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 35-40

35-4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始皇家养小皇后 男神对我又争又抢 反派拯救系统绑错了人 忍界之神爆改人间之神 今天成功在本丸养老了吗 怀了主母兄长的孩子后 我的夫郎是个白切黑(女尊) 明婚暗抢 道姑小王妃 炮灰女配养娃的佛系日常[穿书]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5-40(第1/13页)

第36章 第 36 章 元宵节

霍长芝并没有留意到这一点。

她喜欢江云苓, 于是也不免热心的絮叨起来:“十七岁也不算小了,村里好些哥儿这个年纪都成亲了,再不济亲事也定下来了, 如今你爹娘都不在了,青子又是汉子,粗枝大叶的,可别耽误了。”

话落, 她又看向李氏:“娘,这事儿你可得多帮着留点心。还有青子, 翻过年都二十了,以前还说担心小文, 这回我见小文的气色也好多了, 这日子慢慢的就好了, 我就不信还找不到一个好姑娘好哥儿了!”

既然家里人都认下了江云苓, 那么江云苓在霍长芝心里也就跟自家阿弟一样, 至于霍青就更不用说了, 他的亲事都快拖成全家人的心病了。

李氏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就是说呢, 年前我也念叨着这个事儿。不过村里看了一圈,总觉得没有人家能配得上咱们苓哥儿, 青子也是,附近这俩村里没出嫁的姑娘和哥儿我都打听了个遍。”

“长芝,要不你在牛家村那头也给留个心,离得远点儿也没事儿, 最主要得是好人家, 不行的话咱还是得请媒婆。”

母女俩这就聊起来了,丝毫没有注意到那边,江云苓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几度张了张唇, 眼神不自觉的看向霍青,想说话,可又不知道说什么,最后只能憋出一句:“我的,我的亲事还不着急。”

而霍青那边也差不多,握着茶杯的手越来越紧,另一只手慢慢攥了起来,嘴唇也抿成了一条直线。

霍长芝听了江云苓的话摇了摇头。

依着他们大宣朝的惯例,寻常姑娘和哥儿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成亲的都有,可若是当真拖到十八岁去其实还是有些迟了,她自己当年也是十七岁成的亲,再怎么说,今年至少得把亲事定下来,再说,中间相看还需要一段时间呢。

一桌子人里,只有霍文若有所觉,一双眼睛看了看自家大哥,又看了看江云苓,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他幽怨的瞪了自家大哥一眼,很想说些什么,又抿了抿唇,最后抿是咽了下去。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直到这时,一直听着两人说话的霍长宁捧着脸,忽然幽幽的叹了口气,道:“难道就一定得嫁人不可吗?”

说起来,霍长宁今年也有十六了,同样也到了该相看的年纪,只不过李氏和霍长芝方才在聊霍青和江云苓的事儿,一时才忘了他,可这事儿迟早也是要提上日程的,就算不说定亲,李氏今年也得开始相看着了。

可霍长宁一只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呢,对情事也还没开窍,想到爹娘今年就要开始给他相看了,嫁人以后也得离开家,他难免有些愁,也有些害怕。

他皱着眉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霍长芝点了点霍长宁的额头,笑道:“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呢,不想嫁人,再说,哪有姑娘哥儿不嫁人的。”

霍长宁也只是这么随口一说,他知道,等时候到了,他终归也是要嫁人的。

别的不说,到了年纪还一直就在家里的,光是村里也会惹来不少闲话,是不是身体有什么病才这样的,背地里嘲笑嫁不出去的……反正什么人都有,不止是自己名声不好,连一家人都得跟着受气。

再说,今朝的皇帝老爷还算是开明的,要是放在刚开国那会儿,听说为了促进朝廷稳定和婚嫁,不管汉子还是姑娘小哥儿,到了改成亲的年纪还没成亲的,还有官媒来强制给你拉官配。

所以如今他们这儿的姑娘和小哥儿,都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成婚。

这还是近十年才变的新条,若是像他娘他们当年那个时候,成亲的只会更早。

所以霍长宁也只是感叹两句罢了。

然而他这句话,却是确实将李氏和霍长芝的注意力分散了一些,没再讨论江云苓和霍青的事儿了,两人回过神来,也觉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议论这些事儿不太好,只想着私下里多留些心。

