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2 / 2)
“你看他的站位,和接球的时间点。”阿水侧首对坐在自己左后角的佐佐说。“他现在站在中远台的位置,就是为了在球从上升点下落的时候找一个球速和旋转都最弱的时间点进行回击。再加上对球的掌握,能够让他们把球再重新拉回到球桌上。”
港队把球打过去、然后对面从中线打过来、港队再接球。
白球在球桌上面呈现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路径。
央视解说当中也跟着评价:【整个“三角战术”非常成型,明显是对麒麟组合进行过专项研究的。港队两个人在搭配接球的时候,对球的落点掌握也非常细腻,而且还能控制球的来向,所以只要朱淇或者宋临州在接中线球给上旋球的时候就会被港队的下一个人反手挑打。】
打着朱淇和宋临州的身形挪动时间差,频频得分,拿下第四局。
中场休息。
所有人看着屏幕,双方球员走到自己家教练面前,一边拿毛巾擦汗一边听教练聊对战思路。
虽说中国内战不分配场外指导,但是港队教练认为自己家球员第一次打入了世界级的决赛,怕黄嘉嘉和森宇南拿不准还是要求分配场外指导,任心华就同意了。
徐冬对朱淇说了很多,朱淇也没见过港队在这次混双比赛里用过这个三角战术,估摸也是专门为他们俩准备的新战术。
第四局打完,朱淇脑子确实有点儿乱。
因为这是在比赛场上难得一见的,她跟宋临州被对手牵制。
喝了一口水。
还是徐冬特地买了个保温袋,在里面装着冰水。
冰冰凉凉的液体顺着喉管灌入,朱淇的脑袋也清晰了一些。
很多人都说他们是世界第一混双,但也是在很多次丢分和失分中找出来的默契。
其实在麒麟组合刚刚搭伙比赛的时候,因为一开始默契度不高,经常会被一些老搭档、老球员在对面压着打。后来在国内比赛打得多了,两个人手也顺起来了,被放出去打亚洲比赛的时候就顺利多了。
这个场面忽然就让朱淇想起来他俩刚组队的那段时间。
他们也曾经有过跌跌撞撞的磨合时间。
那段时间因为两个人步伐不熟悉、球路不熟悉、再加上又是左右手搭配,虽然在护台方面有优势但实际上左右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系。
右手都是抽球、左手更擅长拨球。
打过去的球连飞动的弧线都有明显区分。
每次遇到的对手都不一样,也会有一些千奇百怪的战术,以及针对他们的各种打法,可还是经过一场场比赛这样磨合下来了。
“没事儿,一会儿我跑快点,给你留反应的时间。”宋临州拧上手里的水瓶,看了一眼暂停时间,还有最后三秒。
裁判已经做出手势,让双方球员尽快入场了。
朱淇补充好体力之后,脑袋在短暂的半分钟里也想好了后续的步骤。
确实应该尽快抛开,但不是只有宋临州一个人跑……
在大比分被港队拉平的情况下,对于中华队来说其实很有压力,因为前期扩大的优势已经被港队追了上来,除非第五局也能拿下不然的话后面的场次只会更艰难。
第五局开始,依旧是港队占据锋芒。
黄嘉嘉这段时间不见,球技也暴涨了很多。
大概是因为港队只有黄嘉嘉一个女球员独苗苗,虽然后面又加入了一位女球员,但之前基本上都是在跟港队男球员一起训练。她的球风很像男球员,都是以前三板技术为主,而每一个球都在削球的基础上加了一些弧圈球的强旋转。
这种能强行改变旋转然后塑造弧圈球的打法,也就只有黄嘉嘉能打得出来。
朱淇和宋临州一开始也想过用躲球的方式,来给另一个人塑造击球的空间,但是后来发现这样不行。
因为朱淇弯腰躲球的时候,发现球是往下沉的。
球是下旋转。
宋临州想要捞一把,结果打过去的球也是下旋球,要不然触网要不然就出台,还有一个不小心打到了朱淇的身上。
朱淇一听宋临州接球的声音,就知道这个球估计悬了,结果后肩膀传来“啪”的一声,她无奈地揉了揉被球打到的地方回头看到宋临州一脸歉疚。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看台上传来一阵哄笑。
他们很爱看这种乐子。
朱淇摆了摆手表示没事。
这样不行。
朱淇觉得自己打过去的球够转、够快了,但还是能被森宇南四两拨千斤地给捞回来。
这小子基本功确实扎实。
思来想去,朱淇看了一眼旁边裁判台子上面的计分板。
【第五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6:9黄嘉嘉/森宇南】
港队再拿两分,这局就拿下了。
旁边很多人看着,每个人都流露出对比赛结果的期待。
其中有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站在球桌对面,一直喊着ShuKong(珠港)Go!Go!Go!
