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坑杀(1 / 2)
长安大起波澜,陇西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之中。
李广的四世祖,是秦朝名将李信,在秦一天下中,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但在伐楚时,由于轻敌冒进、军纪松散,为楚国将军项燕大败。
“楚人因随之,三日...
昭帝二十二年,春末。
未央宫内,柳絮纷飞,桃花初绽,春意盎然。然宫中气氛,依旧凝重如冬。刘据端坐御案之前,神色冷峻,手中握着一份密报,正是密探司呈上的关于霍曜狱中自尽一案的调查结果。
“陛下,臣等已查明,霍曜之死,并非自尽,而是有人暗中相助。”密探司主事低声禀报,“据狱卒供词,霍曜入狱后,曾多次求见陛下,言有要事相告。然陛下未允,霍曜遂于狱中自请断食三日,然未死。后狱中忽有御膳送入,霍曜食之,当夜便暴毙而亡。”
刘据目光一寒,缓缓道:“御膳?谁敢擅动御膳?是谁送入狱中?”
“回陛下,御膳乃由内廷膳房所制,送入狱中之人,乃内侍省一名宦官,名唤李延。”密探司主事低声答道,“臣等已拘捕李延,审讯之下,其供出,乃有人密令其送膳入狱,且膳中藏有毒物。”
刘据冷冷道:“何人指使?”
“李延供出,乃御史大夫王延之命。”主事低声答道,“王延曾与霍氏旧部多有往来,亦曾多次上奏,劝陛下宽赦霍氏残党。然陛下未允,王延遂生怨恨,恐陛下清算霍氏旧部,祸及己身,遂命李延送膳入狱,毒杀霍曜,以绝后患。”
刘据缓缓闭上双眼,良久未语。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目光如刀:“王延……朕曾念其旧功,未曾深究。然今竟敢擅命毒杀重囚,阻断朕之追查,实为大逆不道。”
杨敞拱手道:“陛下圣明,王延此举,实为掩人耳目,以防霍曜吐露霍氏旧谋。然其胆敢擅动御膳,毒杀朝廷重犯,已属死罪。”
刘据缓缓起身,步至殿前,望向殿外春日初升的天空,低声道:“王延,朕曾信你为忠臣,然你却背朕而行,助纣为虐。朕若不杀你,何以服众?何以安天下?”
杨敞躬身应命:“臣愿即刻命廷尉拘捕王延,彻查此案,凡与此案有关之人,皆不可轻纵。”
刘据缓缓点头:“传朕旨意,命廷尉即刻拘捕王延,严加审讯。凡与此案有关者,皆以谋逆论处,不得姑息。”
杨敞躬身应命:“臣领旨。”
未央宫外,风和日丽,春意正浓。
然而,长安城内,杀机再起。
王延被拘,廷尉开堂审理,其供出,霍氏旧部中尚有多人未被清算,且与朝中多名官员暗中勾结,意图东山再起。刘据震怒,下令彻查,凡与此案有关者,皆以谋逆论处,斩首示众。
一时间,长安城内,血雨腥风。
霍氏之祸虽已终结,然其残党仍在,朝中奸佞未尽,刘据深知,若不彻底肃清,恐日后再生祸乱。
未央宫内,刘据独坐殿中,望着霍光画像,久久不语。
画中之人,须发皆白,神情肃穆,目光如炬。
刘据喃喃道:“霍光……你若真愿归政于朕,朕必尊你为辅政之臣,保你霍氏荣华富贵。然你霍氏旧部,竟敢毒杀于你,实为大逆不道。朕若不杀霍曜,岂能对得起你?岂能对得起天下?”
殿外,春风吹拂,桃花盛开。
然未央宫内,杀机未止。
刘据缓缓起身,步至御案之前,提笔写下一道密诏,命密探司彻查朝中百官,凡与霍氏旧部有往者,皆列入“逆臣名录”,以备日后清算。
夜色渐深,未央宫灯火通明。
刘据独坐殿中,凝视案上帛书,心中暗思:霍光之死,乃霍氏祸乱之始,然霍氏之乱,亦只是朝局动荡之一角。朝中权臣未尽,旧党未清,朕若不早作打算,恐日后再生祸乱。
思及此,刘据缓缓起身,步至殿前,望向远方,低声道:“霍光已死,霍氏已灭,然朕之江山,仍需稳固。朕若欲守大汉江山,必先肃清朝纲,铲除奸佞,方能安天下。”
翌日,未央宫内,刘据召集百官,于前殿议事。
百官入殿,皆见刘据神情肃穆,面色冷峻,知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刘据端坐御案之前,缓缓开口:“朕即位以来,霍氏权势滔天,朕虽年少,然亦知权臣之害。霍光虽忠,然霍氏旧部却逆天而行,毒杀忠良,谋反朝廷。朕已下令,彻查霍氏旧部,凡与此案有关者,皆以谋逆论处。”
言罢,刘据目光扫视百官,缓缓道:“然霍氏虽灭,然朝中仍有奸佞未除,朕若不早作打算,恐日后再生祸乱。今日召集诸卿,非为议事,乃为明志。”
百官闻言,皆神色凝重,不敢言语。
刘据缓缓起身,步至殿前,朗声道:“朕愿以霍光之志,保大汉江山社稷,纵有千难万险,亦不退缩。朕若不肃清朝纲,不铲除奸佞,岂能对得起先帝?岂能对得起天下?”
百官闻言,皆跪地叩首,齐声道:“陛下圣明!臣等愿辅佐陛下,共守大汉江山。”
刘据缓缓点头,目光冷峻,沉声道:“好,朕便与诸卿共守大汉江山。然若有背朕者,朕必杀之,绝不姑息。”
殿内,鸦雀无声,百官皆噤若寒蝉。
未央宫外,春风吹拂,桃花盛开。
然未央宫内,杀机未止。
昭帝二十二年,夏。
未央宫内,烈日炎炎,蝉鸣不息。刘据端坐御案之前,手中握着一份奏章,正是廷尉呈上的关于王延一案的最终审讯结果。
“陛下,臣等已彻查此案,王延确为霍曜之死幕后主使。”廷尉主审官员低声禀报,“王延曾与霍氏旧部勾结,意图保霍氏残党,阻断陛下追查。霍曜之死,乃王延命人毒杀,以绝后患。”
刘据缓缓点头,沉声道:“王延之罪,已无可赦。朕意已决,将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杨敞拱手应命:“陛下圣断,臣愿即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