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 30-40

30-4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退圈后我成了锦鲤 我小妲己才不是厨子呢[美食] 甜文造饭计划[快穿] 武学大佬在七零 西汉支教指南 综漫:从零开始建造幻想乡 名利场人 [西游]猴哥是我,八戒呀! 傲娇的越前学弟 春光错位[娱乐圈]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30-40(第1/22页)

第31章 第 31 章 挨打

魏承用袖子擦擦眼睛, 他宁可怀疑是自个儿看岔了,也不相信这摆弄了一个冬日的小泥罐竟然变成了铜子做的?

“罐罐。”魏承将小泥罐送到罐罐眼前,有些茫然道:“你看看你的小泥罐, 是, 是不是……”

“呀!”

罐罐捧过罐子,两只白胖的小手胡乱扑着, 一会儿功夫地上就落了一层黄泥碎块, 而他手中的泥罐子也露出微带金黄的底色。

那, 那分明是质地细密, 光滑锃亮的铜子!

魏承眨眨眼,十分惊愣道:“这, 这怎么就变成铜罐了?”

罐罐歪歪头,黝黑的眸中也充满困惑:“罐罐,也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魏承忍住紧张, 想到什么道,“那,那罐罐可还记得这罐子你是打哪得来的?”

罐罐还是乖乖摇头:“罐罐,还是不知道。”

他忽然又举起手中的铜罐:“泥罐罐,变成铜罐罐, 不好吗?”

好,怎么能不好, 只是魏承摸不准这罐子是一开始就是铜罐还是后来变的……

仔细想来罐罐还曾带着小泥罐住过王壮子家, 就王壮子和郑氏那样贪婪无度的人,想来早就仔细摆弄过这罐子,难道他们就没有发现过这罐子的不同凡响?

魏承忍住满腔疑惑和心惊,拿过一旁的帕子轻轻将小铜罐上的污泥擦掉,道:“变成铜罐当然是好事, 要知道这重量不轻的小铜罐可就是咱们累死累活赚得铜钱熔制而成的,只是哥哥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及。”

罐罐小手托着下巴,欢喜道:“那,哥哥就有钱钱,读书了!”

魏承一怔,他今天才被那狗仗人势的甄管事借着家贫出身羞辱,家里的泥罐就忽然变了铜罐,想来这就是罐罐为满足他读书识字心愿又大显“神通”了?

魏承心里有些酸也有些暖,自他爹死后他从来没想过这世间还会有人这样护他,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声感动的轻叹:“罐罐。”

罐罐跳起来,伸着小手:“要抱。”

魏承将小娃抱起来,又摸摸他的头,认真道:“好罐罐,小泥罐变成铜罐的事情只能咱们知道,万不可和他人提起。”

罐罐歪歪头:“晓得了。”又一只手搂紧魏承的脖子,一只手点点火炕边锃亮的铜罐,“这个可以让哥哥,买好多好多,纸纸吗?”

魏承一笑:“这可是你最宝贝的小罐,就这么卖了要给哥哥买笔墨纸砚?”

罐罐抬着小脸道:“罐罐最宝贝的,是哥哥!”

这话一出,也不知怎地那立着的小铜罐忽然啪得一声,无风自倒掉在地上。

魏承没作他想,弯腰将铜罐捡起来放好,玩笑一句:“瞧你,你的小罐都吃了你的醋。”

又道:“咱们捉蛙子还剩下二十两银子,手中还有近六两白银,再过十天半个月山里的蕨菜蘑菇野菜冒出来,咱们可以采摘一些后拿到镇上卖,若是家中母鸡养得好,蛋下得多,入了秋就能去镇上卖鸡蛋,等到冬日还可以捉几次蛙子,咱们赚钱的法子多得是,就算买些笔墨也花不了多少,银钱也够用。”

“哥哥第一次见你你就抱着这小罐儿,没准这罐儿和你的身世亲人有关,不管咱们到什么时候可都不能卖。”

