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 / 2)
“那你,可打算为你父母报仇?”
容珠儿自嘲一声:“大人,民女倒是想,可一个普通百姓或许一辈子也触摸不到权贵阶层……您说,蚍蜉要如何做,才能撼及大树?”
沈乐妮一时无言,只静望着她。
容珠儿又苦笑:“我如今沦落为这般低贱之人,连普通百姓也比不得,或许等我死了,也做不了什么吧……”
第134章 我能对她做什么?
沈乐妮不敢轻易应承什么,即便她如今官至国师,得帝王宠信,可她毕竟孤身一人,无法轻易撼动那盘根错节的勋贵势力。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她只能明哲保身,毕竟还有重任在身。
但若这个姑娘当真可靠,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帮她一帮。
沈乐妮又考验了一番,种种看来,容珠儿是她这三次支摊子以来在她心里排在第一满意的人。
她心里敲定一番,最终作了决定。她对容珠儿道:“问了这么多,你也是第一个符合我要求的人。”
容珠儿激动到直接站了起来,不住地躬身感激着沈乐妮。
沈乐妮拦住她,说道:“你不用急着谢我,如今你只是初步通过了我的考核,之后的一个月里,我还会对你进行多次考验,若你都能通过,那你就能在我手底下帮我做事。”
容珠儿点头::“我明白的,大人。”
沈乐妮想到她如今还身在女闾,思考了一下,便开口问道:“你待的那个地方,在哪里?”
容珠儿报了地址,默了默,还是忍不住问道:“国师不怕用一个出身风尘的女子,会被旁人笑话?”
“我若是在乎那些,就不会亲自到这大街上来支摊子招工了。”沈乐妮说笑道。
容珠儿抿唇一笑。也是,国师看上去便是个洒脱的奇女子。
“我随你去一趟,替你赎身,然后给你找个住处。”
容珠儿有些迟疑,沈乐妮似是看出了她的顾虑,又道:“放心,即便你最后没有通过考验,我也会给你安排个活让你做,每月照常给你发工钱,让你能养活自己。”
而且女医堂每年都要招人呢,她又识字,如此现成的人才,她不捡走才怪。
容珠儿神情激动,她郑重向沈乐妮行了个礼,说道:“多谢国师大恩!您的恩德,我容珠儿必用此生报答!”
沈乐妮浅笑着扶起她,“若你真要谢我,就努力去通过考验,然后帮我做事。”
容珠儿用力点头:“是!”
沈乐妮叫来自己的马车,收了摊子,然后载着容珠儿一起去了她所说的地方。
马车一路慢行,穿过许多条街,最终进入到一条比
较安静的街道,停在了一处阁楼前。
此阁楼不大不小,阁外装饰却颇为华丽。门口或立或坐着几个漂亮女子,大门上方的牌匾上书写着三个字——百花楼。
见门前停了辆马车,几个女子皆靠近前来,边望着门帘边小声议论着。
很快门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30-140(第6/15页)
就被从里挑了开,那几个女子期待地盯着,可从马车里出来的人她们却是认识。
有一人当即就拉了脸子,“蔻月,怎么是你呀!”
蔻月是容珠儿的花名,容珠儿这个名字,是她的本名。
“唉,我还以为是哪家的贵公子呢。”
“蔻月,你怎么出去一趟,还坐着马车回来?”
“莫不是攀上哪个了吧?”
几个人叽叽喳喳地围着容珠儿,轻笑着打趣着她。没等容珠儿开口解释,就见马车里又出来一人。
几人立马看过去,发现竟是一个容貌出众的年轻女子,眼神一下就变得古怪起来。
沈乐妮下了马车,扬起和煦的微笑对几人打招呼道:“诸位下午好啊。”
几人面面相觑,虽然没遇着过这种情况,但多少也是有眼力见的,眼前这位女子看上去便不是普通人。本着不得罪的想法,便也朝她福了福身子。
“不知这位……姑娘,来百花楼是?”有人探询着问道。
沈乐妮直言道:“我是来为蔻月姑娘赎身的。”
几人愣了愣,却是不敢耽搁贵人的事,连忙把沈乐妮迎了进去。
一进大堂,许多姑娘便看稀奇地围了过来,真真是环肥燕瘦、各有姝色。
有胆子大的甚至直接开始打趣起了沈乐妮:“哟!奴家真是开了眼了,头一回见姑娘逛女闾呀!”
