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惹皇叔 > 50-60

50-6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铸金笼 这婚离不了 怀崽的是清冷美人,宿敌孕反? 怀崽的是冰山校草,孕反的是我? 当我决定在网上骚扰帅哥 窝囊废攻重生日常 炮灰每天都在被主角觊觎[快穿] 小哑巴被反派读心后躺赢了 诡异之主竟是我自己 恐怖你好,我被神明杀过(无限)

是真的……喜欢。失去理智、不再冷静,只有在这种时候才敢纵容自己,偷偷地,不叫旁人瞧见。

……

在这一片迷乱中,门外突然传来的一阵纷沓的脚步声。

如同一个霹雳当头打下来,傅棠梨顿时惊悚,身上的热汗倏然转为凉的,她如坠冰窟,遽然睁大了眼睛,颤声道:“有、有人来了,你快走、快走!”

但赵上钧并没有抽身而退,反而更进一步,他气势汹汹地咬她,从她的眼睛、到嘴唇、到喉咙,贪婪而粗鲁,几乎要咬破她的肌肤。

“不走!你不是喜欢我吗?我不怕叫人知道。”他在间隙中,近乎呢喃地问她,“怎么,你怕吗?”

敲门声响了起来,“叩叩叩”,由轻及重。

赵上钧突然恨恨地咬住傅棠梨的脖子。

傅棠梨闷哼了一声,脚趾尖蜷曲了起来,狂乱地摇着头,头发水淋淋的,湿透了。神志过于恍惚了,以至于她骤然生出了一个突兀的念头,算了,死就死吧,一起死罢了。

敲门声愈发急促了起来。

第53章 第53章说,太子妃的奸夫在哪里……

——————————

雨下得很大,风斜着吹,把赵元嘉的衣袖都打湿了,黏黏地贴在手上,这令他感觉十分焦躁。

他方才回到东宫,还未及更衣,

却见林婉卿慌慌张张的,几乎是小跑着进来,脸色苍白,好似后头有鬼在撵她似的,她一看到赵元嘉,立即扑了上来,“噗通”一声,跪倒在他面前。

赵元嘉皱眉:“好端端的,你又怎么了?”

林婉卿抬头,一脸惊恐之色,她身体发颤,声音还是娇娇弱弱的,好似快要晕过去的模样,说出话却是石破天惊:“妾随太子妃入宫为皇后娘娘侍疾,太子妃中途走脱,妾尾随之,竟见其在灵犀殿与人私会……”

“闭嘴!”林婉卿的话还未说完,赵元嘉已经暴怒,“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混话吗?”

林婉卿的眼泪如珍珠般落下,她以袖拭泪,哭着道:“妾也不愿相信,妾见到那般丑态,惊得实在六神无主,亦不敢声张,只能退避,但这会儿见殿下,实在不敢隐瞒,还请殿下决断。”

赵元嘉额头上的青筋突突直跳,恨不得一巴掌摔在林婉卿的脸上:“你闹够了吗?你一而再、再而三诬陷太子妃,莫不是仗着孤宠你,就忘了上下尊卑之别?”

林婉卿心里恨得流血,她的手摸上自己的小腹,暗暗咬了咬牙,皇后重病,无人能为傅二娘撑腰,趁此契机,扳倒傅二娘,太子妃之位唾手可得,岂容退缩。

傅二娘和淮王皆在灵犀殿中,傅二娘被那药香所迷,无论淮王是否把持得住,这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是怎么都说不清楚的,这步棋,只要淮王踏入灵犀殿,就算是成了。

她一念及此,面上的神色愈发哀切,泪流满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50-60(第6/31页)

,一下又一下地磕头,额头上都渗出血痕来:“妾指天发誓,若有虚言,妾甘领一切责罚,他们眼下还在那边,太子去了,一看便知究竟,妾怎么敢凭空捏造呢?”

此情此景,由不得赵元嘉不信,他怒目圆睁:“谁!那狗男人是谁?谁敢如此胆大妄为!”

林婉卿把头伏在地上,身体发抖,十分畏惧,呐呐若蚊声:“妾曾经说过……太子不信,妾不敢再说。”

赵元嘉好似被雷劈到了一般,呆滞了一下,内宫禁廷,除了天子,还有哪个男人能够出入其中?

只有淮王。

赵元嘉惊怒交加,转身冲了出去,满脸狰狞之色。

东宫侍从们见太子如此情态,皆大惊:”殿下、殿下,夜已深,殿下何往?”