魏承一通好说歹说罐罐这才点头道好,不再打小铜罐的主意了。

因着泥罐变铜罐,也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大咧咧的塞到墙壁里,魏承又捡出些布条将铜罐好生包裹才让罐罐放回原处。

眼见着天色不早了,魏承赶紧将买回来的卤货烧鸡切好装盘又捡出些放在油纸包里,他想着一会儿下山去喊马家李家人时顺便把这些送给莫夫郎。

人家莫夫郎一个人又要顾涣哥儿又要忙着种地,就这还抽出功夫到田地里给他和罐罐送了好几回午食,且那乔郎中这些日子进深山采参还未归家,家里也就只有他和涣哥儿,一会儿还有马屠户李三郎这些些汉子要来,想来为了避嫌莫夫郎也不会过来。

他领着罐罐到了莫夫郎家时,莫夫郎正带着涣哥儿在井边玩水,莫夫郎一见他递过来的油纸包就连忙道:“不要,不要,快拿回去你和罐罐吃。”

魏承将一会儿请那两家吃饭的事说过,道:“郎中叔不在家,想来您也不方便过去,我就把这些吃食给您捡了些送过来,您和涣哥儿用些,剩下的留着给郎中叔下酒也好。”

几番推拒,莫夫郎还是收了,笑道:“你郎中叔也是个有口福的,听先下山的人来传信,说他们剩下的人明天一早就要回来了。”

魏承也笑道,“那敢情好。”

“我这也盼着他早些回来,别参没挖到,人再有个三长两短。”

魏承敛了笑意:“我听郎中叔说此次进山有不少人,还有猎户,怎么会……”

莫夫郎稍稍皱眉,道:“听传信的人说今年咱们茂溪山深处的参很不好挖,许多地方都被挖空了且这一路上他们还遇到不少挖参人,一队又一队,说是还有些镇上员外家的打手家丁,要不是你郎中叔他们人多还有会些拳脚拿着弓箭的猎户,他们手里那点东西大有可能被人抢了去。”

“竟然如此无法无天,他们就不怕人报官!”魏承气道。

“那荒山野岭的就算被抢了也无处诉苦。”莫夫郎叹道,“普通人参一两要三两银子,若是头等人参一两可要八两十两白银,大家都是奔着这参去的,谁不见钱眼开!”

魏承知道这人参是顶好的东西,可没想到竟然值这么多银子,仔细想来比那母蛙子还要贵许多!

还真是让人心动。

他和莫夫郎在这头说话,罐罐和涣哥儿又玩到一处了。

罐罐喜欢水,他见着涣哥儿在井边玩水也巴巴的走过去,想碰又不敢碰,揣着小手道:“小涣哥,罐罐也想,玩水。”

涣哥儿还有些气罐罐呢,他记得他阿爹都是那样给他爹擦汗的,他和旁的小娃也这样玩过家家,好多小汉子都喜欢让他做“夫郎”,独这个小罐罐眼里只有野菜。

涣哥儿哼了声:“玩吧,不过你不能把水溅到我身上。”

“好呢。”

罐罐乖乖道,一双小手伸进大水盆里,里面还浮着几个qqzl木雕小鸭子。

涣哥儿一只手抓着小鸭子另一只手从身后拿了个惟妙惟肖的虎头木雕,边在水里游边道:“嘎嘎嘎,来追我呀。”

罐罐一听,也捏个小木鸭去追涣哥儿,两个小娃玩得不亦乐乎,涣哥儿也很快忘记罐罐是个“野菜”脑袋的事情了。

涣哥儿道:“你若是喜欢水,我可以让我阿爹也带你去河边玩,在那儿可以放真的小鸭子,可好玩了。”

罐罐一听眼睛就亮了,可想到什么,腮边雪白的肉肉就垂下来:“罐罐不能,放小鸭子了,罐罐要陪哥哥,去读书。”

“读书?”涣哥儿道,“我知道了,承哥哥要去镇上读书,你家中也就没有人照顾你,所以你也要跟着去,对吗?那你可以来找我玩呀,我和我阿爹天天在家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30-40(第2/22页)

“不行的。”罐罐一本正经道,“那里有坏人,会欺负哥哥,罐罐要保护哥哥。”

“有坏人?”