她这话一说,引来许多女子掩唇轻笑。
“蔻月,你从哪里把这位姑娘带来的?”
“这莫非也是蔻月的恩客?”
“哎哟!蔻月呀,你可真有福气!”
饶是见惯大场面的沈乐妮,此刻被如此多的漂亮女子这样调笑,也不由得脸颊一热,有些不自在起来,低眸轻咳了咳。
容珠儿细眉一拧,呵斥出声:“你们住口!这位大人身份尊贵,再胡言乱语,有你们好果子吃。”
她不敢暴露沈乐妮的真实身份,只能这样警告她们。
见容珠儿不似开玩笑的样子,众女子这才收敛起来。
正好这时百花楼的鸨母匆匆走了来,沈乐妮这才舒了口气,和她说起正事。
听到沈乐妮是来帮容珠儿赎身的,鸨母便将她带到一处安静的雅间里商量,起初鸨母还各种说辞,想趁机大讹一笔,沈乐妮见她咬死不松口,便使出最后一招,亮出了自己的身份。
她没多说什么,也没威胁鸨母,但鸨母却被吓白了脸,考虑了半晌,识趣地收起了自己的心思,同意了沈乐妮的出价。
最终沈乐妮替容珠儿花钱,将她赎出了百花楼。
马车里,容珠儿双手捏着自己的身契,垂眸盯着那身契上的字,心腔里忽而涌起复杂情绪,顷刻就令她湿润了眼眶。
沈乐妮察觉出她的异样情绪,轻言安慰她道:“如今你与那种地方再无干系,无论如何,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再言其它。”
容珠儿抬起头,泛红的眼眶望着沈乐妮,用力地点了点头:“谢国师大人,容珠儿一切都听您的。”
她把身契叠起来放好,收起情绪,而后询问沈乐妮道:“大人,不知大人要珠儿做些什么?”
沈乐妮想了想,玩笑道:“反正在我身边做事,应当不会太轻松。你可怕累?”
“珠儿不怕,国师吩咐的事,珠儿都会尽力去做,只要国师不嫌弃珠儿手脚笨就行。”容珠儿摇头道。
“岂会。”沈乐妮打算先把店铺的事情告诉容珠儿,她说道:“我有一个铺子再过些日子就会开业,你要替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我看守和管理铺子,卖东西。”
容珠儿心里微微一讶,想不到堂堂国师,也会对低贱的商贾之事感兴趣。
“不知国师卖的是何物?”她询问道。
“女子用品。”
容珠儿有些疑惑,沈乐妮就给她作了简单的介绍,容珠儿听了后不禁脸蛋一红。即便是她这般待在风尘之地数年的,听惯也见惯了男女间的那档子事,也没有勇气开一间这样的铺子。
容珠儿可以想见,国师大人之后会遭受多少人的非议和唾骂。
之前她也听说过女医堂的事,天底下再没有像国师大人这般为女子着想的官了,她真是个大好人.
沈乐妮思来想去,决定让容珠儿住在女医堂,这样做什么都方便,反正女医堂里面本身也有宿舍。而且若是她无法胜任店铺工作,也可以直接在女医堂进行学习。
到了女医堂后,沈乐妮先是给容珠儿介绍了一下女医堂和李知琴她们,又反过来介绍了一下容珠儿,交代她们平日里关照一下她。
之后,沈乐妮带着容珠儿熟悉了一下女医堂各处,便把她带到了给她安排的寝间,对她道:“以后你就住这里了,这几日你可以四处走一走,多和她们熟悉一下,外面也可以去,我不会限制你的人身自由。店铺就在女医堂的右边,你无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容珠儿点了头,有些欲言又止。
沈乐妮也看出了她的想法,便道:“你就放心住在这里,我不会收取你任何银钱。你也不用担心,若你之后没有通过我的考核,我也不会赶你走,你仍然可以留在女医堂。”
说到这里,她浅浅笑了笑,朝她道:“你就把这里,暂时当做你的家吧。”
容珠儿郑重地对沈乐妮行了个礼:“多谢国师大人大恩!”
