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 80-90

80-9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首辅攻略手札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华京迷案录(探案) 清冷教授今天又破防了 扮演黑月光后男主更疯了[快穿] 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巫女[无限] 非人类侦查局 社恐小少爷带着崽崽闯末世 都是恶女了,为所欲为不过分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80-90(第1/22页)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时至今日,她终于彻底成势……

陆杭能力出众,为人又十分识趣,事情交到他手里,霍翎并不担心会办砸,只耐心等着看结果。

转眼间就到了春节。

这个年,霍翎过得很舒心。

去年那会儿,她怀孕刚满三个月,外面又是大雪纷飞,未免出什么意外,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吃。

如今生下孩子,就没有这些顾虑了,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妃嫔们过来给霍翎拜年时,还带来了她们准备的礼物。

给霍翎准备的,大都是她们自己绣的荷包、手帕。

给大皇子准备的,多是些适合孩子穿的鞋子、肚兜,还有保佑孩子平安的玉牌等物。

霍翎道:“都有心了。”又问她们过年都在做些什么。

霍翎刚进宫那会儿,妃嫔们就不敢在她面前造次。如今她生下大皇子,妃嫔们更是彻底歇了争宠的心。

反正皇后娘娘为人大气,从来不会克扣她们的吃穿用度,只要她们不闹出什么动静,犯到皇后面前,皇后也不会与她们过不去。

偶尔得了什么时兴的绫罗首饰,或是南边进贡了什么新鲜的吃食,也都乐意赏给后宫妃嫔。

大家吃喝不愁,日子过得舒坦,经常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打些叶子牌,踢会毽子,玩个投壶,也算得趣。

这会儿听到霍翎问起,大家都七嘴八舌一通说。

霍翎静静听着,不时也开口说几句话。

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在妃嫔行礼离开前,她才开口告诉一众妃嫔:大年初十、大年十一这两天,可以允许她们的家人递牌子进宫探望。

一听这话,不少位份偏低的妃嫔都露出激动之色。

位份高、出身好的妃嫔,想要见自己的家人不难。

但像她们这种,在宫里地位不高,家人官职也没高到能进宫的妃嫔就很尴尬了。

让霍翎觉得好笑的是,大年初十这天,霍家人也递了牌子进宫。

霍翎在凤仪宫招待他们:“爹爹和母亲怎么也跟着凑了热闹。”

霍世鸣道:“原本就想在离京前,再进宫见你一面。正好听说了这事,也是赶巧。”

霍翎:“这么快就要走了?”

霍世鸣叹气:“京师虽好,但住久了,心里总惦记着燕羽军的事情。”

燕西是霍翎布局的重中之重,听霍世鸣这么说,她也没有劝霍世鸣久留,只道:“京师的上元节办得十分隆重盛大,不如等过完上元节再走,也免得要在路上过节。”

再急着走,也不差这么几天。

霍世鸣笑着说好,又问起大皇子的情况。

一直到用过午饭,霍翎请霍世鸣单独去书房聊天。

霍世鸣道:“建白收到调令后,就先启程回燕西了。”

方建白要先回燕西交接职务,再从燕羽军点一批人随他去燕北。留给他赴任的时间只有两个月,时间比较紧张,就没有在京师多做逗留。

霍翎微微颔首,又说起一事。

“燕西要兴办州学,爹爹对此应该有所耳闻吧。”

“这件事情的推进不会太顺利,负责州学的官员若是求到爹爹那里,爹爹记

得伸以援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州学一事几乎完全是由霍翎主导的。

这是她第一次完全凭着自己的心意,来推动一件政治事件的走向。

负责州学的官员,就算不是霍翎的亲信,也必然会烙下皇后一党的痕迹。

都是自己人,如果有帮得上忙的地方,霍世鸣当然不会吝啬帮助。

“你放心吧。”霍世鸣拍拍胸口,毫不推诿。

霍翎笑了笑,又道:“阿泽年纪不大,也可以考虑让他进州学读几年书。”

