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1/31页)
21乒挑联赛①
◎【二合一】年轻的两个女孩彼此交叉接球,如鱼得水。◎
中华传统直拍,就是两根手指握在前面,中指、无名指、小拇指抵在球拍后面,靠食指和中指进行推力。
为了好抓拍,直板球拍的把手位置会比横拍的拍子短一截。
这种抓拍方式类似于拿筷子,所以很多中国人一上手就知道直板怎么握。
而起源于欧洲的横板,握拍姿势类似于握菜刀。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老一辈人把这种握拍手势称之为“握大刀”。
众所周知。
直板的优势是正手灵活、善于打出落点变化。
但是因为中指和无名指会抵住反手面,导致反手位置有一大半被手指覆盖,击球面积变小之后,反手位置几乎就相当于没有了。早期很多直板选手,更喜欢正手当反手用,一面两用。
何千路就是“直拍横打”出身的球员,以前还和朱淇说过一句话:“会打直板就会打横板,但是会打横板的不一定会打直板。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淇说:“因为中国人脑子比外国人好使呗,因为他们是快乐教育的产物呗,因为他们啥都想搞最简单的呗,不然还能因为什么?”
“……”何千路。“倒也有这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打直板的需要手指比打横板的更灵活。”
其实十来年之后。
直板还是有很多人在打的。
但是基本上只有业余的选手会打。
国家队可能会有那么一两个,但也只能作为陪练来帮主力们训练,而且也不是中华传统的直板,所有直板都朝着“直板横打”发展。
因为球改大之后,直板很难打出横板的旋转。而且“直板横打”的代价是会增加手腕的负荷,来给球增加旋转,伤病也容易增多。、
直板选手要练两倍的量,才能勉强达到横板的旋转效果。
没人愿意再吃这样苦,大家都想要更快看到成绩。
宋临州挠挠头:“我现在练……还来得及吗?”
他已经十八岁了,战术体系和握拍方式都已经习惯了,而且……
“只要旋转能打出来,直板的希望就能看到了。而且——”朱淇说完,起身把喝完了的水瓶扔掉,朝着门外大部队走准备进行晨跑训练。“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节点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宋临州坐在原地,若有所思。
/
朱淇一直以为,小队员崇拜大队员这种行为只是个体。
但是晨练跑圈的时候,看到秦小八跟在宋临州身后喊着“羚哥”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男乒那边等级分化更严重。
从小到大都是被崇拜的对象,朱淇表示没有经历过这种阶段捏。
对于朱淇的疑惑,阿水一边跟在她后面跑,一边气喘吁吁的说:“正常的啦,哎呦我在二队的时候,想要涨球就只能找球搭子练。谁打的好,谁就抢手,而且人家也会累,不能24小时一直打……呼、呼、呼……所以想涨球,球搭子太重要了。对了,你在省队有球搭子吗?”
“我的球搭子就是何千路和我弟。”朱淇调整呼吸,匀速奔跑。
“啊……羡慕了羡慕了,前任国手世界冠军给你当球搭子。像你这样进队之前就拿过‘金王座’的,按照他们大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保研’。不对,一来到就进一队、住七楼,你这是‘本硕连读’啊。哎呀,你这种人类闪耀星怎么能理解我等凡人的痛苦?……呼、呼、呼……”
运动员更新换代非常快。
每半年就会有新的一批苗子进入,和老队员争夺那为数不多的几个进入一队的名额。
而在国二队呆的时间久了,又进不去一队,就会选择回去读书。
当然了,这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能站在世运会赛场上的是千万里挑一的人才,回去读大学,毕业后找份体育行业相关的工作也不错。
朱淇才进国家队这一个月,放眼望去在队伍最后面的二队就少了几个眼熟的面孔。
“当时我在二队的时候,想要涨球除了平时的训练之外,就是偷偷跑到国一队训练场围观、给一队队员买零食、接水、跑腿、带早饭之类。我们得在大队员面前刷存在,希望大队员闲暇的时候指点指点……呼、呼、呼……如果能跟自己对拉几下涨涨球,哎呦喂那可不得了了,恨不得当场给人家磕一个。”
朱淇觉得阿水说得有点夸张。
阿水反问:“难道你刚开始练的时候没有巴结过老队员给你陪练吗?”
