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 110-120

110-12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赶海捡到了特殊海洋生物[末世] 老婆今天还回家吗? 老实人,但被阴湿室友盯上了 男团出道的我演戏爆火了 炮灰攻上位,抱走恶毒男配 终极boss是我家宠物? 亡夫兄长竟是她曾经白月光 穿越国外写小说 [清]给太子当姐姐那些年 我是佐樱好二儿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10-120(第1/12页)

第111章 发钱

戴盈跑出戴家后并没有急着离开, 而是等在家属楼下,等戴母或者两个嫂子来找她。

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要她生气跑出家门, 戴父戴母以及两个哥哥都会出来找她, 把她哄回去。

然而这次戴盈失策了。

她在家属楼下等了许久, 也没等到戴母以及两个嫂子出门,没多久,家里厨房甚至冒出了灰黑色的烟气,那是做饭时, 蜂窝煤不均匀燃烧散发出的烟雾。

冬日的风很冷,但戴盈却觉得没有她心冷。

妈明知道她生气了, 不仅没来哄她, 还去做饭了。

戴盈盯着娘家厨房的位置看了许久,没多久, 陆续有邻居出门。戴盈下意识把裹在脖子上的围巾罩在了脑袋上, 遮住半张脸。但即便如此, 还是有人认出了她。

其中一位老大娘盯着戴盈看了许久,恍然大悟:“哎哟, 是戴盈吧?”

“戴盈你回来了?回来了怎么不进屋,在这儿站着做什么,不冷吗?对了,前几天有一群年轻小伙子, 拿着横幅,拿着大喇叭, 跑到咱们家属院闹了一通。

非说你——哎哎,戴盈你怎么走了?那小伙子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你真举报夫家小叔子小姑子了?”

戴盈下意识走得更快了。

跑出戴家所在的家属院,又走了很长一段路, 直到附近一个人都没有后,她才停下奔跑的步伐。

被两个嫂子驱逐的愤怒散去,现在只剩下失落和恐慌。

很明显,两个嫂子不想她回娘家。戴母或许愿意收留她,但她年纪大了,已经压不住尚在壮年的儿媳妇。

所以戴家是不可能给她住了。

但回董家?

戴盈摇了摇头。

她不要就这么回去。

上午刚放的狠话,下午就灰溜溜地回去,以后她在老董家还有什么颜面?戴盈自小就过得好。在娘家时,父母疼爱,两个哥哥也呵护这个小妹妹。

等到结婚了,董宏富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因为她是长子媳妇,自己又有工作,老董这个公公对她也很尊重。

等她生下董康泰后,她在董家地位彻底稳固,就连王素梅这个继婆婆都不敢随便招惹她。也就是这两年,她下岗了,失去了经济来源,大家才敢这么对待她。

戴盈想到这里,咬着牙发狠地想,她不回去,不能这样灰溜溜地回去。

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90年的第一场雪落了下来。小孩子都高兴地跑到了室外,跳着闹着,看着这从天而降的雪花。

戴盈看着落雪,缩着脖子找了家小餐馆,点了碗汤面。她慢慢吃,吃了半个小时,吃到面汤上漂浮的荤油都快凝固了,戴盈才不得不放下筷子,离开餐馆。

她又去了商场,一直待到傍晚,从商场出来,她找了家旅馆,却在问完房价后从旅馆走了出来。

她出门前就带了五十块钱,旅馆里最普通的房间住一晚上都要十五块,她带的这点钱最多能住三天,还不包括饭钱。

住三天花的房钱,省着点,够他们一家三口过一个月了。

戴盈灰溜溜地回到了家。

没人问她去了哪儿,也没人冷嘲热讽,戴盈松了口气,又觉得失落。她仿佛变成了一个透明人,这个家有没有她这个人一点都不重要。

徐荷叶不知道戴盈这些多愁善感,或者说戴盈的这些遭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所以她不关注。

