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10-120(第1/34页)
111归队时间
◎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
这些年宋临州和秦小八一直组男双,在一些比赛里也拿了不少成绩。
宋临州因为是左手,在双打里面的状态一直都很不错,但朱淇知道教练组其实是想要培养秦小八打单打的,因为这些年很多实战经验表明,单打里面左手对右手确实是左手比较劣势。
其实宋临州也算是努力的那一批。
一开始知道宋临州要给自己做混双搭档的时候,朱淇其实还是抱有一些挑剔心态,想要揪点小错让徐冬把自己这个混双给拆了。
但后来发现这小子还挺听话,每次训练的时候都安安静静地来、安安静静地走。定时定点过来给朱淇送双打经验包,朱淇就随便给他了点改技的建议。
虽说有何千路中间过来指点吧,但如果自己不努力也不可能打到这个地步。
旁边的森记者也向朱淇展示了一下自己非常精湛的端水技术,先描述了一下港队的技战术水平之后就开始长篇幅的介绍这次搭伙的宋临州和秦小八。
“……秦晌作为目前男队的现役新生代主力,在莫斯科世运会上也初展头角,第一次参加世运会就拿下了男双和混团的傲人成就。在混团当中,也多次充当第一道男双防线,取得了五战四胜的好成绩。”森乔北说完又看向朱淇,笑道。“而坐在我身边的朱淇选手,就是秦晌的姐姐。可以说这对八一姐弟都在为国家队效力,鞠躬尽瘁。那么从姐姐也是前辈的角度来看,你觉得秦晌目前距离下一届世运会的男单名额还有多远?”
朱淇笑了笑,这也是她这次充当解说第一次露出别的表情,看起来有一种对弟弟的无奈和期盼,颇有长姐宠溺之态。
“我觉得他距离男单的名额,差距了一个吕耀汉和一个宋临州。”
朱淇开了个玩笑,森乔北跟着笑了起来,玻璃外面的其他人也跟着露出笑容。
她说的这两个人是莫斯科男单的金银牌,那可不就是秦小八下一届男单的阻碍了吗?
“体育竞技,能者居上。想要名额就自己去争、去抢,具体还有多少距离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朱淇的回答让玻璃外面的很多人频频点头。
女单第一轮的解说结束之后,后台有人过来说实时收视率已经超出了平时的三个点,并且还一直在往上涨。
“这样有格局的小年轻,真是不多见了。”外面的助理跟广播台长闲聊。
台长翻着手里的稿子,一只耳朵从耳机里摘出来,另一只耳朵听着镜子里面的声音,想起来一件事儿:“听说乒乓球八一队是不打算收女球员的,但是八一队总教练看了她在东京世运会的表现,就决定单独扩一个女队的名额。还得是老军长,这慧眼识珠啊。”……
朱淇还在房间里仔细观看这场男双比赛,丝毫不知道外面的人一直在议论自己。
秦小八和宋临州毕竟是搭档了这么多年的老男双选手,第一局表现还不错。
但第二局开始,对面的胖虎和森宇南突然开始发力,两个男右手配合起来居然并不逊色与秦小八和宋临州的左右手搭配。
森乔北也听说过胖虎被国家队下放回省队的事情,作为一位在央妈手底下打工多年,深具专业自我修养的记者,聊的时候自动规避掉了胖虎在国家队呆过这件事。
“这个胖虎虽然名字叫胖虎,但是看起来并不胖,相反的还非常灵活。他的正手球看起来特别有冲劲,定点效果打得也不错,而中华队的这两位球员从默契上来看要更好一些。第一局拿下得很顺利,第二局看起来就有一种针锋相对的意味了。”
朱淇说得就比较直白了:“其实胖虎之前在国家队的时候,只要碰上相持特别紧凑的球就不敢变线,现在到了港队感觉这个毛病好像改善了许多。估计港队教练对他也下了一番功夫,这是个好事儿,打球有进步。”
其实当初胖虎因为谈恋爱被劝退这件事已经登过报了,体育专栏有一个板块儿专门留给国乒队,如果遇到什么大型的人员调动都会在上面刊登,很多球迷也早就知道了。
所以朱淇觉得这件事没有什么必要藏着掖着。
现在毕竟也不是七、八十年代那种严打作风问题的时代。运动员谈恋爱这件事在其他国家队也经常发生,只不过是国乒队抓得比较严格而已。
当时把胖虎和唐唐劝退的时候,还有一部分球迷往体育总局投信,觉得现在是用人之际能不能两个人只劝退一个。
