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 120-130

120-13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清冷系白月光[快穿] 被男鬼AI标记后封神了 这事大小姐怎么说 老师离世我成了她替身 开局万能鱼竿,在海上当领主 你怎么也不是直男 浓潮燃欲[京圈] 炮灰女配改拿龙傲天剧本 掳走男主他哥后 清冷师祖靠本喵亲亲续命

荀氏看着脸色苍白的长子,虽放下了一些焦虑,但还是十分心疼。

见长子还站着,忙唤起一旁的嬷嬷,“嬷嬷,快给瑄儿搬个椅子来,让瑄儿歇歇。”

一旁的嬷嬷得了太太吩咐,忙上前搬了椅子来,让哥儿坐下歇息。

荀氏急切的道:“我的儿,快坐下,你这般可是还没有缓过来,不用急着来见我,你将身子养好才是正事。”

想起昨日里长子虚弱的模样,荀氏不忘叮嘱道:“只要你好好的,为娘便心满意足了。若是你出了什么事,可要我如何是好啊!”

荀氏满满的关怀贾瑄自是收到了的,“母亲且放心,孩儿无事了。倒是您可要好好保重,孩儿听说不久又要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还未向娘亲道喜呢!”

见长子还有心思安抚自己,荀氏也不再那般焦虑了,渐渐放松下来。

想起自己这般年纪竟又怀上了,面上难得浮现几分懊恼,心中暗暗啐了一口自家老爷。都怪他,一大把年纪了,夜里还是那副折腾劲儿,倒不愧是武勋之后,将门子弟。哪怕是个文官,骨子里有些东西是改不了的。

懊恼不过片刻荀氏倒也缓和了过来,这个孩子虽来的太突然,但对于她和老爷来说,也是盼着的。

如今见着长子也难得开始打趣起来,“你呀,几个月后你又要做哥哥了,可还欢喜”

“孩儿自是欢喜的,待弟弟妹妹出生后,我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

荀氏很是欢喜长子友爱弟妹,都是自己的骨肉,自是希望他们都能好好的。

荀氏想着以后子孙满堂的景象,不自觉开始念叨,“我肚子这个还不知是哥儿还是姐儿,虽然我也盼着是个姐儿,但是光看着府里一溜的小子,就觉得希望渺茫。不过是哥儿也好,是姐儿也罢,都得等生下来再说。”

“倒是你们兄弟俩,珍儿那边你祖母透了消息,陛下欲赐婚郡主,自打珍儿蒙恩去了户部当值,四皇子在户部没少考校,四皇子府上适龄的只有嫡出的那位郡主,这事如今也算是板上钉钉了。”

荀氏眼看着次子的婚事都有了安排,长子贾瑄还没个着落,如今又因为婚事被算计,便想着探探长子的口风,好在婆母面前说和说和,为长子聘一位合心意的妻子。

“唯独你还没个着落,为娘心中甚是焦急,但娶妻乃是人生大事,妻子是日后要跟你过一辈子的,自当是要合你心意的。若是两看相厌,那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得安生了。所以这种时候你可千万不要害羞,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有什么想法要和娘说,娘好为你打算。”

说起长子的婚事,荀氏精神都好了许多,人肉眼看着脸色都红润起来了,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兴奋的。

贾瑄听着母亲的询问,默默不语,心中却在暗暗思考,自己想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姑娘,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昨晚的那位姑娘,彭城伯府余家的千金。

贾瑄脸上闪过一丝懊恼,好似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想起于姑娘,但是静下心来,也就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心思。昨日里余姑娘满是坚毅的模样深深的印在了他心底,他想着,若是日后能和这样的姑娘相伴一生,也是一件幸事!

贾瑄既然有了想法,自然不会压下去,只是不知那位姑娘是彭城伯府哪位千金,想来还是要打探一下的。

贾瑄面上闪过的神色自然没有瞒住一直盯着他的荀氏,见长子这边模样,荀氏心中有数了,想来长子心中怕是有了喜欢的姑娘,当即不动声色的开始探听起来。

贾瑄想要确定昨日的姑娘是谁,也将目光投向了荀氏,有心寻求帮助,自然也就没有隐瞒,将昨日之事细细说与荀氏听……

荀氏心中自是有一番计较的,先打发了长子回去休息,还不忘安排人去给婆母报个平安。

婆母也一直担心瑄儿和自己的身子,还是先让她老人家安心才是。

等长子回去休息后,才唤了心腹嬷嬷来跟前,去打听彭城伯府的消息,重点是打听瑄儿说的那位姑娘,可要确定好是谁,万一弄岔了可不得了,确定好了人,才能打听那姑娘是否是良配。虽然答应了长子去打听消息,但荀氏心中自有计较在,若是不般配,怎么地也得打消了长子的心思!顿时荀氏心中激起一股斗志,开始安心养着身子做准备。

等贾敬下值后回府,特地去找长子谈心,自然得知了此事,心中有了想法,便去寻了大哥,还不忘喊上三弟,兄弟三人聚在一起,说起此事。

只有三兄弟在,贾敬明显情绪外漏,不再遮掩心中的恨意,恶狠狠的道:“大哥,他南安郡王府这般算计瑄儿,更是累的我太太差点保不住这胎,我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贾,“一弟你放心,这事不会轻易算了的,他们这是当我贾家是什么,他们想算计就算计,怕放在眼里!”