估计是看不惯朱淇昨天这么嚣张的一些人,这会儿赶来准备给朱淇喝倒彩了。
朱淇理都懒得理这群人,一群浑身长满毛的白猪。
但看台上的另一批人开始纷纷瞩目,韩国队这次的混双早早被淘汰,都没挤进四强,隔壁的铜牌赛结果也出来了,朝鲜队【4:0】拿下日本队,光速下班耀朝国威。
朝鲜队的几个人一边在旁边等着换领奖服,一边看冠军争夺赛。
瞧着港队步步逼近,昔灵恩也很想看看中华队会做出什么反应来绝地反击。
荧幕里面展现着双方球员开始换边,在短暂的走动过程中,朱淇在宋临州的面前做了一个食指和中指并拢的手势,暗示宋临州要进行战术调整。
只是一个手势,宋临州立刻秒懂。
他开始俯身准备发球。
对面两个人紧盯着宋临州捧着白球的手,以及宋临州的挥拍举止。
看起来和之前每一次发球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球打过来的瞬间!
朱淇和宋临州的跑位出现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变动!
之前的跑动基本上都是左右变动,因为朱淇不擅长远台,所以很多远球都是宋临州来处理。
但是这样也被港队抓住了身形切换的弱点,所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60-170(第7/18页)
朱淇和宋临州开始前后跑动!
这个战术之前朱淇和宋临州和日本队比赛的时候也用过,森宇南之前翻看朱淇比赛的时候知道,但根据朱淇这段时间的表现,以及朱淇在双打里面的各种战术来看。
中华队并没有继续坚持这个前后跑动的战术,而朱淇也没有表现自己的远台技战术,所以森宇南以为麒麟组合已经放弃了这个前后阵容变化的战术。
现在再一看,朱淇和宋临州的配合非常完美。
朱淇打完之后迅速向后倒退,而宋临州立刻跑到前面,因为不是左右切换所以两个人没有身影重叠的地方。
而远台球,朱淇基本上也以防守确保能上台为主。
她虽然不擅长处理远台球,但是保证球能上台还是可以的。
“啪!”宋临州挑了一个长球过去,打破了港队的三角战术。
一个角出现了裂纹!
“噢噢噢——”国家队纷纷站起来,犹如人海般欢呼雀跃。
朱淇和宋临州奋起直追,连拿三分。
黄嘉嘉和森宇南感觉到了压力,但凡他们想要进攻,那就得给球加足了摩擦,不然的话就容易下网自/杀。
可这个时候,偏偏朱淇和宋临州两个人开始疯狂奔跑,不再强求给球增加太多的旋转,而是让球飞起来的速度变得更快。
这样一来,港队两个人给球增加摩擦的时间就不够了。
第五局再一次被中华队拿下。
【大比分,朱淇/宋临州3:2黄嘉嘉/森宇南】
到了中华队赛点。
“好硬喔。”黄嘉嘉脸上的五官皱巴巴的,走到教练面前苦哈哈地说。
她感觉朱淇好像没有什么瓶颈期。
从一开始知道有朱淇这个选手开始到现在,每一场比赛都能看到朱淇的进步。
所谓站在金字塔顶尖,就是如此了吧。
“最后一场了,顶住。”森宇南说完之后,自己都觉得这句话有些泄气,好像自动认为下一场就是生死局了。
心中有些不甘心。
作为运动员,谁不想取得最高的那份荣誉呢?