结果自然是不行的,任心华认为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可能只留其中一个人。
朱淇继续看场上的比赛,一边看一边给观众们分析:“其实场上的宋临州属于老直板,他虽然从半道开始练‘直拍横打’但实际上还保留着直板近台快攻的特点,以左推右攻为主。当初也是因为这一点没有让他去练弧圈球,而是继续保留自己直板的特点。结果练到后来,发现他虽然不会拉弧圈球但是防御能力很好。平时自己打单打的时候一般都会在近台,但打双打的时候就会站在中远台……”
其实这个习惯也是和朱淇开始打混双才养出来的。
因为朱淇是近台选手,中远台肯定就空下来了,自然就要由宋临州来补位。
直板不适合打远台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直板的反手技术不行,如果被对方拉反手远球不一定能保证上台率。
但是宋临州开始练直板横打之后,就改善了一点这方面的问题。
他的正手也能拿来当反手。
“这胖虎去了港队之后,也开始练弧圈球了。”朱淇看着场上来回飞动的半圆弧线,语气平缓。“第二局中华队打得比较一般,没有第一局的冲劲儿。胖虎的打法其实属于全攻型打法,他的防守能力和救球能力比较一般,但是秦晌明显该下手的时候没敢下手,所以导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森乔北他们这种解说在分析对局的时候,一般都会说得比较婉转,所以很多时候球迷们看得也不是很带劲儿,总觉得用词都非常华丽又温柔。
但是竞技看的就是血性。
偏偏是朱淇这种言辞比较犀利,直切要害的能让更多人听着有意思。
男双第二局,港队领先三分,率先拿到了赛点。
接下来是宋临州发球。
所有人看着屏幕里飞驰的白球,从在宋临州的球板上摩擦开始到跃过球网,稳稳当当落在对面最边角的球桌角落里。
朱淇赞叹了一声:“这个球不错。”
森乔北问:“这个发球跟你的超底线一样,之前有个报道把你的这种发球称之为‘飞鸟俯冲’。就是称赞你的发球打过去弹起来的角度几乎也是贴着桌面飞行,让对手很难回击。现在看宋临州的这种超底线发球质量也很高,是你教的吗?”
他其实也是开玩笑的随口一问,会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的人不少,只是朱淇的发球质量更好点。
没想到朱淇点了头,跟着说:“很早之前教过他一点发球的技巧,直板想打出高质量的超底线球很困难。宋临州这个球能打出效果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敢于出手,敢在对方的赛点给长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10-120(第2/34页)
这倒是涉及森乔北的知识盲点了,他问:“为什么这样说?”
“好的发球看三样,一个是隐蔽性……哦当然了,我说的不是发球遮挡。而是在对方能看到发球全过程的时候发一个让对方无法判断旋转的球,比如猫猫喜欢用的勾手,还有‘转不转’、大熊喜欢用的逆旋转发球。都属于板型一致、摩擦一致但打过去的旋转不同。
一个就是很多人喜欢用的摆短球,所以很多人看球的时候会发现,发球和接发球的两个人,都会先在近网的位置来回‘拨’几个短球,然后慢慢拉开和球桌的差距,在中远台跑动。这种短球看起来好像跟闹着玩似的,但实际上很考验基本功。因为打过去的球非常靠近球网,所以冒高了不行容易被对方扣杀、再吸个短地回去又容易挂网。所以给短球的时候,主动权掌握在发球方的手里,让接球方比较被动,不敢拉开和球桌的距离。
还有就是我喜欢用的超底线,虽然贴桌面近但其实我自己在打的时候,也不会在赛点的时候用超底线发球。因为发过去的是长球,如果被对方算住了球的落点,就很容易被对方直接‘抓住’。”
森乔北听得连连点头,赞叹道:“原来如此,所以主动给对方长球,就容易被对方直接反攻,然后导致自己变成防守方不利于得分吗?”