“我是被巴结的那个。”朱淇。
“……”阿水。“我就多余问你。”
仔细想想。
朱淇的晋升之路确实就在省队升国二队的时候吃过瘪。
以前在俱乐部带球员的时候,那帮人拿着高薪到处打打比赛也无所谓赢不赢,平时训练也比较松散而且人员配置都是齐全的,不会出现没有球搭子的现象。
重生回来后,小姨夫和秦小八也打乒乓球。
球搭子,随叫随到。
/
自从女队的“赌球风波”之后。
这种现象杜绝了很多。
因为佛爷已经处罚了金莉莉,总教练老任也没进行进一步的批评,而是严格要求不允许再出现类似情况。
并要求大队员义务帮扶小队员,不允许出现阶级分化,入了我党的运动员禁止出现个人崇拜现象,所有人都要讲究集体利益。
如果再有类似以大欺小的情况,从大队员到大队员的主管教练、再到男队或者女队总教练全部连带处罚。
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小队员会下意识在大队员面前伏低。
毕竟很多大队员拿过世界级比赛,不仅仅是高手前辈,还是心中偶像。
抛开国家队不说。
就是普通学校,学渣见到学霸也会有这种心态。
于是任女士又想了一个新招,就是“队内老带新”。
一队的大队员、无论定位是陪练还是主力再或者是绝对主力。都可以自己去二队挑选自己认为有发展前景、天赋不错的小队员,进行帮扶和训练之后的指点。
这和学校里老师安排学霸和学渣坐一起,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这个小队员能在一二队循环赛中,进入一队。
大队员会获得个人荣誉勋章,放入个人档案袋内,以及50块钱的津贴。
宋临州要带秦小八。
秦小八还没来一个月,就开始嘴里有蜜似得各种“羚哥、虎哥、熊哥”的喊。
男乒一队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他了。
于是,他又喜提另一个外号——“男乒一队编外人员”。
阿水吐槽:“这男乒跟开动物园似的,又有羚羊、又有胖虎、又有大熊的。你弟的这个秦小八,不应该是数字八,是巴结的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2/31页)
朱淇无奈一笑。
阿水也属于健谈那一类型的,在女乒这边人缘极好,但不知道为什么老喜欢刺挠几句秦小八。
就连猫猫都看出来了,回头问阿水:“你跟暴暴她弟有仇吗?怎么老喜欢挤兑人家,人才刚来一个星期,你回回见着他都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阿水哼哼唧唧了半天,没说话。
朱淇也开始好奇了,晨跑完之后去问她弟:“方淼,这个人你认识吗?”
“认识啊,不就天天跟着你的那个女孩吗?咋啦?”秦小八一边擦汗,一边回答。
“我是说你之前认识吗?”
“我是江淮的、她是沪海的,我咋可能认识?”
“以前打U12(全国12岁及其以下少年组)的时候,你没见过吗?”
“哎呦,亲姐来。我是男的,她是女的,赛道都不一样。”
朱淇老觉得那里好像不对,仔细想想有点印象了:“对了,我记得你拿U12男单冠军的时候,好像在更衣室跟谁打了一架,还被人家打哭了……”
“姐!说好不提这事儿的!”秦小八赶紧站起来,生怕别人听到。“那都是两年前的事儿了,你说这个干啥,怪丢人的!而且那个跟我打的是个小男孩啊。”
他从小就被自己姐姐打哭过,向来都是他打哭别人。
那是秦小八短暂14年人生里,最耻辱的一回。
对方那小子个头不高、战斗力不强,但是下手很黑。一上来就又掐又咬的……还踢他小叽叽。
然而。
第二天就证实了,当年“那小子”就是一直跟着姐姐的女一队队员,姓方名淼,字阿水,号女乒小喇叭。
证据就是秦小八认出了一直从沪海省跟着阿水的小水杯,上面还贴着一个让他记忆犹新的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卡通贴纸。
“你不是个男的吗?!”秦小八瞠目结舌,从上到下的打量阿水。“你当时跟我一起进的男更衣室啊,国家队还收人妖啊?”
