点心。
萧秋折命人唤来晚青妤,自己勉强撑起身子,倚靠床头。
晚青妤推门而入,见他已坐起,不由关切道:“怎的坐起来了?胳膊可还疼得厉害?”
“无碍。”萧秋折目光扫过满桌佳肴,“躺的累了,想坐一会。”
晚青妤行至桌前,见桌上琳琅满目,问道:“你想吃什么?我拿给你。”
萧秋折目光在桌上逡巡片刻,回道:“目前还没有胃口,不如你先用,等你用完了我再用。”
晚青妤摇头道:“我不饿。”
她瞥见他床榻上叠放整齐的干净衣裳,又道:“要不我去唤方齐和方于过来,先让他们为你更衣,饭菜待会再吃。”
萧秋折低头看了一眼身上满是药味的衣衫,沉吟片刻,回道:“不用了,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更衣。”
不想?
“那你想让谁为你更衣?我去唤来。”
萧秋折默了片刻,抬眸看了看她。
第25章 第25章“要不……你睡大床,我……
他这一眼看来,晚青妤不仅头皮一麻,难不成……他是想让她替他更衣?这般念头刚起,她便觉耳根一热,正欲开口,却见萧秋折唇角微勾:“我自己来便是,不急着换。你先用饭,待你用完,我再用。”
萧秋折素来不喜旁人近身伺候,自幼便是个芥蒂心极重的人,即便是随侍左右的方齐、方于二人,也极少踏入他的卧房,更遑论替他更衣这等私密之事。
晚青妤瞧了瞧他那动弹不得的胳膊,心中暗自思忖,这般情形,怕是得寻个太医来帮忙才是,她轻声问道:“不如我去请个太医来?”
衣服总得换,他若自己来,万一再伤着。
萧秋折目光微转,依旧道:“不必,我自己能行,你快吃,一会儿就凉了。”
晚青妤没再多言,净了手,缓步走到桌前坐下。桌上菜肴丰盛,香气四溢,可她却无甚胃口,只觉满腹心事,难以入口。
萧秋折见她神色恍惚,便伸出右手指了指几样菜肴与那盏清粥,道:“把那些都吃点,粥也喝一碗。”
晚青妤依言执箸,起初只觉口中无味,然几口饭菜下肚,竟觉腹中渐生暖意,精神也好了许多。她低头小口啜着粥,眉眼间渐渐舒展,似是将心中郁结稍稍放下。
萧秋折静静望着她,见她眉间愁云渐散,心中亦是一松,口中却仍不忘叮嘱:“往后若想照顾好我,你须得先顾好自己,饭总是要吃的。”
晚青妤轻点着头,继续用饭。她吃饭时极安静,每尝到可口的菜肴,眉眼便不自觉地弯了弯,双腮微微鼓起,像极了一只乖巧可爱的小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折青欢》 23-30(第7/22页)
萧秋折见此,忽而想起年少时的一幕。那时他途经付家书肆,正巧瞧见她趴在书肆外的石桌上练字。她身旁摆着一盘糕点,每写一字,便拈起一块放入口中,眉眼弯弯,笑意盈盈。书肆的先生从屋内走出,见她如此不专心,举起戒尺便要打她的手心。她却笑嘻嘻地将糕点塞进先生口中,做了个鬼脸,转身便跑进了屋内。先生哭笑不得,只得摇头叹息。
那时的她,圆润可爱,总爱穿一袭粉色襦裙,发髻也梳得俏皮,笑起来如春日初绽的桃花,明媚动人。而如今,她虽已不似当年那般圆润,眉眼间也多了几分愁绪,但那份灵动却依旧未变。
晚青妤吃饱后,抬眸见他仍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不由得脸颊微热,轻声问道:“你想吃些什么?我夹给你。”
萧秋折见她心情好转,自己心情也好了许多,他指了指桌上的清粥,回道:“旁的吃不下,先喝些粥吧。”
晚青妤起身为他盛了一碗粥,走到床边坐下,舀了一勺递到他唇边,轻声道:“已经不烫了。”
她这般亲自喂他,萧秋折耳根微红,眼睫轻颤,竟有些不敢直视她的眼睛。他微微张口,将粥咽下,心中却似有种东西悄然涌动。
