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 180-183

180-183(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死神的微笑之人间情多 身为coser的我要在二次元薅羊毛 老公,搏击吗? 敌敌畏爆改虫族星系 点满魅力值后穿进无限游戏 眉姐:叫我小男人的那少妇 杀手哪有这么萌 爱情强迫取分 真假少爷携手出柜了 兄弟,你老婆好香

这样一张普通的脸,唯独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双眼睛的确给这张脸增色了不少,可也仅仅将普通变为了耐看,还算不上美人的程度。

对于见惯了美人的许晏来说,这张脸的确没什么可以欣赏的需要,可他还是抑制不住地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这个小姑娘如此坚定地要给沈旭初治病了?

难道说他二人真有医治惊悸的奇药?

许晏猜了许多种答案,可似乎都不对,好奇不由又加深了几分。

“到了。”

推门而入,女孩在许晏的示意下踏进了卧房,房间里门窗紧闭着,只有一个仆役贴身伺候着,屋子里有些昏暗,女孩走得有些慢,似乎很是犹豫。

第183章 终化虚无(二)

沈旭初醒来时已经是三日之后, 他喝了药后,就想见见自己的救命恩人,却得知恩人已经离开, 他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180-183(第4/6页)

叹了一声,颇为惋惜。

“季安,这是那个小姑娘留给你的。”

许晏将一张麻纸交到了沈季安手中,上面是用小篆写着“故梦长安,望君珍重” 八个字,沈季安看着字迹很是熟悉,跟记忆中那人的笔迹融为了一处。

“她走多久了?”

“已有两日。”

“可说了要去往何处?”

“不曾。”

沈旭初刚刚悸动的心又沉了下去,他素来不信什么神鬼之事,如今他却是希望真是那人归来,虽未相见, 到底知道是她就好。

“季安?”

许晏瞧着沈旭初的面色并不是很好, 刚刚苏醒,面容之上还带着病色, 目光落在那张麻纸上,很明显他的思绪已经不在此处。

“士居, 北朝那边是如何处理阿玖丧事的?”

“听闻追谥为文昭皇后, 葬于平陵, 太子以人子为后服丧, 魏帝亲自手疏皇后德行, 命令史官为其作哀策叙怀, 以汉家礼仪归葬。”

沈旭初点头笑了。

那人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那些当初未曾说出口的告白也没机会说了, 那三年的等待也不过是一场虚妄罢了。

多年前, 他曾对着滔滔江水立下誓言, 终有一日,他要带着心中那人归乡,如今确是再也不难了。

“琼之,你终究还是不曾放下吗?巧得是,我也不曾放下,难道你不知吗?你是知道的,我知道你是知道的。否则你怎会将书托付于我,终究这天下只有你我彼此是知己。”

沈旭初面对滔滔江水,心中涌出无限凄凉古意,他想起了当年从南朝归来的那个稚嫩的沈季安,那时他失去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我知你□□山川,便游览南山北川,写下沿途所见;我知你酷爱清音,便深入幽林,谱下清雅之曲;我知你素喜素卷诗话,便铺卷挥墨,写下诗情墨意。”

沈季安曾等了邵琼之三年,为她写下无数相思曲,只望有朝一日能亲自唱给她听,可惜的是,那些琴曲再无知音。

迎着江风,沈季安眼角滑过一行清泪,他知道自己纵使实现了年少的抱负,那个人也看不到了。

“士居,这次回京,我就要去益州了。”

“为什么?”

“蜀地动乱,我已自请去平乱。”

许晏看了一眼沈季安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是沈季安的选择。

“阿玖去世的消息要告诉老师吗?”

“说吧,就算你我不说,早晚也会知道的。”

对于他们来说,邵玖更多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小师妹,而不是北朝那个母仪天下的文昭皇后。

沈季安回京之后,去见了自己的夫人,将邵玖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她。

长乐长公主默然无语,让人取来了当年沈季安从北朝带回来的那对耳坠子,道:

“孤知郎君素与邵氏亲厚,故而一直保存着,如今她既然故去,又托你重任,你自当好生保管,勿负所托。”

“公主不疑?”