林婉卿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急令侍从们持灯火照明,跟上太子。

风雨愈大,泼不灭灯火,一行人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直奔灵犀宫。

及至远远的,看见灵犀殿外挑着一盏孤灯,在雨中飘忽,昏暗晦涩,两个宫人靠在廊庑的立柱下,头一点一点的,正在打盹。

赵元嘉奔到近前,两个宫人骤然惊醒,慌慌张张地迎上前来:“见过太子……”

她们正好挡在了赵元嘉的跟前,赵元嘉愈发愤怒,一脚飞去,将宫人踢开,上前几步,再一脚,“嘭”的一声,揣开了殿门。

殿中灯火半明,烛影摇红,纱幔低垂,空气中似乎漂浮着一种柔软的味道,黏腻而香甜,角落里烧着火盆子,麝香的味道混合着腥膻,近乎燥热,让赵元嘉的血气一阵一阵往上涌。

傅棠梨正斜坐在榻上,只有她一个人而已,她的发髻有些凌乱,一支金簪落在案上,外衫散开,半搭在臂弯上,她倚着小案,手支着额,露出一截生嫩嫩的小臂,白得惊人,带着一种颓废的意味,仿佛对外面的喧哗并未闻及。

她看见了赵元嘉,不但没有起身,连个招呼都没有,不过略一皱眉,依旧是她对待赵元嘉惯常的态度,冷漠,而且傲慢。

赵元嘉注意到了,她的脸颊很红,如同抹了胭脂,尚未褪尽,极浓极艳,似桃花。

他的脑子嗡嗡作响,不明白自己为何如此愤怒,好似背后被人捅了一刀,又气又痛,他三步并两步过去,双目赤红,瞪着傅棠梨,厉声喝问:“说,那奸夫在哪?”

林婉卿已经跟了进来,她身后带着东宫数十侍从,乌泱泱的一大群,全部涌进了灵犀殿,这里骤然显得挤了起来,火把通明,火光大盛,照得一切无所遁形。

她的目光迅速扫视四周,一面又掏出帕子,按了按眼角边不存在的泪水,神情哀伤:“太子妃,你怎么能……怎么能做出这等事情来,这、这让太子殿下情何以堪?你怎么对得住殿下对你的情意啊?实在不是我有意害你,是东宫的颜面容不得你这样践踏啊。”

傅棠梨终于站了起来,她随意地瞥了赵元嘉一眼:“你在说什么?”

她的声音略微带着沙哑,说话的气息也不若平日,低低的,尾调还有些软。

林婉卿的目光落到左侧的围屏隔间,里面传出了一点声响,人影晃动了一下,她立即朝赵元嘉努了努嘴。

赵元嘉恶狠狠地冲过去,推开围屏,吼道:“你躲什么,出来!”

傅棠梨想要阻拦:“太子且慢,不可失礼!”

“哐当”,有什么东西落在地上,与此同时,“啊”的一声惊呼响起。

林婉卿心下一沉,已经发现不对。

赵元嘉怔住了,他伸着手,还保持着推搡的姿势,结结巴巴的几乎说不出话来:“安、安……安王妃,怎、怎么是你?”

安王妃年纪大了,手脚有些不太利索,听到太子的动静,方要出来,没曾想慢了一点,围屏就砸了下来,她仓促一躲,险些跌倒,手里托的茶盘落地,茶盏砸得粉碎,她老人家闪了一下腰,惊得脸色发白。

傅棠梨慌忙扑了过来,扶住安王妃,满脸不安之色:“太子年轻不更事,惊到安王妃了,还请您见恕。”

围屏后的隔间里还有安王府的一个侍女,本来在一边煮茶,这会儿赶紧连滚带爬地过来:“王妃、王妃!您没事吧?”

安王妃平日温煦和蔼,此时不禁也动了气,她摸着胸口,斥责道:“太子在做什么?喊打喊杀的,怎么,老身好心照顾你的太子妃,还成了罪过不成?”

赵元嘉脑子里乱糟糟地混成一团,他顾盼左右,左右和他一般茫然,皆爱莫能助,他回过神来,只能先拱手致意:“孤不知安王妃在此,莽撞了,孤给王妃赔礼。”

安王妃“哼”了一声,面有怒色,一拂袖,不做应答。

安王府的侍女上前,板着脸,道:“我家王妃入宫探望皇后娘娘,偶遇太子妃,见其不适,而太医未至,故而留在此处,予以关照一二,谁知道竟触犯了太子的忌讳,那原是王妃的错了?”

