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 90-100

90-10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妹妹说她喜欢我 海水未蓝时 穿成年代文反派摆烂亲妈 没人告诉我就是女娲啊 轮到仙女美人做女配了 隐衫之欲 当我直播后在异世成神仙 弯腰 鲛皇在星际被当做人鱼繁育

“怎么了?发什么呆。”姜宁没听到声儿,回头问。

卫长昀摇了下头,“等再过一阵,地里没活可以少来的。”

平时来是怕菜被虫蛀了,或者有人偷菜,但冬天不用,因为大家都不爱出门。

姜宁搓了搓手,缩进袖子里。

趁着他阿娘还没开始做衣服,他得提提建议,给衣服做个口袋,冬天能揣手。

虽然也能揣袖子,但他不想。

“知道了,我不会让自己冻着的。”姜宁弯了弯眼睛,“你这人,关心人的话怎么还拐了几道弯才说。”

之前也没见这样。

卫长昀面露赧然,却道:“你手有些红。”

姜宁一下睁大眼,伸出手看了看,又飞快缩回袖子里。

“镇上有油膏,可以用来擦手。”卫长昀走到他旁边,“我上次买了。”

上次?

姜宁指尖蜷缩,有些小郎君的别扭,怕自己的手干活变得不太好看了。

“半月前,去镇上接你时。”

卫长昀解释。

第94章 包谷花,爆米花的家常版……

那天姜宁一个人出摊,到了平时该到家的时辰还没来,他不放心,便去接姜宁。

途径小摊,听那人叫卖,也没多想,问清了价格便买了。

并非是有经验,只是那小贩摊前人不少,跟人说话时,提到了冬天手冷,手背容易皲裂。

他听到一耳朵,这才买了。

原本当日就要给姜宁,哪知道忙起来便忘了。

卫长昀这么一说,姜宁“哦”了声,想起那天来了。

冬天摆摊的日子比夏天要少很多,也收得早,得赶在天黑前,还没降温的时候回家。

那天他收摊晚了一个时辰,倒不是没卖完,是他碰到戚远了。

外出小半年的戚远,不知道是哪天回来的。

姜宁正准备收摊,就见他背着那个背篓远远走来,还在他老位置铺开了一块油布,把背篓一放,倒出一堆不知道是什么的药草。

“不认识我了?”戚远刮了胡子,头发也收拾得更熨贴,身上衣裳也换了,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姜宁心想,乍一看的确是不太能认出来。

不过他挺喜欢这个大叔的,看上去性格古怪,但人好玩,也有意思,又见到了难免高兴。

“你这半年去哪了?”

“出外面采药了。”戚远拿起地上的药草,“你看,这东西附近可没有。”

“我可不懂医术,不过你每年有段时间不在镇上,都是去外面采药了?”姜宁好奇道:“我还以为你是有别的事,就那种话本里写的,去走亲访友,或者看望故人。”

戚远朗声笑起来,把一小包东西丢给他,“哪有那么多故事,我就是一个年轻时犯了错,给人看病没看好,人家没了,对我有怨气正常,我自己都过不去,干脆改行卖药了。”

姜宁拿起小包,凑到面前仔细看,“现在看开了吗?”

“这是什么东西?”

戚远往后靠,拿出一壶酒喝了起来,“看开了,就是不想再给人治病了,当个卖药的也行。”

回完前一句,才去回第二个问题,“药性小,就是养身子的,你一个哥儿,得把身子仔细养好,不然日后可要遭罪的。”

闻言姜宁瞪大眼,手里的药包比刚出锅的山药还烫手。

“你还讳疾忌医啊?我好歹也算个大夫。”戚远笑他,“我还以为你不在意呢。”

姜宁反驳道:“那你这也太突然了,我一个未婚哥儿,八字都还没有一撇。”

“你和你家那位小郎君还没在一起?我还以为回来都能喝喜酒了。”

戚远语不惊人死不休,又一句话给姜宁砸懵了。

姜宁脸颊发烫,忍不住道:“这个八字有一撇了,但剩下的事还早着呢,不过药草我收下了,就熬成汤来喝是吗?”

