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剑出鞘 > 130-140

130-14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红楼]吾皇黛玉 狗剑修!吃我合欢宗一药 娇气假少爷被赶走后 老实人同时攻略三人被发现后 退圈风波[娱乐圈] 拿到深情男配剧本了 我姐姐是万贵妃 重生后我攻了死对头 自己的青梅自己养 恶魔在恋爱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130-140(第1/15页)

第131章 覆剑坡(二)

银氅也瞧见这里层层覆盖的剑阵了。

“阿织阿织, 这是什么?”

“这是一种阵法,用以寻找灵物的下落。”

阿织说着一顿,“当年在青荇山上,师父和师兄, 教我用过这个阵法。”

“剑尊和夙用过?”

阿织“嗯”了一声。

且他们的问剑之阵, 是以溯荒为媒, 最精纯的剑气结为结界,剑意交织周转, 融进溯荒中, 逆天上星轨走上三十六周, 足足三日才可成阵。

溯荒是神物,不该示于人前,阿织后来之所以见过溯荒镜, 就是因为要结这个剑阵。

有些事, 当时发生的时候觉得没什么, 眼下回想起来,处处都是端倪。

一切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回忆开了闸,前尘往事纷纷涌来眼前。

第一次听说问剑之阵,大概是那年她亲手葬了族人, 从慕家庄回来以后……

回到青荇山, 阿织把自己关在房中七日,不言不语, 也不习剑。

其实闭门七日没什么,但阿织自从上了青荇山, 白日竹林练剑,夜里修行打坐,从未有一刻懈怠, 这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那时青荇山上已没什么凡人弟子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问山把山上的凡人散了,也没有招新的人来。

所以这七日间,除了叶夙来敲过她的门,再有就是银氅和山雀了。

叶夙叩门不为其他,他在屋外淡声提醒:“阿织,习剑了。”

阿织很低地应了一声“嗯”,没有开门。

修士的感知力很强,后有一日夜里,月太静了,阿织稍稍放开神识,银氅和山雀的议论声不期然落入她耳中:

“阿织的家人不在了,那个偶尔会来山中看她的四叔也过世了,所以她很难过。”

“……听说是被妖物害死的,夙拦着,不让她报仇。”

“那她这么关着,是生夙的气么?”

“不知道……”

“夙每日清晨都会在院中等上一刻,是担心阿织,在等阿织么?”

“不知道……”

“……唉,好难过,剑尊不回来,阿织不开心,我也睡不着……”

阿织听了这些话,始知自己这样消沉,竟影响到了这些一直关心自己的人。

夜里,阿织无声开了门,发现门口堆砌着许多东西,有山雀不知从哪儿叼来的花枝,采来的果子,有银氅亲手剥的瓜子仁儿,粒大饱满的瓜子仁儿足足装了五六袋,也不知道银氅每次路过,会不会淌口水。

还有一卷剑意心得。

不必拿眼观,手只要碰到书册,剑意自入心间,春雾一般。

是夙的。

翌日一早,夙负剑出门,忽见院中等着一人,青衣盲杖,身姿纤纤,竟是阿织。

似乎听到推门的动静,阿织先行唤了一声:“师兄。”

夙顿了顿,朝她走近,问:“习剑?”

阿织道:“嗯。”

夙道:“走吧。”

他们两人本就话少,而今稍稍有了心结,话就更少了。从前阿织在剑道上遇到难处,偶尔会向夙请教,夙偶尔也会主动指点,眼下这样的交集不再有了。

但他们又像在尽力抹平彼此的心结,从前他们修行,都是各修各的,那日之后,每日清晨,夙都会在院中等着阿织,夙习剑的地方在近峰处的问剑台,阿织喜欢山腰的竹林,他们一前一后上山,虽然不说话,彼此间只隔着几步的距离。

同样到了夜间,阿织也会在山腰的石阶上等待,直到茫茫雾野间出现一抹熟悉的身影,她才拄着盲杖,同他一起踏月而归。

他们是这样一对寡言相顾,却又相惜的师兄妹。

好在世事总会回归正轨,辗转两月飞逝,终于春去,这一天,阿织在竹林里练剑,忽闻风动,她知道是师父回来了,立刻和夙一起到山下相迎。

问山就像故意和他们开玩笑似的,他没走正路,而是飘然落在山间的石阶上,从背后看了两个徒弟一会儿,忽地挑眉一笑:“不错,我还以为你们两个要老死不相往来了,看这样子,相处得还好?”