侍女见过大世面,面对太子也丝毫不怵,反而说话夹枪带棍的。

赵元嘉理亏,不好问罪于她,只悻悻然摆手:“孤说了,都是误会,安王妃莫要着恼。”经了这么一遭,他方才的蓄积起来的怒气像是被针戳破了一般,“嗤”的一下,漏得精光,此时徒留一片尴尬,他支支吾吾地道,“孤、孤……哦,对了,外头雨大,孤是来接二娘回去的,一时心急……”

“太子是赶着来抓奸,才一时心急吧?”傅棠梨慢条斯理地打断了赵元嘉的话,她的双手笼在袖中,腰身挺得笔直,这是她一贯的姿态,矜持而高贵。

安王妃脸上露出不赞成的神色:“太子和太子妃新婚燕尔,本应琴瑟调和才是,怎么弄出这般闹剧,张扬出去,岂不叫人笑话?”

赵元嘉的嘴角抽了抽,狠狠地瞪了林婉卿一眼,又勉强笑了笑,矢口否认:“抓什么奸,这真是胡话,断断没有的事,你们都听错了。”

林婉卿自知事情出了意外,今夜势必难以如愿,却不知道到底哪个关卡出了毛病,她又是愤恨、又是惊惧,默默地退后了两步,用袖子遮住脸。

傅棠梨神态自若,她歪了歪头,露出一个无辜而好奇的表情:“太子此番兴师动众,实在叫人惊诧,让我想想看,奸夫是谁呢?”

赵元嘉恨不得捂住她的嘴:“好了,莫要得理不饶人,你也少说两句。”

“是淮王吧?”傅棠梨不为所动,她甚至微微地笑了一下,“毕竟,林承徽上回指认的就是他,这一时半会的,估计也不太好改口换人。”

林婉卿犹有不甘,低着头,小声嘀咕着:“我分明看见淮王进来了,谁知道你们耍了什么花招,才……”

“听说有人要来抓拿我?”就在这时,一个男人浑厚而威严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赵元嘉头皮一麻。

东宫侍从皆躬身,让开了一条道:“见过淮王殿下。”

是夜,大雨如泼,天幕如漆,赵上钧披一袭玄黑大氅,踏夜色而来,他身形伟岸逼人,挟苍穹之

浓墨,令灯烛为之一沉。

元延帝身后的大内总管宋太监随侍淮王,亲为其执伞,内廷金吾卫两列跟从其后,铁甲沉沉,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50-60(第7/31页)

戟寒光,肃穆无声。

赵元嘉心虚,忍不住扶额:“怎么就惊动了皇叔?”

赵上钧步入灵犀殿中,目光注定赵元嘉,平静地道:“我闻太子夤夜入宫,带人拿我,不敢怠慢,自投之,敢问太子,我所犯何罪?”

太子领着一大群人风风火火地闯入内廷,守卫宫门的金吾卫不能阻,往上头禀告,惊动元延帝,元延帝已于林贵妃处歇下,遂打发宋太监带人去探究竟,行半路,遇淮王,同道而来。

宋太监本来心里还犯迷糊着,不知道淮王与此事有何干系,此时闻淮王发话,方才恍然,宋太监暗暗顿足,急朝太子使眼色,示意太子快打圆场。

赵元嘉何尝不愿低头,他方才不过逞一时义愤之气,在见到安王妃的那一刻已经后悔,此时冷静下来,见到淮王,素日的畏惧之情又冒了出来,只觉得心里一阵阵打鼓,硬着头皮道:“皇叔说哪里话,孤对皇叔一向敬重,什么抓拿之语,想来是以讹传讹,谬也,皇叔不可轻信。”

赵上钧勾起嘴角,他的笑意是冰冷的,不达眼底:“有人窥见我与太子妃有私,在此灵犀殿相会,此何人也?请与当面对质。”

傅棠梨听闻此语,退后两步,低下了头,不敢正视淮王,仿佛疏离如往常。

林婉卿骤然全身冰凉,她这才明白,这就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林贵妃在宫中安插了人手,淮王何尝没有,原来今夜这局,最后要落在她的头上。

她也是识时务者,当机立断,马上跪倒在地,用膝盖蹭到赵元嘉的面前,扯住了他的衣摆,婉转哀求:“是妾的错,只因太子妃对妾太苛,妾一时鬼迷心窍,撒谎蒙骗太子,求太子念及妾对您的情意,饶过妾这一遭吧。”

赵元嘉目瞪口呆,气得跺脚:“荒唐!荒唐!你怎么能这般胡闹!”