“有何可疑?斯人已逝,郎君终不过是空念罢了,孤与季安为夫妻,夫妻之间,自当亲密无隙。”

长乐长公主笑了笑,她看着沈季安,没有去追问沈季安和邵琼之的旧情,早在当年建康时,她便知他心有所属,这么多年夫妻情谊,她相信沈季安不会辜负她的。

“臣多谢公主厚爱,臣待阿玖,如亲妹,是知己之情;臣侍公主,是君臣之礼,夫妻之情。”

沈旭初很明白自己应该做出何种抉择,他与邵琼之,注定做不了夫妻,只能是知己。

隆安四年的那个年节,京中一片肃然,文昭皇后崩于含章殿,停大小祀事及乐一年,停嫁娶百日,帝甚哀之,不听政一月有余,令丞相王蒙总百司,理天下事。

昔日文昭皇后重病之时,刘瑜曾亲祈南北郊、宗庙、社稷,分遣侍臣祷河岳诸祀,靡不周备,文昭皇后的疾病没有痊愈。

后文昭皇后疾病愈笃,又大赦其境内殊死以下,为文昭皇后祈福,奈何天命如此。

待文昭皇后身死,帝亲为皇后服丧一年,着素服三载,常登临长秋寺,望平陵痛哭,思念亡妻,后每值祭日,帝都亲临拜祭。

文昭皇后无子,帝命太子为后服丧三载,又特封长公主刘茜为永安长公主,继于文昭皇后名下,为文昭皇后守孝三年。

文昭皇后弟子梁氏,特封为宣阳乡君,为文昭皇后服丧三载。

帝常对身边人道:

“皇后身前待朕甚为敦厚,朕常思之。”

左右固劝乃解。

当日文昭皇后薨逝,停灵于含章殿,帝居含章殿悼念皇后,辍朝一月,众人皆不敢劝,唯丞相王蒙闯宫,以死劝谏,帝方重理政事。

“丞相,陛下已经吩咐了不见人。”

“滚开!”

王蒙看着阻止自己的孙宪忠,已经顾不上什么尊卑有别了,便要强闯含章殿,宪忠不敢将人放进去,强硬阻拦,王蒙拔出佩剑,直接架在宪忠的脖子上。

“你不过是一宦者,安敢阻我面见陛下?莫非是存了不臣之心!今日我便除了你这阉宦,再去面见陛下请罪。”

宪忠当即就跪了下来,被吓得两股战战,这个时候,殿内传来刘瑜的声音。

“子慎,你进来吧。”

王蒙冷哼一声,进入殿内,发现王蒙正站在窗边发呆,王蒙上前两步,向刘瑜行了跪拜礼,刘瑜让王蒙起来,道:

“子慎,朕已知你此来的目的,朕只是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陛下,文昭皇后已逝,还望陛下节哀。”

“卿放心,朕自当不忘国事,明日照常举行朝会吧。”

“是。”

短短一个月,刘瑜消瘦了很多,他很想念阿玖,以前阿玖远游,可到底知道她还平安,终有归来的一天,如今阿玖却不会再回来了。

刘瑜照常处理国事,只是偶尔会想起那个孤傲清高的女子,最开始的时候,刘瑜常常会梦见邵玖的身影,可是后来她的身影已经很少出现在他梦中了。

刘瑜为太子选定了太傅,请王蒙担任小太子的老师,他为小太子选定的全是汉人老师,希望小太子可以成为一位敦厚儒雅的君王。

后宫自文昭皇后离开后就清冷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对文昭皇后情深似海,常常会去含章殿追怀故人,含章殿一切如故,所有的陈设一如往日,甚至连那案几上的书页都是文昭皇后离去时的模样。

如今后宫之中,能和刘瑜说得上几句话的也只有徐丽华徐夫人了,人人都说徐夫人好命,虽然不曾生育皇子,却能够抚育太子,主管宫务,掌皇后印玺,早已成了事实上的皇后了。

刘瑜喜欢听徐丽华说起旧人,她和元后的关系不错,更与文昭皇后亲密,知道这两位皇后一些隐秘的小习惯,与刘瑜提起故人的时候,总能勾起刘瑜一些回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180-183(第5/6页)

