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0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90-300(第1/14页)
第291章 开业。
鞭炮声噼里啪啦,响彻整条街。
姜宁站在长宁酒家门口,身边是田掌柜和张大厨。
三人互相看了眼,脸上都挂着笑。
姜宁给一边的方叔递了个眼色,方叔立即扯下挂在牌匾上的红绸。
红绸落下,姜宁三人拿起剪刀把面前的红色横幅剪断。
二楼的伙计,立即机灵地把花瓣往下抛。
“今日本店开张,全店上新,欢迎各位到店品尝,凡是今日到店的客人,每桌可领一份黔州小菜和饮子,仅有二十份,送完即止。”
“各位客官,里面请啊。”
“长宁酒家开张大吉!”
姜宁侧身让开,迎着客人往里走。
比起揽月楼开业时的大张旗鼓和高调,还有前期放出去的风声。
这回姜宁低调很多,但来得人也不少。
“柜台,这里四个人。”
“一家三口,有小孩。”
“两位老人。”
“一位客人,安排下桌。”
……
一声接一声,门口伙计迎客,从柜台经过记下安排桌位,再由大堂的伙计领着过去,点完菜,单子给后厨一份、柜台一份。
人再多,上菜、传菜都乱不了。
全都标了桌号。
久违的热闹让姜宁在大堂里闲下来的片刻,忽然有一些恍惚。
安逸、自在的日子过惯了,这种忙碌的日子反而有些久远。
尤其从真正闲下来算起,差不多有七八个月的时间。自打年初卫长昀卷入夺位的风波里,他就没怎么忙过揽月楼的事。
即便是后来交接各种事情,其实也逐渐做起了甩手掌柜。
乍一下把店开起来,还真有点不适应。
尤其一声一声东家,跟回到揽月楼似的。
不过,这种感觉真不赖。
“东家,只剩下三张桌子了,外面客人还在看,这怎么安排?”
门口迎客的伙计,刚把一桌客人带进去,便小声问了姜宁一句。
姜宁回过神,朝外看去,“谁先来就先安排谁,要是满座就按照之前说的,在门口把牌子挂上。”
伙计立即点头,“我这记性,忙起来全忘了。”
“挂上满座的牌子,再问客人愿不愿意等,要是愿意等,旁边有茶水和瓜子、小食。”
姜宁拍拍他肩膀,朝着后厨去,“有事问掌柜的,我去后厨看看。”
大堂忙起来都容易忘事,更别说是后厨了。
指不定光是整理菜单就忙得不可开交。
“东家!”
后厨的伙计急匆匆往外走,差点撞到姜宁身上,被他一把捞住胳膊,才站稳。
姜宁眉头一紧,朝里面看去,“什么事?”
伙计一看是他,松了口气,“备菜备得差不多,但是这些菜太多了,要先炒哪一个?有的菜不能前后一起炒,容易串味。”
姜宁一边往里走一边说:“这有什么好慌张的,两个帮厨师傅掌勺开锅,先把炒的、凉拌的菜做了,蒸菜直接上火蒸,大菜有主厨,按照做的时长最短点单最多的顺序去做,但一定得保证,每轮炒的菜里,有按照点菜桌号前后的菜。”
这样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能保证菜上得快,而且不会出现先点的桌菜一直都上不了的情况。
“那这些……”
“我说你记,传给厨子和伙计,把备菜及时给到三位厨子。”
姜宁走到板子前,看了一眼被钉在上面的点单,花了一小会理清楚,迅速给归了类。
“粉蒸排骨三份,直接上锅。”
“先炒三号桌的,他们先点单,腊肠炒竹笋,有四份,一起炒。”
“还有一号桌的爆炒银鱼,一共两份。”
“白切鸡,二号桌、五号桌、六号桌,八号桌,一共是四份。”
“还有……”
姜宁报得又快又准,还把配菜简单地念了一遍,等捋完点完的八桌,也没有花多少功夫。
所有的单子内容,都捋得很直观。
旁边伙计一边传话一边听,等姜宁报完第一轮,不由满眼钦佩。
“东家,这些东西,你怎么记住的?”