林婉卿抱住了赵元嘉的小腿,说不出话来,只嘤嘤哭泣。

赵元嘉一时无奈,朝赵上钧连连作揖:“原是后宅妇人的争风吃醋,是孤糊涂了,一时冲动,闹出这场笑话,求皇叔看父皇面上,勿与孤计较。”

赵上钧略一颔首,他的语气居然是温和的:“太子言重了,论公,我是臣子,论私,我为长辈,怎么会与你计较?”

四周寂静无声,唯有殿外大雨如注,“哗啦哗啦”地敲落青阶下,灯烛与火把受了潮,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赵元嘉并未放下心来,他反而没来由地生出了一种颤栗的畏惧,他捏了捏手心里的汗,讪讪地笑道:“皇叔大度,孤惭愧,夜深了,还请皇叔和安王妃回去安歇,待孤明日另行登门赔礼。”

赵上钧的目光扫过赵元嘉,最后落在林婉卿的身上,淡漠的,好似看着草芥蝼蚁一般:“此事与太子无关,此婢子一再无礼,不宜留之。”

林婉卿不可置信地瞪圆了眼睛,她的脸“刷”的一下变得煞白。

赵元嘉心头一震,下意识地挡在林婉卿面前,护住了她:“皇叔不可。”

赵上钧慢慢地踏前一步,直直地盯着赵元嘉:“怎么,我杀不得吗?”

他的身量极高,在灯光下的影子极重,如同山岳般气势沉沉地压下来,他的嘴角微微翘起,似乎还含着笑,但他的眼中没有丝毫表情,只有一片浓郁的漆黑,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令人胆寒的神态。

他是淮王,执掌千军,杀伐血腥,铁蹄所过能使千里尽赤,而此刻,他站在赵元嘉的面前,问了这么一句“我杀不得吗?”。

赵元嘉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他根本无法回答,仓促地看了看四周。

傅棠梨眉目低垂,缄默不语,好似眼前种种情形与她一概无涉。

安王妃不动声色,冷眼旁观。

赵元嘉艰难地舔了舔嘴唇,勉强摇头:“不……”

不什么呢?语焉不详。

林婉卿惊骇欲绝,她控制不住地发抖,死死地抱着赵元嘉的腿,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不、不、太子救我,我错了,往后都改了,我不想死,您救救我!”

赵上钧侧过脸,看着宋太监,轻描淡写的,又问了一句:“怎么,我杀不得吗?”

好似这个问题十分可笑。

宋太监对淮王的脾性是清楚的,看来今日之局难以善了,他摇了摇头,往后退了一步:“来人。”

立即有两个金吾卫上前,对赵元嘉道了声:“太子恕罪。”,随即一左一右,拿住了林婉卿,没有丝毫怜香惜玉之意。

林婉卿疯狂挣扎,凄惨地哭叫:“不,你们去找我姑母,请姑母救我、快去啊!”

然而,远水救不了近火。

赵元嘉惊怒不已:“你们敢?放开她!孤在此,容不得你们造次!”这边又转而急切地对赵上钧道,“皇叔,你听孤解释,这事……”

“你们不能杀我!”林婉卿突然大叫了一声,“我腹中已经怀了太子的骨肉,谁也杀不得我!”

此言一出,满场都静了一下,连赵上钧都挑了挑眉毛。

两个金吾卫为难地对视了一眼,手稍微放松了一点。

林婉卿仰起脸,带着满脸的泪痕,颤声道:“妾有幸,已经怀了殿下的骨肉,本来坐胎未稳,还不欲为外人道,但今日这情形,妾此身不足惜,但若是伤了殿下的子嗣,那妾便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赵元嘉又惊又喜,暂时忘记了当下的纷乱局面,俯下身去搂住了林婉卿:“卿卿此话当真?你真的已经怀上了孤的孩子?”