沈乐妮虚扶起她,最后嘱咐道:“过几日我会来对你进行第一次考核。你若有什么事,可以到国师府去找我。”
她给容珠儿说了下国师府地址后,就离开了女医堂。
沈乐妮回去后,就在想着先拿多少货出来,以及该对容珠儿考核些什么。只是没想到,她进青楼为妓女赎身的事情,很快就被有心人得知。
第二日上朝,她就又被某些人狠狠参了一本。
有人高声叫道:“陛下!堂堂国师,竟出入女闾那等肮脏之地!完全不顾国之重臣身份!实在不堪为表率!”
有人又气愤嚷道:“国师竟当众为倡优赎身,简直是败坏礼教!”倡优,就是妓女之意。
“如此行径,不配为一国之师!”
见他们那义愤填膺的样子,好像她真的去青楼做了什么给这身份丢脸的事了一样。她唇角扯出一个好笑的弧度,反问那跳的最厉害的臣子道:“请问我这个女子,进入那女闾里能做什么?你不妨说说!”
那人一噎,憋的面红耳赤,却没支吾出几句话来。有人替他说了句:“你买了一个倡优!”
沈乐妮耸肩:“是啊,可我又能对她做些什么?”
“你……”
好吧,他也说不出来。
“行了。”刘彻开了口,他看向沈乐妮道:“国师,那你解释一下,你买那女子作甚?”
沈乐妮拱手,义正言辞地回道:“回陛下,臣是为大汉培养人才!”
刘彻一时不知该怎么说。但听说她把人放在了女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30-140(第7/15页)
堂里,估计是要当女医培养的。
就是她这招人得的方式也太别具一格了,先是亲自到大街上支摊子,然后是到女闾里给妓女赎身,真是让这满朝文武都摸不着头脑。
之后的一个月里,沈乐妮对容珠儿进行了多次考核,包括笔试与面试等等。
容珠儿在做题的时候,碰见了生平从未见过的奇怪问题。
比如,你不开心或者生气时,会怎样发泄情绪?比如,你有一日突然得了一大笔银钱,你会做些什么?再比如,有两个人若是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等等。
容珠儿虽不解,但还是认真作了回答。
在她通过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考核后,沈乐妮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容珠儿道:“以后,你便正式留在我身边了。”
已经和容
珠儿熟悉了的女医们纷纷为她鼓掌为她开心,万分激动的容珠儿对着众人感激地福了福身子。
之后,沈乐妮把店铺所售的所有东西都一一为容珠儿详细地介绍了一下,并把她早已准备好的有关店铺物品的资料交给了容珠儿,末了她指着那堆竹卷叮嘱她道:“这上面记录的都是这些东西的用法、作用、注意事项等等,一定要熟记于心,若还有什么疑问随时来问我。再过些日子,店铺就准备开门迎客了。”
容珠儿点头,她拿起桌面上的卫生巾,说道:“这么好的料子,不知该怎么卖?”
沈乐妮早已想好,闻言她答道:“三钱一片。”系统给她的卫生巾虽然全都是一个长度,不过也跟最长的那种差不了多少了。
“三钱?”容珠儿有些惊讶。
这个价钱着实低到让她想象不到,毕竟这么大这么好的一片卫生巾,料子也是上乘的,样式还这般贴心,如此精致的东西,竟然连百姓家的一顿最普通的饭钱也比不了。
“这……国师,您会不会……太亏了?”容珠儿有些替沈乐妮担忧,毕竟那铺子也不算小,光是库房就挺大了,要是都这么便宜,国师得多亏呀!
沈乐妮笑着摇头:“我开这家铺子,卖这些东西,本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帮一帮大汉女子,但又怕有些人不珍惜,只能出此下策。”
“珠儿明白了。”国师,真是个好官呀!
真希望大汉,有更多像她一样的官。
如容珠儿所想,其余的东西每一样的价格都很低,再普通的百姓也买得起。
把价钱都定好后,沈乐妮又嘱咐了一下其它的规定,比如之后店铺开业,凡是购买的人,每个人都要登记,且每个人每次限购多少,像卫生巾此物,一个月之内不能买第二次,等等。
这是避免有人来她这里进货,然后高价卖出去,或者避免物品被一些权贵人家包揽下。
至于那两种避孕用品,沈乐妮特地嘱咐了一下,不能卖的太过张扬,毕竟古代人口不比现代,国力更是远不能比,战争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靠人数取胜。且古代基建落后,修什么建什么都是靠人力完成。
万一要是被有心人知道可就有些麻烦了。
所以沈乐妮就叮嘱容珠儿平日里收钱的时候,跟买家悄声说一下就行了,不用高声宣扬。
第135章 王夫人有孕
“珠儿知道了。”容珠儿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沈乐妮。
国师不光人美心善,还考虑的如此周全!