“是这样。”朱淇眼睛随着画面里的小白球左右晃动了一下,在球从港队这边的桌面弹开,中华队追上一分的时候,十分肯定宋临州这个球。“虽然和对方还差两分,但是这个球打得还挺提气。”
森乔北侧首询问:“我之前看你和宋临州打混双的时候,一般都是你比较激进,他在后面帮你垫球。但我发现,他打自己的男单或者男双的时候其实更偏向于是主导的那个,和他跟你打混双的时候状态不太一样,你了解男队那边的双打训练模式吗?”
“我没怎么看过男双的训练,但我一开始练双打的时候,我的教练徐指导跟我说双打就是要打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我属于不怎么喜欢听别人指挥的,所以跟我组混双或者女双一般都是听我的,所以宋临州可能比较……谦让?但秦晌不行,他打球上头了就开始胡打,需要有人带着,不能让他太跳脱。”
朱淇刚说完。
秦小八就拉丢了一个球。
第二局被港队拿下。
中场休息时间。
朱淇看着高晓峰站在秦小八和宋临州面前,手舞足蹈的样子觉得非常有趣。
自己刚来国家队的时候,高晓峰还是男队队长、队里的老大哥,那个时候多么意气风发啊,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时候自带气场。现在看着面前的秦小八,恨不得自己拎着球拍上场替秦小八打。
朱淇知道,高晓峰培养秦小八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其实秦小八从法国回来之后,没有以前那么浮躁了,练球的时候倒是比之前用心,但是很多细节球处理得还是有些粗糙。
朱淇在屏幕外面看着也着急,好几次没忍住直接嚷嚷:“这球能这么接吗?这是个侧转的前冲球啊,这么接不就冲出去给对方机会球挑打了吗?”但嚷嚷完之后,朱淇突然意识到自己在现场直播,赶紧又忍住了一些不雅的口头禅,放柔语气。“如果是我的话,就直接削一板过渡一下,多拉几个回合。”
秦小八明显是着急了,这个球打过去之后正好给了森宇南一个机会球,被森宇南猛攻反手斜线球,宋临州没接住。
森乔北看到朱淇忍着没骂人的样子,笑道:“所以可能大家就觉得单打大满贯很厉害,但实际上双打里面能打的战术更多。而且据我了解,好像很多刚接触乒乓球的球迷都比较喜欢看双打,因为感觉四个人拉球还有一些配合在里面,看着比较有趣。”
秦小八和宋临州打男双,基本上都是秦小八给宋临州垫球。所以朱淇就把自己代入了宋临州的角度来看,觉得秦小八这个球垫得不好。
但没想到从第三局开始,秦宋这个组合的男双打法发生了些变化。
宋临州开始往后挪动,让秦小八在近台左右横跳。
朱淇脑袋里出现了四个字——换阵容了。
双打之中,有一个人是主脑来让另一个人配合自己,之前是秦小八配合宋临州,现在俩人换了个个儿。
在看到秦小八开始主要负责输出的时候,朱淇忽然能理解高晓峰给两个人安排这个战术的用意了。
秦小八毕竟年轻,从法国回来之后打球也变得很凶。让他一直跟在宋临州的屁股后面垫球,就像是把一只小狼关在笼子里要求他和宠物一样,只用于观赏是不可能的。
进了垫球环节的宋临州像是进入了舒适区,开始主要为秦小八得分创造机会。
秦小八连续几个反面抢攻加上侧身连续进攻,最后又紧跟了一个神龙摆尾、侧身爆冲,还真追上了几分。
现场红旗招展,掌声一片。
宋临州的正手可以拿来当反手用,他永远红色胶皮朝外,配上一身提色的玫红色球服看着整个人都有种熠熠生辉的质感。
两个男孩得分之后,互碰拳头,然后继续俯身在球桌边缘,目光与球网持平紧盯着对面打过来的白球,犹如丛林中伺机而动的猛兽。
分数开始逐渐上涨。