而森宇南不知道的是,非常刚好的朱淇也对宋临州说了同样的话:“最后一场了,必须拿下。”
宋临州也顾不得想别的,不管朱淇说什么,都忙不迭地点头。
接下来的四个人,将会拿出自己所有的看家本领。
竞争乒乓球赛事里第一块金牌。
朱淇把所有的绝招发球全部都亮了出来,弧圈球各种系列都招呼了过去,反手弧圈球也衔接着向对面抽杀。
乒乓球像个小炮弹似的,飞来飞去,犹如战雷轰鸣。
宋临州跟在后面跑,补上朱淇所有位置空洞。
虽然乒乓球被改大了之后,附身爆冲就很难拉死人,但实际上用尽全力、用全身力量去灌溉、发足所有最后一搏的球去拉,还是可以拉死人的。
宋临州自从改了直板横打之后,就开始苦心钻研正手体系。
虽然反手对于他来说几乎相当于没有,但他的正手现在完全称得上是世界顶尖水准。
所有人看着那位场上唯一一位左手持拍的运动员,将整个身体绷紧犹如一根棍子,从左至右横扫出去!
嘣——
这个声音又沉又闷!
光听声音就能知道这个球的力道和速度能有多快!
虽然现在还没有球速测速仪,但光凭肉眼已经不能看清球的运转路径了!
可是!森宇南居然能在球的落点位置等着!
然后!反手!扬起!一个反抽泄力!把宋临州的附身爆冲同样用力化力给抽了回来!
太惊人了!
解说已经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这一个回合的拉扯!
现场从宋临州俯身爆冲发出第一声尖叫,然后在森宇南抽球泄力的时候发出第二声尖叫!4
森宇南打过来的这个球太刁钻了!
几乎是搏杀球里面最高难度的大斜角防御!
球的落点几乎贴着球桌的白边!
然后直直地朝着远处冲了出去!
不可能的。
根本不可能再接住!
这一分是港队的了!
可是!
所有人看到朱淇一个大撤步!同样身体后仰,伸出手臂施展了一个非常极限的远台捞球,给球加足了超强的旋转让球以一个极其曼妙的弧圈路线又起死回生般飞回到对面的球桌上!
然后!
直飞冲天!
随后,场外爆发出了第三声最高潮的尖叫!
所有人几乎站了起来,高声大喊。
【朱淇极限救球!】
【这一个球为乒乓球队斩获第一枚金牌!】
【世界第一混双!实至名归!】
【第六局小比分,朱淇/宋临州13:11黄嘉嘉/森宇南】
【大比分,朱淇/宋临州4:2黄嘉嘉/森宇南】
赢了!
赢了!!
宋临州手撑着地面,还保留着俯身爆冲的姿势,膝盖抵在地胶上,汗水沿着额角和下颚滚滚滴落。
他在看到森宇南反击的时候,有一瞬间心脏漏了一拍。
他以为自己这分没拿下,还没来得及愧疚,就看到另一道红影像烈火燃烧般横空出世。
光影倾撒在她的身上,她的额发也被汗水浸湿,但双眼有些泛红,像是一个杀红了眼的将军。
朱淇的孤注一掷,为她获得了满堂喝彩。
她在确定球落地得分之后,露出了非常灿烂的笑容。
一只手伸到了宋临州的面前,宋临州伸过手的时候,朱淇把宋临州从地上拉了起来。
两个在诸多赛场上浴血奋战的球员,十年来第一次小小地拥抱了一下。
朱淇对宋临州说:“恭喜你。”
宋临州也同样对朱淇说:“恭喜你。”
就像他们第一次拿世运会冠军一样,向对方道贺拿到了自己人生第一块世运金牌。
现场彻底炸开了锅。
朱淇和宋临州同时接过任心华从看台上递过来的国旗,平摊在两人面前朝着所有人招手鞠躬。
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统治,在时间的流逝中向所有人致谢幕词。
165利雅得世运会-女双
◎阿水长大了,她也可以带小球员了。◎
混双第一块金牌拿下之后,很多想要看乐子的外国人短暂闭嘴了几天。
在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你看不惯一个人,但是又没有办法把她打下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60-170(第8/18页)
而国家队其他人也感觉到,很多外协记者或者工作人员在面对中华队的人时,态度稍微改变了一些。
之前迎面走来的时候,对方似乎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让道,只会横冲直撞似的冲过来逼迫对面的人给他们让位置。
而日本、韩国那边的人也就点头哈腰的给让了。
但中国人也直挺挺撞上去,主打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
除此之外,在混双比赛结束来采访朱淇和宋临州的时候,昨天的男记者居然没有来,也是奇了怪了,朱淇还等着进行第二轮嘲讽呢没想到对方没给自己这个机会。
