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 130-140

130-14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首辅攻略手札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华京迷案录(探案) 清冷教授今天又破防了 扮演黑月光后男主更疯了[快穿] 我继承的森林有山灵 巫女[无限] 非人类侦查局 社恐小少爷带着崽崽闯末世 都是恶女了,为所欲为不过分

“我知道你们这些人在担心什么。

“这些年里,平定内乱、安稳朝堂的人一直是我。你们倚仗我的才能治理天下,又忌惮我有朝一日独断朝纲。

“需要我的时候,你们就暂时遗忘了我是女子,等天子长大,朝廷不需要我了,你们就想把我踢到一边。可这世间之事 ,岂能事事如你们所愿。”

文盛安道:“娘娘能保证……”

霍翎出声打断:“你没有资格,从我口中得到任何保证。而且,我这一生,已经没必要再向你们证明什么。”

她年少之时,想要向父亲证明,她才是那个可以振兴霍家、带领霍家重新走回巅峰的人。

入宫以后,想要向先帝证明,她是那个可以与他比肩、让他放心托付朝政的人。

成为摄政太后,她战战兢兢,夜以继日,连陪自己孩子玩闹的时间都没有,只为让朝臣顺服。

今时今日,她不会再被任何人的期待所裹挟。

她这一生,已经无需证明。

该轮到其他人来向她证明,他们的价值。

“如果你还想保留几分体面,在我将第一道致仕折子驳回去后,记得在三日内继续上第二道致仕折子,与我来一出三辞三让。”

文盛安终究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心下所忧虑之事,在他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了。

就算能看到,他已远离朝堂,又年迈衰朽,也做不了什么。

给宋叙留下最后的人脉和势力,让宋叙多看顾着陛下一些,也算是全了他和先帝的情谊。

“娘娘,臣去了。”

“去吧。”

天狩八年十月,文盛安在前两道折子被驳回后,上了第三道致仕折子。

霍太后挽留无果,准其离京,回老家颐养天年。

文党分崩离析。

文盛安长子、三子昔日犯下的一些过错再次被御史翻出来,经过一系列查验与核实,一个被贬祁州,一个被流放黄州,都是出了名的苦寒之地。

吏部右侍郎、都察院副都御史等多名文党核心官员,也相继被贬出京。

不少人暗自嘀咕,太后娘娘可真是深谙秋后算账的道理啊。

天狩六年三月,兴泰殿遭遇雷火,都察院副都御史上书,请霍太后下罪己诏,并大赦天下。

随后不久,霍太后抓住对手的疏漏,将陈浩言、崔原贬谪出京,却没动这位副都御史。

这位副都御史战战兢兢了好久,都没等到霍太后的打压报复,还以为那件事情算是彻底翻篇了……

结果那一口气刚松完,太后的惩戒就下来了。

有调离京师的人,自然也有从外头调回来的人。

在兴泰殿一事上受到牵连,被贬出京的邱鸿振,终于被调回来了。

离京前,他是兵部右侍郎。

如今,他的官阶看似没有变动,官职却从兵部右侍郎,变成了工部左侍郎。

邱鸿振拜倒在霍翎面前,热泪盈眶,失声哀嚎:“娘娘,娘娘啊,臣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您了。”

霍翎用手挡在额前,既觉这一幕伤眼,又难免有些好笑。

“行了行了,别哭了,哭得我头疼。不是都把你调回京了吗,还哭什么。”

邱鸿振哭也不是,嚎也不是,声音卡在嗓子眼。

霍翎摆手。

宫人上前,给邱鸿振递了块温水打湿的帕子,又带邱鸿振去一旁整理仪容。

“娘娘,我可算是见到您了。”

再次站在霍翎面前时,邱鸿振忍不住又重复了一遍。唯有如此,方能吐露他内心的激动与热切。

霍翎道:“当初那件事,确实是你受了委屈。”

兴泰殿失火那一晚,邱鸿振刚好在宫里当差。

霍翎的人和文盛安的人针对“兴泰殿失火到底是天谴还是人祸”一事来回博弈。

最终霍翎没有下罪己诏为这场天雷引起的火灾担责,但在宫中值守的邱鸿振和内务府总管,没能幸免于难。

邱鸿振眼泪差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130-140(第6/23页)

儿又下来了:“能得到娘娘这句话,我心里一点儿都不委屈。”

要说这两年,邱鸿振最担心的是什么。

那就是他在太后娘娘心目中的地位啊!