和父母商量好年前再回去,徐荷叶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工厂上。

现在来厂里定假领子的零售商增加到了三十多人,像大姐那样搞二道批发的也有六个人,每天出的货都以万计。

除了老教堂,江城服装厂那边的生产线也是加足了马力,晚上甚至开始加班。

为了激励人心,19号北方小年这天,徐荷叶特意去银行取了钱,准备给所有工人都结一次工资。

老教堂这边的工人工作时间长,做的活儿多,结的钱也多,少的有两百六七十,多的有四百。服装厂这边因为上班时间短,才六七天,但因为大家都是熟手,也结了百来块。

算下来和他们从前的工资水平差不多,甚至还隐隐有多。

“一般服装厂都是每个月月初发上个月的工资,咱们这儿也是如此。但考虑到马上要过年了,先给大家发一波,大家手里有点钱,过年也过得充裕些。”

以防万一,徐荷叶还是先把规矩说了下,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大家的兴奋。

很快,徐荷叶就发现服装厂员工们的精气神不一样了。之前让大家加班,大家还有些不情愿,总是推脱。现在他们却会主动提出要不要加班。

徐荷叶之前还以为这群人是在国营工厂吃大锅饭懒散惯了,但现在她明白了。

这些厂职工们之所以不愿意加班,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认可她,没有认可他们的重荷加工厂。

他们来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私心里,他们不认为她这个小厂能顺利办下去,能挣到钱。他们怕自己累死累活,辛辛苦苦加班,最后却拿不到工资。

徐荷叶这钱一发,就像一剂定心针,让大家瞬间安心。工厂能挣钱,且不会克扣大家工资。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们做的每一件假领子都会变成工钱,发到他们的口袋。心态一变,职工们对待工作的态度自然变了。

第112章 压价

一月二十五, 除夕前一天,徐荷叶坐火车回到了老家,在家过了年, 又很快回到了扈城。董桃花很不舍, 但还是忍痛放徐荷叶回城。

临行前那一天, 董杏花给她炸了很多丸子。

红薯丸子、萝卜丝丸子、肉丸、鱼丸、豆腐丸、山药丸子,都是用赣省当地的物产做的,整整两大包,徐荷叶带着母亲满满的爱, 出火车站时,差点被行李压弯了腰。

董福运来接她, 说起了老董家。

一家子四个工人, 下岗了三个,老董家这个年过得特别冷清。

徐荷叶没有说话, 董福运接着转移了话题。

“工人们都希望初五就能来上班。”

“这么早?”这个时候法定节假日少, 过年只有除夕一天、正月初一到初三三天, 总共四天。但民营工厂一般开工会晚一点,延迟到初八, 再晚的甚至会到元宵节后才开工。

董福运点了点头:“大家都想早点上班多挣点钱。”

“那就开工吧。”徐荷叶自然愿意,早一天开工,也能早一点把年前欠的货发出去。

初五准时开工,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干活, 就希望多挣点钱。

工厂里堆积的货品一天比一天多,到了初十那天, 徐荷叶让董杏花给那些零售商打电话,提醒他们可以来拿货。

董杏花打了一圈电话,神色却有些难看。

“小姨, 怎么了?”

董杏花:“那些零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10-120(第2/12页)

商觉得现在的批发价太高了,希望咱们能把价格降一点。”

“降一点,是降多少?”

“素色的,批发价按照一块钱一件卖,拼色的一块一一件。丝绸的没说。”丝绸款产量本来就低,基本上很少有零售商大批量定丝绸款。

“压价压这么多?”徐荷叶眉头皱起来。

董福运有些生气:“按他们提出的这个价格卖,咱们根本没有赚头。”

碎布头早就做完了,如今用的面料是他们专门买的,虽然也是从各个大纺织厂和服装厂拿的面料尾货,但成本同样大大增加。

如果按照这些零售商们说的价格卖,他们这个厂根本做不下去。

“压价的人多吗?”

