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2 / 2)
——【世冠杯男女单打“金王座”的交锋!】
按理来说。
女乒赛道和男乒赛道完全不同。
在80年代的时候,虽说二者都属于国乒队,但训练都是完全分开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男乒在朝京练、女乒在青海集训营练。
后来因为推崇女乒男性化打法,才把两支队伍都放在一起训练,顺便扩张并翻新了管理中心。
现在国际赛事又加上了混双项目。
这就意味着男队员和女队员的赛道被放在一起了。
从混双比赛开始的第一天,现场就堆满了人群,到处都是围观群众和好奇的记者们。
宋临州对她说:“大熊是现在男乒的绝对主力,和你一样,三大赛里面只拿过世冠杯。”
朱淇对这个人也有印象。
就是赢了韩太阳的那个呗。
但“金王座”和“金王座”还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大熊自己心里也清楚。
自己在国家队呆了这么久,一直作为绝对主力预备役培养,教练们对他也颇为照顾。
所有享有的教练资质、技术提升、运动器械都是最好的。
才在今年世冠杯里,惊险战胜韩太阳。
就连任主席都说自己是侥幸,捡了个运气拿到了男单冠军。
而这个女孩,却是来自省队,只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水准和临场应变能力,拿下了“金王座”。
大熊胸膛萦绕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
后生可畏啊。
双方猜硬币选择场地和接发球。
朱淇和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6/31页)
临州拿到了发球机会。
很好,可以抢占先机。
比赛开始,双方握手。
金莉莉过来和朱淇握手的时候,瞥了朱淇一眼就很快拉开了,仿佛多看朱淇一眼就烦。
朱淇甚至都能听到她嘎吱吱地咬后槽牙声音。
自从一个月前因为“赌球”事件二人在国家队打了一场之后,金莉莉就一直憋着一股劲儿,准备在赛场上把场子找回来。
罚款都是小事。
最重要的是队长居然禁止自己参加外战赛事。
对于想要冲击世运会的运动员来说。
禁赛的打击太大了。
只要世界级的比赛一场不打,就很容易掉世界排名的积分。
更别提朱淇这个拿了世冠杯单打冠军的球员,直接从三百名开外冲击到了前二十。
看到金莉莉,阿水有些不爽,歪头问猫猫:“她不是被禁赛了吗?怎么还能打乒挑啊。”
“禁的只是对外的,乒挑是内部比赛不算世排积分,她省队出面给佛爷打了个电话求情,佛爷就同意她参加了。”猫猫说。
“切。”阿水不屑。
而对于此时此刻的金莉莉来说,拿不拿奖金都是次要的。
她要借着这次乒挑联赛——向朱淇报仇!!!
但是可惜,女单里面金莉莉没打过她那组的常红霞,停在了八强。
混双,是金莉莉一雪前耻的最佳时机。
也是向国家队教练组证明,自己有绝对实力可以代表中华队参与三大赛,竞争东京世运会混双项目的机会!!
现在丁舒舒已经被教练组们放弃,这件事是所有人默认的事情。
那么整个女队能排上号的就是常红霞、猫猫、自己和……哼,勉强算上这个新来的朱淇吧。
红霞姐年纪大了,两年后可能主要以双打和女团为主。
东京世运会总不可能让一个刚来没多久的一队选手上吧?
这样看的话,单打名额应该就是猫猫和金莉莉……
……但是凡事都有万一。
大米指导千叮咛万嘱咐,告诉金莉莉:“毕竟距离东京世运会还有两年,中间又有一场直通赛,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根据我对任主席的观察、就连姜教练也说任主席十分钟爱这个朱淇,万一真让她以17岁未成年身份参加世运会也说不准。毕竟世运会对年纪没有限制,隔壁跳台的还有十三、四岁参赛的呢。反正不管怎么样,你在国家队呆的时间比朱淇长、训练底子比朱淇足。现在不要太着急,等禁赛结束多打比赛再把排名打回去,就有竞争单打名额的机会!”
大米指导不留余力得鼓励金莉莉。
而金莉莉也真心认为是这样。
虽然金莉莉和大熊也是刚组的混双,但是他俩之前也和别人搭过男双、女双,还在国际赛事上拿过一些名次,有双打的基础。
反正不管怎么样,也比只是在家里闷头训练一个月的朱淇和宋临州强!