比不过承恩公就算了,谁叫承恩公是娘娘的亲生父亲呢;

比不过无锋就算了,那是自幼一起长大的交情;

比不过丁景焕就算了,这小子手段邪乎,坑起人来从不手软……

但是,他可是满朝文武里,第一个投靠娘娘的官员啊!

两年不在娘娘面前出现,万一被后来者居上了可怎么办。

要是霍翎听到他的心声,一定得感慨一句:这就是你每个月,都要写一封又长又烂的请安折子送进京的原因吗。

虽然邱鸿振的请安折子又长又烂,但他对太后娘娘的心还是苍天可鉴,而且也是个能担得起事的人,在地方这两年,不能说多出彩,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霍翎勉励了邱鸿振一番,又留邱鸿振在宫里用了顿饭。

邱鸿振离开皇宫,回到府邸,还没来得及坐下喝一口热茶,就听自家夫人说,有不少人递了拜帖过来。

邱鸿振道:“都有哪些人?”

邱夫人一连报了三个名字,都是邱鸿振昔日的同僚或下属。

邱鸿振道:“他们定是听说我回京了,想找我聚聚。”

夫妻两正说着话,门房步履匆匆走了进来。

邱鸿振问:“何事这么慌张?”

门房恭敬道:“老爷,方才有人送来了承恩公的请柬。”

邱鸿振与霍世鸣是多年老交情了。

当初霍家还没发迹时,霍世鸣领着三千兵马驻守在永安县里,邱鸿振是永安县令。

请柬上的内容很简单,大意是:霍世鸣在客云居设宴小聚,正好听说邱鸿振回京了。宴席上的宾客大都是熟人,要是邱鸿振有空的话,不妨一起过来坐坐。

……

“邱大人,这里。”

邱鸿振刚下马车,就看到丁景焕站在酒楼门口朝他招手。

邱鸿振笑着走上前:“丁大人,你怎么在这儿?”

丁景焕重新将两只手抄回袖中,这天儿是越发冷了:“楼上太闷,我下来等你,顺便透个气。”

邱鸿振用手指点了点他,笑骂道:“丁大人这话不实诚。你分明是下楼透个气,正好看到我来了,才顺便招呼了我一声。”

丁景焕也不尴尬,笑了笑道:“既然被邱大人点破,那我就不陪邱大人上楼了。宴席设在三楼,你先上去吧,我再在外头站会儿。”

邱鸿振辞过丁景焕,来到三楼。

三楼远比邱鸿振想象的要热闹。

说是小聚,里头坐满了人,粗粗一数,摆放了差不多三十张桌案,意味着至少有三十位客人受邀而来。

加上客人带来的晚辈或仆从,至少有六十人。

坐在上首的霍世鸣注意到了他,朗声一笑,端着酒杯迎了过来。

一众宾客的视线,随着霍世鸣的走动,一同落到了邱鸿振身上。

“邱兄,你可算到了。”霍世鸣亲热地挽着邱鸿振的胳膊,“来来来,你的座位在前头,今儿正好庆祝你升官之喜。”

邱鸿振还糊涂着呢,就被霍世鸣带到了前头的席位上。

霍泽打了声招呼:“邱叔,好久不见。”

邱鸿振对着霍泽点点头,才问霍世鸣:“霍兄,你办这个宴会的名头是什么?都怪我来得急,没备什么礼。”

霍世鸣道:“哪儿有什么名头,就是大家私底下聚一聚。要说真有什么名头,那就是为了庆祝我们大功告成。”

旁边一个邱鸿振不太认识的官员笑着附和:“是啊,我们大功告成,邱大人也顺利被调回京,还成了工部左侍郎,这样的大喜事,当然得好好聚一聚、庆一庆。”

邱鸿振有些听明白了。

这些人聚在这里,为的是庆祝文盛安致仕、文党树倒猢狲散一事。

邱鸿振不是这场宴席的主角,他刚到场时,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有不少人过来与他打招呼、给他敬酒。

但打过招呼,敬过酒,众人又都奔着霍世鸣去了。

“要不是有承恩公领着我们,斗倒了那文盛安,现在哪儿能有我们的好日子过。”

“是啊,文盛安在朝中得意了那么多年,还不是被承恩公解决了。”

还有人面露可惜:“承恩公才回京数月,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要是承恩公早几年就回京,哪儿能让文尚书风光这么久?”

