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20-130(第1/17页)
第121章 他只能任由卫长昀摆布……
入夜,卫长昀擦着手从屋外进来,见姜宁还在那儿伏案写东西,不知道在写些什么,眉头紧皱,一脸苦恼。
他走到盆架旁,先洗了洗手,擦干后才往书桌旁去。
“在写什么?”
卫长昀弯腰探身,看向铺开的纸面。
姜宁头都没抬,捏着笔,就差在唇上画出一撇胡子了,“经营计划书啊,不是要入行会,总得让人家看看真本事才行。”
虽说有顾苗父亲引荐,入会多半不会受阻。
可姜宁这人有自己的想法,便是托了关系,也得有真本事才好,总不能往后事事都靠旁人解决。
卫长昀本想说,行会只是方便县府对小贩、商户管理,并非需要太复杂的经营申报。
可看姜宁认真的模样,便把话咽了回去。
问道:“我能帮到什么?”
姜宁侧过头,目光落在卫长昀脸上,“你要不帮我倒杯茶,然后弄点吃的吧。”
见卫长昀露出疑惑,笔一放,伸手抱住他的腰,“好累,好饿。”
卫长昀略微一怔,随后笑了笑。
伸手贴在他脑后,摸了摸,“那我给你弄点吃的,再泡壶茶。”
“再抱会儿,我觉得脑子都要糊了。”姜宁脑袋轻轻蹭了蹭,呼出一口气。
动脑这种事,果然是小动怡情、大动伤神。
卫长昀轻抚着他后颈,动作温柔,像是在安抚,“要不要明天再写?”
入行会的事,白日里去易安楼时,恰好顾苗在,便把此事说了。
顾苗说他爹娘会在镇上待到入夏,让他不用着急,可以慢慢想要做什么行当。
万事准备充足,做起来才不慌。
“不要,我想一鼓作气写完。”姜宁撇嘴,说完思考片刻,“写不完也得把大致想法记下来。”
卫长昀挑了下眉,低头问:“那这么抱着,字就会出现在纸上吗?”
答案显而易见,并不会。
姜宁听完,立即松开手,抬起头瞪他,“那不抱了,你走吧。”
故作正经地拿起笔,苦思自己的经营计划书要怎么写。
其实零碎的想法都很多,可要写成一份完整,而且还逻辑清晰的文章可就难了。
他作文就写得不怎么样,更别说这种东西了。
卫长昀站在一旁看着他,见他挠了挠脸,笑着揉了一下他头发,便去厨房给他弄吃的-
门外朱红还没歇下,正从堂屋里出来,见卫长昀往厨房走,便往房里看了眼。
卫长昀停下,等朱红到院子里时,接过她手里的簸箕,“阿娘,给我吧。”
朱红点头,东西递到他手上,“宁哥儿饿了?”
闻言卫长昀眼里闪过笑意,并不直接答话,而是道:“正在想家门口开个食肆的事,容易乏,想吃点东西。”
“馋了就是馋了,平时夜里就爱吃东西。”朱红嘴上嫌弃,却又问:“要不还是我去弄?”
“不用,吃不了多少。”卫长昀拦道:“您去歇会儿,往后忙的事不少,我帮不上什么忙。”
朱红笑道:“你这孩子,罢了,你们去折腾好了,我回屋去,正好小小身量长了些,我给她改改衣服。”
“多点一盏灯,别伤了眼睛。”卫长昀提醒了一句。
朱红“哎”了声,就往屋里去了。
卫长昀等她进了门,才折身去厨房,给姜宁弄吃的。
房间里,姜宁听到外面说话的声音,一不小心地就走了神,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撇嘴。
字是一个没写,话是一句没少听。
磨蹭着写了一段,大概理清楚了思路,就听到房间门推开的声响。
姜宁抬头看去,嗅了嗅,“好香啊,你做的什么?”
“煮了碗面,按照你之前教的做法。”卫长昀端着盘子走过来,“茶是拿去年晒的山楂跑的,加了一点金银花。”
姜宁挪了一下桌面的东西,帮着接了过来,“你不吃吗?”