董杏花点了点头:“接近三分之一,而且这些人就像商量好的一样,提出压价的理由都一样。”

徐荷叶想了想,看向董福运:“小舅,你找人去市场看看。看下这些人压价是因为现在假领子市场饱和了,东西不好卖,还是因为有竞争对手也做出了假领子。”

董福运点了点头:“好,小舅这就去。”

“对了。小舅,那天帮您去扈城喊话的几个朋友品行如何?”

董福运点了点头:“人虽然混,但是讲义气,都是不错的人。”不然那活儿他也不会交给他们。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舅,你去问问您的那些朋友,看他们愿不愿意带着货去扈城附近的几个城市,诸如苏市、锡城、禾城、常市,转一转。”

董福运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荷叶你想开发新的市场?”

“我一直有这个打算,本来没准备这么早开始的。但——”顿了顿,徐荷叶继续道,“咱们现在做的货多,不能单单依靠扈城这些零售商。

他们彼此都认识,现在还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要求压价。如果哪一天他们所有人联合起来,咱们会很被动,所以必须尽快开发其他城市的经销商。”

徐荷叶记得,假领子最火的时候,风靡全国,人手一件。

他们目前才开发了扈城的市场,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能把附近几个城市都做起来,养活这个小工厂以及老教堂那边的临时工完全不成问题。

这些供货商联合压货的行为,只是让她把早就想做的事情提前做出来而已。

第113章 招人

董福运站起身:“我这就去找人。”

董福运离开后, 徐荷叶又看向董杏花:“小姨,您先给那些没有压价的零售商打电话,让他们来拿货。”

“想压价的那伙人怎么办?”

“先晾着。您和他们说, 我们要考虑一下, 让他们耐心等两天。”徐荷叶食指点了点桌面, “至于两天后要怎么做,看情况而定。”

趁着这两天,让董福运带人跑一趟苏市,看下能不能打通那边的市场。如果苏市的市场能顺利打通, 到时候要急的就不是他们。

如果苏市销量不行,只能让利处理。并且积极开拓另外几个城市的市场。

“行, 我现在就去打电话。”董杏花说着, 拿着电话本走了。

徐荷叶看着董杏花的背影,感觉没有电话是真不方便。

想打个电话, 还得到处找座机。

大哥大买不起, 或许可以给厂里按个座机?免得人家找他们, 还得把电话打到江城服装厂,然后再通知他们来接电话。

想到就做, 徐荷叶马上找到电信公司,通知他们来江城服装厂,在他们的厂房里安装一部座机。

“师傅,如果将来我们换地方, 这座机你们能帮忙迁走吗?”厂房毕竟是租的,地方也不是很大。如果将来他们换地方, 座机不可能留这儿。

“可以。”这时候装一台座机不便宜,初装费就要三千,这一费用还不包括电话机本身的购置成本。所有费用算下来, 徐荷叶一下子花出去了五千元。

而这还算是便宜的,毕竟是扈城,电话更普及。如果是老家赣省,装一台电话费用起码小一万。

“电话装哪儿?”

“就装那个小办公室里。”厂房里有一个小隔间,徐荷叶让人收拾出来,充当他们的办公室。

董杏花打完电话回来,就看到师傅拿着工具在小办公室里捣鼓。

“这是要装座机?”董杏花瞪大了眼睛。

徐荷叶点了点头:“是的。”

“小姨,小舅舅马上要带着人出去开拓市场,有一台座机,彼此联系交流才方便。”随着他们业务越做越好,总不能还留江城服装厂的电话,让人家传话。

一次两次可以,次数多了惹人厌烦,万一有人起了坏心思,随便动点手脚都够他们吃一壶。

所以最好通讯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那装这样一台座机要多少钱?”