“瞎了你的狗眼!姑奶奶从头到脚都是女的!”阿水叉着腰,横眉冷对,小喇叭本质原形毕露,一嗓子差点儿把旁边吃饭的胖虎吓掉凳。
两年前的U12比赛现场。
阿水打完比赛发现自己球服脏了,想换件新的回去,结果一路上所有女更衣室都满满当当。有个好心保安告诉她对面男子组球馆比赛早打完了,人都走光了,让她到那儿换。
阿水前脚刚换完,后脚就进来个小男生。
她有些不好意思,说了声“对不起”就往门外跑。
年仅12岁的秦晌,一进来就开始脱衣服、脱裤子。
时隔多年,秦晌都没觉得这件事儿怪自己。
他从小个头就蹿得快,再加上跟着何千路和老姐练的“狮步”,大腿根儿的肌肉很发达,12岁就穿14岁小孩的衣服,还卡裆。
朱淇给他支了个招,就是穿大码的裤子然后用鞋带系腰上。
好使是好使,但是回去的时候裤腿漏风,吹的屁屁好凉凉。
所以他喜欢比赛的时候穿一条宽松点儿的,回去的时候换个正常的。就等着对面女馆的姐姐打完比赛,跟着一起走,拖拖拉拉一直等到现在才换衣服。
而那一年的阿水为了好打理、洗头方便剪了个板寸头,再加上身体各方面还没开始发育,看起来都很像小男生。
阿水还没刚走两步,又被秦晌拽回来,还往自己手里塞了个东西。
“哎,帮我拿下,一分钟,我去隔壁屙个尿。”
看着手里的玩意儿,再小的女生都知道是什么,阿水脸一红,骂了一句“好恶心”,扔在地上就要走。
秦晌提上内裤跟出来,拽着阿水的手又给拎了回来,指着地上的裤子说:“哎!给老子捡起来!”
他以为这是个小男生,居然敢扔自己的东西,真有病。
她以为对方让女生拿自己的裤衩,是变态。
整个故事的冲突就是源于“你给我拿下”“我给你扔了”“给我捡起来”“我给你捡个狗球”而展开的掐架。
二人在厕所门口掐在一起,最后还是听声音跑过来的保安给俩人拉开的。等朱淇和小姨、小姨父过去的时候,只看到了哭哭啼啼的秦小八。
而那年,小八仍未知道和自己打了起来的是个女生。
/
自那天食堂之后。
阿水觉得朱淇哪儿哪儿都好,就是那个弟弟没眼看。
秦小八也觉得自己姐姐哪儿哪儿都好,就是身后老跟这个不讨人喜欢的招人烦。
她的闺蜜不是完整的闺蜜了,一颗心分了一部分给弟弟。*
他的姐姐不是最爱他的姐姐了,一颗心分了一部分给闺蜜。
一水一火,互不相容。
对此朱淇和猫猫表示不太能理解,好言相劝:“这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有误会说清楚不就行了?至于吗?”
“至于!”俩人异口同声。
“……”朱淇、猫猫。
好在乒挑联赛终于快要开始了。
这次报名的球员都要统一挪到副馆进行针对项目训练,而秦小八也开始为自己要打入国一队而努力接各种小比赛攒队内积分。
乒挑联赛集训开始的那天。
何千路带着省队的一名随队王医生、一名体能李老师来了。
这两个老师全权负责朱淇的个人身体和体能康复,尽可能的把她的运动员生涯拉长。吃住都在国家队,工资由省队给。
“卧槽,这也太好了吧!”阿水十分羡慕,“也不知道我的省队啥时候也能给我配一下,我会为沪海省粉身碎骨的!”
省队给送个人医生和体能老师,这是世运会单打冠军才能享有的特别待遇。
再不济,也得是个全运会冠军。
也不知道何千路在中间为朱淇周旋了多少,江淮省才能审批下来。
“暴暴!暴暴!我可爱的暴暴!”阿水抓着朱淇的手,可怜兮兮。“我想跟何千路合个影,可以吗可以吗?”
她脖子上套着一个“傻瓜”式胶片相机,冲着朱淇比比划划。
这种相机还得留着胶片,特地去照相馆洗照片,而且像素还很低洗出来的照片清晰度不高。
但在这个时候,这就是非常新奇的玩意儿了,几乎和BB机的价格差不多。
沪海千金的钞能力,真不得了。
竟是一些现在的新鲜玩意儿。
何千路自从被返聘回江淮省队。
国内圈内人士都默认这是体育总局的某种“昭告天下”,何千路当年的事情可能是被冤枉的。
但因为时隔五年,再加上案发的时候在国外。
很多证据都掌握在人家手里,中华队现在暂时还不能跑出去和老犹子们掰头,所以只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3/31页)
国内先解封。
所有人都默认何千路清清白白,没人再找霉头重提当年的事情。
除了另一个人……
佛爷看着嬉皮笑脸和自己手底下女球员合影的何千路,黑着一张脸走过去,冲阿水嚷嚷:“拍拍拍,有什么好拍的?赶紧训练去!再不走,相机我给你没收了!”