戚远点了点头,“行了,你这摊儿快收了吧?那回吧。”

“你都送我一包药草了,我当然得请你吃顿饭,走吧,去馆子里吃一顿。”

姜宁把东西收进背篓里,“旁边就是面摊,去吃面。”

“你那小吃都卖完了?随便给我点就行。”戚远不想动,毕竟这刚坐下。

姜宁把背篓给他看,“真没了,我家生意可好着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90-100(第6/15页)

“真去面摊?”

“去吧,给你加肉加卤蛋。”

姜宁请戚远去面摊吃了一碗面,加肉加卤蛋的,这才耽误了回家的时间,晚了快一个时辰。

卫长昀来接他的时候,他正往镇口走。

想起这事,姜宁歪了歪头,瞥向卫长昀,“你怎么想到买的?”

“去接你时,听到小摊老板和客人在说,便买了。”卫长昀挠了一下后脑,实话实说,“原先我也没想到。”

“你能买,已经比许多人强了。”姜宁失笑,视线从他脸上移开,打量四周有没有茜草。

能想到冬日手和脸容易皲裂,比他还强一些。

倒不是他过得粗糙,是男孩子总会没这么细致。

他上学的时候,学校里也没暖气、空调,一到冬天大家都是拿水杯接热水暖手,或者自己带个热水袋、暖宝宝之类的。

女生们大多还记得擦个隆力奇的蛇油膏,或者大宝、百雀羚之类的。男生们就总忘,或者到班上想起来了,再问其他人借。

姜宁就属于总忘那一类,除非他早上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他妈提醒,不然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就出门了。

卫长昀一脸真诚地问:“难道不是人人都会买?”

“哪有,一般人哪想得到这个。”姜宁道:“我便没想到。”

卫长昀笑道:“那我应当多买一罐,婶儿和小小、小宝也该用。”

冬日天寒地冻,风一吹,手背和脸颊最容易皲裂。

只是红还好,要是裂一条小口子,能疼上十天半月的,碰到热水还会痒。

“没事儿,那一罐可以先放到堂屋里,大家一起用。”姜宁说完,眼尖发现草堆里的茜草,“有了!”

还得是南方,到了这会儿草还能看见叶子,不然他也认不出来。

姜宁蹲到地上,伸手去扯了叶子,“也不知道这些够不够,不过可以先试试看,不行一匹布多染几个色,或者颜色浅一些也没什么。”

两句话说完,也没听到回应,姜宁拿着几片叶子回头,发现卫长昀盯着他看,也不说话。

姜宁歪了歪头,仔细打量,终于发现卫长昀好像在生闷气。

“说话。”姜宁捏着草叶子,声音不冷不热地说了句。

又是这倔脾气,都快一年了,还没改呢。

卫长昀抿了下唇,“明天去镇上,再买新的。”

说着蹲下来,“这一罐,是给你买的。”

姜宁:“……?”

愣了有一会儿,才笑出声来,差点从草坡上翻下去,被卫长昀抓住胳膊才稳住。

卫长昀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说出来,姜宁肯定会笑话他。

可他没办法不对姜宁说实话,何况他问了。

“哎哟,你怎么——”姜宁任由他抓着胳膊,笑盈盈道:“小倔驴一个,还挺可爱。”

卫长昀被姜宁的笑容晃了眼,脑子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姜宁用另一只手点了下他的鼻子,“行了,买新的就买新的吧,也不差这几十文。”

这动作并不算暧昧,就跟卫长昀和姜宁偶尔会呼噜小小、小宝的头发,捏他们的脸一样。

姜宁伸手时,也没有暧昧心思,是真觉得卫长昀的心思还挺可爱。

卫长昀也不恼,“嗯”了声,偏过头去看姜宁手里的叶子,“茜草染出来是什么色?”

