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 / 2)
第二局之后,男双果然打得势如破竹。
其实主要还是秦小八和大熊平时搭双打的次数比较多,两个人又都是在八一队里长大,虽然两个人都是右手,但跑位和衔接看起来要默契得多。
朱淇在旁边看得频频点头。
自从秦小八法国回来之后确实大有长进,至少打球的时候有一股冲劲儿,能看到他的好胜心。
后来朱淇回看这场比赛的时候,听到cctv5的解说们夸奖秦小八是目前男队新生主力里手感最好的。
这一点朱淇也认可。
小的时候因为自己刚开始练球,各方面表现太出挑了,就显得秦小八可能没有那么优秀。
但实际上和同龄的男孩子相比,秦小八也是12岁拿了U15、16岁拿了U18。进国家队不到一年就从二队升到了一队,然后又在20岁这天拿到了莫斯科世运会的参赛名单。
整个男双比赛打下来,几乎没有碰到同水准的对手。
很多人说看中华队打乒乓球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可以从头赢到尾,几乎很少会出现比分特别胶着的场面。
甚至还有一些半入行的小白球迷们,每次看比赛的时候都直接从四强赛开始看,因为反正最后决赛的赛场上也是两个中国人。
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随便拉出来几个都能打世界比赛,所以双打这种赛事也很好拉人过来组,不像别的国家只有单个别水准比较高,拉来打混双纯粹是为了陪跑。
秦小八在场上打得嗷嗷叫,整个人像是一只刚刚被猎人放出来的小狼崽子。单膝跪地的同时完成一招贴网挑打,然后看到对面球员准备接球的时候突然脑袋磕地、屁股一撅、双腿使劲儿往前“呲溜”一滚,在不给大熊击球挡位置的同时又挪动了自己位置。
高晓峰看得眼睛瞪圆,嘴角抽搐,想笑又紧绷着。
这一招看得观众席上一阵阵大笑。
秦小八打得满地乱爬,对面的球员们接得满脸苦笑。
朱淇看得十分欣慰,感觉这个总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弟弟。
终于长成了大人的模样,能够独当一面了。
男双打得非常顺畅,女生也节节胜利。
阿水的状态也找得不错,她和猫猫搭女双的场次也很多,胜率几乎和朱淇不相上下。
尤其是阿水和猫猫,两个人一左一右,要比男双的秦小八和大熊搭配起来更加合适。
为期5天的女双和男双赛事终于进入了决赛日。
他们4个人都进入了决赛。
甚至男双决赛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大熊和秦小八碰到了加拿大的男双组。
对面两个人也曾是国乒队的球员,属于高晓峰和大熊中间过渡期的老球员。因为当时国家队动荡较大,而且外出比赛的时候经常大败而归,他们早年移民了过去,这次代表加拿大队和中华队抢金牌。
男双赛事、球桌旁边的四个人。
都是亚洲面孔,中国人。
谁看了不说一句中国的乒乓球基因牛逼。
高晓峰这次是以场外指导的身份,指点自己家的两个孩子怎么打自己的昔日队友。
然后……还在对方的手里获得了胜利。
高晓峰在看到最后一个球落地的时候,兴奋地冲进场内抱住了秦小八和大熊。
朱淇还听到教练们喊着“男双金牌回来了!”
