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40-150(第1/20页)
141受邀朝鲜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昔灵恩是因为手腕韧带也断了一根,才到朝京医院进行修复手术。
朱淇她们过去的时候,昔灵恩的手术早就做完进入恢复期了。
昔灵恩也没想到中华队的人会来探望自己,看着猫猫她们手里捧着的花束,十分感动:“里昂的比赛,我看了,你们都很棒!”
尤其是朱淇。
昔灵恩的教练和她一起看比赛的时候都十分感慨。
天赋这种东西,真是没办法找人说理去。
隔着鸭绿江之东的金姓家族的领地里,也有一位朝鲜的天才少女。
15岁就被赋予了朝鲜队女队队长职位,被全朝鲜定义为最能站在乒乓球金字塔尖的存在。
昔灵恩从小就展露了出色的体育天赋和韧劲儿,她自己知道要肩负着什么样的职责。
那个时候,百废待兴、全国贫瘠的朝鲜举全国之力,将她送到中国学习一年。后来又给予了昔灵恩最大的教育和帮助,让昔灵恩能够更快肩负起承载朝鲜的未来这一工作。
昔灵恩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天赋无人能及,直到另一个女孩的出现,昔灵恩才明白对于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除了天赋还有身体素质。
朱淇虽然之前也做过手术,但身体恢复得非常快。
从现在的比赛来看,更是比之前的状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昔灵恩的手腕韧带也是旧伤,毕竟自己主打的是防弧打法,主打一个熬死对手、累坏自己。对手腕的损耗更大,在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说昔灵恩的手腕劳损程度,像常年耕地劳作的四十多岁农民。
猫猫听得有些共情,自己曾经也是这样被医生评价的。
这段时间,中华队球员频繁来探望昔灵恩,让朝鲜教练们也十分感动。
等昔灵恩出院准备回国那天,朝鲜教练找到了猫猫,说道:“我想邀请你们,到朝鲜训练基地参观。”
猫猫今年27岁,就任女队队长工作已经6年。
在队里,很多球员觉得猫猫说的话就相当于教练的话,很多外协也把猫猫看成女队的半个教练,所以没有直接向猫猫发出了邀请。
猫猫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促进两国联邦嘛。
而且她也很好奇朝鲜队的训练方法,听说是完全照搬国家队的模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还是先跟任心华说了一声,任心华没有直接在电话里表明同不同意,而是先挂断了电话后又过了十分钟给猫猫回了一通电话,告诉猫猫,可以。
很多国家队都有这种到外协球馆参观的活动。
而且这次还是朝鲜教练主动面对面邀请,估计朝鲜方也和自己家的体育总局做了备案。
但邀请的名额只有女队目前的三位绝对主力。
佛爷听说之后,十分惊讶:“连教练都不让去?”
猫猫站在教练办公室内,向教练们汇报自己的“外交”情况:“是的。”
佛爷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正常情况下如果想要邀请别的国家队到自己家参观,或者进行学术交流,教练组和球员们都是要一起过去的。
毕竟很多生活琐事以及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样的话不能说,都需要教练在旁边把关。
但任心华觉得可以理解:“朝鲜的行事作风一向如此,他们不喜欢和外界有过多的交际。而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朝鲜邀请过哪家国家队到自己家参观,毕竟是神秘之师嘛,所有东西都不对外开放。”
“那就只让猫猫她们三个人去吗?”佛爷有些不放心。“听说朝鲜那边规矩可大了,很多地方都不让进、很多话都不让说。听说连暖气都没有,而且吃的东西……行吗?”