沈乐妮摸着下巴道:“只是这铺子里,光有你一人怕是不够。”
到时候光是店铺开业的接待顾客、打包商品、收钱找钱、记录顾客信息等等事情就够让她忙的了,更别提还有日常清洁打扫、整理库房等等事务,至少还得再找一个。
头疼啊!她摆了三次摊,才招到一个人,难不成还得再去摆摆?
对了,女医堂那边她还没去问过呢。想及此,沈乐妮立马把女医们找了过来,说店铺还缺个帮手,问她们身边有没有品性不错的值得信赖的女子。
有个人推荐了她夫家的妹妹,说是个乖巧安静的人,之前已经成了亲,但因为不能生育就被休弃,如今自己在做些绣活养活自己,只不过也是个不识字的。
还有个人推荐了自己的亲女儿,说她才十几岁,机灵听话,而且她勉强识得几个字。
于是沈乐妮让这两人把她们推荐的两个都带来女医堂,让她瞧瞧。
三日后,沈乐妮见了这两人一面,当问及两人的名字时,她怎么也没想到,那小姑娘看着多可爱机灵的一个丫头,却叫王大志。嗯,真是个好名字!另一个女子叫文秀,看着是个娴静稳重的人。
她分别对两人进行了一些言语上的考验,觉得两人都尚可一用,便决定暂时留用。
总之就是帮着容珠儿管理一下店铺,倒也不是什么很秘密的事,反正以后长安百姓都会知道她在卖什么东西。
沈乐妮便让两人待在女医堂,先学一些字,不需要学太多,能认识用得到的字就行,再让容珠儿把重要的东西都教一教。
店铺的事情暂时安排妥当,就等她把军训的事情忙完然后把货拉过去就正式开业。
军训到这个时候,只剩下不到半个月,前些日子沈乐妮花了些时间去忙店铺的事,于是回到校场后她把所有连队都挨个从头到尾地检查了一下训练情况,发现都还算不错后才放下了心。
军训了这么多次,沈乐妮已经有了经验,检查完一遍就大概知道能不能达到合格的分数。
夜里解散后,沈乐妮找来何平安,询问他这几个月的情况。
何平安顿了一下,对沈乐妮道:“姐姐放心,一切都很顺利,虽然发生过一些事情,不过我也应付下来了。”
后来,何平安的连队里果真有人闹事,何平安处理事情公正不偏私,也很果断得当。但那闹事的人品行如此,显然不再适合继续待在校场,卫青便把他赶了出去。
沈乐妮自然也是知道这件事的,她轻拍了下何平安的肩以示鼓励,说道:“你做的很对,以后我也放心让你一人带队了。”
何平安眼神坚毅,似立誓般应承道:“平安一定尽力为姐姐分担。”
沈乐妮看着这个已经十四岁了的大男孩,欣慰地笑了笑。
接下来的时间,沈乐妮都待在校场,忙着最后的汇演,只是某一日刘彻突然召了她进宫。
沈乐妮放下手里的事情去了宫里,而刘彻一见到她,先是挥退所有人,而后开口就对她道:“后宫,王夫人有了身孕。”
这倒没有令沈乐妮很惊讶,她只是一时没明白刘彻告诉她的意图,而刘彻显然也看出来了,便又提醒似的说了句:“你第一次见朕时,说朕的后宫或许会在后年诞下一位皇子。”
他这么一说,沈乐妮就想起来了,她那时为了证明自己来自未来确实说了这么一句。
“看来国师,所言非虚。”刘彻哼笑了声道。
沈乐妮故作冤枉的模样:“臣怎敢欺骗陛下!”
刘彻笑着道:“朕要好好奖赏你!国师可有什么想要的?”
赏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30-140(第8/15页)
沈乐妮抬头偷偷打量了一下刘彻的神色,他的高兴溢于言表,连藏都不想藏了。
想来也理解,刘彻都登基这么些年了,才得了一个儿子,如今即将又有一个,心情可想而知。帝王心情一好,那真是见者有赏。
沈乐妮本想说没什么想要的,只希望大汉百姓的日子过得越发美好她就满足了等等标准答话,可有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便厚着脸皮向刘彻道:“回陛下,臣确实有想要的。陛下也知道,臣如今不仅要训兵,还要忙着建立女医队等等事情,花了不少银子,以至于如今手头有点紧,嘿嘿……”她忽然笑了一声,“陛下要是能赐臣一些银子,臣就满足了。”
“不就是银子,朕准了!”刘彻慷慨挥手道。
沈乐妮险些把脸笑烂,忙谢恩道:“多谢陛下!”