男队的这场翻身仗等了四年,现在只拿回来了一枚而已。
导播把镜头转向了观众席上的朱淇。
朱淇当时正在为秦小八鼓掌,丝毫没有注意自己和舅舅他们进入了镜头之内。
春天的礼花代表着中华队的第二枚金牌得手。
也代表着,老朱家的第二个孩子……哦不对,是老朱家第1.5个孩子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90-100(第6/45页)
获得了世运会的金牌。
其实对于山村里面的朴实人家来说,并不知道运动员平时的训练生活喝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孩子拿了奖牌会开心,孩子的付出有了回报。
朱淇一直都知道,在这个家里其实受到了很多优待和关注,远比秦小八要多得多。
但是对于舅舅他们的照顾,朱淇一直有一种乐在其中的享受。
如果放在心理学上,应该叫过渡性补偿。
因为前世没有获得过家人的温暖,所以这辈子会要求得更多。
当时姐弟两个人的冷战,与其说是朱淇跟秦小八较劲儿,但实际上是朱淇跟自己较劲儿。
所以当时秦小八一怒之下说出自己不想打乒乓球的时候,朱淇还真的认真地想过,他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打乒乓球,还是说干脆就放弃打球,回去上学也不错。
因为那个时候的年纪也到了上大学的时候。
有在国家队打球的经验,再加上拿过一些世界名次。
之后保研也好、考公也好都会很轻松。
没必要让秦小八和自己一样,为了大满贯那么拼命,拼到最后可能一身伤痛还不一定能拿到大满贯。
毕竟……秦小八的亲生父母就在身边。
他早早地回归学校生活、回归家庭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段时间看到秦小八打比赛时的决绝和要强,朱淇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他了。
梦想是没有办法放在秤砣上比较谁的更重的。
毕竟打竞技的……都是一群热血笨蛋。
男双结束了。
下午的女双决赛,猫猫和阿水要面临的对手谁也没有想到。
金莉莉和安智慧组成的女双,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居然也成功地在四分之一半决赛晋级成功。
这是要一雪前耻的金莉莉。
在女双里面再一次碰上了阿水。
92莫斯科世运会-女双
◎不管是成为谁……她都会去做的。◎
“这个就是祖天骄啊,你们女队的队长吗?”舅舅看着场上站着的两个后背写有“Chin”文字的年轻女运动员。
这就有种家长开家长会的时候,自己家的孩子是班里成绩前两名,然后就会下意识好奇另一个尖子生的情况。
报纸把朱淇和猫猫描写成了90年代的“双生花”、“伴生星”。夸奖她们两个人是女乒,现在的绝对主力和夺金热门。
只要是和猫猫有关的报道,就会在后面同样写上朱淇的信息。
同样的,朱淇每次有大篇幅的报道时,后面也会跟着猫猫的相关事宜。
舅舅他们也经常能在报纸上看到猫猫的事情,所以对猫猫也非常好奇。
“听说你们在队里竞争很大,每次比完赛的时候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和对方说话。而且她的主管指导之前还觉得你对她的威胁特别大,专门和她深入研究过你,是真的吗?”小姨一向护短,知道这次朱淇和猫猫都报名了女单,自然觉得猫猫对朱淇的威胁很大。
朱淇无奈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别看报纸上瞎写,没那回事。”
拉对家这种事儿真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存在。20年后那么多撕/逼大战,都是因为各大粉丝到处拉山头。
现在互联网都还没发达起来呢,就有一些报纸为了搞噱头到处瞎写乱写。
什么国家队里今天谁跟谁吵架了,谁和谁闹情绪了,谁跟谁关系不好了,谁和谁竞争名额了……
真是太阳底下没两件事儿。
其实别说国家队了,哪怕是住在门对门的邻居,有的时候也要拌几句嘴闹点事,但是被媒体一放大,很多事情就变得味道不对了。
老百姓还就爱看这种花边新闻,销量一上来,很多记者就更爱写这种事儿了。
小姨父毕竟是体育老师,和小孩们接触多,大啦啦道:“哎呀,我就说嘛。哪儿有哪些人写得那么邪乎?这小妮儿要是品德不行,国家队能让人家当队长?咱们淇淇要是跟人家关系处得不好,能同一屋檐下住那么久?”