涣哥儿瞪大眼睛,“那,那你也是个小娃,岂不是要同你一起欺负了。”

“罐罐才不怕,坏人。”

说着他又用手里的小木鸭踩了踩小虎头,奶凶道:“罐罐像小木鸭,一样厉害!”

涣哥儿也踩了踩小虎头,同样很凶:“我也帮你打坏人!”

等魏承和莫夫郎说完话,回头一瞧就见着罐罐玩得胸前袖口都是水,好在现在天气不冷,不然可是会受凉。

从莫夫郎家中离开,魏承和罐罐就先后将豆苗一家和李三郎夫夫还有里正一同请到家中。

一方小桌子支上,家中本有四个木凳,又从莫夫郎家中借了四个正好够坐。

热热闹闹的开饭,只见席面上肥瘦适中的猪头肉摆了两盘,几道猪下水卤货颜色鲜亮,香气浓烈的烧鸡也被撕成一盘,魏承还拌了个胡蒜野菜,省得大家吃太多肉会觉得腻歪。

他也没忘了给杏儿先添上食,只是杏儿不喜外人,家里人一多它就叼着自己的小饭盆跑到房屋后了。

马屠户和里正李三郎一人都倒了碗白酒,一边喝着一边说起庄稼田地,秋哥儿也少喝了些醉黄仙,豆苗娘看着那醉黄仙馋得不像样子,只是她有孕在身不能喝酒,也只能作罢。

“阿秋哥,我也想尝尝酒。”豆苗见他娘眼下正在帮魏承一道盛饭,赶紧眼巴巴道。

秋哥儿笑道:“我等会问问你娘。”

豆苗馋道:“别问我娘,我娘肯定不让我喝,阿秋哥就给我尝尝吧。”

秋哥儿左右望了下,将杯中的醉黄仙给豆苗倒了些,这醉黄仙就是没什么度的甜酒,大人小孩都能喝,但豆苗娘管豆苗管得严,他也不太敢给豆苗喝多。

豆苗贼笑的捧着碗喝了口,咂摸咂摸嘴:“真好喝。”又拿起还没用的筷子点了点,送到一旁吃鸡腿吃得正香的罐罐眼前,“罐罐,你想不想喝?”

罐罐小嘴油汪汪的,乖乖道:“想喝。”

“来,张嘴。”

豆苗拿筷子点点罐罐的舌头,笑道:“好喝不?”

“甜,甜甜的。”

啪得一声,罐罐手里的鸡腿掉在盘子里,他小脸红红,舌头也大了起来:“豆苗哥,你怎么有两个,头呢?”

豆苗一惊:“罐罐,你,你这就醉了!”

魏承端着几碗饭回来就见着罐罐一副晕乎乎的样子,这么一问才知道豆苗给罐罐喝了两滴酒。

豆苗着急道:“我,我打小就喝着甜酒,我没想到罐罐会醉……”

眼见着豆苗娘就要过来,魏承也不想豆苗娘当着这么多人面骂豆苗,于是道:“没事,罐罐就是醉了,我先带着他回屋睡下,你们先吃。”

魏承抱着罐罐回了屋,把被子给他铺好,又将穿着里衣的小娃塞进温暖的被子里。

魏承摸摸罐罐的头,又摸摸他滚烫的小脸:“罐罐,哪里难受不?”

“罐罐,困。”罐罐轻轻打个哈欠,小手还紧紧握着哥哥的手。

“困了就睡吧,今儿一直跟着哥哥在外面奔波买东西。”

魏承轻轻拍着罐罐的小后背。

“哥哥,罐罐像小木鸭,一样厉害。”罐罐的睫毛扑闪着,小嗓音困倦极了。

“哥哥知道,罐罐一直很厉害,一直在保护哥哥。”魏承轻声笑道。

罐罐又慢吞吞道:“哥哥,不要怕,坏人都被罐罐,打跑了。”

这话说完,罐罐黝黑的睫毛安静的垂下来,已然是熟睡的样子了.