“五千。”

董杏花倒吸一口凉气,十分肉痛,但还是点了点头:“装一台也好。刚给那些零售商打电话,他们都说咱们没有个固定联系方式,要找咱们十分不方便。”

“小姨,等以后生意更好了,我给咱们每个人都买一台手机,到时候联系就更方便了。”

徐荷叶说完,董杏花连连摆手:“不用不用。”

似乎是怕自己的拒绝伤到了徐荷叶,董杏花软下声音,柔声劝道:“荷叶啊,咱们有座机就很好了。至于手机,那是人家大老板的标配。我们这样的小厂子,用不上这高端玩意儿。”

徐荷叶失笑,也没多说什么。

要知道以后的手机,可是又好又便宜,人手一个不是问题。

“本子给你,我去看看电话是怎么安装的。”董杏花说着,把手里的电话本塞到徐荷叶手里,跑去看两位师傅安装。拿拿工具,还给两位安装师傅倒热水。

徐荷叶失笑,觉得小姨这样子,和个小孩也没什么区别。

两位师傅都是老手,设备齐全,没两个小时就把电话安装好了。拒绝了董杏花留午饭的邀请,师傅们背着工具箱走出了厂房。

没多久,董福运就带着几个神似社·会人的青年回到了工厂。

刚进办公室,董福运一眼就看到办公桌上摆着的座机。董福运直接激动地喊出了声,伸出手去摸座机:“荷叶,二姐,咱们装电话了?”

董杏花一把拍开他的手:“别乱摸,摸坏了怎么办?”

徐荷叶失笑:“小姨,电话怎么会摸坏?”

这时候的东西寿命长得嘞,她前世刚上班时买了个电风扇,一直用到她去世,都还能出风。风还不小,就是噪音有点大,吹起来呼啦啦作响,像是要把屋顶掀飞。

董福运却很认同:“对对,不能乱摸,摸坏了咋办。”

徐荷叶:“……”

行吧,你们乐意就好。

董福运围着电话绕了两圈,十分不甘心,“荷叶,二姐,你们咋这么着急,等我回来了再叫师傅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10-120(第3/12页)

装多好,我都没看到咱们这电话是怎么装的。”

徐荷叶不理他,直接说正事:“你不给我介绍介绍这几位朋友吗?”

“对对。”董福运回过神。

“荷叶,这是段杰,这是蒋诚,这是华锋,都是我原来混的时候认识的小朋友,年纪不大,你叫哥就行。”董福运把自己带来的三个小伙子一一介绍给徐荷叶。

然后又对三人道:“段杰,蒋诚,华锋,这是徐荷叶,我的外甥女,也是老板。”

“老板好。”三个青年异口同声。

“……”徐荷叶失笑,“段哥,蒋哥,华哥。”

她一一叫喊道,然后问道,“不知道小舅找你们来,有没有和你们说过我们想找你做什么?”

三个大伙子纷纷点头:“知道,董哥和我们说过这个。”

“我们仨现在就跟着董哥混了。”

徐荷叶神色严肃:“三位大哥,我年纪比你们小,平时我们以朋友相称。但是工作上,我希望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小而轻视我。

我做出的决策,你们有建议可以先提出来。但是如果决定已经定下,希望你们不要质疑,而是尽力完成。”

三个青年没想到徐荷叶会这么说,彼此对视一眼,为首的段杰认真道:“我知道。”

“小老板,来之前董哥和我们说了。你是老板,我们都要听你的。”董哥对这个外甥女可是十分推崇,说她聪明,有远见,有魄力……总之,除了年纪稍小,对外不够有威信这个缺点外,她没有任何缺点。

但段杰却觉得年纪小这点根本不是缺点,这明明是优点啊,最大的优点。这么年轻,才十五岁呢,就能办起一个厂,等她年纪再大一点,会多优秀啊!

