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1 / 2)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100-110(第1/15页)
第101章 第101章当天晚上郭大……
当天晚上郭大爷拉着大伙儿好一通聊,终于聊出个让他自己和冯小琴都满意的方案。
那就是把方连枝的户口单独迁出去,挂到医院那个房子那里,如果要收养孩子,也放到一起。这样,孩子就跟郭大爷没关系了。至于养孩子的钱,那就从房子的租金里出,孩子还跟他们住一块,方连枝带着就行。
现在唯一没确定的,就是怎么才能找到一个,又是城市户口,又能合乎冯小琴心意的孩子。
郭小宝对这个方案也很满意,他是没把亲爹的遗产当回事,当然,也是因为就郭大爷那个大手大脚的劲儿,人走了估计不能剩下钱。但自己不在乎归不在乎,那也不能让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崽子挖走。
第二天乔天明回到家,听魏同心跟他讲起这件事的时候,倒有点想法。
“冯大妈只想要岁数小的孩子啊……她到底是想要孩子直接把她儿媳当亲妈,还是就想跟孩子亲一点?”
这个魏同心倒是不清楚,“不知道,但收养来的孩子,总会知道真相的。咱大院人虽然不至于故意在孩子面前说什么,但总会有说漏嘴的时候。”
乔天明摸摸下巴,“我有个战友去世了,他孩子才一岁多,小女孩。这要是落老家亲戚手里,肯定没好日子过。她妈倒是想带着孩子改嫁,但要嫁的那家全是男孩,她也怕女儿受欺负。”
“嫂子还找老领导问抚恤金能不能按月打给女儿呢,要是冯大妈收养这孩子,那倒是不怕没钱养孩子,也算做好事了。”
至于具体可能受什么欺负,乔天明没仔细说,魏同心也心知肚明。
那位嫂子嫁入新家,要想站稳脚跟,肯定得再生。这个一岁多的女儿,一时半会肯定没法仔细照应。
一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孩子,这时候会被怎样对待,就可想而知。
就算是不生孩子,大人也没法时时刻刻看着孩子的行为。要是被那家里的男孩骂两句打两下还好。最怕的,就是另外一方面的侵害……
魏同心只问了一下冯小琴比较关心的户口问题,乔天明轻松地笑了,“没问题。这孩子属于烈属,户口方面有优待,能办下来。”
以防万一,魏同心催着他专门去厂里打电话核实这个情况,得到肯定的答复才跟冯小琴说。
冯小琴也正在愁去哪儿找个合适的孩子,甚至性别都不卡了,只求其他条件合适。
郭大爷跟她私下又聊过之后,她自己也想开了。
男孩虽然好,但她们家风水可能跟男的相克。
比如她自己、她姐,还有儿媳方连枝,三个人都是青年丧夫。
她儿子连个后都没下,人就没了。她姐的儿子倒是活得好好的,但人家跟妈不亲,跟爷爷奶奶亲,那肯定受到的影响就没那么深。
要是费老大劲收养个男孩,刚刚长成,就被她们家克死了,那可亏了大的。
至于郭大爷嘛,他自己就气人得很。当初谈对象的时候那张嘴有多会说话,现在那张嘴就有多会气人。到时候她俩还指不定谁先死呢。
这会儿听乔天明说那孩子的情况有点着急,二话不说请了假,带着方连枝出发。她还找了个娘家的壮汉亲戚一起,没两天就把人接回来,连户口都办好,正好赶在大年三十前一天。
“……小乔你那会儿跟我说着急,没想到那家亲戚真拿孩子当血包啊!抚恤金人家领导都说了,每个月发给他们,愣是不干,说领导贪污,把人家革委会的都带上门闹事了!没见过这么耍横的!”
冯小琴一脸心疼。
这孩子小小一个窝在方连枝怀里,见了这么多陌生人也不哭不闹,简直乖得离谱。
郭大爷暗中向乔天明飞眼刀。
虽然跟冯小琴说好了孩子的事,但他还以为且得有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寻摸到城市户口的合适孩子呢,没想到个乔天明乱发好心,这么快就找来了,而且还是个才一岁多的。
就这小屁孩,也幸好是乖,要是成天哭闹,他就算拼着脸不要了也得赶方连枝和孩子都回医院那边住去。
而魏同心带着两个女儿,跟方连枝靠在一起小声说话。
乔朝阳和乔红霞趴在椅子边缘上,眼巴巴地看着小妹妹,也不敢伸手碰,就光看着。
“心心,她好小啊!怎么这么小一个。”乔红霞还是第一次见到比她自己更小的小朋友,很新奇。
乔朝阳抓住她的辫子把人往后拉,别再往前凑了,再凑就要跟小妹妹亲上了。
“你以前也这么小,后来会慢慢长大的。”
魏同心笑了笑,又继续刚刚被打断的话题,“……所以,这孩子的名字里加一个冯字?”