是以,江云苓和霍青也都松了口气。

吃过午饭后没多久,小牛便有些犯困想睡觉了,小孩子精力到底浅一些,霍长芝便抱着小牛回了她以前的屋,哄着小牛睡觉,而霍青霍文和江云苓吃过饭也回自己家去了。

一回到家,霍文便拉着霍青往屋里走,说是有事儿和他说。

兄弟俩进了屋,关上门,窗也关上了,霍文往外瞧了眼,见江云苓没往这儿来,这才皱着眉头,压低声音对霍青道:“大哥,你老实说,苓哥哥这事儿,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开口便直指江云苓的事儿,这要是换成其他村里十一二岁的小子,这个时候还在举着树枝满山疯玩呢,那里懂得这些。但霍文却不一样,他自小就比旁人敏感,爹娘过世这几年,跟着哥哥一起,更是尝遍了人情冷暖,十分早熟。

闻言,霍青沉默了一下,含糊道:“我心里有数。”

霍文瘪了瘪嘴,听出他哥又想敷衍他,忍不住小声抱怨了一句:“我瞧你心里没数。”

他大哥喜欢苓哥哥,这事儿霍文看的出来。尤其过年这阵子,他放冬假,在家的时间多了,平日里经常瞧见他大哥趁苓哥哥不注意时盯着人家背影看。

冬月里苓哥哥膝盖受伤的那回,大哥嘴上没说,夜里却彻夜做了两根木头拐子出来,让苓哥哥拄着走路。

还有年前,他有好几天看见大哥趁着没人的时候蹲在院子里削木头做什么东西,离得远,他没看清,但年三十那天,他却瞧见苓哥哥的头上多了根梅花簪子,而大哥上山给爹娘扫坟时也折了两支梅花回来。

他年纪虽小,心思却细,仔细一想便能知道了。

他觉得大哥肯定是对苓哥哥有意的,可真要说大哥喜欢,又从未听他说过,就知道默默地送东西,他在旁边看着,心里都要急死了。

尤其是中午二姐和大伯娘说话那会,他好几次都想张嘴说话,最后却还是忍了下来。

要说他大哥和苓哥哥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旁人不知道,他心里却是十分清楚的。

大哥和苓哥哥原本就是未婚夫郎的关系,两人连婚书都有,但大哥当初怕坏了苓哥哥的名声,对外头的人都说是自家表弟,连大伯娘一家都瞒着,弄得如今人人都不曾往这上头去想,还要给他二人分说婚事。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这么想着,霍文看着霍青的眼神愈发的幽怨,心里的怨气都要溢出来了。

他闷闷不乐道:“大哥,我真的很喜欢苓哥哥,能不能叫真的给我当哥么。”

见他皱着眉忧心忡忡的模样,一点都不像个十二岁的孩子,霍青有些好笑,只得揉了把弟弟的头,解释道:“你懂什么?成亲不要花钱吗?我算了下,我如今手里的银钱还不够。”

霍青垂下眸。

发展成如今这个样子,其实连他自己也十分意外。

他当初留下苓哥儿在家时,是当真没有动过要和他成亲这样的念头的,只是惜他一个小哥儿,刚没了父母,又孤苦无依,于是给他一个栖身之所,而他当初也确实想过要给苓哥儿张罗一门好点的亲事。

只是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5-40(第2/13页)

情慢慢的就变了。

他也不确定自己是什么时候起变得越来越留意苓哥儿的,可能是他第一次从袋子里摸出那颗水煮蛋的时候,可能是每日他拖着一身疲累回到家,却远远的便能见到从自家烟囱里缓缓升起炊烟的时候,也可能是他第一次收到苓哥儿给他缝的棉布肩垫的时候。

心里触动的时候太多,等他察觉到的时候,他的目光已经无法从他的身上移开了。

他心里很清楚,他喜欢苓哥儿,也想把他娶回家做自己的夫郎,但

想到这儿,霍青抿了抿唇。

他有点摸不清小哥儿心里是如何想的,再说,若是要成亲,那么又得花一笔钱。

年二十八封集那天,他曾在屋里认真的数过了一遍他如今手里的钱。

先前被纪文山坑了一回。那时,他手里之前攒下的银子都耗的差不多了,但后来纪文山一下赔给家里十两,加上年末这两个月生意好做,一天有时能宰两头猪,卖一头猪大概能赚个一百八十文,他又四处去别村里给人杀猪劁猪,所以光是这两个月他就赚了差不多十三两银子。