霍泽这位国舅爷的身份,可比何泰那位皇后堂兄还要货真价实一些。

如果霍泽进了州学读书,燕西官员和本地豪强一定也很乐意将他们的孩子送进州学里面,与霍泽成为同窗。

而且霍泽的性子还是太跳脱了,多念几年书磨磨性子也不错。

霍翎也不求霍泽以后能帮上她多大的忙,至少不能稀里糊涂铸下大错,扯她后腿。

霍世鸣没有霍翎想得那么远,但也觉得送霍泽去念书是个不错的主意。

父女两就燕西之事聊了许久,等方氏和霍泽抱着安儿找过来时,才止住话音。

方氏对于自己进宫求霍翎帮忙劝说方建白,结果方建白转头就被调去燕北一事,是十分错愕的。

不过事后方建白跟她开诚布公聊过,又有霍世鸣在旁边开解,方氏也就只能看开了。

她不看开也没办法。

方建白的婚事,她还能说上话。

但事关方建白的前程,事关方家的未来,全都系在丈夫和继女的身上,已经不再是她能左右的了。

当初继女没出嫁前,她心里不舒坦时,还能抱怨两句。

到了如今,若是她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别说丈夫,就连儿子和侄子都不会站在她这一边。

看着雍容华贵、风姿远胜往昔的继女,方氏已是深深体会到了,何为尊卑有别。

上元节后,霍家人带着帝后赏赐的东西,启程返回燕西。

礼部花了半个月时间,将民间投递上来的答卷一一批改完毕,择出成绩最好的二十人。

为了防止出现代答的情况,礼部还给这些人单独安排了一场考试。

确定这些人都有真才实学,不存在弄虚作假,这才上报给宫里。

几日后,这二十名从民间选出来的文人,以及二十七名从国子监选出来的监生,都被授予了官职。

一口气授予四十七人官职,这在大燕朝还是极少见的,当下就有朝臣提出质疑。

不过很快就被礼部和国子监联手骂了回去。

朝廷既要用人,焉能不封官?

再说了,这些人里,除了几个表现优异的被授予了七品学官之位,其余都是些八品九品不入流的小官。

封得再多,也不影响大局。

大多数人都被说服了,但也有极少数人微微蹙起眉。

七品、八品、九品的官职,当然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

他们所警惕的,是这种用考试来大批量选拔人才的办法……

朝中因为这件事情,着实闹出了不小风波。

风波因那四十七人而起,却与他们毫无关系。

他们在接受朝廷任命后,就在几位主官的带领下,收拾行李前往燕西,开始投入到兴办州学一事里。

等到朝中终于消停下来,安儿已经会开口叫“娘娘”了。

十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坐稳,还能在地上爬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80-90(第2/22页)

爬去。

霍翎命人在地上铺了毯子,就将孩子放到上面玩。

她和无墨一边陪着孩子,一边说起今年要怎么给她和景元帝庆生。

结果说着说着,原本爬远的孩子又重新爬回霍翎怀里,抓着她的胳膊,用含糊的声音叫了一声“娘娘”。

没错,季衔山小朋友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口喊的第一个词,既不是“母后”也不是“父皇”,而是“娘娘”。

这一声呼喊,把正在叫“娘娘”的无墨吓了一跳,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嘴。

霍翎也是一愣,搂住孩子,纠正道:“安儿,叫母后。”

无墨苦着脸:“估计是平时听我们喊娘娘听多了,就被他学了去。”

孩子在霍翎怀里咯咯笑,嘴巴一动,吐出口水。

霍翎用手帕擦了擦孩子的嘴角,笑道:“也怪本宫,想着他还小,就不急着教他喊母后和父皇。”

景元帝过来的时候,听霍翎提起此事,哪里还坐得住,当下就要去看孩子。

霍翎也不管他,先忙完手头的事情,这才过去寻景元帝和孩子。

到了偏殿,就听景元帝正在一个劲教孩子喊“父皇”。

孩子还以为景元帝是在跟自己闹着玩,咯咯一直笑。

霍翎停在不远处看着父子两,没有出声打扰。

景元帝过了好一会儿才注意到霍翎来了。

他玩笑道:“娘娘怎么不说话?”

