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 / 2)
若是裴长青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就更加有面子,对裴长青也越尊重。
看,人家裴二郎那么能耐,都没瞧不起穷乡亲,真是实诚人。
时候不早了,裴长青也没和王木匠等人多聊,招呼一声就送他们出门。
裴大伯寻思裴长青刚回来,还没吃饭,还得和家里人亲近,外人就别打扰了,便带头让大家都散了。
“以后空了再聊呀,先回去吃饭了。”
裴大伯这么说,其他人哪怕意犹未尽也都识趣儿地离开。
裴大柱几个便让张本力把赵狗儿的事儿跟裴长青说一下。
虽然已经说过好几次,还跟家里人说过,张本力依然说得自己热血沸腾。
小珍珠和宝儿一直跟在裴长青身边儿呢,大人说话不插嘴,现在说打架抓坏人,俩孩子就来了精神。
于是赵狗儿就是他们接下来几天做游戏的坏蛋名字。
裴长青听完也没生气,“回头我去镇上看看。”
明天得先给童陶几家送工钱。
他又问问几人镇上盘炕的事儿,有没有什么问题的。
裴大柱几个笑道:“有宋三爷出面儿,还真没别的事儿。”
技术上大家都成熟了,也没其他难点。
裴长青便问他们天冷了是停下来等来年还是如何。
几人哪里舍得停下呀,只要东家愿意在屋里生火炉和泥,愿意后窗开烟道,他们当然继续啊。
又还没上冻,咋能停呢?
裴长青很满意他们的上进,便把低温施工费告诉他们,也是一人一天五十。
这等于给他们的工程抽成,毕竟现在自己不跟着。
这些人比童陶等人反应还大,毕竟乡下人没听过这个,也没拿过这些钱。
他们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赶紧摆手拒绝。
“二郎,俺们工钱够高了,可不能再涨了。”
涨得他们害怕。
不管他们起步多少工钱,现在每人一天都有50文,另外十文的完工奖金。
一天六十文啊!!!
这都是多少年老瓦匠的工钱了。
张大那些师弟一天也就40文左右,张大一天五十文。
他们一天六十文,还想咋样了?
裴长青抬了抬手,“你们听我说,盘火炕是个短期赚快钱的活儿,也就今年到来年春天,以后应该不会有这样赚钱的好事儿。回头给人盖房子咱们就得按常规工钱来,一天可能四十文。”
众人忙道:“二郎,我们都懂。”
盘火炕是因为别人不会,是二郎先做的。
最主要的是二郎心善,心里有兄弟,多给他们钱了。
而盖房子什么的人家也会,自然没法要高价。
看他们都懂裴长青也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很多人拿过高收入就受不了低收入,丝毫不管之前是自己多拿现在只是回归正常而已。
聊一会儿裴大柱等人也不多打扰,纷纷告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第6/44页)
裴长青这才有空跟水嬷嬷宫嬷嬷聊几句。
刚才虽然打了照面儿,沈宁给介绍一下,可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大家伙儿包围了。
水嬷嬷和宫嬷嬷也不打扰他们,就回屋继续做饭了。
谭秀也还没走,一直在给他们帮忙。
昨儿吃火锅的时候谭秀悄悄留意发现儿女都勇敢了许多,陈玉箫跟小珍珠、宝儿玩得很好,陈琦也跟小鹤年小少爷聊了学习,她高兴,就巴不得儿女多跟珍珠阿年亲近,今儿小珍珠和孩子们玩摔跤,陈琦和陈玉箫看得津津有味,谭秀就没急着走。
她也不干呆着,就帮忙做饭。
爹跟水嬷嬷他们客套,娘跟高三郎他们对账,孩子们就管自己了。
天要黑了,大人们都散了,不管回家做饭还是不好打扰裴长青一家,总之是主动散了。
孩子们又不要做饭,他们宁愿多看会儿光景儿。
珍珠阿年的爹见过县太爷了!!!
县太爷还夸他,还送他书!!!
天哪,怪不得阿年读书那么厉害,这是随爹啊。
他们舍不得走,就围着小珍珠和小鹤年几个叽叽喳喳地表达自己的惊叹羡慕之情。
可恨自己只学会拼音,还不会小少爷那种文绉绉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表达。
蒜苗虽然小,但是他学得比大孩子都好,说了个“珍珠阿年,裴叔叔好聪明,肯定也很会读书,你们都随爹,未来一定大有可为,前途无量!”
