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50-160(第1/12页)
第151章 买股票
1990年12月19日, 星期三,徐荷叶早早地起床,裹着厚厚的棉衣, 背上书包出门。不过她没有去学校, 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今天是上交所正式开业的日子。
对, 徐荷叶要去的地方正是上市证券交易所。
徐荷叶对股市了解不多,却也听说过深市老五股,上市老八股。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股票的命运不一, 有的成功转型,有的则经历了退市或者ST的命运。
不过这个时候, 它们却是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见证者。
徐荷叶今天的目标就是上市老八股里的飞乐音响和真空电子。
她对这两只股票不是特别了解, 不过她前世高考后进厂打工时,厂里有个小组长就经常和她们说起他原来的炒股经历。
上交所开业后, 他就买了这两只股票。可惜没持有多久就给卖了。
当时看着挣了点钱还挺高兴的, 谁知道两年后, 股票价格一路飙升,相继成为A股历史上首只和第二只股价突破千元的股票, 所有买到这两只股票的人都挣翻了。
只有他,握到了财富,却又和它擦肩而过。
小组长眼热,于是做出了和大多数股民一样开始的选择, 追涨,并且直接追在了最高点……
曾经在股市挣的那点钱, 最后全赔了进去不说,家底都赔光了。不然她那位组长,也不至于进厂打工, 吃那份辛苦饭。
徐荷叶听他说得多了,也记下了这两个名字。
如今既然能有这份机遇,她自然不会错过。
不过徐荷叶很清楚,自己对股市一无所知,她现在只是占着先机,想去股市挣一笔快钱。所以她不准备投入太多,手头现有的这两万三千八百块足够她下水试一试。
她打算留下三千八百块做生活费,剩下两万块买股票。如果能挣钱,家具有了,还能攒下一笔首付,去扈东买房。如果赔了,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公交车摇摇晃晃,就在徐荷叶的左思右想中抵达了目的地。
徐荷叶从公交车上下来,慢慢往证券所走去。她到时,证券所里已经挤满了人。不管什么时候,有见识的人都不在少数。
徐荷叶左右张望,看能不能遇上前世那位小组长。
如果能看到他,就试着提点一二。毕竟如果不是他,她也没有这份机遇。
更何况当时在厂里打工,小组长对他们这些组员都挺好的。犯了错,会帮他们说情。放假后,还会带家里煮的猪蹄来厂里给他们加餐。
只可惜,徐荷叶把整个证券大厅都转完了,也没有碰上那位小组长。
她有些遗憾没有遇到故人,但转念一想,如果这一次他没有来炒股,或许也不错。
平平淡淡也是福。
像小组长那样因为炒股一夜暴富,又因为炒股赔光了家底,还因为炒股欠了一屁股债,今生就此远离股票也是一种幸运。
徐荷叶想着,股票开售的钟声响起。原本还懒散的人群迅速朝着柜台涌去。
这个时候想买股票,只能去柜台买。找工作人员要买卖单,填写后再交给工作人员帮忙交易,成交后会打印一份交割单。
因此很多人会拿别人的身份信息买股票。徐荷叶还未成年,用不了自己的,所以她拿的是父母的身份证。
徐荷叶目标明确,就是想要买飞乐音响和真空电子。
飞乐音响发行一万股股票,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这一万股35%由法人认购,6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徐荷叶买一万元的,可以买两百股。
但真空电子发行价高达365元,最低面值一百股,就算只买一百股,也需要三万六千五百元,徐荷叶手头根本没有这么多钱。
徐荷叶想了想,将剩下的一万元换成了豫园商城。发行价八十元,徐荷叶以一百元的价格买了一百股。她不打算借钱加杠杆,也不会动用工厂的流动资金买股票。
徐荷叶很清楚,工厂才是她的根基。
确实,前世发生的很多事情这辈子也发生了,但也有很多变化。起码,她就是其中变数。一只蝴蝶都能引起一场亚马逊大飓风,她又怎么能保证这两只股票的价格一定会像前世那样飞升呢。
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徐荷叶很快就填好了买卖单。
把钱和买卖单拿给工作人员,她忐忑地等了一会儿,过了大概十来分钟,工作人员拿回来一张交割单。
看着上头写着飞乐音响两百股,豫园商城一百股,徐荷叶终于放下了心。她捏着交割单,还有存折,背着书包从证券交易所挤了出来。
这两只股票的表现虽然不俗,但是要等到92年4月才会迎来他们的高光时刻。
她没那么多精力关注股票,所以前期的涨跌起伏徐荷叶都不打算管,她会等到两年后,等到股价涨起来后,直接抛售。
看了看腕表,还不到九点,现在去学校还能赶到第三节课,徐荷叶提了提书包,赶紧往公交车站赶去。
刚走几步,就察觉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她。
徐荷叶皱起眉,难不成有人盯上她了?