“既然小舅和你们说了,那我就不多说话了。咱们现在来说说你们去苏市的事情。”

“行。”三人坐到徐荷叶对面,正襟危坐。

“我这里有两条路子,第一条,拿提成点。你们相当于厂里的业务员,有基础工资,再根据你们推销出去的货拿提成点。去外地算出差,报销食宿和交通费。

第二条路,你们走中间商的路子,从我们这里拿货,然后以一个稍微高的价格批发给其他零售商。我们按照你们的批发量给你们返利。批发量越大,返利越大。”

三人对视一眼:“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

“第一条路保底,有工资,出差还会报销食宿和交通费。但是提成点不高。”

“第二条路,没有保底,也不报销食宿。下限很低,如果你们没有开单,或者开的单子少,就挣不到钱,甚至可能倒贴。因为去外地,车票、吃住都是自己承担。

但上限也高,如果开的单子多,能挣的钱或许是前者的几倍,数十倍。

我们之前也有两个伙伴,刚开始给我们做零售,现在脱离出去,自己做经销商,从我们这里拿货再批发给别人,去年年底出了几万件货,收益很是不菲。”

徐荷叶说的是程子军和刘同,两人当时都选择了拿提成,而不是转股。所以现在这个厂,有五位股东。徐荷叶、董杏花、董福运、吕俊以及黄旺成。

徐荷叶出资多,占股最大,有78.9%。

董福运和吕俊各占3.47%,董杏花和黄旺成各占3.61%。

“你们三可以好好想想。每条路都有它的优缺点,全看你们如何考虑。”

三人对视一眼,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我们拿提成点。”

一来他们三现在穷得叮当响,掏遍六个口袋,也找不出几个钢镚。唯一那点钱,还是前些日子给董哥干活,董哥给的辛苦费。做厂里的业务员,好歹旱涝保收。

二来,他们都有种预感,和这个小厂绑定,将来没准能走得更高更远。做经销商,现在来钱快。但毕竟是外人,合作没那么紧密,没准什么时候这合作就掰了。

“行,既然你们做了决定,那咱们来说说去苏市的事情。我们现在有两种体系,批发量少的零售商是素色十块钱六件,拼色款十块钱五件。

批发量大的经销商,拿货的批发款和零售商相同,但是多了返点,每种档次返点不同。具体这里有标准,你们仔细看看。”徐荷叶说着,把他们的批发标准单子拿给三人看。

基本上都是日批三千元和五千元的,至于万元档的返利,目前还没有人拿到过。但徐荷叶还是把这个档位放到了体系里。总得给大家一点目标不是?

内容不多,三人都读过初中,识字,因此很快就看完了。

最后看的华锋将单子还给徐荷叶:“老板,我们看完了。”

“好。那现在你们和董经理去看看货吧。”徐荷叶让董杏花带他们去看货品,她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交代董福运。

第114章 新品

等四人出了办公室后, 徐荷叶才压低了声音,对董福运道:“小舅,去苏市后, 谈下的顾客, 不管是谁谈下的, 你都一定要留下联系方式。”

说着,徐荷叶加重了语气:“小舅,这件事很重要,你一定要把握住。”

对一个工厂而言, 顾客资源特别重要。

说白了,程子军和刘同现在能做中间商, 就是因为他们零售时, 积累的顾客全都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现在他们还从他们厂里拿货,如果有一天, 他们不在这儿拿货了, 他们手里掌握的那些零售商, 不说全部,起码会流失九成。

董福运点了点头, “小舅知道。”

“对了,我今天到处转了转,市面上果然出现了一些仿制品,但不管是面料品质还是做工都没有咱们的好。”

“我有预感。”否则那些零售商就算想压价, 也不会这么快图穷匕见。

只有出现竞品,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而那些选择又没有他们的好,所以才会来和他们谈价格。

“仿制品多吗?”