而其他记者们也表现出了对朱淇的诚挚态度,不知道是不是当天晚上现学了几个中文单词,磕磕巴巴地在朱淇面前进行单词组合。
“你、比赛、那么、结束、影响、比赛么……”
朱淇辨认了半天才知道问的是她这次比赛进行得如此顺利,但提前透支体力会不会影响后续比赛。
在这个年代,中文普及度极低的时候让这些老外说中文也确实有些难为他们了。
但朱淇纯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缩短自己接受采访的时间,也懒得跟这些老外打哈哈,很不喜欢他们过分夸张的交流方式。有的时候坐在采访席上都在想,如果这个时间点留给她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多好啊……
好累哦。
虽然混双打完了,但之后还有一系列别的赛事。
紧跟着要开始的就是女双和男双。
朱淇也开始准备自己的单打赛事。
这次参赛的外协球员里面欧洲那边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熟人,亚洲这边的更多都是一群新面孔,只在一些亚洲小比赛里面看到过,基本上都是这些亚洲队各自培养出来的一些小球员。
不管是谁都能感觉到,日本队现在也出现了人才断层。
唯一一个打得还不错的,只有男队的松风一斗。
这个曾经短暂把冠军从中华队手里夺走的琉球人。
不过松风一斗也参加了三届世运会,他和大熊同龄,现在也处于身体各方面问题爆发期,即将退役的阶段。
有几次赛前训练的时候,朱淇还看了一眼日本队的训练,发现松风一斗旁边围满了各种体能老师、队医和教练。一副只要松风一斗露出不舒服的表情就立刻围上去的样子,势必要守住这个日本队唯一的独苗苗。
在原香不打了之后,日本女队也没有了什么特别出色的人才。
有的时候觉得世界真奇妙。
在朱淇曾经的回忆里面,日本队、俄罗斯队和朝鲜队一度成为乒乓球各种赛事里面的前三名。
那个时候日本队也算是风光无两了,各种奖牌拿到手软,好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体育大国,还各种拉踩旁边的中国。
现在这样的状况不会再发生了。
朱淇回头看着旁边训练的几个国家队小球员时,瞧着她们一下又一下挥动球拍,年轻又稚气的模样却全神贯注。
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十年前。
自己刚进国家队的时候。
那个时候朱淇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如何,自己能不能代表中华队参加比赛,更不知道能不能实现大满贯,只知道一点点摸索球技。
那也是中华队最脆弱的时候。
常红霞和丁舒舒濒临退役、金莉莉状态起伏不定、猫猫右肩伤时常复发。
男队就更不用说了,就剩一个刚做完手术状态还没完全恢复的高晓峰,以及技术进入瓶颈的大熊。
很多人都说,那一年是外协最容易摧垮乒乓长城的时候。
可后来……
一个女孩的横空出世。
完美地承载了中华队最艰难的那段时间。
/
女双进行得也很顺利。
虽然中间因为佑佑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出现了一些不敢出手和不习惯的现象,导致有几局出现了一些失误。
但好在阿水现如今也算是身经百战,有很多比赛的技战术和调整心态的方法,一直在帮佑佑找节奏。
两个人一下接着一下,互相配合、互相拉扯、互相挪动、互相帮衬。
随着场次的增加、得分的增多,佑佑也开始适应赛场环境,整个人进入状态之后就发挥了她的个人优势。
猫猫在旁边看着,也深感欣慰:“佑佑的神经反应速度一直都是队里的佼佼者。”
朱淇点头:“是啊。”
像朱淇和猫猫这类顶尖球员,因为平时训练量极多、肌肉记忆已经形成。
当球高速运转的时候,身体会比神经先做出反应。
很多时候都是一边打一边想战略。
但是佑佑感觉脑子更快于手,一般这样的球员会偏力量型,偏偏佑佑的摆速也很不错,整个技战术都属于摆速流选手。
也算是有自己的一项小天赋了。
旁边的佐佐看着,有些羡慕。
很多时候差距就是这样被拉开的,就像是田径赛事的跑道,有的人看起来超越了你一个身位。
但实际上领先就是领先,如果想要反超,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反而二者之间的位置,还有可能会随着越来越大。
前面的人遥遥领先,后面的人想要再超越,难于登天。
