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妻能扛鼎(科举)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坏了,我被网球做局了 戒尺 无惨开门,我是宇智波 心上人是他人妇怎么办? 龙傲天前夫想和我破镜重圆 我的店铺通小说 你们不要过来啊! 魅魔错把审判官当食物后 我的竹马是主角攻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70-80(第1/11页)

第71章 迁都燕京大家又返回燕京城了

第七十一章迁都燕京

(大家又返回燕京城了)

祖洪才回到翰林院之后,嘴很紧,没有与别人说他御前奏对的内容。

可是,经过此次皇帝亲自点名而非掌院大人安排的御前奏对之后,掌院大人对祖洪才的态度仿佛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再也不暗戳戳的把祖洪才安放在一个阴暗无人的角落,也不给他排御前经延、御前奏对的活路。

而是立即给他换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对外说状元郎祖洪才经过这么久的沉淀学习,已经足以应对翰林院的各种事务,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翰林院的人里,脑子聪明、喜欢跟着掌院大人捧高踩低的那些人便慌了,赶紧又过来烧祖洪才这个冷灶,希望和他缓和关系。

但是祖洪才早已经看透了这些人,他只与之前刚直不阿、没有跟着掌院大人一起欺负自己的那些人交好。

其他同事现在就算再凑过来,也只是面上过得去而已,私下从不与他们深交。

祖洪才明白,若是他现在接纳了这些人,那么就会失去之前刚直的那些朋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当然是选熊掌而不要这些油滑的小鱼。

在家中,祖洪才也在于小英不忙的时候与她悄悄说了可能会迁都这件事。

二人都还是挺高兴的,他们离开父母已经好几个月了,此时都很想他们。

而且,他们两个人工作都非常忙,对于家里便不太能看顾得到。

现在他们中午各自在上班的地方搞定午饭,晚饭是请了一个厨娘来帮做饭,做完饭之后便离开。

还请了一个小厮、一个侍女照料起居生活,但他们也只是偶尔过来洒扫、帮忙一翻,并不是每日在家中常住。

但即便是这样,花费也不便宜,关键是房子太小,四个人住着太挤了。

南京城里的物价可真是比燕京城贵多了。

祖洪才和于小英都很怀念之前住在家中,或者是住在苗师傅家中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倒不是他们二人懒,而是他们有值得信赖的人包揽了生活中柴米油盐各种杂事,让他们不必花费心思在这些事情上,便可以一心一意的工作了。

祖洪才心中还有一个不足以为人道的小想法,那便是——他和于小英都已经满十八岁了,按道理来说已经可以圆房了。

但是现在,他们在远离家人的南京城中,没有长辈为他们操持圆房的典礼,祖洪才一直没有办法和于小英圆房,做真正的夫妻啊!

皇上的性格自然是说干就要干,在迁都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扎根以后,他的行动是很迅速的。

首先,找了信得过的官员上了个折子,提出迁都这件事。而这个值得被他信任的人,就是关书达学政大人。

关书达大人的奏折在朝堂上过了明路之后,真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来自燕京的官员自然是很支持迁都,毕竟他们的根基就在燕地,他在南京城这边的官员则都反对迁都,理由也是一样的,他们的全副身家都在南京城里呢。

皇上放任朝臣们吵了几天,最后拍板,一锤定音:“燕京城和南京城都是都城,只不过燕京城是首都,朕会带着皇后、太子等人到燕京城去。

南京城这边作为陪都,也需要人留守,需要一部分官员们留在这儿。

那就这样好了,愿意迁都去燕京城的官员们都跟着我一起去燕京,不愿意迁都的人都留在南京城里,这样两全其美,岂不是更好?”