方连枝点点头,胳膊轻轻摇晃,想把孩子哄睡,“对。孩子亲妈只希望我们好好对她,至于改不改名字,都可以。她还把一半的抚恤金留下,让部队里按月给孩子打钱,一直到十五岁。”
“虽然这样算下来,没有很多钱,但人家亲妈也算是够可以了。”
“我妈是想着,这孩子的父亲是个英雄,母亲也是好样的,我们也没必要太小气。她本来是说名字里加一个我的‘方’字,但我觉得不好听。而且要是跟我关系太深,我娘家兄弟肯定又要找上门来,像对我一样对她。”
“我妈在的时候我不怕,但就怕我妈不在了,我一个人,护不住她。”
虽然才跟小孩相处了几天,但方连枝显然已经有了舐犊之情。
她本来打算伺候冯小琴到老,等时候到了,操办完一切,她也不知道再去干什么,不如跟着一起走。
但冯小琴非要给她塞个孩子,非要让她……继续好好活着。
方连枝也知道冯小琴对她不是纯粹的真心喜欢,有图她养老的部分,也有其他时候利用的部分,而且时不时会有点别扭。但冯小琴在对待她的时候,每件事都如同对待亲生孩子。甚至,只看眼前的魏同心就知道,亲生的闺女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待遇。
又何必要把感情拆得那么清楚呢?现在得到的已经足够珍贵了。
对方连枝最好的人,曾经是她的死鬼丈夫,现在,就是冯小琴。
——
年三十冯小琴和郭大爷都要值班,所以郭家的年夜饭,是方连枝、王大妈和郭小宝三个人一起操持的。两家也一起过年。
而魏成河和谭桂香也向魏同心一家人发出邀请,两家人一起团年。
只有张家是自己家的八口人一起吃饭,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种自家被邻居们排挤的感觉。
张四凤难得有这么长时间回家住,因为没有她的床位,十几岁的人了,还得跟爹妈挤一张床,很有点不适应。
但这还不是最不舒服的。
更难受的是,嫂子李伶娟话里话外都在问她什么时候找对象,有个合适的人要不要给她介绍。
不是,她才不到十七岁啊?
这年纪还没到领证的时候,又明面上为了家里和谐做出那么大牺牲,连个单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100-110(第2/15页)
的床位都没了,就这么看不惯?
张四凤才不会傻傻地跟李伶娟对着干起来。经过这半年,她也算是历练出来了,笑着转移话题,“嫂子,我还小呢,不着急。你要是认识的人多,知道什么好姑娘,给我二哥介绍介绍呗?”
“我二哥年纪合适,长得好看,还是正式工,过几个月就要转正了。这会儿正是找对象的好时候啊!”
李伶娟被小姑子一噎,有点意外。
不对啊,虽然这半年见得少,但这个四凤怎么嘴巴厉害了这么多?以前不都是只会跟父母撒娇躲闪的吗?
张建华还真来劲了,“对对对嫂子,四凤说的没错,我这正想着找对象呢。我要求也不高,就是要个年纪合适、性格开朗点的女同志,是正式工就行,其他的我不挑。”
“我之前还找过四凤帮我介绍呢,但这丫头不会来事,连她们厂里的年轻女同志都认不全,还得是你人脉广。”
李伶娟喉头一梗又一梗。
什么叫“是正式工就行”?她自己都没工作,这二弟是在影射谁呢?
这真是求人办事,不是专门来讽刺她来了?
李伶娟尬笑两声,“呵呵,二弟,那难找,那彩礼可就不是咱们家能负担得起的。你啊,还是实际一点吧。”
说完,不等张建华回怼她,立马气冲冲地走开,“哎!张立志!你小子干什么呢?!给我放下!”