“哎——”另一人道,“邵兄,你还叫什么文尚书。”

“对对对,是我嘴快。我自罚三杯,诸位莫要生气。”

有人恭维,也有人道:“承恩公,我有一位同窗好友,想要与您结识一二,不知您愿不愿意赏个脸,让他下回跟着我一道赴宴?”

还有人向霍世鸣打听:“如今朝中官员调动频频,承恩公可有打听到什么内幕?”

霍世鸣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

邱鸿振看得暗暗咂舌。

他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不见刀光剑影、却比刀光剑影更为血腥凶残的争斗,所以对于这一幕,终究有点儿不适应。

好像知道丁景焕那么喜欢喝酒的人,为什么宁愿舍了满桌酒水,也要下楼透气了……

这场宴席,邱鸿振颇有些格格不入。即使有意融入,也不如其他人表现热络。

等丁景焕再次出现在宴席上时,宴席已过了大半。

“丁大人……”邱鸿振幽幽看了丁景焕一眼。

丁景焕一脸无辜:“邱大人这是怎么了,来来来,我敬你一杯。”

邱鸿振到嘴的话语,都被丁景焕这杯酒堵了回去。

他还想再说些什

么,但环顾一圈满堂宾客,还是笑着饮下美酒,将话题转到丁景焕身上:“丁大人在京兆府待了八年,也该动一动位置了吧。”

丁景焕惬意地品着美酒,用十分讨打的语气道:“不急,不急。我在京兆府待得很自在。”

邱鸿振叹息,一点儿也不掩饰自己的艳羡:“也就只有丁大人,才能开口说自己不急着升官了。”

娘娘对丁景焕的信任和倚重,只要是长眼的人都能看到。

有着这样的恩宠,自然无需急切。

丁景焕哈哈一笑,伸长胳膊去搭邱鸿振的肩膀:“邱大人羡慕我,我还羡慕邱大人呢。副都御史才刚调走,你就高升回京了,可见你在娘娘心中的份量。”

邱鸿振被说得眉开眼笑。

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祝女官,祝青云。……

这场宴会,勉强称得上宾主尽欢。

随后几日,刚刚在工部报道完的邱鸿振,又一次收到了宴会的邀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130-140(第7/23页)

邱鸿振抹不开情面,也不想得罪霍世鸣,再加上他确实有段时间没有回京,需要多和同僚走动走动,便再次欣然应邀。

到了地方以后,他才发现一些不同。

上回还来坐了坐的丁景焕,这回连面都没有露。

不过少了一个丁景焕,丝毫不影响宴会的热闹。放眼一看,就知道参加宴会的人比上回多了不少。

其中几人,要是邱鸿振没记错的话,他们以前好像是文盛安一派的官员。

……这是看文盛安倒台了,就想办法钻营到了承恩公面前?

连着参加了三场宴会,这天上朝时,邱鸿振趁着丁景焕不备,抓着他的胳膊,将他拉到一旁,问他最近怎么都没去参加宴会。

丁景焕道:“京兆府最近公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

邱鸿振对这番解释,只信了一半:“丁大人,你我都是娘娘的人,你可不能这么不讲义气。”

丁景焕装糊涂:“邱大人这话,我不明白。承恩公请你去参加宴会,让你多结交一些朝中官员,还能害了你不成?”

邱鸿振自问不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但他能稳稳当当走到今日,也有自己的政治智慧。

可能是他没有亲眼目睹到承恩公一呼百应,联合百官弹劾文盛安的场景吧,他总觉得承恩公的作派有些不妥当。

太高调,太张扬了。

说得好听点,那叫结交朝臣。

说得难听点,那就是笼络党羽。

邱鸿振悄悄张望四周,低声向丁景焕打听:“娘娘知道这件事情吗?”

