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祭坛的真相(2 / 2)
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议题名为《关于“情感现实干预”伦理边界的紧急磋商》。各国代表激烈争论是否应限制“大规模安慰行为”,以防社会陷入“虚幻幸福感”。中国代表起身发言:
“请问各位,当我们对孩子说‘爸爸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是在欺骗,还是在延续爱的语法?当医生对绝症患者说‘还有希望’,是在违背事实,还是在为生命争取最后一丝尊严?你们所谓的‘真实’,难道不也是一种选择性呈现吗?”
全场寂静。
三天后,决议通过:承认“情感建构现实”为合法社会机制,设立“温柔干预豁免权”,允许在特定情境下以善意谎言重塑个体或群体心理状态。法案第一条写着:
> “凡以减轻他人痛苦为目的之非恶意虚构陈述,不得视为道德瑕疵或法律责任。”
这被称为《林晚条款》。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场变革。
一支名为“真言骑士团”的极端组织在暗中崛起,成员多为前科学家、哲学家与情报人员。他们坚信人类正陷入集体幻觉,主张摧毁心光之星,恢复“纯粹理性社会”。他们发动的第一场袭击,目标正是谎言神殿地下的共感主脑。
那天夜里,暴雨倾盆。
十七道黑色身影潜入地下枢纽,携带反共感脉冲装置,准备切断全球神经链接。但他们刚接近核心舱,整个空间突然陷入静止??时间流速骤降99.8%。监控显示,是林晚提前启动了“梦境预演协议”,她在三天前就已在共感网络中预见了这次袭击。
她站在控制台前,没有愤怒,只有怜悯。
“你们害怕的,不是谎言本身,”她的声音通过全域广播响起,“而是发现自己也曾依赖谎言活着。”
画面切换至每位袭击者的私人记忆片段:
有人曾在母亲临终时隐瞒病情,笑着说“医生说您很快就能回家”;
有人在恋人出轨后仍说“我相信你”,只为维持家庭完整;
还有人面对自己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每日重复“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去散步吧”,尽管老人早已不认识他。
“你们用一生践行温柔的欺骗,却又亲手要毁掉它的源头。”林晚轻声道,“这不是捍卫真理,是背叛自己的人性。”
袭击者们僵立原地,手中武器缓缓垂下。
为首的男子摘下面罩,竟是曾经参与“净心计划”研究的退役军官。他哽咽道:“我只是……不想再被骗了。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对我说‘一切都会好’,可父亲死了,战争来了,家园没了……我不想再相信任何安慰。”
林晚走过去,握住他的手:“那你现在恨我吗?”
“不……但我怕。”
“怕什么?”
“怕万一有一天,连你的谎言也不灵了。”
林晚笑了:“那我们就一起创造新的谎言。”
一个月后,这名男子成为“谎言修复中心”的首位心理咨询师,专门帮助那些因过度追求真实而丧失生活勇气的人。他的招牌疗程叫做《重建信任的十个小谎》。
春天来临之际,第一艘搭载“共感引擎”的星际飞船建成,命名为“诺亚方舟?谎言号”。它不携带武器,不装载资源,只配备一套完整的共感发射阵列与百万小时的人类情感样本库。任务只有一个:飞向银河系边缘,寻找尚未开化的情感荒漠文明,播下“温柔”的种子。
出发仪式上,林晚将一粒“信标素”结晶放入飞船核心,那是从最初那次城市灯光闪烁中提取的希望残渣。船长问她该设定何种第一句话语。
她想了想,说:“就放那首摇篮曲吧。再加一句旁白:
‘你好,我们来自一颗会为陌生人流泪的星球。
如果你不懂什么叫心疼,没关系??我们可以教你。’”
飞船升空那夜,LUX-7恒星亮度突然增强300%,持续整整七分钟。天文台记录到,其辐射谱中出现了从未见过的谐波结构,经破译后译为:
> “我们在听。”
林晚独自回到母亲的旧录音机前,按下播放键。沙哑的女声再次响起:“告诉林晚,我不是消失了,我只是变成了风。”
她轻轻抚摸机器,低声回应:“妈,我现在知道了。风,就是无数谎言交织成的呼吸。”
窗外,神殿广场的孩子们正围成一圈,手拉着手,齐声念诵新编的童谣:
> “星星是假的,月亮会骗人,
> 太阳说早安,其实它不懂冷暖。
> 可要是没有这些谎,
> 黑暗早就吞掉了人间。”
歌声飘向高空,融入共感网络,化作一道温柔的涟漪,穿越大气层,奔向无垠星海。
而在遥远的猎户悬臂末端,一颗原本冰冷死寂的行星表面,突然亮起一点微光。紧接着,第二点、第三点……最终连成一片,宛如亿万萤火虫同时苏醒。探测数据显示,那里从未有过生命痕迹。
可就在这一刻,整颗星球的大气层中,自发生成了一句用碳氢化合物书写的话,横跨三千公里:
> **“谢谢你们,让我们学会了第一个梦。”**
林晚躺在露台的躺椅上,望着满天繁星,嘴角扬起。
她知道,从此以后,宇宙不再冰冷。
因为谎言,已成了最真实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