所有的朝臣们在听到皇上这番话之后都沉默了。

他们发觉了皇上心意已决,迁都这件事情已成定局,若是他们再坚持反对意见,留给他们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被皇上抛弃在南京。

皇上这个主意一说出来之后,立马就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皇上于是心情愉快的点齐人马,准备回燕京城了。

皇上和皇后都不是奢靡的人,此番回燕京城也没有想着要大兴土木、大修宫殿。

现在国家经过战乱以后百废待兴,他们也不想太过于加重百姓的负担,能省则省了。

正好徐皇后之前很多大件东西都没有搬过来,现在也不用搬来搬去的,轻松了很多。

文官可以都跟着皇上走,但是必须得有一二个镇得住的人留在这儿,免得这边有人反弹,武官更是这样的。

幸好,于小英和她新拜的师傅张兆兴将军都在回燕京城的军队序列里,她还是能够继续好好的学习剑法,一点儿也不耽误。

而那让祖洪才气得牙痒痒的谢寻文将军不幸也在北归的军队序列里,于小英本人没觉得有什么,倒是让祖洪才气得个够呛。

而太学山长王长风也终于赢得了胜利,被封为国家太学的山长,跟着皇上一起北归燕京,继续在他的老地方教课。

而与他斗争失败的人,则被留在了南京的太学,眼见得是前途无望了。

没过多久,大家便浩浩荡荡的启程了,经过几个月的跋涉,回到了燕京城里。

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满是回家的期待和喜悦。

祖洪才更开心的是,终于可以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爹、娘,快给我和小英办圆房的典礼吧,我们都已经年纪大了。”

于小英闻言之后自然是羞红了脸,祖大寿和祖刘氏闻言之后却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他们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儿媳早日成婚,好给他们抱大孙子。

分开这么久,大家自然有很多话要好好聊一聊,祖三通、祖三婶、周浦义、李素梅与他们的孩子这样也不会错过这种盛事。

一群人围在祖洪才和于小英离开前买的新宅里,却一点儿都不显得拥挤。

大家边嗑瓜子边听故事,待得听闻于小英力战几大高手,得了将军的位置,他们自然兴奋不已。

又得听到祖洪才考中了状元,被皇上封为了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之后,祖家老两口在那儿谢天谢地。

真是祖宗保佑、祖宗显灵啊,他家才哥儿终于有了份工作,不再是那个吃软饭的人了。

听起来,似乎也能配得上自家的好儿媳于小英了呢。

之后便是祖洪才和于小英听听燕京城这边的事情了。

祖三通和祖三婶二人又怀了一胎,前些日子刚生,是个女儿。

周浦义和李素梅二人也有了第二个孩子,现如今正揣在李素梅的肚子里,还不知道是儿是女。

周浦义因为在与外族的战争中获得战功,现在功勋累计起来以后,已经升了一个校尉的职务了,现在,周浦义他们家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

祖洪顺的练武天赋被全面的激发出来了,这段时间里,苗师傅经常教他练武功,看似也有收他做徒弟的想法。

但是因为祖洪顺读书也很厉害,所以还没下定决心,到底是让他走文官这条路,还是武官这条路。

问了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70-80(第2/11页)

洪才之后,祖洪才也不好帮他决定。但因为前世里祖洪顺读书也能成器的,所以他也不想断了他的仕途,还是劝说三叔一家让他考一考秀才、举人。

若到时候祖洪顺的科举成绩好,那么便可以选择做文官,到时候稍微少危险一些。

要是他长大之后更喜欢习武、从军,那么也没有必要拦着他,反正于小英和周浦义等人都在军队里,也能给他一定的照顾。

叙完旧之后,便是祖大寿和祖刘氏发话,要给祖洪才和于小英办圆房的典礼,让大家该帮忙的帮忙、该参加的参加了。

第72章 圆房典礼春宵一刻值千金。

第七十二章圆房典礼

(春宵一刻值千金。)

挑了个好日子之后,祖洪才和于小英分别去向自己的上级请假、调整休沐日期,还有发放请柬。

因为不是正式的结婚典礼,而只是圆房典礼而已,所以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办的多么盛大,只是想请亲朋好友、同事们聚一聚。