再加上冬月时卖腊肉腊肠赚的钱,霍文在村里替人写对联赚的钱,各种零零碎碎的,他当时手里一下有了近二十四两银子。

这个攒钱速度,对村里一般的家庭来说已经是很快了。

但年末霍文的私塾也要交束侑了,束侑一年三两,还有六礼,还有向衙门交的一家人的丁口税,这里加起来一共用了四两。

冬月里,霍文买了一本书,书卖的贵,虽是手抄本,一本也要三百文,还裁了些写字的纸和一块墨锭,这些买的还都是书铺里最便宜的,加起来也花去了半两银子。

除此之外,霍文如今每日吃的药,虽然调整了几味药,药价低了一些,变成一天三十文,但一个月也得一两银子。

去掉这些,他手里就只剩下十九两半了,开春以后他还想买一头骡子回家,而牲口行里一头齐口的骡子价格大概在十一到十二两左右。

他收猪还得留出一些钱来呢,如此一来,再要成亲,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在他心里,虽然婚约是当时是爹娘定下来的,但若要将苓哥儿娶进门,应走的礼还是不能缺的,更不能因为江叔江姨不在了就薄待了他。

聘金,下聘时的礼,还有做席面时的肉和菜,还有请人做席面的钱,成一次亲费钱的很。

他仔细算了一遍,他如今手里的钱还没攒够呢,自然不好同苓哥儿说这些,总不能对人说了心意,却要叫他等自己攒够了钱再成婚。

这样的话,连他说出来都得自打嘴巴。

所以年前这些日子,他也一直在努力赚钱,因为心里有了惦念,累一点也觉得值得。

这些事儿,他没有同霍文说的太细,只说开年后再出摊做个一两个月的生意大概就够了。

见大哥心里是有成算的,而不是无动于衷,霍文心里也放心了许多,想想出了年,家里可能就要添头骡子了,他也会有真正的哥么,他转眼又高兴起来。

——

年节前每日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然而等当真到了过年时,日子反而慢了下来。

从初一开始,村里不时便能见着提着大包小包,赶着牛车来走亲戚的人。

左手鸡鸭,右手糕点炒货娘家的,婆家的,还有些家里住的远的亲戚。一年到头也就见那么一回,可不得显摆一番,家家户户欢声笑语不断。

反而是霍青他们家,因家里没那么多亲戚,最亲的也就大伯一家,而霍青爷爷那一辈,他们的几个姑奶也早就远嫁不联系了,他们反而落得个清闲。

年初三和年初四,一家子三个人都难得的睡了两日懒觉,尤其是霍青,初五时城里的集子又要开市了,也就这两日能歇一歇,于是都想叫他好好休息,没人喊他干活儿。

反倒是霍青自己有些闲不住,从家里翻出了两根之前留下的鱼竿来,领着霍文和江云苓到河边钓了两天鱼。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冰冻,河面上早就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如今还不到化雪的时候,坐在上头一点也不必担心冰面裂开而人掉下去。

鱼也算是冬日里一口比较新鲜的吃食了,河水结了冰,要抓鱼便没有夏秋时那样方便,因而冬日里鲜鱼的价格也比平日卖的更贵些。

村里人要抓鱼一般都是直接往河里撒网,第二日再回去收就行,这样网回来的鱼更多一些,也更能卖的上价,然而霍青几人也不是冲着卖钱去的,不过是图个玩耍,于是也没往河里下网,只是在冰面上钻了个洞,三个人一人搬了一张小马扎坐在冰面旁垂钓。

钓鱼对于乡村里长大的孩童,尤其是男孩儿来说算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儿,既是玩乐,家里大人也不会说什么。总比闲在家里招猫逗狗的好,要是钓上鱼来还能拿到城里去卖钱,两相都好。

然而对于霍文和江云苓来说却都是头一回,霍文是之前身子不好,没有这样的心情,而江云苓则是住在城里,没有这样的机会,于是两人刚拿起鱼竿来时都有些新奇和忐忑。

盯着水上的浮飘目不转睛,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说话的声音大了,把鱼都吓跑了。

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把霍青看笑了。

也是因为头一次钓鱼,所以真的上鱼的时候两人也格外兴奋。霍青中途回家了一趟给两人添水,等他拿着灌满水的竹筒回来的时候,隔得老远都能听见江云苓上鱼的惊呼与欢笑声,连霍文也高兴的小脸通红。