秦宋二人打得越来越顺溜,经过高晓峰一番“话疗”,找到了对方二人的防守盲区开始疯狂进攻对方两个右手的身位重叠部分。
镜头里的姐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镜头外的小姨和小姨父也露出了松了口气的表情。
“这小兔崽子,现在打得还真有模有样了。”小姨父很高兴,将手里的啤酒瓶一饮而尽。
年轻的少年们在球场上奔跑跳跃,因为蓄力而紧绷的躯体让薄薄的肌肤包裹着紧实的肌肉,随着每一次挥动球拍而让身体里的骨骼舒张到最大限度。
秦小八得分的时候就很兴奋,也属于手感流选手,只要打得顺了就能立刻扩大自己的比赛优势,只要对方一用反手发球就跟着摆短或者劈长来调动对面另一个人。
虽然中间港队也努力想要再冲上来几个球,但宋临州在后面防守得太好了,只要秦小八没有大的失误,对方就没有办法得分。
这场比赛打得还算有来有回,最后以秦宋二人【4:2】获胜。
场上四个人互相握完手,宋临州和秦小八脖子上挂着毛巾,有说有笑地一起准备退场。其中秦小八笑得最开心,估计是这局发挥得非常好,让他打爽了吧。
两个人的头发都被汗水沁湿挂在脑后,看起来像是一只湿漉漉的小羊和小狼崽子。
而朱淇这一抬头的工夫,突然发现秦小八在用毛巾抓头发的时候,露出来头发下面有一小截颜色不太对,有些发棕……?
草。
这小子居然偷偷摸摸染头去了!
/
国乒队有规定,球员不允许太过注重自己的着装打扮。因为球服队服都是统一的,平时在国家队里面自己训练就算了,但是出去的时候必须统一着装,甚至在80年代之前还要求统一发型过。
在90年代初就已经有很多家理发店可以烫染头发了,但是因为国家队管得严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10-120(第3/34页)
,一直没有人敢这样做。
秦小八这个头发染得很机灵,没有染在外面,而是染在第一层头发的里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很多外来的新鲜事物也开始涌入了中国境内,很多电视台的频道都能接收到日韩拍的电视剧,这年头也没有什么禁韩令,很多人看到日韩那边的人,各种时髦的装扮也很想要迎合模仿。
朱淇也能理解现在的小年轻,尤其是秦小八今年也就20岁,属于爱打扮装帅的年纪。这染的地方被上面的头发盖住,把头发撩起来才能看到,而且头发颜色染的比较深,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和黑发也差不太多,估计教练们也没有发现,不然的话按照任心华的性格,肯定把秦小八拉走剃个大光头。
前脚比赛刚打完,朱淇立刻借着中间休息的调整时间,跑到旁边的卫生间给秦小八打了个电话。
秦小八那边刚刚接通,就立刻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怎么样?刚才那两局我打得不错吧?”
“赶紧把你那撮毛染回来!”朱淇命令道。
“哎?你咋知道的?大羚哥出卖我了?!”
“我刚才在镜头里面看到的!我告诉你,现在教练们不知道不代表回头教练们看了录像也不知道。在主席发火之前赶紧把头发染回来,不然的话小心再禁你的赛!”
“哎哟,哪有那么严重。我是看羽毛球队那边的人染了我才去染的,而且人家的教练也没说什么。”
“人家是人家,我们是我们。你是打乒乓球的还是打羽毛球的?你跟人家比什么?”朱淇一听就知道这小子舍不得,语气严肃。“从法国回来之后还觉得你有点儿上进心了,不会是觉得拿了两个世运会的金牌,又开始犯老毛病了吧?”