可是请帖发出去之后,皇上、皇后都送了很重的贺礼,其他人也纷纷都表示当天一定到场。

祖洪才和于小英商量以后觉得,到时候还是要规格办高一点不能显得太寒碜。

其实也能理解,这两个人现在都是御前红人,一个是少年女将军,一个是新科状元,两人的前途无量。

平日里,大家想上杆子巴结都找不到门路,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所有人自然都不会错过。

祖大寿和祖刘氏二人虽然热心,但是遗憾能力不足。他们二人办的只能是乡下朋友们的聚会、圆房典礼,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安置这些官员们。

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也是半懂不懂,比起祖大寿和祖刘氏也好不了多少,况且他们的工作很忙,还没有这么多时间细细准备。

祖洪才干脆给于小英出了个主意,让她向徐皇后借了一个经验老道的嬷嬷来帮忙,再求一求苗师傅。

于小英眼睛一亮,拼命的点头。

苗谷香师傅很热心,这种大事她愿意帮忙,对于武将的坐次安排、女眷招待什么的,她都能照顾得很好。

唯一遗憾的是,她也基本不与文官打交道,文官这一摊子的接待和礼仪她不是很熟,因为平日里与她来往的基本都是武将和其家眷。

这种时候,祖洪才提议向徐皇后借个宫中嬷嬷来指导,便是点睛之笔。

只要徐皇后派来的宫中嬷嬷在场指导,所有的人哪怕是敌人便都不好诋毁,说这个典礼的仪式哪哪儿不对。

要知道,文官们和其家眷们都是人均八百个心眼的,背后蛐蛐别人家这种事简直不要太擅长。

无风都还要掀起三尺浪呢,若是二人懵懵懂懂的真出了什么差错,到时候说不得要被人背后蛐蛐好几年。

想到就做,于小英第二天便赶紧拜访了苗谷香师傅和徐皇后,她们二人都很愿意帮忙,于小英心中一定,这下可好了。

之后,有了人帮忙指点,典礼仪式需要的物品准备起来就简单了。

包括待客的桌椅板凳等等,也很好借。

幸而祖洪才他们买了一个比较大的院子,现在装扮起来气派又宽敞,非常不错。

自从迁都的命令下了之后,燕京城内的房价翻了好几番,祖洪才和于小英的这个宅子,比好多一品二品的大员买的宅子都要好呢。

并不是说祖洪才和于小英比那些一品二品的官员们要有钱,只不过燕京城内已经有房的这些人囤积居奇,觉得房子的价还会再涨,不愿意卖罢了。

那些一品二品的大员们仗着官身,还能威胁一下没有功名的商人们腾出点宅子来卖给他们。

从南京迁过来的那些小官和商人们更惨,完全不可能买得到燕京城核心地段的房子。

他们要么买城郊一些的房子,要么就只能租赁房子居住,慢慢再图谋今后。

转眼间,便到了典礼的那一天。

祖洪才、于小英二人照例还是穿了大红的喜服,省去了接新娘子、迎亲、进门的环节。

二人直接穿着喜服,拿着红绸,一同走到堂屋来拜天地、拜父母。

皇后娘娘给于小英御赐的嫁妆自然也是需要向大家展示一下的。

在众人的祝贺声中,以及啧啧称赞声中,仪式很快完成,之后便是将新娘送入洞房,新郎就被拉过去拼酒了。

在这里,无论是什么喜事,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吃饭喝酒。祖洪才这个新郎就惨了,每一桌都得去敬酒。

关书达大人、王长风大人、张兆兴将军、周川墨大人、周安博、苗家骏等,与祖洪才的父亲祖大寿,三叔祖三通,义兄周浦义等人坐了主桌。

祖大寿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虽然还是不太习惯与这些达官贵人打交道,但也比较老道,能撑得住场子了。