金吾卫小心地觑看着淮王的脸色,放开了林婉卿,却并不敢退下,依旧站在林婉卿身后,虎视眈眈。

林婉卿搂住了赵元嘉的脖子,扑到他的怀中,哭得梨花带雨,好不可怜:“妾怎敢欺骗太子呢,求太子怜惜妾,救妾一命吧。”

她本待在扳倒傅棠梨后再使出这个杀手锏,好拿下太子妃之位,但此时形势不由人,也只能先拿出来保命再说了。幸而这个孩子来得很是时候,若不然,恐怕她今天就要交代在当场了,她思及此处,恨得要命,哭得愈发凄惨了,捂住肚子,哀哀地叫道:“太子,妾肚子疼、好难受啊。”

赵元嘉搓了搓手,一时有些不知所措:“肚子疼?这、这该如何是好?”

傅棠梨叹了一口气,朝宋太监微微俯身致意:“劳烦宋公公,去请太医过来吧,顺带向圣上禀明此事,东宫有喜,想来圣上应是龙颜大悦。”

宋太监应诺,立即命人去办了。

傅棠梨慢慢地抬起脸,看向赵上钧,双手叠于胸前,曲膝一拜,如同一个温顺的晚辈,恭敬执礼:“林承徽已怀有身孕,皇叔威震四海,无双之英雄也,若杀她,她死不足惜,只恐皇叔名声受累,

儿斗胆,求皇叔念及血脉之情,对她从轻发落。”

她的脸颊上还带着未尽的红晕,她的眼睛里还含着盈盈的水光,或许在他人眼中看来,太子妃虚弱难支,然而,只有赵上钧才知道她方才的娇态是如何惊心动魄,他的衣袖垂下,手指藏在其中,难耐地摩挲着,指尖还残留她肌肤的触感,柔软得简直令人融化。

这世间,怎么能有人可以欺负她呢?赵上钧这么想着,漫不经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50-60(第8/31页)

地道:“无妨,我手下亡魂无数,百无禁忌,太子妃毋须忧虑。”

第54章 第54章我等不及了,叫人动手……

林婉卿躲在赵元嘉怀中,如遭雷劈,听得直打哆嗦,她哭得几乎要晕过去:“好疼,殿下、殿下您救救我,救救我的孩子!”

傅棠梨苦笑,倘若只有一个林婉卿也就罢了,但林婉卿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的,她非铁石心肠,纵然她不杀伯仁,若伯仁因她而死,一尸两命,日后她无论如何也不得安心的。

她只能低下头,轻声道:“今日事,是儿之过,一则不能约束东宫女眷,使其惊扰皇叔,二则不能克己慎行,令旁人有隙可乘,玷污皇叔清誉,儿惶恐,若有责罚,儿愿领之,还求皇叔息怒。”

宋太监咳了两声,不胜唏嘘:“圣上曾有言,太子妃温恭淑慎,堪为太子良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赵元嘉抱着林婉卿,抬起头,感激地叫了一声:“二娘。”又转而对赵上钧恳求道,“若有责罚,孤愿领之,请皇叔额外开恩,体恤孤这点骨血。”

大雨瓢泼,一直下着,砸得琉璃朱瓦嘈嘈作响,灵犀殿中的暖炉无人添炭,火焰渐渐熄灭,春夜的湿气如同流水般无声漫延,无可退避,令人全身发冷。

赵上钧终于退后了一步,低低地笑了一下:“也罢,早晚而已。”

言罢,他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去,大氅带起的风,让烛火微微地晃动了一下,光与暗明灭,人的影子有一瞬间的扭曲。

林婉卿突然意识到,赵上钧说的这个“早晚而已”,指的是杀她这件事,她冷飕飕地打了个激灵,把赵元嘉抱得更紧了。

傅棠梨心中只觉得索然无味,不愿再多看那两人一眼,她朝安王妃告了罪,缓缓地退出了灵犀殿。

廊外雨更大,樱桃未红,芭蕉已零落,阶下泥泞潮湿,或许有不知名的虫子在其中爬行,黏黏糊糊。

赵上钧持着伞,已经步入雨中,见她出来,微微侧首,望了一眼。

隔着雨幕、隔着夜色,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什么都不能说,连目光都是惊鸿一瞥,他仿佛只是在行进中略微地停顿了一下,而后,很快走远了。