晚青妤亦是头一回与男子如此亲近,动作虽有些僵硬,却仍坚持一勺一勺地喂他。房中静谧,唯有瓷勺轻碰碗沿的声响,显得格外清晰。
因离得近,萧秋折头一回如此清晰地瞧见她长大后的模样。较之从前,她的眉眼愈发精致,肌肤如雪,眼睫浓密修长,宛若蝶翼轻颤。那双温润的杏眼中,瞳仁漆黑明亮,每递一勺粥,她的面颊便更红一分。
许是他的目光太过灼热,晚青妤喂粥的动作不由得加快了几分,始终不敢与他对视。
萧秋折本无甚胃口,却在她的喂食下,安安静静地喝完了整碗粥。末了,他指了指桌上的菜肴,道:“再吃些。”
晚青妤见他胃口大开,虽心中羞赧,却仍细心端来菜肴,一筷一筷地喂他。
正当此时,房门忽而被人推开。
“秋折……”一道清朗的男声自门外传来。
晚青妤手中筷子一顿,转头望去,只见陆临提着两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愣在门前。
她已许久未见陆临,乍一见,险些未认出他来。他虽仍带着几分少年气,但面容已比从前硬朗了许多。
那两只大公鸡扑棱着翅膀,“咯咯哒”地叫了几声,显得格外热闹。
“你们……”陆临见此情景,眉头一扬,笑意盈盈地道:“你们继续,我待会儿再进来。”
晚青妤忙起身道:“无妨,你先进来。”
萧秋折瞥了陆临一眼,来得真不是时候。
陆临笑嘻嘻地走到床边,将两只大公鸡提到萧秋折面前,嘿嘿道:“我特意去买的,鲜活的大公鸡最补,一会儿让人给你炖了。”
那两只公鸡翅膀一扇,又“咯咯哒”地叫了一声,萧秋折哭笑不得地往后躲了躲,无奈道:“快放地上,戳到脸了。”
晚青妤也端着碟筷往边上避了避,这两只鸡倒是活泼得很。
萧秋折对晚青妤道:“我吃饱了,你先放下吧。”被陆临这么一闹,他倒是真没了胃口。
晚青妤走到桌前放下碗筷,正欲出门,陆临却忽然叫住她:“小三妹,不打算与我打个招呼吗?说来,你还得唤我一声表兄呢。”
晚青妤闻言,微怔一下。若按外祖母家的辈分,她确实该唤他一声表兄。
晚青妤虽心中略感尴尬,仍盈盈一礼,轻声道:“表哥。”
她幼时曾在外祖母家与他常见,后因他随母远赴塞北,数年未见,再后来她出嫁,便搬至山中居住。陆临的母亲生于塞北,他亦随了母亲的性子,骨子里透着几分桀骜不驯的张扬 。
“这才像话。”陆临含笑点头,“日后见了我,可别忘了这称呼。”
无论是依外祖母那边的亲缘,还是按萧秋折这头的辈分,晚青妤唤他一声表哥,倒也合情合理。
晚青妤轻应一声,眸光转向萧秋折,道:“你们先叙话,我去瞧瞧二哥。”
萧秋折微微颔首,目送她离开。
晚青妤甫一出门,陆临便低笑一声,揶揄道:“看来进展颇快,连饭都喂上了。”
萧秋折轻笑,目光扫过地上那两只活鸡,无奈道:“你带什么不好,偏带两只活鸡,若是它们在屋里拉……”
话音未落,只听“啪嗒”一声,一颗圆滚滚的鸡蛋自鸡腹下滚落。
“……”
陆临弯腰拾起鸡蛋,惊喜道:“我原以为是两只公鸡,竟是母鸡,不如留着孵小鸡、吧。”
“……”
萧秋折久坐肩酸,略动了动身子,换了个姿势,问道:“你可曾去言书堂看过?这场大火非同小可,显然是有人欲置晚青禾于死地。”
陆临扯过一把凳子坐下,将鸡蛋轻轻置于桌上,叹气道:“去过了,全烧光了,连多年积攒的案件文书也未能幸免。下手之人当真狠绝,这是要将言书堂连根拔起,甚至波及翰林院。”
“翰林院那边可有动静?”萧秋折眉头微蹙。
陆临撇嘴道:“动静不小。言书堂的事务多与翰林院相关,如今一烧,牵扯甚广,许多东西都化为灰烬,必然要重新整顿。晚青禾身为翰林院官员,失职之责难逃,恐怕官位难保。皇上定会另择人选顶替,以重整局面。”
萧秋折沉默片刻,问道:“你觉得会是谁?”