自从国家队开始流行弧圈球之后,很多左手也开始加大这一方面的技战术,阿水和佑佑搭配得得心应手,接连得分。
对面是两个雅典队的女球员,在曾经也算是乒乓大国的雅典队来说,中华队就是反超自己的那个竞争对手。
现在想要从中华队手里再夺走这份荣誉,是再也不能了。
阿水死守在中台的位置,走的又是左手旋转流,中间还夹杂了几个右手球,把对面两个雅典球员打得晕头转向。
右手球对于阿水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特色。
现在很多外协都会戏称阿水为“双枪小姐”,来形容阿水可以左右手打球这个形象。
虽然阿水一度觉得这个外号有点土,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老外特别喜欢看花活,对于很多中规中矩、暴力对暴力的比赛来说,如果一个球员能打出别人不可能打出来的“有戏剧效果”的球,会对这个球员印象深刻。
阿水在国外的知名度也不低,粉丝不比朱淇和猫猫少。
喜欢阿水的球员大部分都是一些外国的小孩子们,因为阿水的形象比较爱说爱笑,符合情绪外泄的老外们。不像朱淇,总喜欢板着脸,看起来不太好交流的样子。
来看女双的球员,大部分都是阿水的粉丝。
朱淇坐在看台上,老是能听到四面八方的人在“喵!喵!喵!”,听得她一头雾水,结果猫猫一说朱淇才知道,说的是阿水的名字方淼。
阿水一用右手球,场外就欢呼一片。
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160-170(第9/18页)
一次,叫一声,也不管得不得分,这群老外就愣叫,主打一个情绪价值给满。
最后阿水和佑佑很快结束比赛,成功晋级。
男双也成功出线,可以准备下一轮比赛。
在比赛结束准备退场的时候,朱淇还看到阿水在跟佑佑喋喋不休说着刚才比赛的一些问题。
“刚才那个球其实你可以下手的,更果断一点,左边的位置已经被我全部防住了,她不可能打得过来。”
“还有第三局的第三个球,你是有一个小失误的,就是不应该反手抽她,如果那个时候给一个前冲球效果会更好。”
“其实世运会比赛和其他的比赛没有什么不一样,放开了打……”
佑佑在旁边听着一直点头,她一边擦汗一边跟在阿水的身后。
朱淇看着她们两个人离开的样子,尤其是阿水现在可以独当一面,觉得很是欣慰。
以前阿水打比赛的时候总是跟在自己和猫猫的身后,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说阿水的打法特殊,没有什么进攻性。在队里只能做陪练,但阿水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赛道。
其实练习右手球,不亚于港队森宇南放弃自己的直板从头开始练。
右手和左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看起来好像都是把球打到对面,但实际上右手和左手要思考的东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反方向。
用力不同、给球的摩擦不同、击球的时候拍型不同……稍微有一点点不同,打过去的球效果也完全不同。
更何况阿水还是特殊的长胶打法。
本身就有长胶的逆旋转体系
朱淇也是眼睁睁地看着阿水从最基本的挥拍开始练习,从十五岁那年一直练到现在,才能让右手球的上台率高一点。
正想着,阿水在路过中华队这边看台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朱淇这边的位置。
朱淇冲她点点头,说了一声“打得好”。
阿水弯了弯唇,笑容灿烂。
女双一路绿灯,成功打进决赛,然后又以【4:1】的成绩赢了法国女双,获得中华队乒乓球组的第二枚金牌。
朱淇注意到,任心华在观看比赛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
朱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任心华和自己有了同样的心境,就是一天天看着长大的孩子,在自己的赛道里闯出了一片天。
阿水长大了,她也可以带小球员了。
紧跟而来的好消息还有一个。
本来因为参加世运会,教练组收走了球员们的手机和其他通讯设备,要求球员们全身心备战世运会。
在双打系列都取得了好成绩的情况下,任心华把手机返还给了球员们一天,说可以联系下家里人报喜。
阿水那边电话刚打通,就听到妈妈说:“我们调解成功了,他签了分期还钱的协议!”