董福运摇头:“不是特别多,应该不是那些大工厂做的。”大工厂做出来的货, 不会那么粗糙敷衍。

“估计和咱们一开始一样。”

“但他们显然没有做好品控,又或者不在乎这点,只图把东西做出来,然后拿到市场上卖钱。”

董福运:“那现在要怎么办?还是说找人跟着他们,找到源头,吓一吓——小舅。”徐荷叶打断了董福运接下来的话。

曾经混过的那段经历,还是在董福运身上留下了烙印。他没那么坏,可遇到问题却总喜欢用最低级的拳脚功夫去解决。

“小舅,咱们是正经商人,不是港城的社~团,有仿制品说明咱们的东西好。你能拦一家,能拦不住所有家吗?

咱们要做的,只有两件事,开发新市场,以及设计出更多更新的花样,让竞争对手永远慢咱们一拍,让顾客一直追随咱们。”

“这次,你去苏市,把咱们的新品也带过去。扈城对周边城市有辐射效应,或许已经有人把咱们的假领子带到了那边。有销路,就会有人仿制。那边未必没有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10-120(第4/12页)

卖假领子。”

“你把基础款,还有新品都带过去。根据情况决定主推哪款。如果那边基础款的市场还没有被人占领,就主推基础款。如果基础款已经有人做了,就主推新品。”

“行,我明白了。”

两人从办公室里出来,董杏花和段杰三人正在招待赶过来的经销商。

来人有两位,一男一女,女的叫费彩,也是最开始和徐荷叶商量,从这儿拿货转卖的大姐。男的是跟着费彩来的,是她弟弟,来帮忙拖货。

“大姐,老品没什么新意,今天给你看点新花样。”徐荷叶让人将他们的新品搬出来给费彩看,“这些是还没有对外出售的新品,您可以看看,如果有想要的,可以找董经理下单。”

费彩看着这些新款,眼睛都看直了:“小老板,这些都是新品?”

徐荷叶点了点头:“都是我们最近开发出来的新品。新品,不管是款式、花样还是面料做工,都比基础款好得多。”

“确实不错。”费彩拿起一件新品假领子,细细摩挲着,手感很好,细节也做得很到位。

“这领口是镶了丝绸?”

“对。大姐您看的这件正是拼了丝绸的。”徐荷叶看着这位财神爷,笑着道,“我本来不准备这么早就把新品拿出来,但我知道现在扈城出现了一些低劣的仿制品,虽然品质、做工没有咱们好,可是只要它们卖价低,同样会有市场,会对你们的生意造成影响。”

“所以我把新品拿了出来,我相信有这些新花样,别人都没有的新花样在,顾客肯定还是会选择咱们。”

“小老板说得倒是没错,不过——”费彩放下手中的假领子,“不过新品价格怎么算?如果太贵,就算花样新,顾客也不会买账。”

徐荷叶摇头:“大姐,你们已经看到了,新品花样多,做工更复杂,成本就比基础款高上不少。拿货价肯定不能和基础款一样。但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给出的价格,你肯定能挣到钱。”

“你们经销商挣不到钱,我们工厂也挣不到钱不是?”徐荷叶看了眼车间里一边工作,一边竖着耳朵听众人说话的工人道,“具体的,咱们去办公室细聊?”

“行。”费彩同意了,车间里确实不是好谈价格的地方,一群人进了办公室商量细节。

有之前的基础,一个小时后,双方都很满意地出了办公室。

费彩:“小老板,咱们现在去银行转账,这边就让我弟跟着董经理拿货?”

“行。”徐荷叶自然没有意见,“这样确实方便,转完账回来,小费老板理好了货,你们刚好可以把货拖走。”

两人一道去了银行,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交付了货款。

从银行回来,费彩要的货也已经整理好了,董福运带着段杰三人搬到了费彩骑过来的三轮车上。费彩检查了一遍,总共四袋货,两袋基础款,两袋新品。

“不错,都是我要的。”她说完,叫上弟弟费孝,拖着货离开。

二人从江城服装厂里出来没多久,就遇到了几个同样在徐荷叶这儿拿货的零售商。

几人接到董杏花的电话后,立刻赶了过来,但他们没有直接去厂里拿货,而是守在服装厂外观望,想看看会不会有人来拿货。

这会儿见费彩拿了几袋货,便纷纷围上来,“费姐,您怎么拿了这么多货,价格还是原来那个价格吗?小老板有没有给你降一点。”他们可听说姚坤那小子,联合了一拨人,想和小老板压价。

“这个嘛,你们自己去问小老板好了。”费彩含笑说道,却不明着回答众人的问题,“总之,你们要是想订货呢,就赶紧过去。我呢,有事就先走了。”她还忙着去销货挣钱呢!