陆临抬眼看他,苦笑一声:“还能是谁?你那情敌付钰书。即便没有此事,他也会顺利入翰林院。听闻皇上正有意为他赐婚,欲将公主许配给他。”
奕国如今仅有一位公主,两年前曾许配给晚青尧,谁知二人刚订婚,晚青尧便猝然离世。两年来,皇上未曾为她另择佳婿,如今竟有意将她许给付钰书。
萧秋折良久未语。
陆临轻叹一声,道:“我觉着,这一连串的事,背后定有人精心谋划。至于晚家为何被盯上,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晚家人还在京城,便难逃危险。如今晚青禾重伤,若再丢了官职,晚家当真是一落千丈,恐怕再难翻身。”
此言不虚。晚家除晚青禾外,仅剩晚青桁一子,而他又不及两位兄长才华出众,恐难谋得一官半职。
萧秋折沉吟片刻,道:“眼下只能好生培养晚青桁了。他如今住在亲王府,我会寻人悉心教导,日后再为他谋个合适的职位。至于晚青禾那边,你多费心盯着,别再出什么岔子。”
陆临见他如此上心,不由得啧啧嘴:“看来,晚青妤在你心中果然非同一般。也难怪,当初她对你那般情深意重,写下那么多感人肺腑的情书,任谁看了都会动容。”
萧秋折猛然抬头,眉头紧锁:“你偷看了我的信?”
陆临自知失言,急忙起身往门口退了两步,摆手道:“我可没看。”
“那你心虚什么?”
“我没心虚。”
“当真没看?”
“当真没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折青欢》 23-30(第8/22页)
其实他看了。
看了几封,其中一封尤为深刻,信纸上还留有泪痕,字字句句皆是情深意切,连他看了都不禁动容。
萧秋折当真是好福气,这般无趣之人,竟能得如此深情厚谊。
怎么就没人给他写信呢?
只是,晚青妤后来又怎么看上付钰书的?
——
翌日,晨光熹微,萧秋折已能下床缓步而行。晚青妤轻扶着他,二人到晚青禾房中探视。
晚青禾虽伤势沉重,日后精心调养便可,今日已能稍作动弹。他见萧秋折过来,激动地欲要起身,萧秋折急忙劝阻:“勿动,安心静养,我稍坐片刻便回亲王府了。太医院之事我已安排妥当,将遣人护你周全。你且在此安心养伤。”
晚青禾目光落于萧秋折缠裹的手臂上,心中酸楚难抑,感激道:“妹夫大恩,二哥此生难忘。”
现在又叫他妹夫了,自他与晚青妤成婚以来,他何曾听他这般叫过,素日里,不是“萧秋折”“他”就是“萧大人”。
他爽朗一笑:“谢什么,都是分内之事。”
言罢,他看向晚青妤,又道:“你需人照料,让青妤留下来陪你。”
晚青禾连忙道:“不用,我有瑶儿就行了,青妤应当回去照料你才是。”
他转眸望向晚青妤,温声道:“妹妹,此番二哥得以脱险,全赖你夫君相助。你回去定要好生照料他,待二哥稍愈,便去探望你们。”
“夫君”二字入耳,萧秋折目光微闪,悄然瞥向晚青妤。
晚青妤颔首应道:“二哥放心,我自会照料他,亦会时常来看你。”
晚青禾点头道:“那便好,我让瑶儿送送妹夫。”