祖三通就在那战战兢兢的也吃不好饭,差点儿手都要抖起来了,可以看得出他内心极为不自在。

祖洪才去敬酒的时候,长辈们没怎么为难,很快便离开了。

祖刘氏以及苗谷香和官家的夫人们做了女眷的主桌,皇后娘娘安排过来的嬷嬷也在这一桌,大家都说些吉祥喜庆的话,没有人不长眼,敢在这种场合大放厥词。

张逸晨、苏木栖、乔子显、王承宇等年轻人自坐了一桌,大家都有官身,都是祖洪才的好朋友,都前途无量,一时间倒也不缺话题。

祖洪才去敬酒的时候便被拉住了,这些好朋友们非要跟祖洪才喝个痛快,让他被灌了很多酒才可以离开。

之后便是去敬一些亲戚、作为于小英同事的武将们,以及作为祖洪才同事的翰林院官员们。

他们看着祖洪才小小年纪也被灌了这么多酒,已经快醉了,便也不敢强灌,走走形式、讨个好彩头,便轻松将他放过了。

即便这样,等晚上祖洪才进入洞房准备和于小英喝合卺酒的时候,也已经醉得不轻了。

在喜娘的指引下,祖洪才拿着喜称将蒙在于小英头上的红盖头挑开。

一众围观的亲戚们轰然叫好,然后,丫鬟们递来了装有结婚喝的合卺酒的酒杯,二人手臂交错,喝了这杯合卺酒,又称交杯酒,一起到白头。

床上早就被铺了桂圆莲子花生等,小丫鬟们端来一小碗汤圆,于小英咬了一小口。

众人问:“生不生?”

于小英难得露出了个羞涩的表情,说道:“生。”

证人便欢欢乐乐的退出了喜房,给小夫妻两人留下了些空间。

于小英立即关心起祖洪才的身体来,怕他今日里喝了太多的酒撑不住。

祖洪才却向她眨了眨眼睛,看起来醉得并没有那么厉害了,于小英便知晓他虽然喝了酒,但还不到醉的地步,是装醉的。

于小英变嗔笑着给了祖洪才一拳,却一点力也没有,被祖洪才轻松抓住,握在手里。

祖洪才凑到于小英耳边轻声说道:“小英,你别怪我,真要喝醉了,待会儿可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70-80(第3/11页)

么圆房?”

二人以前从未离得这么近过,祖洪才嘴唇凑到于小英耳尖上,说话时难免碰触,同时,他温热的气息喷进于小英耳朵里和脸上,于小英顿时羞红的脸。

似乎一时间,于小英这个叱咤疆场的女将军便没了那些力气,被祖洪才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轻松拿捏。

春宵苦短。

转眼便到了第二天早晨,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穿着喜服到正堂去给老人请安。

祖大寿和祖刘氏以及亲戚们喜笑颜开的在那等着,在接过二人奉上的茶水之后,便笑眯眯的给了二人红包,算是全了礼性。

今日里,客人们都散了,自家亲戚却还要齐聚一堂,再多吃几顿。

同时,祖三婶、李素梅等人都是麻利勤快的人,指挥着小丫鬟们将碗筷桌子收拾齐整,将家里杯盘狼藉打扫干净。

之后,该还的还掉,雇佣的这些短工仆从们给足银钱放出去,一场喜事便到了尾声。

皇后娘娘和皇上都体恤臣子,给了他们小夫妻三天的婚假。

祖洪才想着,要带自己的小娇妻于小英到远处去游玩几天,不负这好春光。

他们二人在燕京生活了很多年,但之前都是一个人借住在苗师傅家,一个人居住在太学宿舍中,只玩过燕京周边近一些、一天之内能来回的景点,从未去过远处游玩。

第73章 新婚旅行在回海子屯村。

第七十三章新婚旅行

(再回海子屯村。)

祖洪才和于小英之前最远便是一同坐牛车去京郊的寺庙烧香拜佛,中午吃一顿斋饭,晚上便匆匆赶回来。

这一次,祖洪才想要带着于小英出门去住几天,不图别的,就图小两口亲亲热热的在一块儿,不再有长辈还有外人盯着看。

祖洪才问了问于小英,有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于小英摇了摇头,她去过的地方不少,但无论是小时候从江南逃难来到燕京,还是从燕京到北京这一路的奔波,让她对旅途的感觉不太好。

