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200-210(第1/14页)
第201章 番外之小课堂。
结束第一次旅途后,云青青在家躺了一段时间,正逢最炎热的几个月,她干脆熄了出去和放暑假的、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抢票的心思。
正好在某一天,她从去年结婚、正在备孕的朋友处闻悉她报名了孕妈妈课堂,于是没事干的云青青也凑了这份热闹。
于是开课那天,她满脸痛苦地早早从床上爬了起来.
汉景帝时空。
刘启对云青青这些在家躺平无所事事日常的热情已经渐渐消退,那些读书和娱乐尚可作为消遣,但也只是一些消遣,刘启很清楚他不可能以此来治理国家的。
所以他一如既往地晨起大朝,朝会结束,刘启顺口吩咐侍奉在侧的宫人,若有异事再禀报上来之后便去了宣室殿,心无旁骛地处理政务。
直到云青青破天荒早起的行为被宫人们判定为“异常”上禀,刘启批完手头的奏章,这才揉了揉手腕开启了天幕。
——这新纸做出来之后,虽说轻便了很多,但其内容也冗杂了许多,更别说有些人在公文里头混杂着一些没什么营养的废话……实在是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
刘启决定,在今天的奏章里面随机挑一个倒霉蛋,就其冗余谄媚之言训斥一番,杀鸡儆猴以作警示吧。
胡思乱想间天幕打开,正逢云青青循着指示牌进入了教室,刘启定睛一看,PPT上几个大字——孕期营养与身体管理。
“是妇人妊娠之事?”刘启已理解了这堂课大概内容,他自己本身对于这些内容毫无兴趣,但他听得几句就知道,这些知识既关乎妇人身体,又影响子嗣绵延。
“给皇后传旨,叫她下旨令后宫妃妾等悉心学习以诞育皇嗣,再召侍医乳医入椒房殿,编纂一部妇人妊娠百科之书,成书后刊行天下,以泽苍生。”
“喏。”
皇后为国母,此类事宜还是皇后出面更为适宜。
刘启心念一定,便将此事抛诸脑后,虽将天幕开着,却一心沉浸到政务之中了。
——至于当这书册送抵四方,黔首们感念皇帝恩德之余,又会如何对皇后感激涕零、对太子爱屋及乌……
那这也是难免的嘛.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被那授课老师展示出了一连串营养物质震住了。
什么叶酸、维生素ABCDE、钙铁锌镁……等等晦涩的专业名词下就是这些营养元素的作用及食补食材。
朱元璋瞠目结舌。
“生一个孩子需要补这么多东西吗?这哪是寻常人家能够负担得起的?”
莫说寻常人家了,就是如今的官宦之家,也少有能尽数满足的,连当年的马皇后孕期之时,也不过多吃几块肉,还要操劳他的后宅与军中将士的后勤……
这么一想,朱元璋心头一酸。
“朕亏欠大妹子良多……”
“陛下!”
在一迭声的问安中,马皇后风风火火地踏入殿内。
“何必想那么多,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各家视其情况而定即可。”
“嗯,子嗣绵延为皇后之务,朕为一国之君,要务当为提振国力,让更多百姓能够家有余财富养儿女。”
说到养育儿女……朱元璋话锋一转,问道:
“大妹子,你说咱家这几个臭小子,是不是该成家了?”
眼见着标儿就要十八了,册立太子妃一事也该提上日程了……那些老伙计家中适龄的女儿,他可早就琢磨过好几轮了.
【授课的老师介绍了这些食补的知识,然后开始第二段,也就是关于母体的保养。
如何摄入营养、如何运动、如何作息、如何保持心情愉悦……桩桩件件,皆是力图在孕育健康孩子的同时,让母亲能够尽可能地少受一些伤害。】.