丁景焕打了个哈哈。

邱鸿振不依不饶,想从丁景焕口中问出一句准话。

丁景焕被烦得不行。

眼瞅着再纠缠下去,就要耽误上早朝的时辰了,丁景焕只好给了句准话:“连你都觉得承恩公的行为高调,娘娘又怎么会没有耳闻。”

邱鸿振心中一凛。

虽然他还不清楚娘娘对此事的态度,但看丁景焕一副不想沾手的模样,邱鸿振觉得,自己下回再收到承恩公的请柬,能推就推了吧。

心下有了决定,再次收到霍世鸣的请柬时,邱鸿振称病推辞了。

府中管事回去向霍世鸣禀报时,霍世鸣也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邱鸿振不来就不来吧。

如今想要出席宴会、与他攀上交情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少邱鸿振一个也没什么。

***

丁景焕跟邱鸿振说他最近很忙,这话并非借口。

大朝会上,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和京兆府联名上书,表示《新刑统》已修订完成。

这本全称为《燕天狩详定刑统》,简称为《新刑统》的法典,于天狩八年十一月彻底修订完成,由太后和天子一同诏令颁行天下。

所有参与修订刑统的官员,皆有嘉奖晋升。

在京兆尹这个位置上连任三届的丁景焕,成为刑部左侍郎。

在礼部郎中一职待了六年的宋叙,被调往吏部,接任吏部右侍郎之位。

同月底,祝婉从苍州城赶到京师,敲响京兆府外的那面登闻鼓,再次状告自己的亲生父亲,锦州商铺掌柜邹天翊。

这起被搁置两年的子告父案,随着《新刑统》颁行天下,再次回归世人的视线。

还未离任的丁景焕亲自接下祝婉的状词。

丁景焕还特意进了一趟皇宫,希望霍翎能宽限他一些时日,容他开堂审理完此案,再去刑部报道。

霍翎自然恩准,并对此案做出垂询。

季衔山刚好也在寿宁宫,他对祝婉印象很好,特意叮嘱道:“祝姑娘总算能了却心结了。丁老师,你一定要好好审。”

丁景焕笑着答应,又道:“祝姑娘见到我的时候,还托我问一问娘娘和陛下。不知道她有没有这个荣幸,进宫来给娘娘和陛下请安。”

霍翎道:“她将苍州城慈幼局打理得很好,我还没有来得及奖赏她。等此案结束,你带她进宫。”

***

有太后和天子的垂询,这个案子的影响就更大了。

对于如何审理此案,丁景焕早就打好了腹稿,没有急着开堂,不过是为了造势。

等到此案闹得沸沸扬扬,从朝廷到民间,都有许多人在议论此事,丁景焕才不慌不忙开堂。

祝父邹天翊虽然是入赘祝家的,但这十几年里,锦丰商铺都是由邹天翊打理。而且祝家的资产,相较于祝母去世那年,也有了不少变动。

丁景焕没有一味偏袒祝婉,而是选择秉公执法。

不过三天,这起拖了许多年的案子,终于尘埃落定。

祝婉没能拿回祝母留下的所有财产,但最重要的祖宅和商铺,都被判给了她。

捧着这张墨迹崭新的判决书,祝婉泪流满面。

她终于能够告慰祖父和娘亲的在天之灵。

……

丁景焕给了祝婉一晚上的时间,让她平复心情。

次日一早,丁景焕带着祝婉进宫。

祝婉满心忐忑,被带到霍翎面前时,有种说不出来的紧张。

她不敢抬头直视霍翎的容颜,视线垂落在那条拖曳的玄色裙摆上,又被那繁复华丽的花纹所吸引。

上首传来一声轻笑,与记忆里一般无二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上。

“在苍州城那会儿,不是挺大胆的吗。起来说话。”

祝婉恭敬起身:“那时候不知者无畏,让娘娘见笑了。”

霍翎道:“行了,坐下吧。都是熟人,不用讲究这些虚礼。”

祝婉坐到丁景焕下首。

无墨亲自给祝婉端来一碟果子,在祝婉抬头看她时,笑着与祝婉打了个招呼。

祝婉由衷欢喜:“无墨姐姐,好久不见。”

霍翎也给自己剥了个果子,不急着聊正事,而是问起祝婉到京师后,有没有去哪儿逛过。

祝婉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去了大相国寺,樊楼,还去了慈幼局看看。”

大相国寺和樊楼,都是京师数一数二的地界。但凡外乡人到了京师,基本都会先去这两个地方逛逛。

相较而言,祝婉会选择去慈幼局看看,就让人有些意外了。

霍翎也没掩饰自己的意外:“怎么会想到去京师慈幼局?”