蒜头几个惊讶地看着他,“蒜苗,你什么时候学的?”
明明大家一起上课,你怎么多学东西了?
蒜苗有些害羞,小声道:“我听蔺老板夸豆腐娘子和阿年珍珠的,我就……”
其他孩子表示他们也听了,咋就没记住?
小珍珠一高兴,小手一挥,发糖!
她舍不得发自己的大糖球,就拉着小鹤年小少爷和宝儿商量,“咱把糖豆发了行不?”
她让奶给做了一罐子大糖球,还做了一些水滴形的糖豆,天冷,糖浆一滴就是一个豆。
糖豆比糖球可小多了,一人分两颗,珍珠一点都不心疼。
小时候家里没糖,冷不丁吃块糖她当然舍不得给人,现在爹娘爷奶都赚钱,娘又疼他们,家里不但有饴糖,还有白糖呢。
小孩子没有不爱吃糖的,小鹤年和小少爷也如此。
只不过他俩自制力强,而且小少爷见过烂牙的孩子,也见过拔牙的惨状,有阴影不敢多吃。
宝儿有点舍不得,不过二舅回来是开心的事儿,他也同意。
大不了回头让他爹多买几斤糖过来。
小珍珠给孩子们发糖,二蛋去工作了,她给多留了几颗。
“谢谢珍珠,谢谢阿年!”
小珍珠摆摆手,“天黑了,都回家吧。”
孩子们再三道谢,拿着糖欢欢喜喜地跑了。
陈琦在一旁悄悄看着,感觉他们家好热闹啊。
他们关系也好好呀,大家都很真心,不是假装的。
这些孩子感谢珍珠是真的,不会这边儿为了拿糖说好话,转身骂她“臭显摆、早晚倒霉”之类的话。
珍珠和阿年、宝儿以及阿恒的感情也很好,虽然会拌嘴,但是没人会骂对方“你是小杂种、你是个多余的小混蛋、你滚出我家”之类的话。
自己家也热闹,但是不一个热闹法儿。
自家的热闹是假装的,都围在大娘跟前热闹,转身就互相翻白眼,使绊子。
小时候他们以为自己不懂事儿,在他面前肆意嘲笑,骂什么小野种、勾搭男人、臭表子。
他确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大一点之后就知道不是好话,是骂他和娘。
有个小厮骂他,他跟大哥说,希望大哥给他撑腰,大哥却用厌恶至极的眼神瞅他,让他滚远点儿。
他忍不住动了动手指。
珍珠朝他笑了笑,分他一小把,“吃吧,可好吃呢。”
陈琦拿着一把水滴形状的糖豆,形状不标准,很随意,但是吃起来一样甜。
他再看看那边儿的裴长青,珍珠和阿年的爹好俊、好年轻,他能一下子把珍珠和阿年都抱起来,他看珍珠和阿年的眼神温柔又疼爱,没有那种……打量审视的意思。
他即便小也知道珍珠和阿年的爹全心全意对他们好。
陈琦站在一边儿默默地看着,要哭了。
一只手温柔地搂住他。
谭秀轻声道:“天色晚了,咱们该告辞啦。”
陈琦用力拉住娘的手。
谭秀去跟沈宁告辞。
沈宁:“饭都做好了,你急什么呀,吃完再走,这饭还是你做的呢。”
谭秀故意打趣她,“不耽误你们小夫妻团聚啦,明儿我们还来呢,咱一起吃晌饭。”
母子三人上了车,走出一点路,陈琦就趴在谭秀怀里哭。
陈玉箫也眼圈红红的。
谭秀有些手足无措,“怎么了?谁欺负你们了?”
不能呀,珍珠和宝儿对陈琦和玉箫可好了,必然不能让人欺负他们呀。
俩孩子只是默默流泪,都说不出话。
一路上陈琦哭得要背过气儿去,后来累得直接睡着了。
下车的时候谭秀抱着他,用披风裹着他的头,免得被风吹感冒。
谭婆子听见他们回来,立刻出来接着,关心道:“秀儿,在沈老板家吃饭了?”