比赛开始。
火药味就弥漫得呛人。
何千路也觉得朱淇打混双的状态和上午打女双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眉头紧锁、手臂后仰绷紧、腰部微弯、背脊弓起。
一上来就“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乱轰。
根本就是当成世冠杯打了啊!
咋整的啊。
暴暴她……跟对面的人有仇啊?
所有人都知道朱淇的“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是何千路亲传给她的,一瞧见朱淇摆出这个发球的经典姿势,所有记者都开始屏住呼吸露出欣赏和期待的表情。
金莉莉对这个发球有阴影。
倒不是说没见过超底线发球,而是朱淇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确实让人惊叹,可以把这个发球打得又低又转。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练的。
往上挑吧。
球就出界。
往下摆吧。
球就触网。
非常难顶。
但大熊却做出了准备接球的动作,金莉莉微微侧开,给大熊发挥空间。
大熊的手腕带动球拍,横在面前,预判到了朱淇的发球落点。随后进行一个顺时针的转动,让白球在球拍上进行一个旋转摩擦。导致原本自带的旋转被削弱,甚至还可以附带上更加强悍的旋转打击回去还以颜色!
球转过去的时候,在空中呈现出一个极其惊人的“C”型弧度,越过球网,稳稳当当落在宋临州的右手边。
宋临州正手挑打,球出界了。
金莉莉和大熊得分。
【第一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0VS1金莉莉/吕耀汉】
朱淇愣了一下,没做多大反应,等着宋临州发球。
大熊这种技术叫做反手拧拉,被放在反手体系里。
所谓拧拉,就是“拧”瓶盖的“拧”,伸手“拉”球的“拉”,拧然后拉。
可以卸掉旋转球的旋转,并制造弧度诡异的球路。
朱淇默不作声,想着:韩太阳在世冠杯决赛里就吃了不少这个拧拉,果然不好吃。
男乒很多小队员喜欢叫吕耀汉为“大熊”。
不是因为队里有个胖虎,而是说他的身材高大、结实、有肌肉。
整个人站在对面,一米八八的个头再加上一身腱子肉,看着就很魁梧。
朱淇接了几个大熊的球,感觉到了这种高肌肉。体魄打过来的厚重感,震得手指都发酸。
不到一会儿,比分开始朝着吕耀汉、金莉莉这边增长。
第一局结束的很快。
小比分7:11。
【第一局,朱淇/宋临州0:1吕耀汉/金莉莉】
宋临州握着球拍,面带歉意:“对不起,分在我这里丢了……”
“大熊的前三板非常细腻,他在拧拉回来之后会给自己队友创造正手机会。”朱淇摆摆手,安慰他。“但是他俩都是右手,尽量往第四板之后拉扯,调动他们。找机会,我会攻击他们左半区,注意看我站位。”
“好,我给你喂球。”宋临州点头。
俩人拎着球拍,回到球桌前。
在打反手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宋临州直板的短板。
因为直板的反手只能用推顶接球,打出来的球路线比较单一。
而横板的反手也可以塑造出各种不同的旋转,这就导致了只要轮到宋临州接球的时候,对面两个人不管是谁都统一朝着反手区进攻。
宋临州被压得很难受。
朱淇这边就开始想办法,怎么能多捞点分。
毕竟对面是她死对头。
输给谁都行,输给金莉莉——她这一年都睡不好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7/31页)
球在桌面两端飞来飞去,上一秒刚接完一个上旋转球,下一秒看到白光又直勾勾冲着朱淇飞来,是一个很低的反手位球!是朱淇的机会球!
朱淇下意识翻转球拍,在球来势汹汹的上升期立刻反手快撕。
唰——
咚——
嗖——
白球在对面桌落定后,弹起了一个带着弧线的弯度。
观众席上发出阵阵笑声。
朱淇愣了一下,很想伸手抽自己一个嘴巴子。
狗日的,忘了这是双打。
不能接两次球!
草,真可惜!
大熊看着在脚边咕噜噜转的白球,心下一惊。
虽然这分给了自己这边,但大熊还是赞叹了一句。
这是十五岁小姑娘能打出来的旋转?