“红色。”姜宁把叶子递给他看,“不过可能不是布庄里卖的那种红色,颜色会浅一些,有点像西瓜瓤的色。”

其实姜宁觉得那颜色挺好看的,朱红穿的可以颜色重一点,小小的就鲜亮一些。

“那多采一些回去。”卫长昀道:“再过一阵,恐怕就都要蔫了。”

“我也没染过,先采一筐回去,先试试再说。”姜宁小时候拿金七娘染过指甲和手指头,还有给作业本上色,就是没染过布,都是无意中弄脏衣服。

别说,金七娘上色还真厉害,洗都洗不掉。

卫长昀点头答应,照着叶子去找。

植物生长的习性除了那种特例外,大约都一样。只要发现一株,那在周围基本也能找到。

他俩在周围找了一圈,摘了不少放筐里,快中午了才回家。

朱红正在厨房里做午饭,看到他们回来,“先把东西放着,用热水洗手洗脸,在堂屋烤会儿火,饭马上好了。”

姜宁一边放东西一边答应,“不着急,还没饿呢。”

朱红看他俩背篓里又装了不少,听完话笑起来,“你这会儿是不饿,等饿起来又等不了,生怕少一口吃的。”

“阿娘!”姜宁瞪眼,有些不好意思,“我哪有。”

朱红不理他了,回到灶前专心做饭。

姜宁撇嘴,余光扫过卫长昀,见他果然在笑,便放下手里的东西,留他自己收。

哪能咋办,他这人就是饿得快,还饿不得。

一饿了就容易烦躁、心慌,得马上吃上饭才行。夏天还好,冬天是一点忍不了。

“堂屋柜子里有吃的,你先垫垫。”卫长昀看他往堂屋走,说道:“是米酥,凉的也能吃。”

姜宁早上都没去过堂屋,直接在厨房里洗了脸又刷牙,然后吃早饭。

一是懒得挪地方,二是厨房里有火暖和。

姜宁不答应他,直接进了堂屋。

小小和小宝这一阵都喜欢在堂屋里烤火,要么就是等出太阳了在院子里玩。

一见他来,立即摊开手心把瓜子递给他。

“宁哥哥,吃瓜子!”

“婶婶拿在灶上烤了,脆脆的,好吃。”

姜宁看见柜子里的一盘米酥,直接拿了出来,放在小方桌上,“怎么不吃这个?”

小小道:“吃过啦。”

姜宁听了,拿起一块塞到嘴里,琢磨着冬天要怎么过,毕竟有三个月呢。

再怎么抗冻,外出干活、摆摊,大半的日子都得在屋里过。

五子棋玩腻了,得想些别的玩法,比如大富翁或者斗地主之类的。

也不能光玩,还得配点吃的。

炒瓜子、花生是有了,水果也能买,反正冬天不容易坏,但——

冬天还能做点什么?

姜宁咬一口米酥,忽地听到炭盆里发出“啪”一声响,眼睛一亮。

有了,包谷花。

就跟爆米花差不多,但不是那种做法,是会“嘭”一声响那种,不用油也不放糖,就是原汁原味的玉米味。

第95章 家里装上炉子了。

“天呢!宁哥儿,你们这是要造什么?”

姜宁从院子里堆着的一堆东西后探出头,跟赵秋打了个招呼,提醒他小心脚下,别被绊倒。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90-100(第7/15页)

秋忙不迭且点头,小心绕开地上一堆东西,刚要说话,就见卫长昀从梯子下来,墙上凿开一个洞。

瞪大眼盯着那个洞,“宁哥儿,你们家遭贼了?”

姜宁正在研究地上的那几根管子,琢磨要怎么拼起来才对,一听赵秋难得咋咋呼呼的语气,笑出声来。

“没遭贼。”

赵秋道:“那怎么墙上多了一个洞?”

卫长昀把梯子挪到一边,又放下铁锤,“自己凿的。”

赵秋一头雾水,没明白他们的意思。

冬天到了,家家户户都在检查门窗,恨不得连门缝都堵上,哪有给自家墙上凿个洞的,那不漏风吗?

“在装炉子。”姜宁解释道:“在屋里烧炉子,也不用担心灰到处飞,还有东西掉进去。”

赵秋仿佛听见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炉子?炉子还要装——”

“这个是炉子?!”