刘瑜以前不关心邵玖的诗文,可在她死后,他却将她的诗文读了一遍又一遍,才发现自己此前错过了很多。

梁春华身为文昭皇后的弟子,负责整理文昭皇后生前留下的书稿,才发现北朝短短的十五年间,她留下了三十五首诗歌,其中大多是文人五言,十篇赋,两篇碑文,五篇诔文,三篇铭文,四篇箴文……

除此之外,昔日在东宫时,还曾为《周礼》《礼记》做注疏,做北朝《列女传》八卷,做《诗经》手绘本五卷……

按照文昭皇后遗愿,这些文稿都抄录下来,存于兰台,原稿则跟随文昭皇后一同下葬,做了文昭皇后的陪葬品。

在邵玖所有的诗文中,刘瑜最喜欢的一篇是《述己志》这篇文章,里面用了对话的形式,表现了邵玖渴望自在,却又被困幽台的处境,这篇志大概是邵玖化名方文远时所作,在民间流传甚广,只是少有人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

早年刘瑜读到这篇文章时就很欣赏文章中的那种浩然正气,是入世之念和出世之道的矛盾抉择,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篇志会是女子所作。

后来邵玖恢复身份之后,也从未提及,直到刘瑜偶然在徐丽华处看到邵玖当年的遗稿,才知道原本是她所作。

隆安六年,丞相王蒙疾甚,帝郊祈天地山川,未几,病笃,帝亲往探视,问王蒙死后,社稷如何。

王蒙于病榻之间,对刘瑜说道:

“南朝虽偏居一隅,却是正朔所在,与南朝交好,对我朝有利。望臣死之后,陛下不以图南为念,北凉,燕赵,乃虎狼也,望陛下早日除之,不可亲近信任,以保社稷。”

言罢而终,刘瑜为之恸哭,多次亲临丞相丧礼,追赠其为文成侯,葬礼一如汉朝大将军霍光旧例,令长子乐安君为其送葬,辍朝三日。

自王蒙死后,刘瑜愈发亲近北凉旧臣,笃信谶纬之术,愈发崇尚骄侈,奢华之风日长,垂珠帘于正殿,好奇珍异宝,朝野上下风气为之一变。

隆安十年,刘瑜发兵南朝,意欲图南,时镇北大将军沈旭初镇守淮南,与刘瑜相持南北,这对互相怨恨对方一辈子的人,到底是走到两军对峙的地步。

对于沈旭初来说,刘瑜是他国仇家恨的仇人,侵国之恨,夺妻之仇,他的恨是侵入骨髓的,因此哪怕对方十倍于他的兵力,他也不会后退。

刘瑜看着近在咫尺的南朝,他想要占领这片土地,自王蒙死后,早已没有人能够约束他的野心,他早已将昔日邵玖和王蒙的叮嘱放在了脑后,没有约束的帝王,面对臣下的阿谀时,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他敢愎自负,对自己的信心达到了顶点。

刘瑜不认为自己会败,他有着十倍于对方的兵力,早在一年前,他就发兵祥阳,希望能夺取这座对于夺取建康至关重要的城池。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祥阳城远比他想象的要难攻取得多,在祥阳被重重包围,已经成为一座孤城的情况下,祥阳郡守许晏夫人卢敏亲自率领城中妇女修筑城墙,抵御北朝军队。

城中军民同仇敌忾,许晏防守又颇为得宜,韩夫人又率领妇女亲自修筑城墙、救治伤兵,竟使得北朝挥师十五万,相持一年,居然一无所成。

这在刘瑜对外征伐之中,是从未有过的,朝野为之动荡,当时的天水太守乃是南朝人,趁此机会反叛刘瑜,刘瑜不得不分兵镇压,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了,但也打击了朝野上下的志气,一时之间,无人敢提南图一事。