这倒是。
小姨觉得小姨父说得很有道理。
朱淇的性格,他们大人还是很了解的。
绝对不可能将就自己和不喜欢的人强行相处的。
球桌上的双方选边结束。
韩国队这边选了接球权。
猫猫负责发球,金莉莉负责接猫猫的球。
朱淇看了一眼韩国队的场边指导,凳子上坐着一个背对自己的男人正抱着手臂,面朝赛场。他的身上穿着一件韩国极简风的外套,从背面看和韩国运动员的服装略有不同,上面多了一个韩国国旗上的黑色条纹。
虽然看不见韩太阳的表情。
但是朱淇觉得他的表情现在一定很得意。
因为服完兵役回来之后,他带领的韩国女乒球员打进了女双的决赛。
距离最高领奖台只有一步之遥。
四位运动员各自站在球桌的边角,先从最简单的近台正手拉球开始、到反手拉球、到微微后退站在中线继续对拉……
阿水站在左半区,目光如炬,看着已经和四年前完全不同了。
今年的阿水年纪也就20出头,放在校园里连大学都没毕业。
现在往球桌旁边一站,还真有种清水出芙蓉的即视感,看着就是比之前成熟很多。
在等着发球的时候,她的眼睛微微眯起,瞳孔聚焦在白色的圆球上。
随着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带有白色的残影,四个人在球桌旁边来回奔跑的速度也跟着提升了起来。
猫猫的摆速跟了上来,虽然还是以旋转和力量为主,但是这段时间的世运会集训确实初见成效。
朱淇在看台上的时候,感觉猫猫挥拍的停滞感好像没有了。
整个动作流畅到让人瞠目,每一个举止、每一个跑动、每一个挥拍的角度,都完美到可以列入教科书内360度供人模仿。
猫猫对自己一向要求严格,发现问题之后,为了改善挥拍滞空也费了不少功夫。
第一局,猫猫和阿水高度领先,几乎没有给对方任何机会。
金莉莉在接猫猫的球时,明显感觉有一点犹豫,下手不果断,好几个机会球被送掉。
旁边的安智慧虽然和阿水一样是左手横拍,但安智慧似乎并不擅长接阿水的长胶,有几个球对旋转判断失误后,导致下一板的金莉莉衔接不到位。
阿水的倒拍打法是经过教练组们一致商议,为阿水量身定做的一套战术体系。
她的正面长胶、反面反胶如果在比赛过程中能运用得当,可以让球的旋转像变魔术一样,需要什么球就拉过去什么球。
主打一个“出其不意”。
这个技术对阿水的起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90-100(第7/45页)
要求很高,如果倒板的衔接速度跟不上,就很容易自乱阵脚。
好在阿水这段时间的训练,已经把这项技术刻入骨血里的熟练,连续的反胶、长胶切换,打得对面安智慧连连摇头。
不到二十分钟。
第一局就被猫猫和阿水以【11:7】的分数拿下。
坐在挡板外面的常红霞鼓了鼓掌,作为阿水的主管指导以及双打的培训教练,女双由常红霞作为场外指导。
她以前还是球员的时候,就一直带着猫猫到处打比赛,对猫猫和阿水的战术打法都非常了解。
此时看着阿水,常红霞突然就能理解徐冬看着朱淇时的心情了。
那是一种自己亲手带大了的孩子,在世界最闪耀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欣慰。
以前做球员的时候,常红霞拿过世冠杯、拿过“米里亚姆”杯。
但她缺了最后一个世运会的金牌,没有办法凑集“大满贯”的拼图。
这是身为运动员的最大遗憾。
东京世运会,是她梦碎的地方。
莫斯科世运会,是她作为教练,随同新一批的运动员们重新征程的地方。
看着那两个年轻又朝气蓬勃的女孩,为自己拿下决赛第一局而欢呼雀跃的样子,常红霞有一瞬间想起了自己的二十岁。
浅浅的薄汗在额角处渗出,面目清秀而又恬静,但一握住球拍又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曾经,她也是站在球桌旁边的一员。
跟着徐冬和老一辈的队长,到处奔走征战。
为了国家队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爱,在国门口苦守。只有等待新一波的接班人,才能功成身退。
常红霞不着痕迹地抓了一下略微湿润的眼眶,开始进入技术分析阶段,先跟猫猫说了几句注意事项、又转头告诉阿水刚才拉球时的问题。
三个人在挡板里外忙得不亦乐乎。
旁边的观众们伸长了脖子想知道她们在说什么,但是奈何距离太远听不清,只能看到猫猫和阿水两个人频频点头。
这边裁判宣布暂停时间到,猫猫和阿水双手一握、各自拎着各自的球拍走到球桌旁边,准备完毕。
场边观众们的欢呼声愈演愈烈。
正对面有一伙人,手里晃动着韩国太极旗,仿佛故意和这边儿中国球迷们较劲儿似的,一声比一声高。
第一局刚被中华队拿下,中国人怎么可能惯着你?