谭秀:“娘,没呢,今儿裴二郎回来我们说了会儿话,人多,我们没搁那里吃。”
谭婆子笑道:“那我让婆子给你们擀面吃,给陈琦和玉箫炖个鸡蛋羹,放扇贝。”
谭秀:“娘,不用,就简单吃点吧。”
谭婆子帮着把外孙放上炕,又拿被子,这才看到陈琦哭得满脸泪痕小脸通红,急道:“这是怎的了?拌嘴了?”
谭秀叹气,“娘,没事儿。”
先头儿黑,谭婆子没看清,加上谭秀抱着孩子说话含糊,这会儿她才看到闺女和外孙女都哭过。
谭婆子登时急了,“秀儿,遭欺负了?没事,他们要是瞧不起咱,以后咱不去。”
谭秀忙道:“娘,不关人家的事儿,沈老板家对我们可好呢。”
谭婆子:“那怎的?”
谭秀叹了口气,“娘,没什么的。”
不管做什么,都是有代价的,有些东西是必须经历的。
她为了自己和家里过好日子,选择给老头子当妾,就得承受人家的白眼、大太太的刁难和其他姨娘的绊子。
也得承受别的孩子对自己孩子的排挤和欺负。
只是……她以前没想到孩子,孩子他也是有心的,也会难受。
他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第7/44页)
也会想要一个真心疼爱他们的爹,要一个温馨和睦的家。
谭婆子听闺女简单两句话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她搂着谭秀,又搂住陈玉箫,道:“别难过,你们谁都没错,错的是这世道,谁让穷人没活路呢?玉箫,别恨你娘,要是生气你就怪姥儿,是姥儿贪图好日子,要不是你娘,当初我你姥爷你大舅,早晚就饿死了,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
陈玉箫摇头,“没,姥儿,没。”
她没怪娘,没怪姥儿,也不敢怪爹和大娘,她就是……看着珍珠他们家那么好,就是……羡慕。
忍不住想,要是她有这样的爹,会怎么样?
谭婆子语重心长道:“人这一辈子呀,不能只望着那好的比,你得比不如你的,你瞅瞅东头儿那谁家,家里孩子都没棉裤,一冬天光着屁股缩在草堆里。你们起码吃得饱穿得暖,是吧?就算没有可心如意的爹,可你们也有一心为你们打算的娘。这人呀,不能两头都要,占一头就行。”
陈玉箫点头。
谭婆子又道:“玉箫呀,你娘心里苦,没人说,她这样也是为了你和弟弟有个好日子。
别瞅着裴二郎和沈娘子好,就以为生在寻常百姓家也挺好。那是骗人的,他俩哪里是寻常百姓了?寻常百姓有几个有他们那样的本事?
寻常人家有几户能吃饱的?荒年谁家不卖儿卖女的?
你们要是出生在那样的贫苦人家,就我和你姥爷以前那样的家,你们俩得挨饿受冻还得受人欺负,现在起码不受外人欺负。
你长大了就不用像你娘一样,你就能找个好人家,过你羡慕的日子。”
陈玉箫抱着谭秀,“娘——”
谭秀搂着闺女,也哭成一团。
谭婆子:“哭吧,有委屈就哭,能哭都是福气呢,有那穷人家,饿得哭都没力气哭。
羡慕人家,就好好和人家交往,好好和人家学,看看人家咋把日子过好的。
这人呀,可千万不能嫉妒呀,一嫉妒就开始倒霉。”
听闺女和外孙女答应,说没嫉妒,谭婆子才松口气。
陈玉箫也累了,没吃饭便睡着。
谭婆子又开始安慰闺女,“秀儿啊,你后悔啦?”
谭秀摇头,“娘,我永远不会后悔的,想想小时候吃野菜吃的肚皮都透着绿,手脚都要冻烂掉,现在这日子我只会每天感恩,永远不会后悔。”
她不会后悔,她会努力往更好的日子奔!
谭婆子:“对,懊悔最没用,现在懊悔,那不如当初直接饿死好。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过去吃苦的自己。我看得人倒是多,那些守着一个男人过日子的也没见舒坦,跟驴拉磨一样,伺候老人伺候孩子还得伺候男人,不是挨婆婆打就是挨男人打,吃不饱穿不暖的,这样的废物男人要了有屁用?”