老三~人家可是王府,咱们家不过是小小的国公府第,人家哪里会放在心上。”

贾敬想起需要修养的妻子和长子,阴恻恻的道:“不过是异性王府,子孙不争气,苟延残喘罢了,算个什么东西!既然敢招惹咱们贾家,那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南安郡王府小辫子一大把,是时候该给他们宣传宣传了!”

“嗯,我会他们一本的,一弟你不要直接动手,否则说我们打击报复就不好了。”贾攸不忘叮嘱贾敬,生怕他一个没忍住,直接出手,那些暗中捣乱,,反而徒增笑话。

贾敬自然知晓,如今宫里那位是他们亲舅舅,这,他们能力也不差,如今俱是居于高位,数。

贸然出手,总有那些见不得自家好的人,会在暗中捣乱,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恶心对手,着实让人心烦。

为了给妻儿出气,贾敬也忍下来犟脾气,闷声回道:“我知道了,大哥!这回可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放心吧。”贾攸拍了拍贾敬的肩膀,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没过几日,朝堂之上,便有御史开始参奏南安郡王府贪污受贿,滥用职权,上至府中子弟,下至府上的奴才,在外横行霸道,抢夺良田,欺压百姓。

南安郡王府平日里不曾收敛,那些子破事御史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只是往日里勋贵势大,不敢轻易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20-130(第6/13页)

头,唯恐得罪了勋贵势力。

如今见有同僚开始参奏,一个个的心里也都有了主意,毕竟同僚连证据都准备好了,也并非捏造,当即开始跟风起来,生怕自己被落下了,陛下会责怪御史台监管不力。

那一个个口诛笔伐,好似南安郡王府罪不可赦一般,勋贵势力中如今是以宁国公府贾家为首,其余各家看宁国公都未曾站出来,甚至不甚在意的模样,心中虽唾弃南安郡王府无用,却也没有站出来给南安郡王府辩驳。

隆兴帝也有意打压南安王府,毕竟南安郡王府手里还握着兵权呢!不过也不能打压的太狠,怕被逼狠了,南安郡王府造反,此事只能徐徐图之,只要将兵权收回来,处置南安郡王府易如反掌。

故而派人去查证,且将南安郡王府众人禁足府中,查证后发现最多只能追溯到南安郡王的庶子身上,南安郡王和世子并未出面,只能暗骂一声老狐狸。

随即派人追查首恶,涉事之人一律关押,待案件审查后依律判处。至于南安郡王和世子则是被斥责教子不严,管束不力,随后捋了父子两人的差事,罚俸三年,在家闭门思过一年。

虽算不得伤筋动骨,但也让南安郡王府没脸见人,好歹能安分些时日了。

贾攸下值后将南安郡王府的处罚告知了襄宁长公主,襄宁长公主见着南安郡王府受罚自是高兴,趁机收拾了库房,给一房送了好些东西安抚,其余各房也没落下,便是府上的丫鬟小厮们都得了赏,整个府上都乐呵呵的。

贾敬下值后更是迫不及待的回了一房,去给太太报信,也让荀氏高兴高兴。

得了消息的荀氏精神头更好了,人也精神了许多,显然得知算计自家长子的南安王府得了报应,心中畅快不已。

便是贾瑄也是心中宽慰了许多,但更多的是感动,祖母和叔伯以及父亲,因为自己被算计,诸多谋划后报复了南安郡王府,更是不顾以往的老亲关系,明摆着是在为自己站台,有如此家人,实乃人生幸事。

此事也算是错打错招,襄宁长公主一来气愤南安郡王府不顾情分,算计自家孙儿,一来便是南安郡王府死死握着兵权,碍了皇家的眼,自家皇兄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何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般没有眼色,早晚是夺爵的命,还是早些扒拉开好,没必要跟南安郡王府死磕,省得日后被拖累了。

荀氏松快养胎之余,也不忘叮嘱心腹继续打探彭城伯府的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得了信儿,急忙唤来了心腹嬷嬷,听着嬷嬷回禀得来的消息。

第125章 第125章【VIP】

荀氏满是问询的看向心腹嬷嬷,“可是打听到那姑娘的消息了”