他朝阿织招招手:“小阿织,过来。”

等阿织走近了,问山弯眼问道,“小阿织,不跟你师兄置气了?”

阿织听了这话,愣了愣,明白师父在问,可怨叶夙拦着她,不让她报仇。

她垂下眸,低声道:“从未与师兄置气,只怨自己无能。”

问山一见这反应就知道,好几个月了,这师兄妹到底没把话说开。

他的语气仍旧带着笑意:“那你还跟师父置气么?”

阿织不解,睁着朦胧的眼去看他,她为何要生师父的气?

问山道:“师父不好,慕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师父没能陪着你,还回来晚了,小阿织还难过么?”

问山的身影在阿织的视野里是一片淡青的色泽,就像青荇山,是这世上最凌厉又最温柔的色泽。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其实不算难过了,但或许是因为见到了最亲的人,一瞬之间,所有散去的委屈忽然卷土重来。

阿织抿抿唇,一时间竟未答话。

问山笑了:“那……要不要师父抱?”

阿织一怔,摇了摇头。

问山无不遗憾道:“小阿织长大喽。”

说着,他信手招来一阵清风,风代替他,很温和地拍了拍阿织的头。

问山又看夙一眼,问他和阿织:“师父回来了,你们今日准备做什么?”

“练剑。”

“习剑。”

问山忍不住“啧”一声:“论天下最无趣的两个人,当属你们两个。”

当世第一剑尊对两个徒弟的答案嗤之以鼻:“剑有什么好练的?”

他拂袍刮过一道剑诀,春祀和祺在剑尊的威压下齐齐归鞘,他负手往山下而去,招呼两个徒弟:“走,随我去人间!”-

这不是阿织第一次来人间。

问山是人间常客,也是个极富意趣的人,随时都有新鲜的点子,他偶尔会扮作捉妖的道士,把流窜于人间的小妖吓得魂飞魄散;偶尔他会在路边摆一张算命摊子,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为过路人指一条明路;他也会化成庸医,拿一张便宜方子与医馆坐堂大夫的金方一争高下,然后把这张方子留给生活拮据的百姓。

问山去人间的时候,偶尔会带上阿织,偶尔会带上叶夙,但三人同行,这是头一遭。

这次他们去的是一间城外茶馆。

茶馆的茶水好是其次,此地临着驿馆,人来人往,相逢别离,凡世红尘味很浓。

问山熟门熟路,到了茶馆,便在角落找了一张方桌坐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130-140(第2/15页)

织眼上覆着白绫,拄着盲杖,走得慢些,一时被小二挡了路,她顿了半晌,低声道:“借过。”

小二闻言回头,看到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及至阿织在方桌边坐下,小二先是被茶壶烫了手,跑堂的时候险些栽跟头,掌柜的叫他,他失了魂一般,听也听不见。

问山端着一盏茶,边吃边笑:“仙子化凡,也是天人模样,我早说了小阿织好看,被人看呆了是不是?”

他又无不遗憾道:“可惜我们小阿织从不打扮,不然玄门中选美人,必有我青荇山的一席之地。”

阿织闻言道:“我打扮的。”

问山看她一身素净,费解道:“你哪里打扮了?”

阿织道:“师父穿青袍,我也穿青衣。”

她顿了顿,有点疑惑,“青衣不好看?”

问山被她噎住,半晌道:“不是,这不叫打扮。我不是给你置了衣饰和妆奁,你的环钗呢?你的罗裙呢?你的螺子带胭脂粉呢?”

阿织道:“戴朱钗不方便练剑。再说,师父不也不戴多余佩饰么?”

“我不戴你就不戴?”