“对啊,我们去镇上定做的,烟管也是,就是特别沉,这不正在想怎么装上去。”

姜宁没想到回风炉还真给做出来了,不得不说,他有点狭隘了,以为做不出来。

见赵秋是真的好奇,姜宁耐心地给他解释了一遍,就听到赵秋一会儿一声“哇”。

“这个网是做什么用的?”赵秋大概理解了炉子的用处,就像上次修的浴房。

但面前放着的铁丝网,没明白这个是用来做什么的。

“炉子烧火温度高,小小和小宝年纪小,用这个围一圈防止烫伤他们,面上的炉盘距离我们算过的,他俩这个年纪,伸手够不到。”

姜宁看卫长昀走过来,立即跟他一块把炉子往屋里抬,“对了秋哥儿,你怎么来了?”

天越来越冷,风刮在脸上都生疼。

村里大家伙都不怎么出门了,姜宁和卫长昀偶尔去镇上出摊,也都巳时才出门,能暖和些。

“跟你们说声,之前弹的新被子拉回来了,你家不是三床吗?我拿不了,就来跟你们说声,你们自己去拿。”

赵秋手里还拎了一个篮子,“这是我娘让拿给你们的,自家做的辣菜苔。”

姜宁一看,还真是辣菜苔。

这菜不在开水里焯一遍,吃着辣嘴,但焯水后,切成丁和干辣椒、腊肉一起炒,绝对下饭。

“帮我谢谢婶儿,等晚点我们就去拿。”姜宁客气收下,“对了,你要不要再拿点酸汤回去?”

自从酸汤改成在易安楼做之后,家里的酸汤就一直没怎么动过。

有一坛不小心沾了点油坏了,剩下的两坛他们就没敢动,想着冬天了再吃。

前两天才开封,吃了一次,还剩的有多。

“有多的?”

“有,吃到开春都够了。”

足足快二十斤,一顿也要不了一斤。

再说吃这个,也不可能顿顿都吃。

“那你给我装一小罐回去好了,正好我爹抓了条鱼。”赵秋也不跟他客气,答应下来。

“那阿娘给你装,我手上都是灰。”姜宁伸着脖子,朝朱红喊,“阿娘,给秋哥儿装一罐酸汤。”

朱红一看他们进来,连忙把凳子再往旁边顺开,“当心当心。”

又看向门外的赵秋,“秋哥儿来了。”

赵秋笑着跟朱红问好,“婶儿,麻烦你了。”

“这有什么麻烦的。”朱红笑了一下,“我去给你装,你在这儿……这屋子里都没落脚的地,你在凳子上坐会儿。”

赵秋摆手,正好奇地看姜宁和卫长昀装炉子,“没事,我看他们装炉子,也有意思。”

“那你们在这儿玩吧。”

朱红看他们就是一群小孩,说完就往屋外走,去厨房了。

姜宁和卫长昀把炉子装好,主要是烟管和下面装炭渣的铁抽屉,还得把炉芯放好,不放好以后用起来毛病多。

尤其是出烟口,要是堵住了,家里更呛,还有安全隐患。

“这地方要不用东西封一下,油布肯定不行,容易燃起来,布也不行。”

姜宁看着炉芯和烟管拼接的位置,有点担心,“要不筛一点细泥,用泥来封一下。”

“那过会儿我去后面挖一盆泥来筛,筛细一点好用。”卫长昀扶着烟管,等姜宁把下面接口装好。

等烟管插进孔里了,换姜宁扶着烟管,他去拿另一根,抬起来从墙上凿的空伸出去。

这样一来,烟管就架住了,只要接口封得好,家里不跑烟,烟管也不会掉下来。

“这样就行,晚点生火来看看。”

“那我去挖泥。”

卫长昀从凳子下来,拍了拍手,看了眼好奇的赵秋,“你和秋哥儿在屋里待着吧,我去就行。”

“那行,你去吧。”姜宁拍掉手上的灰,拉了椅子在炉子旁,“秋哥儿,你坐吧。”

赵秋“啊”了声,倒是一点没往下坐,围在炉子边上打转,新奇地往炉芯里看。

“到时候火就在里面烧吗?”

