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州试开始,又是碾压(2 / 2)
武松冷哼一声,大步走向官学。
好在武松改了性子走科举,要不然吴英杰这样的小瘪三,一拳打死!
吴英杰愤愤不平:“林兄,这次州解试,你一定要拿第一。”
“免得这个武松目中无人,不可一世。”
林震冷笑道:“我有家学渊源,他不过读书半年而已。”
“这次州解试,我是必定第一的。”
一群人跟在武松后面,快步走向官学。
此时太阳初升,武松走到官学门口,上面张贴着考生的座位图。
武松找到自己的座位后,目光扫视几张图,看到一个名字“何运贞”。
在清河县时,知县张知白提醒过武松。
在恩州府,有个厉害的秀才,名叫何运贞。
应该就是这个人!
无所谓,不管是谁,武松都要拿下第一名!
看准了自己的座位,武松大步往里走。
衙役在门口搜检,看考生是否有夹带小抄。
搜身完毕,武松进入考场。
一大排的瓦房,底下是一个个小隔间,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一个马桶。
武松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布包放在桌上。
州解试总共考四场,分别是:大经、兼经、子史论、时务策。
每天考一场,连续考四天。
每场考试通常从早上卯时,考到下午申时。
科举考试,不仅费脑力,也很费体力。
八月的天气,在考场号房里待四天,身体不好的人撑不住。
考生依次入场,很快到了卯时末,也就是上午九点左右,考场全面封锁。
今天是第一场,考的是大经。
州解试和县里的童子试不一样。
童子试考的是诗赋、背诵,确定能识文断字、熟读经典。
州解试开始,后面的省试、殿试,都以时政为主。
也就是说,不考死记硬背,考的是理解圣人经典,把儒学经典、诸子百家用到政治上,如何用儒学经典治理天下。
好比高考作文,给你一段话,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八百字作文。
大经、兼经、子史论,都是这个类型。
州学教授张端带着胥吏入场,试卷随即分发。
第一科大经,试卷写着一句话: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何以证天道与人事相应。
这句话出自《尚书·洪范》,意思很简单,天地阴阳五行和人有什么关系,和朝政有什么关系。
就是怎么证明天道和人道的关联,也就是天人感应。
武松微微一笑,这次州解试的第一名稳了。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后来被朝廷尊奉为经典官方学说。
朱熹本身也被推崇,和孔子、孟子并列,称为朱子。
甚至到了明朝,朱元璋还想认朱熹为先祖。
朱熹是南宋人,此时还没有出生。
正好,武松对朱熹的学说颇有研究。
这次州解试,就用朱熹的理学答题,绝对劲爆!
看了看对面的号房,考生刚开始苦思冥想,武松摇头叹笑:
不好意思,这次我又是高射炮打蚊子。
拿起竹筒,倒了一滩水在砚台,然后拿起墨条,慢条斯理研墨。
武松甚至哼起了小曲儿。
研墨完毕,武松摊开卷子,毛笔轻轻蘸了蘸墨水,提笔写下第一句话:
存天理,灭人欲!<b></b>