别说,钓了两天鱼,收获还真不少。

也不知道是河里的鱼经了一冬天的冰冻都饿坏了还是格外优待江云苓和霍文,两人钓了两天鱼,一共钓上来一条差不多三斤重的鲤鱼和两条一斤多的鲫鱼,霍青也拽上来一条两斤多重的草鱼,其他体型比较小的杂鱼也钓上来一些。

小杂鱼不比那几条大鱼能卖钱,于是江云苓便把小杂鱼留下给自家吃,又送了一条鲫鱼给大伯家,其余的在家找了个木桶养了起来,准备等开集那天让霍青一起拉到城里去卖钱。

冬日里鲜鱼的价格卖的贵,平日里一斤十文的草鱼,如今都能卖到十三文一斤了,鲤鱼更贵,能卖到十五文,他们钓的这几条鱼加起来能卖不少钱呢,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年初五,霍青推着板车,带着钓来的鱼和过年时江云苓炸的那些猪皮膘去县城里开摊了。年俗讲究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所以县城里大多数铺子也都选在这一日开门做生意,也是讨个彩头。

没出十五都是年,因而开集以后,霍青肉摊子的生意也很不错,不止猪肉,带来的三条鱼也一个上午卖光了,得了一百多文钱,猪皮膘也不断有人来问价。

年初六,村口搭起了大戏台子,请了戏班来村里唱戏。这已经差不多成为附近几个村子的惯例了,几个村子轮流来,既是过年热闹,也是一个村的脸面,要是轮到哪个村时不请,还会让人觉得这个村里人日子过得不好,日后嫁娶时都得多衡量一番。

去年的大戏是在上河村唱的,今年轮到杨溪村了,陆明远自然不愿低人一头,于是早早就叫好了戏班子。

乡下人平日里也没什么能消遣的,唱一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5-40(第3/13页)

戏已经算是难得的热闹了,于是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早已呼朋唤友,说好了初六一起到村里看戏。

霍长宁也拉着江云苓去看,他最爱看戏文,难得今年在自己村里演,他一早便拉着江云苓到戏台子前放好了小马扎,还笑道:“今年总算轮到咱村了。”

话落,他又鼓着脸对江云苓抱怨道:“苓哥哥,你不知道,往年在别村演的时候,为了能占个好位置,我娘他们半夜就起床了,今年难得不用跟人抢了,就在咱村口,近近的,中午还能回家吃个饭呢。”

闻言,江云苓也笑了。

就这样,年节里日子一天天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

同村里简单的吃碗元宵不一样,每年的正月十五,县城里都热闹得很,不止会挂花灯,还有猜灯谜,还有舞龙舞狮和各式各样的杂耍表演,又热闹又漂亮。

霍青一早就说了,今年要带着江云苓和霍文到城里看灯会去,霍长宁和霍启一家听了也说一起,至于霍铁山和李氏,他们说他们年纪大了,就不和年轻人凑这个热闹了,让他们好好玩儿,夜里别太晚回家就成。

花灯得入夜以后点起来才好看,于是几人趁着天还没黑之前早早的在家吃过了晚饭,吃完饭正好出门。

家里有驴车,霍启便说赶驴车去,然而人太多了,两家人加一块足足有六个大人和小雪一个孩子,一架驴车坐不下,于是霍青和江云苓便道他们俩便不坐驴车了,走着去。

原本霍长宁听说江云苓不坐驴车之后便说说他也不坐了,陪着江云苓一块走。

然而霍文的目光在自家大哥和江云苓的身上转了一圈,忽然福至心灵,推着霍长宁往驴车走:“长宁哥,你还是同我们一起坐驴车吧!你不是说想到城里猜灯谜换彩灯吗?今天城里那么多人,别去晚了彩灯都被人换完了。”

霍文又道:“十五灯会我还没去过呢,你带我走走。正好你刚才不是还念叨说去年灯谜太难了,今年我帮你猜,一定给你换个大的回来。”

霍长宁被霍文推着上了驴车,一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然而听说他要帮自己猜灯谜以后一下便忘了别的,于是坐在驴车上对江云苓挥了挥手,还笑眯眯道:“苓哥哥,那我就在城里等你!你放心,一会我肯定猜多几个灯谜,给你也带一个大灯笼回来!”