“你怎么一副资本主义的气派,又挑吃又挑穿的?”石革坐在自己办公桌前,品着茶。这次男队在世冠杯表现不错,他也跟着心情愉悦了几天,这会儿也开着佛爷的玩笑。“我看这仨姑娘比你还有主意,瞧你这两年过得多滋润,有猫猫和暴暴给你管理女队,你这肚子又圆了一圈。”
“你羡慕吧?谁让你们队里没有能干的人才呢?”佛爷也不生气,反讽道。
“行了。”任心华瞥了俩人一眼,又看着面前的猫猫,说道。“那就你们仨去吧,不是说只去一周吗?就当学术交流了,多学多看,回来也跟我们讲讲他们是怎么训练的。”
顿了顿,任心华又提醒了一些事情。
“你们三个这次是代表整个中华队,首先要注意联络两方关系。另外,朝鲜那边确实有很多规矩,第一个就是语言问题。在朝鲜不能说英语和韩语,反正去了也有昔灵恩给你们做翻译。能听懂的就听,听不懂的就多看,你和暴暴都是有主意的人,就让阿水跟着你们别说错话就行。”
猫猫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任心华同意了。
女队三个绝对主力要动身前往朝鲜。
这在国家队来说是件大事儿。
虽说教练们觉得朝鲜有些孤僻,连这种国家级的联动外交也限制名额。
但实际上,任心华反而觉得这是朝鲜信任中华队的表现。
因为从二战到现在这么长时间,朝鲜紧锁国门。
可能有一些脱北者,从朝鲜跑到东三省边境然后再绕道飞韩国,但从来没听说有外人能进入朝鲜。
听猫猫转达了任心华的意思之后,阿水一边在寝室里收拾东西,一边兴奋道:“从来没有人说过朝鲜是什么样子,我们这次要是去了,肯定眼馋死其他人。”
见阿水真当是旅游去的,朱淇跟在旁边提醒:“手机、照相机这些东西都不能带,朝鲜不让拍照。还有你那些外国进口的各种零食,只要有英文的都不能带。”
“啊?连手机都不行啊?那怎么跟国家队的人联系啊?回头他们怎么接我们去啊?”阿水坐在自己行李箱上,鼓着腮帮子。
“朝鲜队会帮我们联系吧,你就别带了。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盘上,听他们安排就是了。”猫猫从天台收完衣服回来,也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
“哎,这朝鲜也太神秘了吧?不会有人贩子把我们都拐走吧?”阿水开了句玩笑,又伸手捏了下自己胳膊上的肉。“我今天刚称的体重,又沉了五斤,能卖不少肉呢!”
“人肉可不值钱,除非你是金子做的。”猫猫笑道。
三个女孩说笑了几句,在七楼住了八年。
这里对于她们来说,已经快要比在自己家呆的时间还要久了。
过去的日日夜夜里,她们无数次面对面整理行李,一起商量到外地的比赛和住行,
阿水已经习惯了跟在两个姐姐身后,不管去哪里都觉得风景有致。
看着猫猫和朱淇两个人在商量着要不要带球拍、带多少盒球、多少块胶皮,阿水忽然感慨一句:“真希望以后能一直这样……”
虽然国家队的任务重、压力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40-150(第2/20页)
但不管过去多久,都会觉得人生中很难再有这样纯粹有热血的岁月。
朱淇想,老一代的徐冬、何千路他们,可能在某一个时刻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阿水是沪海的球员,她还没退役,沪海省就已经给她安排好了编制。
估计是怕再有别的什么省来跟自己抢球员,就像当初八一队把朱淇从江淮省要走一样,提前给阿水安排好了在沪海的工作。只要阿水退役,就可以回去无缝衔接。
而朱淇和猫猫就更不好说了,是留在朝京还是回地方队,就算都在一个省份但估计也不可能这样一直住在同一屋檐下,每天都能见到对方。她们也会有自己的新社交,认识更多人,总有一天是要分开的吧……
一想到这里,阿水连出去玩的心情都没有了。
以前年纪小,总觉得相处的时间还很久。
可随着猫猫过完27岁的生日,阿水觉得……反而有一种过一天少一天的感觉。
/
去朝鲜的时间被定在三天后,估计是朝鲜那边儿也要准备一下迎接客人,所以女队正常的训练还是要进行的。
自从和港队搭完之后,秦小八整个人的状态比之前提升了好几个度,训练结束之后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的训练心得。
阿水猜测,可能是森宇南继续回港队发展,秦小八也不想以后在赛场上碰面了后发现人家球技上升了好几个度,结果自己还原地踏步。
朱淇和秦小八都属于压力型选手。
外部压力越大,自己能激发的潜力就越多。
只是朱淇能自己给自己找压力,秦小八属于别人要给自己施压。
总而言之,高晓峰和石革很满意现在秦小八的自觉。
从早上的晨跑到上训结束、下午训练,再到晚上加练。
男队和女队各自在自己的区域里,有一种互相拿劲儿的意思,训练的时候没人说话,不管谁进了馆子也只能听到频繁重复的击球声。
因为这次朱淇她们一走要走一周,队里的训练又要回到之前教练们看着的时候。
朱淇怕这群小孩已经习惯了自己跟猫猫看着训练的氛围,就和猫猫给她们分派好了之后的每日训练计划以及自己从朝鲜回来之后的检查。
“每人每天四组往返训练拉球、定点击球、弧圈球二十组……等我们回来之后会拉一个女队训练赛,参与队内评选的积分制。积分最后的三名掉入一二队循环赛,如果在一二队循环赛里积分靠后,自动掉入二队,听明白了吗?”