一旁的苏瑶闻言,急忙上前:“妹夫,妹妹,我送你们出去。”
苏瑶热情洋溢,一口一个“妹夫”,将二人送至门外。
马车已备妥,晚青妤扶着萧秋折上车,一路无话,直至亲王府。
到了翠玉轩,嬷嬷已将主卧床铺重新收拾,念及萧秋折有伤在身,二人不便同床,遂在旁为晚青妤另设了一个小铺。
晚青妤瞧着这般情况,一时哑口无言,今晚怕是真的要与萧秋折同房照料他了,若是她再推辞,倒显得不近人情。
萧秋折见屋里多了一个床铺,审视了一眼晚青妤,半晌,动了动受伤的手臂,道:“要不……你睡大床,我睡小床。”
第26章 第26章“晚青妤,当初成婚时,……
萧秋折话音落下,房间里顿时一片寂静。
萧秋折见她不说话,开始怀疑方于传话有误,方于那天告诉他,她已经欣然接受,但是看她这般神情,好像并非如此。
也不知晚青妤在想什么,沉默了好一会才道:“哪有让伤着委屈的道理,你睡大床,我睡小床。”
“好。”萧秋折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你先休息一会。”晚青妤低下头没看他,“我去给玉儿交代些事情,也把需要的东西收拾一番。”
“好。”萧秋折又乖巧地应了一声,立即走到床边躺下。
晚青妤见他突然如此听话,感觉有点不像他平时的性格,难不成在大火里一烧,把脾气烧好了?
晚青妤琢磨着出了房间,玉儿迎上前,小声道:“小姐,李嬷嬷说,太妃让她把偏房给锁了,必须让您和姑爷同房,说是夫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您这个时候万不能对姑爷不管不问。”
看来,太妃真要赶鸭子上架了。
晚青妤不好意思地道:“好,我会照料好他。”
毕竟不能寒了救命恩人的心。
玉儿以为自己听错了,眨了眨眼睛,意思是,小姐就这样接受了?就……愿意与姑爷同房了?
玉儿还愣着神,晚青妤已经走远了,嘴里还说着:“我去把我的东西收拾收拾。”
玉儿反应过来,激动地跟上她应道:“好嘞小姐,我去帮您,寝衣全都是整洁的,您今晚是穿那件淡粉色的,还是绣着花边的?我记得您有件薄透的,是您出嫁时家里嬷嬷给您准备圆房时穿的,您直到现在一直都未穿,不然……今晚就穿那件。”
晚青妤:“……”
——
萧秋折虽臂上伤势沉重,然步履尚稳,坐卧亦能自如。此番受伤,本应惊动阖府,然自归亲王府后,府中却是一片沉寂。
自大火烧起那日,数日已过,他的父亲萧亲王仍未归府,侧王妃那边也仅有萧芮曾来探视,其他人皆未露面,连两位幼弟亦未见踪影。
晚青妤正自疑惑,忽闻四夫人姚悦之声。她出门相迎,见姚悦手提补品,甫一进门便关切问道:“秋折可曾好些了?听闻伤势不轻。”
晚青妤引她入前堂,温声回道:“已见好转,现下正在房中休养,多谢四夫人挂念。”
玉儿接过补品,奉上香茶。
姚悦落座后,轻叹一声:“听闻言
书堂遭火焚毁,物损尚可弥补,伤及人命却令人痛心。秋折伤在何处?”