朱淇自然也知道任心华管得严格,整个国乒队几乎相当于半军事化管理,有的时候一些规则连朱淇也觉得确实有些太过苛刻,世运会周期的时候就连和家里人的通话时间也要备案。
运动员必须全身心投入在筹备比赛当中,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分心。
每天早上睁开眼到晚上睡觉之前都是练球,就连做梦说的梦话也是和比赛有关。
练到疯魔的时候,很多球员在被问到自己父母的名字都会有一瞬间的愣神。但是一说到外协们的名字,打法风格和国籍是信手拈来。
很多人在这种高压之下,难免想要找一点别的什么乐子。
但是作为看到过“国乒黑暗12年”的朱淇,自己消化了一下又能理解任心华的这种苛刻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成绩和自由,总得挑一个。
“知道了知道了,打完世冠杯我回江淮的时候你看着我染回来,这总行了吧?”秦小八哼哼唧唧了一会儿,满脸不高兴地挂断了电话。
看着秦小八脸上的表情从兴致勃勃又变成了失神的哀怨,阿水走过去嘲笑他:“看吧,我就说了,你姐肯定让你染回来。”
其实秦小八染头一开始确实是有些臭美,想要跟一下风。但后来染完之后又觉得兴致缺缺,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高兴和喜欢。但是又因为自己身体里有一个地方和平时不太一样,能够和教练们斗智斗勇让他觉得很有意思,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所以才没染回去。
阿水其实也能理解秦小八这样的心情,在国家队练球的日子太枯燥太乏味了。
尤其是暴暴回去治脚伤,猫猫作为女队队长平时又一堆忙不完的事,阿水又开始觉得无聊了,偶尔很想要给自己找点调味剂。
阿水往秦小八旁边一坐,安慰道:“行了,别哭丧个脸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姐那个性格,她嘴硬心软,不擅长当面夸人。但实际上刚才她一直在看你的比赛,而且还在央视直播呢,全程夸了你好~几句呢。”
阿水拉长了尾音,故意逗他。
这小子,这么多年了光长个儿没长心,还是个有了一点小成绩就渴望姐姐夸奖的笨弟弟。
阿水觉得他又好笑又心酸的,突然有一点儿能共情秦小八了,因为她知道上次姐弟两个人吵架,暴暴其实有点冤枉秦小八。
他不是没有责任心,只是觉得前面有人顶着不需要自己,所以有一点点泄气而已。
这种心情阿水曾经也有过。
以前和暴暴都跟着徐指导的时候,看着徐指导对暴暴那么上心,一天三训,每一次训练的三个小时里面有两个小时都放在暴暴的身上,剩余的才会分给自己和其他成员,阿水偶尔也会有一点失意的情绪。
当然了,这种情绪只是一点点。
阿水心里也清楚暴暴当初是带牌进队,如果自己是教练的话肯定也会大力培养这样的球员。
只是作为运动员,谁不希望是自己最后站在领奖台上的呢?
秦小八看到阿水来安慰自己,也不像以前小的时候那么嘴欠了,他看着身边这个可以称之为和自己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阿水,突然很正式的询问:“我怎么也从来没有见过你的家人来看过比赛,你不在意他们对你的看法吗?”
说来也奇怪,阿水的父母一直在外面做生意,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虽然说阿水家里不缺钱吧,但是阿水不管怎么说也是拿了世运金牌的人。
猫猫的父母在知道猫猫打完比赛之后,也会千里迢迢的跑到国家队来探望。
哪怕是这一次没有参加世运比赛,但是一起跟去了莫斯科陪练的球员在回来之后也和家里人大谈特谈,觉得自己能为这一次国乒赛夺得六金奉献一份力量,非常高兴。
但是阿水从来没有和家里人通过电话,也没有听到阿水家里人的称赞和鼓励,更没有见过阿水的父母来过国家队探望。
阿水过年的时候也不想回家,说是父母都不在沪海,自己回去也就只能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
但是爷爷奶奶他们还有别的孩子,一大家子都是叔叔婶婶还有叔叔婶婶的孩子们,她自己就显得像个外人一样,回去也很没意思。所以刚进国家一队的时候赌球输钱,不好意思问家里人要钱也是因为不怎么能联系得上自己的父母,又不想问爷爷奶奶要钱。
阿水有好几次开玩笑,说自己幸亏当初选择了练乒乓球,很小的时候就进了省队然后又进了国家队,能够一直待在外面和很多队友们一起生活,不然的话父母赚了再多的钱,自己也是寄人篱下罢了。
她摇头:“他们根本不在意我打乒乓球能拿到什么成绩,他们的眼睛里就只有赚钱。”
“怎么会这样?”秦小八觉得不可理喻,“你好歹也是家里的独生女,而且你父母就算生意再忙,也总要看新闻的吧。就算不看新闻,但世运会这么大的赛事肯定也会知道的吧?哪怕是不关心你的成绩,在外面做生意吹嘘的时候总要说一说自己有个闺女,现在在国家队打球打的还不错,而且还参加了世运会,拿了两枚金牌呢吧?”