张四凤偷笑两下,
可惜地对二哥说,“哎呀二哥,你说大嫂是不是对你有意见啊,我就觉得你很好的,凭什么配不上。”
“再说了,什么彩礼不彩礼的,我二哥这人品、这长相、这正式工,条件多好啊?”
“二哥你也不要着急,如果明年还有下乡的情况,你到时候肯定比今年更抢手。那时候就算给我找个没工作的二嫂,肯定其他方面也是样样都比别人强的。”
至于那个别人是不是姓李名伶娟,那就不用单独强调了。
张四凤信誓旦旦说得自己都信了。
这套转移矛盾大法,还是她之前遇到了跟同志之间的小摩擦,魏同心告诉她的。现在稍微改一下用在家里,可比对同事更管用。
不信你看张建华,说着说着嘴咧得满嘴牙都能看见了。
“不错,是的。还是我的亲妹妹了解你二哥,不像有的人,在这里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家里没一个她看得顺眼的。”张建华大大翻了个白眼,心里美滋滋的。
这半年看着以前对他满眼欣赏的魏同心悠闲自在给人家当后妈,张建华心里总觉得怪怪的,偶尔碰上了连招呼都不想打。偏偏魏同心带的那俩孩子都格外热情有礼貌,每次都喊人,弄得他怪尴尬的。结果人家魏同心根本没当回事。
哼,他就等着到时候找个样样都比魏同心好的对象,也每次见到魏同心都跟她打招呼,让她好好羡慕羡慕!
第102章 第102章今年的春节没……
今年的春节没有假期,厂里宣传部早早就画好标语。
“鼓足干劲,狠抓生产”
“三十吃饺子,初一再动手”
“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1】
不过再怎么样,年三十这一天,也要给大家吃团年饭的时间。
魏家的大圆桌边,挤挤挨挨坐了十一个人,等刘淑英一声令下,立刻开吃。
一年到头,也就这顿饭最丰盛。
魏爱国魏爱军不在,魏同心带着乔天明和两个女儿加入进来,仿佛这个家并没有冷清多少。
魏家父母不知该作何感想,这毕竟是儿子们不在家的第一个春节。就算他们让父母寒了心,做父母的,终究还是会想念。
而对于刘淑英来说,距离上一次跟大儿子吃团年饭,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现在,大儿子名下有招赘的女儿,这个女儿还已经怀上了下一代,想必如果大儿子还看得见,应该也会高兴吧。
刘淑英闷头喝了一小盅酒。她平时不爱这些,只有过年的时候,会因为习惯,来上一杯酒。
最近机械厂废料被偷的事情,又让她想起大儿子当年遭遇的那件事。也是有小偷想对厂里的物资下手,但要偷的不是废料,而是刚刚拉回厂里的钢材。
对方有人,有车,甚至有枪。
只是他们没想到,竟然有人如此不依不饶,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是选择以厂里的财产为先。
大儿子的死状,她看了,却也不敢看。那时只看到红影一片,就失去了意识。
但是,那一年正是推行火葬的第一年【2】……某个没有心肝的小领导,想让她儿子当厂里第一个响应号召的人。
哈!什么号召不号召的!人活着怎么签协议书都可以,甚至厂里需要,刘淑英可以拉着全家签署同意火葬协议书。但她儿子已经为厂里牺牲了,竟然还要榨干他最后一滴血吗?
也就是那个时候,大儿媳妇的娘家人来闹着要工作,大儿媳装聋作哑,都想要从她儿子身上撕走最后一块肉。
但刘淑英,绝对不同意。
那是她对人下手最狠的一段时间:自己接手工作,赶走大儿媳,一分钱都没让她带走。后来听说大儿媳被娘家远远嫁走,再也没回来过。
有人眼馋工作,她就从早到晚站在厂门口哭,终于等到省里来视察的领导,一锤定音,永绝后患。
有人看不惯她们家因老大牺牲分了大房子,四处挑拨,她就仔细打听那家的丑事,闹得全厂皆知。
还有人想要欺负她一个寡妇,也有人想要欺负谭桂香一个年轻小媳妇,甚至有人到几个孩子面前假装敬佩她们大伯,实际上就是想看她们的哭脸。刘淑英都跟老二两口子一起,一一报复了回去。
那段混乱的日子过了能有两三年,再接下来,就是三年困难时期。伸过爪子的都被剁了,其他人,都只顾得上填饱肚子,不敢也没有精力再伸手。
老二不喜欢别人提到他大哥,一方面是因为他从小性格不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那几年全家都在苦水里浸着,时时提心吊胆,准备应付接下来的磨难。
机械厂不仅仅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更是各种人混杂在一起的角斗场。
厂里的安排都出于好意,但别人见你得到的更多,总会心生不满,继而想要让你难堪。
好在,都过去了。
刘淑英又喝了一口酒。
魏同心注意到奶奶表情不对,但自己坐得太远,只能戳戳大姐,让她问问情况。
魏成河也注意到自家亲妈的状态,但不用猜都知道,这是又想起大哥了,正伤怀着呢。别人关心一下可以,他这个老二去关心,那就是纯找揍。
因此,魏成河只当作无事发生,继续拉着乔天明聊厂里的事。
大孙女的安慰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刘淑英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魏同心只好故意跟魏渡江说起今天碰见的八卦,“姐,你知道之前我们买肉的时候碰见谁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100-110(第3/15页)
吗?”