甄管事哼着小曲从酒楼出来,今儿是李家的小少爷花银子请他吃酒。

这由头么,自然是今儿白日诸葛夫子考教,他早早就替那李家小少爷做了个抄子藏在卷下。

不然就凭借李家小少爷那懒散蠢笨的样子,若是交上空卷怎么可能不被诸葛夫子打上几下手板?

这事儿他常做,一边背着诸葛夫子给学子作弊一边替学子们糊弄那些个富户商人,他从中可是得到了两方好处!

不仅那些玩世不恭的学子时不时给他送礼,那些一听到自家儿子在私塾“勤勉好学”的富户也会随手打赏他钱财,几家凑在一处可就足够他在酒坊花上小半个月!

甄管事又想到明儿要入学的那对穷酸兄弟,心里渐渐生出一阵鄙夷可笑来,走着走着忽然有人猛地撞了他一下。

甄管事当即就不干了,扯着那人的袖子醉醺醺道:“你瞎了狗眼!撞到了你爹怎地也不下跪道歉!”

“你说什么!”

甄管事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坚硬的拳头就狠狠砸向了他的面门!

第32章 第 32 章 好苗子

李家和马家听说魏承明个儿就要去镇上拜师读书, 次日一早就送来两小筐肉干和一些山果,还让李三郎亲自赶牛车送他们去镇上。

临行前,魏承清点下给诸葛夫子带的束脩礼, 鲜肉两吊, 楚葵、龙眼干、莲心、红枣、红豆各一包,又并上包着红绸的八白文铜子。

数过之后见一样不落, 魏承也就放心带着罐罐上了牛车。

赶巧有村妇大包小包的在村头等着, 看到李三郎赶车来就想上, 却被李三郎吆喝道:“婶子, 我今儿要送承小子和小娃去镇上私塾,来不及带你们去集口卖菜, 你们等等上王老汉的牛车吧!”

“哎呦,承小子要去镇上读书了?”

还有人酸道:“里正对承小子也是真好,家里地还没播完呢就让三郎赶车送他去私塾。”

“承小子你可得好生读书, 到时候有了出息可别忘了你三郎哥一家!”

李三郎笑道:“我爹对咱村这几个读书的村小子都挺好,婶子你家铁柱要是想读书,我也送!”

那群村妇还想再侃几句,却见李三郎挥舞下鞭子,赶着牛车跑远了。

路上, 李三郎对魏承道:“十里八乡都知道我爹稀罕读书人,偏偏我和我上头几个哥哥都不是读书的料, 我爹往年还没少给咱村的方文和魏志送些笔墨, 自从看清魏家人的嘴脸还有那个方文不是个正经读书的后他也就不再浪费铜子却补贴那种人家!你啊,甭理会儿那些惯爱嚼舌根的妇人夫郎,都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你只管好生读你的书,什么忘不忘的都是些没有用的话!”

魏承道:“三郎哥, 我都晓得。”

牛车在徽林私塾大门口停下,李三郎叮嘱魏承几句要仔细读书,勤学勤问后便紧着赶牛车往村里走,他们家里的地还有不少没种完呢。

魏承背着给先生准备的束脩礼,轻轻叩响了大门。

第一下没人应。

过了片刻,他又去叩,便听到一阵脚步声,青黑厚重的大门一开,竟然不是那个甄管事而是诸葛夫子的书童。

书童道:“快随我来。”

魏承牵着罐罐跟着书童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30-40(第3/22页)

院里走,还未走近书室就听到一声声严厉的斥责。

罐罐被吓了一跳,紧紧握着魏承的手,小声道:“哥哥。”

“不怕。”

魏承轻轻拍了拍罐罐的头,又看向一旁带路的书童,还不待他问那书童就缩着肩膀低声道:“诸葛夫子发了好大的火,你俩就先随我在门口等会吧。”

忽然又听到几声哭声:“夫子,夫子,学生错了,您,您莫要打了!”