在于小英看来,旅途都是不舒服的,最舒服的就是躺在家里。

祖洪才想了想,便问道:“小英,你想不想回海子屯村住几天?现在爹娘都在燕京城里,咱家老宅没人了。

老宅那边,三叔时不时会回去收菜、收地租,时常帮我们打扫着,房子也并不是废弃到不能住。

况且,海子屯那儿附近有一大片水,风景好的很,咱们去那住几天怎么样?”

因为祖洪才想了好久,燕京城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好似之后的那些年份,听说达官贵人们要不就到温泉庄子去住几天,要不就到海子屯旁边那里去玩水。

现在,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温泉庄子是买不起,暂时还没有,但在海子屯村的房子却是现成的呀。

于小英闻言也很是心动,说到:“回海子屯村挺好的,我也想看看阿黄。

之前我们到北山县去,阿黄就托付给三叔三婶和浦义哥他们养了。

只是现在浦义哥和三叔三婶一家都到京城来住,阿黄孤零零的待在海子屯村,怪可怜的。”

祖洪才说道:“那可正好了,这次我们去海子屯村,正好把阿黄接回来,我们家的后院现在变大了,能养得下一个阿黄了,也不用担心打扰到邻居了。”

于小英笑着点点头,说道:“说起来,阿黄还是你第一个送给我的礼物呢。”

就这样,小两口说说笑笑,不到半日便坐着马车到了海子屯村。

海子屯村现在极少有外人会来,因此,祖洪才和于小英坐的马车进村,是极为显眼的。

孩童们一直跟着马车跑,看着马车停在了祖家之后,才一轰而散,纷纷跑回去告诉自家的大人——祖家人回来了。

祖洪才和于小英也不小气,准备了好些礼物,正准备一一拜访之前相熟的邻居、朋友们呢。

只是,还没等他们收拾好出门,大家闻讯便都赶过来了。

祖家这几年可不得了,他们早听祖三通说过,先是于小英当了校尉,又当了将军。现在便是祖洪才也考中了状元郎,进了翰林院当了大官。

没错,在他们眼里,七品的县令大人就是大官了,而祖三通说过,祖洪才的官比七品县令大人还大,那他就真是大得不能再大的官儿了。

其中,来得最早的一家就是张嫂家了,他们家之前与祖家的交情最好,阿黄也是他家给的,现在祖家有好些地是租给他家种的,阿黄也被寄养在他家。

张嫂、她男人,以及孩子们过来的时候,阿黄也跟着颠颠的过来了。

阿黄见到于小英之后,开心得又叫又摇尾巴,还抬起前腿,要不是怕弄脏于小英的衣服被一旁虎视眈眈的祖洪才打,估计早就扑过去了。

于小英和祖洪才见到阿黄以后很开心。

尤其是于小英,她开心的蹲下来摸了摸阿黄,祖洪才则是热情的招呼着张嫂一家人进屋坐坐。

张嫂看着冷火秋烟的屋子,赶紧站起来帮忙,先凑火烧着水,待会儿来的人可不少,总得给客人人口水喝。

于小英也没有与阿黄多耽搁,洗了洗手便赶紧进厨房去帮忙,擦洗杯子,擦拭桌椅等等。

祖洪才和张嫂的男人也不闲着,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已经打扫完了灰尘和蜘蛛网,祖家的这个老宅已经看起来很不错,很有人气了。