魏渡江很捧场,“你这么说,那肯定不是我们邻居。”
“对,”魏同心点点头,“就是之前被带给冯大妈的那个小男孩!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在帮别人家排队。但他不是去福利院了吗?难道是福利院欺负新人,专门让他去的?”
“就算他有点小毛病,其实也算是我们机械厂的人,厂里不能就这么看着他被欺负吧?”
说到这个,刘淑英还真是知道,忍不住插嘴,“不会的。那个小孩是户口落在福利院,但咱们厂有人好心,平时让他一起吃饭。你看到的肯定是他在帮那家人排队。”
这话一出,桌上大半的人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只有三个孩子埋头苦吃。
刘淑英顾不上伤心,继续道,“就是你詹大妈的大伯哥。哦,安邦,那个人就是你爸他们车间的。”
魏同心本来还想说,没料到这机械厂里还有这么有善心的人。毕竟带着吃饭可不是小事,虽然这孩子也有供应,但他这个年纪,马上就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时候,一般人家可真经不起这么造。
听到是赵主任车间的,那可就有点理由了。
这赵主任过去一年屡屡犯错,却硬是凭借自己多年的人脉和手段,赖住了没被弄下台。
但他勉强稳得住,底下想取而代之的人可不一定等得及。
就看这一手:赵主任把车间工人逼得偷废料,有的人却能无私地为工人子女提供帮助。
不管这做得是不是太明显,但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就是会顺着这个思路想。
年前,厂里的调查结果就到那个偷废料的工人截至,后面到底有没有其他阴谋,却没有更多的证据。
偷窃、虐待侄子等罪名数罪并罚,当然,也有年前省里要求严格管理的因素。总之,这位工人是除了郭
大勇之外,唯一一个被开除的人。
他媳妇被娘家接回去,儿子送回乡下老家,房子收回厂里,等待后续分配。
只有这个小男孩能够留在城里,充当赵主任管理能力太差的证据。
“厂里的处分虽然定了,但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魏渡江喃喃自语。
刘淑英听到她的话,嗤笑一声,“当然没那么简单。他废料卖给谁,从哪里找的车拉货,又有哪些人给他放行,我们都不知道。”
“就像你爸,”刘淑英看到魏成河抬眼,改口道,“哦,你原来的大伯,遇到的那些人,也不能算完全调查清楚。”
“当时行凶的人、司机、买家,全部都找到了。厂里只查出来是有人看到厂里运输车,看到那么多钢眼馋。但我总觉得,后面还有其他人给这件事出谋划策。”
刘淑英很多年都没有提起过当时的事情,今天却情绪所至,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魏家父母知道这件事,小辈们却并不知道,因此各个睁大了眼睛。
“你们也看到了,就算到了现在,县里也不太平。”
“郭家遇到了特务,同心抓到了偷卖废品的小孩,也许还有其他的事情,我们不清楚。”
刘淑英难得把自己的善意向全家人散发,“我年纪大了,也不再贪心,只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能一起过每一个新年。”
魏家父母第一个举杯,其他人也陆续跟上。
今天这顿饭,信息量实在太大。魏文红睡前还挂心大伯当年的事,忍不住小声问奶奶,“奶,奶,你睡着了吗?”