自己的拧拉挡住了朱淇的发球,搭配着金莉莉的“转不转”球也抢到了不少分。
看起来好像是他们微微领先,可形势不容乐观。
宋临州和大熊是室友。
而且从国二队开始到现在,二人也算是彼此的小竹马。
对彼此的战术体系十分了解。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今天宋临州的直板好像那里不太对……却又说不上来。
何千路给这二人叫了一个暂停,调整朱淇和宋临州的状态。
“你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依赖三板打死,对面两个配合有度、虽然都是右手但是走位切换衔接的很好。只能让他们两个跑动起来,才有机会……”朝京队教练站在挡板后面,语速飞快。
“现在场外的声音干扰非常严重,你还想再听‘转不转球’的摩擦声音非常困难。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都挑打过去,另外,不是你的球你别瞎接啊……”何千路恨不得站在球桌前替朱淇打。
朱淇瞪他一眼:“知道了知道了,我习惯了啊!打了一辈子的单打,这习惯也不是说改就改的!”
“我就怕你忘了你看你又上头……”何千路骂骂咧咧。
“是我的问题,我好几个球没铺垫好,暴暴她不好接。”宋临州连忙道。“不然的话,下一局我来负责接大熊的……”
他想把压力分担给自己一些,不要全都堆在朱淇的身上。
“你开什么玩笑?”朱淇打断他。“说好了由我负责主攻,你喂球。下局还这么打,输不了。”
宋临州乖巧点头:“哦哦,好。”
何千路没见过这小伙子,他退队的时候宋临州才13岁,还在朝京队里待着呢。但现在见这小子如此上道,赞许得夸了一句:“你就多打上旋球就行了,暴暴擅长拉上旋球。”
“好。”宋临州连忙说。
何千路又冲着朱淇嘟嘟囔囔几句,暂停时间到。
朱淇带着火走回了球桌前。
之前在训练场里四周比较空旷,“转不转球”的摩擦声很清晰,甚至还能借着空旷环境带来一些回声加持,所以朱淇能听出来转和不转球的区别*。
但现在全场都是观众,还有一堆场外干扰的杂音。
朱淇很努力想要去捕捉金莉莉发球时的区别,但还是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
对了……
她听不清……对面的也听不清啊!
一想到这儿,朱淇心生一计,拍了一下宋临州肩膀。
宋临州心领神会得微微俯身,把耳朵递过去……
23乒挑联赛③
◎混双:朱淇/宋临州VS金莉莉/吕耀汉②◎
金莉莉看着对面这俩人叽里咕噜说了半天,翻了个白眼。
她还就不信了,才练了一个月的双打,能打出什么花样儿来?
而朱淇还真打出了花样。
这个花样,金莉莉还非常熟悉!
女孩球拍几乎端平,抛球、下蹲、落球、击球……动作一气呵成!
球在打过来的时候,大熊立刻做出反应用拧拉去接的时候,发现居然是个不转球!
咚!
球被拧飞了。
出界。
朱淇和宋临州得分!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2:5吕耀汉/金莉莉】
“这、这……”看台上的猫猫瞠目。
旁边的徐冬鼓掌喊了一声:“好球!漂亮!”
从比赛一开始,朱淇一丢分,徐冬也跟着紧张;朱淇得分了,徐冬就跟着松口气。
按理来说乒挑联赛是以省级为单位,自己作为黑海滨出身的教练,更应该向着对面同样是黑队的大熊,但还是没忍住一直盯着朱淇看。
喊完之后,徐冬就捂着脸低着头,生怕黑海滨队的同事注意自己,默默地坐正了继续看。
金莉莉怒目圆瞪,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揪着朱淇的脖子问,你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转不转发球”?!
其实“转不转”发球并不是谁的特别发球,只是金莉莉的“不转球”非常的……不转。
毕竟球是圆形的,不可能完全做到一点儿旋转也没有,但金莉莉却可以。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争相模仿可不得要领,也算是金莉莉自己的一个绝技球。
接0旋转的不转球,就不能给太多质量。
否则球就会乱飞。
没想到,朱淇居然用“转不转发球”来打自己?!
这……这是在故意挑衅吧?!