“太太,奴婢打听的真真的,那位姑娘是彭城伯府的千金,是彭城伯和伯夫人膝下唯一的嫡女。”

“哦既是伯府长房唯一的嫡女,又怎的遭了她人算计,这姑娘是否……”

是否德行有瑕嬷嬷听出来自家太太的未尽之言。

也不怪荀氏多想,荀氏娘家并不在京中,对于京中勋爵之家也只大概了解一些,大都是平日里与府中往来密切的人家,再就是一二交好的官眷。

彭城伯府并非开国勋贵,只因先彭城伯有救驾之功,才得以恩封。在京都这遍地王公贵族之所,并不显眼,甚至初代彭城伯病逝后,彭城伯府这些年隐隐有些败落。

嬷嬷循着打探来的消息,给自家太太解惑道:“奴婢特地多方去打听了,还寻了积年的老人家去了解,彭城伯府情况略有些复杂。如今这位彭城伯府老夫人乃是继室,是先彭城伯未发迹前续娶的,娘家门第不高,膝下有一子一女,这一子便是彭城伯府的二老爷,现任彭城伯并非老夫人所出,乃是原配嫡子。并且这位继室老夫人入门时,现任彭城伯年龄已经不小了,故而关系不甚亲近。”

“哦,只怕不止是不亲近这般简单吧?”听到彭城伯府的复杂关系,荀氏心中有了猜测。

嬷嬷奉承着道:“确实如太太所想,老奴得知后都不得不感慨一句,这彭城伯府关系复杂。但彭城伯夫人手段高明,治家严谨,奴婢这点消息都是从二房打听到后,再反复去核实的。”

“彭城伯府除了那位继室老夫人外,便是大房和二房,大房当家老爷是彭城伯,伯夫人乃是先彭城伯夫人好友的女儿,是先夫人在世时定下的亲事。大房二子二女,除了一位庶出的大姑娘,生母是伯夫人陪嫁抬的姨娘,其余二子一女俱是嫡出。您让老奴查探的姑娘便是这位大房嫡出千金。大房那位庶出的姑娘早已出嫁,夫家也是官宦人家,中了二榜进士,如今在外地为官。听说当年这位庶出的姑娘出嫁时,嫁妆也是颇丰,多方打听来看,这位伯夫人并非心狠手辣之人。”

荀氏点了点头,“这般看来彭城伯大房还算宽厚,想来彭城伯府的问题出在二房!我说的可对。”

“好叫太太知晓,彭城伯府二房乃是继室老夫人所出,可惜那位二房的老爷未曾考取功名,只靠家族恩荫在鸿胪寺谋了个小官。二房太太更是老夫人娘家侄女,二房三子六女,嫡出的一子二女,一子乃是二房幼子,二女是二房的长女和四女。且继室老夫人的女儿,彭城伯府的姑太太带着膝下一对双生女寡居在娘家。老夫人娘家这些年越发落魄了,为着子孙着想,彭城伯府那位继室老夫人硬压着大房不让分家,不时还压着大房抬举二房。”

“此乃乱家之根源所在,心不齐,如何能兴继家业呢!”荀氏得知彭城伯府的混乱情况,心中有些不喜。

嬷嬷也是听出了自家太太的兴致不高,也不再赘述,只大致说了,之前大房姑娘中的算计,乃是彭城伯府二房和那位姑太太使的手段,彭城伯老夫人绊住了彭城伯夫人,还给二房和姑太太扫了尾,只因为除去大房的姑娘,彭城伯府二房的姑娘以及府上的表姑娘才有出头的机会,尤其马上大选了,这是她们攀上高枝的机会。

“原来如此,不曾想彭城伯府内里如此混乱,这府中算计不断,眼瞅着就是乱家之相。”荀氏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泛过一丝不喜。

荀氏脑海中闪过一丝念头,“那日被算计之事,可与彭城伯府那位姑娘有关?”

“这……”嬷嬷似是没想到太太会突然拐过弯来问这个,一时间也无法回复。

嬷嬷面带顾虑的回道:“太太,奴婢只查到是彭城伯府二房和那位姑太太出手算计了大房,至于大房是否顺势而为,就不得而知了。”

荀氏想起长子贾瑄孝顺稳重,平日里难得提出请求,如今还是为了有好感的姑娘,虽心中不喜彭城伯府的混乱,但也未曾一杆子打倒所有人。

“罢了,真是冤家啊!”荀氏不得不压下心中的不喜与忧愁,朝着婆母襄宁长公主的静康院走去,想着婆母人脉广,看人也准,这姑娘到底合不合适,还是得劳婆母再探听探听。

不多时,荀氏便带着心腹嬷嬷和几个小丫鬟来到了静康院外。待丫鬟通报后,便被引进了正房内,襄宁长公主正在阅览手中的游记,打发时间。

见荀氏来了,忙让她坐下,好歇一歇,

一番招呼后,才询问道:“你这孩子,怎的不好生安胎,反而来了本宫这里。”

荀,儿媳这些时日身子好了许多,大夫也说适宜动一动,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20-130(第7/13页)

这个孩子是个乖巧的,也不折腾,倒是比怀着珍儿时手,眼中满满的慈爱,溢于言表。

襄宁长公主打眼瞧了又瞧,见荀氏脸色确实没有那般苍白虚弱后,才渐渐放下心中的忧虑。笑着打趣起荀氏来,“若是让珍儿那个小魔星知道,你这个当娘的这般嫌弃他,怕不是得闹腾起来,这府里可就清静不起来喽!”