祝婉道:“京师慈幼局办得比苍州城慈幼局要好很多,我现在不管慈幼局了,但还是想去看看。要是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可以写信回去告知其他人。”

霍翎微微颔首。

已经不用再细问苍州城慈幼局的情况了。

祝婉能有这份进取的心思,苍州城慈幼局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霍翎话锋一转,顺势问起祝婉接下来的打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130-140(第8/23页)

祝婉从生父手里夺回了祖宅和商铺,接下来她打算如何处置它们。

祖宅好说,只要重新打一块牌匾,把“邹宅”改回“祝宅”就好了。

但商铺总是需要花心思经营的。

祝婉早就已经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会儿听霍翎问起,也不慌张。

要换做没有遇到霍翎的时候,祝婉肯定会选择留在苍州城,独自一人支撑商铺,努力将商铺经营好,争取让商铺恢复到昔日祖父还在世时的辉煌。

但两年前的相遇,彻底改变了祝婉的命运。

在苍州城慈幼局的两年,也让祝婉得到了更多磨砺与锤炼。

商铺对她来说,更多的是一份念想。

一份亲人留给她的念想。

如果她没有更好的选择,也没有更远大的志向,那她只需要留在苍州城,打理好这份念想就够了。

但现在,她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也有了更远大的追求。

所以祝婉有意将祖宅和商铺留给忠仆打理,而她自己——

“娘娘。”祝婉起身拜倒,“不知民女是否有这个荣幸,追随侍奉在娘娘左右。”

霍翎微微一笑,看向无墨。

无墨脚步轻快,上前扶起祝婉,从怀中取出一物,是早就准备好的四品女官令牌。

“祝女官,这是你的令牌,还请拿好。”

祝婉鼻尖一酸,低下头来,手上动作却不含糊,第一时间握住令牌。

感受到掌间令牌的纹路,祝婉只觉得自己的心口鼓鼓胀胀,被难言的酸涩与欢喜填满。

丁景焕也抱拳起身,恭贺祝婉得偿所愿。

祝婉回了一礼,认真向丁景焕道谢。丁景焕可没少为了她的案子费心。

等祝婉整理好自己跌宕起伏的心

情,她再次开口:“娘娘,我想厚着脸皮再求您一件事。”

霍翎心情颇好:“直说便是。”

祝婉道:“我想请娘娘重新给我赐个名。这个名字,是邹天翊给我取的,我如今要开启一段新的人生,也想要重新换一个名字。”

她刚出生那一年,邹天翊的真面目还没暴露,与她娘感情极好。

因为她跟她娘姓,取名这件事,在邹天翊的极力要求下,她娘就交给了邹天翊。

“婉”这个名字并非不好,但放在“祝”姓后面……

从她生出以子告父这个念头起,她就注定不可能成为什么温婉淑娴的典范。

她不需要任何人祝她温婉娴雅。

霍翎想了想,突然想到一个与祝姓很搭的名字:“你觉得青云这个名字如何?”

青云……

祝青云?

祝婉愣在原地,久久没能回神,无墨赶紧开口提醒:“祝女官,你在发什么呆,还不快谢恩。”

太后娘娘金口玉言,亲自给一个人取名叫祝青云,这个人就一定能青云直上,前程无忧。

天大的机缘摆在眼前,赶紧顺坡答应下来才是啊。

经无墨提醒,祝婉也终于反应过来:“谢谢娘娘,我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名字。”

无论是这个名字本身的寓意,还是这个名字背后所寄托的某种希冀。

祝青云都喜欢得不得了。

霍翎给祝青云留出一些时间,让她安心处理完祝家的事情,再进宫当差。

与此同时,寒冬腊月,风雪漫天,几道疾驰的骏马如闪电般闯入京师,直奔皇宫而去。

离京小半年的无锋,终于从行唐关归来。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新任兵部尚书,承恩公……

一滴接着一滴的水珠从孔中滴漏,时间悄然流逝,窗外日影西斜。

长风从半开的窗户吹入,桌上的密折被吹得哗啦作响。

纸业翻动间,白底黑字清晰映入眼帘。

——承恩公每年从榷场获得的巨额利润,去向不明,疑似用于笼络包括行唐关副将刘集在内的多名边将。

修长的指尖轻轻压住纸页,霍翎拿起密折,随手丢入火盆。

骤然升起的火舌,在霍翎眼底明明灭灭。

无锋单膝跪在下首,屏息凝神,生怕惊扰到霍翎的沉思。

良久,霍翎才开口,示意他起来说话:“你在行唐关这几个月,都查了些什么。”