猫猫面前一排女生,齐刷刷道:“是!”
旁边男队看着这一幕,十分感慨。
现在女队球员都更听猫猫和朱淇的话,连教练的安排都不一定执行。
真是倒反天罡了。
但看管女队球员训练,必定也会分散自己一部分精力。
朱淇这段时间感觉自己的体能也消耗了很多,确实不再是和十八九岁时的精力相提并论的了。
到了晚上,女队球员们都完成了自己的训练量,阿水带着几个女孩先去大众澡堂冲澡。
猫猫要跟教练们去开会,整个训练馆就剩下三两个球员在角落里简单休息。
宋临州也刚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准备关掉男队这边训练馆的大灯时,发现角落里的朱淇横在三个拼接起来的横椅上休息。
宋临州轻手轻脚走过去的时候,看到朱淇居然累得睡着了。
这段时间除了要自己比赛、还要看着秦小八和森宇南的男双训练,就算打完世冠杯也得安排女队球员们的日常安排。
她……看起来有些憔悴。
似乎是因为刚好睡在窗边,外面的风钻进来的时候正好吹得她额发微晃。
宋临州拿着旁边椅背上挂着的运动外套,给她盖在身上后,又蹑手蹑脚地关掉窗户。
旁边散落了一地的乒乓球,还有一堆喝空了的矿泉水瓶、补充体力的零食袋以及没拧好盖子的膨胀油瓶子。
宋临州也没把朱淇叫起来,知道睡眠是运动员唯一恢复体力的方式。
他默默在旁边收拾满地狼藉,然后在不小心踩到一颗球的时候,长椅上的小姑娘皱了皱眉,说道。
“阿水,你先回去吧,这里我来收拾。”
宋临州把球都归拢到塑料盆里,小声说:“她们已经回去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朱淇听到这个声音,困意全无睁开了眼。
她看到自己睡着之前还乱糟糟的训练场此时此刻干净如初,所有的球都放在了盆里、垃圾袋都被扫到了一边,塑料瓶也都装进了纸箱里。
她抓了下酸涩的眼睛,有些讶异:“你收拾的?”
“我看你挺累的,就顺手……”宋临州把塑料袋的口子伸手一扎,就准备拖走。“我去把垃圾倒了,你一会儿直接关灯就行。”
刚走到门口,宋临州忽然又折返回来,从兜里掏出来个东西递给朱淇。
“哦对了,这个给你。”
“什么?”
“BB机可以在朝鲜用。”宋临州递过来的一个巴掌大的塑料盒子,上面只有简单几个按钮,就连指甲盖宽的屏幕里也只闪烁着非常老旧的方块马赛克式字节。
朱淇觉得这哥怎么什么都有,这种寻呼机都快被诺基亚和大哥大给淘汰了,她都快忘了这个时代的眼泪。
这寻呼机也不是电话,而是早期的短信机。
要先给寻呼台发简短的信息或者数字,然后由寻呼台转播信息给要联系的人。
当年还有一些专门记录数字的小本本,数字谐音梗比如“520”等于我爱你“461”等于思念你的这种土味情话,最开始的起源也是因为寻呼机的存在被拓展开来。
如果想要告诉教练组,几点到朝京、几点去接,直接发数字就可以了。
对于不想要让自己国内一切事物流穿出去的朝鲜,这样的对外联系方式,朝鲜是能接受的。
见朱淇有些好奇,宋临州以为她不会用,就过去按了几下:“朝京的寻呼机总台号码是……”
等猫猫和教练们开完会过来找朱淇的时候,宋临州已经整理完一切拎着垃圾袋离开了。
两个人关上训练馆的灯,给大门上了锁,然后一起回寝室。
走在石子路上,看到朱淇手里握着个老古董,猫猫一下子就知道是谁给的:“大羚给你的吧?”