阿水被骂了一顿,赶紧抱着自己的相机跑掉了。
何千路看着佛爷,笑道:“呦,姜教练,好久不见啊。上次听说你来江淮省队了?怎么也不跟我打声招呼呢?这么见外。”
佛爷看着他身上那件江淮省队的教练服,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咬着后槽牙:“何千路,我要提醒你,这是在国家队。不要把你当年那股玩世不恭的江湖习气再带进来,我就……”
“怎么都过去这么久了,您这官威还这么大。”何千路不以为然。
当年的刺头还是当年的刺头。
但没有当年那么冲动了,一想到自己宝贝大徒弟还在人家手里,何千路收了收表情,嬉皮笑脸:“放心,女队总教练,我就管好我们省队的朱淇。”其他人你让我教我还不费这个心思呢。
朱淇过来找何千路的时候,看到佛爷脸色黢黑,虽然没说话,但是从表情来看骂得很脏。
再然后,朱淇就没有在副馆见过佛爷了。
他毕竟是女队总教练,不能一直呆在一个地方跟以前老队员打口水战。
而徐冬也几乎没有来过,每次来的时候都刚好错开在何千路不在的时候,走过来问问朱淇的训练情况。顺便看下自己组里其他女孩,有没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地方。
何千路和徐冬,他们俩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互不见对方。
朱淇也没有多问。
情关这种东西。
连世界冠军都躲不过。
/
七天后。
乒挑联赛终于要开始了。
第一届在朝京金砖体育中心开展。
赛程分为【女单、女双、女团、男单、男双、男团、混团】
因为不计算个人积分,是中国内部的赛事,又不像全运会那样会列入个人荣誉档案。
有的人来参与,真的就是主打一个快乐乒乓。有的人来参与也是想要在国家队领导们面前刷刷存在、露露脸。有的人是把乒挑联赛当成了训练场,以赛代练……而教练们也是一样的想法,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带队,都过来看看比赛、挑挑苗子。
反正总而言之。
就是各种赛事大乱炖!
狼烟四起。
群雄争霸。
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身着自己省队的运动服,踏着方队阵型依次入场。
乒挑联赛。
五局三胜,每一局11分制。
决赛分出冠亚军、二分之一决赛败者争夺季军。
这是早期的商业赛雏形。
但以体育总局掌控为主,竞技为先。
有国家体育总局和一些自营企业参与置办,包下了朝京东部一个足球场大的体育馆,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装潢和场地布置。之后又在全国推广,黄金档宣发比赛宣传,据说比赛门票预售第二天,就卖出了百分之八十,第三天直接销售一空。
作为中华国球,从老到少,从朝京公园到普通街区。
到处都摆着乒乓球桌,爱好者不计其数。
最热门的时候,新建立的公园都会单独拉个场地摆乒乓球桌,吸引游客。
受众一多。
观众就多。
票自然卖得也好。
而且不知道谁说今年乒乓球力捧的几个小将,个顶个的颜值高。
人的本质是颜控。
来看球赛的就更多了。
“这两年乒乓球爱好者越来越多了。”何千路感慨道。“想当年,我以前打比赛的时候,除了世运会关注度比较高,打一些小比赛的时候只能借用高校的场地。门票也非常便宜,一块钱一张,而且还卖不出去,只有球员自己家的亲戚会捧场。那时候老任怕现场太冷清,还特地去找学校领导商议,问能不能拉一些学生过来看,可以给人家加学分。就这样的,比赛场地都坐不满。”
他是看过乒乓球在国内崛起的人,而朱淇是见证了乒乓球在国内衰败的人。
一个缘起、一个缘灭。
朱淇有些唏嘘。
阿水找了个没人的女更衣室,拉着朱淇在屋里换衣服。
朱淇套上江淮省队的队服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身上这件赤红色T恤水波花纹球服,十分满意。
运动员的球服和普通运动服不一样,是严格按照运动员的身高体长臀宽肩宽量身定制的,要穿着舒服、松弛有度。
朱淇喜欢对轰拉球,右臂摆动幅度比较大,所以肩膀位置让人做大了一点。
这红色看着是养人的精气神啊。
看着人很有精神。
她头发略微有些长了,绑了一个马尾在脑后。在国家队一个月高蛋白的养着,脸蛋看起来圆润了一些。
妈妈生前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美人。
她那个要死不活的生物学父亲年轻的时候就很一般了,只是因为会说几句甜言蜜语就骗走了年轻美丽的村花。
heitui!