阿织摇头:“不戴。”

她道,“但我佩剑。”

叶夙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很轻地笑了一声。

问山看了两个徒弟各一眼,夏光微照,心境舒畅,时候正好,他道:“这样,我们一起做一个茶戏。你们低头看看自己的茶,依照茶多茶少,相互问一个问题。”

人间根本没有这样的茶戏,问山仗着阿织和夙不常来人间,全凭一张嘴忽悠。

阿织和叶夙竟也信他,算下来,该是阿织问叶夙,叶夙问问山,问山问阿织。

问山煞有介事道:“问的人一定要发自内心,一定要是最想问的,回答的人也不许敷衍,否则——”

就像要立下马威似的,问山从桌上抽了一根竹箸出来。

竹箸沾上了魅羊的气息,很快被递给邻桌的一名书生。

书生是即将上京赶考的寒门子弟,表妹送他到城外,两人一齐相顾无言很久了。

问山道:“究竟想说什么,再不说就迟了。”

得了竹箸的书生欣喜若狂,一个瞬间,他似乎拥有了十足的勇气,对身旁的表妹道:“晴妹,其实……其实我早就下定决心,这次会试,我金榜题名也好,名落孙山也罢,事情一了,我必定回来娶你,你一定等我,千万莫要嫁给姓孙的那厮。”

表妹一下红了脸。

问山收回目光,任魅羊的气息渐渐散去,屈指敲了敲桌,严肃道:“瞧明白了么?莫要等着为师使手段。”

“小阿织,你先来。”

阿织其实明白师父的用心良苦。

她握着茶盏,感受着茶叶在水中舒卷沉淀,说道:“那时……在沧溟道,师兄为何要拦我?”

叶夙的声音凉得如春雾一般,融在夏光里,很静:“妖物棘手,以你目下之力,无法应对,反会招来祸患。”

阿织垂下眸。

其实师兄的答案,她早就料到了。

时至今日,她亦知道她那时复仇心切,太过莽撞,那妖物可以灭慕家一族,如何会惧她一个剑修。

岂知这时,叶夙又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人力虽有尽时,但你天资过人,世间罕见,若想逆势而行,便不能一蹴而就,只要如以往一般静心习剑,终有一日,你将不负今日此心。”

阿织微怔,看向叶夙。

苍茫的视野里,他的身形亦模糊。

原来师兄竟是这么想的,他不曾一味地劝她放下,只是让她铭记今日此心,然后行该行之事。

春雾也不是那么凉,流淌入夏光中,亦能驱散阴翳。

阿织很轻地“嗯”了一声。

问山随口玩笑道:“你可知夙赶去沧溟道的半途,在东海撞见一群修士,他们被一只凶兽逼得退无可退,夙匆忙落下一剑,解了危机,但因太赶着去阻你,露了行迹,被一行人瞧见真容。

“瞧见真容没什么,这当中有一个女修,也不知有什么能耐,居然辗转打听到青荇山叶夙之名,还传信到我这里,说想见上一面,当面致谢。

“你看,你师兄堂堂一个青……青荇山避世之人,为了你的事,居然惹上这种烂桃花,你就不要与他置气了。”

阿织的声音依旧很低:“我说了,我不曾与师兄置气。”

亦不再怨自己无能。

若是此时无法遂愿,今后自当加倍勤勉。

第132章 覆剑坡(三)

问山笑了笑, 看向叶夙:“到你了。”

“青荇山的夙师兄,有什么要问为师的吗?”

叶夙微颔首,似乎这个问题他早就想问了。

“师父总是纵横潇洒,随心自在, 叫人歆羡无比, 可也有放不下的遗憾?”

“说起遗憾——”问山呷了一口茶, 拖长尾音,像是在故意耗夙的耐心, “那可就多了。”

“愧对的红颜, 分道扬镳的知己, 一生无法弥补的缺憾,偿还不了的恩情,永远亏欠的故人。还有恨——”问山努力回想一番, 笑道, “哦, 恨倒是没有,我一般有仇,当时就报了。”

他看着叶夙:“为师猜,你真正想问的是, 一个人既然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 如何做到随心自在?”

“为师教你,你愿学吗?”

叶夙道:“愿。”

“许多许多年前, 我刚入道,有个半吊子师父, 修为……也就筑基吧,他除了教我一点引灵术法,每日就是拿着酒葫芦, 到人间各个酒楼讨酒喝。因为我对玄门总有各种各样的好奇,每日都拿许多问题烦他,譬如怎样冯虚御风,修行六境究竟指什么,这世上当真有人可以成仙吗。后来,他实在被我问烦了,每次我再有疑惑,他便指着远处虚虚实实的高山说,‘你问那座山去。’“

山从不为世人解惑,它只是沉默矗立。

当初半吊子师父随口的一句话,忽然令问山开悟。

“许多事放不下,是因为得不到一个结果,或是有结果了,觉得不好,所以总抱有一丝转圜的希冀。但是凡事一定要有结果,一定要求一个解么?倒也未必,解与不解,山一样是那座山。”

“那之后我就想通了,管他昨日明朝,我只顾当下心意,此时痛快,此生尽兴。”

问山说完,笑着道:“好了,那么从此刻起,为师可以看到一个跟为师一样纵横潇洒,爱恨由心的夙么?”