“会做菜,多看多听多记,熟能生巧而已。”
姜宁看了眼灶台旁的厨子,见他们利索开工,张大厨弄完手里的活,还会去给两个帮厨看菜,放下心来。
“后厨那台靠后院水缸转着的风扇别停,总归水是循环的,能散多少热就散多少,不然这天气,大厨受不了。”
“知道知道,放在屋内降温的水缸和冰,都一直在换着。”
伙计点点头,“东家,这边我能行了,你去前边吧,后面熏着你。”
姜宁倒不觉得熏,不过他在这儿跟监工似的,别人干活也不会自在,还不如出去。
跟伙计又交代了两句,便掀了帘子回到大堂。
正在柜台边跟田掌柜说话,忽地瞥见门口有人,下意识抬头想要问是几个人,看清来人后,到嘴边的话立即咽了回去。
怎么是他们?
“李员外、李夫人?”
姜宁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去道:“你们怎么来了?”
李员外夫妇看了眼姜宁,又看看对方,把手里的礼物递给他,“听闻你的酒楼新开业,我们就想着过来看看。”
“恭喜啊,开业大吉。”
姜宁一怔,而后笑起来,“贺礼我收下了,正好还有三张空桌,二楼会清静一点,我领你们上去?”
李员外和李夫人点点头,明显松了口气。
他们还担心姜宁不收贺礼,到时候他们还得劝。
“等等,这是——”
姜宁看向他们身后探出头来的孩子,“挺乖巧的小孩,看着就招人疼。”
“是我二哥在外捡到的孩子,父母可怜,都病故了,小孩吃百家饭长大,被人欺负惯了,恰好被我娘家二哥遇到,这才救下来。”
李夫人摸摸他的头,“我喜欢孩子,便留在身边。”
“只要秉性不坏,其他的也无妨。”
姜宁朝李夫人点头,目光扫过那小孩。
并非是他刻意打量,而是这小孩看起来的确心智要晚熟一些,应该是比同龄小孩心智更小。
不过也不像是痴傻,日后慢慢培养,总归是个好孩子。
姜宁领着他们上楼,“二位经历了这么多事,还是看开一些,毕竟日子还长,至于旁的——”
“福祸相依,往后必定会福气安康。”-
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90-300(第2/14页)
店开张一向很忙,尤其是酒楼生意。
等晚饭这一轮忙完,姜宁坐在柜台那儿时,眼神已经在发虚了。
没什么胃口,也没觉得饿。
就是单纯的想坐着休息会儿。
其他伙计各自忙完了,便开始收拾东西,或者聚在一张桌子那儿吃饭。
姜宁眨了眨眼,抬头看向田掌柜,“田叔,你觉得方叔能做酒楼这边的掌柜吗?要是可以,就让他来跟你一块搭着坐,不然挺忙的。”
开业最忙,后面不是常态,但酒楼生意注定了得忙到很晚。
等过了开业这一阵,之前说的排班就得跟上。
掌柜和伙计都得有休息的时候,连后厨也一样,可以轮换着让一个人去休息。
田掌柜正在算账,听姜宁问起,想了下,“老方这个人可以做,人细心,而且知道怎么招待人,特别会看客人眼色,人一来,问了几句就知道人家想坐哪,想吃什么。”
今天在大堂里帮了一个下午,从他那儿过的客人,比其他桌都省事。
因为人家想吃什么,喜欢什么口味,全打听出来了,跟伙计一交代,再推荐几道菜,下单很快。
“那行,只要能做就好。”
姜宁呼出一口气,“你可别因为方叔跟我们一块来的,你就这么说啊。”
“可不能这样,就事论事,老方就是能做。”
田掌柜低头接着算账,“东家,我要是说假话哄你开心的人,那你也不会选我做掌柜了。”
姜宁失笑,“也是这么回事,但该问的还是得问。”
“方叔还挺乐意有事做的,待在县衙里,每日也做不了什么事,家里还有我阿娘和春娘,什么活都能揽了。”
那小片菜地、几棵果树、一个葡萄架,完全没有方叔施展的地方。
几个人每天在家里,这些活都得抢着做。
“那他来,我们俩还能搭个伴,不然酒楼里全都是年轻伙计,闲聊的人都没有。”
“成啊,那明天我可就把人叫来了。”
姜宁说完,朝外看了眼。
时辰好像差不多,这边也收拾完了,就等着最后一桌客人吃完,然后再把碗筷洗了就成。
姜宁撑着膝盖站起来,动了动腿脚,“田叔,我先——”
“县令?”