闻言,江云苓也笑着点了点头,哄他:“行,那我就等着你的大灯笼。”

霍启也同霍青说了一声,然后甩了下手里的鞭子,驴子迈开蹄子往前走。见状,霍青也对江云苓道:“我们也走吧。”

“嗯。”江云苓弯了弯眼,走在霍青身边。

县城江云苓已经去过不少次了,然而这一次不是赶着去买卖东西,而是纯粹去玩儿的,心情自然不一样,霍青也少有这么闲适的时候。

两人都不赶时间,于是步子也迈的不紧不慢。

天渐渐黑了,然而路上的人却不少。各村去县城里看灯会逛集子的人不少,大家伙说说笑笑的,不时便有三两个人结伴从身边走过,甚至还碰上了几个同村的人和他们打招呼。

人多,再加上霍青在身边,即便是天黑了江云苓也不害怕了。

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聊,一会说起去年的这个时候都在做什么,霍青又问江云苓在兴宁镇时元宵节是怎么样的,于是江云苓也笑眯眯地将嘉陵那边的元宵情景说给他听。

有人陪着聊天,这一路也不觉得远了,等他们到了白柳县城的时候,天边最后一丝光亮也消失了。

还没进城呢,光是在外头就已经听到里头的喧闹声。挑着箩筐准备进城兜售干果杂货的汉子,牵着孩子的同别家聊的正欢的妇人,赶着牛车来凑热闹,正好奇的四处瞧的一大家子一个个在城门口排着队准备入城。

吆喝声,叫卖声,笑声,声声往耳朵里钻。

霍青和江云苓也上前站在了队伍的末端排起了队。

等进了城就更是热闹了。街面上人声鼎沸,比年前赶大集的时候人还多,长街两边,各式各样的花灯已经点起来了,铺子屋檐下,小摊的摊位的前,各色灯火交织着,从街头一直蔓延到巷尾,一眼过去五光十色,艳彩非凡。

人太多了,为防着偷子,也怕被人流冲散了,江云苓一直紧紧跟在霍青身边,霍青也护着他往前走。一路上,不停有各色街头小吃的香味飘来。

每逢这种大集上,卖吃食浆饮的总是最多的,江云苓和霍青站的地方旁边就是一个卖炸货的小摊。

摊主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汉子,见他们看过来,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熟练的招呼道:“大兄弟,来份炸果子不?新鲜热乎着呢!”

霍青看了一眼,他除了炸果子和撒子之外,还有肉丸和酥肉。

于是霍青回头看向江云苓,问道:“吃吗?”

江云苓摇了摇头。

吃过晚饭才出来的,这会儿还不饿,而且年节下不缺吃的,这种炸的小吃他自己在家也能炸,没必要再城里再买一份,倒是一会可以在城里吃一碗元宵。

见他俩不吃,那摊主也没不高兴,做生意就是这样,总有爱吃和不爱吃的,说了两句吉祥话,又招呼起旁人去了。

“锵锵锵锵”铜锣敲响,前头有耍杂技的,江云苓和霍青也被吸引上前去看热闹,原来是表演转盘子的。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汉子肩上站了个才七八岁的童子,童子双手各撑着一根细长的竹竿,竹竿上转着盘子,头顶还顶着一个长瓶子,底下还有一个汉子,一边吆喝着,一边往童子的竹竿顶上扔盘子。

“啪啪啪”的,叠了三四个,童子的动作仍然稳得很,围看的人不住叫好,还有人看的兴头上往铜锣里扔赏钱的,不过这一般都是城里的富户,一般的农户也就是看个热闹,哪儿有这个闲钱。

除了表演杂耍的,还有耍猴儿戏的,猜灯谜和卖花灯的摊子前也围了不少人。

灯谜霍青不大会猜,不过他给江云苓买了盏灯笼,兔儿形的,比猜出灯谜送的那些彩灯漂亮多了,江云苓接过来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

霍青看着也笑了。

两人一路在城里玩了个尽兴,要回家前还城里吃了一碗汤圆。

霍青特地给江云苓叫了一碗酒酿的,卖汤圆的那摊主心思巧,还往里撒了一把干桂花,咬一口又甜又糯,还带着桂花的香气,一下叫江云苓想起了自己之前在嘉陵时吃的味道。

甜甜的芝麻顺着喉头滑向胃里,江云苓抱着他的兔儿灯笼,眼睛也弯成了月牙。

第37章 第 37 章 故人来

正月一过, 天气终于开始回暖了。

河流解冻,厚厚的冰面变成一块块大的碎冰,又随着河水流走, 地面上的积雪也开始慢慢化开,江云苓夜里睡觉时都能听见积雪化成水,从屋檐上和树枝上滴滴答答落下的声音。

即便如此,气温却还是冷的。

老话说, 下雪不冷,化雪冷。每年化雪的时候气温总是比冬日下雪时还要冷上几分, 厚厚的冬衣还不能换下,甚至还要比平时更加注意一些。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因为贪图身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5-40(第4/13页)