“嗯,烧里边就行,木炭、煤石跟柴火都可以烧。”姜宁打开炉盖,“不添柴的时候,把盖儿盖上就行,要有煤石,可以敲碎了跟黄泥一块搅拌,用来封火,第二天还能用。”

“那这炉子,贵吗?”赵秋好奇问道:“你家浴房就很暖和,我上次去打水时发现了。”

提到浴房,姜宁有些小骄傲地抬起下巴,“洗澡的时候更暖和,尤其是厨房那边烧着火,暖气一股一股钻进来。”

“那明年我家也盖一个。”赵秋心想,得在家里也盖一个,这样一家人洗澡都不挨冻了。

就算没那么暖和,热水和衣服放在管子上,那也不会凉飕飕的。

“行啊,图纸还收着呢,到时候你拿去用就行。”姜宁把炉盖盖回去,“不过你家厨房旁边有东西,得挪一挪,不然烧了热气过去也慢。”

最主要的是,他没研究明白隔温层,离得远了,热气烧过去也凉了。

冬天那管子凉飕飕的,家里浴房暖和是因为通风管就一条胳膊那么长。

“行了,到时候我再问你。”赵秋看够了新鲜,觉得炉子也是好东西,比一到冬天缩手缩脚坐在炭盆边上好,还不容易担心东西掉进去烧了。

“是不是得去镇上问你了?”

姜宁听出他打趣的意味,故作生气地瞪他一眼,“我闲的,帮你瞎操心。”

赵秋抿嘴笑,听见卫长昀回来的动静,“你还是别操心我了,操心他吧。”

闻言姜宁耳边一热,起身撵着赵秋往外走。

正好,朱红刚装好酸汤,见他们俩打闹着出来,“多大年纪了,跟小小、小宝一个样。”

小小和小宝一人捧着一个烤红薯,同步抬起头来。

“谢谢婶儿,酸汤我拿走了。”赵秋躲开姜宁伸来的手,“你们记得去家里拿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90-100(第8/15页)

被,新弹的,摸着就暖和。”

“知道了,你路上慢点,摔了可就没了。”姜宁怕这几天气温低,路上的草有霜,容易踩滑。

前两天他就差点摔了一跤,还好卫长昀眼疾手快,给他拉住,不然他估计又得崴脚。

到底是山里,温度比城里低,地上的草结了霜,中午才能化。

送走赵秋,旁边卫长昀也把泥和好了。

姜宁和卫长昀手脚麻利地把烟管接口处都给封好,这才收拾了一下堂屋,等着晚上烧火。

卫长昀把凳子摆好,看向正在擦炉盘的姜宁,瞥眼炉子四边都挂着的绳子。

“这绳子用来晾东西吗?”

姜宁点头,“袜子和衣服都可以,不然都放在浴房那边烘干,两处烧火,废柴。”

挂这里就方便了,有外边的网拦着,搭脚也不会蹭到衣服。

“那去赵叔家拿棉被?”卫长昀擦了一下手,“正好天还亮。”

“嗯,去吧。”姜宁放下帕子,“新炉子要烧一阵子才能好用,这几天不去摆摊了,过一阵再去,我就把这炉子烧实在。”

“染的布能拿进屋里烤吗?”卫长昀跟着他往外走,“还是就放在房檐下。”

“我就等着炉子来再染,不然一整天都干不了,新布都要变臭。”

姜宁朝厨房看去,见朱红又在忙晚饭,连忙道:“阿娘,你把肉和菜切了、洗了就行,不炒,晚上煮着吃。”

朱红答应了声,叮嘱他们路上慢点。

卫长昀愣了下,“变臭?”

姜宁点头,“对,特别臭,就是那种夏天一身汗换下来的衣服,揉成一团闷了几天发出来的馊味。”

晒干了都没用,得重新洗才能不臭。

没办法,南方衣服晾几天都不干,就会馊。

“那还是拿进屋吧。”卫长昀认同地点了下头。

姜宁看他表情,想起这人还有些不算严重的洁癖,禁不住笑了一声。

他俩并肩往村里走,路上偶尔会朋友一两个去地里摘菜的,客气打了招呼,也不跟人家多说话,各走各的。

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他俩在这一村人眼里,早就是不清不楚的关系了。

小叔和嫂嫂,成双入对的,能有什么好话?