荀氏也陪着调笑起来,又与襄宁长公主闲聊了几句贾珍往日里的趣事,这才委婉提起自己的目的,打听起彭城伯府的事情来。

襄宁长公主得知荀氏的来意,也不得不感慨,荀氏对孩子后,襄宁长公况,并且特地派人去打听过,牵连的人也都一一探查了。

自然知晓与出自彭城伯府,再一听荀氏打听彭城伯府,襄宁长公主心中了然:只怕是与瑄儿有关。

虽不知晓其中具体的缘由,但荀氏总不会一直瞒着,早晚会告诉本宫。襄宁长公主心中有数后,也不曾绕弯子,一五一十的将彭城伯府的情况叙述出来,不时还附上几句自己的看法。

荀氏见婆母对彭城伯府的情况,很是了解,也不再隐瞒,“好叫母亲知道,那日瑄儿遭了算计,遇到了同样被算计的彭城伯府千金,有了些许交集,儿媳放心不下,故而想认识一下这位姑娘。只是儿媳在京中认识的人不多,与彭城伯府没有交际,倒是不太知晓彭城伯府的千金,是什么性情。”

襄宁长公主心中明了,想来是瑄儿对彭城伯府的姑娘有些许好感,毕竟是一起受过难的,倒也正常。在二儿媳荀氏的关怀下,透露了一些心思,荀氏不了解这姑娘的家世品行,这才有了今日这一遭。

荀氏见状连忙询问起来,“母亲觉得彭城伯府那位姑娘如何?可能入得了您的眼”

荀氏说罢紧紧盯着襄宁长公主,想着了解襄宁长公主的态度。暗暗在探寻,襄宁长公主可看得上彭城伯府的姑娘,甚至直击重点,‘与贾瑄可般配’!

襄宁长公主心中早已有了判定,“单就那位姑娘而言,性情品行俱佳,彭城伯深谙中庸之道,彭城伯夫人为人宽和治家严谨,同胞的两位兄长读书上有些天赋,虽未高中进士,但也有举人的功名在身,在一众勋贵子弟中也算有出息的。整体来说,除了底蕴太浅,彭城伯府大房还算不错。”

分析完了优点,转折也随之而来,果不其然,襄宁长公主带着叹息的声音传来,“但是,结亲不仅仅只看彭城伯府大房,如今彭城伯府未曾分家,那就要将整个彭城伯府看做一个整体,一旦出事,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便是家族!”

“彭城伯府的老夫人眼皮子是个浅的,出身不高,眼界低。娘家落魄后,为了拉拔娘家,给儿子娶了娘家侄女,导致二房一家子愈发不成气候。更有丧夫寡居娘家的姑太太,还带着一双女儿,仗着那位老夫人的势,同二房一起跟大房打擂台。偏偏那位老夫人拿捏着孝道,彭城伯夫妇狠不下心肠做决断,为了名声只能捏着鼻子忍气吞声,一时间倒是让双方势均力敌。”

“儿媳想着大房二房早晚要分家,只要那姑娘品行尚佳,大房也不拖后退,条件倒也不算差。”荀氏想着儿子,难得提了请求,便也顺势说出了口。

只是一说出口,荀氏就感觉出了其中的不妥,只是为了儿子才勉强说服自己的话,哪里能立得住呢!

襄宁长公主听了果然面带不虞,只是顾忌着荀氏身怀有孕,轻声呵斥道:“糊涂,就彭城伯府那一大家子,除了大房都是糊涂虫,还妄图攀高枝,四处攀扯。你又怎知彭城伯府能拖到分家的那一*日,而不是在分家前就被牵连!况且瑄儿是二房长子,日后要撑起门户,珍儿又被皇兄看中,尚了本宫的侄孙女,皇室的郡主。二房长媳的人选必须慎重,否则未来又怎么能同瑄儿一起执掌二房的门户,管教下面的弟妹。”

襄宁长公主想想还是忍不住多嘴一句,“便是为了瑄儿,也该选一个家世品行都能配得上宁国公府门第,未来能与瑄儿一起撑起门户的妻子。好让瑄儿未来能轻松些,不至于忙完朝堂上的事情,还要操心后宅之事。”

“事关瑄儿的终身大事,你这个当娘的也得上心些,可不能全由着瑄儿的性子。”襄宁长公主不忘细细叮嘱,生怕荀氏不放在心上。

荀氏自然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心中有了决断后,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复:“母亲放心,瑄儿是我儿子,他的性子我是知道的。只是瑄儿一贯懂事,儿媳有些不忍心罢了。既然知道这姑娘不合适,我会说服瑄儿的!”