费彩说完,拍了拍费孝的肩膀,“走了。”

“行,大姐你坐稳了。”费孝说着,脚下用力把三轮车脚踏踩下去。

几个人看着三轮车远去的背影,面面相觑。

“王哥,你说咱们是和费姐一样直接去订货,还是再观望一下,等姚坤他们把批发价压下来再去订货?”

这几人都是骑墙派,接到姚坤联合压价的邀请后,几人怕得罪了徐荷叶,以后不能从她这儿拿货,所以含糊了过去。

但他们又很希望姚坤真的能把批发价打下来,这样一来他们也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更多的货,回头能挣更多的钱。

所以左右摇摆,想去拿货,又不甘心。

如今见费彩拿了货,更担心她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的内部消息。

叫王哥的男人皱着眉:“费彩这女人十分精明,想当初咱们还苦巴巴的批发假领子自己零售时,她就已经搞起了二道批发,两头赚。”

“姚坤那边若能把价格谈下来,对咱们也确实有利。但,重荷服装厂这边能妥协吗?万一惹恼了她们,不批给我们,损失不是更大?”

假领子好卖得很,卖一天,就是一天的钱。

过年这几天,工厂放假,大家手里没货,想做生意都做不了。

虽然在家过年,每天吃吃睡睡走走亲戚,看似轻松,但是那颗想挣钱的躁动的心却从来没有平静过。

好不容易工厂开工,让他们来拿货,真要因为那还不知道能不能降下来的批发价耽误挣钱吗?

但让他们现在去拿货,几人又下不来这个决定。

姚坤说得也对,如果他们能把进货价压到一块钱一件,零售卖三块,一件假领子就能赚两块钱。一百件,就是两百块。

现在损失的这点销售额算什么,回头都能加倍补回来。

再一个,如果他们能坚持住,厂里货卖不出去,到时候求着他们来,估计还能把进货价压一压,压到八毛一件?

“那要不,咱们再等两天?姚坤不是说了,厂里给他打电话,说要考虑两天再给他回复?咱们等两天,两天后就知道这批发价能不能压下来。”

“行,那我们现在就回去。”

几人不知道,就在他们离开没多久,又来了一拨人,这几人或骑自行车,或骑三轮车,或开着摩托车,进了江城纺织厂。进厂后,这群人直奔东边的重荷服装厂。

这些人都是费彩的朋友。

和王哥他们分开没多久,费彩立刻找了个公共电话亭,给几个关系比较好的老朋友打电话。

他们都和费彩一样,看不惯姚坤私下联合零售商们一起压价的行为。想压价,光明正大找老板谈,倒还算有诚意。私下搞那些小动作,未免有些掉价。

为了节省电话费,费彩说得十分简练:“有新货,赶紧去,手慢无。”

几个朋友都了解费彩的为人,费彩既然专门给他们打了电话,就说明她真的觉得新拿的货很好,放到市场上绝对能挣到钱。

几人一刻也不敢耽搁,拿上放货款的存折,就去了江城纺织厂。

进了厂,开口就是,“老板,我们要新货,快给我们看看新品。”

徐荷叶没想到这群人速度这样快,刚把新货拿给费彩,这群人闻着风就过来了。将这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10-120(第5/12页)

人送走后,厂里做出来的新品已经没剩下多少。

唯一剩下的那半袋,还是徐荷叶强烈要求留下来,给董福运他们开拓新市场留下的样品。

“小姨,现在调整一下,六成员工做新款,余下四成员工做之前的基础款。”