轻快换下冬衣而被冻病的孩子, 一生病, 灌下苦药时又是一阵哭闹声。

化雪也让地面变得泥泞, 一脚下去踩一脚泥, 又还不到能穿草鞋的时候, 家里几双布鞋总是来回的洗涮, 麻烦得很。

然而化雪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随着积雪化开,重新露出泥土黄色的地面, 大地上的绿意也渐渐萌发出来,先是零星的从自家的房前屋后开始,然后到山脚,再一点点的向田野蔓延。

午后, 趁着日光晴暖, 地面也比前些日子干了,江云苓提着篮子和霍长宁一起出来挖野菜了。

出了正月十五以后,霍文便重新回私塾上课去了。过年那几天一家子日日都待在一起, 如今白日里大多数时候又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一开始江云苓还有些不习惯。

早春二月,田野里的野菜也开始冒头了。

吃了一冬天的萝卜白菜和菜干子,如今正是县城里野菜卖的贵的时候。平日里一斤野菜也就卖个一两文,这会都能卖到四五文。

能赚钱的事儿,自然有不少人都出来挖野菜了,不过眼下田野里的都是妇人夫郎的身影更多一些。

开春了,县城里招工的人也多了,闲了一冬天,家里没有进项,又还不到要打理田地的时候,只要是过日子勤快的,家里的汉子都去县城里找活儿干了。

在码头上替人扛大包,或是给富户家里盖房,当小工乡下汉子最不缺的就是那一身力气,每日二三十文钱的工钱,干的多了也能积攒下来不少钱。

霍长宁拔起一颗荠菜,抖了抖根上的泥,扔进了一旁的竹筐里,然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腿脚。

蹲在地上干活久了,腿脚难免有些发麻。

看着竹筐里装了有小半筐的野菜,他还挺满意的,道:“今天挖的多,荠菜和白蒿,我瞧着每种都有个四五斤重呢,加起来应该也差不多也该有个十斤了。”话落,他又看向江云苓:“苓哥哥,你那边呢?”

荠菜仍是开春里的第一野菜,因着它最耐寒,每年也是地里最先冒出来的,且清明前的荠菜最鲜嫩,味道香浓多汁,他挖的全都是那种单颗,花叶偏尖,颜色深绿的。

这种荠菜比圆叶,叶子大的荠菜吃起来味道更浓一些,也更嫩一些,其实如今还不算正式开始发野菜的季节呢,这个时候的野菜就没有老的。

除了荠菜,二月地里能发出来的野菜还有白蒿,枸杞芽和野葱,只是他今天只找到了白蒿,别的都没怎么看见。

他这头正说着呢,那边,江云苓扒开一从杂草便发现了被杂草掩起来的一小片野葱,颜色嫩绿,还带着水珠,看着就喜人。于是,江云苓连忙朝那边喊了一声。

霍长宁背着竹筐过来,看见这么鲜嫩的野葱,也笑了,蹲下来和江云苓一起挖,嘴里说道:“苓哥哥,你运气倒是好,我方才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这东西呢。”

他俩今天是到山上来挖野菜来了。

前两天地上积雪刚化的时候,房前屋后是最先长出野菜来的,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从自家先开始挖,然后再到田垄和村里的土路上,田头地间是最多人扎堆挖野菜的,反而山里因为雪化得晚,地也还没完全干透,暂时还没多少人上山来。

江云苓也是因为自家就在山脚下,所以才想着上山来,果然今日挖到的野菜便比前几日多。

新鲜的野葱闻着像葱一样有一股辛香的气味,上头的叶子颜色鲜绿,中间掰开却是空的。还有一种和野葱长得很像的野菜叫做葱兰,但葱兰叶子是实心的,叶片瞧着也更扁平一些。葱兰是有毒的,不能吃。

这么新鲜的野葱,霍长宁瞧着都有些馋了,对江云苓道:“今天挖到了野葱,也不知道娘能不能留下一些来做个煎蛋吃。”