现在的股票没有实名制账户,都是凭借交易单现金交易,如果交易单丢了会很麻烦。
徐荷叶加快步伐,朝着不远处公交站跑去,那边有很多人在等公交,那人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抢劫,然后就听到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
“荷叶,徐荷叶?”声音似乎还有点耳熟。
徐荷叶回过头才发现来人竟然是廉玉树。
“廉玉树,怎么是你?你怎么不在学校上课?”两人虽然在同一所学校,但是往来不算多。廉玉树高三,每天的课业压力非常大,天没亮已经早读,天黑了还在晚自习。
徐荷叶走读,两人的作息不一致,基本上很难遇到。
“我来买股票。”廉玉树指了指后头的证券交易所。自去年夏天开始,不管学习多忙,他都会分出一点时间来看报纸,尤其是经济报。从在报纸上看到今年11月26日上交所成立后,廉玉树就知道机会来了。
扈城经历了下岗潮,却也涌起了一批民营企业家。总的来说,经济放开后,有钱人还是变多了。钱变多,就会想要寻找更多的生钱机会。
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是第一批上市的才八只股票,但是买股票的人却有这么多!供不应求,商品就会涨价。
廉玉树不知道这些股票能涨多少,但或多或少都能挣一点。
“你怎么会想买股票?”徐荷叶有些诧异地看着廉玉树。她一直以为他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学子。
廉玉树闻言,笑了,“以前是,不过书生也是要吃饭的。”徐荷叶这么优秀,如果他不努力一点,将来站在她面前都会自惭形秽,又何谈追求?
“这些时日我一直在看经济报,我觉得股市就是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50-160(第2/12页)
个很好的机会。”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徐荷叶并不否认,“不过,因为股市是把双刃剑,能挣钱,也能败钱。”
“我明白。”廉玉树道,“我以后想报考经济专业,这些时日也看了一些有关炒股的书籍。买股票除了想挣钱外,也是想积累一些经验。”
书中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但不是他的,想内化成他自己的,亲身下场试一试是最快的法子。
徐荷叶点了点头:“那挺好的。”
“你加油。”果然真正的学霸就是和她这样靠努力保持好成绩的普通学生有壁。
人家才十七八岁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方向,并且能一边努力学习,一边为未来做准备,与此同时还能保持一个优秀的成绩。而她,却只能依靠记忆作弊。
廉玉树继续道:“我手头资金有限,只有两千块。”
这两千块,只有八百块是他自己的。是这些年父母亲戚给的压岁钱,学校发的奖学金,以及他偶尔给报社投稿被录取的稿费。剩下一千二,是他和廉父借的。
“所以我买了一百股的延中实业和一百股的浙江凤凰。”这两只股票发行价都是十元。
两千块,刚好各买一百股。
“我打算利用这两千元低买高卖,以积攒原始资本。”
徐荷叶有点惊讶,廉玉树竟然这么快就领悟到股票买卖的精髓。
说起来也挺奇怪的,为什么买卖东西大家都知道低买高卖,到了股票上,就会追涨杀跌,就觉得低买高卖这种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反人性呢?
或许是因为股票的涨跌太过直观刺激?