“嗯。”
“我说他这两天找这个干嘛……”猫猫笑道。“他今年也26了,估计我们会同一批退役……”
猫猫是目前国家队所有球员里年纪最大的,其次就是比她小一岁的宋临州和大熊。
只要运动员年纪一过25岁,不管是教练也好还是球员自己,都会考虑退役的问题。
但朱淇从来没听过猫猫自己提出过退役这件事。
不管是对猫猫来说还是教练组来说,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40-150(第3/20页)
觉得猫猫肯定还能再参加下一届利雅得,如果打完之后状态还不错,说不准下下届的洛杉矶也能拼一把。
但是听着猫猫这句话的意思,朱淇莫名感觉到了一种熟悉的惋惜。
这种感觉很像当初常红霞快退役时的状态。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你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朱淇淡淡道。
朱淇也一直觉得猫猫不是这么伤感的人,她的内心一直温柔而坚定。
但是运动员的身体自己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曾经医生告诉我,我最多只能打到18岁。现在已经过去了9年,早就够本了。”猫猫笑着说。
虽然做了手术,但是腰伤问题也日益加重,这次的世冠杯猫猫又身兼两项。打了女单不说,又带着露露打了女双,后面的几场比赛,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打三根封闭针。
哪怕是现在,猫猫的腰上也缠着大绷带固定腰部,防止让本就有伤的腰部劳损更重。
人在比赛失利的时候,都会有些自我怀疑。
猫猫也是人,她也有挫败感。
这一点,朱淇深有体会。
虽说朱淇的身体素质也让很多教练和球员羡慕,觉得她的身体属于不容易受伤而且有康复很快的类型,练了这么多年也就脚踝有些劳损。
但猫猫的身体,属于千疮百孔里更严重的对象。
从肩伤到腰伤到膝盖,几乎都快要到零件退休的年纪。
尤其是和朱淇打完佛罗里达州全乒赛之后,猫猫的状态也没有突破,全靠多年的比赛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支撑碾压外协。
再想到女队目前的后继之人,佐佐、佑佑的状态也有些飘忽不定,小铃铛今年也才17岁。
再想想朱淇17岁的时候,已经拿了自己第一块世运金牌了。
其实也不是下一届的球员资质平庸,而是朱淇的出现太耀眼夺目。
朱淇对猫猫说:“体育竞技当中的新老交替这么快,我们退役是早晚的事。但这个绝对主力的位置不能是我们让出来,而是要她们用自己的实力把我们打下去。”
就像当年……朱淇把常红霞挑下去一样。
猫猫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是啊……”
朱淇听出了猫猫的感伤和迷茫,她对猫猫说:“还有呢,你的华运会、亚洲、世界级金牌总数比我多四块。在超过你之前,我可不放你走。”
猫猫心中一热,二人相视一笑。
走在路灯下面的影子逐渐被拉长。
/
在动身前往朝鲜的时候。
朱淇她们的双脚刚落地,谁也没想到迎接她们的规格居然如此盛大……
142朝鲜之旅
◎那……有没有可能超越我们?◎
在来之前。
朱淇和猫猫都以为只是个简单的两队交流,就和当初美国队带着珠港、云湾队过来一样。
充其量也就是朝鲜队内部的球员们和教练们过来迎接一下,然后安排下住宿地方,以及每天的行程,再观摩一下朝鲜队的训练日常,然后坐下来进行一些学术交流之类的。
结果三个人从火车上下来,落地在踏入这片神秘国度的时候,就看到一望无际的果田里站满了身穿古典朝鲜服的男女老少,手里捧着鲜花朝着她们三个人挥舞。
所有人还喊着听不懂的欢迎贺词,虽然看起来有劳作之后的晒斑,但是每个人看起来眼睛都亮晶晶的,朝着火车头挥舞手里的花束和中国、朝鲜双国旗。
她们下了火车还要登上朝鲜队准备的接机班车,然后再开六个小时到平壤。
迎接中华队的乒乓球员,当地很多老百姓都自发组织前来。
因为来的时候,朝鲜队教练说希望她们三个能穿国家队队服出席。
朝鲜队不讲究西式的各种西装或者礼服,领导人穿的也是改版的中山装。
为了对于运动员来说,国家队的队服自然就是最正式的服装。
阿水一下车,就“哇”声不断。