金莉莉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又痛又热,眼睛恶狠狠瞪着朱淇。
第二次发球还是朱淇,紧跟着的又是一个不转球!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3:5吕耀汉/金莉莉】
解说们最喜欢看到的就是这种有来有回的拉扯,这样的话他们解说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喔,这一套配合堪称默契!麒(淇)麟(临)组合虽然练习的时间短,但是他们的脑袋都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对手特点进行战术调整!】
【现在暴暴的这个发球就是在告诉莉熊组合俩人:来,猜猜看,我下一个球是转的还是不转的?】
【宋临州的直板现在开始变凶了你有没有发现?】
【我发现了,他的反手好像没有之前那么软了,刚才金莉莉挑打过来一个反手之后他紧跟着反手撕了过去,虽然速度一般但暴暴衔接了一个爆冲得分。】
【大羚好像一直在给暴暴喂球?】
喂球。
指的就是双打之一把球打过去的时候,笃定对方会回击的球是什么,来给自己的同伴造就一个舒服的击打位置。
宋临州确实是在给她喂球。
因为直板的反手薄弱,所以只能把正手当作主要进攻方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8/31页)
但宋临州在经过一个星期的专项训练之后,反手的捞球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虽然进攻性依旧不强,但是作为防守项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大熊侧身爆冲了一个质量非常高的球,攻击对面的左半区三分之一球台。
这个球像个炮仗一样,又冲又有劲儿!
但是宋临州早早站在球落点的位置,反手自下而上捞了一把,白球稳稳当当的又飞了回去。
金莉莉紧跟着想要吸短,想打朱淇一个措手不及。
但朱淇早就站在球桌右半侧,在球弹起一个很低的角度时,用身体前冲的惯力冲了一个飞身爆挑,拿下一分!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5:5吕耀汉/金莉莉】
比分拉平了!
CCTV6的解说惊呼。
【哎呦这一个球!挑的像个小炮弹似得,直接就飞过去了。】
这姑娘小小年纪,对球的理解十分通透!
能够预判对方球的落点和旋转,提前做好准备!
这就说明了一切都尽在掌握,了不起啊!
【先是大熊爆冲过去之后,大羚四两拨千斤的搓了回去,利用直板的灵巧防守性削弱掉了大熊的冲击球!虽然莉莉的反应很快,想要上前吸短打个短球得分,但暴暴早就等在那儿了哎!一板挑死!】
【这也是暴暴的经典招式球了,在世冠杯决赛和李可善打的时候,就靠这个飞身爆挑拿下好几分呢!】
【她几乎所有球的起点都很低,可能就是因为旋转太强,所以球飞不起来吧。】
谈话之间。
朱淇和宋临州又连追两球。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7:7吕耀汉/金莉莉】
金莉莉丢球丢得莫名其妙。
很多次明明感觉能追上了却又发现慢了半步。
大熊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一边伸手拿毛巾擦汗,一边开始想对策。
自从朱淇也用了“转不转”发球之后,金莉莉的节奏就完全乱了。
每次回击的时候,都有一种赌气的意味,非要和朱淇拼反手。
朱淇的反手深得何千路真传。
搓、拧、撕、拱……
信手拈来。
而宋临州的正手也把直板优势发挥了出来,他能用正手一板打死的就打,打不死的就软绵绵的捞个球,给朱淇创造机会。
朱淇不擅长远台接球,宋临州就在远台死守,给朱淇托底。
看台上的任心华非常满意,看得频频点头。
徐冬也对任心华当初的搭配表示佩服:“任主席,您真是慧眼识珠。暴暴和大羚的配合非常出效果,不仅仅是左右手搭配,还有近远台的配合。”
任心华也很满意,频频点头:“两个人都能做到进攻性的话,大熊和莉莉就很难受了。”
大熊和金莉莉就是日本队推崇的“男攻女守”。
这就意味着,他们两个人,只有大熊是得分点。
但朱淇和宋临州两个人采用的是任心华一开始就制定的“双攻”路线,两个人都是得分点。
不仅如此。
懂球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金莉莉的“转不转球”好像发挥不出来作用了。
不管金莉莉用转的还是不转的,还是转和不转穿插的,总是能被宋临州接住反拉回来。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11:8吕耀汉/金莉莉】