谭秀点头。
谭婆子:“行啦,你不用难受,等陈琦醒了我哄哄他。他大了,会想事儿了,得好好教,要不容易学歪。”
她庆幸闺女带着孩子来豆腐村学习,要是还留在陈家,保不齐就被那些坏种儿给挑唆坏了,就算不挑唆坏,心性也受影响。
裴长青并不知道他什么特别的也没做,就把俩孩子馋爹馋哭了。
晚饭后阿鹏就带着四个小厮回镇上。
水嬷嬷和宫嬷嬷照旧住下,她俩现在和裴母特别合拍,三个老太太晚上夜聊都能聊半宿。
现在家里多了俩嬷嬷,沈宁一点都没觉得不方便,反而觉得很方便。
又不是现代那几十平方的屋子,来个生活习惯不一样的公婆大家互看不顺眼。
自家土坯屋子,粗茶淡饭,人家能适应这粗糙的生活,又讲卫生又有分寸,不多管事不嚼舌头,还帮忙做饭带孩子,那还有什么问题?
简直是神仙保姆啊!
她再次默默感谢萧先生,大好人啊,她没给小少爷当保姆,人家却给自己派来俩保姆。
感谢!
其实小少爷原本想跟着阿鹏回镇上的,但是小鹤年不肯。
小鹤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爹回来师兄你就要走?
说好的以后帮我们孝顺爹娘呢?
小少爷就留下了。
小珍珠和宝儿特别殷勤地给大家伙儿铺被子。
小珍珠和沈宁一个被窝,宝儿和裴长青一个被窝,小鹤年和小少爷一个被窝。
裴长青:“……”
这闺女才“爹我想你爹你真好”,转身就扎亲爹刀。
小珍珠却满意地拍拍手,“现在都有伴儿了。”
宝儿有点不乐意,他想和二舅母一个被窝,二舅母香香的,和她娘一样。
小珍珠:“就这样,要不就给你送回家,你找小姑睡去。”
宝儿:“那我就和二舅一个被窝吧。”
他现在玩得乐不思蜀,并不是很想爹娘,毕竟娘整天做活儿,也没哥哥姐姐陪他玩儿,没意思。
至于奶奶,当然想啦。
嗯,就是想而已。
裴长青没给孩子们买礼物,但是也要表示一下,一个孩子一小串钱,一串上面有十枚。
孩子们无所谓钱多少,只要给一文都开心。
裴长青给小少爷钱的时候神态动作和给小鹤年一般无二,好像自家多了个儿子一样,并不把小少爷当外人。
这是小少爷收到的最少的钱,但是他很开心,心里暖暖的,仔细把钱收在自己的书箱里。
小珍珠大眼睛眯起来,高兴得一个劲儿地吹彩虹屁,“爹你真好,爹你更俊了。”
裴长青又给她一枚。
小珍珠满脸惊喜,呀,夸夸还有这好处呢?
“爹,你太大方了,你超级无敌英俊帅气,我娘可想你了。”
裴长青又给她一枚。
小珍珠更卖力狂夸了。
旁边小鹤年眼睛都瞪大了,爹,你怎么能这样?
他默默运了运劲儿,寻思自己读书多,咋也比珍珠会夸。
小少爷朝他眨眨眼,表示他可以帮忙的,保管夸得裴叔晕头转向,得了钱咱俩对半分。
小鹤年点点头,酝酿一下,“爹,你……”
不等说完,就看裴长青笑着对小珍珠道:“这两文是你二丫姐给你的零花儿。”
小鹤年:“咳咳咳……”
彩虹屁堵了回去。
小少爷赶紧给他顺顺背。
小珍珠也惊呆了,“啊?所以这不是爹你给我的夸夸钱?”