她都没做过什么,就只是把事实提前告诉了刘彻,如今也能得到刘彻的一笔赏赐。沈乐妮忽然就很想问一句,要是她把他所有皇子公主的大概出生时间都告诉他,能不能再赏一笔?
想归想,沈乐妮却没有真的问。
刘彻虽高兴,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便向沈乐妮确认道:“王夫人此胎,真是皇子?”
沈乐妮肯定地点头:“是。”
王夫人她还是知道一些的,是比较受宠的后妃之一,她生的儿子便是齐怀王刘闳,只是她在生下刘闳短短一两年就去世了,刘彻后来还找方士为她招过魂。
刘彻听后便颔了颔首,想问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再问.
王夫人有孕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凡是有些权势的人都得知了此事,许多官员开始重新作打算,暗地里涌流四起。
霍去病知道以后,也想起了
带着沈乐妮第一次见刘彻时她说的话,如今果真应验。
而沈乐妮果然拿到了一大笔赏赐的钱财,高兴的整日看谁都面带和蔼的笑容。
霍去病来找她时,便见她和他说话时一时挂着笑,看上去都有些诡异了,霍去病不由得搓了搓自己的胳膊,看着她小心地问:“你怎么了,你笑什么?”
沈乐妮背起手,“当然是心情好我才笑啊。”
“我还以为你中邪了呢……”霍去病嘀咕道。
沈乐妮收起笑斜他一眼,霍去病立马举手投降。
霍去病没忍住心里的好奇,凑到沈乐妮身边小声打探道:“哎,话说,陛下他……将来会有几个皇子?”
“你知道这个做什么?”沈乐妮看着他,忽然想逗他一逗,便坏笑道:“莫非,你在想将来扶持哪个皇子?”
霍去病一听,果然狠狠吓一跳,险些跳起来去捂她的嘴,“哎哎哎!可不敢乱说!可不敢乱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
沈乐妮哈哈一笑,道:“行了,我逗你的。”
霍去病哀怨地瞅她一眼,“你这个玩笑,能把人吓死。”
沈乐妮咳了两声,似劝似提醒:“总之,不要乱问,对你没好处。”
“知道了。”
他才没那个心思,反之他还有些担心,毕竟她之前也说过,陛下会册立尚且年幼的据儿为太子,也不知是福是祸。
霍去病说起正事,“你之前让我帮你找的那个东西,叫什么棉……总之就是那个东西,已经有了下落了。”
原来棉花在这个时候,叫做织贝或白叠子,分布地区在最南边,西域那边也有,只不过种植的都不多。
“你要那织贝做什么?”霍去病询问着。
沈乐妮一时没说话。她本是想着用棉花尝试着做古代版卫生巾,可现在想来却不现实。
首先这时候棉花种植稀少,本身价钱肯定是很贵的,更别提还有运输等事宜上的花费,而且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到,毕竟好东西一般都会被上层人垄断。
还是找别的替代品算了。
见霍去病还看着她,沈乐妮就随口解释了一句:“没什么,想做个东西,如今看来用不起棉花。”
“不能吧?你已是国师,身份在这儿,还有国师用不起的东西?”霍去病打趣道。
沈乐妮扯开话题,“总之,此番多谢你了。”
霍去病罢罢手,又道:“等汇演结束后,我便亲自去挑几个信得过的人给你使。”
沈乐妮点了点头。
一月初,第五次军训汇演圆满落幕。
沈乐妮提交申请后,系统开始道:“检测到军训成果。本次为第五次军训,目标人数为三千人,实际为三千零一百人,军训期间人数减少为三千零九十一人。用时五个月,综合评分为七十四分。军训合格,获得积分一百九十分。累积积分为六百零九分。”
这次军训,除了何平安队里因闹事而被遣离校场的两人,还有别的连队里因家里有人生病、哪里受伤了等各种各样的事同样离开校场的人。
沈乐妮正等着系统给她下发物品,而系统这时候却是问道:“系统检测到另有十三名已达合格标准的预备教官,宿主是否选择在此次兑换为积分?”