卫长昀摇头,“晚饭吃得多,这会儿还不饿。”
姜宁点头,接过筷子,低头吸溜一口面,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人啊,还得是吃好吃的,才能有力气继续干活。
卫长昀看他吃得很香,挪了一下位置,拿起姜宁刚才写的东西,“可以看吗?”
姜宁咬着面抬头,“可以啊,又不是什么商业机密,再说了,是商业机密你也可以看。”
卫长昀的嘴角不自觉上扬,这才认真看姜宁写的东西。
纸上写了很多东西,只是零碎地分布在各个角落里,而且一会儿一条线,看起来杂乱无章。
但卫长昀和姜宁相处得多,又了解他的思维习惯,慢慢地便看明白了。
其实姜宁的思路很清晰,而且想法都很有意思,几乎开一家食肆能碰到的问题都已经想到了,还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卫长昀偏过头,看姜宁呼噜吃面,便拿了纸笔,帮姜宁整理了一下。
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不过需要捋一捋,这样更清楚、直观。
卫长昀看书、写字时,一般都不会分心,很专注。
所以没注意到旁边姜宁放慢了吃面的速度,正在看他,还有他写的东西。
“原来整理笔记是这种感觉。”姜宁忽然出声,“我原来就不懂,怎么我学习也还行,但别人从来不问我借笔记。”
多半是因为看不懂,理解不了。
卫长昀手腕一顿,在墨滴到纸上前移开,而后在砚台上蹭掉多余的墨。
“借笔记?”
姜宁喝了口汤,放下筷子道:“就重点笔记,每一科我都有一个本子来记,但别人借去看过一次后,再也不借了。”
想到什么,他补充道:“绝对不是因为我的字迹太潦草。”
笔记太潦草了,他自己事后也很难看懂的。
所以只要不是讲得太快来不及,都还算是工整。
“要是我在,便会问你借了。”卫长昀继续落笔,想把剩下的写完。
“不要为了哄我,什么话都说。”姜宁把碗端到一边,拿着杯子喝水漱口,“你要是和我做同学,我一定借你作业抄。”
卫长昀失笑,“抄作业?”
姜宁一点不觉害羞,坐在他旁边趴桌上,下巴抵着胳膊道:“作业是真的很多,而且特别多的卷子,有时候写不过来了就拿来抄一下,事后有空了再做一遍。”
卫长昀好奇道:“还会再做一遍吗?”
“那是当然,我又不是只会抄。”姜宁皱皱鼻子,“不过有些题抄一遍,其实还能拓展思路,一道题不止有一种解法,就算答案是一个。”
卫长昀一边写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20-130(第2/17页)
边听姜宁讲他上学的事,等全部理完,其实也不到半个时辰。
轻轻吹干纸上的墨迹,把纸挪到姜宁面前让他看。
姜宁坐起身,拿过来仔细看着,眼前一亮,“差不多就这样了,我感觉能行。”
“不再改改?”卫长昀把笔放好,问。
姜宁又重新看了遍,“要改也明日再说,今天困了。”
言罢,把东西收好,半杯水喝完,直接往盆架那儿去,又重新收拾下了。
卫长昀看折起来的纸,帮他用镇纸压住,防止夜里风吹掉。
待他也洗漱上床时,已经过了亥时二刻。
又到了倒春寒的时节,天比前一阵还冷。
卫长昀一到被子里,姜宁就自动靠了过去,连眼睛都没睁,仿佛只是寻一个热源。
姜宁手搭在他胳膊上,困得眼皮发沉,只想快点睡觉。
哪知道手被人抓住,而后连腰也被搂住,和人紧贴在一起,挪动不得分毫。
姜宁蓦地睁开眼,一下撞进卫长昀的眼神里。
“……”
卫长昀只盯着他,动作克制,仿佛在等姜宁点头一般。