他们站在此处,正好看到屋头坐着三四个学子,地上也站了一排垂头似鹌鹑的学子,而那诸葛夫子铁青着脸,一言不发,捏着一根细长的戒尺重重打在一个白面高个儿的蓝袍学子手心上。

一下,两下,十下!

诸葛夫子一连打了四个人才扔了戒尺,他身后的书童连忙将戒尺捡起来。

诸葛夫子冷冷道:“一人将《论语》回去抄写二十遍,我识得尔等字迹,若是让人代抄再罚十遍!”

学子们哭哭啼啼,还不忘拱着红肿青紫的手恭敬道:“是,夫子。”

诸葛夫子怒道:“我原以为尔等昨日考校不错是下了真功夫,却不想今日又让你们背诵,一个个哑口无言竟站了一排,也不知你们是怎么在我眼皮子底下做的那些抄子!想来以往那些考校怕是都不能作数了!为了偷懒逃学天天蒙骗夫子,欺瞒父母,你们哪里来的胆子敢做这种无耻之事!你们到时下场是不是也想去蒙骗卖通主考官?”

几个学子大气都不敢出,私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供出甄管事。若是真供出了甄管事,作弊藏抄子事小,那他们有些人中以往买的那些文章试贴诗怕不是都要被一股脑泄露出来了!

诸葛夫子重重挥袖,朝着门外喊了声:“知文,去唤这四位学子的家丁仆人把他们带回去反省,什么时候书抄完了会默会背再把他们送来私塾!”

书童知文连忙应了声:“是,夫子。”垫脚记了记坐着的人,扭头就跑出院子。

诸葛夫子这才看到门口立着的魏承和罐罐,望他一眼后道:“进来吧。”

魏承带着罐罐进了书室,就发现不少学子的目光都落在他二人身上。

魏承拱手道:“夫子昨日允我兄弟二人来私塾读书,小子今日特带薄礼前来拜师。”

诸葛夫子看了眼他带来的满满一背篓束脩礼,沉声道:“你既是学东带来的学子,就不必备着这些。”

魏承谦逊道:“承蒙李老夫人照拂,引我兄弟入夫子门下学习,但我二人出身乡野,家中无长辈许学东脩金,我们来读一日书,就让夫子就废一日心神,如此便致送些束脩礼,还望夫子收下。”

诸葛夫子不答,却问道:“你一无族亲,二无长辈,又有幼弟要养,读书辛苦,读成更难,你能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不能。”

魏承道:“不瞒先生,小子起初想读书只是为了识字认字,从未想过能下场科考……”

这话一出,身后坐席传来几声嘲笑。

魏承面不改色继续道:“小子从未读过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透读通,若是学不透,那是小子命在田野,若是侥幸能学透,小子定会竭力一试。”

“你倒是灵活。”

诸葛夫子视线落在魏承脸上好一会儿,感叹一句:“童子五岁开蒙,八岁结束,你今年九岁,说来实在是耽误太多,可你没读过村塾族塾,言辞作风却不输于人,想来是个稳重知事的孩子。”

魏承知道这是夫子在夸他,赶紧道:“谢夫子夸赞。”

“也罢,那我就收了你的束脩,日后就在我门下好生读书。”

诸葛夫子对一旁立着的知采道:“去准备拜师礼。”

知采应了声:“是,夫子。”

一听这话,魏承暗自松了松攥紧的拳头,心头也有些紧张。

没过一会儿就见着知采捧着个盆落在椅上,在知采的提醒下魏承和罐罐先是净了手,然后向前走两步,将准备好的束脩送到诸葛夫子眼前,诸葛夫子收下后,二人又行跪拜大礼,诸葛夫子将一本《论语》赠给魏承二人,又训诫几句之后这拜师礼就算成了。

