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隆万盛世 > 1536私心

1536私心(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仙碣 大秦:抡语儒圣,我给天下定规矩 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 摸金探墓 这个买办不是人当的 从颠覆水浒开始 伊藤佐里探案 雪将尽 大燕断案人 闪婚独宠:豪门老公不经撩

魏广德在魏时亮告辞离开后就摇摇头,其实如果翁大立在朝中关系够硬,或者身处朝廷中枢的话,或许还真有机会躲过去。

说白了,这样的冤案,翻与不翻,全在掌权者一念之间。

或者说,是万历皇帝,他和其他两位阁臣及九卿决定的。

当翁大立和他们没有利害关系时,自然会选择秉公办理此案。

可若是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也会尝试一下。

只要不是皇帝坚持,一般还是可以成功的。

这也就是后世一些案子,要翻过来是千难万难,那就是人家关系还在,还在拼命保人的缘故。

翁大立不是魏广德的人,曾省吾要秉公执法,魏广德顺水推舟,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这也是明摆着的案子,为什么下午三司会审的结果没有提交到内阁的原因。

还是有些翁大立的关系在帮忙活动,希望最后给他定下的罪责轻一点。

卷宗里,可是要对相关责任人有处理意见的,内阁票拟就是对此的态度。

认可,自然无事,认为过轻或者过重,票拟里都会提及。

这个态度,自然也会影响皇帝的判断。

等所有客人都离开了,魏广德叫来张吉,询问今晚国府求见的都有哪些人。

等看过名录,魏广德摇摇头。

其中有两三个人应该就是翁大立的说客,虽然他人不在京城,可关系还在,自然有人帮忙。

而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背后应该还有很深的瓜葛。

不过这次处置翁大立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反腐,所以魏广德并没有顺藤摸瓜查下去的意思。

第二天魏广德进入内阁,依旧没有看到三司递交上来的审理卷宗。

魏广德也能猜出来,应该是在对张国维和翁大立的处置意见上出现了分歧。

这份三司会审的出来的卷宗,其实也算是给案子最后处理定出一个调子。

轻了重了,如果上面的人不满意,那么这次参与审案的人,都会在上层眼里带上负面影响。

他们不仅需要应付各方发动的说情,还要琢磨高层的态度。

魏广德身边许多走得近的人,昨晚即便很晚才回府,但依旧有人等在那里打听消息。

魏广德在值房里处理了两份奏疏,就无心继续,叫来芦布,吩咐道:“去打听下,昨日三司会审的结果。”

昨天他可是和魏时亮说过,虽然没有把他的态度亮明,但应该已经透露了不少东西。

他还以为那些人昨晚上就会把处置结果商量出来,没想到却出现了偏差。

因为魏广德很严肃的拒绝,还要求魏时亮不要掺和此事,把魏时亮也吓到了。

魏广德什么时候表现过这样的态度来,所以昨晚回去后,魏时亮府邸确实有人等候,但他没敢见面,直接推掉了。

这也是三司的人最后没有连夜商量出方案后,一直拖到今日上午在刑部再次碰头。

“很不妙,三位老那边都没有表态,不过都不好说话。”

“是啊,我找同打听了,结果回来面都没见到。”

“要不......严办?此事也拖不得,曾尚书还等着结果。”

参与问案的三司官员聚在刑部一间值房里小声议论,他们也意识到可能有些严重,只是还下不了决心。

因为,那些关系,有的是不能不做出回应的那种,有些则是已经收了钱财。

对案犯的处理,自然是凌迟,这没什么好商议的,不过对于锦衣卫千户张国维,还有一位兵部尚书,是真的很难议处。

“不行就罚张国维杖刑,杖五十二年,毕竟是锦衣卫的人。

至于翁老大人,嘶......罚俸一,不两年吧。”

终于,有人提出自以为已经很重的处罚。

毕竟,这说起来是失职,当时大家都以为无辜受害人是杀人劫财的奸夫淫妇。

一方是死了的平民百姓,而另一方是当朝二品大员,罚俸,已经很丢人了好不好。

而且经此事后,翁大立可以说仕途尽毁,虽然他本身已经没有进步空间,但在民间声望肯定是没了,士林中也少不了指摘。

事件曝光不过一日,据说京城里就有茶楼说书先生以这个故事进行改编成话本,大肆宣传。

“会不会太轻了?”

刑部和魏时亮熟悉的人想到昨晚连魏侍郎面都没见到,还有自家尚书大人的义愤填膺,迟疑着说道。

“已经很重了,再重,朝廷也有失体面。

特别是现在魏首辅刚刚晋升,想来也不希望外面传出有损朝廷声誉的事儿来。”

“我觉得判张国维徒刑,翁尚书罚俸,也差不多到位了。”

“可是,曾尚书那里......”

“把我们商量的结果报上去,看曾大人怎么说,把我们的顾虑也说一说,他会理解的。

“嗯,我看可行。”

于是,三司官员在一番商量后,做出了自以为正确的判罚。

朱国臣等案犯凌迟,张国维杖五十两年,翁大立罚俸两年的结果,就送到曾省吾的案前。

曾省吾当然不会如此轻易处置失职官员,翁大立和他不熟,就算熟也绝对不会达到可以徇私枉法的程度。

不过,三人的意见,特别是担心影响朝廷声誉的想法,却听进了张四维的耳中。

魏广德有意借此事大动干戈,让六部清查积年旧案,其实就是想借题发挥把事儿做大,方便他安排自己人担任朝中重要官职。

曾省吾看出来了,但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

他其实很反对这种上位后就清除异己的做法,他觉得只要担任了职位,只要不犯错或者表现出不称职,就不该轻易调换。

只不过人微言轻,他虽然是刑部尚书,但不说刑部在朝堂上话语权本就偏弱,他的身份也很尴尬。

张居正在时,他倒是很受信任。

可现在张居正不在了,他很难得到魏广德的信任,或者说放手重用。

他,终究融不入赣党圈子。

此时他考虑的不是处罚轻重的问题,而是魏广德想往大了搞,想直接罢免翁大立的方式,开启这次的朝廷官员更。

他,似乎,不该如此。

于是,曾省吾压抑住很愤怒的情绪,重新把卷宗最后的处置意见又看了一遍,终于还是点头。

如果魏广德坚持,那就让他来吧,刑部不出这个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 多情女匪有情医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