傅棠梨沉默着站在廊庑下,长久地伫立着,身体里还带着他的热度,但雨水泼过来,溅湿了裙裾,凉意沁人。

直到他的背影看不见为止。

夜色太深,真叫人难以忍受。

——————————

是年春,雨水充沛,京兆尹刘不鸣例行巡防渭水沿岸,至咸阳,勘河道堤坝老旧,因咸阳与长安距离甚近,恐水患生,祸及长安,急奏请朝廷,求拨款兴修水利。

就为这事,工部和户部在朝堂上又吵起来了,户部尚书陈则拿着笏板几乎要打林商,被左右生生拖住了。

元延帝意难决,询众臣,后由尚书令傅方绪、尚书右仆射常继言等老臣提议,可由太子往咸阳主持此事,杜绝各方舞弊之路,元延帝遂允之。

林商暗自得意,陈则犹愤愤,下朝后,拂袖啐其面。

赵元嘉对此事不敢怠慢,立即吩咐下去,收拾行装,将往咸阳行。

林婉卿被淮王那句“早晚而已”吓破了胆,近日十分老实,窝在东宫寸步不敢离,如今听得撑腰的人外出,她大惊失色,哭哭啼啼地跑到太子面前哀求。

“妾身心皆系太子,不可一日或离,太子此去咸阳,妾愿随侍左右。”

打自林婉卿怀孕,赵元嘉对她无有不应,但这会儿却皱了眉头,斥责道:“如今你正怀着身孕,正应好好安养才是,孤这是出去公办,你跟着作甚?别胡闹。”

林婉卿一手扶着宫人,一手拿着帕子拭眼泪,一副弱不禁风的神态,软语相求:“可是,太子不在,妾身边没个依靠的人,心慌得很,那这么着,可否求太子恩典,让妾暂到姑母处小住几天?”

赵元嘉虽然怜惜她,但好歹还有几分理智,隐约觉得不妥,斟酌良久,找来傅棠梨,商议了一下。

不知怎的,如今他觉得整个东宫中,最可靠的人还是他的太子妃。

傅棠梨瞥他一眼都觉得多余:“母后和林贵妃之间是什么情形,殿下难道不清楚吗?殿下纳了林承徽,母后已然十二分不悦,如今再打发林承徽到贵妃处养胎,这算什么,母后和贵妃,到底哪个才是殿下的生母,殿下搞混了吗?”

“不妥就不妥,好好说话。”赵元嘉悻悻然,“不刺我几句,你就不舒服似的。”

林婉卿扯着赵元嘉的袖子,大哭:“太子离去,东宫留太子妃做主,太子妃恨妾久矣,妾无所倚仗,定要死在她手里,求太子念在腹中孩儿的份上,救妾一命。”

赵元嘉耐心地哄她:“你又在胡说了,太子妃当日还在皇叔面前为你求情,她又怎会害你?”

还提什么皇叔,怕的不就是皇叔吗?林婉卿有苦说不出,一味嘤嘤哭泣,赵元嘉怎么劝她都不肯听。

赵元嘉只好当着林婉卿的面,对傅棠梨嘱咐道:”孤自去,你也收敛点性子,替孤好好照顾承徽,承徽素来娇气,如今更是不能委屈她,孤的孩儿就是你的孩儿,你千万谨慎。”

傅棠梨被这两人闹得,本来就头疼,听赵元嘉这么一说,简直气笑了,干脆道:“这不巧了,我和承徽恰恰相反,我素来硬气,当初就说过,有她无我,有我无她,这话绝无更改。我劝殿下,不论你要去哪里,还是把她带走为宜,否则,若叫她杵在眼前,保不齐我心烦,天天寻她晦气。”

她言罢,不待赵元嘉再啰嗦,径直扬长而去。

赵元嘉气得发呆,这厢林婉卿又在抹眼泪,哭得那叫一个婉转悱恻,叫他心烦又心疼,索性赌气道:“好,孤带你同去,傅二娘这等无良妇人,孤就不该和她多说一句话,随她去,毋须理会。”

好在长安去咸阳不甚远,一日可达,太医给林婉卿请过脉,莫看她平日一副柔柔弱弱的模样,身子骨倒是相当结实,这胎怀得也稳当。当下,赵元嘉打定主意,带上了两个太医,备了宽敞马车,携林婉卿一起上路了。

傅棠梨乐得清静。

——————————

春雷隆隆,一阵紧似一阵,雨越下越大,接连数日不停,整个皇城笼罩在白茫茫的雨幕中,红墙朱瓦都淡成了水墨,宫台栏下的龙头张开了大口,“哗啦哗啦”地吐着水,雷声、雨水、水声,声声交错,天籁喧哗,吵得人心慌意乱。

