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2 / 2)
“咱农人苦啊,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却存不下几口粮,一旦碰上天灾人祸,就是家破人亡。”
但朱元璋思前想后,竟也想不到什么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像后世那样不收税是不可能的,那只能对农人轻徭薄赋,向富商豪绅们多伸一伸手了,至少可以稍稍减轻一些缴税农民的压力。
朱元璋想到税制改革以来朝堂上沸反盈天的反对之声,甚至有些人还动了叛出大明迎回北元的心思!
这些人为了一家之利不惜引狼入室的行为让朱元璋大怒,杀得人头滚滚,才强行弹压了这股歪风。
“多亏了这神器能让咱的话通告天下,免去了许多旨意被那些人歪曲的可能。”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了那些官员们的难缠之处,他们表面是偃旗息鼓了,可暗地里指不定怎么阳奉阴违、歪曲事实呢。
朱元璋可是读了许多史书的人!要说学到什么高深知识倒是没有,但也算是看尽了皇帝和大臣们互相的博弈,这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某些暗地里的存在。
“标儿,那《天工开物》一书,工部研究得怎么样了?”
朱标答道:“各清吏司按着书中方法实践,已颇具成效,回头儿子查实后呈上。”
朱元璋放心了.
魏明帝时空。
辞官回乡的马钧也亲自种了块地,主要是他在阅览区读到了陶渊明的诗作,一时惊为天人,之后便动了像偶像看齐过过“种豆南山下”的日子。
亲自耕作之后,他更体会到了庶民之辛劳,自然也就想着如何减轻自己的负担。
收割机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若是如此大的机器,制起来有麻烦,不若先做一个模型?
先按照一人可以人力操控的需求做一个出来吧。”
说干就干,马钧欢快地将地里的作物抛诸脑后,钻进工房里开始动手。
——至于地里的作物?如果机器来不及的话,那就雇个人收一下吧.
【在收割机开始收割自家的稻谷之后,云青青去仓库取出了翻谷耙和推谷耙,戴上口罩和草帽把运回来的一部分谷子先用推谷耙推开,在晒谷坪上铺了薄薄的一层,再用带齿的翻谷耙将其中的稻杆、碎叶等杂物细细翻出。
烈日当空,又是长袖长裤又是口罩草帽,云青青很快就汗流浃背。
刚将这一部分处理完,后半部分谷子又到了。
收割机已经去了临近的另一块田,父亲在收拾田地。
她只得匆匆喝了口凉水,在屋内喘了几口气之后就继续投入了忙碌之中。】.
晋元帝时空。
王导正在家中饮宴,宴上珍馐美酒应有尽有,满座的高朋时而清谈论道,时而和以诗文,端的是一派清雅风流。
起初他们也放出天幕,打算以天幕之中的奇观来佐酒配散,但一看到满屏泥泞和草屑,以及那些烈日下灰头土脸的农人,这些人谈兴就失了一般。
“快些关掉!”有目长肤白、高冠博带的名士掩面,“这等浊像实在污人双目。”
与宴的诸人纷纷附和。
“庶族就是寒酸,即使到了后世,依旧上不得台面。”
“是极是极!像我等高门名士,自当谈玄论道、超然风雅,才对得起我等灼然二品的品评。”
王导微笑着附和,随后端起酒杯,见众人纷纷举杯饮酒,他一个眼神,立马就有仆从将侍立一侧播放天幕的童子堵住嘴悄悄拖了下去.
诸时空的百姓们诸多百姓倒大多没有因切割机而太过震惊,因为反正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在他们看来这些在后世都是应该的。
相较而言,他们更羡慕稻谷的饱满与高产。
反而是云青青回忆过去的时候,他们倒很是共情,而到云青青大汗淋漓地干活之时,他们就更加感同身受了。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女郎离咱们更近了哩!”
“好像从天上一下子就踩到地上了。”
“这女娃咋捂这么严实呢?”
“啊呀,这太阳可毒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50-160(第6/15页)
女娃娃爱俏,怕晒着呗!”
“这倒是跟我闺女一样了!”