【第二局,朱淇/宋临州1:1吕耀汉/金莉莉】
大比分扳平了。
虽然第三局大熊靠着拧拉到了极致的手感,硬生生以两分之差追赶上来,但谁都知道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朝着朱淇和宋临州倾斜。
第四局一开始,朱淇和宋临州更是没留余地,有什么招式都全部使上后速度拿下了第三局。
【第四局,朱淇/宋临州2:2吕耀汉/金莉莉】
现在进入了五局三胜的决胜局。
从第四局开始,大熊就明显感觉到了左右手配合的好处。
他们中间总是能补上一个空档,让台面上总有一个人能守着。
而金莉莉的“转不转发球”也不再让朱淇和宋临州感觉到头痛。
“‘转不转发球’对大羚没有用。”大熊对金莉莉说。“他的眼睛看旋转看得太清楚,不需要去听声音、也不需要观察你发球手势。”
虽说乒乓球运动员的眼睛一直都是所有项目里运动员里最拔尖的。
因为乒乓球是按毫秒为计算单位的高速运动,但宋临州的眼睛依旧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也就是因为宋临州看旋转看得清楚,所以在国二队不到半年就进了国一队,又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层。
金莉莉气得咬牙。
没关系。
之前朱淇能判断自己的发球,是因为听球在球板上的摩擦声音。
但现场嘈杂,就没办法再用这个办法判断。
而宋临州也不能回回接自己的“转不转发球”,那么她和大熊还是有希望的!!
既然她擅长“转不转发球”,自然也知道怎么破“转不转发球”。
想到这儿,金莉莉给大熊使了一个眼神,大熊心神领会知道她要去接朱淇的“转不转发球”。
金莉莉屏气凝神,看着朱淇摆好架势,紧盯着朱淇打过来的球。
球只要带转,就会有细微的下沉感,直接拉开和球桌的距离,站在远台位置等着球下沉的时候削一板就行了。
这一招果然奏效!
金莉莉削过去的球,轻飘飘落在对面球桌上。
局面又开始焦灼。
你一分、我一分……互相抢夺。
但很快的,金莉莉又笑不出来了。
轮到金莉莉发球的时候,她看到朱淇也学着自己的模样,身位开始往远台挪动。
她发了个带转的球。
朱淇几乎完全模仿她的举动,在球下沉的时候伸手削了一板……
“?”金莉莉。
“??”金莉莉。
“???”金莉莉。
所以……
就是……
朱淇她……
学着自己的方法,破译了自己的“转不转发球”?……
啊啊啊啊啊!!!!.
2:0.
4:1.
5:2……
【第五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7:4吕耀汉/金莉莉】
擦汗时间。
朱淇一边拿毛巾轻擦小脸,一边笑眯眯地看着金莉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20-30(第9/31页)
嘻嘻,破发球战术?
拿来吧你。
“……”金莉莉。
朱淇和宋临州连连得分。
大熊也有一筹莫展。
这15岁金王座,真是名不虚传。
大熊也算是领教到了朱淇的本事,确实有单挑韩国一单的水准。
这边还在苦思冥想接下来的打法,而另一边已经掌握了比赛的节奏,变得氛围轻快很多。
“怎么样?适应得差不多了吧?”朱淇抬头询问。
宋临州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球拍,对着她点了点头:“有把握。”
“那就来吧。”朱淇把手里的白球丢给他。
宋临州发球。
附身、弯膝盖、抛球、摆臂、击球……
【哎哎哎?!这不是暴暴的‘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吗?!大羚怎么也会了?!】
【不用问,肯定是暴暴教的,你还别说,大羚的‘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虽然没有暴暴发的那么低、那么转,但是速度打出来了!】
【直板也能打出超底线球吗?这绝对下苦功夫练了。】
【所以说,第四局的时候大羚一直打抽底球,就是想要适应球网的高度是吗?】
【太大胆、太自信、太相信队友了!暴暴居然愿意拿出一局的点数,来让队友适应球网!】
【本来看是大羚发球,金莉莉想要去接的,结果没能接住,哎呀,连吃两个发球。】
在球桌前扣球时,两团青蓝色泽犹如水波般交融晃动、彼此身影重叠的时候又立刻分开。
体育馆犹如潮涌般的欢呼声,为他们的得分而起。
他们象征着国乒的未来,洋溢着得分后的笑颜。
“太棒啦!”阿水在观众席上振臂高呼。
【第五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10:5吕耀汉/金莉莉】
赛点了!!