次年,秘书监上言天命归北,帝星失明,意在归北,言刘瑜征伐南朝,乃是天命所归。

刘瑜深信不疑,近年来他愈发深信图谶星象之说,自丞相去后,再无人能劝动这位雄心勃勃的君王,刘瑜坚信自己可以一统南北,将当日王蒙的嘱托尽皆忘在了脑后。

对于谋逆的宗室,未有严惩,只不过是轻拿轻放,愈发重用北凉旧臣,疏远忠信之士,又常年对西域用兵,穷兵黩武,国内早已空虚。

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不小,甚至连后宫都参与进来了,徐夫人跪谏刘瑜三思而行,不要忘了文昭皇后昔日遗言,皇长子乐安君亦苦苦相劝,希望刘瑜能够顾念昔日王丞相的遗言。

但是刘瑜图南的信念坚定,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要南图。

唯有北凉旧臣姚琮,前燕旧臣慕容昀支持刘瑜的决定,并为其积极提供进军的策略,刘瑜在群臣的逼迫下,终于找到了知己,因而愈发亲近北凉旧臣。

两军相持一年,刘瑜不得进,更兼大江天险,沈旭初设下奇谋,偷袭魏军于洛涧,截断魏军退路,魏军伤亡一万五千有余,五万大军土崩瓦解,军械辎重悉数为南朝军队所得。

南朝军队擅长水战,沈旭初利用秋冬山林易燃,暗中派遣军士从水中激流暗度,待至魏军军营,火烧魏军辎重粮草。

刘瑜大军粮草供应不及,刘瑜不思退兵,反欲令将士背水一战,反给了南朝军队渡过河水的机会,南朝军队一旦登岸,便锐不可当,直逼魏军,诛杀魏军主将前锋。

魏军欲退而不能退,大败淮水!

刘瑜亦身中流矢,带领仅剩的亲兵奔逃淮北,人困马乏,幸得兖州刺史姚琮所救,姚琮赠送给刘瑜十万人马,派人护送刘瑜西归洛阳。

不料战败后不久,洛阳城已为北凉旧臣所占,北凉皇族于洛阳复国,昔日贵嫔姚玉华亲自登上城楼,朝着自己昔日的夫君射出三支箭。

刘瑜气急攻心,箭疮迸发,口吐鲜血,摔于马下,重病垂危。

后又闻兖州刺史姚琮谋逆复国北凉,冀州刺史慕容昀谋逆复国前燕,狄族宗室也竞相谋逆,天下遂大乱。

刘瑜眼见着自己奋斗一辈子的功业化为乌有,于隆安十一年春三月崩于管城。

同年四月,长子乐安君率领大军夺回洛都,为父治丧,天下悲怆,谥北魏武帝,葬平陵,与元后同葬,文昭皇后配葬。

同年,北魏皇太子刘宏携北魏宗室逃至南朝,归顺于南,沈旭初原是不信刘宏归顺的,直到刘宏让人送来了那一柄长剑,沈旭初才接受,奏于南朝天子,授刘宏辅国将军、九江太守,后为南郡公沈旭初的亲信。

隆安十二年,沈旭初率军北伐,北朝军民望风而降,魏帝不敌,退守长安,大军一路到达洛阳,此时距离邵玖离世已然过去了八年,沈季安命人拜祭,自己则登临平陵高冈。

想起自己昔日与邵玖的点点滴滴,悲从中来,泣下沾襟。

“阿玖,师兄来接你回家!”

只是北风猎猎,佳人早已化为白骨,刘瑜让人去寻访昔日文昭皇后旧人,只可惜半点音讯全无。

短短两年,洛都遭遇四次劫掠,昔日繁华的洛都,如今已然是衰草连天,哭号遍野,长秋寺早在一年前被北凉占领之时,就被一把火给烧了。

如今魏帝之母的兰淑妃在当日乐安君攻城之时,不愿为人质,拖累自己的儿子,从城墙之上跳下来摔死了,魏帝登基之后,追谥其为孝武太后。

姚玉华姚贵嫔自知复国无望,在乐安君攻破洛都的那一日,面北自戕于太极殿内。

其余妃嫔或是在北凉侵占洛都时身亡,或是在乐安君攻破洛都时被掳走,还有一些侥幸活下来的,在魏帝放弃洛都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180-183(第6/6页)