好像是律师帮阿水妈妈找的证据太实锤了,前夫那边的律师看了之后,说没赢头、上了法庭也是败诉。所以阿水爸爸就主动跟阿水妈妈庭前调解了,没有走到开庭的那一步,阿水妈妈也抹除了一些零头,只让阿水爸爸返还一百五十万。
二人达成了协议,在调解书上签了字,分24个月分期还清。
阿水妈妈也在自己名字那一栏签了字,给这段不忠诚的婚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阿水知道之后,反而心情非常平静。
没有钱追回之后的痛快,也没想过阿水爸爸要怎么凑够这些钱。
她只有如湖面般波澜不惊的平静。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到了朱淇说的那种“不会因为这个人的一切行为产生情绪变化,因为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世界之外的人”这种境界。
也许是的。
那个人的死活都与她无关了。
双打系列的比赛结束了。
再之后……就是单打。
朱淇一点点抹平胶皮上的纹路,感受着海绵的韧劲儿和反弹力。
掌心发热。
166利雅得世运会-女单
◎这个旗,就这么扛。◎
混双、女双、男双都拿下了之后。
队里一片喜气洋洋,前期打顺了之后教练们对后面的单项和团体也充满信心。
但有点儿眼力见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任心华似乎不太开心,她微微皱着眉头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孩子们在前面说说笑笑地走着一言不发。
佛爷以为任心华身体又不舒服了。
人啊,毕竟上了年纪,身体里总会有一些伤病。
整个世运会又要全程高度精神紧绷,对身心的消耗自然更大。
但实际上任心华是对女双出现的一些问题,感觉到担忧。
尽管石革是男队总教练,但是也观看了女队的双打比赛,搞不懂任心*华在担心什么:“阿水和佑佑不是表现得挺好吗?阿水的右手球上台率越来越高了,放眼整个乒乓球历史,都找不出来一个能两只手打球的人。佑佑虽然还年轻,但是打得还挺稳……”
就是因为这个。
任心华已经开始想四年后洛杉矶的世运会了。
这个时候,她必须跟这两个男女队主教练聊一聊后续的安排了:“猫猫退役之后,就意味着下面的小球员要顶上来一个。从目前的小球员来看,这些球员的发展都差不多,在家里打的时候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是一到外面的比赛就开始露怯。就比如这次的佑佑,前期出现了很多失误,所以证明了这些小球员怯场的情况依旧存在。”
然而外协们虽然看起来被中华队压了一头,但是心态方面要比小球员好很多。
现在外协们打不过中华队,是因为现在出去挑大梁的是朱淇和猫猫这样的球员,但四年之后就不一定了。
还有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上面的这些球员太强了。
对下面的球员有一定心理压力。
四年,会发生很多事情。
国家队里的球员可能会换两批,现在看起来备受期待的新生代球员很有可能在四年后技术直线下滑。
其中也包括任心华。
体育总局那边的意思是,让任心华带完这次利雅得,就要准备退休了。
退休之前,肯定要先找到自己的接班人才能走。
其实国家队教练组还有一个副总教练的职位,要跟任心华这个总教练一起搭配管理球队。
但是因为当初打完慕尼黑之后,任心华做完肠胃手术回来时发现队里到处都乌烟瘴气、山头门立。
那段时间,任心华几乎把自己百分之八十的精力都用于整顿风气上了,训练也没有来得及多抓,导致那段时间国家队几乎没拿过什么冠军,外界也一度传来了中华队不行了的各种传言。
内忧外患,所有外协虎视眈眈。
都想要夺取乒乓大国这一宝座。
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