第154章 第四十二个视频之一些琐碎的日常。
【将稻谷初步翻过一遍之后,云青青迫不及待地回屋狠狠洗了把脸。
她本想从冰箱里拿瓶饮料,想了想最后还是喝了凉白开。
然后云青青把长袖换成宽松的短袖,坐到风扇面前,感受到凉风吹到身上,她总算感觉松快了些。
“我记得去年国庆节就变天了,冷得直接穿上了毛衣,怎么今年这还是艳阳天呢?这天气越来越变化莫测了。”云青青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她掏出手机开始搜索今年的收成。
“前几个月的洪涝灾害爆发的地方都是主要产粮区,当时看新闻报道可严重了,又是烂场雨又是绝收的,也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好处就是,只要你花心思去搜,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总结归纳和脉络梳理,云青青很快就翻到了一个按时间线整理的官媒报道集锦。
从最开始的雨水泛滥到抢收抢晒,再到灾后补救过程、夏收秋收等等,足足四十分钟的视频,云青青一边淘米备菜,一边耐着性子看完了。】.
汉武帝时空。
朝堂上又一次关于征讨匈奴的争论开始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虽然天子旗帜鲜明地支持主战派,且近年战果也的确丰硕,但主和派仍旧振振有词。
一说只要派人驻守边疆将来犯的匈奴驱逐便好,无需大动干戈,因为连年征战国内庶民已经承受了很多压力,尤其是天幕出现之后,民间怨言也有了广泛的传播渠道,实在扰乱人心。
又说完全可以与匈奴和亲,以此换来边境安宁,就如之前导游所说的文成公主就为大唐与吐蕃带来了百年和平。
第三嘛,完全就是出于朝堂上的考量了,那就是朝中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尤其是在天子年少气盛,用兵匈奴又颇为顺遂的情况下,更需要另一种声音的存在。
刘彻百无聊赖地看着朝臣们争得唾沫横飞,好些素日里看上去温和儒雅的文官们皆是面红耳赤,甚至有人开始抄袖子恨不得与武将们好好以物理沟通一番。
这时刘彻反倒得了空,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云青青翻谷子——倒也不是多感兴趣,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而这漫不经心很快就消失无踪了,云青青放出来的灾情跟踪牢牢吸引了刘彻的注意力,令他不由自主地调大了声音。
“而东北平原的地理情况大家也都知道,那里有世界上最大最肥沃的黑土地,得益于此,东北平原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之一,而这次灾情……”
好巧不巧,刘彻将音量调到最大的时候,视频正好介绍到东北平原的情况。
“最大最肥沃”、“黑土地”、“产粮基地”,这几个关键词一出来,殿内这番火气十足的争吵顿时消了声,大臣们齐刷刷地看向刘彻弹出来的大屏。
大片的、肥沃的、可以种粮食的土地!
这一连串的前置词一个一个地击穿了众人的内心,中国人骨子里对于土地那不可遏制的迷恋与渴望从一双双眼睛里透出来。
“陛下!”坚定主和派的汲黯行礼道,期期艾艾地询问道,“不知博望侯可带回来了棉花?”
刘彻摇了摇头,连同汲黯在内的许多人眼神一下黯了下去。
“不过,朕欲再遣使者出使西域,寻得异国作物。”
大家的眼神又亮了,纷纷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臣族中有许多子弟欲为大汉建功!”
“臣家中亦有子嗣,请为使团一小卒!”
“臣欲举荐……”
刘彻摆了摆手,原本踊跃举荐人员的声音消了下去。
“人选朕还要再斟酌,此事容后再议。”
现在要聊的,是朔方郡和五原郡试行新法的事.
唐太宗时空。
自从李世民决意在朝野内外尽数摒弃魏晋以来痴信谶纬、谄媚鬼神的癫狂风气,并以昂扬务实的朗朗清风取而代之以后,他便和心腹们反复磋商如何切实地将“受命于天”转为“受命于民”。
一方面,李世民知道这必然会引起朝堂内外的大震荡,但另一方面,李世民也意识到,想要革故鼎新,流血是必不可少的。
身为天子,他要做的是为大唐、为后人留下长远的余荫,而为今人,他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这场震荡的规模,不要过多地殃及平民。
这些年的四处征战,也让太原公子看到了底层人民确实是经不起一点风险的。
“辅机,据那评论区的子孙后代透露,贞观初年旱涝蝗灾接连不断,偌大的大唐竟无一日安宁。”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脸上也不由得带出了这段时日夙夜难寐的忧虑。
“天灾无常,民生多艰啊!”