无锋不敢隐瞒,将自己这几个月的行踪一一道来。

今年五月,吏部右侍郎上书,弹劾承恩公霍世鸣拥兵自重、以权谋私。

无锋奉命前往行唐关彻查。

一开始,无锋的调查毫无进展,直到无锋转去调查行唐关副将刘集这几年的经历,才从中察觉到一丝不对。

刘集会被塞到行唐关担任副将,主要是因为霍翎想要节制霍世鸣的权力,不让他在行唐关一家独大。

所以刘集刚到行唐关那两年,与霍世鸣手底下的将领,闹出过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无锋道:“刘集这个人还算聪明,知道什么人可以招惹,什么人不可以招惹,所以他一向只找底下人的麻烦。

“直到有一回,刘集和燕羽军统领孙裕成发生了矛盾。”

孙裕成不仅是霍世鸣的心腹,也是从小看着霍翎长大的长辈。

孙裕成这个根基深厚的燕羽军统领,可比刘集这个初来乍到的行唐关副将,有份量得多。

这两人对上,刘集自然是讨不了什么好。

但刘集是霍太后派去的人,太不给刘集面子,就会得罪刘集背后的霍太后。

所以这件事情闹到最后,霍世鸣出面设宴,当了一回中间人,给两人说和。

“从那以后,刘集在行唐关的境遇,变得越来越好。”

霍翎淡淡道:“当初是谁将刘集举荐给我的?”

竟然如此愚蠢,被人拿捏住了都不知道。

无锋苦笑一声,继续道:“除此之外,属下还查到了一件事情。这几年时间里,刘集在老家置办了大量田地商铺。”

霍翎道:“置办田地商铺需要一大笔钱,你怀疑,这笔钱是承恩公给刘集的?”

无锋道:“属下无能,没有查到两人间有金钱往来,却意外探查到,刘集的亲信可以自由出入榷场。”

燕西榷场是霍世鸣的钱袋子。

如果没有霍世鸣的首肯,刘集的亲信不可能自由出入榷场。

直接给钱贿赂是下下策,巧妙一点的做法,就是将榷场每年的利润,分个一成半成的给刘集。

霍翎眼眸微闭,复又睁开:“丁景焕那边怎么说?”

无锋道:“丁景焕提审了刘集,刘集承认他确实从榷场中分了一杯羹,却坚决否认自己投靠了承恩公。”

霍翎轻轻一笑,为刘集这苍白无力的辩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130-140(第9/23页)

拿了上官的好处,还想明哲保身、隔岸观火?

只要刘集收下这笔数量可观的钱财,就与霍世鸣达成了一种默契,也被霍世鸣拿捏住了把柄。

霍世鸣根本不需要刘集彻底倒向他,只需要保持这份默契,让刘集对行唐关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够了。

“娘娘。”无锋有些犹豫,“承恩公为何要这么做?”

“是啊。”霍翎道,“父亲为何要这么做。”

联想到种种往事,霍翎笑了一下,道:“看来我将孙裕成任命为燕羽军统领,又将刘集派去行唐关分权的做法,让父亲很是不满。”

她将刘集派去行唐关分权,制衡父亲的权力。

父亲就用这种迂回委婉的方式,重新让行唐关只有一个声音。

无锋浑身一震,为霍翎话语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娘娘……”

霍翎的视线落在无锋身上:“你一路风尘仆仆,先下去好好休息吧。在家中多休整几日,再回来当差不迟。”

无锋咽下到嘴的询问,开口笑道:“多谢娘娘体恤。不过属下离京数月,朱雀卫那边堆积了不少事务,不敢再怠慢,明日就可以回朱雀卫报道。”

***

这段时间,霍世鸣都在客云居设宴。

他没有选在樊楼设宴,而是选在客云居设宴的原因也很简单。

客云居不如樊楼有名,也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大酒楼。

能在京中开得起这样大酒楼的,背后自然都有极为不凡的背景。

客云居原先的靠山,是文盛安的大儿子。

在文盛安倒台后,客云居原先的靠山自然是靠不住了。

客云居的掌柜就想了些办法,搭上了霍府的线,用酒楼每年两成利润,换取霍府的庇护。

在樊楼设宴还需要自己掏钱,在客云居设宴却不用掏一分钱,霍世鸣如何选择还需要考虑吗。

繁华热闹的宴席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

霍世鸣用了两块刚烤好的鹿肉,放下筷子,听到周围人在聊祝青云的案子。

“以子告父,罔顾人伦,骇人听闻。我大燕出了这样一起案子,真是民风败坏了。”