刘淑英听到了,但也没有答话,只有微微的鼾声很快响起。
小孩子还是不要知道太多了,就当,是她喝醉了酒,说胡话吧。
——
乔家屋内,魏同心和乔天明这对结婚超过半年,实际相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夫妻,还在随意说些闲话,打发时间。
“这回带回家了不少腊肉,应该很够吃一段时间。我看朝阳和红霞跟你处得很好,之前我还担心你们仨闹矛盾呢。”乔天明温和地看着魏同心。刚刚他跟老丈人一起喝了酒,但人还很清醒,只是脸颊温度稍微有些高,又因为一张小黑脸,看不出什么。
但在魏同心眼里,在煤油灯的灯光下,乔天明的眼睛微微湿润,说话的音调也柔软黏糊,跟平时的样子很不同。
于是她笑了起来,“你也是。你一出差就好长时间,我也担心过红霞看到你不认识了,哭着找我要亲爹,我也没有地方给她找呀。”
是很轻松的态度,没有抱怨,也不是指责。
但乔天明就是莫名地愧疚,心里酸软无比。
她一个年轻女孩,这半年就这样磕磕绊绊带着两个孩子,独自生活过来了。
照顾好了她自己和两个孩子,跟传她谣言的亲二哥打架,为朝阳去学校里撑腰,发现了朝阳和红霞的天赋,甚至还自学了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
乔天明开始质疑起魏成河和谭桂香。
这样一个聪明能干的人,为什么在那对父母手上,不仅晚了两年读书,甚至连初中都是勉强毕业?
她以前,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罪?
魏同心没有注意到他的走神,只是伸手摸了摸他的脸,感受到那略有些高的温度,和颇为舒适的手感,才继续说下一句话,“你不想让我们三个打起来,那就保护好自己,多回家当和事佬,知道不?”
乔天明心里暖烘烘的,也摸了摸魏同心的脸颊,“那我去烧个水,明天还要上班,改休息了。”
两人亲亲密密躺进温暖的被窝,感受着纷纷扰扰中,片刻的宁静与安心。
第103章 双更合一初一一大早,郭诚信……
初一一大早,郭诚信风尘仆仆赶到家。
下乡三年多,人瘦了,但也精神了,眼睛里还像当年一样带着坚定的光芒,只是外表看上去沧桑了很多。
王大妈顾不上埋怨,看到人,就只想得到心疼。
但郭诚信一张嘴,就还是当年那个味道,“妈,您要是过得不开心,跟我爸离婚也就离了,但怎么能从他那里要那么多钱呢?那都是我爸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挣的,您邀您自己那一份就行。我们几个有手有脚,连小宝都成年了,怎么能还从我爸那里要那么多钱呢?”
说完,他也不等王大妈和郭小宝反驳,自己就后退了一步。
“不过,我今天刚到家,确实不应该一回来就跟您说这些。咱们还是先热热闹闹过年吧!妈,你别忙了,过来坐,我给你讲讲我们生产队前段时间交粮的事……”
心疼个屁心疼!真是一番好心喂了狗!
王大妈早知道他这副德行,只是没想到,吃了三年多的苦,还是一点都没改。
“你这孩子,怎么刚回家就说这种话。反正这钱我是拿回来了,你不想要,我就自己收着。至于你弟弟妹妹,她们可没说不要。你那一套要求你自己就行,别代表他们。”
郭小宝才不惯自家哥哥这臭毛病,当场怼他,“妈说的对。我找工作、找对象,都得从这笔钱里出,哥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100-110(第4/15页)
可别拿我的东西做好人。”
“咱们那个爸早就二婚了,那边连孙辈都有了,咱们仨可还都单着呢!”
冯小琴收养孩子的事情发生得太快,王大妈还没来得及给两个孩子写信告知。
郭诚信下意识想到那个小男孩,“是之前小宝抓到的那个小孩吗?看来是他家大人有问题,被厂里抓起来了吧?没想到啊,我爸新找的这个对象这么善良,也算他难得做点好事。”
这小子在乡下就没被人打几顿?怎么还是这么直愣愣的。
王大妈按住想要爆炸的郭小宝,真是懒得跟郭诚信说更多。对这个儿子,最好是只使唤他,千万别交流任何东西。
“快吃饭!吃完刚好赶上给大家伙儿拜年。”
郭诚信果然老老实实一声不吭地吃饭。
听说郭诚信回来了,院里其他人加快速度收拾,也往郭大爷那里去拜年,总算是碰上了。
等郭诚信在众多邻居的围观之下给自家亲爹拜完年,郭大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红包之后,他终究还是没管住嘴,夸了几句。
“爸!我听说您跟冯大妈收养了个孩子,现在也算是我的侄子了吧?我劝了您这么多年,您今年主动做好事,帮助弱势群众,真的太好了!我敬佩您!”