阿水摇了摇头,笑容灿烂:“无所谓啦,我打球是因为自己喜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个人价值,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
秦小八微微颔首,伸手摸了摸阿水的手:“不错不错,说话还挺有哲理的,你长大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10-120(第4/34页)
“滚开,你这汗津津的手别摸老娘!”
阿水伸手把秦小八的手打开,秦小八手掌一摊开发现掌心里有一道血渍,吓了一跳。
“你哪儿流血了?快给我看看!”
“没有啊。”阿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滴了两滴血,把手掌摊开的时候发现自己食指和中指的表皮在流血。
这段时间练球练得太凶了,手上磨出了不少的血泡,刚才不小心被挤开了。
乒乓球运动员的手掌很粗糙,到处都是老茧。之前朱淇练球的时候也磨破过血泡,从那以后很多人的包里也会带着一些创可贴。
秦小八拿出一瓶没拆封过的矿泉水,帮阿水洗掉手掌上的血渍,然后找了一圈没翻到毛巾,阿水只能先往自己的外套上面蹭。
秦小八给阿水包上手指的时候,看着阿水手指上两条创可贴,开始仔细琢磨阿水刚才说的那番话。
“你说我姐现在把自己该拿到的荣誉都拿到了,15岁最年轻的金王座,21岁最年轻的大满贯。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需要再被谁认可了,她为什么还这么拼啊?”
“为了国家队呗。”阿水说。“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我目前肯定没有办法实现像她那样的成绩,暴暴要是不拼,女队后面还有谁顶的上来啊?而且……”
阿水觉得朱淇的心魔还没有彻底被放下。
只要不退役,比赛就是永远打不完的。
但阿水走的时候没注意,她把自己的外套顺势放到了秦小八的球包里。他们俩这次报名了世冠杯的混双,在第二天比赛的时候刚好碰到的是日本队的两个新混双,因为阿水手上有血泡比赛打得非常艰难,差一点被日本队翻了盘。
朱淇在导播室里看得也是惊心动魄。
秦小八和阿水虽然也组过几次混双,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给自己做陪练,以及混团的时候搭过几次。
这是他们俩第一次以混双的名义参加世界级比赛,朱淇有预感,如果他们俩搭的不错的话,未来是有可能取代自己和宋临州,参加下一届世运会。
比赛持续了三天,几乎所有赛事都打到了最后一场决赛。
猫猫这次在世冠杯里的表现非常不错,似乎没有受到腰伤的影响,不知道是这段时间的保守治疗起了效果还是又打了封闭针。
佐佐、佑佑第一次参加世冠杯,也是作为这次练手比赛,有点可惜,只打进了八强。
年轻球员还需要继续历练。
但好在女单和男单都守住了,猫猫喜提第二次金王座,男单那边是宋临州和日本的松风一斗打进了决赛。
说来也是挺奇怪。
大熊打松风一斗一直都是输多赢少,但是松风一斗打宋临州几乎没赢过,而宋临州打大熊每次也非常艰难。这三个人就像形成了一个怪圈,互相制衡。
最后宋临州以【4:3】,再一次苦战七局,赢了卡子哥。
世冠杯在最后一天落下帷幕,所有人的喜悦表情赫然萦绕在屏幕之中。
朱淇看的时候觉得和自己比赛时还是不一样,她还是更喜欢站在球桌旁边挥洒汗水。
脚上的绷带早就已经拆掉了,在省队也练了一个多月。朱淇自我感觉是没什么问题,恢复的还不错。
在最后一天比赛结束的时候,朱淇给任心华发了一个短信,希望能够批准自己早日归队。
任心华回了一条短信,说要和朱淇的医生联系一下,确定没有问题了之后就会批准归队时间。
朱淇坐在家里静静的等着。
而阿水说得心魔,很快就浮现了出来。
随着世冠杯进入结束倒计时,朱淇在央视广播台前的激昂解说,一则和朱淇有关的报道,也在各地方报亭里悄无声息的扩张开来。
——【论一位失去母亲远离父亲的孤女,如何成为大满贯之路。】
112球店开业
◎这种被人尊*敬和爱戴的滋味,确实会让人上瘾。◎
确定了要卖球板,朱淇就开始跟舅妈开始算账:“路哥把成本价算出来了,从木材选购到合成材料、定制成木板,因为后续我们定做的量比较大,所以厂家给了优惠价一个大概要70块钱左右。里面用了进口的碳素成分所以比普通的板子要贵很多。定价的话,目前我和路哥敲定的是418元,18要发,听着也是个好寓意。”
舅妈听得连连点头,随后提议道:“要不要一开始定价便宜一点呀?先攒个口碑……”
朱淇摇头:“这个价格和同等性能的进口板比要便宜一百块,而且中间各方面的耗损和人工费也很贵。我和路哥说过了,我们的板子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讲价。”
“这是为什么啊?”舅舅听了一嘴凑过来。
这个年代的人都拥有必备技能,就是讲价。
不管买什么都会下意识地先讲价,哪怕是去菜市场,听到谁说不讲价就直接扭头就走了。
如果不跟客人讲价的话,那板子以后还卖得出去吗?