夙不知如何回答,问山的话他听进去了,但他自问做不到。

肩上使命重逾千斤,不得解,放不下,丝毫不敢罔顾。

“好了,到我了。”一壶茶吃尽,问山招来小二换壶新的,看向阿织,“小阿织,当初为何学剑?”

不等阿织答,他先声提醒,“不许说师父教剑,你就学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130-140(第3/15页)

阿织点点头,认真地想了一番,说道:“小时候族人择灵器,百余灵器,但是无剑,我一样都没择出来,徒惹族中子弟笑话。”

“后来上了青荇山,第一次握凡剑在手,觉得……就该是它。”

问山听了这话,有点诧异,这事他还没听阿织说过,他和夙对视一眼,笑问:“天命?”

阿织道:“……或许是。在青荇山上,手中持剑,心中便有相护之人,银氅山雀,凡人师兄弟,还有四叔,可惜……”

阿织说到这里,目色黯淡下来。

可惜四叔惨死,族人皆亡,伤魂谷的妖物脱逃,寻觅无踪。

问山却道:“你眼下依旧有需要保护的人啊。”

他笑着说,“为师和夙,都需要你保护。”

阿织讶然道:“可是师父和师兄的剑术都在我之上。”

“未必。”问山言笑晏晏,“小阿织还这么年轻,剑道上已有如斯成就,今后未必不能超过为师与夙。”

他接着道:“为师与夙想寻一件灵物。灵物极难找,必须用一种刁钻的阵法才能捕捉一丝它的气息。

“阵法叫问剑之阵,三人可成之。为师在多年前,与人结阵数次,都失败了,眼下只好寄希望于小阿织。”

“往日已故,逝者已矣,小阿织从今以后,能不能为了问剑之阵,为了师父和师兄,为了青荇山这个师门,好生练剑?”

阿织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这一日,师徒三人浸泡在人间红尘中,吃了点茶,悠闲地在街头巷陌走了走,浅淡地说了些彼此不相知的事。

修行总是时日飞度,晨昏都在弹指之间,凡世的时间却很慢,从朝霞漫天,到日薄西山,人可以辗转走过许多道路。

于是慕家的那些事,好像真的在光阴中模糊了一些,不那么让人难过了。

回青荇山的路上,问山问:“小阿织的生辰是九月初二?”

阿织道:“嗯。”

仙人很少过生辰,因为年岁意义不大,至少在青荇山如此,问山却道:“好好练剑,今年师父和师兄陪你过生辰日。”

他语气促狭地看向夙,“到时候比比看,师父和师兄的生辰礼,哪个更好。”

与问山相处起来轻松又自在,但回归剑道,他又是严师。

阿织沧海一式刚刚入门,连皮毛都不曾领略,她不敢有懈怠,很快沉心于苦修。叶夙亦然。唯一的不同,大概是心结解开后,他们亦把这年春的习惯长久地保持了下来,从此伴着朝晖结伴上山,一同踩月而归。

问山也闭关了。

他的剑术已臻化境,却不知在苦修什么,许多日不见踪影,竟是比阿织与夙更辛苦些。

很快春秋辗转,九月初二到了。

山雀的礼物是一大袋鲜果,许多枝色泽妍丽的花,有的花早该枯萎,他毫不吝啬地用灵力温养着。银氅照例还是瓜子仁儿,小半年时间,他又攒了许多,每回吃的时候,他都省出品相最好的。

妖兽单纯,他们送的礼或许不那么恰如其分,却总会把自己认为世上最好的东西,赠给最喜欢的人。

问山送给阿织的是一柄短木剑,他自己亲手削的,沾染了他的剑意,因为不大,可以常带在身边,问山说:“这样小阿织无论去到哪儿,只要看到这柄剑,就能想到师父了。”

阿织道:“没有信物,我也会常常想起师父。”