其他乡亲们也很快听到消息,来到了祖家。但他们家里都没有张嫂家离得这么近,毕竟祖家的位置实在是太偏了。

大部分人来到祖的时候,祖洪才他们已经烧好了一壶热水,张罗着拿一些从燕京城里带回来的茶叶,泡上茶给乡亲们喝上了。

祖洪才和于小英带了好多自家铺子里做的糕点来分给大家,既好吃又实惠。虽然这些糕点对外卖的贵,但他们是店主,成本其实要不了多少银子,算起来不算大出血。

同时,他们还带了一些喜糖。他们圆房也算件大事,告知一下乡亲们给他们分发一些喜糖也是应有之义。

好些乡亲们打过招呼以后,拿到了这样的礼物,开心的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比较亲近的几家人多坐了会儿,多和祖洪才还有于小英聊了一下天。

尤其是租着祖大寿、祖三通、周浦义三家人土地的租户们,更是留下来多聊了聊,有些人顺道就把今年的租金给了,免得祖三通过段时间还要再单独跑一趟。

他们问了问祖洪才和于小英这次是来做什么?

祖洪才和于小英便说他们已经正式办完圆房典礼了,这次来主要就是见见乡亲们,给大家散散喜糖、沾沾喜气。

之后,他们才说了起来真正的目的。

祖洪才说,他和于小英对海子屯村附近这片海子非常喜欢,这两天想要到海子处游玩一番。

但是,他们家的渔船早已年久失修、腐朽不堪了,便想借一借渔船,泛舟海子上,再钓钓鱼。

张嫂的男人立马说到:“行,我家就有一艘渔船,今年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70-80(第4/11页)

初才新做的,牢固得不行,一会儿我就把它划到你家旁边来,你们尽管用。”

祖洪才和于小英谢过了张叔,再请张嫂帮他们做两天的饭,食材自备,他们一块儿算钱。

毕竟祖家人离开村子久了,早已没有菜和鸡之类可以吃的东西。在村子里面好几天才有一次集市,他们想买也没地方。

张嫂欢天喜地的答应了,还不准他们算钱,说她一定会好好招待二人,说钱什么的反倒是生分了。

于小英还想说什么,祖洪才笑眯眯的制止住了她,答应了下来。

待张嫂走后,于小英赶忙拉住祖洪才问道:“才哥儿,你刚刚怎么拦着我,不再继续说给张嫂他们家人的报酬了?

他们家又出船、又出食材,又出人力的,不给钱我不安心。”

祖洪才顺势抱住她,用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说到:“小英,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呢?张嫂他们不要和我们算银子,那样伤了两家的情分,我也同意。

但咱们两家既然这么好,临走的时候,咱们给他儿子留下点儿贵重些的文房四宝,给他女儿留下点金银首饰,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她要是不收,也伤了和我们的情份呀!”

于小英终于明白过来祖洪才的打算了,才正想夸一夸他的夫君聪明呢,却发觉祖洪才的手越来越不老实。

于小英俏脸一红,觉得自家夫君自从圆房后真是越来越过分了,便嗔怒着打掉他的手,说了句:“才哥儿,还是大白天呢,别闹!”

祖洪才只得遗憾的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他可是忍了这么些年了,之前还没怎么样,最近刚园房,他便有些难以再忍耐了。

只是他也体谅于小英初为人妇,还带着股子娇羞的镜劲儿头,他也不敢再过分。

毕竟,这一世的于小英武力值太高了,祖洪才可是半点儿都没有办法忤逆她。

好在很快张三叔家就把船借来了,他们小两口可以开始游玩了。

第74章 天降喜事天上掉馅饼。

第七十四章天降喜事

(天上掉馅饼了。)