等姜宁真正点头那一瞬,他扣着人的手,压在被子里,低头亲了上去。
与其说是亲,不如说是唇贴着唇摩挲,连咬都是克制的。
一下一下,啄在唇面上,再慢慢地用舌试探,探出一条缝隙,再攻城掠池、深入内里。
呼吸声变得急促,心跳声也逐渐杂乱,手和脚泛起一片酥麻。
姜宁有些受不住,他想要曲起腿,却被卫长昀抵着。
亲得太凶了。
又啃又咬,甚至引着他探出嘴唇去追随。
直到眼前一阵发晕,姜宁才被放开,也仅仅是片刻的休息,颈侧和腰侧的攻势展开。
唇面摩挲着颈侧和锁骨,指腹探入衣服的里侧,一路揉捏,重一些就会留下指痕。
卫长昀是不懂的,但他会学。
同床共枕这几日,他每一日都在进步,而且进步很快,总能让姜宁叹服学霸的学习能力是在方方面面。
卫长昀感觉到姜宁的动情,放缓了攻势,让他能够喘息。
姜宁半阖着眼睛,说不上是舒服多一些,还是难耐多一些,但停下来又觉难受。
他睁着眼,膝盖轻轻碰了碰卫长昀的胳膊,再伸手去搭他的肩。
“长昀。”
有些红的唇面开合,姜宁喊了一声他的名字。
卫长昀陷了进去,低头照做,先让姜宁舒服些。
从颈侧,再到腰,一路都被细致地照顾到。
等姜宁抵在他肩头剧烈呼吸时,已经没什么力气。
他翻身趴在枕头上,并了腿,任人宰割一般,在卫长昀亲他时,伸手去抓枕巾。
夜色已深,他只能任由卫长昀摆布。
第122章 “我家夫郎。”
搬家、成亲的大事落定后,春天的气息在悄无声息中来临,走在街上,不少人家院墙攀着的花枝发了新芽。
姜宁的食肆还未开张,但卫长昀已经重回私塾,备考今年的两场考试。
起初几天姜宁还不习惯身边少了个人,做什么事都下意识往旁边看,跟卫长昀商量。
结果发现旁边不是没人,就是朱红或者小小、小宝。
堪堪止住话,憋了回去。
好在一家都搬到镇上来,卫长昀每日都回家,两人见面的时候并不少。
“要是好吃,过一阵家里食肆开张,欢迎来照顾生意,前三天不管买什么都只要八成价。”
姜宁边打包边给客人宣传,“就在西街长乐巷靠里的位置,一去就看得见。”
“姜老板家的食肆,那我肯定去捧场,到时候一定要给八折价啊。”
“肯定肯定。”
姜宁笑着送走客人,看了看摊上的东西,差不多也该收摊了,便坐下休息会儿。
看着春光明媚的天,其实一点不暖和。
姜宁从推车下面,拿出一直放在炭盆旁的手炉,握在手里取暖。
后面陆续来了几个老熟客,看见摊上还有东西,一人买了一些,正好帮姜宁收了摊。
一日入账,三百零六文。
倒是一个好兆头。
姜宁把东西收到背篓里,又去拿其他东西时,旁边伸来一只手,正好把他要拿的东西递过来。
惊讶地抬头看去,就见卫长昀站在那儿,手里还抱着书。
“长昀!”
“今日下学这么早?”
卫长昀把东西放到背篓里,拿过一旁干净的帕子,替他擦手,“先生家里有事,让自行温书,我便提前走了,回家中亦是一样。”
姜宁由他给自己擦手,再把书塞过来,“你这算是逃了自习课?”
卫长昀利索收拾东西,闻言看向他,思忖片刻道:“算是?”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哪有算是的。”姜宁笑盈盈道:“一会儿要不要去买一点酱肉?”
“不自己卤吗?”卫长昀收完东西,又去擦台面,“还是嗅着哪家好吃的了?”
姜宁撇嘴,坐在一旁,“跟你在一起,都不用玩猜猜看的游戏,一准说中。”
倒不是姜宁主动去嗅到的好吃,是今天戚远走之前跟他说,前面街上有一家酱肉做得好吃,还排起了队,他就想去尝尝。
卤肉和酱肉他也做,但自认为还不到能排队的地步。
这不就把好奇心和馋虫一起勾起来了。
“那一会儿过去称几两回家。”
“嗯!”