轮到叶夙。雾野里的白衣身影信手招来一阵风,明明是深秋,风却有春的气息,在他掌心凝聚成无数春叶,又送去阿织手中。

阿织仔细感知一番,春叶轻若无物,原来叶不是真的叶,只是承载着许多剑训与心得的虚物。

大概是这小半年间,他在山间偶尔感受到她的一丝剑意,知道她在沧海一式的困惑,所以将心得写成叶,慢慢累积相赠。

问山一看,说:“倒是用了心,但有一点不妥。”

“你看,我送的生辰礼,小阿织能一直带在身边。你送的叶,灵气褪了后就化散了,无法长伴久日,再过些年头,小阿织都不记得这个生辰收了什么。”

叶夙稍稍一怔,他不知道赠礼竟有这样的讲究。

自然,这些讲究都是问山信口胡诌的。

这时,阿织道:“剑意入心,亦能长伴。多谢师兄。”

“怎么我小半年闭关,你们的关系变好了?”问山故作委屈,语气却带着笑意,“最听话的小师妹不向着师父,反而帮起师兄来了?以后这山上得反了天了——对了,长寿面呢?”

问山说着,并指催诀,就要幻化出一个纸人厨子。

纸人厨子没有味觉,它做的长寿面岂能入口?银氅与山雀是山中食客,深受其害,不待纸人成形,他落地幻化为仙使模样,提袍就往灶房奔:“我下厨我下厨——”-

如果不算后来青荇山覆灭的那年,这一年,是阿织在青荇山过得最跌宕起伏的一年。

从开年慕家出事,到沧溟道叶夙拦她回山,持续一整个的春的心结,到问山回家,师徒三人行走人间,深秋过生辰,到了冬末,问山忽说有事离开。

玄门信奉春神,从深冬到初春,整个玄门都在陆陆续续地进行春祭,有事不在很正常。

以往夙走得更早,往往一入冬就不见人影,但是今年直到问山离开,年关将要到来,夙一直在山上。

除夕这天早上,阿织推开竹扉,毫无例外地看到了院中等着自己的夙。

上山习剑的路上,她终于忍不住问:“师兄今年不走吗?”

叶夙的声音很淡,“……今年我留在这里。”

及至到了竹林,他也没有如以往一样去问剑台习剑,而是站在竹林边,看着她用沧海式,很偶尔,出声指点。

刚从慕家回来,阿织把自己关在房中足不出户那几日,有一回,听到山雀和银氅低声议论——

“阿织的四叔那样好,每年除夕过后,只要可以,他都来山中探望她。”

“以后,他再也不会来了……”

“阿织好可怜,每次春祭,夙和剑尊总要离开,今后就得她一个人过年了……”

阿织不知道,今年夙会留下,是否因为他明白四叔不会再来。

练剑时晨昏总是飞渡,即便有夙守在一边,很快月上高山,阿织收了剑,与夙一起往山间竹舍走,或许因为今日除夕,山野的静也是热闹的,阿织极难得地跟夙说了句不那么像请教剑术的话,“沧海一式,师兄练了多久?”

叶夙似乎知道她想问什么,他道:“难?”

“难。”

小师妹天资过人,极为勤勉,她说难,那便是真的难了。

叶夙道:“沧海一式,需要分出剑魂。于你而言,难点也许不在剑招,而是境界。”

“境界?”

“你仅在分神初期,分出魂力尚且勉强,等你境界精进,跨入中期、后期,想必就能得心应手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130-140(第4/15页)

阿织一点即通,她得把更多精力放在修行上。

她又问:“师父说,世间剑法大成,说到底只有四式,第四式是什么?”

山夜中,叶夙的声音像淙淙清泉一样:“不知。”

“不知?”

“剑法四式,第一式分芒,淬魂可学,第二式问心,出窍可学,第三式沧海,分神可学。而第四式,要玄灵境。”

叶夙顿住步子,不知看向寒夜中的那一处,“玄灵境是无边长梯,师父说,他不教我第四式。”

无边长梯?

阿织咂摸着这四个字,何为无边,长梯通向何处?

她有些不解。

她又问:“那师兄学剑的初衷,和我一样吗?”

“你的初衷是?”

“从前为了亲人,为了保护可以保护的人。”阿织道,“眼下,就像师父说的,也为了问剑之阵,为了青荇山。”

月色中,叶夙看了阿织良久,说道:“我亦为了族人。”

不等阿织再问,他道:“我出身于一个……和伤魂谷慕氏,很相近的世族……”

他没提这个世族是什么,坐落何方,阿织也没问。

下山的路并不长,他们很快到了竹苑,阿织正要回房,叶夙忽又唤住她。

“阿织。”

他说,“我可是让你困扰?”