险些把这事给忘了。
沈乐妮本想留着等以后万一哪次军训不合格时再凑在一起,可她也不知这十三个人能换多少积分,干脆就跟这次的一起兑换算了,也好让她心里有个数。
于是她道:“兑换。”
“正在为宿主提交申请……申请成功。十三名预备教官总共兑换积分为八分,第五次军训总获得积分为一百九十八分,累积积分为六百一十七分。”
啊??八分?!
沈乐妮即便做了可能没多少分的心理准备,但显然,她的准备做少了。
这也太少了吧?!
十三个人,就换了八分?一个人连一分都没有?
沈乐妮真是呵呵了。
第136章 杂交水稻
“系统,你真真真没有算错?要不再看看?真的才八分?”沈乐妮不可置信地问了一遍又一遍。
八分,她去要饭都要的比这多。
系统仍旧贴心地回答着:“本系统一贯遵循的宗旨乃是严谨严格四字,从无出错。”
沈乐妮还不死心,又换一个问题问:“那这十三人在这次综合评分里值个多少分?”
“三分。”
沈乐妮彻底死心了。
只能说,幸好她没有把这十三人留到军训不合格时再用,才三分,要是凑到一起都达不到合格线,那才是让她想死。
要么就多训些出来,要么就存在一起,聚少成多。
“正在兑换物品……兑换成功,物品已下发。本次兑换物品为:压缩饼干一千箱,精盐一百箱,防砍服五件,单人帐篷一千顶,现代马具一千套。奖励:杂交水稻种十斤,附带《水稻育苗移栽手册》一本。”
听到精盐一百箱的时候,沈乐妮眼睛陡然一亮,心道这可是好东西啊!还没感叹完,又听见了五件防砍服,又是一个激动。听到马具一千套的时候,沈乐妮满心只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 130-140(第9/15页)
下了感叹,只道这次的分也太值钱了。
等系统报了最后那奖励后,沈乐妮蓦然一愣,继而便是难以置信,毕竟她怎么也想不到系统竟会把杂交水稻种当成奖励给她。
那可是现代杂交水稻啊!是解决了那么多人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
虽然古代种植条件远不如以后,可倘若精心料养,产量也不会太低!
沈乐妮本以为这种真正的利国重器至少会在军训数万人的时候才可能会给她,谁知道来的如此突兀。
十斤,育出苗后也能种几亩田了。
沈乐妮顾不上其它的东西,先把水稻种取出来看了看。
系统给的十斤,乃是现代计量单位的十斤,装在一口箱子里,一打开来,金灿一片。
她捧了一小捧在手心里,屋子里点了灯,稻种在灯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粒粒饱满,即便未脱壳,也能引得人大动口腹之欲。
沈乐妮把这一撮种子在两手手心里轻而缓慢地倒来倒去,细细聆听着那稻种相互摩挲的沙沙声。
她的眼睛像是在看什么宝贝一样,手上的动作也极其小心,生怕就掉落一粒,可就是不想停下手中动作,好像觉得不太真实一样。
来到古代,才知未来生活何其幸福。
嚼过安顺镇的那一碗未脱壳的干瘪而粗粝的粟米,才明白手中物的神圣。
沈乐妮盯着手中的种子发了好一会儿呆,才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回箱子里,再收回到空间去。
“系统,你给的这杂交水稻一亩能产多少斤?”
“至少为一千斤。”
这个回答倒在沈乐妮的预料之中,毕竟系统给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不过若是放在当下的话,一亩能产个五百斤就不错了,也就是当下的八.九石。
但之前她就跟大司农了解过了水稻等粮食的亩产,平均才一石,这八.九石已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沈乐妮抑制住因激动而跳动不止的心,把另外的新东西拿出来看了看。
这精盐一箱里有足足三十袋,一箱子都足够沈乐妮吃好多年了,更别提这里有一百箱。而且这盐可不光能吃,还是重要战略物资,用处多着呢。
再翻了翻那本手册,上面记载的都是有关水稻种如何育苗、移栽等方法,有了这本书,将来种水稻的时候能免走许多错路。
翌日一大早,沈乐妮用过早饭后便迫不及待地拿上东西进宫去见了刘彻。
如今刘彻也渐渐意识到沈乐妮每次军训后会得到一些东西,因此现下看着沈乐妮,便颇有些期待。
果然,沈乐妮此番是来献两物给他的。
刘彻看着那被宫人抬进大殿的两口箱子,不禁挑了下眉。看来此次的东西,有点大啊。
待殿里无闲杂人后,沈乐妮才走过去打开一口箱子,拿出一包盐呈到刘彻案前。刘彻拿起
那包盐捏了捏,只觉得手感有些奇怪,一时猜不出来是何物。
他举着那包盐问道:“这是何物?”