魏承和罐罐还没落座,就听见院外传来嘈杂声响,原来是那几户人家来接闯祸的几位学子。

魏承好像看到了李家的一个家丁,再去看他身边的蔫头蔫脑的人竟然是最先挨打的蓝袍学子。

眼下书室也就只剩下五六人,那五六人年岁都在十一二三,坐姿端正,内敛文秀,似乎很受诸葛夫子喜欢。

待诸葛夫子指点过那几人的文章后就拿着本薄书来到魏承和罐罐面前。

诸葛夫子道:“开蒙要读三本书《三》《千》《百》,这三本书内容浅显易懂,只要读书背熟,读书认字不在话下,待学过这些后,夫子会再授你们《幼学琼林》《百字贴》,如此写字也不是难事。”

他将一本书展在魏承和罐罐面前,双手背着道:“我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每日读过百遍,也就能熟书认字了。”

“人之初,性本善。”

魏承忙跟着道:“人之初,性本善。”

诸葛夫子一停,看向打着小哈欠的罐罐,道:“你怎么不跟读?”

罐罐揉揉眼睛,又打个哈欠:“罐罐,困呢。”

这话一出,有两个默默看他们的学子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小娃胆子也忒大了些,还没有人敢在诸葛夫子面前说困。

诸葛夫子道:“你不想读书?”

罐罐摇头:“不想。”

诸葛夫子又问:“那你来私塾做什么?”

罐罐道:“夫子说让,哥哥带罐罐来,罐罐也想,陪着哥哥。”

诸葛夫子声音渐冷:“你的意思是你只听你哥哥的话?”

罐罐缩缩脖子,看着夫子道:“也,也听夫子的话。”

“那便跟着你哥哥一起读。”

罐罐往魏承手臂旁挨了挨,小声道:“好,好呢。”

诸葛夫子又背下一句,魏承跟着念,罐罐也磕磕绊绊跟着念了出来。

将近读过一页,诸葛夫子隐约听到什么声响,这一转过头来,就见着那小娃竟然枕着魏承的手臂睡熟了。

魏承苦笑道:“夫子,我弟弟昨夜误喝了两滴酒,所以才……”

诸葛夫子摇摇头,似乎颇有感叹:“这么多年来已经少有亓 亓 整 理人敢在我的书堂上睡觉了。”

“罢了,让他睡吧。”

诸葛夫子听了魏承的解释也不追究,只道:“他既然听你的话,那你学会了再传授于他。”

跟着夫子读了两遍,魏承就能流畅的将刚刚读过的内容通背下来,这让诸葛夫子好生打量他几眼,又带着魏承背过另一页内容,又是两遍,魏承还能完整的复述下来。

诸葛夫子看着魏承的目光有些惋惜又有些惊喜。

这样的好苗子竟然拖到九岁才读书!

第33章 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30-40(第4/22页)

33 章 买驴

诸葛夫子又带着魏承读过《千字文》二百句, 还是只读两遍,魏承就能自个儿流畅的背下来,诸葛夫子又让他照着书去读去认, 魏承指着一个个陌生漆黑的字, 刚开始还有生涩迟疑,可后来也就熟练起来。

诸葛夫子很是满意, 让他休息会儿又带着他背读《百家姓》。

一个时辰过去, 诸葛夫子见他实在聪慧又爱学, 又拿起原本想让魏承吃透那三本书后再学的《幼学琼林》, 将前两篇《天文》《地舆》读给他听。

这说来也怪,这学《三字经》时那小娃躺在魏承腿上呼呼大睡, 这一听有趣的天文地理,那小娃就小手支着睡出红印儿的脸颊,一双黝黑水润的眸子亮晶晶的看着他。

诸葛夫子见他听了, 也就放慢语速,缓声道“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员峤,乃仙子所居”【1】

“蓬莱又为仙境,九座神山坐落在茫茫深海中……万年长生, 我等凡人可望不可即也。”

“夫子。”

罐罐举着小手,小脸满是认真:“罐罐也, 不能去蓬蓬, 仙山吗?”他只听了个音儿,念不出蓬莱。

诸葛夫子一笑,卷起来的书轻叩书桌:“凡人都不可去,你自然也不能去。”

“可是哥哥说,罐罐是小神仙。”罐罐小手捅捅听得正入神的魏承, 撒娇道,“哥哥,是不是呀。”

“罐罐是小神仙。”

魏承没想到罐罐竟然问了这个,他就算顺着罐罐说旁人也不会多想。

又轻轻拍了拍他小手,笑道:“不过夫子刚刚都说了,蓬莱仙山远在天涯海角,你若是去了,那哥哥怎么办?”