襄宁长公主见状倒是满意了几分,至于结果,襄宁长公主对孙子也是了解的,答案毋庸置疑。

之后虽不知晓荀氏是如何与贾瑄谈话的,但最终贾瑄无疑是放弃了那一点点想法,还未成型的一缕情思,就此烟消云散。

襄宁长公主满意的同时,对贾瑄的亲事更加上心了,安排了不少暗线去打探消息,势必要成就一桩十全十美的婚事!

第126章 第126章【VIP】

伴随着上京城中的喧嚣与繁华,日升月落。转眼间到了大选的日子,街道上一辆辆马车,从京中各府朝着皇宫而去。

宫门前秀女们与家人告别,领了身份籍贯的牌子在一旁等待嬷嬷们的安排。待秀女到齐后被引进了宫门。

清霄堂中早有管事的姑姑带着嬷嬷们在一旁等候。

初选乃是查探一众待选秀女的姿容仪表,验身后自然通过,很少会有秀女在这一轮被筛出去,要知道待选秀女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因各地推举的待选秀女,以及官员府中的参选的秀女人数不少,待到黄昏,宫门前才渐渐清净下来。

在这一轮被筛选下来的秀女,自是无缘皇宫,被嬷嬷引着出了宫门,也不知是羞是恼的早早退去了。便是偶尔遇到一二徘徊在宫门前不愿离去的,家中相送的亲人也会抓紧带着离去。

至于过了第一轮选秀的秀女,则是被宫中的嬷嬷们引着进了内宫,开始在储秀宫中学习礼仪规矩,为期一个月。

一则是为了查探秀女的规矩礼仪,二则借着一个月的时间来观察秀女的德言容功。

一种米养百样人,秀女中有低调不想惹事的,自然也有高调不饶人的。

这天,日头正晒,嬷嬷们怕累坏了一众秀女,便在练习了一炷香的礼仪后,让秀女们休息一阵。

秀女们三三两两与相熟的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一小拨聚在树荫下的秀女们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或者说为首的那位,一袭青蓝色衣裙,观之温柔可亲,正与一旁穿着鹅黄色衣裙的秀女说笑,举手投足间可见其风采。

那正是这批秀女中家世最为出众的那位,北静郡王府的端华郡主,现任北静郡王嫡长女,其母出自清河崔氏。祖母更是先帝次女,当今陛下的姐姐慧宁长公主,早些年慧宁长公主膝下二子尽皆夭折,先北静郡王并无其它子嗣,后得了陛下恩旨,从宗室过继了一名幼子,承其宗嗣,养在慧宁长公主膝下,若说待选秀女中身份贵重的,她必是其中之一。

不过端华郡主自幼受教于其母,文静大方。或多或少也受到了祖母慧宁长公主的影响,聪慧知礼,擅长谋定而后动。

端华郡主自幼聪慧,心中自然明白,虽然父王过继北静郡王府,但到底是皇室血脉,若宫中未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20-130(第8/13页)

示意,自己不会参与大选。凭着自己的家世,也不会随意将她许配人家,想来是宫中,或者说陛下另有安排。故而稳坐钓鱼台,既不强出头,也不配合挑拨离间的人,乐得看戏。

暗中挑拨的秀女见状气的牙痒痒,哪怕再次下黑手,也是毫无动静。

她们也不想想,崔贵太妃虽然已经过世了,但掌管后宫多年,手中的人脉自是不少。哪怕随着崔贵太妃去世,慧宁长公主出嫁,剩下的人脉想在宫中护住端华郡主也是绰绰有余!