来之前对朝鲜就充*满了好奇,虽说心理有过预期,知道朝鲜的人均GDP不如韩国,可能没有这个年代的韩国那样繁华又灯红酒绿的既视感。
但看着满眼绿油油的果田,长满了橘红色的橘子,风一吹也跟着微微晃动的样子。
再看着站在左右两侧,一排排看起来皮肤黝黑、麦黄、脸颊上还有圆润的高粱红,但是笑容灿烂、眼睛也很亮的朝鲜人。呼喝的时候,每个人都中气十足,看起来一点儿贫瘠国家的疲态也没有。
不管是男女老少,每个人脸上的神情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朝气。
很难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悠闲自在。
有很多人会拿“将军的恩情还不完”来调侃朝鲜。
但朱淇觉得……白头山家族确实把朝鲜人养得很好。
苏联解体之后,就连鸭绿江西边的老大哥都卧薪尝胆了一段时间,短暂地忍气吞声了两年,主动跟老美做生意。但金家一直不跟美国服软,顶着美日韩三家的虎视眈眈,宁愿自己啃几年土也要紧锁国门。
虽说人均GDP差吧、国民贫穷一点,但光凭劳动就有所得这一点就比很多国家好太多了。比如某印、某越、某菲……
阿水在火车上的时候听朱淇科普了一点白头山家族的各种事迹,在听到教育、医疗、住房这三个压在中国人身上的大山在朝鲜福利非常高甚至几乎全免的时候,小声说:“要是有人能把我和我以后的孩子所有的一生都安排好,从上学到后续工作到未来养老,没有任何生活压力,我也能‘恩情还不完’。”
朱淇扑哧,笑出声来。
阿水又问:“你说,未来有没有可能……朝鲜会超越韩国?”
朱淇想了想,站在“一碗水端平”的角度说:“肯定能,韩国一点话语权都没有,被老美拿捏得死死的,早就去雄了。一个个都是大树挂辣椒的小废物,哪儿能跟朝鲜军相提并论。”
“那……有没有可能超越我们?”阿水又问。
“那就不行了。”朱淇很坚定。
“为什么?”
“因为朝鲜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搞极端个人崇拜他们的太阳。”朱淇告诉她。“而我们的太阳告诉过我们,要学习他、成为他,然后超越他。”……
在短暂的欢迎仪式之后,有六对身穿童款朝鲜服的男童、女童给她们三个人各送了一份开得正艳紫红色花束和一顶毛茸茸的红色圆顶帽。
“哇塞,这是纯羊绒的。”阿水家里是做外贸服装生意的,伸手一摸就知道材质。“好暖和啊。这是什么花儿啊?杜鹃吗?”
“迎红杜鹃,朝鲜叫金达莱,朝鲜的国花。”朱淇小声说。“按理来说这种花的花期在四月份,这束花可能是专门为了迎宾培育的。”
有一组摄影人员,从她们落地就进行拍摄,看他们身上的衣服和标识应该是朝鲜内部的电视台工作人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40-150(第4/20页)
最后还跟她们一起上了平壤的包车。
朱淇之前也没来过朝鲜,很多信息也都是听别人说的。
本以为会看到一个很闭塞又诸多限制的地方,所有的行走都要完全受到监控。
可没想到在包车里面的朝鲜记者们十分热情,用带有口音的中文和三位来自中国的客人介绍。
“……这个是啤酒屋,是定喝酒的地方,在其他的地方喝酒,不可以~酒精度数并不高,很像中国的汽水,你们有啤酒屋吗?”
一位挂着红色记者工作牌的女记者,也十分好奇中国人的生活。
朱淇笑着说:“我们没有固定喝酒的地方,在家可以、在朋友家也可以、更多的时候喜欢在晚上吃烧烤的时候喝酒。不过我觉得你们这种固定喝酒的模式很好,这样的话可以让很多人克制酒精。”
被夸奖了的朝鲜记者十分高兴,又向她们介绍各种沿途风景。
有很多看起来颇为老式的剧院、礼堂、雕像,甚至就连街边飞驰的一些出租车和公交车,都看起来中里中气,有一种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建筑物风格。
但是看朝鲜记者的状态,对此时此刻朝鲜现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并发自内心觉得满足。
车辆行驶得很快,下午三点就到了平壤。
经过各种路线变动,外面的景色逐渐进入了一种让朱淇她们熟悉的体育局风格。
到处都摆放着各种体育相关的设施,有很多篮球场、足球场、排球篮、沙坑、标枪夹、单杠……
在来的路上,朝鲜记者向她们介绍:“朝鲜的所有体育项目都在一起训练,所以运动员们也都住在一起……”
阿水惊讶道:“所有吗?那场地是不是很大啊?”