东西收完,姜宁看卫长昀背起背篓,再看自己怀里的书,不禁悄悄勾了勾唇角。
这男人啊,还是得顾家。
顾家就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嫁妆-
酱肉铺在东街,他俩收拾完东西,便朝着东街去。
快到地方,都不用问人打听,闻着味,看见哪家铺子面前排队了就错不了。
姜宁望着排了长队的店,一下就不馋了。
人也太多了,感觉能有二三十号人。
“这家铺子以前就开着吗?怎么觉得之前没见过。”姜宁好奇道:“闻着倒是很香。”
香归香,但姜宁这人对美食的原则就是,排长队的一律不考虑。
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他排上一小时的队,那就是领钱。
卫长昀看他眼馋,但又不想排队,便道:“我去排?”
姜宁登时哭笑不得,拉着他离开,去找别的吃的,“长昀,你排和我排有什么区别吗?”
不都得在这一起等啊!
卫长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20-130(第3/17页)
一愣,摇了摇头。
姜宁倒是不执着,今天买不着,那就三五日之后再买。
要是还买不着,那就等一两月,热度过去了再来。
总之,铺子在这里,好吃的东西那就一定能开得长久,总能吃到的。
要真吃不到,他也不沮丧,只能说是没缘分。
“话说回来,我来镇上这么多次,很少在东街逛,醉仙楼也没进去过,这醉仙楼生意倒是一点不受影响。”
经过醉仙楼时,姜宁看了一眼,不由道:“看来也是个实在做生意的,上次在行会匆匆见一面,有些严肃。”
卫长昀点头,“两家酒楼都是实在做生意的,不曾恶性竞争。”
“那就好,行会里都是这样的人,那大家才能把生意做好。”姜宁说着,眼尖瞥见有人挑着担子卖东西,仔细一看,竟是这月份成熟的桑葚。
拉了拉卫长昀胳膊,“走,那边卖桑葚,问问怎么卖。”
桑葚这东西,虽甜,但却护眼。
尤其是戚大叔说的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正适合他俩。
毕竟一个每日忙着摆摊挣钱,一个日夜苦读还要点灯看书。
“哎,婶婶留步,这果子怎么卖?”
姜宁上前叫住对方,“我看你剩这一些,就想问你买了。”
“小哥儿要买这个?”那大婶愣了愣道:“都是些野果,山上挖笋的时候顺道摘的,和笋一块送点。”
野桑葚啊!
难怪看着果子小,而且脆。
姜宁道:“我就爱吃这一口,平时忙,无暇去山里摘,看您这儿有才来问,你要不好定价,我出二十文,你这半盆给我可好?”
姜宁算着价格,不让对方吃亏,报了一个价。
“哎哟,小哥儿出手大方,这不值当,你要,我就送你了。”
“不行不行,我说了买就是买。”
卫长昀从旁劝道:“大婶,我家夫郎就喜欢这果子的酸甜,又不腻,他想吃,你就当卖给我一个人情,哄他高兴。”
大婶一看卫长昀少年俊朗,和姜宁站在一起便是好看,不由笑起来,“小公子懂得疼人,老妇人也不推辞了。”
卫长昀点头,拿出二十文递给大婶,“多谢。”
大婶直接把小竹筐也送给他们,摆摆手,“老妇人是看你们感情好,这才答应。”
“这儿还有一把山里摘的香椿,你们一道拿走。”
香椿闻着臭,不少人都不爱吃。
故而很难卖出去,平时也只有好这口的才会想着要摘。
姜宁看大婶表情,倒也不推诿,接了过来,“那我们不客气了,谢谢婶婶。”
大婶乐呵呵地挑着担子走了,姜宁和卫长昀拎着一筐桑葚,打算去买些别的。
去香料铺子路上,姜宁拿眼打量着卫长昀,“谁家夫郎?”
卫长昀知道他会拿这个来打趣,也不扭捏,转头看他,“我家夫郎。”
姜宁唇角上扬,又问:“往后都打算这么说?”
“事实如此,有什么不能说的。”卫长昀坦然说完,又想起什么,问:“还是你觉得不妥?有其他称呼。”
卫长昀私下里称呼姜宁,多是“宁哥儿”,只有两人时,才会喊他“宁宁”。
夫郎这称呼,第一次听着,姜宁觉得新鲜。
“哪有什么不妥,我就是觉得新鲜。”姜宁失笑,“其他的我也想不出来。”
姜宁左思右想,觉得夫郎也没什么,他不就是个夫郎吗?