霍翎配合着他:“娘娘怕抢了陛下的风头啊。”

结果就在这时候,孩子又叫了一声“娘娘”。

霍翎没想到孩子如此配合自己,大乐:“可见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

景元帝也忍不住笑了,提醒她:“安儿叫的是娘娘,又不是母后。等他先开口叫了父皇,你可别跟朕急。”

霍翎一想也是,连忙凑了过去。

孩子开口说出第一句话以后,再说其它的词就很快了。霍翎和景元帝配合着教了好几天,终于让他开口喊了“母后”和“父皇”。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大朝会上,一名姓康的吏部官员上了一道折子,请景元帝册立东宫。

“储君乃一国之本,陛下早立太子,也能让朝臣安心。”

至于要立谁为太子,折子里没有明说,也根本不需要明说。

这道折子一上,所有人侧目,看着浓眉大眼的康子真,在心里大骂这家伙奸诈狡猾。

尤其是邱鸿振、靖国公这样的皇后铁杆,更是险些气个半死。

这立太子的折子,还用你上吗?

当我们这些人想不到这一点吗?

我们不就是想着再等一等,结果好嘛,竟然被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家伙抢了先!

众人一边骂着康子真,一边也不肯落于人后,纷纷出列请立东宫。

大朝会结束后,还上折各种夸奖大皇子。

霍翎随便抽出一本看了两眼,又瞧了瞧不远处正在扶着栏杆学走路,走两步能磕绊三回的孩子,小声对景元帝道:“只看这些折子,我还以为安儿是尧舜转世,生而知之。”

也难为这些朝臣,对着一个还没满一岁的孩子,也能夸得如此天花乱坠。

景元帝哈哈一笑:“偏你促狭。”

霍翎将折子重新丢回去,也没有多说立太子的事情,转而与景元帝聊起抓周礼。

这场抓周礼,霍翎和景元帝都有意大办,从宗室到朝臣诰命,只要品阶够的,都在受邀观礼之列。

绝大多数朝臣都是第一次看到大燕朝未来的储君。

——虽然这位未来的储君,这会儿只是个粉雕玉琢的奶娃娃。

特意为了抓周礼而打造的桌子十分宽大,周围围了一圈东西,可以防止孩子不小心掉下去。

桌上已经堆满了东西。金银珠宝,经史子集,笔墨纸

砚,琳琅满目,都是内务府提前准备好的。

霍翎将孩子放进桌子里。

孩子坐在桌子上,用那双完全遗传自霍翎的眼眸,左右看了又看,这才慢吞吞在桌子上爬行。

宫人在旁边哄他,让他去拿东西,但他左摸摸,右瞧瞧,就是没有真正将东西拿起来。

“安儿,来这里。”

景元帝突然拍了拍手,用掌声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他一发话,周围原本还在起哄的宫人都噤了声,紧张地盯着孩子。

景元帝又拍了几次手,孩子终于发现了他,推开面前挡路的书本和毛笔,爬到了景元帝面前。

景元帝停下动作。

没有声音作为指引,孩子继续左摸摸,右瞧瞧。

仿佛是几经挑选以后,终于挑选出了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孩子在摸到一道明黄色卷轴时,突然一把握住了它,将它举到空中胡乱挥舞着。

崔弘益正要唱和出声,告诉众人大皇子抓到了什么东西。

结果他定眼一看,声音顿时磕巴起来。

“大皇子抓到圣、圣……”

李满白了眼这没出息的干儿子,高声道:“大皇子抓到一道圣旨。”

满堂皆惊。

霍翎也有些诧异,下意识看向景元帝。

抓周礼的东西,虽然都是内务府准备的,但也提前给霍翎报备过。内务府的人肯定不可能准备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明显是景元帝带过来的。

景元帝微微一笑,从安儿手里接过圣旨,递给霍翎:“打开看看?”

霍翎心中已有猜测。

打开一看,果然是一道册立大皇子季衔山为储君的诏书。

李满再次开口。

“陛下有旨——”

除了霍翎和景元帝外,周围众人纷纷跪下听旨。

李满将诏书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宣读出来。

原本就热闹盛大的抓周礼,随着这道圣旨的颁布,愈发隆重喜庆。

立储一事非同小可。

就如立后有立后大典一样,立储也要举办立储大典,昭告天下子民,敬告天地祖宗。

安儿年纪还太小,根本不可能独自完成大典,最后是由霍翎和景元帝一起陪着他完成了整场仪式。

东宫也被重新收拾出来。

不过在安儿六岁之前,都会继续住在凤仪宫里,由霍翎亲自抚养照看。

仿佛只是一晃眼的功夫,凤仪宫外的海棠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霍翎亲眼目睹了四场开花,也在中宫度过了她人生的四个年头。