“哥哥和罐罐,当然要一起去!”

罐罐有些着急,又看向夫子:“夫子,也去!”

诸葛夫子被逗得一笑:“怎么也想带夫子?”

“因为,因为……”

罐罐的眼珠滴溜溜转,奶声奶气道:“因为哥哥还没学会认字呢!”

“好么,我当是你有好事念着夫子,原来是为了你的哥哥。”诸葛夫子佯怒道。

“好夫子,莫生气。”

罐罐敦敦跑到诸葛夫子腿边,摇着他垂下来的手:“罐罐长大了,也带夫子去海上。”

诸葛夫子冷眸中带着些笑,手掌犹豫两下,轻轻摸了摸小娃的头,道:“既然你这么喜欢海,那夫子就给你讲讲大康朝的海上丝路。”

又过了半个时辰也就要下学了。

听了一脑袋故事的罐罐竟然还赖着不走了,小手抱着桌腿:“夫子,明个儿还,讲海上的故事吗?”

魏承哭笑不得:“乖,夫子授课自有他的章程,咱们罐罐莫要这样。”

诸葛夫子边整理书籍边道:“你明早若是能背出来《三字经》前十句,夫子就再给你讲讲海上趣事。”

这话一出,罐罐连忙牵住魏承的手,抬着小脸:“哥哥,我们快快,回家吧。”

竟然厌学到这种地步。

诸葛夫子又气又笑,故意道:“魏承,你这个弟弟可真是个毛驴托生的犟种,我教不来他那以后他就交给你了,他若是学不会字,我可就要罚你了。”

“不要,不要罚哥哥。”

罐罐一听到“罚”就想起夫子今儿打人手板的事了,圆小的五头身挡在魏承身前,苦着小脸:“罐罐,学还不行吗?”

兄弟俩给夫子拱手道别就离开了私塾。

知文知采帮着诸葛夫子整理书箱,诸葛夫子忽然道:“知文,一会儿去书坊看看有没有一本《长海志异》,若是有买来与我。”

“是,夫子。”

知文性子活泼,胆子也大,笑道:“夫子,您不是说那小娃不会背诗句就不给他讲故事吗?”

诸葛夫子道:“他能背下来。”

知采稍一上前,有些腼腆道:“还要恭喜夫子又收了位聪慧过人的学子,想来这位魏学子雕琢一二,将来定能成才给夫子争光。”

“魏承过目成诵,稳重聪敏,若是他能静心读书,定能在科考中拔得头筹,不过……”诸葛夫子一叹,“这俩孩子出身乡野,不论读书用度,就说一场科考就要备置十多两银子,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下来。”

知文知采一听,对视一眼也都皱起了眉,是啊,这科考路上许多既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学子最后败在没有赶考盘缠上的事情还真不少.

徽林私塾每日只读两个时辰,午时学子们就能下学回家。

魏承牵着咿呀咿呀背着《三字经》的罐罐往摊贩巷子走,今儿个他和罐罐就在外面用午饭。

此时正是饭点,小贩都支起摊子买着香喷喷的吃食。

“罐罐,你想吃什么?”

罐罐动动鼻子:“想吃肉。”

“吃肉?好,那我们就吃肉。”

罐罐扯着魏承的手往前跑:“吃,吃这个!”

魏承打眼一看那摊贩卖的正是肉杂面条,且他的摊子坐着的人还挺多,想来是真的好吃。

摊贩立马来招呼:“两位小哥吃点什么?”