一个人亢奋之后很容易带动身边人跟着一起亢奋,随后加入呐喊大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甚至连很多拖家带口看比赛的人中,连小孩子也跟着喊。
小孩子们也不明白这场比赛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更不知道赢了比赛自己能获得什么,但是他们知道场上比赛的人里面有两个和他们一样都是中国人。
这两天比赛看的奥林匹克精神没怎么迸发,抗韩灵魂倒是复苏了。
朱淇坐在人群里面,感觉自己耳膜都快被震破,一声跟着一声。
球桌上剑拔弩张、看台上也枪林弹雨的。
第二局开始了。
韩国队发球局。
金莉莉起手准备抛球的时候,猫猫紧盯着金莉莉的发球动作,眉头紧皱。
金莉莉前身微微弓起,左手托着白球上抛、然后右手握着球拍高高扬起!在白球下落至自己身前的时候忽然摆拍!
啪——咚——!
白球贴着网端飞驰而来,几乎平贴着桌面弹起,弹起的弧度也几乎和桌面持平!
哒——
金莉莉发球得分。
猫猫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不就是暴暴的“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吗?*
以前的金莉莉一直用“转不转”发球和偷正手急下旋。
虽然“超底线”发球也有很多人会发,但“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属于手感发球。
手感天赋好的或许练一两年就能打出来,但是手感不好的可能练十几年也经常挂网自杀。
当初宋临州虽然跟着朱淇练了一段时间,但也耗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在赛点或者想要抢分的时候才会用,轻易不敢亮出来。
金莉莉现在打得这么顺手,恐怕背地里也下了很大一番功夫吧。
在看到朱淇的经典发球被对方韩国选手亮出来之后,CCTV5的解说们也跟着小小地排揎几句。
【金莉莉的主管教练是韩国队之前的男队队长韩太阳,他曾经来到中国国家队当了两年的“留学生”。当时在国家队的时候,是当时的国家队男队队长何千路带的他。听说那个时候何千路传授了韩太阳一些自己对战经验,不知道是不是把超底线发球也教给了韩太阳……】
当然了。
这个发球是不是何千路教给了韩太阳,然后韩太阳又教给了金莉莉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金莉莉发出这个球的时候,朱淇感觉到金莉莉现在已经和当初在国家队的时候完全不同了。
可以说是从里到外,都换了一个样子。
这个样子就像是笼罩在金莉莉躯壳外面的一层皮囊,被韩国队当成一种特别包装,将原本的金莉莉包裹得一层又一层,直到曾经最根本的自己彻底消失不见。
金莉莉的进攻性突然变成了另一个节奏。
她弹跳起来的时候,脚掌前倾用力拱身,上半身灵活而又挪动迅速,甚至还能带一点假动作的影子来迷惑对手。
猫猫上手一抬,用力摩擦球体,拉了一个非常圆润的上旋球过去。
在球升起的瞬间!金莉莉侧身滑步、迅速挑打。
啪嗒!
白球咕噜噜在阿水的右手区滚落。
这是半截球!?
任心华当初专门为了让朱淇和宋临州打日本弧圈球设计的新技术!
金莉莉的回击开始一次比一次凶猛!
一次比一次更加用力!
她拉出来的球犹如雷霆暴雨,密不透风地往对面回击!
中华队的教练们看得如坐针毡,纷纷偏头想要观察一下任心华的脸色,但发现任心华脸色暗沉、似乎也有焦急的意思。
唯一一个胆子比较大的佛爷,小声而又飞快地问了一句:“您觉得金莉莉这个半截球……能打几分?”
任心华还真回答了:“八分。”
其他人一听……
这分数还挺高。
任心华一向是高标准要求自己也高标准要求球员,她对运动员的各项指标严苛到令人发指,能在任心华的手里拿到及格线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是几乎接近满分的八分。
其实任心华没说的是,自己给金莉莉的这八分里面,还有一分是赞叹金莉莉的坚持。
想要彻头彻尾地改变打法,是一件危险系数极其高的事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90-100(第8/45页)
其实从上一次全乒混团的时候,就看到了金莉莉改技之后的效果。
很多小白都觉得很奇怪,世界舞台上不是也有很多改技术成功的球员吗?