在成为皇后的头两年,她整顿六宫,收拢六宫权柄。

借着两位公主去天章阁读书一事,试探朝臣的反应。

用何泰之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80-90(第3/22页)

,彰显自己的权威,让朝臣领略到她的行事风格。

再由何泰一案,开始追查各地监牧区的贪污渎职问题。

凭借这一次次机会,展露自己的政治天赋,让景元帝愈发信任她的能力,开始着手培养她,允许她涉足前朝,在御书房旁听君臣对奏,甚至同意她批复一些折子,让她进行决策。

在她怀孕以后,景元帝将燕羽军交给她的父亲来执掌。

只用了几句话,她就让何家失去了一个侯爵之位。

季渊晚那孩子也被送出皇宫。

在她成为皇后的第四年,她亲自推动并主导了在燕西兴办州学一事。

无需她做任何暗示,朝中那些想要依附她的人,就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上书请立东宫。

时至今日,在她的孩子正式被册立为太子以后,她终于彻底成势。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能制定多高规格,就制定……

立储大典结束后的第四天,宫里收到了肃亲王的死讯。

肃亲王这几年一直缠绵病榻,病情时好时坏,偶尔恢复一些了,也能出来走动一下。但大多时候,他都是待在王府里养病。

这会儿得知肃亲王病逝的消息,霍翎和景元帝也不意外。

只是,景元帝与这位亲叔叔的关系一向不错,心下难免唏嘘。

“前些天皇叔还说身体好些了,能来参加安儿的立储大典。谁想大典刚结束,人就去了。”

霍翎也道了句“可惜”。

她与肃亲王只见过几面,彼此间少有交谈接触。但只观肃亲王府的行事,也能看出肃亲王的智慧。

景元帝道:“早知道朕就不同意他参加大典了。”

霍翎却不赞同:“皇叔心系社稷,能看到陛下后继有人,国朝定下储君,他这一去,也去得安心。”

“皇叔只是命数到了,强求不得。”

“要是陛下当时没有同意他出席,说不定皇叔就要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了。可见陛下的决策是何等明智。”

景元帝也就是突然心生感慨罢了,听霍翎这么劝慰,也没有多纠结这个问题。

霍翎又道:“我们多给肃亲王府赐些奠仪,让皇叔的身后事更体面些。”

景元帝一叹:“也只能如此了。”

命人去传唤陆杭。

肃亲王病逝的折子是直接递进宫里的,礼部那边还没收到消息。

陆杭是进了宫后,才知道这件事情的。

他与肃亲王年岁相仿,两人虽没有结下很深的交情,也未必说得上是朋友,但总能称一句“故人”,也难免伤感。

“皇叔的谥号,朕已经拟好了。”

景元帝将刚写好的纸张递给陆杭。

“皇叔一生克己复礼,持节守身,兢兢业业,当得起一个忠字。”

一位亲王,能得到“忠”这个谥号,评价不可谓不高。

陆杭在心底反复默念几遍,拱手对景元帝道:“这个谥号,确实适合肃亲王。”

除了拟定谥号,景元帝还给肃亲王府赐下奠仪和治丧银子,甚至还带着霍翎过府祭奠了一番。

肃亲王的葬礼办得极其隆重。

作为京中宗室里辈分最高之人,不仅宗室来了许多人祭奠,就连朝中臣子也都带着家眷过来。

听闻帝后驾临,肃亲王府的人和一众宾客都有些讶异。

肃亲王世子亲自出面接待帝后二人。

看着肃亲王世子悲伤的面容,霍翎温声道了句“节哀。”

肃亲王世子叹道:“其实今年胡太医上门给我爹请脉时,就提醒过我们,让我们早做准备。”

“他老人家这一去,也好。这一去,就不用再受病痛折磨了。”

霍翎给肃亲王上过三炷香后,又去见了见肃亲王府的其他人,最后还摸了摸季二娘子和季三郎的头。

“瞧着都瘦了。”

季二夫人看霍翎亲近自己的儿女,心下也高兴。

不过如今这个场合,她也不会傻到将高兴显露出来,只道:“两个孩子和他们祖父关系好,这几天没怎么睡好。我们这些大人忙前忙后,一时也顾不上他们。”

霍翎温声道:“还是得多保重身体,尤其是孩子正在长身体。”