唐太宗时空。
正逗弄幼子的长孙皇后早已吩咐人细细录下这些知识点,她自己也侧耳倾听着,越听长孙皇后的神色便越发凝重。
比她更为怔忡的是她的贴身女官。
女官自长孙皇后嫁入李家便一直陪伴她,主仆之间的情分自然深厚无比。说一句僭越的话,女官心中甚至将皇后视为自家姊妹一般亲厚。
算上如今两岁的皇九子,皇后已经生下了四个孩子,虽然她的出身让她在妊娠期间比世间绝大多数女人过得舒坦,但毕竟生育对于女人来说就是走一趟鬼门关,而这关皇后已经来来回回走了四次……
讲课的老师不厌其烦地叮嘱令女官骇得脸色泛白,她的目光凝视着长孙皇后红润饱满的脸,心中想的却是每一次诞下皇嗣之后皇后越来越久的恢复期。
女官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陛下爱重皇后,可这份爱重,是不是反倒会对皇后的身子不利?那皇嗣……
女官低下了头,不敢再深想下去.
唐高祖时空。
李渊此刻想到的却是他的发妻,那位聪慧刚毅、胸怀才识不输男儿的太穆皇后。
掐指一算,发妻离世竟也快十年了……
“窦氏曾弃元吉,家中皆以为不慈,却原来还有这产后抑郁的因由。”
拿着答案倒推过程,李渊恍然间觉得记忆中妻子的脸庞仿佛都蒙上了一层忧郁的暗色。
那时他辗转各地为官,以求重振唐国公府的门楣,良人远在他乡、身负国仇家恨,妻子身体似乎也不算太好,她在家中既要侍奉母亲,又养育孩子,还一手操持着唐国公府里里外外,如何不心力交瘁、精神郁郁呢?
李渊心中竟生出几许悔恨来。
“若是还有母亲陪伴,太子、齐王二人与秦王也不至如此不可回转的地步罢。”.
明武宗时空。
朱厚照虽面红耳赤,但也神色沉沉。
“妇人怀胎期间,须勤加走动以助顺产。”他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耳朵,“生育一事不仅关乎子嗣,更是妇人生死一线之际,因此,妇人体质便格外重要。”
说句难听的,若非得二选一的话,他宁愿选母安。要等那些新生儿顺利长大能为他缴税服役,实在渺渺无期,但一个青壮妇女死去,那可切切实实少了一个劳动力!
朱厚照想到了这些年民间屡禁不止的缠足之风。
“朕要下旨,将缠足等同黥面、刖足之刑!”
当所谓“三寸金莲”成了一种明文规定的刑罚,那些对于畸形审美的向往能否抵得过明晃晃的利益损伤呢?.
【云青青每周一三五上理论课,周六日跟着那些孕妈妈做瑜伽、体操,如此这般风雨无阻地上了一个月,从饮食到胎教再到分娩和坐月子,云青青感觉自己已经受到了足够的熏陶。
然后她去体验了一把分娩疼痛。
那一天,整层楼都回荡着云青青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宋高宗时空。
云青青对于孕妈妈课堂的热情极大地影响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200-210(第2/14页)
李清照。
她以为云青青改主意打算要结婚生子了,而在课堂上那些满眼憧憬的准妈妈们则让她想到了自己。
曾经,无子带来的非议确实让她消沉了一段时日,而如今这些画面更是勾得她有几分失落。
直到云青青那直冲云霄的惨叫把她从这着了魔一般的状态中拉了出来。
李清照一个哆嗦,突然觉得庆幸极了。
——还好我不用受这份罪!
第202章 番外之小人物。
1.宋女阿喜。
宋高宗时空。
夜色渐沉,当值完的阿喜踩着烛光月影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得益于她作为潘贤妃跟前颇为得脸的女使,又是一手伺候皇长子赵旉的大宫女,她能够在这逼仄的扬州行宫之中有一立锥之地得以独自休憩。
一路上阿喜的面色一如往常,甚至还与路上相逢的同僚们言笑晏晏,直到关上房门,她才浑身瘫软地靠在了门上。
此时的阿喜面色惨白却汗出如浆,嘴唇翕动却难发一言,她深深呼吸了好几口气也不能平息胸中擂鼓般的心跳。
“靖康之耻!靖康之耻!”阿喜在唇齿间呢喃这犹带着血腥气的词,她的声音由一开始的慌张无措逐渐变成了咬牙切齿,她的眼中燃烧起了夹杂着愤怒与仇恨的火光。
阿喜今日窥见了一桩足以令天下震动的阴私——潘贤妃与吴娘子联手,欲使些不为人所知、不能为人道的手段,让当今沉疴日重,顺理成章地病亡。
病亡之后呢?