朱淇非常坚持:“不讲价,也绝不降价,未来只会越来越贵。”
舅舅和舅妈对视一眼,没搞懂现在小年轻的思维,朱淇跟他们解释:“首先,能降价的东西说明对方是有可赚空间的,能来回拉扯。或许商品在最开始定价的时候,商户就给了一个偏高的价格,才有中间讲价的空间。但我们的板子一开始给的就是最低价,利润低,所以不具备讲价空间。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人们的思想很快也会从讲价到定价开始转变。
他们也会去思考为什么这个东西可以讲价是不是本身成本就很低,那本身成本就低的东西一定要一讲再讲,这也耗费你售卖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这些讲价之后的人们也会到处宣传,比如我花了多少钱就买到了、你花了多少钱啊?有的人听到自己买的贵就会不高兴,觉得自己买得便宜了的人也不会夸奖你这个东西好,只会觉得你的东西就是低成本是自己有本事能讲下来。所以到最后,这个板子的口碑也会变得不值得信赖。
这个板子是我从10岁用到现在,用了11年的东西,这个板子的参数和使用手感耐用程度都要比进口货强不知道多少倍,而且价格还便宜了一百多块。这种板子对于入门级选手来说可能有些太奢侈,家里有条件的买买可以,条件一般的可以先从低档的板子过渡。我们这个板子面向的就是省队及其以上的球员,对于这些运动员来说,这个价格绝对是可以接受的。”
朱淇主打一个对自己的产品有绝对自信。
总而一句话总结,要做就做高端产品,干死进口货。
舅舅和舅妈听完之后,好像明白了一些。反正朱淇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时代是年轻人的得听听年轻人的想法。
舅妈点头:“行,那我就按照这个定价出售。”
店面已经看好了,是朱淇和何千路逛了整整三天确定的位置,虽然租金有点贵但是位置特别好。
刚好就在车站后面不远处,也在省队训练馆和三座小学的中心轴区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10-120(第5/34页)
。
每一年都会进入一批新的学生和球员,这就相当于客流量从来不会间断。
朱淇也跟舅妈打了个预防针:“一开始肯定会有人不接受无优惠政策,但可以送一些周边。”
“什么是周边啊?”舅妈问。
“就是球包和乒乓球。”朱淇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单子,递给舅妈。“这个是我在球拍工厂同样定制的500套球包,是棉布和充气囊做的,成本并不高。乒乓球更是好做,找个能激光印字的店面印上我们自己的logo就行了。定金已经交了,明天他们就会把东西送到店里,到时候你直接补尾款给他们就可以。”
朱淇告诉舅妈,宣传噱头就是,试营业期间,前一百位赠送球包和一盒8颗乒乓球,前两百位赠送球包。
球包也是国家级标准,和朱淇自己平时背的那款一样。
当时何千路也是为了给朱淇省钱,找人做了个配套的球包,现在全派上用场了。
但朱淇也使了一个心眼儿,对舅妈说:“其实都可以送,把这五百盒球和球包都送完,谁问了都说他们是前一百人之中的。”
饥饿营销。
限定一个前多少位,就会让人有一种急切想要购买的冲动。
“如果遇到特别难缠想要优惠的,可以多送点球,但是球拍的价格绝对不能低,一块钱都不讲。”
她要把自己的这个品牌名字打响,打得刻骨铭心,哪怕前期卖不出去但是人们也会对新鲜事物议论纷纷。
在全民讲价时代,出现了一个绝不讲价也不降价的品牌,哪怕会被人们吐槽几句但名气绝对会逐渐打响。
不降价等于成本价高等于东西好。
自然会有人慕名而来。
舅妈听得连连点头,拍胸脯保证:“放心吧,我明白!”