闻言,江云苓笑了笑,垂下的发梢弄得他的鼻尖有些痒,可他满手都是脏的,只能用手腕蹭了蹭,又道:“怕是不行,如今这个时候,野菜卖的正贵着呢,大伯娘怕是不舍得留着自己吃的。”

听到这,霍长宁也叹了口气,其实他心里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不现实。

如今城里的野菜越来越贵,最高的时候都卖到五文钱一斤了。刚开春,家里也没什么能做的,也就指着挖点野菜赚钱了,他们家今年想省下些钱来在村里多买块地,如此,可不得紧着点。

像是野菜这些东西,又好弄,又难得能卖的上价,自家嘴里少吃一口,就能多换出几文钱来,那过日子,可不就是从平时这样一文一文的省下来的嘛。

反正等过了二月以后,那野菜就能发的漫山遍野的到处都是,到时候再想吃,那爱怎么吃都行。

霍长宁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只是嘴里说说,其实心里并没有埋怨的意思。地和口吃食之间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出来的。家里买地那是大事儿,这是往后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虽说他往后也是要嫁出的,家里的田地传承实际上和他没什么关系,但娘家日子过得好了,他将来在夫家也能挺直腰杆,自然也盼着家里的日子能过得更好一些。

江云苓喜欢极了他这样的性子,于是笑着安慰他道:“别不高兴了,这次挖回去的野葱我打算给家里留点儿,到时喊你过来一块吃。”

“真的吗!”霍长宁听完这话后果然眼前一亮,听到有的吃,也不觉得累了,笑眯眯道:“苓哥哥,你真好。”

两人挖完了这边的野葱,又背上竹筐往旁的地方找。

这会儿和刚入冬那会差不多,得便挖边挪地方才行。

除了野葱之外,两人后来还找到了点新鲜的枸杞芽,都是嫩叶,因不多,两人便一人摘了一点分了,回家不管是和下水一块滚汤也好,用来熬粥也好,都好吃。

野菜挖完只装了半筐,两人又开始打猪草。

除了人,家里的牲畜经了一个冬季也都得来点新鲜的青草,像是知道开春了一般,家里那头猪日日在猪圈里嗷嗷叫,像是在提醒家里人该去给它打草吃了。

荠菜除了人能吃之外,猪也爱吃,不过荠菜都是留着卖的,又瞧见山里长了些野豌豆,霍长宁说猪也爱吃这个,尤其是野豌豆的叶子,于是两人便打了一些来,初此之外还割了不少青草,放在竹筐里压实了,这才背起竹筐准备下山。

要走的时候,江云苓朝着后头喊了一声“金点儿!”

“汪!汪汪!”狗叫声从远处传来,而后便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很快,狗崽便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它抖了下身上的毛,然后过来贴着江云苓的腿蹭了蹭。

狗崽如今已经有四个多月大了,开始抽条了,一个冬天吃的好,它的身体和四肢显而易见都开始长得高壮了一些,不似之前那样奶圆奶圆的了,一双眼睛又黑又亮,瞧着威风了不少,但还是爱黏着江云苓。

许久没带狗崽出来放风了,于是江云苓今天上山挖野菜也把他带了出来,让它在山上跑一跑,不然总憋在家里也不好。

狗崽果然玩的很高兴,不知道去哪里钻了一圈,身上粘了不少草屑,身上的毛也变的乱蓬蓬的。见状,江云苓笑了一下,拍了下它的头,道:“你这是去哪里滚了一圈,玩儿的这么脏。”

只怕一会回家给他梳毛又得要好一阵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屠户家的娃娃亲夫郎》 35-40(第5/13页)

两个小哥儿带着狗崽一块下了山。

新鲜的野葱用井水反复洗几遍清洗干净,露出底下白色的根,瞧着就鲜嫩,连底下的根须都不用切,连带着上头的嫩叶一起切碎,再往里头磕两个鸡蛋进去搅散。

锅底刷上一层油,等着锅热了,然后将野葱和蛋液一块淋上去。

随着“滋啦”一声,白气冒起,锅里的蛋液很快便鼓起一个又一个的气泡,颜色也变得金黄。

野葱的葱香加上煎蛋的焦脆,咬一口,满是春日里的味道。

——

春风拂过田野和树梢,带来层层新绿。

二月下旬,山里的绿意更浓了,田里的麦子喝饱了水,变得油油绿绿的,农人见到免不了为之欣喜,即便还不到开始春耕除草的时候,每日也要去田里转一转才能安心。

两只燕子交缠飞过,长长的尾巴似剪刀一般。春天到了,它们也从南方越冬回来了,正忙着衔泥筑巢,屋檐底下不时能听见燕子“叽叽喳喳”的声音。它们被视作是吉祥的鸟,村里人见它们在自家屋檐底下筑巢都不会驱赶,反而很是高兴。