因着霍翎和景元帝身份特殊,略聊了几句话后,也不多留。

肃亲王世子送他们离开王府时,正好碰到端王和端王妃带着两个孩子过来祭奠。

两个孩子站在端王和端王妃中间,恰好将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妻分隔开。

端王看上去变化不大,只是这几年的不如意,让他原本疏朗清隽的眉眼,添了几分阴郁低沉。

这种若隐若现的阴沉,冲淡了他身上的富贵风流气。

端王妃的变化就显得很大了。

她瘦了许多,因为是上门祭奠长辈,她穿了一件素净的衣裙。潮湿闷热的风迎面吹来,衣裙紧紧贴在背脊上,勾勒出她瘦削到几乎只剩骨头的身形。

她的嘴唇天生向下,不过以前的她气色红润,唇角常带着温和不失礼的笑容,很难被人注意到这一点。

如今她面颊消瘦,薄薄一层粉遮不住苍白的肤色,面无表情站在那里,整个人的面相都显出几分讥诮刻薄。

“陛下,娘娘。”

看到帝后二人,端王第一个反应过来,抱拳行礼。

端王妃反应慢了一些,在端王行完礼后,才带着两个孩子行礼。

她的头埋得极低,一直到帝后二人的衣角都消失在视野里,才默默起身。

***

在肃亲王下葬以后,肃亲王府的人递上了辞官守孝的折子。

霍翎对景元帝道:“守孝是应有之义,我们不能拦着肃亲王世子他们尽孝。”

“皇叔这些年在国事上一向尽心,肃亲王世子也是个知礼能干之人,如果能早些将爵位定下来,也能让肃亲王府的人更感念陛下的恩德。”

景元帝笑道:“你说得对,是该早些定下来。”

肃亲王世子没有季渊晚那样的机缘,在肃亲王去世后,肃亲王世子只能继承郡王爵位。

景元帝直接下旨,让肃亲王世子承袭了郡王爵,成为肃郡王。

空缺出来的宗人府宗正一职,景元帝

交给了诚郡王。

这位诚郡王,在宗室里名声不显。

和肃郡王一样,诚郡王也是在先帝弟弟诚亲王去世后才承袭了郡王爵。

将旨意传达下去,景元帝对霍翎道:“如今先帝那一辈的兄弟姐妹,除了一位远嫁的衡安大长公主,就不剩什么人了。”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里,难免带上几分惆怅。

霍翎知道景元帝为何会做此感慨。

有长辈在世时对于年岁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80-90(第4/22页)

认知,和长辈都不在了以后对年岁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她安慰道:“陛下若是想念大长公主了,就给大长公主赏赐一些东西,再请她回京师多住一段时间。”

景元帝摇头一笑,压下心底的怅惘:“赏东西就好,回来一趟太折腾了,看姑姑自己的心意吧。”

肃亲王府的人在收到宫里的旨意后,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他们都觉得,陛下和皇后娘娘不会阻拦他们袭爵,但只要旨意一日未下,他们就生怕出现和承恩公府一样的变故。

季二夫人掰了个橘子,一边吃着一边道:“承恩公府有那样的下场,是因为他们不知好歹,看不清形势。我们家与娘娘素来亲厚,要我说,你们就是太多虑了。”

肃郡王在心里连连感慨自家老爹的英明。

要不是有肃亲王提醒,他们怎么会早早与皇后娘娘交好呢。

“如今爵位已定,我们也可以安心在家守孝了。”

***

随着肃亲王府的人闭门守孝后,肃亲王去世的余波也在慢慢消散。

枫叶染红,天气渐凉,尚衣局给太子殿下做好今秋的衣服后,第一时间送来凤仪宫。

霍翎拿起一套绣着老虎花纹的黄色袄衣:“这衣服好看,安儿穿起来肯定精神。”

“还有这一套红色的,也很喜庆。”

尚衣局石奉御笑着奉承:“皇后娘娘说得是。这套衣服的料子,我们选用了最正的红色。太子殿下肤色白,穿上去肯定和年画上的娃娃一样。”

霍翎笑着对一旁的宫女道:“将安儿抱过来,让他上身试一试这些衣服。”

宫女领命退下,正好与进殿禀报的无墨擦身而过:“娘娘,德妃娘娘又派宫女送东西来了。”