美女为什么要配丑男!
朱淇看着自己,因为身体里流淌着美女基因感到高兴,又想到还有一部分来自那个老畜生而感到悲哀。
阿水不知道为什么朱淇一会儿笑眯眯的、一会儿唉声叹气,拉着朱淇说她们俩的签还不错。
没有和猫猫、常红霞抽到同一半区。
但朱淇觉得很可惜,很想第一轮就把最强的淘汰掉,这样后面打着更轻松。
阿水苦哈哈地指着自己:“你能不能顾忌一下我,我还是个菜鸟啊!”
“嗯……行吧。”朱淇。
/
本来阿水想要第一场穿红色、后面再换别的颜色。
结果打【女双-32进16】的时候,她们俩以【3:0】的大比分战绩零封了对手。
阿水打爽了,说红色是她们的幸运色,于是乎她们俩穿着红色队服,一路从32强杀进了8强。
场外指导区是何千路和沪海省的教练。
正常情况下来说,除了团体赛,单打和双打只能有一个场外指导。
但是乒挑联赛既然主打快乐乒乓了,就根据各省教练们的联合开会,同意跨省联动的双打可以各自分配一个自己家的指导。
毕竟别人家的球员何千路也不了解,没办法支招。
俩人一边给朱淇和阿水制定战术计划,一边给俩人递水、递毛巾。
教练们语速飞快,球员们慢慢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4/31页)
悠。
教练们手舞足蹈,球员们轻轻擦汗。
四个人忙得不亦乐乎,阿水更是打得忘我。
能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在球桌旁边挥洒汗水!
又打得开心又能学到技术,真是太好啦!
朱淇补了一句:“最重要的是奖金多。”
但朱淇还很羡慕阿水的心态,从小无忧无虑的沪海大小姐,不愁经济但也又很上进,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但不偏执。正儿八经做到了乒挑联赛的宗旨,快乐乒乓。
这和一打比赛就苦大仇深的朱淇相比,二人综合了一下心态。
何千路坐在指导席上,看着自己家闺女出现个小失误丢分,还能对旁边女孩挤眉弄眼、相视一笑的样子——十分欣慰。
这才有个孩子样儿嘛。
青春啊。
就该放肆挥洒汗水。
22乒挑联赛②
◎【二合一】混双:朱淇/宋临州VS金莉莉/吕耀汉①◎
比赛进行的如火如荼。
现场观众们看得也是意犹未尽。
单日是单打和团体,双日是双打和混双组。
各种花样,值回票价。
谁不喜欢青春正盛3的小青年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样子呢?
看着就朝气,就蓬勃,就心旷神怡!
每次打完比赛准备离场,都会有e人观众们跑到第一排位置,朝着运动员们招手欢呼,情绪价值给满。
这个时候的球员和球迷们的氛围真好啊。朱淇十分感慨。
她和阿水打入女双四强赛的时候,任心华和徐冬也来了,坐在观众席上看着她们两个人的半决赛。
在队里,阿水一直给朱淇做陪练。
她们两个人对彼此的打法十分了解。
乒乓球这种高速运转的项目,只要球飞起来,就是全靠平时训练时积累下来的默契,做出第一时间的判断。
队友的球打过去的瞬间就要预料到对手会回过来什么球,然后自己要赶紧做好准备接球。
两团火焰在球桌前来回奔跑,一会儿你在左边、一会儿我在右边。
球拍你来我往,把球打得到处乱飞。
徐冬也没想到,这俩姑娘第一次搭配双打比赛,就打得这么好。
任心华说:“暴暴平时打比赛比较紧绷,现在有阿水陪着,松弛一点打反而看着还挺赏心悦目的。”
徐冬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心里有暗搓搓期待。
有没有可能东京让暴暴竞争一下双打的位置呢?