山间小溪里。

几只小鱼正随着摆动的水草轻轻摇动双鳍,忽然,“扑通”一声。

一颗石子落入水中,将原本清澈的山溪搅的浑浊,溪水里的小鱼也受到惊吓,摆着尾巴迅速的游走了。

又是“扑通”一声。

江云苓托着腮坐在溪边,手里的石子无意识的扔进溪水里。

随着日子一天比一天暖和,山里发出来的野菜越来越多,于是野菜的价格也渐渐下来了,从一开始的五文钱一斤掉到了三文钱一斤。

前些天,趁着野菜价格高的时候,江云苓和霍长宁一连挖了好几天的野菜,在家洗干净了,然后放到霍青的肉摊上一并卖着。

他们的野菜收拾的干净,洗过,根上也没有泥巴压秤,自然卖的好,卖了几天,两家人分完一家还能得一百多文钱,也算是小赚一笔了。

然而如今野菜的价格渐渐回到了寻常的价格,再花那么多功夫去挖了再卖就有些不值得了,所以他今天是上山来打草的。

前几天,霍青从邻村一个养猪大户家捉了两头猪崽回来养,如今家里的猪圈里便有三头猪了,需要的青草量一下大了不少,霍青还说过几天想再去抱一窝小鸡和小鸭回来。

小鸡小鸭也是要吃青草的,虽然如今还没抱回来,但草料还是要先备下。于是,江云苓连着这几天都出门上山来打草来了。

霍长宁今日并没有跟他一块上山,他今日跟着李氏一块到城里卖东西去了,不过有狗崽金点儿陪着他。

自从上回他在山上出过事以后,霍青便对江云苓的安全格外上心,他平日里要是上山,不是和霍长宁一起便是带着狗崽。

不过如今其实还好,随着日头转暖,各家各户都在为家里的活计忙碌着,前山上到处都是人,不是带着孩子上山来挖野菜就是来打草打柴的,真要有什么事儿,大声喊一句就行,于是江云苓一个人也不害怕。

忙碌间半上午过去,割回来的青草已经装了大半个竹筐,里头有鹅肠草、苜蓿,还有野豌豆叶等等,都是猪爱吃的。

江云苓有些累了,正好旁边不远的地方就是一处山溪,于是,江云苓便把竹筐放在一边,自己坐在一块溪水边的大石头上歇歇脚。

狗崽被一只飞舞的白蝶吸引了,随着春日里草木复苏,树木抽出新芽,山里的昆虫动物也开始出来活动了,林木间不时能听叫鸟语虫鸣之声。

一只白蝶在一簇开的正盛的紫花地丁的紫蓝色的花瓣上停留片刻,又悠悠飞起,而后竟然停在了狗崽的鼻尖。

于是狗崽的注意力瞬间便被吸引了,它歪了歪脑袋,瞧着鼻尖上停着的小东西,一双前爪轻轻抬起,去扑自己鼻尖上的白蝶,然而还是不够快。

白蝶受惊飞起,狗崽却来了兴致,喉咙里发出“呜”的一声,追着白蝶扑腾,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江云苓看了一会,被它逗笑了,也没去管狗崽,自顾自的歇脚。

然而歇着歇着,他却发起愣来,一下一下的往小溪里扔着石子。

他近来添了一点不可向人说的愁绪,而这份愁绪正是来自霍青。

江云苓从很早前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他喜欢霍青,且这份情意在心里已经盘桓了许久了。

他向来不爱自欺欺人,发觉自己喜欢上也就喜欢上了,且他也从没觉得这份心意有什么好羞于承认的。

在他心里,霍青实在是一个很好的男人,为人正派,对家里好,对他也很好,他什么都好,只唯独有一点不好。

霍青不肯娶他做夫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第二人生模拟器 第二公祷书 [综漫]第二人生模拟器 浪尽雪 帝王攻略 巨星手记 锦帐春:被禁欲权臣金屋藏娇 少年白马:我,叶鼎之,祭万魂幡 同归 沉爱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