姜宁走着走着,忽地想起另外一件事,“对了,快过年,我想做点腊肉和腊肠,咱们下回去镇上,多买些猪肉,得早点去。”

没腌肉和腊肠的过年,根本不叫过年好吗?

西南人民,过年必备腊肉、腊肠。

最好再有小米渣、八宝饭,对,还有炸虾片、盐菜扣肉。

卫长昀没多问,心想上次的酱肉也好吃,那腊肉和腊肠应当也是好吃的。

只要是姜宁做的,味道自然差不了。

第96章 准备买年肉。

去赵秋家拿棉被时,姜宁提了一句想过年买肉来做腊肉和腊肠,正好被赵秋娘听到。

赵秋娘热心道:“你们要买肉啊?那做什么去镇上买,和我们家一起买就是了。”

姜宁抱着棉被,听见后伸出脑袋问:“一起买?婶婶,你们家也要买啊?”

卫长昀也停下来,等着赵秋娘往下说。

“嗐,这不是家里年年都要做,家里好早就不养猪了,都是去买。”

赵秋娘解释道:“村里有人家里养猪,大家伙都会去他那儿买,你要是想买的话,咱们拼一头猪,看你们要多少。”

拼一头猪?

姜宁愣了愣,倒是觉得可行。

唯一纠结的是,他们家人少,半头猪肯定是吃不了那么多的,就算做成腊肉都还多。

至于猪头、猪尾巴和内脏那些更用不上了,他们一家都不吃内脏。

“婶婶,半头猪的话,我们家要不了那么多。”姜宁实话实说道:“家里人少,还有两个小孩,半头猪吃一年都够了。”

要是新鲜肉还成,偏生不是。

就算冬日天冷,能多保存个十天半月的,但多半都得拿去做腊肉、腊肠。

“不碍事啊,你家要哪些说就成,剩下的我们要。”赵秋爹也停下手里的活,道:“家里年年都要买一头猪的,多的都是给秋哥儿他二姐那边送去。”

姜宁一听,和卫长昀对视一眼,“我们要的也不多,就一段肠子,用来灌腊肠,然后半扇猪的再一半,我们也不挑着要,靠近后腿那边就行。”

“行啊,到时候切一下就行。”赵秋娘笑呵呵地道:“你们家两个大小伙,不得多吃点肉,才好长个,小娃也要多吃,才能身体好。”

两个大小伙——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不由笑了起来。

从赵家回去的路上,姜宁和卫长昀一路说着话。

“没想到事情还挺顺利,炉子装上了,年猪的事也有着落,被子也弹好了……”

“可以安心过冬了。”

姜宁听卫长昀接过自己的话,愣了一下后朝他笑起来,“对,可以安心过冬。”

冬天就不适合工作,应该和动物一样在家里冬眠。

要不是为了攒钱,姜宁才舍不得起床,恨不得在被子里躺到中午。

“这都还没到腊月,家里东西置办得差不多,其他的年货可以等过几天去镇上再办。”

姜宁把怀里的被子往上托了托,“我想下次去镇上,去看看宅子。”

之前去易安楼拿小吃摊推车时,顾苗给了他一些要买的宅子清淡,价格也都问清楚了。

价钱倒是有合适的,从三十几两到六十几两都有。

只是房子这东西,没亲眼看过,肯定不能直接定了,怎么都得到实地去看看。

“镇上不大,早些收摊就能去看。”卫长昀把被子挪到另一边,“晚上先选出一些,比较想去的宅子?”

“那正好也问问阿娘和小小、小宝的意见。”姜宁十分民主道:“往后可是一家人都要住。”

顾苗办事靠谱,连宅子大致有什么东西都写清楚了。

“等吃完饭,在炉子旁烤火时候说?”