从哥儿变成了夫郎,就是成亲的意思。
姜宁见卫长昀还在思索,拉起卫长昀的手,“走了,回家。”-
家里客堂不如从前暖和,好在已经过了正月、二月,到了三月。
再怎么天冷,也不会刺骨的凉,多穿一些便是。
小小和小宝跟邻居家的小孩玩得熟悉了,吃过饭就约着一块在巷子里玩。
坐在客堂里也听得见小孩的声音,倒是让大人放心。
毕竟去年才出了拐卖的案子,那一阵别说村子里,连镇上各家各户都不让小孩单独出门。
“阿娘,有件事我和长昀要跟你说。”姜宁收拾完桌子,正在剥豆子时,忽地开口。
朱红手上动作一顿,看他们问道:“怎么了?”
卫长昀道:“过一阵子,宁哥儿的食肆就要开了,就在家门口,倒是不免整日都忙,所以家里大小事得劳您操持。”
见朱红一脸疑惑,便接着说,“我们商量了,按半个月给您支一笔银子,用作家里开销,多了您收着,少了再从他这儿拿。”
朱红从前在姜家,别说支银子用了,连铜板都见不了几回。
村里不买东西,她还被姜大志欺负,每次要添置什么东西,姜大志就给她一点儿,有时还不够。
再去问要,就要挨一顿骂。
姜宁和卫长昀这么一说,朱红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朱红迟疑道:“我拿着银子,也不知道怎么花,要不还是宁哥儿想买什么,我去买便是。”
姜宁立即道:“食肆可一点离不开人,我还琢磨一个人又要当厨子还得收钱、上菜怎么忙得过来,家里事可抽不开身,阿娘,你帮帮我嘛。”
看着是在撒娇让朱红帮忙,实际上是让她一起来管家里事。
这事儿他俩合计过,如今搬来镇上,不比从前,怕朱红觉得在家里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或者不担事,日子久了就愈发退缩。
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让她也管家里事,一来的确是帮了忙,二来往后有什么事他们不在,朱红也能担着。
朱红还是犹豫,姜宁眼睛一眨,哄道:“阿娘,半个月三百文,一月六百文,你看着用。”
“你看这钱也不多,怎么就不能管了呢。”
卫长昀帮着剥了一碗豆子,要去看书了。
起身时道:“娘,你不帮宁哥儿,他可真要偷着哭了。”
姜宁一听,悄悄瞪他一眼。
谁哭了?
有这么劝人的吗?
朱红看姜宁和卫长昀小动作,一想到姜宁从前吃得苦,勉为其难道:“那我试着管,免得宁哥儿忙不过来。”
姜宁诧异回头,顾不上跟卫长昀使眼色,欣喜道:“谢谢阿娘!”
第123章 祝姜老板生意兴隆。……
姜宁在客堂忙了会儿,回房时,掌了一盏灯。
进门便看到卫长昀端正坐在桌前,手边的书摞了起来,比刚搬进来时多了不少。
连装上不久的书架,都快摆满了。
姜宁走过去,把灯放在桌上,搬了小凳子坐他旁边,托脸问:“从前你也是这般用功的?”
每日在私塾里就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20-130(第4/17页)
用功了,回到家里,除了吃饭和帮忙外,其他时间也都在看书。
尽管姜宁知道天才也要努力,但在一旁陪伴,还是有些意外。
天才的努力不必寻常人少。
卫长昀翻了一页书,读完一段后才停下,答道:“还好,离点灯夜读还有一些距离。”
姜宁不禁笑道:“还有心思开玩笑,看来是还有精神。”
卫长昀往外看了看,“才亥时,的确还早。”
又见姜宁托着脸,“困了吗?”
其实姜宁不困,只是今天摆摊略有些乏了,“只是一点点累,倒不是困。”
“那我再看一会儿,就陪你。”卫长昀一向心疼姜宁,往常一起摆摊时,回家路上东西几乎都是他拿的。
“或者你这会儿看看书?”