“困扰?”

院中,叶夙静了许久,淡声道:“我是说,问剑之阵。”

他看着阿织:“我……的确需用问剑之阵,寻一件灵物。但是,最初留你在青荇山,我并没有想过问剑之阵,那不是我的目的。

“因此,即便你勤于剑道,今后剑法大成,亦不必是为了一个阵法。”

“你不必因为我们,改变初衷。”

“你若持剑只为持剑,那便持剑。”

第133章 覆剑坡(四)

这大概是夙第一次, 借着清凉的月色,与即将到来的融融春意,主动与阿织说了几句心里话。

虽然词不尽意。

之后,青荇山又回归从前平静的日子。

问山外出的日子越来越多, 回到山中也是闭关苦修。

夙却不同, 从前他总有小半年不在山上, 而今他会等到春祭前才离开,春祭正日一过就回来。

因此, 指点阿织剑术的渐渐从问山变成了叶夙。

也因此, 阿织对夙的了解亦深了许多。

他虽然只比她早几年上山, 但他拜问山为师的时候,修为已经很高了。他出生在一个灵力极其强盛的世族,少时虽然不曾习剑, 对剑却有诸多了解。

从前山中的凡人弟子说夙师兄擅长五行之术, 其实不然, “擅长”二字太浅了,息壤、风木,水火,似乎天生臣服于他的驱使。

山中岁月寂, 阿织修到分神中期的时候, 沧海一式已大成。

这日,一封急函打乱了她的清修。

急函是归元宗送来的, 阿织燃了符,一名剑修的虚影出现在半空, 语气非常焦急:“开明神兽堕魔,天妖祸世,东海倾覆, 请剑尊务必相助!”

东海出现天妖?

阿织的第一反应是尽快告知师父,传音符已捏在手中,她忽然踌躇了。

她想到那日在人间,师父对她说的话。

“为师和夙,都需要你的保护。”

“小阿织从今以后,能不能为了师父和师兄,为了青荇山这个师门,好好练剑?”

师父不知闭关何方,师兄回了族中,而她在青荇山学剑这么多年,如果无法独当一面,岂不愧对师父的教导、师兄的指点?

天妖……天妖是难对付,未必不可一试。

几乎是一瞬间就做了决定,阿织提着祺,一人一剑来到东海上空。

开明神兽作乱的地方叫做穷极岛,孤岛附近浪潮涛涛,周遭的渔村早已被淹没,好在一些修士来得及时,救下一些凡人渔民,又在百里之外竖起结界。

天妖该怎么杀,问山教过,但他教得杂,跟讲典故似的,几句就从天妖扯到天妖以上的古神妖,又从古神妖说到上古仙神,总之废话多,有用的少。

好在阿织都听进去了。

阿织挥去一道剑气,帮百里外的修士稳固了结界,然后一人一剑上了东海穷极岛。

这一场殊死之争其实在伯仲之间,若不是阿织的沧海一式已大成,开明兽在遇到她之前,已遭到诸多修士围剿,她最后未必能够得胜。

天妖将死,磅礴的妖气中,东海海水掀起万丈高的涛澜,开明神兽对阿织怒目而视:“尔有此等剑意,却甘心做凡人走卒!何其荒唐!”

它仰天长啸:“苍天待吾辈不公!诸神归于九天,徒留吾辈困于凡世!既然登天之梯已毁,沾染浊气何尝不是一条仙路?杀些蝼蚁罢了,何故错?何故当诛?苍天负吾辈,诸神负吾辈!”

开明神兽身躯最后在它的啸声中溃散开来,妖气径自震碎百里外的结界。

阿织受伤不轻,早已力竭,连握剑的力气都没有了,好在祺乖觉,驮着她来到附近的一处密林。

阿织本打算找一个地方调息几日,忽然,她感受到一道熟悉的气息。

林野里出现一道白衣身影,竟是叶夙。

师兄……竟寻来东海了?

不知为何,阿织蓦地一阵心虚,或许因为她这次实在有点莽撞,离山的时候,银氅和山雀快担心死了。

阿织不知道该怎么与夙解释,因此没出声,正是这时,她看到夙的身后还追着一个身影,也是白衣。

那是一个女修,声音极为悦耳:“阁下可是剑尊之徒,青荇山的……叶夙师兄?”