沈乐妮对上他的视线,扬着唇清晰有力地回答道:“回陛下,此乃精盐。”
“精盐?”刘彻果真对此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似是想打开看看这精盐与供入宫中的精盐有何不同,却不知此物该如何打开,一时顿在那里。
沈乐妮很有眼力地伸出手去,“臣替陛下打开。”
刘彻把东西递给她,沈乐妮接过,撕开了一道小口子,再递了回去。
刘彻直接倒了一些在手心里,只见掌心的精盐细小如沙粒,却白如冬雪,无一丝杂质,像是真捧了一撮最纯白的雪在手里一样。
光看上去,便知这盐确实是难得的精品,他作为帝王,也不曾见过这种极品精盐。
刘彻伸出另一只手的手指,欲沾上一些入口中品尝,沈乐妮见状提醒道:“陛下,这盐很咸,您少沾一些。”
刘彻依言只捻了一点沾到唇上,然后抿进嘴里品尝。
确实如沈乐妮所说,很咸,但刘彻却没皱眉,神情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平静之态。
“陛下,觉得如何?”沈乐妮巴巴望着他。
刘彻品尝完后没急着说话,他拿过净手的帕子下意识要把手心里的一撮盐揩进帕子里去,可动作一顿,继而把帕子铺展在案上,然后把手里的盐干干净净地用另一只手擦落到帕子上,再移到边上去。
眼前帝王富有四海,却依旧很珍惜这一小撮精盐。
做完这一切后,刘彻才看着底下那两只箱子开口问沈乐妮:“箱子里都是这盐?”
沈乐妮如实回道:“臣只带了一箱子,不过臣总共得了一百箱。”
“国师打算把这百箱精盐用于何处?”刘彻询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沈乐妮早在昨晚就想过了。
盐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这百箱盐她除了献给刘彻一箱,她自己自留一箱,再留五箱下来另作他用,其余的九十三箱她则暂存着,以后给出征的军队用。
听她说完,刘彻也没问什么,反正用于军用于民与他而言都可。
只是有个问题刘彻没想明白,他询问道:“另作他用是何意?”
沈乐妮回道:“此后待研究院建成,便可以设立一处专门研究盐的提炼提纯以及盐具的分院,介时便用得上这精盐。”
刘彻颔了首,又问道:“看来国师是想好研究院应当开设哪些钻研点了?”
沈乐妮点了头:“是。”
刘彻道:“再过不久,研究院也修建完毕,介时朕再与国师详细讨论。”
自从几个月前他下旨以后,研究院便开始动工,因为修建要求不是很复杂,所以不到半年,便进入到了收尾阶段。
刘彻的目光又落在另一口箱子上,开口道:“那里面的又是何物?”
沈乐妮道:“回陛下,那只箱子里的,乃是粮种。”
刘彻的瞳孔细微变化了一瞬,他看向沈乐妮,重复了两字:“粮种?”
“里面装的粮种,名为杂交水稻种。”
“杂交水稻种……”刘彻咀嚼着这几个字,半晌开口询问:“杂交水稻,与当下的水稻,有何区别?”
沈乐妮缓缓吐出几个字:“产量不同。”
刘彻心里一动,他静静望着沈乐妮的眼,等待着她接下来的话。沈乐妮觉出了他的意思,便展开来道:“此前臣问过大司农,得知当下的水稻平均亩产不过一石左右,而这杂交水稻……”她想了一下,还是打算如实说来:“若放在未来,亩产在十五石以上。但若是当下,精心培养的话,或许也能产个七八石。”
乍然听到亩产十五石,刘彻瞳孔剧烈收缩了一下,不复方才的淡然。
十五石?!这杂交水稻,竟能如此高产?
这可是十五石啊,若大汉的农田都能种上这等粮种,又何来饥荒之灾?
可心绪还没激动多久,就被最后那一句话给冲淡了下去。是啊,亩产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