裴长青笑声清朗,“不是。”
小鹤年和小少爷也哈哈大笑。
宝儿在炕上笑得直打滚儿。
他都排队要跟着姐姐夸二舅了,结果没用。
哈哈哈,姐姐白夸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第8/44页)
东间的水嬷嬷和宫嬷嬷听得又好笑又入迷,这个家可真欢乐呀。
才来两天,她俩都不想走了。
这给皇帝陛下的信,真是越写越厚了啊。
水嬷嬷对裴母道:“大妹子,咱给孩子哄过来睡吧,炕大,睡得下。”
从前在宫里为了争个体面自己睡一张床,那也是绞尽脑汁的。
现在她们愿意挤着睡,一点不嫌弃。
其实也不算挤,只要不是一人一个被窝就不那么占地方。
裴母就去招呼孩子们过来睡觉。
小少爷主动响应,小鹤年也跟着来,小珍珠本来不想,她想和爹娘一个炕,但是想想爹给的钱就妥协了。
最后他们分了俩大被窝,裴父和裴母搂着小鹤年和小少爷睡,水嬷嬷和宫嬷嬷搂着小珍珠和宝儿睡。
小珍珠是个非常好学的小师妹,并没有忘记打坐,还主动教其他人。
大家煞有介事地跟着她打坐,宝儿刚摆好姿势,听小珍珠缓慢绵长地念了两句口诀,跟着深呼吸一下,吧嗒就睡着了。
小鹤年和小少爷也没坚持三个深呼吸。
小珍珠久一点,但是也没练完全套。
白天活动量太大,本身沾枕头就着,这是裴长青回来又发了钱,她激动呢。
水嬷嬷和宫嬷嬷一人搂着一个孩子,有一种打心眼儿里涌出的热流。
这家人怎么这样啊。
怎么才两天就把她们这种看透人情冷暖,看遍尔虞我诈的老人精儿给收服了啊。
哎,有点幸福是怎么回事?
水嬷嬷再也不觉得人老了一辈子一眼望到头儿没劲了。
宫嬷嬷再也不觉得出宫不好,只求皇帝别让他们回去,就一直学厨艺吧。
看着空荡下来的火炕,裴长青松口气,终于能自己抱媳妇儿了。
结果他媳妇儿披着棉袄,坐在炕上数钱呢。
沈宁两眼放光,“裴长青,你太能赚钱了吧!”
这一个个银疙瘩,真可爱,真美貌,真亲切!
他竟然带回来七十六两银子,那边儿还有好一袋子铜钱呢。
虽然要给童陶几人发工钱,但是能留下大部分呢。
之前欠童大舅和高里正的钱都还了。
村里人的木头钱也都还了,每家多给了十文的谢钱,都可高兴呢。
现在这些钱刨除工钱都是自家的,美哒哒。
裴长青擦了脚,把洗脚盆放在另一边儿,上炕把沈宁圈在怀里,“没有我媳妇儿赚的多,我媳妇儿不但赚钱,还给那么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呢。”
搁现在政府得给提供很多免税机会,还会颁发农民企业家荣誉称号。
沈宁赚钱不少,但是她开销也大。
村里人的工钱三天一结,给他们回家生活。
作坊每天也要不断投入,收豆腐、白菜、豆子、柴火,买煤炭等等。
每天都是一大笔钱了。
不过一直在出货、回款,资金处于良性循环中,卖价高于成本,自然是赚钱的。
豆制品和米粉看着利润低,但是能拉动出货量,出货量大就能给更多人提供工作。
不只是豆腐村,周边村子甚至更远的村子都跟着受益。
沈宁对做事业从来不骄傲,只要她做的就觉得是很简单的事儿别人也能做,她就是运气好点儿罢了,所以对自夸没多少兴趣。
她更喜欢数钱。
裴长青看沈宁数钱的开心样子看得入迷,她长得好看,水润的眸子清亮有神,眉飞色舞也不崩表情,反而带上股孩子气。
他就庆幸自己没乱花钱,把钱都给媳妇儿分配是对的。
为了方便收纳,他还把碎银子换成整装的银饼子和小元宝呢。
他掏出那对耳坠子,告诉她来历,“我用白酒洗过了,可以戴的。”
沈宁双眼亮晶晶的,哇了一声,“裴总,你好会捡漏哟。”
二两银子就买到红蓝宝石了!