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都是从江南来的,从小就会划船。

他们跟着大人来到燕地之后,也没少在海子屯这里捕鱼、玩耍。

因此,借到了张三叔家的渔船和钓鱼、捕鱼的工具之后,二人玩得不亦乐乎。

阿黄也跟着他们,一块儿吃吃喝喝玩玩,好不惬意。

有时候,如果他们收获的鱼比较多,除了自己做菜吃之外,还会送好些给张嫂家。

新鲜鱼太多了不好保存,他们便和张叔张嫂家等人一块儿把鲜鱼制成鱼干,送给张嫂家和部分乡亲们。

当然,张嫂来给他们做饭,也不指着他们打的那点鱼,天天吃鱼怎么可能?总会腻味的。

张嫂每次都会带来自家杀好的鸡肉,或者是去肉铺买来的新鲜猪肉,还有自家菜地里薅来的小菜,或者是家里过年腌制好的腊肉等。

每顿饭她都做得有滋有味、有肉有菜,让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一点儿都没亏着嘴。

祖洪才和于小英夜里也会围着堂屋里的火塘取暖、聊天。

祖洪才告诉来与他聊天的亲近的乡亲们,他们所在的这个海子屯村风景优美,离燕京城不过半日的距离,日后定会有很多达官贵人想来这买地建庄子休闲游玩。

若是有人来买地,千万别贱卖了,定得要个好价钱。

若是来买地的人以权势压人,那么尽可以告诉他们于小英将军和*祖洪才修撰的老家就在这儿,他们经常会回来。

倒不是说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的官职多大,能够与权势压服别的权贵。

完全是因为二人都是在御前行走的人,若是知道什么欺压民众的恶事,分分钟就能捅到皇上或者皇后面前,让这些人吃不了兜着走。

村民们纷纷点头,将这件事记在心里,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价钱算高,什么样的价钱算低。

不少脑袋机灵的人都想好了,若真有那么一天,一定要通过祖三叔问问祖洪才,或者去封信问问祖洪才,让他帮拿个主意才好。

就这样,愉快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祖洪才和于小英的假期结束,二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海子屯村。

离开的时候,祖洪才和于小英像他们刚开始时说的那样,留给了张嫂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好些文房四宝和金银首饰。

张嫂有些不敢收,但被祖洪才忽悠了一番,又不好意思不收。

最后,张嫂只得说道:“这第一次见面礼我就不跟你们计较了,下次来我还给你们做好饭食吃,可千万别再给东西了。”

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笑着说好,便乘着马车离开了海子屯村。

休息几日之后,祖洪才和于小英真是觉得身心舒畅。

二人商量着,等他们攒够了钱,可以把海子屯村的老宅重新翻修一番,或者在旁边建个比较好的庄子,日后有闲暇可以邀请同僚和朋友们一起去庄子游玩。

还可以攒攒钱,在燕京城郊另一个方向的村子那边,买块带温泉的地,修建个温泉庄子,周日可以去游玩。

趁着现在,周边的地价什么还没有太过于离谱,外来的人还在专注于在燕京城内买房子,是他们出手的好时机。

于小英频频点头,在这些理财的事情方面,她都听祖洪才的,觉得才哥儿的眼光非常好,听他的从未出过错。

回到燕京城以后,祖洪才和于小英二人很快便又投入工作了。

于小英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祖洪才却被派了一个新活儿。

那就是,让祖洪才给三皇子赵曦君做夫子,好好的教导他。

现在这个时候,皇上年富力强,太子殿下聪明、沉稳,眼见得一点儿都没长歪,所以很多人排着队想要去给太子殿下讲课,做太子少傅或者太子太傅。

这种时候,祖洪才这种年纪轻轻,没有什么权势,也没有什么文坛地位的人,是不可能抢得到这种好位置的。

即便是二皇子,也有不少人去提前投资,烧冷灶。太子虽然是储君,日后大概率会继承皇位。

他们也想靠过去,但现在不是现实没办法做到吗?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支持二皇子,也有一线机会。

毕竟二皇子现在十五六岁,在战场上跟着皇上亲自拼杀过的,与三皇子那种只是跟到军营去感受一下氛围的还是很不一样。

眼见得皇上是非常喜欢二皇子的武力值和勇猛的,常常夸他有自己英武的那一方面,以后万一呢?