“卫县令?”
“……怎么来这里了?”
“傻不傻,当然是来接东家的,忘了人家是一家的。”
卫长昀跨进酒楼,朝其他人点头示意,便径直走到姜宁旁边,“忙完了吗?”
他一身常服,要不是惠安县太小,又在之前破了李家的案子,也难看出就是县令。
能认出来,主要是脸太熟了。
姜宁哎了声,朝他伸手,“扶一下扶一下,我腿有点麻了。”
卫长昀无声叹息,上前握住他手,“又扭着坐了?”
姜宁不好意思朝他笑笑,“刚才跟田叔说话,没注意到,就一小会,不影响的。”
卫长昀问:“歇会儿再走还是这会儿走?”
耳边听到小声议论,还有不带恶意的低笑,姜宁只觉得不好意思,半点没觉得冒犯。
丢死人了。
他在酒楼的同事眼里,可是靠谱又严肃的人设。
就这一会儿,全破碎了。
“别破碎了,迟早会知道。”卫长昀压着声音,“家里留了菜,回去我们一起吃?”
姜宁:“你才从县衙过来啊?”
卫长昀拉着他往外走,“没有,去了一户人家,说是家里东西被盗,查看一下。”
姜宁哦了声,感觉腿好了不少,“那回家。”
说完扯着人往外走,“我们走了啊,大家收拾完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见!”
可丢不起这个人了。
第292章 身为县令,也不能吃白……
“今天你说的案子是怎么回事,有人家的东西被偷了吗?”
姜宁趴在床上,扭过头去看卫长昀,眨巴眨巴眼,“手往上点,肩膀酸着呢。”
卫长昀低笑出声,手往他肩膀处摸索去,指腹在关键处按着。
“明天什么时候去酒楼?”
姜宁努努嘴,闭着眼睛哼唧,“看情况,但也不能太晚去,好歹才开业,我得做一个表率。”
“哎,案子得保密啊。”
“不用保密,因为已经破了,是家贼难防。”
卫长昀摊开手,用手掌根给他按着肩,“在外跟人赌输了钱,所以偷摸拿家里的东西去当,当完了再还赌债。”
赌鬼。
这可千万不能碰,但凡碰赌的,肯定戒不了。
“十赌九输,但有瘾的人听不进去的,还总是想着能翻盘,从人家赌场、庄家那儿赢更多的钱。”
姜宁歪了歪头,“那最后怎么办的?人抓回县衙了吗?”
卫长昀给他揉肩的动作顿住,“没有。”
姜宁啊了声,惊讶问:“为什么?舍不得啊。”
“但人都成这样了,留着有什么用,还不如一块叉烧,阿猫阿狗的。”
提到阿猫阿狗,姜宁努努嘴,有点儿想板栗和毛栗了。
不过跟着来这边也受罪,还不如待在黔州,自在一点。
况且有三叔三婶照顾,怎么都不会差的。
“人难免会被感情蒙蔽、牵绊,不过选择了纵容,那后果也要有勇气承担。”
卫长昀手往下,给他按腰和腿,“幼安今天没看到我们,闹了会。”
姜宁像块年糕似的摊开,任由卫长昀揉捏。
听到这话,心里酸起来,“才陪了他半年多,又要忙起来,等长大了跟我们不亲也是正常的。”
哪有什么不亲,会亲近的。
他们在尽力挪出时间陪孩子,只要有空都会亲自带,除非是回来比较晚,或者是第二天有事,才会把孩子交给春娘和朱红。
“不会的。”
卫长昀收了手,起身去一旁把屋里的灯灭了,才回到床边,把床头的灯吹熄。
“就有点担心。”
卫长昀刚躺下,姜宁就侧身靠了过去,抱着他腰,“要是孩子跟我生分,我会很难过的。”
“放心,不会有这种可能。”卫长昀顺着他的背,“他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和他血脉相连的人,是那个把他带到世上来的人,更是会为他付出一切的人。”
“宁宁,你是用命把他带到世上来的。”
姜宁呼吸一促,掀起眼看他,“长昀……”
卫长昀神色严肃,甚至带了一点不满,“他是我们的孩子,只会像我们。”
姜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90-300(第3/14页)
嗯了声,埋头在他胸前蹭了蹭。
其实也不是真担心,就是有一瞬间情绪上来了,多少控制不住。
大概真是秋天到了,所以才会这么伤春悲秋的。
“这一阵天是真凉快下来,夜里偶尔还会觉得凉飕飕的。”姜宁抱着他,转移话题,“不过这么抱着,倒是不会热了。”
之前两个人挨着就一身汗,更别提其他时候。
要不是家里有一口井,夜里洗个澡都费事。
“喜欢抱着?”