“哼,就会装模作样。”端华郡主悠然自得的模样,自然惹了其它秀女的眼。但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也非等闲人家。

众人一瞧,果然如此。这说话的不是别人,乃是南安郡王府的小郡主,同是异性郡王府出身,人家嫡亲的姑母可是六皇子信王的正妃,六皇子母妃甄贵妃如今在后宫极为得势,自是不惧的。

离得近的秀女自然都听到了这话,暗暗打量两人的同时,心中不免泛起酸意,凭着这家世,硬是压的大部分人抬不起头。

树荫下的秀女们自然也听到了,一身鹅黄色衣裙的秀女忍不住准备上前,“你……”

话音未落,便被身旁的端华郡主拉住了,端华郡主牵住她的手,安抚道:“表妹莫气,不必理会她,如今咱们在宫中,还当谨言慎行才是。”

鹅黄衣裙的女子显然很不服气,气冲冲的道:“表姐,那就这般忍着她吗?在这皇宫之中,竟也如此嚣张。”

端华郡主看着怒气冲冲的表妹也是无奈的笑了笑,她自幼承教于祖母和母亲,自然知晓南安郡王府的尴尬地位,如同空中阁楼,虚的很。

何况不久前南安郡王府不知怎的得罪了宁国公府,宁国公府特意去寻了南安郡王府的把柄,送去了一位性情耿直的御史手中,这位御史在大朝会上直接告了南安郡王府一状。后来陛下下旨处置首恶及涉案之人,下旨申饬又罚了南安郡王府闭门思过,虽未伤筋动骨,但到底丢了脸面。

南安王府一直怀疑是有人故意在暗中使坏,否则自家的把柄又怎么会出现在那位耿直的御史手上。这些年都相安无事,怎的突然间就被告到了陛下面前。只可惜一直未曾查到线索……

端华郡主会知道此事,也是巧合,北静郡王府与南安郡王府同为异姓王府,互为倚靠,也相互防备。

尤其在北静郡王府尚了公主又上交兵权后,其余三家异性王府尤为唾弃。后来又过继了宗室子,几家时常发生摩擦,北静郡王府对其它王府更加防备起来,尤其是死死攥着兵权,碍着了陛下眼的南安郡王府为最。故而在宁国公府探查南安郡王府的把柄时,还引导了一番。

北静郡王在跟慧敏长公主谈及此事之时,被来给祖母请安的端华郡主发现后,特地叮嘱孙女,

谁不知道宁国公府背后是襄宁长公主,当今陛下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在京中地位极为尊崇。南安郡王府得罪了宁国公府,就是得罪了襄宁长公主,日后面对的就是一波波打压,如何能长久。

故而端华郡主对南安郡王眼,面对她的挑衅,心中不是不气,只是如今在宫中,争论起来并无益处,反而会捧杀一把,放任她如此,想来这些时日,扈之名,早已传遍宫中。

“莫要担心,好妹妹,你何时见我吃亏了。”端华郡主担心表妹怒火上头,去寻了那位南安郡王府小郡主争论,万一惹得宫中娘娘们不喜,可就得不偿失了。

黄衣妹,苏州知府嫡女陆婉婉,生母亦是崔氏女,北静郡王妃的亲妹,自然不是蠢笨之人,也听出了表姐的意思。转头一想也是,自家表慧的,从来只有别人吃亏,没见过她吃亏,想来表姐是另有安排,,坏了事,只能罢休。

这样的情景在之后的日子里时常出现,面对南阳怪气的膈应人,小姑娘虽然借此压制怒火,不平,只能暗暗跟表姐端华郡主吐槽,端华郡主,不时的安抚表妹。

一月之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段时间秀女当中表现优异或家世不凡的,或多或少都被宫中的主位娘娘们召见过。相互之间多少有些心照不宣,不过最终还是得等殿选后,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旨意。

襄宁长公主也被皇后邀请进了宫,‘恰巧’碰上了皇后召见秀女们。一个个青春鲜活的小姑娘,襄宁长公主看了也觉得很是养眼。

不过襄宁长公主也明白皇后的意思,这是让自己看看这届秀女中,可有中意的。

暗暗观察后,襄宁长公主不得不感叹自家二姐慧宁长公主调教人的功夫。二姐自打两个儿子夭折后,平日里更喜欢吃斋念佛,在家中教养子孙,甚少出门。加上自己也不是个爱出门参加宴会的,平日里相聚的就少了,自然与端华见的也少。如今打眼一瞧,一众秀女中最出色的便是她了,虽然打扮清雅素净,但是那一身谈吐和气质可低调不了。

襄宁长公主见了越发欢喜,对于端华郡主的教养她自是放心的。只是凭着端华的身份,原也不该来参加大选,莫不是皇兄另有安排

不得不说襄宁长公主果然是陛下的亲妹妹,一猜就猜到了实情。

预备着与皇后透透口风,她瞧着端华这个孩子真真是满意,想着自家长孙贾瑾,越发觉得两个孩子般配了。

襄宁长公主心中暗暗思索:先给皇后透透口风,看皇兄可有安排若是不行,还得找皇兄好生磨一磨,定要求得皇兄同意了才行。端华这姑娘,自己看中了,自是该进宁国公府的门。

襄宁长公主看中了长媳人选之后,继续观察其它秀女的品行,心中思索着其它未成家的孙儿。

嗯,这身着藕色衣裙姑娘看着有几分英气,瞧着应是武将家的姑娘,行事也算利落。那一身湖绿色衣裙,鬓发间簪着一支白玉簪的姑娘看着倒有几分书香气,这是文官家的姑娘。那一身玫红色长裙的姑娘也不错,瞧着十分大气,看那一身打扮和气质,想来应该是哪家勋贵府上的姑娘,瞧着都不错……