郭大爷当场就想把那个红包收回来,“得得得,这都什么跟什么?你从哪儿听到这些乱七八糟的?”
大儿子没犯事的时候特省心,这个老二,就是平时特烦心,但轻易不惹事。
还有个老三,又促狭又爱捣鬼,老四呢,则是随时准备当老三的打手。
就这么四个孩子,没一个靠谱的。他自己虽然没管过,但王大妈管孩子管得唉声叹气的时候,那也都是在他耳朵边上叨叨咕咕。
三年多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结果嘴里就两句正常的话,说完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原形毕露了。
郭诚信没把郭大爷的冷脸当一回事。
他十岁出头的时候,就决定这一辈子都要当好人、做好事、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那时候年纪小,满心热血,不仅自己想这样做,还想劝家里人都跟着一起做。
可想而知,那时候家里人没一个给他好脸看的,都烦得不行,今天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虽然现在他成熟了,只打算自己奉献,不再管别人干什么。但毕竟是家人,都劝习惯了。在黑省插队的时候,那里又没什么娱乐,他闲着了就给家里每个人单独写一封信,说说近况,也劝劝大家。
就这么三年下来,本来就是个话稍微有些多的人,现在竟然有直接变成话痨的趋势。
郭大爷好久不被这个二儿子当面劝,还有点不适应,竟然多解释了好长一段,“那孩子跟我没关系,是你冯大妈给……”
他一时间竟然没想到自己儿子跟方连枝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给她闺女收养的孩子,你就当亲戚家的侄女处就行了。”
冯小琴在郭大爷卡壳的时候莫名有点不自在,假装不经意地打量周围邻居。发现没有人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才收回目光。
再婚的寡妇不好当,尤其当着郭大爷前妻的面,就担心哪里没做到位,让人家笑话。等郭大爷又接上后半句话,才稍微好一些。
这个郭诚信说话这么不给老郭面子,肯定在他爸面前有几分脸面,可不能让他对自家有偏见。
冯小琴连忙解释,“对对,梦冯是我孙女,你爸不用管的,户口也跟我,我闺女落在医院那边,不跟我们一起。”
“嗯?”郭诚信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怪怪的,“不跟我爸姓,那就是跟您姓,叫冯梦冯吗?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那边郭小宝已经在偷笑了,听妈说的,没给二哥解释,果然要出笑话。
“梦冯姓李。”方连枝刚给孩子喂完饭,忍不住出声打断郭诚信的联想。就让这人这么想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李梦冯是烈士的子女,我们没给她改姓,只是在名字最后面,加上了一个姓。”
郭诚信“哦”了一声,不方便夸方连枝,就竖起大拇指夸冯小琴,“冯大妈,您真是这个!虽然没有收养厂里的孩子,但帮助烈士子女,也是大功一件!这方面,我也尊敬您。”
冯小琴被夸了,却没觉得多高兴,下意识想躲。
这孩子有点邪门,感觉说话怪怪的,不太像正常人。
不确定,还得再看看。
她把话题引向其他人,“这孩子我也就是搭把手照顾一下,不算什么。还是小乔和同心给我介绍的,他们关注到了,我才有机会呢。”
跟郭诚信一对上目光,魏同心的脚趾就不自觉抓地,开始用力并轻微移动。
“哎呀!乔哥!同心!你俩也是热心肠。咱们院里大家都是好心人。以前是没轮到,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评上先进呢!”