阿喜用她贫瘠的想象力只能想到,大概就是魏国公登基,潘贤妃垂帘听政了吧?
——就像宫人们私下说嘴的章献皇后一样。
阿喜虽然知晓如今上至宫妃娘子,下至女使太医,阖宫上下都心照不宣地成为了共犯,但那高高在上的、直至今日仍一心南巡的祸首仍旧能以天子之尊入皇陵、享供奉。
阿喜的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长久的梦魇。
燃烧的宫墙、惨死的乡亲、哭声震天的东京城,以及面目狰狞的金兵……大祸临头那日,满宫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满城无人能够幸免于难。
阿喜还想起东京城外年迈的父母、恩爱的兄嫂和刚学会走路的小侄女,当初她被裹挟着随官家仓皇南下,不知家中亲人是早已化为了枯骨,还是被掳北去……
桩桩件件,阿喜心中翻涌起了一股莫大的恶意,她神经质地喃喃自语道:
“他怎么配?他怎么配?”
阿喜拖动脚步挪到床榻下,双手颤抖地自枕头下摸出一支不起眼的银簪,出神地盯着那早已磨得尖锐的端部。
“这种人当皇帝,祸害的是天下人!
你们父子害死了那么多人,还想要以天子之尊令天下缟素?
你们配吗?”
这一刻,那长久地根植于阿喜心中的对于皇帝的敬与畏统统消失不见了,她的脑子里只有血淋淋的国仇家恨。
……
半个月后,一条通红的弹幕倒映在所有观众的眼中——
【宋高宗时空王喜娘:昏君祸国,有负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与这条高高悬挂在屏幕顶部的弹幕同时出现的,是久违的机械音——
【警告!警告!原宋高宗赵构提前死亡,宋高宗时空发生巨大历史偏差,正在紧急修复中……】.
比起之前胡亥提前死亡导致天幕断联,这一次只是页面闪烁了半个时辰的雪花。
但这条信息带来的惊涛骇浪,久久不曾平息。
只有一个人与此无关.
宋高宗时空。
阿喜仰躺在地,源源不断的鲜血从她的身上洇开,仿佛这具柔弱的身体要流尽最后一滴血才肯罢休。
她已经听不见满殿的吵吵嚷嚷,也看不见匆匆赶来的皇妃与相公们,她的左手牢牢攥着那支沾满的鲜血的银簪,口中咬着鲜血淋漓的半只耳朵,而她瞳孔中最后倒映的,是龙榻上赵构那因惊惧痛苦而扭曲的脸.
2.秦女吕烟。
秦始皇时空。
烟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孩子。
她幼时高烧不退、命悬一线,是神女降下恩泽救了她的性命;稍稍长大,便能够跟着天幕中神女的言语对照字幕习字;再长大一些,正逢蒙学开办至各乡,她踩着年龄限制的尾巴进入蒙学;从蒙学升入左学后,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时任左织令的吕雉的赏识,得以拜其为师,能“吕”为姓,并在师傅的教导与扶持下成长,顺利考入了泮宫……
烟脑子里思绪翩跹,手上织毛衣的动作却依旧麻利。
她无奈地笑笑:“今日如此心绪不宁,若是被师傅知晓,少不得说几句我的性子了……”
想到如今已是少府监的吕雉,烟不由莞尔,*而这笑意尚未完全展露,就听闻噪杂的人声自远而近。
烟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同时,她也隐隐有了预感。
果然,喧闹的人群围在了她家门外,烟打开门朝外望去,就见母亲被一群人簇拥着进来,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模样。
“烟,你考中了!”