“你这儿还有什么书我能看的?别是催眠作用,看一会儿我就睡着了。”
姜宁换了个姿势靠在胳膊上,“还是有话本?”
说到话本,姜宁来了兴趣,毕竟可以当小说看。
打发打发时间,不就跟看电视一样了。
“是有话本,不过写的你不一定喜欢,都是志怪类型的。”卫长昀侧过身,在书架上抽出一本。
姜宁眨眨眼,“吓人吗?”
卫长昀:“有些。”
“你要是怕的话——”
姜宁没等卫长昀说完,立即道:“那正好!给我看看。”
志怪类的啊,他最喜欢了。
最好有一些魑魅魍魉的场景,他可以熬夜看完,反正他不怕。
卫长昀挑了挑眉,失笑道:“那你看会儿,要是困了就说。”
姜宁接过来,“嗯嗯,你看你的书。”
得了,这是真喜欢,不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
卫长昀心里想道,却不打扰姜宁,只是看了他一会儿,便专心看书了。
书桌旁,两人一人拿了一本书看着,书页翻动的声音错落响起。
偶尔能听到姜宁问卫长昀一些字怎么念,知道了后,又问会不会打扰他看书,卫长昀摇头,姜宁便放心问。
好在这书册不算难懂,更不晦涩。
比那些文言文篇章好懂多了,九成都看得明白。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等卫长昀看了眼灯盏,估摸着时辰已经要到子时,便打算休息。
他合上书,出声叫看得入神的姜宁。
“宁宁?”
姜宁没反应。
卫长昀继续喊他名字,依旧没反应。
卫长昀无奈,看他眼睛都快要凑到书上,伸手轻拍他肩膀,正要喊,姜宁一个激灵,直接轻呼一声。
“什么东西,走——!”
姜宁没喊完,就对上卫长昀的脸,“……”
卫长昀看他表情,伸手替他拿开书,小心折了一下页脚,“离得太近了。”
姜宁的心脏都要从喉咙跳出来了,要不是屋里亮堂,他这会儿都要钻被子。
“我、我就是被你突然拍了下,才吓到的。”
卫长昀“嗯”了声,不反驳,问:“还看吗?时辰不早了。”
姜宁“啊”了声,“不看了吧,时辰不早先睡觉,明天接着看。”
卫长昀点头,把书放回书架。
放回去后,吹了一盏灯,留了一盏拿到床旁的桌上放着,“你先再擦擦脸,我再吹灯。”
其实已经洗漱过了,不过在那儿坐了会儿,习惯地上床前再擦擦脸和手。
姜宁利落过去擦手擦脸,先行爬到了床上。
卫长昀看他一眼,擦脸擦手回来,把灯吹了再掀开被子,才躺下,身边就靠过来一人。
黑暗中,眉梢挑了一下,伸手揽住姜宁。
“冷?”
姜宁睁着一双大眼睛,没吭声,半晌才道:“是害怕。”
想到自己吹的牛,叹了口气,“你不用考虑我的面子,其实早就看出来了。”
卫长昀低笑出声,侧了侧身,把姜宁完全抱在怀里,亲了亲他的额头,“书里写了什么?”
姜宁一口咬在他下巴,“你还问?”
卫长昀:“……”
“别想了,都是假的。”
姜宁胡乱答应,其实脑子里都把文字转成了画面。
嘀咕道:“你怎么比我还反迷信。”
“因为若是有,那恶人早该受到惩戒。”卫长昀低声哄道:“便不会有那么经历苦难的人。”
“那倒也是。”姜宁说完,心里还是怕。
志怪故事的恐怖点就在于自己的想象力,而想象是人类最无法控制地一种能力。
尤其是想象力丰富的人,很容易发散联想。
姜宁闭了闭眼,又把自己往卫长昀怀里塞了些。
这样才踏实。
卫长昀哑然失笑,搂紧他的同时,又把被子提高了一些,让他不会觉得后面有东西。
“睡吧,我在的。”-
姜记食肆开张那天,正好是四月初。
天朗气清、风和日丽。
姜宁起了个大早,把要用的东西都清点一遍,确定没有少,又到外面去擦了擦两张桌子。
朱红帮他把火生起来,免得等会儿来客人了,火不够用。
“宁哥哥,这个放哪?”小宝端着一个盘子出来,上面放了几个木牌。
姜宁接过来,“给我,这个要挂起来的。”
木牌上写的是菜名,是给认字的人看,到时候能直接点。要是不认字的,他就来报名字。
刚把牌子挂好,小小又拿着东西出来了。
“宁哥哥,这个筷筒你忘记拿出来了。”小小两只手抱着筷筒,“还有勺子。”
姜宁一看,“啊”了声,懊恼道:“看我这个记性,擦桌子都没注意到这点,谢谢小小帮忙。”
小小听了,立即高兴地站在那儿,“还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
姜宁看了一圈,不打击小孩帮忙的热情,“那你帮我把凳子摆正可以吗?”