耳坠子真的很精致,镂空的小葫芦造型,上下葫芦肚中各有一颗红蓝宝石。
称得上低调奢华了。
黄金最配雪白细腻的皮肤,让莹润的耳垂显得尤其可爱,微微晃动就给线条优美的颈项打上一层璀璨的碎光,迷离诱人。
裴长青看得有些口干。
“媳妇儿,我可想你了。”
想得都背完一本书了。
沈宁却不想这么早“睡”,现在躺下又不是就让她睡觉,那还不如晚点呢。
“我数钱了,我洗个手啊。”
洗完手,“裴总,你背多少书了?我拜托阿恒和阿年帮你整理了,后面你就……唔……”
裴长青含住了她的唇。
、
、
早饭是俩嬷嬷和裴母做的,今儿不吃煎饼面条什么的,而是吃小馄饨。
给沈宁和裴母,为了方便就吃煎饼果子或者馒头咸菜,可不会大早上包小馄饨。
人家不但包小馄饨,还包好几个馅儿呢。
沈宁翻翻之前蔺承君给的干货里好像还有紫菜啥的,撕碎放进碗里,再撒点虾皮、葱花,然后一大勺小馄饨加汤冲进来。
哇,清香四溢。
水嬷嬷:“沈娘子是个会吃的,也不见用什么特别食材,看着就格外有食欲。”
沈宁有些不敢置信,“水嬷嬷,这小馄饨是你们做的,我就一吃馄饨的。”
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吹她有钱拿吗?
宫嬷嬷道:“沈娘子,你误会了,水姐姐的意思是你会吃。和你一起吃饭,大家食欲都格外好。”
桌上小珍珠宝儿小鹤年小少爷每人捧着个大碗吃得喷香,闻言纷纷嗯嗯点头。
沈宁:“是看他们吃饭食欲格外好吧。”
水嬷嬷和宫嬷嬷越来越热情,让她有些招架不住。
一个裴长青就够她受的,其他人还是正常点吧。
但是甭管怎么说,俩嬷嬷跟她这么一开玩笑,彼此之间的客气少了很多,距离拉近,人也亲切随意起来。
裴长青两世对此习以为常,他看似对谁都和气,但是内心疏离,阿宁看似跟谁都好,但是她会筛选朋友。
能走到她身边儿的都是她愿意接纳的。
能成为好朋友的都喜欢她,她也喜欢对方,彼此可以提供丰足的情绪价值。
吃过早饭,王大、裴大柱等人照旧来家里集合。
他们要早去上工,裴长青也不多聊,只说晚上一起吃饭。
老板要适当和员工聚餐。
沈宁:“今儿高大山他们要去镇上送货,我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10-120(第9/44页)
他们再买些面回来。”
现在有钱了,家里伙食不差,肉和骨头不断,前天靳老板托高里正送来的骨头和肉也还没吃完。
还没上冻,肉也就保存几天。
前儿她给大伯娘三婶儿四婶儿各家分了一斤,还给荷花嫂子、毛蛋娘、黑壮嫂子以及张寡妇、哑巴娘等也分了几两,就当职工福利,拿回去香香嘴儿。
牛骨头就用大锅熬汤,当高汤卤素鸡,白天还能兑水给上工的人喝上碗。
家里还有不少猪排骨和猪肉,正好晚上给裴长青请客。
水嬷嬷和宫嬷嬷听说裴二郎要请客,就主动帮沈宁想待客菜单。
沈宁笑道:“都是自己人,不需要那么复杂,炖一锅白菜排骨就行。”
主食也不用麻烦,直接煎饼加米粉,都是现成的。
乡下人真的不需要太讲究,有肉、实惠为上。
水嬷嬷和宫嬷嬷表示了解了。
孩子们陆续过来,小珍珠给他们分两口牛骨汤喝,大家喝得滋溜响,然后美滋滋地去上课。
谭秀打发人来说今儿不过来,陈琦昨晚上睡觉蹬被子,发烧了。
沈宁就让大脚板和高大山顺路去看看,关心一下。
她原本想去作坊那边儿看看却被裴长青回屋里。
沈宁哎呀一声,脸颊微红,“大白天,你干嘛呢?”