沈皇后昏迷了好几天,突然清醒了过来,几个太医来视,相顾失色,退出未央宫后,急请人禀告元延帝,皇后此景,恐为回光返照之象,大不吉。

元延帝欲往探,林贵妃极力劝阻,泣道:“陛下龙体尊贵,是为天下人之倚望,皇后娘娘身患恶疾,陛下不宜近之,臣妾愿代陛下往,转陛下关爱之意。”

元延帝勃然变色:“林氏,莫要仗着朕宠你,就无所顾忌起来,皇后是朕的发妻,如今她都这般情形了,朕去看她,你还不肯,真真心肠歹毒!”

林贵妃大惊,慌忙跪地,连连叩首。

元延帝不再理她,匆匆忙忙去了未央宫。

未央宫中燃着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惹皇叔》 50-60(第9/31页)

秽香,药草的气息浓郁,沉沉地压在帘纱屏障间。

沈皇后披着一袭裘衣,倚坐在床上,她的嘴唇惨白,脸上却泛着惊人的潮红,当元延帝进来的时候,她甚至没有多看他一眼,而是把眼睛瞪得大大的,不住声地叫道:“太子、太子、本宫的太子呢?他在哪里?本宫要见他!”

不过一个多月未见,沈皇后已经瘦得眼窝深陷、颧骨都突了出来,让元延帝有些不太敢相认,元延帝心里一酸,记起少年时的相依相守,他几乎落泪,抢着几步过去,坐到床头,握住了沈皇后的手,轻声道:“太子去咸阳公办,不在宫中,朕在这里,皇后勿忧。”

沈皇后冷笑一声,虚弱地摔开元延帝的手,对左右喝道:“太子妃呢?去,把太子妃叫过来!”

宫人急去东宫召太子妃来。

不多时,傅棠梨至,见沈皇后的情状,暗暗心惊,但面上未敢显露分毫,过来行了礼,露出温柔的笑意:“母后今日醒了

,看过去气色甚好,想来病情有所好转,可惜太子不在,若叫他知道,定然十分欢喜。”

沈皇后想说话,却捂着胸口咳了起来,半晌方止,用沙哑的声音道:“母后不成了,二娘,你去,把太子叫回来,莫叫他连母后的最后一面也见不成。”

元延帝劝道:“皇后莫心急,太子妃弱质女流,恐处事不力,朕叫陈虔或宋明忠去把元嘉找回来。”

沈皇后摇晃了一下,差点倒下,她强撑着身体,对着元延帝满面怒容,连敬称都没了:“我信不过你,你自去找你的林氏吧,如今我要死了,遂了你们的意了,无需你在此惺惺作态。”

元延帝脸色尴尬。

左右纷纷宽慰:“圣上见娘娘病重,日日忧虑,娘娘莫心急,再叫太医给看看,过几日好起来,再慢慢核计。”

“你们都给本宫滚开!”沈皇后指着眼前众宫人,厉声道,“你们这些人,本宫一个都不认得,林氏那贱人,趁着本宫生病,把本宫身边的人都打发走了,叫你们这群魑魅魍魉来害本宫,你们、你、还有你……”她的手指颤抖着,一个个指过去,“本宫统统信不过,都滚开!”

左右宫人喏喏不敢应。

元延帝见状,为示安抚之意,当机立断站了起来,对傅棠梨严厉地道:“太子妃,没听见你母后的话吗,去,速去咸阳,叫太子即刻回宫!”

傅棠梨怵然,俯首应诺。

少顷,傅棠梨持着元延帝的手谕,步履匆匆出了宫,命百十东宫侍卫随行,动身前往咸阳。

陈虔本拟给太子妃备马车,傅棠梨拦住了,她用金簪盘起长发,换了一身窄袖胡服,披上斗笠与蓑衣,叫人把那匹小桃花牵了出来,随众侍卫一起翻身上了马。

陈虔大惊:“大雨滂沱,道路难行,太子妃千金之躯,不可如此草率。”

小桃花甩了甩脑袋,“咴咴”待发,傅棠梨拨转马头,回首道:“皇后病情危重,恐有差池,若太子迟来一步,将抱憾终生,哪里容车马慢行?我骑术颇佳,此马能追风,日行千里,比旁人去都要快一些。”

陈虔一怔,随即肃容拱手:“太子得此良配,何幸也。”