成了弃子,在这乱世之中成了那万千尸骨中其一。

沈季安原是要继续西进,直捣长安,却不料被一少年将军将其阻于弘农郡,这位少年将军姓宇文,宇文珪,但他还有一个名字,徐珪。

宇文珪是家中庶子,却极为擅长兵法,少好为游侠,曾遇一仙人,传授其四卷兵法,又精于图舆之术,对于关中地区,地形极为熟悉,能够根据地势河流排兵布阵,往往能够出其不意。

沈旭初没想到自己会遇到这样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沈旭初虽然未曾游历关中,但他整理过邵玖的《四方舆志》,里面对于关中地区的山势地形有着极为详尽的描绘。

这次沈旭初北伐,确是依靠这本图志,才能够熟悉沿途的山川地形,不至于因为不熟悉地形而遭遇困厄,甚至有时还能够利用图志上记载的一些荒野小径而出其不意。

但这次沈旭初遇到了一个和他同样熟知地形地貌的对手,这对于长途奔袭的沈旭初来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两人在弘农郡相持三月,最终因为粮草辎重供应不及,被迫退兵,沈旭初退兵回南之后,当日被沈季安夺得的州郡又相继落入胡人手中。

沈旭初后又三次北伐,都不得成功,后郁郁而终,终年五十二岁。

【作者有话说】

很感激各位小天使的支持!到这里整个故事就算是完全结束了。

交代一下徐丽华应该是结局最好的,跟着刘宏去了南朝,是刘瑜所有妃嫔中结局最好的。

整个故事偏向悲凉,大部分人物都有历史原型,只不过我笔力有限,没有写出他们的人格魅力。

后面应该还会有几篇女主现代的番外

预收求收藏:《纨娘》

【表面柔弱实则心狠手辣小丫鬟vs表面冷清实则腹黑闷骚世家子】

【强取豪夺+追妻火葬场+上位者臣服】

纨娘不过是永安侯一卑微婢女,却生的颇有些姿色,凭着这张脸,纨娘被赏给侯府三公子院里,做了一个二等丫鬟。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奈何三公子是个不解风情的,每天对着天仙般的美人,竟能自怀不乱,院中众人是看得着吃不着,只得是望洋兴叹。

纨娘没有做姨娘、求富贵的心气,只望着早日攒够赎身的银子,能够出府去自谋一条生路。

一次酒醉,三公子竟将她错认成了公子青梅竹马的表姑娘,竟强要了她!

自此之后,三公子待她的眼神便没了往日清白,只是红罗翻帐中,三公子总避开纨娘的眼睛,只因为那双眼睛与表姑娘最为相似。

没名没分,纨娘就这样跟了三公子。

直到三公子与表姑娘定下婚约,自此三公子再没夜间找过她。

纨娘知道自己该退场了!

……&mp;……

朱衍一直以为自己的婚姻不过是家族的一场交易,直到那个莽撞的小丫头跌跌撞撞闯进他怀里,自此以后他再也移不开眼。

一次酒醉,一个开端。

朱衍告诉自己,一个丫鬟罢了!又岂能动摇自己?

等正妻入门后,抬举她做妾,已是最大的恩赐。

只是朦胧雨夜,朱衍发现再也寻不到那熟悉身影……万念俱灰,肝肠寸断。

朱衍发现,自己聪明了一世,却唯独没有看透自己的心。

只是纨娘已经不在了!她带着身契消失的无影无踪。

ps:1. 狗血文,日常风

2. 绝对的1v1,追妻火葬场,he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星铁:就不能让我安心刷委托吗? 分身们每天都在为我争风吃醋 从暴雪开始求生[末世] 春蚕缚 离婚了,我吃的更好了[快穿] 该角色禁止攻略! [足球]第一门神 金丝雀过期不候 失忆魔尊被小猫扒掉道袍后 五条老师想要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