鱼喜极而泣,挽着她的妇人笑着安慰她,其他人纷纷挤上来七嘴八舌地朝烟道贺。
母女二人与乡邻们好生寒暄了一番,又许诺了来日定会摆上两桌席面与大家一道乐呵一番,这才送走了贺喜的人群,母女二人关上门来执手相看泪眼。
烟抚摸着母亲粗糙的双手——就是这双手不辞辛苦地耕田、在纺织厂里夜以继日地织布,种出的一捧捧麦与豆,织出的一卷卷线与布,将烟送上了如今的青云路。
“阿母,我决定了,要去地方任工官,为官者当福荫当地,造福一方黔首!”
烟的志向,是让大秦的所有黔首都有饭吃、有衣穿,能让千千万万个阿母有能力送她的孩子读书考学。
青山为鉴,此志不渝!.
3.唐女窦嫣。
周武皇时空。
窦嫣在书房中专心处理着政务,紧闭的房门响起了节奏熟悉的轻敲声,窦嫣莞尔,放下手中的毛笔,唤了一声:“进来。”
房门被轻轻推开,探进来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女童,她熟练拿着纸鸢踢踢踏踏地跑向窦嫣,嘴里喊着:“娘娘,到时辰啦!快来陪我放纸鸢!”
窦嫣应着上前牵住女儿的手,母女俩亲亲热热地坐上了府门外等候已久的车架。
车夫架着马车驶离了窦府,一路往城外而去。
阳春三月,正是适合踏春的时节。河畔皆是出来游玩的年轻郎君与女郎,也有趁着东风放飞纸鸢的孩童。
窦嫣跟着女儿跑了一会儿,就坐到下仆搭好的裙幄下,含笑看着女儿欢快奔跑的身影。
这些自由鲜活的身影、肆意欢快的嬉笑声让窦嫣的笑意愈深,即使是看到熟悉的男人同女儿玩闹她也只是微微蹙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200-210(第3/14页)
——那是她曾经的夫婿。
当年成婚之时她只是上官才人麾下一不起眼的小人物,无论是母族还是夫家都以为她不过是附和女皇圣意而去宫中镀个金而已,却没想到她竟然成为了第一批后宫转到前朝的女官,站在明堂之中光明正大地与男人们争权夺利。
这让自诩清流的丈夫及其家族无法接受,他们认为她是乾坤倒逆的佞幸,辱没了家族百年清贵的名声,便想要她辞官归家,安居后宅,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但尝过了权力滋味之后,窦嫣又怎甘心回到樊笼之中,过那仰人鼻息的生活呢?
于是在她的坚持下,夫妻和离——这桩官司甚至打到了女皇跟前,成为本朝第一桩女官和离的案子——窦嫣带着女儿开府独居,前夫也在不久之后重新娶了一位世人口中的“贤内助”。
虽如此,这些年她也没有拦着前夫与女儿亲近。毕竟,他们二人不过是理念不合,并无深仇大恨。
窦嫣与前夫的眼神短暂地对上,后者很快狼狈地错开了眼——他怎能不狼狈,如今的他站在窦嫣面前可是要弯腰行礼喊一声上官的。
“啧,这些人啊……”窦嫣悠悠地拉长了调子,嗤笑出声。“既自诩清流、看不上我,又心向权贵、意图攀附,可惜还是拉不下脸皮。”
“我还真喜欢看他们这副模样呢。”.
4.清女蓝悦。
清高宗时空。
当年的蓝三小姐,如今要称一声蓝夫人。
她最后还是嫁给了表哥,在成婚之后,表哥给她取了字——婉淑,字面意思,希望她温婉贤淑。但她不喜欢这个名字,于是她私底下给自己重新取了“悦”字,即愉悦自己。
婚后的蓝悦好似一个满足了所有人对于贤良大妇想象的妻子,照顾公婆、抚育叔姑,执掌中馈井井有条不说,还笑着接纳了丈夫一位又一位抬进后宅的妾室。
直到丈夫死在了一个清倌出身的妾室身上,为了保证宝贝孙儿的体面,公婆巴巴地要将庶子过继到她的名下。
蓝悦把着家中所有的铺面与庄子,笑纳了所有的庶子庶女,给了他们一视同仁的妥贴照料与待遇,然后愉快地过上了守寡生活。
——一手经济、一手香火,蓝悦牢牢掐住了夫家的命脉。
然后开始将经营所得的大笔银子投到了树人院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人院是蓝悦将嫁妆中的一个庄子改建而成,专用来收容那些孤苦无依的孩子,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一门谋生的手艺。
她能将产业攥在手中且发展壮大,这些一手教导出来又投入自家店铺的孩子们功不可没。
如今在这十里八乡,谁还知道她的夫家姓什么呢?