第152章 乔迁
买完股票后,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徐荷叶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这两张交割单, 还要等到92年才能出售变现。
天气越来越冷, 放寒假后, 徐辉买票来到了扈城。
父女俩跑了好几天,把新家家具全部备齐了,然后又找了保洁公司,将新屋清理干净。
阳历91年1月23日, 也就是农历腊八节这天,董桃花也来到了扈城。这天是他们搬新家的日子。
乔迁之喜, 虽然不准备办酒席, 不过请相近的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顿暖锅饭还是要的。
外公家,董桃花只准备请董杏花一家, 还有小弟董福运。纪家那边, 纪大伯、纪四伯、纪五伯并不愿意和徐家往来, 因此只请二伯纪为民一家。
厂里人,除了吕俊、黄旺成外, 徐荷叶还打算请段杰三人,销售可是厂里的骨干。
樟树巷的邻居则只邀请了廉家一家人以及巷口小卖部的柳玉梅。至于其他街坊,一家三口上门送了喜糖。
毕竟屋子地方有限,把所有街坊邀请到家也坐不下。
先来的是小姨一家, 除了乔迁常规的米面粮油外,小姨还带了个取暖用的炭炉子。
庞巧看着整洁亮堂的新屋, 眼里都是欢喜。她摸了摸墙壁,磨砂哑光质地,有种清新温柔的感觉。客厅的沙发不是中式实木, 而是西式沙发,皮质的,一坐上去很舒服很特别。
南边有个阳台,站在上头能看到远处的风景。
庞巧在客厅转了一圈,盯上了徐荷叶的房间。
“表姐,你的房间在哪儿?”
“这边。”徐荷叶带着庞巧来到自己的房间。
房间整体以米色调为主,进门左侧靠墙的位置是一排衣柜。柜门打开,除了最上面一排是柜子外,柜子里没有任何隔板,而是装了很多金属杆子。
“表姐,柜子里装这么多杆子做什么?”
“挂衣服的。”徐荷叶解释道,“我不喜欢折衣服,也懒得折,所以不要隔间。以后换洗的衣服晒干后直接连着衣架收回来,再挂好就行。”
只要是女孩子就没有喜欢做家务折衣服的,所以徐荷叶这个偷懒操作真的戳到了庞巧的心尖尖。
“啊!”她尖叫一声,“表姐,我喜欢你这个柜子。”呜呜,她也想要一个这样的柜子。以后衣服直接挂上,不用折了多好。
看完柜子,庞巧的目光落在了徐荷叶的大床上。
一米八乘两米的实木大床,女孩子一个人睡,可以在上头尽情地打滚。上头铺着新棉被,软绵绵的,像云朵一样蓬松舒适。庞巧实在忍不住扑上去,在床上打个滚。
她仰躺在被褥里,看着头顶的大灯,一伸手勾到床头柜上的开关,啪嗒,大灯开了,啪嗒,大灯关了。
换个开关继续按,啪嗒,床头的小灯开了,再按,小灯关了。小灯造型非常可爱,灯泡功率没那么大,方便夜里起夜使用。
床铺和柜子中间,开关插座下头放了一个床头柜,带抽屉的,可以放一些小物件。
庞巧扯了扯床头柜的抽屉,然后从床上爬了起来。目光落在了床铺和窗户中间的实木桌椅上,桌椅高度是根据徐荷叶的身高特意定制的,方便她看书学习。
庞巧和徐荷叶的身高差不多,她坐到椅子上,手肘支在桌子上,摆出一个看书的姿态。
果然是不高不矮,恰恰好。
从桌子上下来,庞巧看向窗帘。
窗帘是米黄色的,很厚重,虽然是浅色系,但是只要拉上窗帘,外头的日光就不会透进来,拉开窗帘,外头还有一个飘窗。
飘窗上垫了毯子,上头还有一个小方桌,可以坐在这里喝茶看书。她又爬上飘窗,弯下腰趴在了小方桌上看着窗外的风景。
过了会儿,庞巧从飘窗上下来,挽着徐荷叶的胳膊,晃了晃,“表姐,你这房间也太好看了吧。”
“说实话你是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不然你的房间,怎么会这么合我心意?”