又看了一会儿,任心华很是欣慰:“不错,阿水的长胶效果也打出来了。她们俩以暴暴为主要进攻手、阿水负责削弱旋转打回逆旋转球。之前我一直觉得阿水是打中台的,没想到远台接得也不错。”
“主要是阿水这孩子自己也认真,一直跟着暴暴练。俩孩子都很刻苦、又努力。本来我的主要重心在培养暴暴的混双,女双倒是没怎么管过。阿水自己争气,这么一配,感觉四强也稳了。”徐冬刚一说完,观众席一阵欢呼。
阿水用红色长胶面抵消了对方的旋转,把下旋球搓成了上旋球打过去,对方接的时候挂网。
第三局。朱淇、方淼拿下。
【局点,朱淇/方淼2:1领先。】
“耶——”阿水振臂高呼。
和暴暴一起打女双真是太轻松了!
自己只要负责把球打过去,下一个球肯定会被暴暴解决掉。
抱了个大腿的感觉真爽!
一路领先,领奖台近在眼前!
徐冬也很高兴。
一开始选阿水的时候,主要就是看中了阿水的长胶打法。
在反胶大行其道的时候,愿意打特殊胶皮的人是越来越少的。
现在几乎所有战术体系都是围绕着横板两面反胶来制定。
打横板、打反胶,更容易出成绩。而且在青少年阶段,也所向睥睨。
人嘛,都是更想要走捷径的
不是所有人都像宋临州那样,想着发扬光大中华直板,宁愿自己多吃点苦。
而阿水打长胶,纯粹也是因为自己的启蒙教练用的是长胶,小时候就对这个打法最为了解、而且也出了一些小成绩所以就坚持用下去了。
后来进了国家队,因为长胶进攻性不强,属于防守类打法,比较喜欢和对手“泡蘑菇”,磨时间。还被金莉莉嘲笑是“老太太打法”。
但朱淇告诉她:“战术体系,没有谁强谁弱之分。谁能说正手体系和反手体系哪个更厉害?这种事情没有定义。对于体育竞技来说,厉害的是运动员,能否把这种特殊打法发挥到极致。”
这种胶皮是旋转流的天然克星。
未来中日韩都会主打旋转、辅摆速。
长胶练得好了,岂不是更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阿水觉得朱淇是小福星。
咋能每个字都说到自己心坎里呢!
何千路在旁边听得仰天默泪,这样温柔哄孩子的话,你从未对我说过。
处于爱屋及乌的角度,何千路也给阿水提供了一些战术打法思路:“长胶的颗粒不仅可以借力打力,而且还能塑造反旋转。而你的反手是反胶,正手防守、反手进攻,好好练练倒拍技术,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阿水眼睛亮亮的,连连点头。
何千路这句话倒是给朱淇提了个醒,她勾着阿水肩膀,在阿水耳边嘀咕几句。
对面两个女孩本来就打得够难受了,一开始她们也没放松警惕,知道对面有个15岁金王座,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应战,结果还是被打了个【2:1】大局点。
人,真的不能见到太多天赋型选手。
会绝望的!
第四局开始,朱淇和阿水的打法变得更加激进!
对方发球。
阿水跟着朝球的落点奔跑,准备接球。
对面女孩好不容易适应了阿水的长胶打法,知道发球过去的是上旋转,经过长胶颗粒一摩擦,再打过来的时候就是个下旋球,立刻摆好架势接球。
可是没想到阿水居然迅速转拍,原本红色面朝外,现在黑色面朝外击打,打过去的依旧是上旋球。
这是一个进攻球!
对面女孩赶紧防守,削了个高球过去……
朱淇立刻挪步到中线位置,直接一个扣杀得分!