“嗯,还能吃上热乎的烤瓜子。”

一想到这个冬天有炉子可以用,姜宁心情都快飞起来了,至少不用挨冻。

而且炉子的作用不止烤火,还能拿来烤糍粑、瓜子和橘子之类的东西。

生瓜子在炉盘上烤熟,比炒熟的瓜子还好吃-

回到家,姜宁和卫长昀把被子抱进了主屋,打算等炉子烧起来了,晚上烘一烘再套上被套。

时辰不早,姜宁挽起袖子就开始生火。

“你们离远点,等会儿火星子蹦到你们。”姜宁见小小和小宝好奇地站在一边,故作严肃地提醒。

孩子年纪小,是纠正习惯最好的时候。

炉子的危险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90-100(第9/15页)

给他们说清楚,不然心里不怕,容易掉以轻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事了。

卫长昀装了一筐炭进来,放在地上,“要拿一些细柴来吗?”

姜宁想了想,其实他也有很久没烧过炉子,低咳一声,“其实和灶里烧火一样,要不你试试?”

卫长昀无意识挑了挑眉,随后笑着说:“嗯,那我来吧。”

姜宁也不在意,反而挺高兴的,“你来你来,就是把柴先烧起来了,然后往上面加炭。”

等炭烧起来了,炉子也就热乎了,不用再加柴。

为了省炭和柴,炉芯还做得小了一些。

卫长昀“嗯”了声,没去接火折子,转身往外走。

姜宁奇怪地看他一眼,没一会儿,就见卫长昀用铁锹装了正烧红的柴进来。

眼睛倏然瞪大,看着卫长昀把柴倒进了炉芯里。

“灶上还在烧水,正好有柴。”卫长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点揶揄的笑,“用烧着的柴引火,能比较快。”

姜宁撇嘴,抱着胳膊一脸不忿,“你这是作弊。”

“灶里的火,也是我烧的。”卫长昀说完,见姜宁又撇嘴,失笑道:“嫂嫂擅长之事,另有其他。”

姜宁刚撇下去的嘴角,不自觉往上扬,哼了声,往炉芯里看去。

烧着的柴放进去,又添了一些干柴,等都烧起来了,才把木炭往里放。

“把盖子盖上,就让它自己烧。”姜宁边说边往门口走,探头去看外面的烟管。

盖子才盖上,烟就顺着烟管往外冒,没多少窜到屋里。

姜宁缩回头,朝屋里喊了声,“你们摸下炉盘,是不是开始上热度了?”

朱红就在炉子边,伸手摸了一下,“靠炉芯的位置是有点烫。”

小小试探着伸了一下手,立即瞪大眼睛,“哇,热乎的!”

伸长胳膊,也才能碰到炉盘靠外的一圈,“婶婶,二哥!炉子真的是热乎的!”

旁边小宝伸手,一脸疑惑,“我这里摸着是冰的啊。”

姜宁走进来,伸手贴着炉芯外那一圈,“是有些温度,不过估计还要再烧一阵才行。”

卫长昀把铁锹收起来,又把装着炭的筐挪到一边。

姜宁等他收完,拿帕子把炉盘擦干净,正要让大家把凳子搬过来,就见小小和小宝已经搬好了,不由失笑。

一人弹了下他们脑门,道:“坐吧。”

两小孩一听,立即乖乖在炉子旁坐下。

“你说,要不还是买点煤石回来?比炭要便宜些,虽然不好找卖家。”

姜宁看了眼已经去拿壶打水的朱红,低声问卫长昀,“就算价钱差不多,煤石也比木炭烧得久。”

“去看宅子的时候,顺道买了回来。”卫长昀点头,“只是一次背不了太多。”