听得“师兄”二字,叶夙的步子顿了顿。

其实“师兄”并不是同一个师门特有的称呼,玄门中,遇见修为更高的修士,偶尔也会尊称“师兄”。

但这世间实在没几个人会这样唤夙,所以他回过头,多看了女修一眼。

女修的声音更轻了,“上一次,也是在东海外,叶夙师兄与我有过一面之缘,不知师兄可还记得?一直想当面跟师兄道谢,可惜……”

“不必谢。”不等她说完,叶夙淡声道,“只是举手之劳。”

话音落,他的身形原地消失,下一刻就出现在阿织身前。

周围被叶夙下了结界,女修瞧不见他们了。

看着阿织一身青衣染血,左眼灰白的瞳孔下,一道灼目的红痕,叶夙沉默了许久。

等到他开口的时候,祺已经偷偷钻回了剑鞘,“开明兽死了?”

阿织垂着眼,低声应:“嗯。”

“独自上的穷极岛?”

“嗯……”

“随我回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130-140(第5/15页)

“……好。”

叶夙知道她暂时无力召唤祺,于是春雾一般的气息包裹过来,春祀乘着他和她,一路破上清空,很快落在青荇山上。

银氅和山雀在山中焦急地等了一日,看到夙掺着一身是血的阿织回来,立刻上前问道:“阿织阿织,你怎么样了——”

匆忙中,夙只来得及交代:“闭山护法。”

他在竹林中结了结界,阿织趺坐其中,感受到源源不断的灵力从夙的掌心涌来。

这些灵力竟有奇异的治愈之效,覆过她身上的伤,伤便不疼了。

左眼下的那道血痕就要麻烦一些。

阿织听到夙低声道:“开明兽在远古时是神兽,可以修至古神妖之境,它若伤魂,不好医治。”

说着,他道:“有些疼,忍着。”

阿织记得,他们初遇时,他为她治眼伤,好像也说过同样的话——可能会疼,你不要动。

灵气再度从他的指尖涌出,流入她的眉心,和上回一样,其实不算疼,只是很凉,像初春的雾。

待一切结束,青荇山已经入夜。

叶夙并未撤去竹林结界,他趺坐在阿织对面,交代道:“你的眼下之伤,红痕抹不去了,愈合需要经年。偶尔会疼,疼时不必理会,倘若……疼得厉害,来找我。”

“……好。”

“灵海气息散了大半,需要重新调息,最好闭关一月。”

“……知道了。”

阿织尽量表现得听话,因为她感受到了叶夙语气中的淡淡责备,这一次是她莽撞,师父或师兄若要说她什么,她都认的。

然而等了许久,意想中的斥责却没有到来,叶夙看着她,忽问:“可痛快?”

“什么?”

“不顾前不顾后,想到就立刻去做了。”春夜竹林,白衣如玉的身影坐在对面,静声问,“可痛快?”

阿织没有思量太久,诚实答道:“痛快。”

然后,她听到叶夙很低地笑了一声。

阿织想要再解释,这时,她忽然感受到不对劲,灵海中仿佛聚起一道漩涡,激得暗夜风拂动。

叶夙也感觉到了,他很快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提醒道:“阿织,放开灵海。”

说着,他立即加固竹林结界,退去结界外前,他想了想,到底还是交代了一句:“凝神静心,记得,这是青荇山,我……与师父都会在。”

原来阿织斩杀开明神兽,化散灵海之灵气,在无意中触动了机缘,竟要从分神中期突破到分神后期了。

叶夙亦震诧不已。

分神中期到后期的差距极大,青阳氏的臣属个个天资卓绝,可他们中,修到分神后期的,仅一个玄鸟氏的元离。

青荇山的小师妹,端木氏出的持剑人,这是何等天赋。

一个月后,青荇山上空苍云流转,霞光如染剑气,汇着竹涛翠意,如清风一样荡开在仙山四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谁说立海的毛利前辈不靠谱 怀了龙傲天的崽后死遁 我靠寻仙欺骗秦皇汉武[假扮神明] 婚约未遂 驸马愚蠢但实在貌美 祸国神棍模拟器[快穿] 普通人,但在怪物学院当魅魔 娇宠小表妹(清穿)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