简直了,没有一处是她不喜欢的。
徐荷叶:“喜欢啊?”
“嗯嗯。”庞巧连连点头。
“喜欢的话,让小姨姨父买房。”徐荷叶趁机说出自己的目的,“和我们家一样,买个四室的。你和庞为就可以分开住,到时候可以照着我的房间装修。装修师傅我认识,可以介绍给你。”
“买房?”庞巧有些心动了。
不过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她很快颓废了。
“房子太贵了,我们家根本买不起。”
“可以买个便宜点的屋子。”厨房里,董桃花和董杏花也在说买房的事情。
“便宜的也买不起。”董杏花摇头算着账,“再便宜的房子也要一千一平米,两个孩子,至少要买个三室的。三室的屋子,要一百来平米吧。这样算下来,买间屋子就要十万块。”
“前些年我和你妹夫虽然都有上班,但我们一家四口吃喝拉撒,两个孩子读书上学都要花钱,也没存下什么钱。也就是这一年多,跟着荷叶做事,挣了些钱。也不过仅仅四万块,还不到房价的一半。”
董桃花:“钱不够就贷款。”
“贷款?”
“就是和银行借钱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50-160(第3/12页)
房,每月还利息和本钱。”
“借钱,那不行。”董杏花连连摇头,“要是还不上怎么办?银行还不把我们屋子抢走了?”
“怎么就还不上了?”董桃花白了她一眼,一边把锅里煮熟的炖牛肉盛到砂锅里保温,一边和董杏花说起她这些日子了解到的新政策,“首付付个三万块,剩下七万块贷款,贷个三十年的,每个月只要还两三百块。”
“两三百块还不多?”董杏花觉得她这大姐飘了,“大姐,要知道你妹夫一个月工资也才四百多呢!”
“我呢,现在多一些,每个月有六百多块。”当然她现在不靠工资挣钱。主要是提成和股东分红。
“每个月光是还贷就要还三百块,日子还过不过了?你侄女侄子将来考大学,嫁人娶妻都是要花钱的。”
董桃花:“但你想想,三百块现在觉得多,十年后还多吗?”
“不说远的,就说我们的工资。八五年,我的工资都还只有七十多块,但现在已经涨到了两百块。这还是赣省小县城,咱们扈城工资涨得应该更多吧!”
“妹夫现在是四百一个月,你是六百一个月。十年后呢?十年后,你们的工资都涨到一千一个月,再拿出三百还房贷,还觉得压力大吗?”
“不过我可以肯定,十年后,你一定买不到一平米一千块钱的房子。没准那时就需要三千块,五千块。”往近地说,她家这间屋子,房价不就要两千多?
董杏花有些心动。不提钱的事儿,大姐这新屋子实在是太漂亮了。她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也有一间这样的屋子该有多快乐。
理智与感情相互搏斗,最后还是新房子的诱惑压过了没钱的担忧。
“那我考虑考虑。”
董桃花点了点头:“行,回头和妹夫好好商量一下,想想我说的话。”
徐荷叶和庞巧从房间里出来,就听到董杏花这句话。她马上给母亲竖了个大拇指,果然,还是得她亲妈出面才有用。
这段日子她明里暗里劝说,董杏花却始终下不了决心。
可是董桃花一出面,她就同意考虑了。
徐荷叶了解董杏花,她既然开口要考虑,最后肯定会买的。
董桃花又把目光看向董福运:“老幺,你呢?”
徐荷叶转头看去,原来刚刚她和庞巧回房间这段时间,董福运、吕俊、黄旺成还有段杰他们三来到了家里。
“你要不要也买间屋子?你都奔三的年纪了,该考虑终身大事。买了房,也好让你二姐帮忙,给你介绍个对象。”催婚虽迟但到。
董福运:“……”
“小吕小黄你们俩年纪也不小了,人家都说成家立业,工作稳定了,就该考虑婚姻大事了。”
吕俊、黄旺成:“……”
三人面面相觑,段杰三个则躲在一旁捂嘴偷笑。董福运伸出手勾住了段杰的脖子,闹着道:“你笑什么?”