百姓们口口相传的,不过是大慈大悲、菩萨转世的蓝大善人罢了。
第203章 番外之访友。
在家休息了小半年,当然也是因为云青青陷入了父母催婚的漩涡,为了脱身,她背起行囊再一次踏上了旅程。
这一次,她决定去拜访生活在大江南北的朋友们.
【“你们之前不是说电视里的焦书记、黄书记都是美化之后的人嘛,今天我们就可以去实地探访一下。”
云青青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小心前行。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就选调到了基层,又从市里选派到了乡里。
正好我们很久没见了,就把这里作为第一站吧。”
远远的,云青青就看见有熟悉的身影在路边招手。
“你的车就停在这里吧,接下来的山路更难走,不熟悉路况的话还是比较危险的。”
云青青依言将租来的车停在了老乡家里,坐到了朋友的车上,一顿寒暄过后就连珠炮似的问起了当地的情况。
朋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进入了他所负责的区域之后更是对那些乡亲们的情况如数家珍。
“那边那一户是一对七十多的老人,他们的子女在外打工,平日里我们来来往往都会多看顾点。”
“这边这个小平房一家里的小女儿,今年高考考上了民大,嘿,好丫头!真争气!这可是我们村里头一个985大学生!今年下半年入学之前可要帮她把生源地贷款要用的材料备好。”
“刚刚经过的这一片菜地,是村里几户人家一起合作种的,直接供应县里头的饭馆,这可是我来这里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让每户年收入涨了几千块呢。”
……
云青青含笑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模样,当年的吃穿都要精细、的温吞小胖子已经变成了如今这番下巴冒胡茬、皮肤分黑白、鞋子沾黄泥的模样。】.
汉明帝时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刘庄手中拿着地方呈上的举荐名录——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蔡伦比原定历史更早地制出了新纸,现在朝廷公文往来都得以用上轻便低廉的新纸——神色郁郁。
之前他从评论区看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一句之后,他随即便派人私下探查各地所举荐贤才的底细。
这一查,就让他既惊又怒。
既有前情,如今再看这新一批举荐的贤才名录,怎么不叫刘庄如鲠在喉呢?
他的眼神流转在天幕上,看着那云青青好友的目光几乎可以称得上灼热。
“这才是朕想要的贤才啊。”.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自然,他不是因为对云青青等人有什么不满,正相反,他是太满意了。
这样脚踏实地、能干实事的年轻人,对比起朝中那些忝居高位却满口空话的官员,让朱元璋更加心梗了。
尽管他已经用了许多手段打压、分化各地士族豪强,但其仍在朝野之中抱团成派系。
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们,也有一些人不可避免地被他们笼络、腐化。
“侯服玉食而雄心渐失,久居高位而民心不察。”朱元璋停下了敲击桌案的手指,阴恻恻地道,“既然如此,就把这位置挪出来,留给更有用的年轻人吧。”.
唐宪宗时空。
几番辗转,白居易早已离开盩厔县,来到他魂牵梦萦的长安,担任左拾遗一职。
他自觉深受皇恩,身负谏诤之责,又有为官地方、体察民情的经历,故自上任以来,白居易一面频繁上书言事,一面勤写诗文,以求补察时政,兼之其上书言事屡被圣人所接纳,更是极大地振奋了他的精神。
白居易私以为自己之于今上,也有了一二分魏文贞公之于太宗皇帝这般君臣相和的佳话风采。
可如今再见后世的官吏对所辖民情烂熟于心,又为其治下百姓考虑得面面俱到,白居易心中陡生一股羞愧之意,掩面感慨道:
“吾差之远矣!”.