当初大熊想要突破瓶颈,不也是从头开始练弧圈球技术吗?
可那些改技失败而离开赛场的球员,更是如过江之鲫。
譬如港队的森宇南,当初就是因为改技失败,差点儿退役。
就连任心华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让一个球员改技,能百分之一百的成功而且还能站在世运会赛场上。
诚然,金莉莉虽然是幸运的那个。
任心华作为教练,自然也能猜到金莉莉为了改技付出了多少。
但任心华还是很想问一句金莉莉,彻头彻尾变成另一个人,你真的想要永远成为另一个人的影子吗?
金莉莉的选择是。
她愿意。
当初决定离开国家队到韩国试训的时候。
虽然自己试训结果很好,但韩国队其实并不打算用她。
理由也很简单。
韩国队觉得金莉莉在国家队不能打出成绩,跑到他们那里比赛就能打得更好吗?
为什么会离开中国的国家队?还不是因为中国国家队里出现了一个更能打的朱淇?
而且还有韩国教练听到了些风言风语,知道金莉莉是被退回了省队所以才想要离开中国的。
用一个被中国国家队放弃的球员,危险系数太大。万一以后和中华队和解了,再跑回去怎么办呢?
还不如培养一个自己人,去和中华队抢金牌更保险。
金莉莉也知道韩国队的想法,但她说了一句话,让韩国队犹豫再三还是选择留下了她。
那就是——“到了韩国,我愿意一切都从头再来,哪怕让我做陪练也可以。我会在一年内展现我的实力,这一年我可以不需要任何工资,一年后如果我不能代表韩国打进世界级比赛,我会自己离开。”
该说不说。
金莉莉的身上还是有身为中国人的傲气。
只是这个傲气在有的时候会被利欲冲散。
一开始在韩国队,金莉莉确实只能做陪练,而且按照韩国教练们的要求模仿朱淇和猫猫的打法陪韩国队的那几个球员练习。
她为韩国人陪练,会不会导致朱淇和猫猫遇到这些韩国人的时候不好打?这一点金莉莉也想过,但她不在意。
既然已经离开国家队。
那就不是队友,而是对手。
更何况当初同在国家队的时候,金莉莉也没把她们当成什么队友,都是竞争关系而已。
金莉莉发球的时候喜欢遮挡这一点,韩国教练们并不是不知道。
但是韩国队本身就有着“为了金牌不择手段”的口号,这一点对于韩国教练们来说也根本不算什么。
而后来韩太阳的出现,他对金莉莉说了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吗?为什么你会被中华国家队抛弃?不是因为你打得不够好、也不是你竞争不过朱淇和祖天骄。而是因为你不够聪明,你太愚蠢,你的小心机没有做到足够隐蔽。发遮挡发球不是你的错,你的错在于被别人发现、被裁判给了黄牌。”
在中国,任心华因为金莉莉在女双里面使用遮挡发球而把她罚了下来,取消了自己参加混团的资格。
在韩国,韩太阳却告诉她,自己这样做没有错,为了胜利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金莉莉在那一刻忽然觉得灵魂里面有什么东西碎掉了,那是什么呢?
直到很久之后,金莉莉才知道。
那是属于一个运动员的自尊心。
韩太阳告诉她,可以实现她的梦想,可以让她参加世运会,可以让她打败朱淇、打败祖天骄。
至于怎么做,金莉莉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她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付出,什么都能舍弃。
只要能让她成为世运会冠军,能让中国的那群人知道——培养朱淇是错的!她才是唯一能站在世运会领奖台上的人!
金莉莉仿佛进入了疯狂状态,她的进攻越来越凶猛!
每一个球都往台面上猛砸,年轻而又训练有素的身体被她发挥到了极致!
哪怕是变成另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影子也无所谓。
她可以!她能做到!