“嗯。”
姜宁嬉笑一声,笑得露出两颗尖牙看他。
跟喜欢的人想要贴贴,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卫长昀在他背后轻抚的动作停下,“明天可以晚点去酒楼?或者什么时候有空?”
姜宁噫了声,好奇问:“怎么,想要约我啊?”
卫长昀笑着点头,“这几天的天气比较好,想一家人到附近走走,可以外宿一晚。”
“不过得先看你的时间,我才好跟马县丞交代县衙的事。”
到惠安县也有半年了,却连城外都没有怎么去过。
去的两回要么是修河坝,要么就是处理村里不配合的事。
一大家子人跟着他们到惠安县来,几千里奔波,又因为住在县衙,始终不如从前方便,日子都显得无趣了许多。
“我算算日子。”姜宁听完眼睛一亮,“要不月底吧,正好天气会更凉快,穿衣也方便些,不用担心天热天凉要多备点衣服。”
“不过去哪呢?你有地方了?”
卫长昀嗯了声,“城外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处山清水秀的庄子,听闻是果农修建的,为了能守住果园,免得被人偷走。”
“后来因为城内有人去附近玩,遇到大雨借宿,这才发现了机会,又多扩建了几间屋,还修了池子、鱼塘,不是果树成熟的季节,便用来招揽郊游的人。”
姜宁眼睛瞪大,“这不就是农家乐吗?”
早就听闻岭南这边一到周末、休息日就喜欢往乡下地方去的习惯,敢情还真是从古至今就有的。
“……和你提过的,家里情况一样?”
卫长昀问:“还想去吗?”
姜宁点头,“当然想去啊,农家乐,可以现场钓鱼然后烤鱼吃,这样吧,那天我们弄烧烤好了。”
从来到惠安县,烧烤就做了一回。
就是李家的案子破了后,请县衙上下一块吃的那次。
其他时候,家里的菜大多还是家常菜为主,不过得益于惠安县的河鲜、海鲜都比较丰富,所以——
什么虾、鱼还有螃蟹,也做了不少回。
尤其是拿新鲜的虾做虾滑,再配上粉丝蒜蓉,下面垫几片蔬菜,要是想吃豆腐,也能放几块。
用砂锅煲熟,又好吃又下饭,一口下去,鲜得唇齿留香。
其他的蒸菜在外面尝完回家后自己研究了,照着做了几回,倒也有八分像样。
另外两分就是,姜宁对着一些海鲜跟河鲜,实在是做不到完全白灼,支持原汁原味。
用豉油和蒜蓉来调味,已经是最后的底线了。
真的白灼,他尝着就是会觉得腥。
口味这个事儿,还真改不了。
尤其自己还会做饭,那更没办法入乡随俗了。
“那等你安排好酒楼的事,再跟大家说。”
卫长昀看他表情,就知道他已经在琢磨到时候吃什么,不由笑起来,“吃烧烤也好,还是你想吃火锅都可以,提前备好拿到那边去,两天一晚,都可以吃。”
这个天气,还不用担心这些底料变质。
其他的蔬菜、肉类,在那边都能买到,不用带过去。
“别提火锅了,我这回去找的工匠不行,原本想给店里弄一个铜锅的,结果打错了!”