【云青青租了乡亲的房子,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200-210(第4/14页)
这里住了两个多月,时而跟着朋友走访群众,时而随着本地人一起上山下水、到处采风,有时候又跑到当地的小学里头,给留守的孩子们当一当课外的老师,给他们讲她在旅途中的故事。
——学校里的一位女老师,就是她这位大学同学的妻子,当初女生在大学期间来了当地支教,并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再次回到了这里,于是他也跟随着妻子的脚步调动到了这边。】.
秦始皇时空。
处理政务的闲暇间隙,始皇帝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
“上承国策,下接民情,上下通达,是为干吏。”
始皇帝很欣赏以这老同学为代表的这些基层干部,同时,他也更为坚定地认识到黔首开智之后,正确的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对于安稳民心、发展当地是多么重要。
“当初六国余孽与当地郡守相互勾连包庇,对朕颁行的政策阳奉阴违,更有甚者歪曲事实、私征税赋,以致民怨渐生、国朝不稳。”
想到当初大秦表面承平安稳实则内忧外患的局势,始皇帝冷哼一声。
“待朕遣宣政使至各郡县向黔首宣读诏令,这些鬼蜮伎俩便无足轻重了。”.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于大殿之上环顾一周,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心下郁郁地想:
“也不至我大唐的官员,能有几人做到如此地步?后世官员之德行与能力,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但他很快又振作精神,仔细聆听着文臣武将们的上奏。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随着这些年他与诸公制定的政策一一落实,这样的官员自会越来越多,大唐的百姓也会越过越好。
李世民对此毫不怀疑.
明代宗时空。
朱见深和朱见济两兄弟伏在案上奋笔疾书。
天可怜见,在这大家都看天幕放松的时刻,他们却收到了课后作业。
——由当今圣上亲自布置的、关于这段时日云青青在此处的见闻的观后感。
一个身影悄摸着站在了兄弟俩的背后。
朱祁钰先是瞄了一眼朱见深的作业,首先就是干净漂亮的卷面,再一看内容,既有对于恪尽职守干实事的赞赏,又有他对于如何为国为民干实事的阐述,虽然内容尚且比较浅显,但俨然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风范。
朱祁钰暗自点了点头,对侄儿的聪慧与分寸——朱见深通篇都是以臣子的角度陈述——颇为满意。
再一看好大儿朱见济,朱祁钰险些一口气没提上来,那狗爬一样的字不说了,只见字里行间全都是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的向往,恨不得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糊在纸面上。
朱祁钰闭了闭眼,回想了这几年他和杭皇后对朱见济的放纵宠溺,顿觉喉头发涩。
之前是他们考虑到孩子很有可能夭折,只想叫他好好长大,故不曾对他的功课加以要求,可如今一看,这反倒让孩子没了自知之明,就他这身子骨,还想着去塞外纵马、滨海观潮?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宫里多读几本书呢!
朱祁钰磨了磨牙。
朱见济后背一凉,呆呆地转过身,看到父亲黑黢黢的脸色。
救命!
父皇什么时候来的?!
怎么没有人通传?!!
完蛋!
他用脸完成了一长串语音输出。
第204章 番外之图穷匕见。
【在直播的第四年,也就是云青青结束第一次环中国边境线旅游的那一年年底,云青青终于图穷匕见。
“马上又到新年了,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晚间栏目吧。”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各自守岁——具体表现在家长去找邻居朋友串门唠嗑,云青青和妹妹一个在客厅放着春晚小品合集当背景打游戏,另一个带着观众偷偷摸摸地回到房间打开了电脑。
云青青竭力控制自己不要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保持着人畜无害的表情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文艺作品记录时代变迁,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这两百年的兴衰历史吧。”
她熟练地打开视频软件——天可怜见,为了能够尽情地给观众们展示这些作品,云青青斥巨资在各个平台都充了会员,可以说是下了十足的血本了,调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第一部电视剧:
《鸦.片战争演义》。】.