“丁大人也真是的,不仅没有惩罚那祝氏女,还明里暗里回护对方,最后还判给祝氏女这么多钱财。这不是鼓励其他人跟着祝氏女胡闹吗。”

“要我说,根子还在《新刑统》上。”

“蒋兄慎言,《新刑统》可是太后娘娘着令修订的。祝氏女的案子,太后娘娘也多有过问。”

……

“说到祝氏女,我这里还有一个消息,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说了。”

“什么消息。”

“这位祝氏女得了娘娘青睐,被娘娘召到身边担任女官了。而且,娘娘还给她赐了一个新名字。”

听到这里,就连原本不太感兴趣的霍世鸣,都抬起眼眸,朝说话那人看过去。

有人感慨:“这祝氏女,运气可真好。”

方才说话那人摇头叹息,语气里含了十足的羡慕:“何止是运气好,简直是一步登天。你们不知道娘娘给她赐了什么名字。”

“什么名字?”

“青云。祝青云。”

不少人倒抽一口

冷气。

得太后娘娘赐名,已是极荣耀的事情。

得太后娘娘赐名“祝青云”,那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飞黄腾达。

一时间,不少人都忍不住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将家中女儿也送进皇宫谋个女官的差使。

要是能因此入了太后娘娘的眼,那对整个家族来说,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

“爹。”

霍泽突然凑到霍世鸣身边。

“你之前不是说,想让娘娘给孩子取个大名吗。如今文盛安已经被驱逐出京,你看是不是该趁着这会儿娘娘心情好,与她提一提此事。”

经霍泽这么一提醒,霍世鸣也想起来了。

他颔首道:“行,正好我也有段时间没进宫了。明日我将你娘备好的年礼亲自送进宫里,顺便与娘娘说一声。”

在霍世鸣和霍泽看来,请太后娘娘给孩子取名一事,确实只能算是“顺便”。

为了帮太后扳倒文盛安,霍世鸣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太后升了邱鸿振、丁景焕、宋叙他们的官,却迟迟没有赏赐霍世鸣。

他已是一等承恩公、行唐关主将,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职,都差不多到头了,没什么可升的。

而且霍世鸣也很满意自己的现状,根本不打算挪动位置离开燕西。

京师确实繁华,可京师有太后,有天子,有王公大臣,哪里有在燕西一家独大自在呢。

这份功劳不用在他本人身上,自然是要惠及到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太后娘娘肯赐名给一个商户之女,难道还会不愿意给自己的侄儿一个恩典吗?

翌日一早,霍世鸣抱着长孙,带着几大车年礼进宫。

今天是腊八节,季衔山正在陪霍翎喝腊八粥。

看到霍世鸣抱着孩子走进来,季衔山放下碗,高兴道:“阿兴也来了。”

季衔山从霍世鸣手里接过小表弟阿兴,又问霍世鸣:“外祖父用过腊八粥了吗?”

霍世鸣朗声一笑:“一大早起来用了一碗,不过你外祖母的厨艺和宫里的御厨肯定没得比。”

季衔山命人再去取一碗腊八粥来:“外祖父正好尝尝御膳房的手艺。”

霍世鸣道:“行,我胃口一向好,这会儿闻着食物的香味,又有些饿了。”

季衔山低头逗弄孩子,随口问霍世鸣今日怎么进宫了。

霍世鸣说起年礼的事情。

那几大车年礼,有一部分是孙裕成准备的,一部分是方家准备的,霍世鸣进宫时也一起带过来了。

“以前家里给陛下和娘娘准备年礼,都是早早准备好,然后派管家从行唐关送到京师。

“今年我有幸留在京师过年,就不用那么折腾了,可以直接送到陛下和娘娘手里。”

霍翎方才一直在安静喝着腊八粥,这会儿听到霍世鸣的话,才缓缓开口:“确实是有很多年,不曾与父亲一起过年了。”

霍世鸣面露唏嘘:“算一算时间,都有十四个年头了。”

霍翎笑了笑,对季衔山道:“别逗弄孩子了。再不去天章阁上课,就该迟到了。”

季衔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青云,你去把孩子抱到我身边。”霍翎侧头,对一旁的祝青云吩咐道。

霍世鸣顺势扫了一眼。

原来这位就是最近风头正盛的祝青云祝女官。

祝青云将孩子放到霍翎身边,霍翎一只手托着孩子,一只手抚了抚孩子肉嘟嘟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