而球桌一侧的宋临州,在等待对方发球的时候,过去的记忆也有如潮水般涌现。
……其实在宋临州在朝京队的时候,朝京的教练就这样告诉他。
“球体改大之后,直板很难再打出来旋转了。所以未来横板才是大势所趋,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改成横板,不然的话你是拿不到三大赛单打名额的。”
宋临州从五岁开始练乒乓球,就一直很听教练的话。
不管安排他参与什么赛事,宋临州都会用心准备。
让他给谁去做陪练,宋临州也从未有过异议。
很多人都说宋临州是乒乓球界的“红皮书”,未来一定会成为球员们当中的模范生,也被教练们赋予众望。
在改球之前,宋临州的成绩一直不错。
从市级开始,他每次比赛都是前三甲。
但改球之后……
可是这个被所有人认为非常“听话”的宋临州,却在“直”改“横”这一点,一直有自己的坚持。
很多人不理解。
队友们不理解。
教练也不理解。
国一队的教练来国二队挑人的时候,看到他还在用直板,都会说一句“嗯,你挺刻苦的”。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其实宋临州也能理解。
教练选人,肯定要选能打出成绩来的。
毕竟球员打出成绩,教练们的工资也能提升。
谁也不想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个没有前途的球员身上。
他就只能用最基本的晋级方式,从国青开始打、拿到第一名进入了国二队,又在一二队大循环赛里拿到了头筹。
而得到国一队入场券的时候,宋临州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高兴。
因为从陪练做起,熬到主力之后,还有绝对主力在上面压着。
想要和这些人争夺世运会的名额,难于上青天。
就连宋临州自己也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执拗。
每一个人都在告诉他,如果你想要在职业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就放弃掉直板。
就像是放弃从最开始练习乒乓球就陪伴着自己的伙伴一样。
他现在国一队的主管教练,也只是因为正好手底下缺一个左手才选了他。
反正世运会的单打名额不管怎么选。
都选不到一个直板身上去。
而且,他还是左手。
或许也是因为较劲吧,他在跟自己较劲,也在跟放弃了直板的全世界较劲。
想要证明给所有人看,直板还是能打出未来的。
在世冠杯开始之前,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竞争来了单打名额。
但他打的也不好。
男单和男双都止步八强。
他就像是天生的配角,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衬托真正的天才。
而有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一出现就是为了震惊四座的。
就比如说,此时此刻站在他身边的女孩。
他羡慕、憧憬、渴望着和她一样的天赋和成就。
人的本质是慕强,即使对方是一个比自己小了三岁的女孩。
宋临州对她的人生充满好奇,很想要知道这样的女孩经历过什么事情,能变成这样强大、自律、内心坚韧的模样。
但他也能看到女孩不言语时呈现出来的姿态完全超脱于她现在的年纪,沉静而又漠然得像是一本紧锁的书本,上面布满了古老神秘的符咒,无法被任何人开启。
少年怀抱着这本书,把小小的心事藏在一个又一个不眠夜和每天多练的那半个小时里。
【你可以练一练直板横打。】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节点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她在鼓励他。
在所有人都告诉他,你可以放弃直板了的时候。
少年的骨血好像被重塑,心跳声震耳欲聋,握住球拍的手都在发抖。
在第四局开始之前,她对他说。
“你不是一直在练我的发球吗?现在你可以用上了。”
“现在?”他有些犹豫。“可我……那个发球,我现在还不是非常熟练。”
“那就熟悉熟悉,第四局一整局够不够?11分,就有11个试错的机会,你总不至于11个球都不够你试错的吧?”女孩大胆的发言,让他惊了又惊。
“你……为什么相信我?”他问。
朱淇反问:“我跟金莉莉有过节你知道吧?”
他点点头:“略有耳闻。”
“所以这场比赛绝对不能输!”朱淇咬牙切齿,一手拍在宋临州的肩膀上,气势磅礴。“我不是相信你,我是相信我自己对你的判断。我觉得你可以,你就是可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