她言辞间已不似往日那般刻薄,显是因那日晚青妤特请太医为她诊治,心怀感激。太医曾言,只要她好生调养,痊愈有望,并开了上等良药。府中医师曾对她道:“少夫人待你不薄,太医素不轻易出诊,此番全赖少夫人以嫡妻身份为你求来此机会,你当珍惜。”
姚悦闻言,心中感念,晚青妤果然言出必行。如今看来,她确有大家闺秀的气度和风范。
晚青妤回道:“伤在手臂,太医说悉心调治便可康复,只是恐会留下疤痕。”
姚悦听罢,唏嘘道:“疤痕若大,确是不妥。这些年我为治病遍访名医,其中不乏擅治跌打损伤与疤痕者。若你们不介意,我可代为寻访,请他们为秋折配制祛疤良药。”
晚青妤欣然应允,连声道谢:“多谢四夫人费心,那便劳烦您代为打听了。”
姚悦浅笑起身:“既如此,我便不打扰你们休息了。”
晚青妤送她出门,目送她离去。
未几,太妃前来探视萧秋折,见他气色尚佳,略作叮嘱后便走了,临行前还嘱咐晚青妤晚间好生照料。晚青妤应下,又命厨房熬制滋补粥品。
至晚膳时分,侧王妃一家仍未露面。晚青妤不便多问萧秋折,转而询问方于。
方于撇嘴道:“他们不会来的。公子十七岁那年便向王爷请命,无论他病痛或受伤,皆不许侧王妃那边的人前来探视。”
晚青妤讶然:“为何?我回府时萧郢曾来过,侧王妃亦曾探视,未曾听闻他们与秋折有何深仇大恨。”
方于本不欲多言,但见晚青妤追问,只得挠挠头回道:“那年侧王妃来探望重伤的公子,表面关切,实则言语讥讽。萧絮更是失手打碎了公子母亲唯一的遗物,公子怒极,指责萧絮,结果萧絮哭着找娘亲,说公子打了他。侧王妃遂向王爷告状,王爷不问缘由,伸手就打了公子一巴掌。自此以后,公子便不许他们再来探视,他不想看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折青欢》 23-30(第9/22页)
他们的虚情假意,也不愿让外人看到他脆弱的一面。”
晚青妤蹙眉问道:“当年萧秋折与侧王妃那边究竟有何过节?他母亲早逝,可曾受侧王妃与诸位夫人冷落?”
方于冷笑:“何止冷落。”他忆及公子往昔,尤其十七岁那年,心中酸楚,却不敢多言,只道:“少夫人且宽心,公子不喜人扰,他们不来反倒清净。”
一家人疏离至此,令人唏嘘。事已多日,即便王爷在外逍遥,也该回府了。何况太妃已遣人寻访,至今仍无音讯。晚青妤愈发心疼萧秋折,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
晚青妤布置妥当,推门进了主房,只见萧秋折正伏案执笔,眉目专注,手中笔锋游走于宣纸上。
她眉间微蹙,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不是让你好生歇息么?怎的又下床了?这是在画什么?”
萧秋折闻声抬眸,笑意清浅:“无碍,左手虽伤,右手尚可执笔。曲州那边的桥亟待修建,我得尽快将设计图赶出来。”
晚青妤缓步走近,俯身细看他案上的手稿。那桥体结构繁复,线条交错,她虽不甚明了,却也觉出几分精妙,不由赞道:“虽瞧不大懂,但瞧着便知是极用心的。曲州百姓若见了,定会感激你。”
她言语间毫不吝啬夸赞,倾身时,几缕青丝垂落,拂过他的脸颊,带来一丝淡淡的清香。
萧秋折微微一怔,心口似被什么轻轻拨动,耳畔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晚青妤并未察觉他的异样,目光仍落在那图纸上,轻声叹道:“从前四弟也爱画这些,还常画些船的设计图。那时他总说,要造一艘大船,带我们一家人云游四海。可惜,长大后便再未碰过这些了。那日他还过来说要与你探讨一二。”
她说着,眸中似有星光闪烁,显然对此颇有兴致。
萧秋折将笔递到她面前:“要不要指点一二?”
晚青妤连忙摆手:“我可不敢指点你。我虽有兴趣,却是一窍不通,怕是要给你添乱。”
萧秋折:“我记得你少时总爱去书肆练字,想必字迹定然不俗。不如写几个字,让我欣赏欣赏。”
晚青妤摇头:“我哪敢在你面前卖弄,那时不过是借练字之名,躲懒罢了。倒是付伯母常给我做些糕点,才让我乐意去书肆。”
提及往事,她忽而疑惑地看向他:“你怎知我少时常去书肆练字?”