魏承看一眼旁边人吃的什么,道:“要两碗肉杂面条。”

“好勒,一碗六文,拢共十二文。”

魏承领着罐罐坐下,就听到旁边几个壮实粗糙的汉子一边嗦面一边说笑。

“……我一拳就打得他嘴鼻出血,他喝醉撞到了老子还敢对老子喷脏!本来老子抗了一天的沙包还没赚到几个子儿就他娘冒火!”

“打得好,碰上这种无赖就应该狠狠的打!”

“话说回来,那人没有报官?”

“报官?我刘大就在这儿等着他!”打人汉子三两口咽下面条,袖子一抹嘴角油星子,重重推了下碗筷道:“他倒是说自个儿认识什么富户少爷还说他不好惹,他越说我揍得越狠,老子最恨这些仗势欺人的狗奴才,这大半日我怎么也没听到有人来捉我!人家没准都不认他这条狗!”

没一会儿,那伙抗包汉子吃完就离开了,魏承和罐罐的面条也被摊贩端了上来。

嫩滑的面条上铺着层葱花还有几大块卤香的猪肉,浅色的汤水冒着小油珠,闻着就香气扑鼻,让人很有食欲。

魏承怕罐罐烫着就将他的面条盛在小碗里,又送到他面前:“吃吧。”

面条很滑又长,罐罐第一次夹还没夹住,魏承刚想喂他就见着这娃吭哧吭哧用筷子把面条缠了起来,欣喜的给魏承看:“看,哥哥!”

魏承轻轻擦掉他嘴角溅上的汤汁,笑道:“还真难不住你。”

罐罐呼呼吹吹面条,送进嘴里一口吃掉,吃完就开始晃小脚,高兴道:“香香。”

“吃吧,多用些。”

两碗量大又香的面条下肚,兄弟俩都吃得很饱,离开食摊后又去了趟书坊。

这次要买夫子交代的两本书,还买了一大一小两个书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幼崽种田日常》 30-40(第5/22页)

那小二认出了他,见他要这两本书忙劝道:“小哥,你才开蒙可用不上那两本书,一口气吞不了胖子,读书也要循序渐进。”

魏承道:“是夫子让小子买的。”

一旁的书坊老板刚好提着两捆书走过来,听到他们的对话,道:“真的?那你将《千字文》背来我听听?”

魏承没想到学子买书还要被书坊老板考校,于是清清嗓子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背到“玉春昆冈”时,书坊老板打断他,惊叹道:“你今日才开蒙就能通背如流,还真是了不得!”

眼见着旁边有几位读书人也看过来,魏承免不了有些尴尬,忙道:“老板,能否先将小子说过的两本书卖与我,家中还有些事……”

书坊老板推搡着小二:“快快,把他说的书给他拿过来。”

魏承交了铜子后,那书坊老板又给他一刀麻纸一块砚台,问过他姓名又在哪里读书后,感慨道:“见你衣着简朴该是乡野来的,这往后读书少不了来我这儿废银子买笔买墨,莫和我客气,拿着吧,拿着吧。”

魏承推拒不得,最后只能致谢收下。

虽然他打小学什么做什么都很快,说话做事也有自个儿的想法,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聪慧,今个儿却被严厉博学的诸葛夫子表扬又被书坊老板夸赞,魏承表面不动声色,谦虚自谦,可心里也生出些激动和欢喜。

可一想到手中银钱总有用完的一天,魏承心里又有些焦急,读书也是真耗银子,两个书箱两本书就花去百文……

看来还是要想办法多赚些银子,魏承忽然想到莫夫郎前两日说的挖参……

回到家中,魏承卸下书箱让罐罐去找杏儿玩,他要剁鸡草喂鸡还要去屋后地里给种下的小菘菜除草。

做完这些又带着跟屁虫罐罐和小狼去林中砍柴,家里的柴不够用了,今日有空就多砍伐一些拖回去留着用。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魏承在砍柴,罐罐就带着小狼在河道边打繁茂的鸡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平平无奇,指挥飞机 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每天一个离婚小技巧 漫画主角自救指南 家入小姐不想再经历苦夏 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歹竹出好笋 大汉第一首相 恋综女配,怼人暴富 如何养成一只超越者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