郭诚信发自内心地高兴。
他其实是个挺简单的人,自己做了好事开心,看到别人做了好事也开心。
如果他自己做了好事,但别人不理解,甚至埋怨,他也不会多难过,只是不会再跟这个人打交道了。
说他牛心古怪也好,说他傻也好,反正他就这么直愣愣地过了很多年,以后也不打算改。
郭诚信又看着魏同心,真诚地说,“同心妹子,之前我收到爱军的回信,听说你恰好在下乡之前嫁给乔哥,还以为你怕吃苦才想了这个办法逃避下乡。但现在我亲眼看到你,就知道你跟我一样,是个有想法、有追求的人。”
“你的选择是很明智的!农民不缺一个普普通通十几岁的知青,但你在城里、在朝阳和红霞身边,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这话说的……还特意把两个孩子点出来,那能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位置。
值得信赖的育儿保姆吗……
魏同心听到这些“夸奖”的话,脚趾头在鞋里使劲扣住鞋底,扯起嘴角回应了一下。
乔天明也格外尴尬。
昨天晚上两人的感情终于有了些许进展,今天郭诚信这话一说,简直是当面挑拨。
郭诚信到底还是有点眼力见,看乔天明和魏同心都只尴尬笑笑,连忙把话题转到乔天明身上,“还有乔哥,你退伍这么久了,还能惦记着战友的孩子,虽然自己帮不上忙,也会积极想办法,介绍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真的非常厉害。”
咋的,讽刺他没能留在部队,还天天惦记着以前的人和事,甚至现在也没什么本事,连个孩子都只能介绍给邻居来养?
别说他才回家一年左右,就算是离开连队十几二十年,他也还是可以关心战友的好不好?!
这回轮到乔天明脚趾扣地了。
见郭诚信还没个打住的意思,郭小宝按照出门前王大妈的吩咐,赶紧拉住自家二哥。
“哥?哥!别说了,刚好这里大家都在,我们给各位长辈也拜个年吧。”
魏家和张家人背后汗毛一竖,下意识觉得不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年代文炮灰在七零吃瓜养女儿》 100-110(第5/15页)
“魏叔,你可得好好给我传授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不仅同心妹子这么有觉悟,渡江也是,能自愿给招赘,给她大伯继承香火。真的,牺牲太大了,这种行为太伟大了。魏叔,我还带了点黑省特产回来,一会儿给你送去啊。补的!”
魏成河咬牙微笑。
“安邦,倒时候也给你送点。我跟渡江差不多大,她没有亲哥哥,你可以把我当她的哥哥看待。渡江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你可得多照顾她,帮帮她。”
赵安邦醋坛子打翻。
“刘奶奶!哎哟,今年见面,感觉您又年轻了呢!这马上都要有重孙了,祝您长命百岁。”
刘淑英松了一口气。
张大爷和杨大妈两个主动出击,询问郭诚信下乡的经历,本以为能躲开语言攻击,没想到他话锋一转,又绕到张家孩子们这里。
“张大爷,杨大妈,虽然你们疼孩子,但这里都是咱们自己人,我还是要说句实在话。建国哥就算了,四凤也不说,只说建华和建设,很该下乡锻炼锻炼的。”
郭诚信也不是无缘无故这么说,“要我说,我建设弟弟都算是可去可不去,他一向听话,眼里有活。但建华老弟确实平日里缺乏锻炼,也没什么生活常识,可以去体验一下的。”
“杨大妈,您反正是决定好了要把工作给建华,那完全可以让他下乡锻炼一段时间,后面再叫他回来接班。这样既起到了效果,又不用担心把建华身体搞坏,您说是不是?”
杨大妈的思路莫名其妙就跟着郭诚信走,等她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点头了!
“哎,这就对了。去年您肯定是一时心急,没有想到。今年要是再有下乡机会,你完全可以这么来一次,试试看。”
试什么试啊,可别真让这小子给糊弄傻了。
最后还是王大妈放心不下,跑过来揪走郭诚信,也拯救众人于水火之中。
至于为什么平时厉害的邻居们都没怼他?
那当然是因为,他确实是个道德层面无可指摘的好人,是打小就真给大家帮忙的热心肠!
如果他仅仅是人好那也就罢了,厉害就厉害在,他能在当好人的同时,还完全坚守他自己的原则。
比如骂了他的人绝对不帮,跟他已有的安排冲突就绝对不做。他自己心里排了一张助人为乐时间表,其他的事情,任谁来说都得放后头。
三年困难时期,他自己都不大点儿,但就是能在城郊发现一个隐蔽的小水沟。他带着院里邻居,把不多的几条鱼全给捞了,让大家那天晚上都混了个八分饱,到现在院里年轻一辈都记得那一天。
王大妈揪着郭诚信的耳朵,没好气地教训他,“你这三年多还真是白历练了,没发现说话邻居们一个都不爱搭理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