“你以为你逃得过?要不了两年,一样被催婚!”
正闹着,纪为民夫妇带着两个儿子纪敬宇、纪恒星进了门,没多久廉家四口以及柳玉梅也来了。
大家惊讶地发现,纪敬宇和廉玉树是同班同学,而纪恒星则和庞巧是初中同学。
这可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
第153章 过新房
董桃花准备了一桌尤其丰盛的午饭, 不过其中一道菜则是徐辉亲手做的。
就是那道徐荷叶尝试了几天,都没能成功的八宝鸭。
二十二个人,一张桌子坐不下, 只能分成两桌, 大人坐餐桌, 小孩子坐茶几,董桃花端了菜过来,特意和徐荷叶交代那盘八宝鸭。
“你爸的手艺,可要好好尝尝。”
“好。”徐荷叶夹了一块鸭胸肉, 尝了尝,味道果然和酒楼里的不一样。
腌制并晾晒过后的腊鸭, 肉质紧实, 富有弹性。即便蒸了几个小时,依然很有嚼劲。鸭肚子里的辅料, 融合了腊鸭独特的腊味气后, 也是回味无穷。
很成功的一道菜, 和她之前做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也是奇了怪了,她也是按照二伯娘给的食谱做的, 怎么味道就能差这么多。
大人那桌,纪为民第一筷子夹的也是那道腊鸭,他品了品,看向董桃花:“弟妹, 你这手艺绝了,味道和王阿姨做的一模一样。”反倒是何知君, 不管做多少次,都只能复刻七八成。倒也不是不好吃,就是不是从前的味儿。
董桃花笑着摇头:“二哥, 这道菜还真不是我做的。”
“不是你做的,那是?”
“是徐辉做的。”董桃花道,“上次从扈城回去后,他便拿着菜谱一直钻研。我也试着做过,同样的步骤,我就是做不出这个味道。”
纪为民道:“或许是因为这道菜是王阿姨做的,老三是她亲儿子,所以遗传了她的手艺。”
“或许还真是这样。”董桃花也觉得神奇,明明她手艺比徐辉还好,但这道菜就是没他掌握得好。董桃花说着,用公筷给何知君夹了一块,“二嫂,您也尝尝徐辉的手艺,说起来还得感谢二嫂,如果不是二嫂记住了婆婆做菜的流程,我现在也没机会尝到这道菜。”
“弟妹太客气了。”何家家境好,就算物资紧缺,限量发放时期,每个月也能尝几次荤。
不像王玫家,几辈贫农出生,家里想吃次肉尤其不容易。所以难得买到的鸭子,也不会马上就吃,而是腌晒了,存放到过年过节或者有客来时煮着吃。
她又是喜欢研究菜谱的,国营饭店的八宝鸭吃不起,那就自己做。香菇买不到,就用木耳代替。勾芡时大虾舍不得买,就用小水沟里捞来的小虾米做。
倒也做出了自己的风格。
廉母看着这道八宝鸭,笑了起来:“说实话,我小时候吃得最多的肉就是腊鱼腊鸭。”
顿了顿,她换了个描述方式:“倒也吃得不多。不过那时候弄点肉不容易,好不容易买点肉,家里人哪里舍得一餐给吃了。只要天气合适,那肯定会用盐腌了,晒干留着慢慢吃。”
“每次馋肉了,切上两三片,放到菜里炒一炒,也算是有点荤味。”
“不过现在日子好多了,虽然还是不能每天吃肉,好歹过个十天半个月,也能割个一斤半斤的解解馋。”
柳玉梅接过话茬:“是啊,以前的日子是真苦。不过现在好了,起码不用饿肚子。”
女人们不喝酒,说着话就把饭吃完了,吃完她们就下了桌。
何知君、廉母、柳玉梅她们来得晚,刚到家就开饭了,所以也没时间参观屋子。这会儿吃饱了饭,便打算在屋里转了转。
这年头大陆还没有引进港城公摊的概念,一百二十平的房子,套内面积实打实就是一百二十平。
三室两厅,一厨两卫。