此时的观众们——尤其是指皇帝们——还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出于对后世的好奇与对我朝强盛现状的向往,他们兴致勃勃地成为了一名追更党。
有人还在心中暗赞云青青贴心,她特意选在晚间播放,这样能避免白日里冗杂的事务与精彩的剧集互相干扰,让他们能够更加纯粹地享受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只有清朝的诸位皇帝和大臣们见到云青青一开头就是老调重弹,顿感不妙——
这又是将我大清那些荒唐的后人做出的荒唐事再一次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在各个时空的前人后人面前赤.裸.裸地鞭尸啊!
这对于我大清朝廷的威信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啊!
让那些在朝廷大力打压下已经变成死灰的“反清复明”的逆贼岂不是又生出复燃的妄想?
一时之间,各清朝时空竟有了风声鹤唳之感.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沉浸在剧情当中,一时为投降派蝇营狗苟职位偷生的苟且之态作呕,一时又为朝廷做出的窒息操作震怒,一时又不由因那些呕心沥血、为国效死的忠臣义士感慨良多。
“如此忠臣良将,惜乎生于此朝!”
李世民对于林公、关公等人被朝堂大势所累的种种遭遇十分扼腕,不由得殷殷教导年少的皇太子:“承乾,为人君者,定要能识人、用人,如此才不负能臣良将一番忠君爱国之心;帝王虽为天子,但乃民推之君,一己私欲,万不可至于万民生计之前,更何况事关华夏生死存亡乎!”
李承乾重重点头以示郑重,他的双眼冒着火星:“儿臣记住了。若儿臣为君,必识贤良、辨忠奸,克定私欲,图盛大唐。”
同时,李承乾在心底再一次暗暗下定决心:外贼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子孙万代,必警之戒之,事有可成则击之!
“只要中华定鼎、稳步前行,便能保持优势,镇压四方,无惧觊觎之心,但若是那关外异族入主中原,其目光短浅,不顾后代存续,只关心自家江山稳固,只怕会重蹈旧辙啊!”李世民向儿子抛出问题,“你我既为前人,该如何规避此事?”
年少的皇太子被问住了,他皱着眉陷入了沉思。
良久,李承乾恭敬道:“阿耶,兹事体大,还望阿耶容儿臣回去之后仔细思索一番再呈上来。”
李世民很满意他没有贸然作答,点点头应允了此事.
【不过这些并不会影响到云青青,甚至她都觉得,她没有从章总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讲都是对他们的一种仁慈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200-210(第5/14页)
这个春节云青青就耐心地播完了这一部年纪比她都大的、只有26集的电视剧,算是给观众们来了一个前情提要。
然后就抛出了第一个小高.潮,《走向共和》。】.
汉武帝时空。
刘彻也深度沉迷于剧情发展,虽然因此生了不少闷气,但一则确实有趣,二则刘彻也能从中汲取到某些有用的知识,所以这段时间他连后宫都去得少了,问就是晚上要追剧,美人没有故事发展吸引人。
但云青青放出第二部剧之后,他越看就越感觉不对劲。
——这他喵的是在教人怎么造反啊!
还不是单纯地推翻旧皇拥立新皇,而是直接把皇帝干没了。
这不就是妥妥的屠龙术吗?你们后世这玩意可以随便拍出来给所有人看的?
刘野猪大为震惊,但刘野猪很快理解了。
“尽管此事委实骇人听闻……”刘彻顿了一下,喃喃自语地补充,“对未曾见过后世之景之人而言骇人听闻,但置于那‘自由平等’的后世,倒也不算出奇。
虽然此事传扬出去,会滋生野心,但、但朕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
刘彻摩挲着剑柄,露出一个杀气腾腾的笑容,这笑脸转而又化为了平静。
“这‘革.命’出现的契机太巧,既有亡国之内忧,又有灭种之外患,兼之外来种种新潮事物与思想的冲击……”刘彻罗列了许多前置因素,越列心越安,“以当前、不,以如今至今后数百年,甚至于大汉灭亡,华夏应当都不至于沦落到此等地步。
更何况,若是山河社稷在我刘氏子孙手下沦陷至此,这皇帝也没有必要再当下去了!就让能者来挽狂澜于既倒罢!”.
元顺帝时空。
已改名为朱元璋的朱重八如今已经是割据一方的势力之主,奉韩宋为正朔,称吴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