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第176章(1 / 2)
林小树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墨水微微晕开,像一颗落在雪地上的泪。他没察觉,只是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仿佛要把它刻进骨头里。窗外风声轻响,启明星渐隐,天边泛起鱼肚白。巷子还睡着,只有锅炉房传来一声低沉的“咕咚”,像是大地翻身。
他合上《教学手记》,轻轻放回原处。这本子如今已被翻得卷了边,纸页间夹着各种小纸条??有人写下的电压公式,有人画的电路草图,还有小满偷偷贴的一张卡通贴纸:一个戴护目镜的小人举着扳手,写着“修车超人上线!”林小树每次看到都忍不住笑,可今天,他只觉得胸口暖得发胀。
他起身走到墙角,从工具箱最底层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图纸。那是他在云南山村时,和小满一起画的三轮车改造方案。当时他们蹲在泥地上,借着手电筒的光一笔一划描,旁边坐着几个孩子,眼睛亮得像星星。现在这张图已经被他用透明胶带一层层粘好,边缘磨出了毛边,但他舍不得扔。
“你又熬夜了?”
门口传来声音。林小树猛地回头,看见陈岩站在那儿,手里拎着两碗热腾腾的豆浆油条。
“我……就想再看一遍笔记。”林小树有些局促地把图纸塞回去。
陈岩走过来,把一碗递给他:“笔记看得再多,不如亲手拆一次发动机。”他坐下,咬了一口油条,“你知道为什么我让你先学万用表吗?”
林小树摇头。
“因为所有故障,最先出问题的不是零件,是电流。”陈岩说,“你看不见它,但它决定了整辆车能不能活。人心也一样。你刚来的时候,心里那股劲儿断了,就像线路断路。我们得先接通,才能谈启动。”
林小树低头喝了一口豆浆,热流顺着喉咙滑下去,整个人好像被熨平了褶皱。
“今天有个新任务。”陈岩拍拍他肩膀,“市郊福利院打来电话,说有辆电动轮椅坏了半年,老人出不了门。他们试过好几个修理铺,没人愿意接??太旧了,不赚钱。”
“我们去修?”
“当然。”陈岩笑了,“你以为‘坏车别扔’四个字是随便写的?只要是还能喘气的机器,就值得救。”
八点整,改装维修车驶出小巷。车顶加装了太阳能板,后备箱多了急救包和便携式焊接设备。林小树坐在副驾,怀里抱着那张三轮车图纸,像是护身符。后座是小满、刘志和周小雨,四个人挤在一起,说着笑,车里热闹得像过年。
路上花了两个多小时。福利院坐落在一片老居民区背后,灰墙绿窗,院子里几棵梧桐树遮出大片阴凉。一位穿白大褂的护士迎出来:“你们可算来了!王奶奶天天念叨,说想去看外孙女学校演出,就差这一程路。”
她领着众人走进一间平房。屋里安静,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一张轮椅上。那是一辆老式电动轮椅,漆面剥落,扶手用胶布缠了好几圈,电池盒裂了缝,电线裸露在外。
“修得好吗?”护士小声问。
陈岩没答,蹲下身检查线路。他手指轻轻拨开电线,眉头越皱越紧:“电池反接过,烧了控制模块。电机倒是还好,但长期缺电运行,碳刷磨损严重。”
“能换新的吧?”小满问。
“市面上早停产这种型号了。”陈岩摇头,“咱们得自己改。”
林小树默默蹲在一旁,伸手摸了摸轮椅的脚踏板。上面有一道深深的划痕,像是被人用力蹬过很多次。他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护士:“王奶奶……以前是做什么的?”
“小学老师。”护士笑着说,“退休三十年了,可到现在还给孩子们补课呢。她总说,只要还能说话,就不能看着娃娃们掉队。”
林小树心头一震。
中午,他们在院子里搭起临时工作台。刘志负责拆解电机,周小雨测试电源输出,小满翻箱倒柜找替代元件。林小树主动提出重绕控制板,这是他最近练得最多的一项技能??在云南时,他曾为三轮车手工绕制点火线圈,连续失败七次,第八次才成功。
“你行吗?”小满有点担心地看着他。
“我想试试。”林小树声音不大,却很稳。
下午三点,第一块控制板烧毁。烟味刚冒出来,他就迅速切断电源,没让火势蔓延。他低头检查焊点,发现一处虚接。手有点抖,但他没停。
第二次,电压不稳,芯片击穿。
第三次,程序逻辑错乱,电机反转。
汗水顺着额角滑进眼睛,辣得生疼。他的工装后背湿了一大片,指甲缝里全是焊锡渣。可他始终没抬头,也没说话,只是反复对照《教学手记》里的笔记,一遍遍修改电路设计。
夕阳西下时,第五块板子终于通过初步测试。
“动了!”小满突然尖叫起来。
只见轮椅的右轮缓缓转动了一圈,随即停下。众人屏息,陈岩凑近查看数据:“方向正确,扭矩达标,就是续航估计撑不过半小时。”
“够了。”林小树轻声说,“只要能让王奶奶走到学校门口就行。”
晚上七点,轮椅重新组装完毕。他们推着它来到王奶奶房间门口。老人坐在床沿,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听见动静抬起头,眼神浑浊却带着期待。
“谁呀?”她问。
“王老师,”陈岩上前一步,“我们把您的轮椅修好了。”
老人愣了几秒,忽然颤巍巍站起来,扶着墙挪到轮椅旁。她伸手摸了摸扶手,又低头看了看脚踏板,嘴唇微微抖着:“这椅子……陪我八年了。孩子们都说废了,可我不信。它载过我去看病,载我去教室,还载我去看过外孙女第一次登台唱歌……它怎么能说废就废?”
她说完,慢慢坐上去,双手握住操纵杆。
全场安静。
她轻轻一推??
轮椅平稳前行,穿过走廊,转了个弯,稳稳停在院中梧桐树下。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王奶奶仰起头,看着满树金黄的叶子,忽然笑了:“真好啊……我又‘走’出来了。”
第二天清晨,林小树独自回到车间。他从工具箱取出一个小铁盒,打开,里面是一截烧焦的电阻、一块碎裂的芯片,还有那五块失败的控制板。他在盒子底部贴了张纸条:
**“失败也是零件。”**
然后他拿出新笔记本,在首页写下:
**“第三课:修别人之前,先学会接住自己的破碎。”**
日子一天天过去,维修站越来越忙。除了日常接单,他们还开始承接学校、社区的公益项目。十月,江东阳带来一台报废的广播车,说是老城区要搞文化复兴节,需要流动宣传车。陈岩二话不说接下任务,带着全员攻坚两周,硬是把一辆破铜烂铁改造成集音响、投影、应急供电于一体的多功能车。通车那天,整条巷子的人都跑出来看,孩子们围着车跑圈,笑声震天。
林小树负责车内电路集成,完工后累得直接躺在车厢里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件工装,抬头看见李秀兰正笑着收拾工具。
“妈……”他脱口而出,说完脸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