姜宁想到这个事,突然一下支棱起来,脑袋磕在卫长昀下巴,两人都是嘶的一声。
卫长昀往后仰去,拿手捂了一下。
姜宁捂着额头,低头又去看卫长昀,“磕到哪里了?不会磕到你牙齿,咬到舌头了吧?”
上手拉开他的手腕,扒拉开他嘴唇,“有磕到吗?”
卫长昀被他这么扒拉,完全说不清话,只能一边给他揉脑袋,一边扯开他的手。
“……只是咬到一下,还好。”
姜宁不好意思地笑笑,干脆趴在他身上,两条腿就放在他中间,“真的不疼?”
卫长昀挑起眉梢,盯着他看了看,忽然皱眉,“有点疼。”
姜宁怔了怔,不太清楚他是装的还是真的。
撇撇嘴,低头凑上去,对着嘴唇吹了吹,“吹吹就不疼了,刚才看没流血,是还咬到哪里了?我——唔!”
不知道什么时候落在后颈的手往下一压,唇上被咬了一口。
“是不疼了。”卫长昀捏捏他后颈,“再亲一会儿,应该就能痊愈。”
姜宁脸颊一下烧起来,对卫长昀突如其来的逗弄半点经受不住。
“你——”
卫长昀吃准了他在这种时候反应不过来,手又捏了捏,“好像长高了。”
姜宁啊了声,没等他想出来这话的前后关联,又听卫长昀开口。
“我是觉得这会儿抱着你,腿的位置不一样。”卫长昀看似认真,然而已经屈起一条腿,把人完全圈在怀里。
“明天多久去酒楼?”
姜宁眼睛瞪大,飞快往旁边滚去,连被子都一块扯走。
“我好累。”
卫长昀只是逗他,倒不至于真这么欺负他。
侧过身,手上没怎么用力地扯了扯被子,“天气凉,被子都被你裹走了,我盖什么?”
“……柜子里还有,自己拿。”姜宁瞪他,“又不是只有一床被子,我明天让人再打十床。”
卫长昀:“……”
“那我去拿。”
说着佯装要起身,还没起来呢,手腕就被握住,不由发出一声轻笑。
姜宁皱皱鼻子,觉得卫长昀可无聊了。
被子一掀开,又主动回到人怀里,“烦不烦呢,这么闹,明天还早不早起了?”
“心里舒服了?”卫长昀问:“明天把幼安抱回房里来,我下午应该无事。”
姜宁嗯了声,打着哈欠,“或者抱到酒楼去也可以,我不进后厨,应该还能抽空跟你们俩玩会儿,正好——”
“哎,要不明天你和阿娘他们都到酒楼来了,小小和小宝也下学,尝尝新味道。”
卫长昀听完,想了想,“正常点单?”