长孙无忌俯身下拜,沉声道:“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此陛下抚民安邦之天命也,所幸上苍垂怜,降下讯息令我等得以窥得天机,以便早早筹谋。
上天眷顾至此,乃大唐之幸、陛下之幸。”
天子这才露出一丝笑意,颔首道:“你说得没错,早一日知晓,我等便能早一日做准备,届时便能多活一人。
辅机,你传令孔颖达、于志宁二人查阅前朝典籍并整理后世举措,呈一份历代的救灾备荒方略上来。”
长孙无忌领命,行礼起身之时又听得高高在上的天子迟疑着道:“就令太子随他们一起整理吧。”
长孙无忌欣然领命,回答的声音多了一份轻快,目光不经意间朝上方瞄了瞄,果然对上了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眼睛,长孙无忌顿时喊着“臣惶恐”下拜。
君臣二人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意。
东宫。
在读书的李承乾感到后背一凉,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肩上一下子沉了起来.
【视频播完饭也熟了,云青青便呼唤爸爸上来炒菜。
其实倒也不是云青青娇生惯养不肯下厨,主要是吧,她做的菜爸爸不愿意吃……
父女俩刚吃完饭,爸爸去洗碗,云青青去楼下丢垃圾,遇到开收割机的那些人说像讨口热水喝。
云青青忙招呼他们上楼,对方却说身上脏乱免得弄脏楼上,在楼下就行。
云青青泡了两杯茶下去,又接过他们手中的空瓶去续满了温水,就看到两个人就着热茶和咸菜在啃冷馒头。
于是爸爸就叫她去砂锅里倒两碗鸡汤来,双方经过好一番推辞,对方才接下来那两碗尚且温热的鸡汤。
直到两人再三感谢之后离去,爸爸推测道:“他们应该是从河南来的,开着收割机一路往北走……”】.
明宣宗时空。
听着云爸讲述那些关于“麦客”的过往,有心思灵巧的农人很快便想到了这一行当在如今的可行性。
“可是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村中,走得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邻村,哪里认得路?有怎么会有人来雇我们?”有人质疑。
“我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50-160(第7/15页)
倒是可以从村中与邻村做起,各家出一个人便能组成一支队伍,结伴出行也有个保障,而家中兄弟儿女也不过负担加重一点,却能谋得一份口粮。”
提议者侃侃而谈的模样,估计早已在心中打好了腹稿。“等到我们在十里八乡打出了名气,自然会有人来找我们做活,届时再一点点向外拓吧。”
“或是我们可以互相联结,先合众人之力将各自大家的田地收割了,免去担忧再外出。”有人补充道。
既有人透露了赞同之意,自然很快就有人响应起来。
“出门也简单,一把镰刀一袋干粮即可,地方近的话我们甚至不用带干粮。”
“或者我们可以在评论区发消息告知附近的父老?”有人从云青青偶尔的发帖、发圈之中得到了启发。
几个臭皮匠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讨论出来个模糊的章程,他们对未来充满乐观,但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若是以前,他们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地下一个决定,要知道在秋收之际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可是很麻烦的。
但在天幕出现之后,在看到云青青为代表的后世人各种精彩生活之后,他们心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念头——
同样是平头百姓,他们可以,我们自然也可以,好不容易来世上一遭,总要试试不同的路子.
汉景帝时空。
刘启从一堆竹简之中翻出来一卷,又一次细细看过其中内容之后,脸上还是不由得露出喜色。
少府奏报,参考后世工巧典籍之后改进的炼铁之法,能让铁器的产量有大幅度增长。
刘启在心底盘算着,是否能以新铁铸一批农具,由当地官府廉价租赁给农人?
“但此事必然牵出其他纷争与恶果……”
作为皇帝,刘启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他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论是大步发展国力的欲望,还是大力满足自己私欲的念头。
“来人,传皇太子。”
这些道理要教给下一代,还是需要言传身教才是。
在后世诗文里面读到了许多抨击孝武皇帝穷奢极欲的孝景皇帝决心从生活方面也要好好教育孩子。
“至少不能跟李唐那个葬送了盛世江山的李隆基一样。”刘启暗暗立下了育儿目标.