霍翎道:“让她进来吧。”

石奉御立刻提出告退。

霍翎没有留她,摆手示意石奉御退下。

不多时,德妃身边的大宫女被请了进来,手中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摆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布老虎。

霍翎拿起布老虎,来回看了几眼,赞道:“德妃的绣工当真精湛,怕是废了不少功夫吧。”

德妃身边的大宫女笑道:“我们家娘娘平日就喜欢做这些绣活,大公主小的时候,许多贴身衣服都是我们家娘娘亲手做的。只要娘娘和太子殿下喜欢,她下的那些功夫都不算什么。”

霍翎一笑,收下布老虎,又给德妃赏了不少东西,算是承了德妃的情。

等人一走,无墨道:“德妃娘娘这些天总派人往凤仪宫送东西,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只是想向本宫多多示好。”霍翎放下布老虎,笑道,“德妃真不愧是陆家人,这八面玲珑的性子,与陆杭颇有几分相似。”

霍翎才夸过陆杭,结果没两天,陆杭就给了霍翎一个惊喜——

陆杭上书,提议恢复皇后亲蚕礼。

亲蚕之礼起于周代,依照《周礼》上的记载,每年春天,皇帝要去天坛地坛祭拜农神,主持先农礼,祈求风调雨顺;皇后则要率领内外命妇前往北郊,主持亲蚕礼,祭祀先蚕神。用躬耕亲蚕的方式,来规劝农桑,鼓励百姓勤于耕织。[注]

在本朝建立后,只有太|祖时期举办过一次亲蚕礼。

自那以后,本朝就再也没有过关于亲蚕礼的相关记载。

如今陆杭突然提出恢复亲蚕礼,自然是为了向霍翎示好。

而这种事情,由他这个礼部尚书来提,实在是再顺理成章不过。

霍翎在得知此事后,心中一动,立刻就想明白了其中好处。

她以皇后的身份参加过许多祭祀仪式。但她所参加的每一项祭祀仪式,都是与景元帝一起的。

亲蚕礼却不同。

这种沿袭自周代的古礼,是历史上唯一一项,单独由皇后来主持的祀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马政、骑兵都算是戎事,她在军队一事上闹出的动静足够多了,短时间内确实不宜再向军队伸手。

那么在祀事上做文章,确实是个极好的方向。

如果能够恢复亲蚕礼,重新制定亲蚕礼的仪注,让它再次成为一项惯例,无疑能极大提高她在前朝的影响,体现中宫皇后的威仪。

“也难怪陆杭能做礼部尚书。本宫没想到的事情,他先替本宫想到了。”

心中打定主意,霍翎对无墨道:“去看看安儿醒着吗,醒着的话,抱他过来。”

无墨连忙去了,不多时,就将安儿抱来了。

“母后。”

安儿已经能站稳了,他不肯窝在霍翎的怀里,而是扶着霍翎,站在榻上。

霍翎也由着他,只是虚虚用手臂环在他身侧,以防他一个不小心没站稳。

安儿扯了扯自己的衣服,问霍翎:“这是什么?”

他今天穿上了那套黄色的绣有老虎花纹的袄衣,整个人裹得胳膊都有些抬不起来。

霍翎低头看去,笑着反问:“是什么?”

安儿咧开嘴:“是,老虎!”

霍翎看他胸口鼓鼓胀胀,似乎塞了什么东西在里面,就指着他胸口问:“那这是什么?”

他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才想起来这里面藏有东西,连忙将它掏出来:“会咬人,藏起来。”

霍翎一看,哑然失笑。

原来是德妃送的那只布老虎。

“你是想说,它会咬人,所以要藏起来吗?”

安儿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反正是点头了:“母后不怕。给母后。”

正说到这里,李满就过来了。

“娘娘,陛下请您去太和殿一趟。”

“好,本宫这就过去。”霍翎应了一声,扭头看向安儿,“要不要去找父皇?”