但让阿水没想到的是,真正进入朝鲜体育训练基地的时候,这聚集着所有朝鲜运动员所在的地方居然也就只有两个天坛东路位置大。
从车上下来,朝鲜全队运动员也列队欢迎,每个人都身穿和朝鲜国旗一样的红蓝条纹运动服,整齐划一而又热烈地鼓掌欢迎客人。
朝鲜乒乓球队站在最前面,等朱淇她们一下车,朝鲜队总教练就上前一步和女队队长先握手,用中文说。
“欢迎你们,一路辛苦了。”
虽说见过很多大场面,猫猫在来之前也做好了心理建设,一定要体现大国风度,甚至在刚才来朝鲜体育馆的客车上也想过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如何如何促进两国乒乓球队的连接、如何如何进行后续比赛的探讨、如何如何互相学习之类的……
但这次毕竟没有教练带着,是三位球员自行出发。
作为三个人里面年纪最大、又是队长的猫猫,必须要担当起领队的作用。
朱淇听到猫猫的声音有些发颤,但还在极力保持冷静地说:“不辛苦,之后麻烦你们了。”
四面八方来迎接的人太多了。
密密麻麻,根本数不清有多少人。
几乎站满了整片操场。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欢迎整个国家队的规格,却用来迎接三位女队球员。
可以看出朝鲜队这次的诚意和热情。
在跟着朝鲜教练进入体育场内,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红布台。
朱淇她们三人站上去,先是合影留照,然后又进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
然后又是拿不下的各种手捧花、小礼物、以及帮助拎行李的随行工作人员。
之后她们三人又坐在台下,和朝鲜教练们都在第一排,朝鲜队还邀请来了儿童艺剧院为远道而来的三位中国客人表演才艺。
尽管听不懂,但朱淇还是被这犹如国礼般的接待仪式震惊了。
刚才在来平壤的客车上,朱淇询问能否查看朝鲜的报纸。朝鲜记者告诉朱淇可以看,但是要小心翻折,不能让他们领导人的照片上出现折痕。
在朝鲜的报纸上,朱淇居然看到了佛罗里达州全乒赛上,中华队三旗同升的照片。
还被放在朝鲜第二大板块的首页,占据了半张报纸的页面。
这张照片其实在中国国内也传疯了,“霸屏”了长达一个月,从央视到报纸到各大省队的宣传单页,堪称门面。
之前体育总局给女队做荣誉称号褒奖的时候,也在总部大荧幕里放过这张照片。
后来时隔多年,在未来球迷们考古的时候,还称之为世界名画的三人“人生照片”。
没想到朝鲜居然也刊登了这张照片。
朱淇看不懂韩语,但看现在迎接她们三个人的架势,大概率是极尽褒奖之意。
昔灵恩坐在第二排,朝鲜队队长的区域瞥。
她比任何人都要高兴,知道儿童剧院团表演得很卖力,作为观众应该给予最热烈的掌声,但还是控制不住想要把目光看向那三位身穿中国运动队服的女孩。
这种心情,就像是邀请自己最好的朋友到家里来玩。
想要把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展现出来,又担心照顾不周。
表演看完之后就到了阿水最喜欢的就餐环节。
其他国家队球员回到各自的训练场地,只留下朝鲜乒乓球队的成员们陪同一起前往食堂。
这个时候,朱淇才知道朝鲜队的建设居然只有六个人。
他们不分一队和二队,统称国家队。
但是全朝鲜的乒乓球运动员都在一起训练,算上地区性的运动员,这些类似省队的建设总共有二十多人。
国家队的球员看起来大概也都二十岁出头。
地区性的球员基本上都是十八岁及其以下的小球员,她们主要就是负责陪朝鲜国家队的球员训练,然后提升自己的实战水平后进行朝鲜内部的大循环赛,最后再通过国家队的内部筛选然后才能被送往外面参加比赛。
坐在食堂里,准备就餐的时候,阿水早就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
本身在火车站就没吃到什么东西,全靠阿水从国家队带来了一些面包充饥,现在看到什么都觉得是国宴。
朝鲜的经典菜系就是以荞麦面为主食搭配上各种素菜丝点缀做出来的冷面,因为荞麦方便保存,在战争时期是主要食物来源,而且也不需要加热就可以直接吃。