萧秋折铺开一张宣纸:“那时路过书肆,曾见过你几回。”
他将笔递到她手中,声音低沉了几分:“你那时总跟在付钰书身后,一口一个‘钰书哥哥’,我瞧着你俩倒是挺亲近的。”
他又开始惦记付钰书了。
晚青妤未接话,只执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字:萧秋折。
她字迹工整有力,不似寻常女子的娟秀,反倒透着一股刚劲。萧秋折细细端详,未料她会写下自己的名字,唇角微扬,接过她手中的笔,蘸了墨,在她名字旁写下“晚青妤”三字。
他的字迹潇洒飘逸,笔力遒劲,自有一番风骨。
晚青妤瞧着,从前只觉付钰书的字已是极好,未曾想萧秋折的字竟也如此出众。
两人的名字并排落在纸上,仿佛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之感。晚青妤抬眸看他,眼中满是赞赏,即便无言,好似已胜过千言万语。
萧秋折亦是头一回见人如此真诚地欣赏自己,心中生出几分轻飘飘的快感。
他正欲开口,却见晚青妤目光一转,忽而落在案角一沓书旁整整齐齐叠放的信笺上,正是她先前写给他的那些信,此刻被白色丝带系好,静静置于一旁。
二人目光在信笺上相叠,房间里顿时寂静无声。
这……
晚青妤面上一红,一溜烟地跑出了房间,只留下一句:“我去瞧瞧饭好了没。”
萧秋折望着她可爱又慌乱的背影,摸了摸发热的耳朵,她……还记得这些信。
晚青妤快步跑出房间,在院里来回踱了几步,真是麻烦了,他看到她看到了那些信,应该也知道她还记得曾经单恋过他这件事,那么以后再面对面该有多尴尬啊!
老天啊!
她摸着脸朝厨房里走,一路上只觉得脸颊滚烫,仿佛被火燎过一般。厨房里晚膳已然备好,她又在院里平静了一下心绪方折回了主房。
“你是去膳厅用饭,还是我端过来?”晚青妤进门问道。
此时,萧秋折手中正拆开一封信看,刚巧读到那句:若有可能,我愿与君每夜共赏星辰。
晚青妤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信笺上,顿时怔住。萧秋折亦是双手一僵,面颊瞬间染上一层薄红。两人相视片刻,皆有些无措。
萧秋折迅速将信叠好,重新装入信封,置于案上,站起身来。
“去膳房。”
“好。”
晚青妤转身往外走,脚步匆匆,似要与他拉开些许距离。
这般情形,实在令人尴尬。
萧秋折见她走得急,几步追上,问道:“那日放在书柜上的盒子,你取走了?”
晚青妤“嗯”了一声,不好意思与他说话。
萧秋折又问:“盒子里似乎也有几封信,是写给付钰书的?”
晚青妤未答,脚步更快了些。
萧秋折紧跟她,声音忽而清冷了几分:“也写得这般浓情?”
浓情?晚青妤快要羞死了,脱口道:“那是付钰书写给我的。”
“能否让我看看?”
“不能。”
“……”
两个人又相继无言地走了一会。
快到膳厅时,晚青妤小声道:“我给你写的那些信……要不你还给我吧。”
日日摆在案上,实在令人羞煞。
“给都给了,哪有收回的道理。”
“那上面的内容……是我从书上抄的。”
“看出来了,有几句我在书上见过,但有些未见过。”
又是一阵无言,晚青妤的脚步又加快了些。
过了一会,萧秋折忽而问道:“怎么不问问我?”
“问什么?”晚青妤依旧走得快。
“为何那时
我不曾回信。”
“都过去的事了,何必再提。那时是我年少无知。”
“那些信里,可有几句真心话?”
“有。”晚青妤顿了下脚步,“那句‘祝你长命百岁’,是真心的。”
今晚月光很好,洒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上映得地上一片斑驳。
两个人的身影投在地上拉得长长的,随着晚青妤的步伐,时而疏离,时而亲近,又时而交叠。
二人直到膳厅都未再言。
饭菜已摆好,晚青妤净完手,忽然想起他左手不能动,便湿了毛巾,准备为他擦手。
萧秋折伸手接过她手里的毛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