安儿脆声应好,又用力挥舞布老虎:“给父皇。”

霍翎佯怒,掐了下他肉嘟嘟的脸:“好啊,刚才还说要给母后,

现在就要给你父皇了。”

太和殿里,景元帝站在窗边,负手而立,正出神想着事情,突然就听到秋风送来孩子清脆的笑声,还有模糊的对话声。

景元帝唇角含笑,快步走了出去。

霍翎才刚走进太和殿,迎面就看到了景元帝。

她二话不说,直接将怀里的安儿递了过去:“陛下的儿子,陛下自己抱吧。”

安儿双腿在空中扑腾两下,还以为霍翎是在跟他玩闹,咯咯直笑。

景元帝接过安儿,目光却落在霍翎身上,笑问:“怎么,安儿惹你不高兴,你就将气撒在朕身上?”

霍翎被他这话逗笑:“臣妾可不敢对陛下生气。”

景元帝单手搂着安儿,另一只手来牵霍翎:“朕让人准备了你最爱的莲子羹,一会儿就该送来了,先进来坐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80-90(第5/22页)

才刚坐下,安儿就从怀里掏出了布老虎,在景元帝耳边小声道:“父皇,老虎。给。”

景元帝看着他手里的布老虎,又看着他身上的老虎衣服,夸他:“像只小老虎。”

安儿一下就来劲了,两只手放在腮边,做出老虎要吃人的样子。

景元帝哈哈一笑,再次搂住安儿,说:“行吧,这只小老虎给朕,这只小老虎——”

景元帝将安儿转了个向,让安儿的胳膊伸向霍翎:“娘娘要不要?”

霍翎失笑,从安儿手里接过布老虎。

景元帝顺势打量了几眼:“这只布老虎做得真不错,是内务府做的?”

霍翎摇头:“是德妃送给安儿的。”

提到德妃,景元帝就想起来陆杭。他微微点了下头,吩咐人赶紧去给太子准备一份鸡蛋羹。

用过东西,安儿就困了。

霍翎将他放到榻上,为他盖好被子,才轻声问景元帝:“陛下突然找臣妾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景元帝道:“陆杭上了一道折子,是关于恢复亲蚕礼的。此事与你有关,朕就找你来商量一下。”

“亲蚕礼?”霍翎只当自己是刚知道,“臣妾听说过,但本朝似乎没有皇后主持过亲蚕礼吧。”

景元帝回:“有过一次记载,是太|祖时期的事情了。不过那时简皇后重病,亲蚕礼是派遣了官员代简皇后祭祀先蚕。”

景元帝其实也不记得这件事情了,但陆杭的折子里有提到,这会儿听到霍翎问起,他也就说了出来。

霍翎问:“陛下是在哪里看到的记载?”

景元帝将折子找出来给她。

陆杭呈上来的折子非常厚,里面提到了本朝礼书中对亲蚕礼的规定,还有前朝时有关亲蚕礼的规定。

霍翎仔细看了一遍,合上折子:“本朝对亲蚕礼的规定,似乎大都沿袭自前朝礼书?”

景元帝道:“本朝只举办过一次亲蚕礼,仪注不够完备也是自然。”

霍翎眼眸一弯,自然而然道:“天下百物皆出于农,养蚕关乎国计民生,如果朝廷恢复了亲蚕礼,也能让百姓感受到皇室对养蚕织布的重视和推崇。”

“臣妾身为皇后,也愿意尽一份心,代表百姓祭祀祈福,祈求先蚕神赐福显灵。”

景元帝笑了下:“那就让礼部先准备着。”

霍翎用折子轻轻拍着掌心,温声提议道:“是该好好准备起来。前朝都亡了近百年,别的不说,前朝时举办亲蚕礼的祭坛,早已毁于战火之中。”

“正好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重修我朝礼书中有关亲蚕礼的部分。”

既然已经同意恢复亲蚕礼,景元帝自然也愿意将它办得更隆重些。

霍翎身为太子的亲生母亲,她的体面,也代表着太子的体面。

***

陆杭今天的心情十分愉悦,回到礼部衙门后,他也不急着处理公务,坐在窗边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顺手给自己泡了杯御赐的明前龙井。

才刚品完一杯茶,就见礼部右侍郎急匆匆走了进来。

“大人,宫里的旨意下来了。”

陆杭微微一笑:“我看你步履匆匆,还以为有什么急事。原来是为这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她被判无期徒刑[无限] 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也没说还要干这个啊[快穿] 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都市剧:从迎娶白富美江莱开始 雷呼的柯学日常 给咒术界一点直播震撼 文物修复,从入门到入土 抓住那些意难平[快穿] 无法标记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