有人心忧天下,有人规划前途,还有人所思所想两不相干。
“君子远庖厨,果然是庶民。”
“这女子不擅举炊,来日欲嫁得郎君,婆家如何看得上她?”
“既然这麦客主家需包餐食,为何他们不为其准备膳食?”
“残羹待客,无礼之至!”
“自中原至长沙,跋涉千里,只为饱腹。可见后世并不如我等所想之宝地。”
“是极!那后世竟无经义传家之士族,任凭一群只论利益深浅、不论人品高华之庶人主政当权,这国家如何长久?”
“只怕这倒行逆施之举,会引得我朝庶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啊!”
第155章 第四十三个视频之关于老冤家的恩怨情仇。
【经过三天的暴晒,收获的稻谷已经足够干燥,可以收到仓库里面储存了。
而在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一大早云青青就坐上了爸爸的车,他开车拉着一袋新谷前去脱壳,说是要云青青在离家前吃上一顿今年的新米。
车子一路经过正在秋收的农田,开了将近二十分钟最后来到了一户不起眼的人家前。
爸爸将稻谷取出来,呼喊了一声,立马便有女主人闻讯出门,招呼着将谷子运到了侧面的小屋里,那里面放着一台小型脱壳机器。
将稻谷倒入料斗,又将容器放在大米出口和谷糠出口,女主人微微调试了一番便启动了机器。
沉闷的机器运转声想起,只见金黄的稻谷流入机器,不久,雪白的大米就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
各时空的农人纷纷瞪大了眼睛看着这犹如神迹的一幕。
“太一神在上!”
“我的天啊!”
“稻米脱壳竟人既不需要人力去舂,也不用搓磨吗?”
“有此神物,家中妇孺便也再不必受这舂米之苦了!”
“可惜,就算有这样的神物,也不是我等能够用得上的……”
“是啊,不是被那些贵人收走,便是要我们花大价钱租用,谁敢租他们的东西啊?指不定这又是要用土地抵押,然后便用些荒唐的理由将咱的土地收走。”
“唉……”.
汉文帝时空。
木看着这个机器陷入了沉思。
之前他受到跷跷板启发,利用晚上的时间借着天幕的光芒做了一套工具。
即将舂米的碓由原来的竖直改为横放,中间垫上一个支点,一头嵌入一块厚实的木头,另一头削平整可以供人踩踏,只要在嵌了木头那一端放上石臼,就能以脚踏给麦粒脱壳了!
此物一做出来,木当下便成了十里八乡最受瞩目的人,尤其是村人在试过以此给谷物脱壳之后更是惊为天人,许多人便拿着麦粒来他们家借用这踏碓,也不白借,每次会付给他们一把麦粒和一大碗糠皮呢!
别看这些东西听着不多,已经能让家中孩子多吃上一口了。
吃到了发明创造的红利,而今看到这神乎其技的打谷机,木更是心神摇曳。
“可惜,没有后人那御雷行电的本事。”木在失落片刻之后突然想起来,“虽然无电,但我们有水啊!能否以流水之力驱动踏碓呢?”.
清圣祖时空。
如果说汉朝的木仍然停留在单一的机器改良方面,而清朝的黄履庄已经想到了多功能组合了。
“运送稻米、吹出杂物、打碎外壳再将二者分离……妙啊!妙啊!”
黄履庄脑中飞速运转。
“只是……罢了,还是做个以人力畜力来带动的吧。”
黄履庄一边往工房走,预备先做个模型出来,一边还在纠结之前的无数次失败。
“那蒸汽机怎么就做不出来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云青青帮着将脱好壳的新米和谷糠搬上车,支付了二十块钱的机器使用费就跟着回家了。
云青青坐在车上,习惯性拿出手机来刷,结果还没有点开常用的几个页面软件,通知栏已经被各种消息挤满了。
云青青定睛一看,惊呼道:“中东那对老冤家又打起来了!”
爸爸的眼皮都没抬一下。
“他们不是隔三差五开火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云青青一想也是,她对这里形势的印象还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那只言片语。
毕竟这些事情离她的生活太远了。
远到听起来像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一样,远到听到战火重燃,云青青的感觉却仿佛是次元壁破裂。】.