主卧加卫生间三十平,徐荷叶的房间二十平,书房兼客卧也是二十平,厨房十五平,客厅卫生间五平米,剩下三十平是客厅和饭厅。客厅外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50-160(第4/12页)
还有十平米延伸出去的阳台。所以房屋整体特别空阔大气。
就连何知君这个住小别墅的,都觉得这房子不错。
“屋形方正,南北通透,采光也好。”她走到阳台,看了看外头照射进来的阳光,点了点头,“是间很不错的屋子。”
廉母和柳玉梅倒是对厨房很喜欢,灶台下就是柜子,厨具放在柜子里,不管是取用还是收纳都很方便。灶台也是嵌入式的,整个台面非常干净整洁。
灶台旁边有洗水台,洗水台上做了沥水篮,洗好的菜就放在沥水篮里,也不用担心水滴淋得到处都是。
男人们对这间厨房没什么感触,只有经常做饭做家务的女人才知道一个设计规划合理的厨房能少多少事情。
看完厨房,大家又去几个房间转了转,卧房和次卧没什么可说的。风格和客厅一致,以知性简约为主。
何知君按了按房门口的顶灯开关,董桃花走到床头,指了指另一个开关,有些骄傲道:“这灯很有意思,用的是双控开关,不管是门口的开关,还是床头这个开关,都可以控制。”
“真的吗?”董杏花走过去,啪嗒一下,屋顶的大灯瞬间熄了。
“这灯还真有意思。”何知君看着这盏灯若有所思。家里房间的灯可以都换成这种双控开关,还有她爸妈家,也可以请人改造一下。
前不久她妈就因为晚上摸黑起夜,不小心摔跤扭了脚。好在摔得不严重,且哥嫂都在家,及时把人送到了医院。不然这个天气,老人家摔倒在地爬不起来,没人发现还真不知道会冻成什么样子。
安了这个双控开关,进门开灯,到了床边,要睡觉了就直接关灯,也不用起床到门口关灯,再抹黑上床。
何知君看向董桃花,拉住了她的手:“三弟妹,你能和我说说这开关吗?”
“我想把家里的开关都改装一下。”
董桃花当然不会拒绝:“当然没问题,不过二嫂,我其实也不是很懂。不过我有负责我家装修的装修队的电话,我可以把号码给你。你亲自联系他们,让他们给你改装。”
有装修队的电话,那自然很好啊。
何知君忙道:“好,三弟妹,你把号码给我,我自己联系他们就行。”
董杏花、廉母还有柳玉梅闻言,忙道:“还要我,我们也要。”虽然她们现在没有装修的想法,但不妨碍她们要个号码。
大姐(董桃花)家装修得这样好,说明这个装修队很靠谱,有些能耐。将来她们家要翻修,或者买了新房,就可以叫这个装修队给她们装修。
廉母还有个想法,她哥就是干工地的,最近活儿不好找,闲了许久。这个装修队有本事,应该不愁接活,没准可以给她哥牵牵线,找份工作。
跟着装修队干个几年,学学本事,将来就算不在里头做了,也可以自己拉个小队伍,接接活儿。
廉母的想法董桃花自然不知道,她找出电话本,找到装修队的电话后,便拿纸笔抄了四份,递给了几人。
从房间出来,几个男人已经下桌。
毕竟下午还要上班,所以大家都很克制,只喝了点徐辉从赣省带来的低度米酒。所以这会儿人都很清醒。
客人们离开后,家里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最后只有徐荷叶一家,还有庞巧庞为留了下来。庞巧很喜欢徐荷叶的房间,她已经打定了主意,放寒假这段时间要在大姨家和徐荷叶一起住。
庞巧要留下来,庞为自然也不肯走。
徐荷叶看着翻过年也才七岁的小豆丁,问他:“留在大姨家,晚上要自己一个人睡觉,能不能行?”