但对于三皇子来说,虽然他也是徐皇后所出,但毕竟年纪太小,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不凡。

虽然跟着皇上打过清君侧的那一仗,但他现在只有十二岁,当时到战场上也就是感受一个氛围,没有亲自杀过敌,约等于无。

再说了,他前面有两个厉害的哥哥,大哥聪慧沉稳,二哥勇猛刚毅,他哪哪儿都不占,很被人忽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70-80(第5/11页)

小儿子不管怎么说都是爹娘的心头肉,哪怕日后并不想让他继承皇位,但也想让他长成一个有才华又有用的人。

皇上和皇后自然想要给三皇子最好的师傅,但搬着手指头挑来挑去以后,二人最后拍板了祖洪才这个最佳人选。

祖洪才在皇上和皇后处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眼中的惊喜溢于言表,觉得自己被一个天大的大饼给砸中,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

祖洪才可是知道,日后继承了皇位的便是这位三皇子赵曦君,自己与他多相处一下,等他继位了,自己岂不就飞黄腾达、鸡犬升天了。

皇上和皇后并不知道祖洪才知道的那么多信息,只觉得他们果然没有看错祖洪才,祖洪才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品性很好。

而祖洪才的聪慧已经在之前的几次出谋划策中有了体现,他的才学也在科举考试中得到了展现,真真是自家三儿子的最佳夫子人选。

三皇子赵曦君现在十二岁,已经比较懂事了。

之前皇上皇后为他大哥太子和二哥挑选师傅的那个盛况他也见过,他也知道,有些势力的夫子不喜欢他这个三皇子。

于是,今日里三皇子赵曦君央求了皇上和皇后,让他们召见心目中的好夫子祖洪才的时候,准自己躲在旁边的屏风后面。

这样一来,那位师父的表情他便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若是师傅喜欢他,那么他可以跟着这个师傅好好学。

若是师傅不喜欢他,再三推脱,那么他也不想要这样的师傅,请皇上皇后帮他重新挑个夫子。

反正他是皇子,而天下有学问的人那么多,他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喜欢做他夫子的人。

幸好,祖洪才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走了之后,三皇子总算有了个笑脸。

三皇子心中并未被打击到,觉得自己也还成,父母问的第一个夫子就这么喜欢自己,自己果然是很棒的。

祖洪才虽然被天上砸了一个馅饼,但也是他表现的好,但凡他刚才表现的有一丝不情愿,这个馅饼就会离他远去。

回到家之后,祖洪才和于小英以及父母说了这件事。他们都很为祖洪才觉得开心。

倒不是因为他们像祖洪才这般有预知的能力。

实在因为,他们觉得三皇子乃是天潢贵胄,祖洪才能有机会教他,真是天大的福分。

对于他们这些老实巴交的人来说,三皇子日后不管能不能再进一步,就凭他托生成皇上皇后的儿子,这辈子就吃喝玩乐都不愁了。

第二天,祖洪才早早便在翰林院里等候着,和其他被选中去教授太子、二皇子的官员们一同被当值的太监们引荐着,进了宫门。

在皇上的御书房里,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分别拜见了他们的师父,当然,拜的人数不一样。

太子那里拜了一群大官、大儒,身上的官服都是紫色红色。

二皇子那里便成了小猫两三只,衣服红红绿绿的都有。

三皇子这里更惨,只有祖洪才孤零零的一个,官服也是青绿色的,看着有点惨淡。

但这种场合里,大家都笑眯眯的,无一人敢流露出不满。

祖洪才和赵曦君二人相视一眼,看着对方眼眸里清澈的惊喜,脸上的笑容又更真心了几分。

之后,三位殿下的上课地点便是御书房了。

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因为师父较多,师傅们之间还要商量一下排班的问题。

祖洪才和三皇子殿下就没这个烦恼了,每天早上都是他来教文化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星铁:就不能让我安心刷委托吗? 分身们每天都在为我争风吃醋 从暴雪开始求生[末世] 春蚕缚 离婚了,我吃的更好了[快穿] 该角色禁止攻略! [足球]第一门神 金丝雀过期不候 失忆魔尊被小猫扒掉道袍后 五条老师想要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