今天去拿炉子的时候,就问过了铁铺老板,煤石在镇上好不好买。

铁铺老板倒是实在人,说能买,而且便宜,不过因为烧不透,加上不少人嫌味道大,所以卖得不好。

也就铁铺这种用量大,或者是烧陶的砖窑才会用。

想买的话,每月二十那天,可以去西街的杂货行看看,每月就那一天卖。

“没事,先买个二十来斤,用用看。”姜宁也不清楚这边的煤石和他家里以前用的有什么区别。

以前用的都是精煤,再不济是蜂窝煤,都是批量化处理过的煤矿,肯定比现在的好用一些,至少纯度高啊。

现在又没有专业处理的设备,就是挖出来什么样就什么样,说不定还有硫磺或者其他矿物含量高。

好在的是,煤矿本身在生成的过程里,就已经是比较纯粹的煤石了,哪怕再有其他成分,烧出来除了要注意一氧化碳中毒外,对人体没什么危害。

“宁哥儿,这壶就放盖上?”朱红拎着壶进来,问道:“那孔都盖住了,火不就熄了吗?”

姜宁笑着摇头,指了一下炉芯下面,“下面不还留有一排孔吗?烟管也是通气的,只要烧燃了,就熄不了。”

朱红放下心来,把壶放到盖上,“这还方面,家里用这个壶烧水,喝水泡茶就不用再去大锅里舀了。”

“嗯,反正火闲着也是闲着,烤火的同时还能烧水,跟以前的炉子一样。”姜宁拉了椅子在旁边坐下,“等我烤会儿,晚点再做饭。”

说完,见卫长昀拿着火钩跟火钳,“就搭那儿吧,快来烤火。”

说着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抓把瓜子来,在炉盘围一圈。”

卫长昀抓了一捧瓜子走过来,“不是说要吃饭?”

“还有一会儿,不耽误烤瓜子。”姜宁冲他一笑,手指在炉盘上点了点,“就这一圈。”

卫长昀依言放下,还拢了拢,“摸着比刚才要热。”

“那是当然,这还是新炉子,等用一段时间,更暖和。”姜宁手贴着炉盘边缘,余光扫过堂屋门,“阿娘,之前说不要的被单和被罩,还在吗?”

朱红正在纳鞋底,问:“还收在柜子下面,我想看看能改成什么,丢了可惜。”

“那加些不穿的旧衣服,做成门帘吧。”姜宁看向朱红,“堂屋有炉子暖和,但进进出出的,有帘子能挡风一些。”

反正通风透气有墙上凿的孔,还有边上的窗户缝隙,多加一个门帘也不会闷着。

朱红一怔,随即道:“好啊,那就改个门帘出来。”

话音刚落,旁边的小宝忽然“哇”了一声。

“好暖和!”

小宝两只手贴着炉盘,“刚才还凉的,现在就暖和了。”

他一说完,一屋子大人都忍不住笑了。

冬天,可不就得暖和才能安生过日子么。

一年到头忙,就为了日子越过越好。

第97章 糟辣椒火锅。

炉子火暖和,彻底烧暖之后,不大的堂屋里都跟着变暖和了不少。

姜宁把新买的小铁锅架到炉芯上,严丝合缝,基本盖住了炉芯的火,烧得再大也不会往外窜。

洗好的白菜、萝卜、豌豆尖、豆芽都放在盆里,搁一边柜子上。

切好的肉片和豆腐、土豆片也都装在碗里。

姜宁舀了一勺猪油放锅里,等油化了之后,往里丢蒜片和姜片,翻炒出香味,再把一碗糟辣椒倒进去炒熟,加水、放蒜苗。

壶里烧的热水一加进去,滋啦一声,香味瞬间飘开。

“好香。”小小舔舔嘴唇,仰起脸去看姜宁,“宁哥哥,你一定是厨神吧!”

姜宁听完笑出声,“谁教你的?嘴这么甜。”

“自己想的,戏里不都这么唱?”小小说的是过年时,会来村里表演一天的戏。

没什么名气,也都是镇上人自己弄得小戏班,就过年的时候接活,或者几个员外家里办寿宴,才会请去唱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追星的网红最快乐[娱乐圈] 我亲自逆了蒸煮的CP 病美人被豪门大佬娇养了 佳期如梦 被前夫的未婚夫狠狠爱了 [柯南]想当咸鱼的小林警官有话要说 协议结婚后被霸总宠上天 修罗场,但男主法海 [综漫]鸣宝在暗黑本丸 阴间小登大战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