姜宁点头,“那是当然了。”
身为县令,也不能吃白食。
自家的也不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90-300(第4/14页)
卫长昀失笑,摸摸他的背,这回是真不闹了,哄着人睡觉休息。
希望今晚是一个好梦。
不过,大概率会是的,毕竟一切都好。
第293章 “到家了,卫县令可别……
翌日,酉时左右,卫长昀先到了酒楼,跟着朱红他们才来。
朱红到过酒楼,而且在开业前还帮着打理了不少事。
对店里比其他人熟悉,不过之前来的时候,这屋子还没收拾成这样。
“原来这间房是留着做这个的,之前让收拾出来,我还在想拿来做什么,雅间也不像。”
朱红走进房间里,才发现收拾成了饭厅的模样。
姜宁擦着手进来,发现卫长昀不在,兄妹两个也不在,只有春娘和朱红在,幼安坐在婴儿车里,正在玩木球和拨浪鼓。
“后来才收拾的,想着大家总在大堂吃饭一个是客人看了不大好,另一个是大家也不怎么自在。”
姜宁点了点凳子,“平时伙计们就在这吃,自在还离后厨近,上菜还不用过客人面前。”
春娘拿着碗,正耐心地喂幼安吃饭。
别家小孩吃饭不老实,要哄着才肯吃,幼安这点随了他俩,吃饭特别香,从来不用哄。
“爹爹。”
幼安吃得嘴边糊了一圈饭粒,看上去瓜兮兮的,但挺可爱。
“爹爹忙着呢,你先吃着,一会儿来跟你玩。”
姜宁听他喊爹爹,正从柜子里拿东西,扭头看逗他玩,“我去找你另一个爹去了。”
朱红在一旁听到,嗔怪看他一眼,嫌他没个正形。
多大人了,在孩子面前也不收敛一点。
姜宁无辜地笑笑,把放在柜子里的辣椒拿出来,“想也知道他们在哪,不是在大堂,就是在后院。”
这一家子,个个都是操心命。
眼里和手里绝对都有活。
果然,去大堂看到了下学的兄妹俩,领着小桃和陆拙在帮忙上菜,还像模像样的。
“哎,东家,这他们这么熟练,可是——”
田掌柜悄声道:“事情都被他们干了,其他伙计心里可发愁,生怕做不好,之后你把他们给开了。”
姜宁一听开了两个字,没忍住乐了起来。
他跟卫长昀说话说习惯了,而且之前跟赵秋、顾苗他们也这么说话,这么多年也没改过来。
属于是,走哪儿影响到哪。
“哪会啊。”
姜宁看了眼柜台的账面,“雁归和潮平打小跟着我们做生意,从食肆到酒楼都跟着,早早就学会了,小桃和陆拙他俩后来在揽月楼也帮了不少忙,会一点。”
田掌柜啧啧一声,“可这不是会一点,是精通得很。”
“往后店里缺人手了,直接来都能干。”
姜宁知道他是在说笑,附和道:“那行啊,照样开工钱就行,别的——”
“我还能让长昀给你端茶上菜,后厨里顶替厨子好些天。”
正好掀开帘子的张大厨,话到嘴边说不下去,站在那儿杵着。
“东家,你要顶替我?”
“……什么跟什么?”
“那我刚才咋听到这话呢,我这两天可没闲着,忙着呢。”
“……对,我要顶替你,自己掌勺了。”
“为啥啊?”
“因为你今早进厨房的时候,右脚先进的门。”
“啊?”
“左边财,右边霉,不吉利。”
姜宁抛下忍着笑的田掌柜,还有一脸震惊的张大厨,径直去了后院,寻另外一个随时想上位的人了-
不得不说,房子的隔音不错。
姜宁到后院时,前边大堂的声音就弱了下去,几乎只能听到大声说话的动静。
不用花多少心思,就看到了拿了张小凳子坐着的卫长昀。
手边一个筐,放着刚剥好的豆子。
姜宁放轻脚步靠去,手刚碰到卫长昀肩膀,就被发现。
“身上的味道,很明显。”
卫长昀回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笑意。
姜宁疑惑低头,在自己身上嗅了嗅,“闻着什么都没有啊,不过好像有股米饭的香味。”
还挺下饭的。
卫长昀把手里最后一点豆子剥完,然后回过神,“是平时熏衣服用的木香。”
衣服上都是,不会重,更不会呛人,但很特别。
姜宁不信地低头,又闻了闻。
隐隐约约的,好像真闻到了一点。
“还得是秋哥儿,以为他忙酒楼的事无心搞这些,现在可是有空了。”
姜宁道:“信寄出去了,不知道多久能收到,要是年前的话,还能回信的时候捎一些年货过去。”
赵秋家、顾苗家、谢蕴家……
还有李平峥、齐时信,以及离他们比较近的温安臣、聂丛文。
小河村那儿也得捎一些东西回去。
“那得寻去金陵和黔州、宁远县三地的商队,不然你这东西,可一点都不好捎过去。”
卫长昀拉着他的手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碎屑,“但是该备一些。”
姜宁抬手,随意帮他拍了拍,“还有两个月呢,再看。”
不过怎么又只剩下两个多月了,这又一年过去,他俩前后脚得长大一岁。
“别琢磨了,你儿子找你呢。”
姜宁敛下心思,心想岭南的日子还挺好的,每日除了家和酒楼,深秋过后,回家路上,跟谁都能唠两句。
“什么?”卫长昀低头摘掉衣服上的枝叶。
“春娘喂他吃东西,他在那里——”
姜宁本来想说爹爹、爹爹地喊,忽然脑子一抽,“他在那儿阿巴阿巴的,不知道是在喊我们俩还是在说别的什么。”
卫长昀:“……”
“走吧。”
姜宁挠挠头,跟了上去,“开个玩笑嘛,那阿巴阿巴本来就是喊我们的意思。”
卫长昀无奈摇头,又觉得姜宁这样挺可爱。
阿巴阿巴?