庞为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假大人一般,“没问题。”
“我早就想自己一个人睡了。”
“既然这样,那你一个人睡书房啊?”家里就三间屋子,主卧徐辉董桃花住,次卧徐荷叶和庞巧住。剩下庞为,只能睡书房了。
好在买家具时,徐荷叶特意买了一张折叠单人床放书房,平时收起来,要用时展开,铺上被褥就能睡。
不过小孩子嘛,这会儿答应得好好的,到了晚上就变卦。
夜深人静,徐荷叶睡着睡着,就听到屋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声音,那声音由远及近,好像有鬼在她耳边低泣。
徐荷叶吓得一动不敢动,就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磨磨蹭蹭往床上爬。
徐荷叶浑身一个激灵,下意识伸手打开房间里的灯。就见庞为瞪大了眼睛,只穿着一身秋衣,一边抽噎,一边往床上爬。
徐荷叶:“……”
她捂着被吓得怦怦乱跳的胸口,压低了声音询问:“庞为,你干吗呢!”
庞为:“呜呜~表姐,我害怕!”
“害怕,怕什么?”
“我一个人睡害怕。”庞为流着泪道。
白天还好,到了晚上,他就觉得有些不习惯,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外面睡觉。
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书房让他觉得很不安,那时他就想去次卧和姐姐一起住。但想到下午信誓旦旦地承诺自己可以一个人睡,庞为只好忍着不安入睡。
好不容易睡着了,没多久就被窗外的北风吓醒。
北风呼啸,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庞为下意识想到这段时日看的《西游记》小人书,他不由自主地想屋外是不是有很多妖怪,白骨精或者金角、银角大王,就等着破窗而入把他抓走煮着吃了。
“行吧,快上床,我同意你和我们一起睡。”徐荷叶听他说完,顿感无奈,只能同意他和两个姐姐一起睡的请求。
第154章 压迫感
徐荷叶是被一座大山压醒的。
睁开眼睛, 就见庞为横在床上,上半身趴在她胸口上睡的。
“难怪我总觉得自己要被压死了。”徐荷叶使劲把人从她身上推下来,躺了会儿睡不着, 一看时间才六点, 干脆穿了棉衣起床。
徐荷叶站在床边, 捏了捏庞为肉乎乎的小脸,给他盖好被子,然后从屋里出来。客厅黑乎乎的,徐荷叶打开灯, 就见董桃花穿着睡衣,身上只披了件棉袄, 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妈。”徐荷叶叫了一声。
董桃花回过神, 看向她:“怎么起这么早?”
“平时上学也是这个点起床,醒了睡不着就起来了。”她走到董桃花身边坐下, 然后问她, “您呢?怎么不睡?”
“我也一样, 醒了睡不着,就出来客厅坐坐。”她总有种莫名虚幻的感觉。
这间屋子真是他们的吗?
“当然是您的了。”徐荷叶笑话她, “您要是还不敢相信,就把房产证拿出来,抱着多看两眼就有感觉了。”
“臭丫头,还笑话你妈。”董桃花点了点她的脑袋, 起身回房。
“妈您干嘛去?”
董桃花:“天都没亮,我再睡个回笼觉。”
回到房间就觉得冷了, 打个哆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150-160(第5/12页)
,钻进被窝里,然后挤到徐辉的怀里。徐辉跟着打哆嗦, 总觉得好像有人整了个冰块塞他怀里,想避又避不开,只能妥协,抱着人继续睡。
徐荷叶有些好笑,回房间拿了书包去了书房。好在书房里也有桌椅,不然这会儿她就只能在客厅看书了。
天色渐亮,屋里陆陆续续传出动静。
庞巧穿着棉衣,趿着拖鞋,来到书房,就见徐荷叶坐在桌前,专注地看书。
“啊~”她哀号一声,扑到徐荷叶身上,“表姐,老实交代,你看书看了多久?”