店面大概45平米左右,不算太大。
但是当成一个运动器材店面来说绝对够用了。
因为地势原因年租要四千元,比普通乡镇年租贵了一千。
但朱淇有印象的是,这条街年底就会被江淮省列入主要打算扩建的商业街,附近也会开设各种健身公园,人流量会暴增三倍。再加上千禧年的下海潮,这里又处于核心地段绝对会上涨三倍租金。
所以朱淇拿捏了这个时间差直接签了五年年租,把房东高兴坏了。
双方都火速签了合同,都以为自己赚大发了。
何千路知道之后,惊得差点儿跌掉下巴:“你要玩这么大啊?五年啊?你不怕折手里啊?”
他以为朱淇顶多就是随便卖卖玩玩,租个一年试试水,行就继续干不行就算了。
谁知道朱淇一口气租了五年……真是财大气粗啊。
其实朱淇本来想直接把门店买下来的,问了一下价格居然要二十一万。
虽然这个价格很合适,也很便宜,但朱淇也觉得没必要刚开始就投入这么高的成本。等到之后电商发掘,门面店就不那么需要了。
之后装修加上迁宽带、置办各种装置外加上装门头。
整个店面的花销大概两万五,再加上定制500套球拍、球包,一共四万五千块,小七万块钱没有了。
舅妈在旁边刷着单子,一脸心疼。
朱淇安慰她:“没关系,这500套球拍卖完之后,绝对能赚回来。”……
人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自己的精力居然这么旺盛。
从确定要卖球板开始,到找店面、定做球板、盯工赶制、先出试用板、回去重新调试到最后确定参数、批量生产。
朱淇在家里养病的这两个月几乎每天都没闲着,而且还要每天抽出来五个小时到省队“康复训练”,然后一周要去医院复查挨骂。
照了ct之后里面韧带恢复得很正常,但是外面的伤口一直没结痂,总是长出痂来又被朱淇剧烈运动导致表皮裂开,然后就被刘医生教训一通。
但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朱淇能跑能跳,行走正常。
刘医生给任心华回了信息之后,任心华定下了朱淇归队的时间,在下周一,和国家队的球员们一起到朝京。
还有五天时间能让朱淇整理。
趁着回国家队之前,朱淇把所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定了一个黄道吉日,让小姨父买了一挂鞭炮在门店前面挂上。
为了充门面和拉近眼熟度,朱淇还订购了两架花篮放在门口吸引人。
结果送花篮的人拉来的时候,居然拉来了八架一人高的大花架,上面摆满了新鲜的花枝,又碰巧是附近几所小学放学的时间,吸引来了一大批人进入。
朱淇还在纳闷,她抓了个送花篮的人问;“我没订这么多啊,你们是不是送错了?”
送花篮的司机看了一眼手里的单号,又抬头问朱淇:“你叫朱淇是不?”
朱淇点头,司机说:“那就没错了,你订了十架花篮,先送来了两架后补了八架,刚刚好。”
朱淇更纳闷了,自己没订啊,难道是何千路?
既然人家说没送错,朱淇也不能让人家把东西再给拉回去。
随着噼里啪啦的脆响声。
这家《天朱乒乓球器材专卖店》正式营业了。
附近很多人围过来,看着里面琳琅满目摆放的球拍和一张试用球桌,有一些刚好也想要买乒乓球拍的就拉着自己家的孩子走了进去。
一看到门口站着的人,很多人立刻就认了出来。
“哎?这是不是八月份世运会拿女单冠军的那个运动员?”
“对对对,是她,上次电视里还说她回江淮了,原来是真的。”
“走走走,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