而云青青不以为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50-160(第8/15页)
的内容,一下子吸引到了无数人的注意,如果现在她去看弹幕,就可以看到那里已经被请求详细了解的文字刷屏了。
图谋广大者关注,欲建功勋者向往,生活无忧者好奇,疲于奔命者漠视,而沦陷其中者恐惧又痛恨.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对于大明以外的国土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当然他知道不能在以英国公为首的一干肱骨大臣们面前表现出他的兴奋与激动。
于是他只得强忍着好奇心询问在一干大佬包围下瑟瑟发抖的太医院院判:“卿欲所奏何事?”
太医院院判被天子垂询,立马便想起了自己前来的因由。
“回陛下,自可阅览后世典籍之后,臣潜心研读后世医书,以求精进医术……”
“说重点。”
“臣读到一本大明后代医者所撰之《本草纲目》,粗读之下发觉其中记载一物名为‘南瓜’,此物自南番传入,宜沙沃地,二月下种,四月即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
太医院院判复述了一段书中记载,在诸公逐渐正视的目光下继续道,“臣去信闵浙之友人,于当地遍寻终于寻得此物,此物极好养活。
沙地、墙根皆种得,随处种下,随性生长,且产量大、易成活,甚至因皮厚而极耐储藏!”
朱厚照大喜:“此话当真?”
“臣不敢有半句欺瞒。”院判掏出一个布袋,“此为一瓜之种,另有成瓜数个,已奉至外殿。”
“速速传来!”朱厚照顿了顿,又快速补充道,“谷伴伴,你亲自去宣!”
不仅是朱厚照大喜,殿内诸公也是喜形于色,自得知“小冰河期”之后,这一阴影始终笼罩在大明的朝堂内外,但先有土豆,后有这南瓜,皆是好养又高产的救荒之粮,看来上天还是眷顾大明的!.
秦始皇时空。
墨家弟子们对于这几天看到的收割机和打谷机都十分心动,纷纷聚在一起讨论此二者的原理与可行性。
“此二者用之于民,极好。”墨家巨子欣慰地捋了一把胡子,想起这段时间看到的种种神奇的机械,大都能够辅助后人作业、便利他们的生活,巨子恍惚之间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墨家今后的另一条路。
墨家的机关术应当源于黔首,也应当用于黔首。
“此为,兼爱也。”.
【回到家云青青就打开了电视,果然已经有新闻在播报相关的事情了。
而在网上,此事也闹得沸沸扬扬,各有各的说法,各站各的边。
“这才停火多久啊?”云青青依稀记得之前双方停火还挂在头条好一阵子呢,怎么突然就又起战事了?
而在云青青的印象里,小时候那些读物中塑造的“二战中被迫害、二战后不屈不挠奋斗”、“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的形象太过鲜明,再加上对方是先开火的一方,网上的风向又颇有一面倒的形式,所以她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虽然我觉得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呢,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是我能理解和接触到的,还是先看看吧。
但是,我们中国人才是最聪明的种族!”
云青青一边放着新闻听,一边嘀嘀咕咕着上桌吃饭。
她满足地扒了一大口新米煮出来的米饭,顿时惊为天人。
“我的天!怎么会这么好吃!”云青青又连着扒了好几口,咽下去之后才继续说道,“不就菜我都能吃两碗!”】.
汉宣帝时空。
刘询是认可云青青那句听上去有些“种.族.主义”的观点的。
“贵中华而贱蛮夷,但若蛮夷着中华衣冠、习大汉礼仪、与我大汉通婚,未尝不能融为大汉子民。
当以都护府镇四方蛮夷,并教化当地,一代教化之功,可抵得三代刀兵之利。”.
隋炀帝时空。
杨广被云青青疯狂炫饭的吃播勾起了食欲,待到御膳上来之后又觉得索然无味。
他大发雷霆处置了今日的御厨,一面又吩咐传诏各地奉上今年的新米。
“朕为天下之主,竟不能首尝今岁新米不成?”
杨广觉得自己堂堂大隋天子,竟然在随心所欲地享用美食上输给了后世一平民女子,实在是将他的面子狠狠甩在地上。
他竟一刻也等不得,当即命人于天幕传诏天下,要求最近的稻米产地采收后第一时间贡入宫中以供天子与民同享丰收之乐。
但在这一年内,他已经征民修筑汾阳宫、征发百万余丁男丁女通永济渠、征丁男二十余万从榆谷向东筑长城,又先后西征吐谷浑、幸长城、祀恒山,动用民力至此,民间又这么可能还有一个丰年呢?