这一位位秀女,倒是看得襄宁长公主眼花缭乱,恨不得都聘回家去。

第127章 第127章【VIP】

皇后瞧着襄宁长公主一副眼花缭乱的模样,忍不住打趣,“公主这下子可算是来着了,这些秀女们一个个如花似玉的,看得本宫都觉得年轻了不少。”

襄宁长公主也不在意皇后的打趣,她确实是对这些秀女们很满意。能被皇后特地安排人传唤到凤仪宫的,家世背景自是不差,便是皇子正妃都当的。

原以为选秀的旨意下达之前,好些消息灵通的人家,因疼爱家中女儿,亦或是不想掺和到皇子之间争斗的,都匆匆为家中女儿相看了亲事。因此京中不少姑娘们都定了亲事,如今选秀,怕是难见多少顶尖的姑娘。

谁曾想倒是颇有些意外之喜,这些秀女中有些父亲在外地为官,有些是父亲不入朝堂的世家女,家中教养都是极好的,姑娘们瞧着也很是伶俐。

襄宁长公主和煦的笑了笑,“秀女们能到如今,只差最后的殿选,自是不差的,不知殿选皇嫂准备安排在何时”

皇后一听自然知晓,襄宁长公主心中有了中意的人选,想在殿选之前求个旨意。

“秀女们入宫也有一段时日了,规矩学的也不差什么,月底也该到了殿选的时候。”

听了皇后的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20-130(第9/13页)

,襄宁长公主心中有了数,如今已然到了下旬,离月底也只剩下七天,看来是得早做决定了!

只是在这之前还是得回府中一趟,先听听几个儿媳的看法。

思及此处,襄宁长公主眼睛眯了眯,眼中蕴含着一股说不清的神采。

皇后见襄宁长公主没说话,也知晓襄宁长公主心中有数,本不打算多掺和襄宁长公主府中的家事。只一想到老四府中的明月丫头,到底是心软多事了一次。

皇后面色纠结,似有一股愁意,只是转瞬便被压下,看向襄宁长公主说道:“公主,此事本宫本不该轻易张口,只是到底老四是在本宫膝下长大的,老四家的明月丫头也是本宫最疼爱的孙女。陛下将明月许配给了贾珍,日后自是宁国公府的孙媳,只是本宫拖大一回,想要给贾珍的胞兄说上一门亲事。”

皇后说罢见襄宁长公主并未露出不满的神色,连忙补充道,“请公主放心,本宫只是推荐一番,至于能否中意,还是得看公主的意思。”

襄宁长公主心中了然,皇后疼爱明月郡主,而明月郡主又被许给了自家珍儿,皇后是怕日后明月郡主同嫡亲的嫂子处不好,想推荐一位看中的姑娘,配二房长子贾瑄。

“不知皇嫂说的是”

襄宁长公主也不在意皇后的做法,知晓她是为了明月郡主,才这般作为,想要保媒拉纤。

若是推荐的姑娘能让自己满意,自无不可,只是若人选不能让自己满意,那就难说了!只希望皇后放聪明些,不要做些小动作才好。

怕只怕皇后为了稳固明月郡主在宁国公府二房的地位,推荐一些小家子气或是有其他缺陷的姑娘,那才真真是祸事呢。

不过若真是如此,自己定要告到皇兄那去,哪怕得罪皇后也再所不惜!

妻者,齐也!

再者自己劝瑄儿放弃了彭城伯府的姑娘,若是转头选了个还不如她的,那只怕日后瑄儿夫妻之间过得不甚和睦,心中会后悔……

这般想着,襄宁长公主定定的看着皇后,想要得知皇后口中所说的姑娘,到底是哪家闺秀。

皇后缓了缓心神,见襄宁长公主未曾露出不满的神情,这才缓缓说道:“好叫公主知晓,本宫所说的不是旁人,乃是本宫娘家嫡支的姑娘,不过不是长房,乃是六房的独女。”

襄宁长公主一听是皇后母族的姑娘,倒是稍稍放心了一些,皇后如今在宫中,靠的便是母族的支撑,总不会连着母族一起算计到自家孙儿头上吧?要知道这保媒拉纤的事儿,男女双方身份都不简单,若是日后夫妻不和,皇后这个媒人可是会被怨怪的!

不过还不知这位姑娘的品性如何?

襄宁长公主心存疑虑,面上却不曾显现出来,只平淡的回道,“既出自皇后娘家,想来汝南周氏的姑娘自是好的。”

“不过,本宫还是想见一见周姑娘才是,家中有好姑娘,皇嫂可千万别藏着掖着,本宫家中可是一堆的小子呢!”