这是哪儿来的语言-
从酒楼回到家,夜已经深了。
不是吃到这个时辰,是一家操心命,吃完后在酒楼里忙前忙后,等收拾得差不多,才不得不回家。
分了两辆马车坐,一辆是春娘和朱红带着幼安、小桃,另外一辆是姜宁和卫长昀领着兄妹俩。
方叔和陆拙驾车,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往县衙回。
“二哥,宁哥哥,我刚才表现得怎么样?夫子可是说了,我悟性高,而且教乐理的先生说我天赋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290-300(第5/14页)
卫小小如今已经是个亭亭少女,眉眼也长开了一些。
尽管还是稚嫩的模样,却能窥见几年后的漂亮。
“你乐理天赋好和在酒楼里干活有什么关系?你日后又不会在酒楼里弹琵琶、拉二胡。”
卫小宝唱反调道:“还得是我,人家先生说了,得强身健体,要习武才能做君子,我都能拉弓了。”
“那我还能射箭呢。”卫小小不甘示弱,“再等明年开春,我还能学骑马。”
卫小宝立即接上,“我现在就会骑了。”
卫小小:“那你骑一个给我看看?二哥和宁哥哥就在这里,说谎的人鼻子会变长。”
卫小宝:“……我骑的小马驹不行!”
……
姜宁稍稍揉了一下耳朵,掀起眼皮去看卫长昀,见他一脸无奈,却又仔细的样子,唇边不自觉牵开笑。
他好像能理解卫长昀的眼神。
和他不一样,卫长昀第一次见到兄妹俩的时候,他们才那么一点大,然后慢慢地长大,变成今天这样。
像树苗似的一点点抽条。
“小马驹可以,乐理天赋高也可以。”
姜宁打断兄妹俩无意义的小学生争执,“等到这个月十六,我们去城外的农庄住两天,骑马、练琴都可以。”
“要买一匹马在家里吗?”卫长昀问道:“还是先买一把琵琶?”
卫小小、卫小宝:“……”
“不用!”
姜宁挑了挑眉,“真的不用吗?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等到下回想买,可就不是现在这样,要有条件的。”
卫长昀赞同地点点头。
“不用!”
兄妹俩异口同声道:“等我们再熟练一点,不要浪费。”
他俩对视一眼,没再说话。
小孩子是这样的,好哄得很,其实也好骗得很。
只要套路深,没什么事拿不下来。
回到家里,方叔和陆拙牵了马车去安顿,春娘和朱红回房,小桃跟着兄妹俩后面。
卫长昀抱着睡熟了的孩子,手托在他后颈,等人都走了,才跟姜宁一块往房间走。
“刚才逗他们俩做什么?有上进心是好事。”
姜宁伸手给孩子拉了一下外面包着的毯子,担心他晚上着凉
别的不说,夜里的温度还是比较低。
又刮风,很容易受寒。
“在私塾里上了两个月的书,其他的事情我不过问,但是在这件事上必须要先说定。”
卫长昀道:“玩闹、吵架、闹脾气都可以,但不能撒谎。”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哪怕是跟亲近的人吵架、争执,也不该绷着脸去说这个事。
更别说,在亲近的人身边,那就更应该说实话了。
姜宁一听,立即知道他脑子在想什么,不免得低笑,又忍着笑意轻轻碰了碰他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