一分、两分、三分、四分……
每一个球都套上了一个叫朱淇的影子,猛烈而又凶狠地冲向对面,然后得分!
【小比分,方淼/祖天骄8:11金莉莉/安智慧】
【大比分:方淼/祖天骄1:1金莉莉/安智慧】
第二局比分扳平。
【小比分,方淼/祖天骄12:14金莉莉/安智慧】
【大比分:方淼/祖天骄1:2金莉莉/安智慧】
第三局,韩国队领先。
【小比分,方淼/祖天骄13:15金莉莉/安智慧】
【大比分:方淼/祖天骄1:3金莉莉/安智慧】
第四局,韩国队拿到了局点。
“啊啊啊啊啊啊啊——”
场上的韩国人们像被什么东西引燃了一样,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声!
所有人高举着双手,把太极旗撑到最高的位置,然后疯狂尖叫!
他们已经失去了语言组织能力,就像是只会“啊啊”叫喊的原始人。
有可能吗?
韩国队有可能拿下这届乒乓球队第一枚金牌吗?
冠军……会属于韩国吗?
一定会的!
看着裁判面前的计分板,显示着自己这边得到了三个大比分。
金莉莉的心脏像是被燃烧了似的,热得快要爆炸。
韩太阳一直重复着,对她说。
“做得好、做得非常好!你会成为韩国的顶梁柱!”
是吗?
金莉莉握紧了手里的球拍。
她觉得有些不切实际,这种感觉太虚无了。
第六感告诉自己,猫猫和阿水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的。
但心中还有一个念头就是——也许结果就是如此,朱淇的技术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别说是阿水了,就连猫猫不也经常输给朱淇吗?
金莉莉更笃定了。
自己当初模仿朱淇没有错。
就像韩太阳说的那样。
只要能获得胜利,一切都无关紧要。
不管是成为谁……她都会去做的。
流汗不止的两个中国女孩面对面站着,彼此看着对方的时候没有什么表情,只是互相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了一句“继续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90-100(第9/45页)
。
她们看着对方的眼神坚定而又顽强。
虽然一句话都没有说。
但是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意。
比赛还没有结束。
正常情况下来看。
前面三局对方已经打出了风头,且掌控局势。
到了第五局的时候,几乎就相当于被对方咬住了脖子,想要再逃脱虎口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不可能并不代表做不到。
或许韩国队的想法是觉得朱淇不仅在世界比赛里面表现亮眼,在国家队内部也没有什么人能竞争得过她。
如果金莉莉能完全复刻朱淇的打法,说不定还能复制朱淇的成绩。
但韩国人忘记了,朱淇——是她们两个最熟悉的人。
这些年来,给朱淇做陪练的时间都要远超于阿水自己做主力的时间。
她太了解朱淇。
朱淇的打法其实最适合的是单打,并不适合双打。
从混双比赛就能看得出来,和朝鲜队的半决赛如果不是徐冬及时发现朱淇的问题所在,那一局估计非常凶险。
朱淇之所以双打也能出成绩。
是因为朱淇的搭档都无条件地相信朱淇。
不管是宋临州也好,还是阿水也好,再或者是偶尔组过的几次姐弟混双——包括有几次猫猫跟朱淇搭混双的时候,也是以朱淇为主要得分点。
他们都会去照顾朱淇的打法,按照朱淇的节奏来比赛。
只要朱淇打得顺了。
这场比赛就能够很快拿下。
但是……那毕竟是朱淇。
也就是因为是朱淇,所以那些和朱淇搭过双打的人,都无比信任。
这种信任——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复刻走的。
第五局开始,任谁都能看出中华队现在要打起反攻的号角。
金莉莉开始打得开始逐渐疲软,因为猫猫在给球的时候会给一些正手大斜线的球,她只能扑大角救球。
跑动起来之后,就很难摩擦出什么高质量的球。
那么下一板阿水就会立刻补上!
问题就出在了阿水把球打过去、安智慧来接球的这个步骤!