得到襄宁长公主对汝南周氏的认可,皇后略带满意的笑了笑,“倒也不是本宫藏着掖着,这姑娘出自嫡支六房,虽不是长房,但其父是那一辈的嫡幼子,与长房家主一母同胞,且长房没有嫡出的姑娘,她是汝南周氏嫡支嫡系那一辈唯一的嫡女,家中都盼着她能寻得一位佳婿!”

襄宁长公主满意的点了点头,家世上佳,若是品性仪容俱佳,那便无可挑剔了。

“只是不知周姑娘可襄宁长公主听着皇后的说法,这位周姑娘家中应是极为疼爱她的,怕是也不指望周姑娘为家中联姻,倒是不秀

也不知可能见有些没底。

皇,本宫那族中侄女颇得家中疼爱,老族长夫妇特意托了亲姐姐,梁王府的太妃娘娘为孙女说亲,故

皇后解释起缘由,“京中人人皆知,宁国公府的,老太妃可不就看上注本次大选,怕错失了良机,便托到了本宫这里。”

想起同族的梁王太妃进宫后同自己说起此事,皇后心中真真是觉得,来的正是时候。族中嫡支的姑娘自己也是见过的,是个好姑娘,加上梁王太妃当初念在同族的情谊上帮衬过自己,才叫自己在宫中站稳了脚跟,这门亲事若是成了,也算是了了自己一桩心事!

怕襄宁长公主心有顾虑,皇后继续介绍起来,“本宫那侄女虽是家中宠着长大的,但管理家中事务亦是妥妥当当的,人看着有些娇憨,但却是一副果敢的性子。遇事果决,其父虽未出仕,但其母是齐老太师的嫡幼女,嫡亲的舅舅亦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说起这姑娘的情况,皇后底气愈发足了。家世与宁国公府也算是门当户对,姑娘本身亦无缺陷,也是鼎鼎般配的。

只光听着这姑娘的出身以及性情,襄宁长公主就倍感期待。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论如何,还是得再让人打听打听才是。若是能见上一见,那就更好了。

襄宁长公主朝着皇后回道:“皇嫂说的姑娘果然是极好的,等本宫回了府,便上梁王府叨扰一回,也好拜访老太妃!”

皇后一听满意极了,虽说襄宁长公主话中说是去拜访梁王太妃,但其它时候不能见选在这个时候,又是在本宫介绍族中侄女之后,明眼人都能明白襄宁长公主的意图。

皇后笑着道:“那本宫就静候佳音了!”

襄宁长公主也笑着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略坐了一阵之后,襄宁长公主便打道回府,她还急着同儿媳说说今日瞧见的秀女们呢!

虽说选秀是为了皇家办的,但自己特意跟皇兄提过了,皇兄也说了只要有自己看中的,便告诉他,他会下旨赐婚。毕竟宫中如今已经很少进人了,选秀多是为了皇子宗室们赐婚,襄宁长公主的孙儿,亦是隆兴帝的外甥孙。再者几个外甥都是他打小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儿子一样,真论起来,那些远房宗室,还没有他们同隆兴帝关系近呢!

回到宁国公府,襄宁长公主在静康院歇息了一阵,毕竟上了年纪,来回折腾也是有些累了。

半晌后歇息够了,缓过了神,便唤来素梅,“你安排小丫鬟去大房和二房看看,若是无事,便让大太太和二太太过来一趟。”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素梅姑姑得了主子吩咐,当即去院外寻了静康院的两个二等丫鬟,让她们去了大房二房传信。

不多时,嘉悦郡主和二太太荀氏一同走了进来,没等她们行礼,襄宁长公主便急忙让两人坐下了,还有个孕妇在呢,可不好累着。

嘉悦郡主自然知晓婆母是从宫中回来的,想来是对儿子的婚事有了安排,迫不及待的问了出来,“母亲,您在宫中可是有了看中的人选”

荀氏亦是满脸期待的望向襄宁长公主。

襄宁长公主也没隐瞒,“本宫在皇后处确实瞧见了秀女们,若是本宫猜的不错,北静郡王府的端华丫头应是皇兄特意安排参选的,想来是为了赐婚。”

嘉悦郡主也是宗室出身,齐王还管着宗室,自然知晓北静郡王府的事,北静郡王府一脉亦是皇室血统。婆母还特意指出陛下让端华参选是为了赐婚,那这赐婚的人选莫不是……

嘉悦郡主带着几分猜测的目光投向襄宁长公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说剑 拯救美强惨女主进行时[快穿] 资助生说她养我 他非要强取豪夺 是的,我失忆了 这该S的看脸的世界 他说未来可期 古代开道观日常 我的翻译官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