裴长青原本故意逗她,这会儿看她脸红,就趁机占便宜,亲了亲。
“帮我算算工钱,等会儿我和三叔去给他们送钱。”
沈宁舔舔嘴唇,“快点吧。”
裴长青没再逗她,掏出账本子,又把小少爷和小鹤年的珠算器拿过来,让沈宁帮他念,他算账。
口算笔算也行,就是慢一点,还容易出错,不如直接用算盘。
就是这个算盘太大了,还立式的,他得给放倒了用。
陶童几人的工钱是涨过几次的,一开始二十文一天,后来二十五,那些发过了。
去县里一开始是三十文一天,后来四十、五十。
伙食费不算,那是张氏他们直接开销的。
只算工钱加奖金。
他算好一个,沈宁就帮忙在账本上记录信息。
姓名、工作时长、每日工钱、总共数目,涨工钱以后再记录一下。
最后算出总数。
童陶七人工钱一直一样,没有谁格外高。
25天,一人1270文。
平均一天差不多51文。
关键从裴长青回来那天他们又涨了50文,所以下个月会更多的。
乡下汉子一个月能赚这些钱,对他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毕竟城里不少掌柜一个月也就二两银,小伙计也就900-1200文。
所以裴长青带着裴三叔去给童家四人送钱的时候不只是他们自己爹娘媳妇儿不敢置信,激动得语无伦次,眼泪婆娑的,童大舅都瞪圆了眼睛。
得亏他把老二送去了,否则这好事儿都给侄子们得了。
童大舅老脸通红跟喝醉一样,拉着裴长青的手激动地拍着,“二郎啊二郎,能耐,真能耐。你放心,以后你说啥就是啥,俺们都听你的。”
裴长青笑道:“大舅,咱好好干,一起赚钱。”
童大舅非要留他们吃饭,要跟裴三叔和裴长青喝几杯好酒。
裴长青可没时间,“大舅,正月里再喝吧,我们还得去荷花沟儿呢。”
荷花沟儿的情况自然也差不多。
陶族长已经减少了石匠,让年轻后生跟着高三郎和老四一起帮豆腐村送货。
如今高里正的运输队主要是豆腐村和荷花沟儿的壮劳力,两个村的人穿插搭配。
陶家也提供了好几套骡车。
陶族长村里的鸭蛋大部分都供给沈宁了,做咸鸭蛋和变蛋。
这可都是钱啊。
陶族长现在看到裴长青就跟看到自家女婿似的,高里正暗搓搓把沈宁当自己闺女看,虽然人家越来越厉害,以后可能就不敢这么看了,可不耽误他们暗搓搓以为。
又是一通留饭和婉拒的拉扯。
最后裴长青和裴三叔走的时候就被陶族长一手塞了一只大鹅和鸭子。
裴长青不肯要,陶族长都要急了。
“二郎,这是不怎么下蛋的老鹅和鸭子了,拿回去多费些柴火炖炖,香着呢。”
裴长青就没再拒绝,就是大鹅拎着挺沉的,便要根长棍子和三叔一起抬回去。
晚上请客的食材这不就有了?
裴长青和裴三叔一到家,就听见珍珠在那里训四只大鹅。
“你、还有你,竟然跑到西院儿来拉屎,还偷吃了晾在院子里的豆腐!我告诉你们,再有下次,铁锅就是你们的归宿!”
宝儿:“铁锅就是你们的归宿!”
“嘎!嘎嘎!”
大鹅们听不懂,但是很害怕。
裴长青笑道:“珍珠,去告诉娘晚上铁锅炖大鹅。”
他把四只捆得生无可恋的大鹅和鸭子丢在地上。
“嘎嘎嘎!”家里的四只大鹅瞬间逃窜出去。
正说阿鹏带着四个小厮从外面进来,抬着一只硕大的木头箱子,到了堂屋往地上一放。
小少爷对裴长青道:“裴叔叔,这是我和阿年帮你整理的书籍,你都熟读,再把重点的十几本背完就可以考秀才啦。”
裴长青的脸都吓绿了。
看出来了谢恒不适合当老师。
这不是来帮他科举的这是来要他命的。
【作者有话说】
裴长青:大闺女啊,你可多向着你爹点吧。
——————
要过年啦,写点欢欢乐乐的剧情,哈哈。宝子们,月底了营养液给大桃花喂喂呗,谢谢啦。
第113章 赔礼道歉 理工男要考科举,忧伤
沈宁听见动静过来看看,一叠声地抽冷气。
裴长青嘴角都耷拉下来了,“媳妇儿,你也觉得太过分了是吧?”
沈宁眼睛亮亮的,一把抱住小少爷,感激道:“阿恒,你真是及时雨大好人啊,不愧是萧先生的亲传弟子。”
这一箱子书得多少钱啊?
裴长青带回来的那些银子都不够,再加上家里的钱恐怕也不够!!
小少爷很高兴能帮上忙,只怕给的不够多。
他犹豫一瞬,抬手回抱了沈宁一下。
沈姨真的香香的,软软的,像宝儿说的一样。
裴长青咳嗽一声。
沈宁放开小少爷,笑得跟孩子一样。
看到裴长青委屈的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