战术起了效果。
阿水虚晃一枪。
朱淇横刀直入。
【第四局小比分,朱淇/方淼1:0】
对面两个女孩表示这场比赛打得太痛苦了。
朱淇和阿水两个人站在球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5/31页)
后面,像两个巨人肩膀上扛着个炮塔,咚咚咚地朝着自己轰。
对面两个右手姑娘被打得应接不暇,一会儿牵制在近台、一会儿又被钉在远台跑不回来。又被来回切换的旋转闹得头昏脑涨,连连丢分。
白球高高飞起、落地,咕噜噜滚到挡板处,随后裁判宣布。
【第四局结束,大比分3:1,江淮省队朱淇、沪海省队方淼获胜。晋级决赛,请胜方到裁判长处签字……】
“耶!”阿水蹦蹦跳跳。
徐冬站在台上为自己组的两个姑娘鼓掌。
而正下方的一个男人也十分兴奋,振臂高呼。
一个刚好往下面看,一个刚好抬头。
二人对视一眼之后,空气好像也撞到了一起。
他有些晒黑了、也有些干瘦,以前做运动员的时候还有些脂包肌看起来更扎实,但现在身上好像就剩下肌肉外面的一层薄薄皮脂。
当年除了傲人的成就威名显赫,他也是国乒内有名的帅哥。
不仅仅因为五官长得好,而是身上有一种男子特有的,犹如狮子般傲视群雄的霸气和刚劲。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
十岁开始就在黑海滨省认识。
曾经她真的很讨厌这个人,总觉得他处处都跟自己过不去。
后来她也是真的喜欢这个人,因为他一点点帮自己擦掉眼泪,柔声细语地说:“以后我都让你赢。”
狮子会在自己爱人面前低下骄傲的头。
他是当年那个时代最具金属感的男人,浑身上下都有着不可弯折的硬骨头。
后来,他把自己身上最硬的一根“骨头”送给了朱淇。
化成那只幼鸟身上最轻盈的翅膀,让她在世界舞台之上自由翱翔。
他们视线交织之后就立刻分开,但徐冬还是感觉自己心脏空了一拍,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一个正常的频率。
耳边是观众席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可徐冬几乎完全听不进去。
“非常好!长胶效果打出来之后,就是这样!”何千路夸奖道。
阿水抱着朱淇,欢呼雀跃:“太好了!我们晋级啦!”
/
四强赛结束。
就说明朱淇和阿水两个人已经锁定领奖台,可以抢冠军和亚军了。
虽说是快乐乒乓。
但大家还是想要拿成绩的。
毕竟得奖有奖金啊!
女双决赛在第二天,但朱淇暂时还走不了,因为下午紧跟着的是混双四强赛。
阿水因为后续也没有比赛,换完运动服之后也往观众席上一座,挨着徐冬跟着看接下来的比赛。
“暴暴真辛苦,身兼三项,一场跟着一场。”阿水身体前倾,撑着前面座椅的靠背,一边吃着徐冬带过来的小零食,一边哼哼唧唧。
朱淇去更衣室又换了件蓝色球服,出来的时候找了个没人的凳子入座,然后就开始拿毛巾擦脸上的汗水。
因为打女双耗了些体力,她现在的体温微微有些高。
何千路给她拿了一瓶冰水,放在她脖颈处降温,有些着急:“你行不行啊?半个小时后就是混双比赛了,对面的可有男球员的啊!”
“女双,只是热身!”朱淇扔掉毛巾,站起来。
何千路撇嘴,可真能吹,热身热的汗水湿了一件球衣。
这死丫头是真犟,他以前就不这样。
啧。
江淮体能教练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给朱淇端来一杯葡萄糖水,说道:“把这个喝了,我从东鲁队那儿抢来的,一会儿有使不完的牛劲儿。”……
女双、男双结束,接下来就是混双。
比赛过程当中最乱的一段时间,就是两项比赛交替的时间点。
刚打完比赛的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下一阶段比赛的球员风风火火往球场赶。
现场乱成一团,谁也分不清那家的球员、那家的工作人员,全堆在一起扯着嗓子喊。
“我拍呢?!”
“我毛巾呢?!”
“我外套呢?!”
朱淇也不知道朝京队的人是怎么找到自己的。
宋临州看着她浸湿了的额发,关怀道:“刚打完女双比赛,你很累吧?一会儿要是有高难度的转球就交给我来接吧,我给你顶着。”
朱淇放下葡萄糖水,感觉体力恢复了一成,摇头:“没事,我体力跟得上,还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右半区归我、左半区归你。”
混双四强开始。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露天音响,传到四面八方所有人的耳中。
【混双四强赛现在开始,请双方参赛选手入场!】
前面有裁判员领路,朱淇和宋临州跟在后面一前一后进入赛场区。
而对面过来的,是老熟人。
金莉莉,以及世冠杯男单冠军吕耀汉,外号大熊。
媒体们早就等在旁边,咔嚓咔嚓一阵拍照,连刊登本场比赛的标题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