看到内侍将信息发出去,杨广摆了摆手,立马便有千牛卫上前将内侍捂嘴拖下去处理了。
——既以天子之名传令天下过,杨广有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个隐患呢?.
【吃完饭,云青*青就回书房开始查历史资料。
“我发现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兴趣才是第一驱动力。
数学学不明白,但为了凑满减可以熬夜研究优惠折扣;语文水平不高,但为了网上对线能够连夜恶补成语;历史了解不多,为了不被喷也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查资料。”云青青用手机翻了翻觉得费劲,直接搬出了笔记本电脑。
云青青翻过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快速浏览过这些信息,很快,她自信一笑。
“来来来,我跟大家科普一下。”】.
汉武帝时空。
霍去病闭上眼睛缓了好一会才从头晕目眩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怪不得后世人学识都这么广博呢,如此多的累牍长篇,女郎读完竟然只要瞬息。”霍小将军不知道后世人久经各种信息轰炸,又在经年累月中经受着信息接收、整合与传递的锻炼,只觉得深感佩服。
“平日里只看到女郎所处之地安然平和,简直与天上仙境无异,未曾想仙境也避免不了战火啊。”霍去病微微感叹了一句,便专心致志地看着天幕。
作为立志于战场建功立业的冠军侯预备役,霍去病天生就因这些事而热血沸腾。
第156章 第四十三个视频之老冤家的前情提要。
【“中东这个地方呢,一直就是地方不大,冲突不少。”
云青青走了几步转到卧室,对着墙上那幅世界地图,先找到了地中海,再找到东部沿海地区,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这块区域。
“其中原因挺多的,这玩意展开来可以写许多论文了,我稍微跟大家分享一点点片面之见。”
云青青用手指在地图上虚虚画了一个圈,一边介绍一边比划。
“首先来看地理位置,中东主要是北非和西亚这一块,这里沟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又连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称得上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与之息息相关的自然就是资源了,这个资源分为两种,生存资源和发展资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150-160(第9/15页)
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所以争夺生存所必需的水源往往就是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发展资源就是石油和天然气了,天然气暂且不论,主要就是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的石油,而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尽量囤着自家的,想尽办法弄来别人家的,毕竟大家都知道,石油会滋生霉菌嘛。”
云青青玩了一个古代人不能理解的梗,随后又略略介绍了一些石油在工业上的运用,她没有讲什么高深的东西,只在最后补充说:“石油能够提炼各种油品,这些油品种类繁多,各有用处,比如柴油可以作为发动机燃料、石蜡能够制作蜡烛、焦炭可以冶炼钢铁,再进一步衍生就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比如我们现在虽然追求纯天然材质的衣服,但事实上,一直到在化纤衣服出现之后,中国人才开始不愁穿衣。
要真靠地里生长的那些作物,先不说能不能供应这么多人,最重要的是棉花也好、亚麻也好,甚至是桑树也好,本质上都要跟粮食争夺土地与肥料,所以在农业文明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不论是穿衣还是吃饭,是没有办法完全同时满足的。”】.
唐太宗时空。
作为顶尖的将帅与帝王,李世民第一时间将目光牢牢钉在了地图上,他的眼神从云青青指着的地方一路向右,落到了东方的雄鸡之上。
李世民暗暗比较了一下大唐与其的差距,下定了决心。
“抚民教化乃帝王之责,开疆拓土亦是帝王之责啊。”等到大唐休养生息,就要考虑开疆拓土的事情了。
李世民又连忙吩咐宫人传令画师们速速绘下这副地图。
“另外去告诉阎立本,务必将其摹下!”.
汉宣帝时空。
刘询细细记下“中东”、“石油”等等名词。
“虽然大汉如今既没有科学,又没有机器,但这些总会有的。”刘询已经下定决心要发展科技之道了,“这黑色的金子如此珍贵,自然还是要先用一用外头的,就算大汉用不到,也能给后人存一份起家的根本。”
刘询自诩已经是抛开一家一姓之天下,站在整个民族的高度来看,但下一刻想到大汉之后的是个什么奇行种的“后人”,顿时又觉得这东西不留也罢,留着也是被一群蠢货霍霍的命。
又是想骂司马家那一群又蠢又坏的菜鸡的一天呢!