工作人员将冷面端上来的时候,朱淇看到上面还飘着一层冰块,但往下面翻抄的时候有牛肉片和火腿丝外加一些绿莹莹的扁豆和花生。
朱淇和猫猫还在细细品尝,阿水已经开始大口往里面炫了。
这种面的口感酸酸甜甜,吃起来和东北冷面差不多但是口感更劲道,很耐嚼。
朱淇也感觉猫猫第一次作为主要领导人带队去国外参观有些紧张,在和朝鲜队教练交流的时候还有些拘谨,说话都没有在国家队的时候快速了。
这也怪不得。
朱淇来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但现在对于猫猫来说也是件好事,朱淇也能感觉到任心华想要培养猫猫当之后的教练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40-150(第5/20页)
组接班人,如果这样的话以后带队外出交涉,也是早晚要经历的事情。
阿水就比较放松了,丝毫没有在别人家里做客的约束感,连炫两碗冷面,看得旁边朝鲜教练哈哈大笑。
朱淇知道她是真的饿了,而且这冷面很有地方特色,酸甜口调整得很好,再搭配一些朝鲜凉菜也非常开胃。
饭吃完了。
由昔灵恩做东,带着她们三个前往住宿的地方。
和朝鲜女队住在一起,但是单开了一个房间。
屋子看起来有些小,不是国家队那种套间而更像是军队的上下铺。
其他人六人一间,朱淇她们这个屋子也有六张床,但只让她们三人居住。
朝鲜队的女孩们很有分寸感,虽然在来的时候一个个看起来都对朱淇她们很好奇,但是不像国家队那群皮猴子一样趴在门口围观,而是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里。
朱淇和阿水在房间里收拾行李,猫猫在外面和朝鲜教练商议接下来七天的工作安排。
阿水吃饱喝足了,摊在床上兴奋道:“没想到朝鲜是这样的,感觉和我们现在很多小市区差不多,但是这里的人看起来都好有精神劲儿啊。”
朱淇表示赞同。
之后的安排就比较熟悉了,基本就是两方一起训练,然后进行一些拉球切磋。
中间还安排了两天,朝鲜队邀请她们去自己家的野生动物园参观,还请来了马术老师让她们三个人进行马术练习。
朱淇没骑过马,但是有马术老师在前面牵着绳,她也就是坐在马上溜达了一圈。
朝鲜队也不敢让她们真“飚车”赛马,毕竟初学者骑上去肯定会摔。
运动员都很金贵,万一摔着碰着,可不好交代。
但阿水玩得非常开心,一会儿摸摸马、一会儿喂喂羊、一会儿又抓一抓长颈鹿的背,颇有种乐不思蜀的意思。
玩够了,也到了训练的时候。
作为中华队的代表团,三个中华队的球员和三个朝鲜队的球员互相一起训练。
一到朱淇开始训练赛的时候,四面八方就堆满了围观的人群。
里三层外三层。
一天练下来,这个训练量居然和国家队有的一拼。
每天晚上居然还有背包行走,要比国家队更偏向军事化管理。
昔灵恩因为刚做完手术,现在处于恢复期,教练组不让她上训就跟在旁边负责陪朱淇她们,顺便充当翻译的作用。
朝鲜国家队的球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各个都是精英。
朱淇和猫猫好歹也是参加过三大赛、而且拿下过无数荣誉的超顶尖选手。
但是这些朝鲜女孩在和她们训练拉球的时候居然完全不怵,一上手就能打。
还有一个打法风格和猫猫非常相似,大概率是精心研究过猫猫的风格,留在朝鲜队里给主力们当训练的对象。
还有几个球员,想要跟朱淇学习拉弧圈球,朱淇也没藏技,指点了几句。
“拉弧圈球的时候不要用球拍中间点去摩擦球,用拍顶。拉的时候要快、要迅速,要手指发力……”
很多时候,对于天赋型球员来说,不需要讲太多,只要一句话就能让对方开窍然后球技上升一个台阶。
虽说是学术交流,但毕竟中华队和朝鲜队未来在赛场上也是竞争关系。
朱淇这样坦诚大方的技术传教,让朝鲜队教练们赞叹不已。
作为回馈。
朝鲜队教练发现阿水的打法和昔灵恩接近。
一开始就是按照昔灵恩的倒拍打法训练,后来又延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球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