雨水如注,天就像漏了似的,风斜吹着,泼过来,傅棠梨的脸很快就湿了,而她铅粉未施,看过去容华无损,反而显露出一种明亮的艳光。

她把马鞭在手里轻巧地转了一圈,淡淡地道:“陈大人别说这个,什么良不良、配不配的,你心里有数,我和太子那是相看两相厌,只此事,乃是为了成全皇后娘娘一片慈母之心,我欲求慈母而不得,太子有之,令我羡慕,你放心,我会尽快把太子带回来,绝不耽搁。”

陈虔再次拱手,躬身后退。

傅棠梨一声清叱,打马冲了出去,一干东宫侍卫紧跟其后,马蹄踏开雨幕,直奔咸阳去。

雨下得愈发大了。

——————————

云麓观筑于山林,水气比别处更加充沛,雨下着,整座道观宛如笼罩在白雾中,岚烟袅袅。

竹帘卷起,雨水飘进来,沾衣欲湿。

赵上钧的手干燥而有力,持着笔,慢慢地抄写着经文。

玄安研墨,玄度燃香,两只白鹤徜徉在阶下,仰长脖子,偶尔发出一两声清鸣,在雨中似空旷有回响。

庄敬恭敬地站在帘外,微微俯身:“孙澄使人来报,李颜的人马混入流民之中,与流民头子相互勾结,种种煽动挑拨,沿途多有民众为其所惑,他们从郑州起,经雍城、开封及洛州,又得洛州刺史王永敬资助,如今看过去声势不容小觑。”

“眼下流民到何处?”赵上钧笔锋不停,勾折有铿锵之势,但他的声音却是平淡的。

“大部在洛州城外,另有小股往咸阳一带流窜。”庄敬话声一顿,试探地道,“太子近日至咸阳,恐怕贼人对其不利,可要上报朝廷知晓?”

“流民之事,圣上不知吗?”赵上钧反问。

庄敬迟疑了一下,没有回答。

流民之乱,各地官员多有奏报,元延帝说了什么?“不过尔尔”也,轻描淡写一句话。

赵上钧露出一个漫不经心的笑意:“如今我急流勇退,圣上待我极仁爱,若我再涉朝政,恐圣上又不悦,再多说,圣上要疑心流民之乱为我所使了,大可不必。”

雨声愈急,乱打檐上瓦,声声切切,白鹤兀然长鸣,双双振翅飞起。

他翻过了一页经书,好似叹息了一声,自语道:“圣上想要江山太平,李颜想要天下大乱,也不知谁能如愿?”

庄敬见状,对流民之事不再多言,转而道:“孙澄在潞州,一切已准备停当,请淮王示下,何时动手为宜?”

赵上钧的笔锋一顿,险些划透宣纸:“立即,越快越好!”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抬起脸,往向窗外,远山如雾,不可捉摸,他的眼底浮出如同凶兽般森冷的煞气,“李颜可以等,我却等不及了,让孙澄不计代价,尽快拿下昌平城,把李怀义的头颅送给李颜。”

李颜膝下有二子,长子李怀恩尚公主,质于长安,次子李怀义留于范阳,替父镇守昌平。

庄敬抱拳,“喏”了一声,退下了。

旋即,有下属来,立于廊下,拿着文书,将上下要务逐一呈报淮王知晓。

“回鹘献礼,金万两、银万两、马千匹,赎其国主,依殿下吩咐,赎金交予西宁伯府,大都护已将阿耶律可汗放归。”

“户部尚书陈则与工部尚书林商又起争执,陈则怒而称病不出,户部官员多怠工,帝命尚书仆射常继言调停,尚未果。”

“刑部再修《武德律》,增保辜制,发御史台及大理寺审议。”

“皇后病危,帝命太子妃往咸阳,迎太子归……”

赵上钧掷了笔,霍然起身,几乎带翻案几。

玄安猝不及防,手一抖,砚台翻倒,墨水泼撒,溅上了赵上钧的衣摆,触目惊心一团黑。玄安差点要哭,跪倒求饶:“我错了,师兄息怒。”

赵上钧不予理会,只沉声道:“去把庄敬叫回来,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我创建了基金会 废太子的格格日常(清穿) 我用术式玩坏时间线 满朝文武都想做我娇夫? [崩铁]第四天灾造神计划 重组家庭的随军日常[六零] 明月渡剑 他失忆了 被弹幕养大的翔阳 你知道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