“世家,九品中正,哼!”.
汉武帝时空。
先前云青青说的什么地理位置什么的,农人们听不明白,但她一说为了抢夺水源而争斗不休,他们就瞬间感同身受了。
“是嘞是嘞!关系到水,谁都不会退步的!”
“为了一口水打架甚至打死人也不少见哦。”
“咱们村今年初不久是为了这几亩地的水跟邻村狠狠打了一通吗?我记得有人头都打破了。”
“幸好咱们赢了,不然今年的收成哪能这么好啊!”
“对对对,明年还要打,打赢了水就又是咱们取大头了!”
“没错!没错!”
赵过头疼地看着村人们七嘴八舌地一通讨论下来,坚定了来年继续全村出动去争水的念头,这一刻,他心底的想法无比清晰——
在研究出耕种之法前,还是要把水利设施修一修啊.
【“第三就是宗教问题,我觉得跟这些地方的宗教比起来,我国历史上的宗教争斗仿佛都显得温情脉脉了,儒释道三巨头和其他小山头虽然也你踩我我踩你,但总体上还是以和为贵、兼收并蓄,讲究一个和而不同,甚至到了后期已经是多家互相渗透、互相缝合了。
退一万步讲,也没混到西方那些一神教派之间、同一教派的不同分支之间打出狗脑子的程度。”云青青想起那些血淋淋的事实,仍然觉得汗毛倒竖。
“再往下就是一些外部势力的干预,基于以上三点,这个地方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自然就有各种势力想要在其中掺一手,保证自己能够取得相关利益,或者退一步说,至少不能让自己的对手取得利益,于是在宗教各派混战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加成下,这片土地久久无法迎来和平与安宁。”
云青青长长叹了一口气,感叹道:“同样是生活在一片天空下的人,却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想想现在那些林立的、彼此仇视的国家,就更能觉得中国能够以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绵延千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了。”】.
秦始皇时空。
“宗教。”始皇帝闭了闭眼,想着如今的百家学说。
“看来,大一统不仅是灭六国、统一文字与度量衡等,更重要的是,要统一思想。”
老秦人不用担心,麻烦的是那些贼心不死的余孽和各怀异心的百家学说。
经过这段时间对后世逐渐了解,始皇帝心里渐渐清楚,单纯依靠法家是没有办法治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国度的。
“仿汉朝之儒皮法骨?”始皇帝摇了摇头。“所谓天人感应,虽惠一时,却毁后世,不可。”
始皇帝的脑中不断回想着这段时间焚膏继晷阅读的史书典籍,思绪混乱间突然听得云青青的一句“兼收并蓄”,始皇帝突然明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非一家一派之言,能为朕所用、于国有益者,当皆用之。”
法家以法律民,儒家安定人心,兵家守土开疆,还有医家之医术,农家之技艺、墨家之机巧……甚至那科学之道,皆要融汇其中,纳入帝王的掌控之下。
——这就是他要用的“道”,统御四海臣民之心的道.
晋怀帝时空。
佛图澄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很是为后世佛教的兴盛而高兴。
“佛道大兴,乃吾辈之幸。”
他不远万里自西域至洛阳,就是为了弘扬佛法,如今听到云青青的只言片语,颇有老怀大慰之感。
但佛图澄毕竟是得道的高僧,很快就平复了心中的波澜,转而暗自开始为未来绸缪。
“佛法无边,自引人皈依,只怕后世佛道大兴,反而会有鱼目混珠……”
佛图澄原本就是恪守戒律之人,如今更是决意考校前法,修一部佛家弟子的戒律以规范后世.
汉高祖时空。
“大一统!大一统!”
刘邦想起了多年前惊鸿一瞥的故人。
“始皇啊始皇,这一点足以领你屹立千古皇帝之巅,后继之人再如何宏韬伟略,也不过是在你搭的宫室上添砖加瓦罢了。”
刘邦高举酒樽,大笑出声:
“不过我一小小亭长,竟也能站在此山之巅俯瞰天下、放眼后世!
当浮一大白!”
刘邦哼着不成曲的调子,眯着眼睛幽幽地想:也不知那汉文帝是乃公的哪个儿子,总不可能真是刘盈那小崽子?
他摇摇头,斩钉截铁地否定了这个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