阿水拉过去一个正手小三角,安智慧没接到。
阿水挑打了一个高吊球,安智慧扣杀出界。
阿水搓了一个近网球,安智慧挑起来的时候下网……
好像不管阿水打过去什么球,安智慧都接不到。
只要一到了阿水发球、安智慧的时候就会出现丢分现象。
中华队这边的水像是灌水一样“咕嘟咕嘟”往上冒。
中间金莉莉想追回来几分回来,可是下一秒又被安智慧拉丢。
十五分钟后。
第五局结束。
【小比分,方淼/祖天骄11:6金莉莉/安智慧】
【大比分:方淼/祖天骄2:3金莉莉/安智慧】
原本兴奋不已的韩国球迷们哑火了一秒钟又兴奋起来,仿佛觉得丢了一局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们以为自己家还领先一局,只要再拿下一局就赢了。
但实际上在乒乓球比赛当中,每一局比赛都相当于是重新开始。
运动员的状态在线,有的时候也分时间点。
有的运动员能一直保持好状态到比赛结束,有的运动员状态可能就只有短短的两三局。
还有的球员一上手就打得嗷嗷叫,但有的运动员比较慢热,要打到第二局或者第三局才能找到手感。
只要战线时间拉得过长,对于韩国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安智慧也觉得非常奇怪,虽然说对面的这个女球员是长胶打法,但是自己在国家队的时候也单独训练过如何应对长胶。
而且因为教练们说过阿水的打法和朝鲜的昔灵恩差不多,会在接球的时候用倒拍来迷惑对手。
所以自己也一直盯着对面的阿水,紧紧盯着她的每一次击球。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有几个球,明明感觉拉过来的时候是侧上旋。
但接球的时候却发现是侧下旋。
金莉莉也觉得非常离谱。
再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
自己不管得了多少分,总是能在安智慧这里被搞丢。
韩太阳也感觉到了问题所在,不停地告诉安智慧要如何判断阿水的长胶接球。
“反胶拉出来的球是逆旋转的,如果你实在判断不出来的话,就用拧拉拧回去……”
安智慧一边点头,但是一边在心里嘀咕。
真是邪门了,怎么感觉对方的球就是捉摸不透呢?
第六局的时候,金莉莉是打算按照第二局和第三局的套路。她们不要把时间战线再拖到第七局,赶紧完成任务。
但是一到安智慧开始接球的时候,又出现了第五局的各种失误。
阿水倒拍的时候用长胶这面儿顶了一个反手角球,安智慧扑过去推挡的时候,球在球桌中间的网上弹了一下,又落回到韩国队这边的桌面上。
然后蹦蹦跳跳,仿佛在跳舞似的,滚到了桌面底下。
【小比分,方淼/祖天骄8:5金莉莉/安智慧】
金莉莉的心态有些崩溃。
韩太阳给韩国队的这两个女生叫了一个暂停。
即使是坐在看台上的朱淇,隔着千山万水听不到金莉莉在说什么。
但是光看荧幕上面放大了数倍的表情也知道金莉莉在心里骂得很脏。
金莉莉的心态之前在国家队的时候,就是出名得不好,很容易在双打的时候跟搭档甩脸子。平时在训练的时候,甚至还会跟陪练发脾气,嫌弃陪练给的球质量太差。
而且当初在东京世运会上,金莉莉和丁舒舒的女双也因为金莉莉多次遮挡发球,被教练罚了黄牌导致心态爆炸,手感和技战术都跟不上没能晋级。
朱淇能感觉到金莉莉到了韩国队,脾气似乎比当初好了一些……但不多。
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
但是心态这种东西就说不好了,属于天生的,没有办法调节。
这个暂停叫完之后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金莉莉和安智慧继续丢分。
“这俩韩国人怎么越打越蔫儿了?”舅舅不太了解乒乓球,他只知道分数。
小姨父毕竟是圈内人,跟身边几个小白们解释:“那个女队队长每次把球拉到特别远的地方,对面那个短头发女的接的时候,如果想要保持上台率,就不会给太旋转的球。这个时候,叫方淼的这小妮儿直接用反胶拉一个大球或者用反胶捅一个快球,这两个球都可以。只要我们的人能保证接住球,就能化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