小小爽快答应,过去挪凳子。
小宝一看,也跟了过去。
食肆开张,一家老小全上阵,还赶上卫长昀正好放一日假,在家中能帮上忙。
卫长昀端着一摞碗出来,看姜宁往街口看去,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食肆开张,这会儿时辰虽早,但再过一炷香就要放鞭炮,要是无人来,到底是打击自信心。
“这些碗应当是够了。”卫长昀把碗理好,“粉、面和炒饭,还有炒菜,一般食肆比不上家里的全,肯定会有人来的。”
不止有炒菜,还有大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120-130(第5/17页)
炖的汤和现炒出来的鸡。
亏得家里养了些鸡,这才能吃上新鲜的。
姜宁从一旁罐子里,拿了腌梅子放到嘴里,“这不是第一次开店,有些紧张吗?”
卫长昀弯腰去拿东西,“不仅能在这儿吃,还能打包拿走,小吃也一起卖,熟客定是会来赏光的。”
他顿了顿,“我在私塾里也给你宣传了一番。”
姜宁看他,诧异道:“啊?”
卫长昀拿了东西直起身,“怎么了?”
“怕你觉得不好开口。”姜宁挠头,凑近了道:“先生不说你吗?”
一般不都禁止给自家打广告吗?
卫长昀失笑,明白了他的意思,“先生第一个说要来尝尝你的手艺。”
闻言姜宁眉目俱笑,放松下来,“那我可不能丢分,一定拿出最好的手艺。”
“平时那样,已经是很好了。”卫长昀又收拾了一下台面,往家里的大门看去。
食肆就在外墙,和家里一墙之隔,倒的确是方便做生意。
当时多花那几两银子,值得了。
“二哥,你过来一下,桌子歪了!”小小在那边大喊一声,“我和哥哥拉不动!”
卫长昀闻声,放下东西走过去,“往后遇到这样的事,也要记得叫大人,不能自己逞能。”
小小和小宝点头,表示知道了。
姜宁在一旁看着,跟朱红道:“阿娘,你觉得不觉得长昀很会教人?”
朱红生好火,正往里添柴,“小小和小宝这么乖,一是生性如此,二是他们两个兄长教得好。”
两个兄长,自是有卫家大郎的功劳。
姜宁不可置否地点头,“想来也是。”
不过他才见到小小和小宝时,其实这两孩子都挺瘦的,好在乖巧懂事。
“倒是长昀,上回听你说起他在镇上读书时,还不忘补贴家用,卫家父母必定是做了好榜样。”朱红叹了声,可惜命不好,早早离世。
姜宁见她怅然,立即道:“阿娘亦是给我做了好榜样,这叫有其母必有其子。”
朱红瞬间笑起来,“你这张嘴,怪会哄人高兴。”
几人在食肆里忙这忙那,说话间,便到了时辰。
卫长昀拿着一柄炮仗往外走了些,看见街口来了人,立即点了炮仗站开。
噼里啪啦一阵响,待炮仗声停,已经有人围了过来。
姜宁立即上前揽客,让人先坐下,问对方要吃什么
“粉、面还是饭,我家这儿都有,看客官您想吃什么?”
“来一碗面吧,你家招牌的。”
“成,今日八折价,您是第一位客人,再给你送一个鸡蛋和卤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