“没多久。”庞巧刚松了一口气,就见徐荷叶掏出手表,看了看道,“就两个小时而已。”
“两个小时,还而已?”庞巧不敢置信地看着徐荷叶,突然觉得这位姐是不是对时间没概念?两个小时,不是两分钟啊!
每次放寒暑假,她的作业都是临近开学前三天通宵达旦写完的,谁像这姐,大早上就开始看书了。
突然觉得徐荷叶能有那成绩也不意外了。
这样自律,考出什么成绩都不意外了。难怪去年她妈和表姐住了一段日子后,回到家看她是哪哪都看不顺眼。
如果是她也想要表姐这样的女儿。
徐荷叶:“你要是羡慕,寒假这段时间,我可以带你一起。”
庞巧连连摆手:“姐,我的姐,你还是饶了我吧。”她看了看手表指针,时针指向八的位置,分钟在十二的位置,早晨八点,徐荷叶已经学习了两个小时,也就是说她早上六点就起床来这里看书了。
“早上六点让我起床看书,你这是要我的命啊。”
徐荷叶好笑:“不叫你。”
“不过我写作业时,你要跟着我一起写。”徐荷叶道,“小姨把你期末考试的成绩单给我看了,考得还不错。”
“不过还不能放松,你不愿意提前预习没关系。但是寒假作业要好好写,刚好趁这段时间好好巩固一下上学期学过的知识点。”
“写作业就是查漏补缺最好的手段。”
庞巧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行。”
“乖!”徐荷叶摸了摸她的后脑勺,起身去卫生间刷牙洗漱。
庞巧的成绩不错,但达不到优秀的地步。前世她没考上大学,庞巧考得也不算好,只上了一所大专。大专在80年代还能看,九三年大学扩招后,大专学历贬值得就更厉害了。
她们不在同一个学校,平时上学也没什么时间给庞巧辅导。
趁着寒暑假给庞巧打打底,高考或许能多得几十分,这样也能选个更好的学校。将来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和她前世那样考进体制内,都能有更好的晋升。
庞巧打了个寒战,追了上去,“表姐,要不你给庞为也定个学习计划。明年下半年就上小学了,可以提前安排起来。”死道友不死贫道,庞为这小子也别想逃。
徐荷叶往刷牙头上挤了点牙膏,想了想:“也行。”
她是独生女,大舅家的大表哥比陌生人还不如,小舅现在还没对象,目前最亲近的兄弟姐妹只有庞巧和庞为。
将来极大概率也只有他们。
就冲这一点,她也希望两人的学习能好一点,将来日子过得顺遂些。
“嘿嘿。”庞巧高兴了,同样在抽屉里拿了新杯子新刷牙,开始刷牙。
两人洗漱完,庞为还有董桃花徐辉都起床了。
简单吃了早餐,董桃花和徐辉出门采购。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在扈城过的第一个新年,董桃花希望这个新年能够尽善尽美,所以该买的现在都要准备起来。
两个大人离开后,家里就剩下三个小孩。
扣着两个小的写了一个半小时的作业,庞巧和庞为坐不住了。徐荷叶摇了摇头,只能放他们去客厅看电视。
“早上先写一个小时,剩下的下午完成知道吗?”
“知道。”姐弟俩异口同声答应。
庞巧还举起了手:“我保证。”
“下午绝对不开小差。”
“走吧。”徐荷叶摆了摆手,放下作业本,拿出最近的报纸看。信息不发达的时候,看报纸是了解世界最好的方式。
看了不到半个小时,屋外传来了庞巧的怒吼和庞为的尖叫。
徐荷叶从屋里出来,就看到庞巧和庞为为了挣遥控器扭打在一起。
两个人,一个要看去年上映的神话电视《封神演义》,一个要看动画片《猫和老鼠》,谁也说服不了谁!
徐荷叶走过去,抢过遥控,换了换台,看到一个台正在播《西游记》,于是一锤定音,“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