董杏花点了点头:“小姨这就和小黄打电话,让老教堂那边也坐下调整。”

“对了,还要让黄叔多设计一些新款式。仿制品一出来,市面上抄袭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咱们要不断推陈出新以留住顾客。”

“行,小姨知道了。”

第115章 新订单

为了节省一天的住宿费, 董福运是第二天凌晨四点多出发的,去火车站坐六点钟的车,八点左右就能到苏氏, 刚好可以拿着货源找顾客。

“到那边我们会先去苏市的批发市场, 看下批发部的人要不要咱们这假领子, 搞批发的人要的量大,如果能直接卖给他们,咱们这边就省事多了。如果批发部要的量不大,或者时间还早, 我们再去找零售商。”想来想去,客源还是得尽可能地多。

董福运说完, 摆了摆手, 让徐荷叶回屋:“回去吧,苏市那么近的地方, 不用送。顺利的话, 我们下午就能坐车回来, 不顺利,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徐荷叶点了点头:“小舅, 和人推销时,除了咱们之前说过的那些假领子的优势,您还可以告诉大家,这是扈城人都喜欢的新时尚。”

扈城这个大都市, 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对周边城市乃至全国有辐射作用。费一堆口舌, 或许还不如告诉大家一句这是扈城人都喜欢来得痛快。

“我明白。”董福运点了点头。

“小舅舅,一切小心。”

“您记住了,不管什么时候, 东西和钱,都没有人重要。”

苏市距离扈城再近,那也是个新地方,人生地不熟,遇上事连个说和的人都没有。况且这个时期,虽然经济飞速发展,但各种社会治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路霸路匪、□□、地头蛇、诈骗团伙……,不管碰到哪一样,都很危险。

董福运再次点头:“放心吧,小舅惜命得很。”

天气冷,他吐出一口白气,对着徐荷叶摆了摆手:“回去吧,天还没亮呢,冷得很,再去睡个回笼觉。”

“好。”徐荷叶看着四个青年,背着包裹,慢慢大杂院。她关上屋门,躺回床上,没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徐荷叶先去老教堂看了看,这里只做基础版假领子,新版都在江城服装厂那边,不过负责人换成了吕俊。黄旺成要负责设计新款,老教堂这里太过吵闹,不利于他的设计。

“吕叔,最近没碰到什么事儿吧?”

吕俊摇了摇头,“大事没有,不过有好几个之前给咱们做假领子的人最近都没来做了。我听还在咱们这儿干的临时工说,他们都去了另外一家工坊,也是生产假领子的。同样是计件算钱,不过人家给的工费略高,缝纫、裁剪、钉扣涨到了一毛五一件。”

“他们问我咱们的工价能不能提一提,如果不能的话,他们也想辞工,去另一家做。”

徐荷叶沉默一瞬,然后问道:“提出辞工的人多吗?”

吕俊点了点头:“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提过,不过我感觉剩下的那些人也在观望。”

徐荷叶想了想,道:“吕叔,你回复他们。一毛二一件的工价是年前刚刚提上来的,短期内不可能再加工价。

如果他们还愿意在咱们这儿做,我保证工资一定按时发放,绝不拖延。

不过,如果他们追求更高的工价,想离职去其他工坊,也不用阻拦。让他们把材料还回来,我们立刻结清工钱。”

老教堂这边,现在着实有些鸡肋。

做衣服是个流水线的工作,裁剪、缝纫、结扣,一步接着一步,必须按顺序完成。

老教堂这边地方不大,工人们都是把货拿回家做,哪个环节稍微耽搁一下,就会影响下一步的生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他好辣 三个反派崽崽的炮灰爸 没钱你修什么仙 LIKE 恐同Beta今天也在被迫贴贴 单向匹配 满门抄斩二十一次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渣攻试图洗白[快穿] 我是佐樱好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